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窝无线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实现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定位技术+(6)

蜂窝移动通信网络中的无线定位技术--------------------------------------------------------------------------------好喜爱学习网 分类:网络基础无线网络来源:网络收集录入:管理员--------------------------------------------------------------------------------轻松玩转Vista无线网卡配置现在越来越多的网友都安装了Vista系统,好多朋友说在Vista 下设置无ZXDSL 531B 无线ADSL路由器无线ADSL路由器531B是ADSL与AP二合一设备,可以提供ADSL接无线网卡双机互联和双网卡共享上网在宿舍里上网需要帐号,每每gf过来就要被剥夺上网的权利。
几次下来便觉得不无线网卡无法获得IP地址的解决一个无线网卡能够看到和检测到一个接入点的信号,但是,却得不到那个接入点分谷静,李明远(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71)摘要:从移动通信技术应用现状与发展情况出发,介绍了无线定位技术的原理,移动通信信道特性与定位误差的关系以及基本的定位算法。
关键词:无线定位;蜂窝网;定位算法;定位误差1引言无线定位技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的自动车辆定位系统,随后该技术在公共交通、出租车调度以及公安追踪等范围内广泛应用。
后来,随着人们对基于位置的信息服务的需求增多,无线定位技术得到更多研究者的关注,全球定位系统(GPS)的出现更使得无线定位技术产生了质的飞跃,定位精度得到大幅度的提高,可达到10 m以内。
虽然直接利用GPS 可以达到一种较为理想的定位效果,但是他需要专门的接收设备,对大多数用户来说并不是很方便。
近年来,随着蜂窝移动系统的普及,定位技术开始用于蜂窝系统设计、切换、服务区确定、交通监控等方面。
目前,无线定位可分为卫星无线定位和地面无线定位,卫星定位利用GPS,GLONASS 以及我国的北斗双星等卫星系统实现移动目标的三维定位;地面无线定位则通过测量无线电波的传播时间、信号场强、相位、入射角度等参数实现移动目标的二维定位。
基于文化算法的蜂窝网定位技术研究

t0 il i n f d,i i h t e n n i e r0 tmia in p 0 1m a e n a d f u tI s a c r b e H0 v r h u t r e n wh c h 0 ln a p i z t r b e h sb e inc l . e rh p 0 l m. 0 e we e ,t e c lu e
n n i e r0 tmiain p o l ms i o 1n a p i z to r b e n TD0A— s d lc t0 n t e e s ha h e ev r r a o y diti u e n ba e 0 ai n i h a e t tt e r c i e s a e r nd ml srb t d i s a e. he smu ai n r s l h we ha , o a e t h r d to a t 0 nd 0he n e1g n l 0 i ms p c T i l t e ut s 0 d t t c mp r d wih t e ta iin lme h d a t r it lie tag rt o s h , t i l0 ih h s a m0 e sa k e 0 ma c h g e 0 a in a c r c n l trc n e g n e r t h s ag rt m a r tb p d. r n e, ih rl c t c u a y a d f se 0 v r e c ae. 0 a Ke ywO d c fr l 0 i r s: ul e ag rt ;TD0A— a e o ai n;Cha l0 ih ;ma i m i e i 0 d e tmae u hm b s d lc t 0 n ag rt m x mu l lh 0 si t k
基于蜂窝网无线定位技术TDOA的误差分析

1.3.1 基站个数的影响
和
分别表示信号的幅度和pn码的延时。载波信号解
调后得到基带信号,除去数据信息d(t),得到pn信号:
要实现TDOA定位,需要至少三个基站。当移动台能 接收到更多基站的信号时,利用更多的信号估计位置,就 可以更精确地定位。
(11)
1.3.2 基站布局的影响
通
其中
∧
Φ
0
为直达信号的载波相位估计,pn信号分别与
34
基于蜂窝网无线定位技术TDOA的误差分析
1.2.2 码元跟踪误差 基于TDOA的定位法要求移动台从接收到的射频信号
中提取准确的TDOA估计值[4]。目前较常用的方法是采用 延时锁相环(DLL)进行精探测。
移动台接收机利用载波信号中的pn码一致性来测 距。先通过相关技术捕获pn码,获得直达信号的时延估计
苟举
通
男,四川广元人,研究生,重庆邮电大学无线定位与空间测量研究所,研究
信
方向为通信与信息系统。
热
点
0 前言*
TDOA是蜂窝网定位算法的一种,TDOA是通过检测 信号到达两个基站的传播时间差实现定位的,和TOA定 位需要测量到达的绝对时间来确定移动终端的位置相比, 降低了对基站时间同步的要求。测量得到移动台到两基站 的距离差,则移动终端位于以两基站为焦点的双曲线上。 当已知基站BS1和基站BS2与移动台之间的距离差R21=R2- R1,移动台必定位于以两基站为焦点,与两焦点的距离差 R21为实线的双曲线对上。当同时知道基站BS1和基站BS3与 移动台之间的距离差R31=R3-R1时,可以得到另一组以两 基站BS1和BS3为焦点,与该两焦点的距离差恒为R31的以虚 线表示的双曲线对上。于是,两组双曲线的焦点代表移动 台的估计位置[1],如图1所示。
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

移动通信中的无线定位技术摘要:随着通信系统的全面发展和进步,无线通信系统定位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为了提高通信系统的应用质量,要整合具体的应用模式,发挥各项技术的优势作用。
分析了无线通信系统定位技术的内涵,并对其实际应用展开讨论。
关键词:移动通信;无线;定位技术;前言:基于位置服务的多元化需求,无论是室内还是室外,快速准确完成移动终端位置信息定位管理的业务量逐渐增多。
为了充分提升位置服务质量和网络应用性能,要积极整合定位技术应用模式,打造更加科学合理的信息保护安全管控机制,为通信系统定位管理工作的优化提供保障。
1无线通信系统定位技术无线通信系统定位技术指借助无线通信技术和传感器等设备有效建立测量接收模式,对接收到的无线电波时间、幅度、相位等基础参数进行测量分析,结合具体的算法规则完成被测物体的位置判定。
通过建立定位、监测、着重等控制模式,保证导航管理、机器人跟踪、虚拟现实以及军事目标定位等基础工作都能顺利开展。
1.1GPS 定位技术全球定位系统(GPS)定位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定位方式,借助工作卫星和备用卫星实现相关信息的实时性接收和存储。
地面接收机接收GPS卫星发送的实时性信号,配合数据处理获取相关信息,依据卫星广播的星历信息完成定位和导航。
需要注意的是,GPS 定位系统在较为开阔的环境下定位精准度较高,抗干扰性和保密性较好。
1.2Cell-ID定位技术Cell-ID定位技术通过获取目标手机所在的蜂窝小区 ID来确定其具体位置,针对移动网络进行针对性跟踪和管理,有效实现识别信号的可控性目标。
在技术应用体系内,只要系统能将小区基站设置的中心位置和小区覆盖半径直接发送到终端设备上,就能结合相关信息描述的的内容和关键点有效确定移动终端的位置。
此外,Cell-ID定位技术能实现简单定位和处理,实际的响应速度较快,无须进行网络和移动终端的更改就能大大提升覆盖范围,保证信息传递和数据处理的可靠性。
若是基站分布数量不足,则很难有效完成定位控制。
第3章 蜂窝通信网络定位

3.2 蜂窝定位方法与误差
3.2.1 基本定位方法 2.蜂窝网无线电定位方法(圆周/双曲线/方位角定位) (2).双曲线定位法 基于到达时间差的定位方法(TDOA) • 三个接收机的坐标分别为: 接收机1:(0,0); 接收机2:(0,y2); 接收机3:(x3,y3) • 信号到达接收机的时间分别为t1、t2、t3,则目标点与各接收机的距离 分别为: • TDOA的三条双曲线可以表示为:
3.1 蜂窝技术概述
3.1.2 现有蜂窝定位技术 • 自E-911定位需求颁布以来,对移动台定位技术的研究内 容更侧重于基本定位方法和技术的研究,定位算法的研究 ,TDOA、TOA检测技术的研究,抗非视距传播、多径和多 址干扰技术的研究,数据融合技术的研究,定位技术实施 方法的研究,定位系统的性能评估等。
3.2 蜂窝定位方法与误差
3.2.1 基本定位方法 2.蜂窝网无线电定位方法(圆周/双曲线/方位角定位) • (1) 圆周定位法 基于到达时间的定位方法(TOA) • 假设三个接收机的坐标分别为 接收机1:(0,0); 接收机2:(0,y2); 接收机3:(x3,y3) • 测量的到达时间分别为t1、t2、t3,则接收机与目标点之间的距离分别 表示为
介绍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作用及方法

介绍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作用及方法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作用及方法测绘是一项对地球表面进行准确测量和制图的技术,它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应用,如建筑工程、城市规划和资源调查等。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文将介绍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作用以及常见的方法。
一、无线电定位技术在测绘中的作用1. 提高定位精度:无线电定位技术通过利用无线电波在空间中的传播特性,可以实现对目标位置的定位。
与传统的地面测量方法相比,无线电定位技术能够提供更高的精度,尤其是在大范围的测绘中,其优势更加明显。
2. 简化测量过程:无线电定位技术可以实现远程测量,无需人工接触目标位置,从而避免了传统测绘中的一些困难和风险,例如悬崖、深水或是恶劣的气候条件等。
同时,无线电定位技术可以实现实时定位,大大缩短了测量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3. 适应复杂环境:无线电定位技术具有一定的穿透能力,可以应对一些传统测绘方法难以应对的复杂环境,例如森林、深山、隧道等。
这使得无线电定位技术在一些特殊的测绘项目中具备更强的适应性和应用前景。
二、常见的无线电定位技术方法1. 蜂窝定位:蜂窝定位是一种基于移动通信网络的无线电定位技术。
该技术利用基站对终端设备进行信号的接收和测量,通过信号传播时间和信号强度等数据计算目标位置。
蜂窝定位技术广泛应用于城市建设和规划中的定位需求。
2. 全球卫星定位系统(GNSS):GNSS技术是一种基于卫星的无线电定位技术,其中最为熟知的就是全球定位系统(GPS)。
GNSS技术通过接收卫星发射的信号,利用多颗卫星之间的关系进行三维定位。
在测绘中,GNSS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土地测量、地理信息系统(GIS)和航空摄影测量等方面。
3. 无线电测距:无线电测距技术是一种基于测量无线电信号传播时间的无线电定位方法。
该技术需要在目标位置和参考位置分别放置发送器和接收器,通过测量信号在两者之间的传播时间来计算目标位置。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两种定位技术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两种定位技术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定位技术主要有两种体制。
一种是基于下行链路的定位技术,即基于移动台的定位技术;一种是基于上行链路的定位技术,即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技术。
基于移动台的定位技术要求移动台参与定位参数的测量以及测量值的求解计算。
基于蜂窝网络的定位技术是指网络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出移动终端所处的位置,通常必须利用3个或3个以上蜂窝基站接收手机信号的定位参数,即到达时间、角度或强度。
1 基于移动台的定位技术现已提出的基于移动台的方法主要有:基于下行链路增强观测时间差定位方法、基于下行链路空闲周期观测到达时间差方法、基于GPS作为辅助的定位技术等。
2 基于移动网络的定位技术基于蜂窝网络的定位方法目前主要有:基于Cell-ID定位和基于时间提前量定位的方法、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定位方法、上行链路信号到达时间差定位方法以及上行链路信号到达角度定位方法等。
2.1 AOA角度到达[1](AOA,Arrival of Angle)定位方式是根据信号到达的角度,测定出运动目标的位置。
在AOA定位方式中,只要测量出运动目标与两个基站的信号到达角度参数信息,就可以获取目标的位置。
蜂窝移动网的AOA定位方式,指的是基站接收机利用基站的天线阵列,接收不同阵元的信号相位信息,并测算出运动目标的电波入射角,从而构成一根从接收机到发射机的径向连线,即测位线,目标终端的二维位置坐标可通过两根测位线的交点获得。
2.2 TOA抵达时间(TOA,Time of Arrival)定位方式也称为基站三角定位方式,通过测量从运动目标发射机发出的无线电波,到达多个(3个及以上)基站接受机的传播时间,来确定出运动目标的位置。
已知电波传播速度为c,假设运动目标与基站之间的传播时间为t,运动目标位于以基站为圆心,以移动终端到基站的电波传输距离ct为半径的定圆上,则可由3个基站定位圆的交点,来确定目标移动的二维位置。
TOA定位方式中,为了根据发射信号到达基站的接收时间,来确定出信号的传播时间,要求运动目标发射机在发射信号中,加有发射的时间戳信息。
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定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

移动通信网络无线定位技术的原理及应用摘要:借助无线定位技术,人们可随时查询各类信息、位置。
主要对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定位技术及其应用进行了分析和讨论,以期促进无线定位技术的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无线定位技术;移动通信系统引言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对于移动台的定位需求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
1996年美国联邦通信委员会(FCC)颁布了E-911法规,要求2001年10月1日起移动通信网络必须能对发出紧急呼叫的移动台提供精度在125m内的定位服务,而且满足此定位精度的概率应不低于67%。
1999年FCC对定位精度提出新的要求:对基于网络定位要求提供精度为100m内的定位的概率应不低于67%,精度为300m内的定位概率应不低95%;对基于移动台的定位为精度50m 内的概率应不低于67%,精度150m以内的定位的概率应不低于95%。
欧洲同样也提出了相应的E112规定,规定提供定位服务应为移动通信网络的基本功能之一。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很多安全部门以及移动用户为了保证安全和便捷,都要求移动通信系统提供无线定位业务,这也是第三代移动通信中的一个核心技术。
无线定位技术有着重要意义,主要体现在灵活收费、智能交通系统、增强网络性能、个人定位服务等方面。
网络管理中心和计算费用时会根据移动用户所在的地理位置进行判断;当蜂窝中提供了网络无线定位技术后,智能交通系统就会利用这个功能替代传统的AVL系统,即时的提供路况信息或旅客位置等;通过对移动台的精确定位可以更好的对蜂窝进行分配,决定小区间的切换;在人们出外游玩时,可以通过服务中心获得游玩地点附近的宾馆信息,并通过MS对特定的移动目标进行定位跟踪监视。
一、无线定位的技术原理1.1 SKT方法SKT属于开发增值业务的命令,是一种应用范围较小的编程语言,它可以让SIM卡无阻碍的运行自身应用软件。
SKT技术的核心优势在于它为SIM卡的增值业务提供了一个简便易操作的开发平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系统特点移动通信系统现在都已经发展到5G 阶段,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对其他产业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蜂窝移动通信系统技术是移动通信系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阶段。
蜂窝通信网络把整个服务区域划分成若干个较小的区域(在蜂窝系统中称为小区),各小区均用小功率的发射机(即基站发射机)进行覆盖,许多小区像蜂窝一样能布满(即覆盖)任意形状的服务地区。
当用户数增多并达到小区所能服务的最大限度时,如果把这些小区分割成更小的蜂窝状区域,并相应减小新小区的发射功率和采用相同的频率再用模式,那么分裂后的新小区能支持和原小区同样数量的用户,也就提高了系统单位面积可服务的用户数。
当用户发展到一定人数,利用现代移动通信技术进行小区分裂,适合现代用户增长的需求。
但是不能说,无限制地减小小区面积可以无限度的增加用户数量,因为小区半径减小到原来小区的1/10时,可容纳的用户数能增加100倍,而小区数目也需要增加100倍,一般小区基站的建立费用是昂贵的,特别是在城市区域中,占用房地产的费用十分高,这是不能不考虑的实际问题(另外还有其他问题),因而小区半径最小是不会低于550米。
2定位原理2.1常用的系统定位原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经常采用的定位原理是基于电波传播时间(TOA)的定位、基于电波到达时差(TD OA)、到达角度(A OA)法、起源蜂窝小区定位技术。
每个定位原理都有自己的优缺点,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可以采用混合式原理的应用方式。
2.2定位原理算法的开发系统算法在开发的过程中,需要科学进行数据采集,获得基站的位置信息,通过三角定位法,可以确定出移动台所在的大体位置如图1所示。
设基站1坐标为(X 1,Y1),基站2坐标为(X 2,Y2),基站3坐标为(X 3,Y3),移动台坐标(X ,Y ),移动台与基站1的时间提前量为A T1,与基站2的时间提前量为A T2,与基站3的时间提前量为A T3,则移动台与基站1的可能距离为d 1=AT1*550m ,移动台与基站2的可能距离为d 2=AT2*550m ,移动台与基站3的可能距离为d 3=AT3*550m 。
通过模拟计算得到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半径:移动通信系统以r 半径的圆中进行有效的通信,利用圆与圆相交覆盖整个移动通信网络,促使人们能正常作者简介:薛董敏(1981-),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计算机网络。
收稿日期:2018-10-04蜂窝无线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实现薛董敏(山西水利职业技术学院信息工程系,山西运城044000)摘要:开发的模拟系统基于移动通信系统中无线定位技术的应用,利用移动台来自基站的信号计算出自己的位置,即基于移动台的定位。
移动通信技术在不断发展与更新,但无线网络广泛使用的技术是起源蜂窝小区,主要从蜂窝移动通信系统特点、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定位原理、蜂窝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的实现,阐述蜂窝无线定位技术的研究与实现,希望为研究蜂窝无线定位技术的专家和学者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关键词:蜂窝无线定位技术;研究与实现;关键技术图1阴影部分移动站所在区域C 'A 'B '圆1圆2圆3d 3d2d1A BCBS1BS2BS3(X 1,Y1)(X 2,Y2)(X 3,Y3)DOI:10.16184/prg.2019.01.016通信。
3关键技术的实现3.1数据窗口的数据有效性检验尽早地发现数据录入中人为的错误是应用程序的基本功能之一,虽然在自动通信条件下可以避免大多数数据的错误,但是由于仍不可避免数据录入中所出现的错误。
本系统针对具体的数据窗口,定义了有效性规则,即系统能在用户移动输入焦点时检测到用户输入的数据是否有效。
有效性规则实际上就是判断输入值为真或假的表达式,为真时则数据窗口接受用户的输入,返回值为Tr ue ,为假时则数据窗口显示出错信息,返回值为False ,此时系统就会出现提示性对话框,让用户重新输入或者指出输入出错。
在本程序中验证数据有效性,使用了如下代码:C ircle*m_pCir=pDoc->m_CircleList->m_pCircle;int m_success1=0,m_success2=0,m_success3=0;for(int i=0;i<jizhan1.GetLength();i++)charp1[i]=jizhan1.GetAt(i);charp1[i]='\0';while(!m_success1&&m_pCir!=NULL){if(strcmp(m_pCir->m_char,charp1)==0){m_success1=1;pDoc->m_RunCircle.m_circle1.m_X1=m_pCir->m_X1;pDoc->m_RunCircle.m_circle1.m_Y1=m_pCir->m_Y1;pDoc->m_RunCircle.m_circle1.m_char=charp1;pDoc ->m_RunCircle.m_circle1.m_row =atoi(jizhan1_row);pDoc->m_pCircle[0]=m_pCir;3.2对基站代码号—位置信息映射表的调用由于基站位置信息为通信公司机密,目前无法在公众场所得到有关基站位置的信息,故而本系统中,相应基站的代码号与其对应的位置信息为实验所得,即在对大量原始数据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推测出系统中所用的基站可能存在的位置,虽然这一方法存在着缺陷,但是在实际测量数据的小范围内,该方法仍有一定的可行性,另外对基站位置信息的推测的正确与否均对定位算法开发无任何的影响,定位原理与定位算法均是正确的,不受基站位置信息的影响。
一旦技术成熟,可以与相应通信公司签订协议,从而可以通过正规合法的渠道得到准确的基站位置信息。
故而基站代码号与相应位置信息的转换采用调用外部文档文件的方式实现。
该方法可以保证一旦得到准确无误的基站位置信息,能够在不改变原程序的基础上(甚至不需要源代码也可),方便地对相应基站代码号所对应的位置信息进行修改。
该方法的应用也能很好地适应现实条件下的应用环境,即无论是对基站的拆迁改变,新建基站或者是基站代码号与基站位置信息的对应关系发生改变,都可以在不改变应用程序的基础上(甚至可以不用了解源代码),方便地对相应关系进行修改,可以根据需要随时增加、删除和修改基站代码号与物理位置关系的相应信息和记录。
其实现方式如下:FILE *m_pfile;if(!(m_pfile=fopen("Circle.txt","r"))){AfxMessageBox("打开文档失败!");}int m_x,m_y;while(!feof(m_pfile)){Circle *m_cir=(Circle *)malloc(sizeof(Circle));char *m_buff1=(char *)malloc(sizeof(char)*15);fscanf (m_pfile,"%s %d %d",m_buff1,&m_x,&m_y);m_cir->m_X1=m_x;m_cir->m_Y1=m_y;m_cir->m_char =m_buff1;m_CircleTail->m_pCircle=m_cir;m_CircleTail=m_cir;}m_CircleTail->m_pCircle=NULL;蜂窝移动通信系统中定位计算的研究与实现对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计算机网络技术与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为现在各个领域的发展起到促进作用。
移动通信系统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对其他行业的技术发展起到保障作用,同时为区域的经济发展起到人才保障措施。
参考文献[1]周延起.超短波无线通信系统的跳频保密技术研究[J].电子制作,2015,(24).[2]魏小景.基于D SP 与PTR 2000的智能路灯节电系统设计与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5,(01).[3]高俊英,王德昌,姚建国.基于摄像头的MI MO 可见光无线通信系统[J].光学学报,2015,(01).(下转第86页)print "Content-type:text/html"printprint '<html>'print '<head ><meta charset ="utf -8"></head>'print '<body>'print '<h2>'AipOcr.licensePlate('example-01.jpg')print '</h2>'print '</body>'print '</html>'刷新网页,同样可以正确显示出车牌号码信息。
到这里,服务器端的设置已经基本完成,为了能够识别不同的图片车牌,可以修改h ello.py 程序,接收客户端p ost 上传的图片,然后对上传的文件进行车牌识别。
手机A PP 可以通过h builder 等h tml5工具编写,这个不在讨论的范围,可以参考其他资料。
其他人脸识别、动物识别、植物识别、文字识别等可以用类似方法实现,通过增加支持Pyth on 功能的Web 服务器中间层,普通手机A PP 也可以简单方便地使用当前热门的A I 技术。
[4]李超,傅洪亮.MIMO-OFDM 系统信道估计方法[J].通讯世界,2015,(20).[5]罗晓东.LTE 无线通信系统关键技术研究[J].中国新通信,2015,(21).[6]刀学龙.5G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7,(05).[7]杨人凡.5G 移动通信发展现状及其重点技术[J].中国新通信,2017,(06).[8]何海珊.5G 移动通信发展趋势与若干关键技术[J].通讯世界,2017,(08).岗位的功能,最大程度匹配了毕业生的真实需求,提升就业满意度,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4结语就业工作是当前各大高校管理的重中之重,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关系到整个学校的办学思路和办学水平。
建设基于大数据框架和智能推荐算法的就业平台,能够有效解决学生诉求和企业需求不匹配、就业工作管理难、就业趋势把控难等诸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