耐久跑教案

合集下载

第39课 耐久跑:300-500米跑走交替-科学版一年级教案

第39课 耐久跑:300-500米跑走交替-科学版一年级教案

第39课耐久跑:300-500米跑走交替-科学版一年级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了解耐久跑的概念和意义。

2.掌握300-500米跑走交替的方法和技巧。

3.培养学生坚持不懈的运动意识和习惯。

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心肺功能和耐力水平。

2.培养学生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律精神。

3.提高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和健康生活方式。

2.培养学生勇气和毅力。

3.增强学生的信心和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教学重点1.耐久跑的概念和意义。

2.300-500米跑走交替的技巧和方法。

3.学生对耐久跑的自我评价和反思。

教学难点1.学生的自我管理和自律精神的培养。

2.学生团队合作意识的提高。

3.学生对耐久跑的评价和反思。

教学过程1. 教学准备•教师在操场上准备好道具和器材。

•在教学之前讲解、温习相关知识点。

2. 热身准备•教师带领学生做热身运动,包括骨盆抬起,手臂转动等。

3. 学生认识耐久跑•讲解和解释耐久跑的概念和意义。

•要求学生思考有哪些好处和优点。

4. 学生掌握跑步技巧•教师展示300-500米跑走交替的技巧和方法。

•要求学生模仿并练习。

5. 跑步比赛•将学生分组参加300-500米跑步比赛。

•通过比赛提高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合作精神。

6. 学生评价和反思•学生互相交流、评价和反思跑步表现。

•要求学生察觉自己的不足,并提出改进意见。

7. 教学总结•教师回顾今天的教学内容,并强调关键词汇。

•要求学生记住这次课程中取得的进步和提高。

三、教学评价测试评价•测试学生体能,检查评估学生运动能力的提高程度。

日常评价•通过课堂讲解、练习和比赛等环节,检查学生对耐久跑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四、教学延伸家庭延伸•鼓励学生在家长的帮助下,在假期或周末进行跑步或其他有氧运动。

社会延伸•建议学生参加慈善赛跑等公益活动,通过积极的参与和运动,为社会贡献一份力量。

五、教学总结耐久跑是学生们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也是学生们不可或缺的身体锻炼项目。

体育教案-游戏 耐久跑

体育教案-游戏 耐久跑

体育教案-游戏耐久跑【教案名称】:游戏-耐久跑【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和团队精神。

2.提高学生的耐力、协调性和速度。

3.锻炼学生的反应能力和集中注意力的能力。

【教学重点】:1.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

2.遵守游戏规则和注意安全。

【教学准备】:1.足够的跑道或活动场地。

2.计时工具。

3.足球或其他游戏器材。

【教学过程】:1.热身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热身活动,如跑步、拉伸、扭转、摆臂等,以准备身体活动。

2.基础测试:让学生尽量快地跑一段距离,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和时间。

这可以作为后续训练的参考。

3.技能训练:a.跑步姿势:向学生展示正确的跑步姿势,包括头部挺直、肩膀放松、手臂自然摆动、腹部收紧和脚步轻盈等方面。

b.呼吸方法:向学生介绍正确的呼吸方法,鼓励他们在跑步过程中深呼吸,尽量使呼吸平稳而有节奏。

c.加速度练习:让学生练习短距离冲刺,以提高他们的速度和爆发力。

4.游戏规则介绍:a.分组比赛: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内的学生依次进行跑步比赛,时间最短的小组胜出。

b.倒计时模式:设定一定时间,学生尽可能多地完成跑步,时间结束后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

c.障碍跑:在跑道上设置一些障碍物(如铁梯、桩子、球等),学生需要在跑步的同时尽量避开这些障碍物。

5.游戏实践:根据所选游戏规则,组织学生进行游戏实践,教师可以监督学生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情况,并记录每个学生的成绩。

6.反馈和总结:a.与学生一起回顾游戏过程,总结每个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b.讨论并总结出正确的跑步姿势和呼吸方法的重要性。

c.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坚持锻炼,提高身体素质。

【教学延伸】:1.增加游戏难度:可以增加障碍的数量或难度,挑战学生的跑步技巧。

2.组织小型比赛:在班级或学校内组织规模较大的耐久跑比赛,增加竞争和合作的氛围。

3.定期检测:定期测试学生的跑步成绩,鼓励他们不断提高。

【教学安全提示】:1.组织学生进行运动前,告知他们安全事项和注意事项,如不得擅自离开跑道、尊重他人等。

体育九年级《耐久跑》教案

体育九年级《耐久跑》教案

体育九年级《耐久跑》教案2、小跑热身重点:让学生正确认识耐久跑,调动学生研究耐久跑的积极性。

教师主导学生活动,组织学生在指定地点集合、整队。

介绍研究内容并清点人数,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安排见生。

进行一般准备活动和专项准备运动,包括头部运动、扩胸运动、振臂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仆步压腿、原地高抬腿和小跑热身。

课堂教学1、400米全速跑重点: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与体力分配方法。

调动学生耐久跑的积极性,让学生正确认识400米跑3次。

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

学生分组进行200米追逐跑(男女混合),并进行800米跑、分组变速跑、400米×2圈弯道慢走、直道冲刺练。

2、跳大绳重点:学生能正确有序地进行跳绳。

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

学生分组进行连续跳大绳比赛,并进行400米全速跑。

3、10分钟定时跑重点:让学生体验呼吸节奏和体力分配的过程。

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

进行定时10分钟跑,要求男生至少跑2600米,女生至少跑2000米。

测试重点:通过测试检验学生的耐力素质。

男女生各分为2个大组测试,公布满分学生、合格学生与不合格学生名单,提出建议。

修改后的导学设计:课题:耐久跑(第一课)研究目标:调动学生研究耐久跑的积极性,使学生掌握正确的呼吸方法与体力分配方法,提高学生的耐力素质。

水平目标:学生水平为四级。

课型:素质课教学方法:指导学生活动,流程导学内容。

课堂常规:1.集合、整队、清点人数。

2.介绍研究内容并强调安全注意事项、安排见生。

准备部分:1.一般准备活动:原地高抬腿、小跑热身。

2.专项准备运动:头部运动、扩胸运动、振臂运动、腹背运动、弓步压腿、仆步压腿。

课堂教学:1.400米全速跑:让学生正确认识400米跑3次,调动学生耐久跑的积极性。

教师示范,让学生模仿。

学生分组进行200米追逐跑(男女混合),并进行800米跑、分组变速跑、400米×2圈弯道慢走、直道冲刺练练。

2.跳大绳:让学生能正确有序地进行跳绳。

初中体育:《耐久跑》教案

初中体育:《耐久跑》教案

初中体育《耐久跑》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术要领,提高跑步能力。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集体荣誉感。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技术要领教学2. 耐久跑训练方法3. 耐久跑比赛组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久跑技术的掌握和应用。

2. 教学难点:学生耐力和持久力的提升。

四、教学资源:1. 体育场地一幅2. 计时器一台3. 标志物若干五、教学过程:1. 准备活动(5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慢跑,活动全身关节。

b. 进行一些简单的热身活动,如高抬腿、摆臂等。

2. 技术教学(10分钟):a. 讲解耐久跑的技术要领,如步频、步幅、呼吸等。

b. 示范耐久跑的正确动作,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c. 纠正学生的不规范动作,指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跑步技术。

3. 训练环节(10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耐久跑训练,设置适当的距离和时间要求。

b. 引导学生合理分配体力,注意节奏和呼吸。

c. 鼓励学生坚持到底,培养他们的耐力和持久力。

4. 比赛环节(10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耐久跑比赛,以班级或小组为单位。

b. 强调比赛过程中的安全事项,注意学生的身体状况。

c. 评选出比赛的优秀选手,给予表彰和奖励。

5. 结束活动(5分钟):a. 组织学生进行轻松的拉伸活动,缓解肌肉紧张。

教学评价:1. 学生对耐久跑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耐力和持久力的提升情况。

3. 学生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表现。

六、教学策略:1. 采用讲解法、示范法、练习法、比赛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掌握耐久跑技术。

2. 运用分组教学,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习,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3. 注重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学生都能在训练中取得进步。

七、教学评价:1. 学生对耐久跑技术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耐力和持久力的提升情况。

3. 学生参与度和团队合作精神的表现。

八、教学建议:1. 教师应注重自身专业素养,提高教学水平。

2. 关注学生身体发育状况,合理安排训练强度。

初中体育教案耐久跑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教案耐久跑教学设计

初中体育教案耐久跑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耐久跑的基本概念和训练方法。

2.掌握耐久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

3.提高学生的心肺耐力和长时间运动能力。

教学内容:1.耐久跑的基本概念和训练方法。

2.耐久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

3.耐久跑的训练计划及注意事项。

教学重点:1.掌握耐久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

2.了解耐久跑的训练方法。

教学难点:1.如何合理制定耐久跑的训练计划。

2.如何正确掌握耐久跑的呼吸方法。

教学准备:计时器、跑道、操场、饮水设备、足球场地。

教学过程:一、热身活动(10分钟)1.学生整齐站成一排进行腕部、肩部和腰部的拉伸活动。

2.随后进行拉腿运动,注意身体动作要维持稳定直线。

3.最后进行系列跑动热身,在指导下进行高跳跃、小跳跃、蛙跳等动作。

二、引入与导入(5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耐久跑的概念和意义,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2.通过简单的小游戏活动让学生体验耐久跑的乐趣,如追赶游戏等。

三、教学内容的讲解与示范(15分钟)1.教师讲解耐久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方法。

2.通过示范的方式,让学生跟随教师的指导进行耐久跑动作演练。

四、训练方法的介绍(20分钟)1.教师介绍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如逐渐增加跑步时间、跑步速度和跑步距离等。

2.提醒学生要注意跑步的技巧和姿势,并合理安排训练量。

五、学生练习与指导(30分钟)1.学生按照教师的指导进行耐久跑训练。

2.教师巡视指导,纠正学生的不正确动作和姿势。

3.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给予个别指导和建议。

六、总结与评价(10分钟)1.教师对学生的训练情况进行总结和评价,鼓励学生取得进步。

2.学生进行小组内互相评价,根据表现给予鼓励和建议。

七、拓展活动(10分钟)1.设置一定的规则,进行小组间的耐久跑比赛。

2.通过比赛,鼓励学生克服困难和压力,保持积极的竞争心态。

八、作业布置(5分钟)1.要求学生每周至少进行2次耐久跑训练,每次20分钟以上,并记录跑步的时间和距离。

2.鼓励学生结合自身情况,逐渐增加训练强度和时间。

体育教案-游戏耐久跑

体育教案-游戏耐久跑

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增强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

3.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基本技巧:步态、呼吸、节奏。

2. 耐久跑训练方法:递增距离法、间歇训练法、定时跑法。

3. 团队合作游戏:同心协力、追逐跑。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耐久跑的呼吸和节奏的调整。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慢跑、关节活动等,充分调动学生的身体机能。

2. 基本技巧学习(10分钟):讲解和示范耐久跑的步态、呼吸和节奏,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3. 训练方法学习(10分钟):讲解和示范递增距离法、间歇训练法、定时跑法,让学生进行实践练习。

4. 团队合作游戏(10分钟):组织学生进行同心协力、追逐跑等游戏,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

5. 结束放松(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拉伸放松,缓解肌肉紧张。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久跑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耐力和心肺功能的提高程度。

3. 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的体现。

六、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体育场地。

2. 教学器材:计时器、标志物、接力棒。

七、教学步骤:1. 步骤一:组织学生进行热身活动,确保身体充分活动开。

2. 步骤二:讲解和示范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包括步态、呼吸和节奏。

3. 步骤三:讲解和示范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包括递增距离法、间歇训练法、定时跑法。

4. 步骤四:组织学生进行团队合作游戏,如同心协力、追逐跑,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拼搏精神。

5. 步骤五:进行教学评价,总结学生的表现和进步。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年级和水平的学生,可以适当调整教学内容和难度。

2. 在实践中,教师应密切关注学生的身体状况,避免过度疲劳。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的适用性和难度,是否符合学生的实际情况。

2. 反思教学方法的effectiveness,是否能够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耐久跑能力。

体育教案-游戏耐久跑

体育教案-游戏耐久跑

体育教案-游戏耐久跑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提高学生的耐力和心肺功能,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精神。

3. 培养学生积极参与体育活动的兴趣,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自主能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的教授。

2. 教学难点:学生在耐久跑过程中的呼吸节奏和姿势的正确性。

三、教学资源: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2. 教学器材:秒表、哨子、标志物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带领学生进行慢跑,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准备身体。

2. 技术讲解与示范(10分钟):(1)讲解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如正确的姿势、呼吸节奏等。

(2)示范耐久跑的正确姿势和呼吸节奏,让学生跟随示范进行练习。

3. 分组练习(15分钟):(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

(2)每组进行轮流耐久跑练习,其他组员进行鼓励和加油。

4. 游戏环节(10分钟):(1)设计一些简单的耐久跑游戏,如“抓人游戏”、“接力跑”等。

(2)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耐久跑,提高他们的兴趣和参与度。

5. 结束放松(5分钟):(1)带领学生进行慢跑,做一些简单的拉伸运动,放松身体。

(2)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在练习中的感受和收获。

五、教学评价:1. 对学生在耐久跑练习中的技术掌握情况进行评价,包括姿势、呼吸节奏等。

2. 观察学生在游戏环节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耐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收集学生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内容。

六、教学内容:1. 针对不同体能水平的学生,设计不同难度的耐久跑训练。

2. 结合体育理论知识,让学生了解耐久跑的重要性。

七、教学步骤:1. 针对初学者,从短距离的耐久跑开始,逐渐增加距离和难度。

2. 对于有一定体能基础的学生,可以设置固定路线和时间,进行挑战性的耐久跑训练。

3. 结合体育理论课程,让学生了解耐久跑对身体的好处,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方法:1. 采用分组教学法,让学生在小组内互相鼓励、互相监督,提高团队合作精神。

小学体育《耐久跑》教案设计

小学体育《耐久跑》教案设计

小学体育《耐久跑》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培养学生坚持、勇敢、协作的精神,提高他们的耐力和毅力。

3. 通过练习,使学生身体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增强体质。

二、教学内容:1. 耐久跑基本技巧:跑步姿势、呼吸节奏、步频步幅等。

2. 耐久跑训练方法:定时跑、间歇跑、金字塔跑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和训练方法。

2. 教学难点:跑步姿势的正确性、呼吸节奏的协调性、步频步幅的合理性。

四、教学过程:1. 课堂导入:讲解耐久跑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技术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耐久跑的基本技巧,并进行示范。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4. 训练方法讲解与实践:教师讲解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学生分组实践。

五、教学评价:1. 学生耐久跑技巧的掌握程度。

2. 学生耐久跑训练效果的体现。

3. 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积极性和协作精神。

六、教学准备:1. 教学场地:学校操场或者体育场地。

2. 教学器材:秒表、标志物、口哨、耐久跑路线图。

3. 教学服装:学生穿着舒适的运动服和运动鞋。

七、教学方法:1. 示范法:教师通过实际示范,让学生直观地了解耐久跑的技术要领。

2. 纠正法:教师个别指导,纠正学生在练习中出现的错误。

3. 分组练习法:学生分组进行练习,培养团队协作精神。

4. 比赛法:组织学生进行比赛,提高学生的竞技水平和兴趣。

八、教学步骤:1. 课堂导入:回顾上节课的内容,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技术讲解与示范:教师讲解耐久跑的技术要领,并进行示范。

3. 学生练习:学生分组练习,教师个别指导,纠正错误。

4. 训练方法讲解与实践:教师讲解耐久跑的训练方法,学生分组实践。

九、课后练习:1. 学生回家后,进行家庭耐久跑训练,记录训练时间和距离。

2. 家长监督并签字,确认孩子的训练完成情况。

3. 学生第二天向教师汇报训练情况,教师进行评价和反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教学教案
耐久跑
——爱心大融冰水平四人数:40人(男:20、女:20)
教学目标主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发展学生的耐力素质,提高学生耐久跑的能力,发展学生的协调性和灵敏性。

次目标:通过情景教学培养学生顽强的意志品质和保家卫国的爱国主义精神。

教材重难点重点:让学生体会耐久跑时内脏器官的变化。

难点: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重点:感受呼吸的节奏(两步或三步一吸两步或三步一呼)和合理分配体力。

难点:激发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建立良好的团结、合作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

教法与学法教法:以情景教学、分层教学为主要教法,提高学生对耐久跑的兴趣,让学生体验耐久跑时内脏器官的变化。

学法:以自主体验练习为主要学法,体验耐久跑时内脏的变化。

预计心率130次/分钟----140次/分钟
练习密度:40%
教学
器材
小体操垫12个标志杆12根
气球24个录音机1台
显示牌6个小红旗3—6面
课序教学内容组织教学与要求




开始部分课堂常规:
1、整队集合,报告人数。

2、师生问好。

3、宣布本课内容及要求。

4、安排见习生。

一、组织:
二、要求:1、快、静、齐。

2、见习生随堂听课。

3、服装要求运动装。

2



课后反思:
1.动作不放松
制导纠正方法
(1)通过讲解、示范、个别指导等,明确中长距离跑中由于跑的时间较长,距离较远,因而全身肌肉需适度放松,上下肢协调配合,上体保持相对正直,摆臂、摆腿、落地等动作都要显得轻松、自然,节省体力;
(2)进行上体正直的慢跑练习、中速跑及反复跑练习,进一步培养运动感觉;并与有节奏的呼吸相配合,保持动作的放松。

2.跑的节奏性差,全程体力分配不当
制导纠正方法
(1)通过讲解、示范以及分段跑的反复练习,培养运动感觉和跑的节奏性;
(2)帮助学生分析本人的技术特点及运动水平,确定较为合理的全程体力分配计划,并通过反复的分段跑和全程跑练习加深体会,巩固提高全程跑水平。

3.呼吸方法不正确,节奏不合理
制导纠正方法
(1)通过讲解、示范、个别指导,明确正确的呼吸方法和节奏,以及必要性和重要性;结合练习让学生体会在全程跑后程时,机体的感受;
(2)在全程跑练习过程中,要不定时的提示学生要注意呼吸的方法和节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