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自动化】就地型馈线自动化FA试验
单位内部认证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试卷编号1451)

单位内部认证配网自动化基础考试(试卷编号1451)1.[单选题]电网资源业务中台( )实现电网的状态估计、潮流计算、短路计算、稳定性分析等高级应用分析等功能。
A)设备状态中心B)电网分析中心C)作业资源中心D)计量应用中心答案:B解析:2.[单选题]尚未建设新一代配电主站的单位,可结合配电主站建设、改造计划,优先部署升级低压配网管控相关功能,满足配变终端接入、低压配网监测等基本要求,后续( )增加基于物联网的配变终端设备管控功能。
A)同步B)逐步C)稳步D)以上都不对答案:B解析:3.[单选题]速动型分布式FA要求故障上游侧开关隔离完成时间( )。
A)≤50msB)≤100msC)≤150msD)≤200ms答案:C解析:4.[单选题]信息交换总线遵循 IEC 61968标准、基于( )的中间件平台,支持安全跨区信息传输和服务。
A)服务机制B)传输机制C)消息机制D)告警机制答案:C解析:5.[单选题]( )一般配置双路电源, 10千伏侧一般采用环网开关,220/380伏侧为单母线分段接线B)配电室C)开关站D)环网单元答案:B解析:6.[单选题]出线断路器( )时间必须大于就地型分段开关的可靠分闸时间A)分闸B)合闸C)重合闸D)重合闸充电答案:C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工作票填写7.[单选题](初级工)就地型重合器式馈线自动化包括三种应用模式,其中,()当线路结构、运行方式发生变化时,无需调整定值,可有效减轻运维压力。
A)电压时间型B)电压电流型C)自适应综合型D)智能分布式答案:C解析:8.[单选题]不停电作业样板间样板间,实际成效不包括?A)设备资产数字化管理B)全业务线上办理C)现场智能化监控D)决策智能化辅助答案:A解析:9.[单选题]配电终端的多路电源间必须能够()切换A)自动B)手动C)优先D)人工答案:A解析:关联评价点的名称:维护与归档配电终端基础台账10.[单选题](初级工)unix操作系统中,检查文件系统磁盘空间使用情况的命令是()。
10kV配电网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方案的应用

10kV配电网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方案的应用摘要:10kV配电网,是给城市或农村的公用配电站和用户专用负荷提供电源的网络。
配电网的主要结构通常是由架空线路、杆塔、电缆、柱上分段断路器、联络断路器、环网柜、馈线终端等组成的。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是指通过终端相互通信、逻辑配合或时间配合,自动完成故障分析、故障隔离和恢复非故障区供电的馈线自动化处理模式。
就地型馈线自动化主要分为智能分布式、电流电压型及电压时间型。
关键词:配电网;就地型馈线自动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用电负荷在不断提高,重要负荷也越来越多,因此,对于配电网的可靠性、安全性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配电网现状目前,我国大部分地区县级配电网中的10kV线路自动化水平较低,缺乏有效的配电网自动化顶层规划。
配电网运行中的网架结构存在单辐射,或者超过4条以上线路的多联络。
线路干线上没有设置分段型断路器和联络型断路器,且未配置电源侧和负荷侧PT,部分线路断路器未配置储能及电动操作机构。
线路上的断路器为普通断路器,不能有选择性的切除故障线路,线路上的保护主要依靠变电站的出线断路器进行保护。
2、配电网存在问题(1)网架设置不合理。
经济较发达的县城区域存在单辐射线路、线路过多联络,不满足N-1的校验,造成对10kV线路管理无序,存在系统安全隐患。
如果上级电源停电,将造成大面积停电。
(2)线路分段不合理。
有些分段内无负荷,有些分段负荷超过2000kW,一旦分段断路器跳闸,将引起大量用户停电。
线路无联络断路器,也不能进行转供电。
(3)线路主要依靠上级电站的馈线断路器进行保护。
往往因为一点故障导致全线停电或者大面积停电。
(4)恢复供电需要靠大量人力现场巡查和手动操作,运维工作量巨大,排查故障时也存在安全隐患,同时导致停电时间长、用户投诉的问题。
3、配电自动化的解决措施为解决上述问题,迫切需要对县城区域的配电网进行网架梳理和调整,形成馈线组,然后通过增加自动化开关和保护设备对线路进行自动化升级改造。
馈线自动化fa的原理

馈线自动化fa的原理
馈线自动化(FA)是一种基于先进技术的电力系统管理方法,旨在提高电网的可靠性、效率和安全性。
它通过自动化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对馈线的监测、控制和管理。
下面将以人类的视角,为您描绘馈线自动化的原理。
馈线自动化的核心是智能控制系统,它由各种传感器、监控设备和控制器组成。
这些设备不断收集和分析馈线上的电力参数,如电流、电压、功率等信息。
通过与监控中心的通信,智能控制系统能够实时获取馈线状态,并根据预设的策略进行调节。
智能控制系统的工作原理是基于数据的分析和决策。
当馈线出现故障或异常情况时,传感器会立即将相关信息传输给智能控制系统。
系统根据事先设定的规则和算法,分析故障的类型和程度,并判断是否需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一旦智能控制系统确定需要进行干预,它会向控制器发送指令,控制器则通过各种装置和设备实施调节措施。
例如,它可以通过控制开关或断路器来切断故障部分的电力供应,以避免进一步的损坏。
同时,系统还可以调整电力流向,以确保电网的平衡和稳定。
馈线自动化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远程监测和管理。
通过通信网络,监控中心可以实时监测馈线的运行状态,并及时采取措施。
这种远程监测和管理不仅提高了运维效率,还减少了人为巡检和干预的需
求。
总的来说,馈线自动化的原理是基于智能控制系统的数据分析和决策。
它通过实时监测和管理,提高了电网的可靠性和效率。
同时,它还减少了人为巡检和干预的需求,降低了运维成本。
馈线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将为电力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
浅谈10kV配电网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工程应用

浅谈10kV配电网就地型馈线自动化工程应用发表时间:2018-10-10T16:20:40.197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11期作者:孙豪文[导读] 遥控安全防护要求高和运维管理难度高等方面制约。
具有简洁、实用和经济的馈线自动化(FA)建设思路越来越成为发展趋势。
结合 10 kV 配电网FA建设实际,建设思路和认识开始趋同:由主站集中型向就地型转变,推广应用就地型FA。
孙豪文珠海许继电气有限公司广东珠海 519060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供电服务、供电可靠性和电能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建设具有信息化、自动化、互动化特点智能配电网意义重大、需求迫切。
我国新一轮的配电自动化建设试点及推广是从2009年开始的,经过近十年的试点和推广建设,陆续受限于投资规模过大、遥控安全防护要求高和运维管理难度高等方面制约。
具有简洁、实用和经济的馈线自动化(FA)建设思路越来越成为发展趋势。
结合 10 kV 配电网FA建设实际,建设思路和认识开始趋同:由主站集中型向就地型转变,推广应用就地型FA。
关键词:馈线自动化(FA);就地型;重合器;速动;缓动;引言:电力系统在高负荷供电压力运转下,即使是简单的馈线故障、故障巡查或检修停电,都严重影响供电可靠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因此,就我国目前的10kv配电网FA发展现状而言,投资少、见效快、易实施、不依赖于系统和通信、维护简单的就地型FA工程应用的大力推广是势在必行。
如何提高10KV 就地型FA的应用,是电力配电网发展一个值得研究和探讨的课题。
1.配电网就地型FA技术原理及策略配电网FA根据故障处理方式不同可以分为集中型和就地型。
两者之间最主要的区别就是集中型依靠主站下发遥控命令实现馈线故障定位、隔离,主要分为主站集中全自动型和半自动型。
而就地型不依赖主站就地即可完成馈线故障定位、隔离,主要分为重合器式型、智能分布式保护型和用户分界动作型。
当馈线发生故障后,就地型FA根据变电站保护跳闸和重合闸配合,结合线路开关本身动作逻辑,在很短时间内就地实现故障定位、隔离和非故障区域的恢复供电。
馈线自动化递进式测试方法与技术

DAS系统
SCADA服务器
EMS
前置服务器
DTU
DTU
FTU
FTU
CT
PT
辅助节点
操作机构
开关本体
集中FA系统数据流
GIS
PMS
图形
设备参数、拓 扑模型
10KV出口电流、电 压、状态、信号 EMS主站 10KV出口开关控 制信号 开关控 制信号 馈线电流、电 压、状态、信号 DAS主站 通信设施
保护继电器 IED
GPS 测试仪
测试工作站
维护笔记本
FA测试系统
各测试仪联网后,由后台直接根据测试用例生成各个开关的实时数 据; 测试过程完全可视化,过程错误实时报警; 正常状态下的故障处理能力检测+抗干扰能力检测; 支持自动测试; 测试报告直接生成,有效性智能评价;
FTT1100馈线
自动化测试系
GPS 测试仪
测试工作站
维护笔记本
FA测试系统
线路停电后,与开关进行联动。 经验:通过单点三遥测试与不停电FA系统测试的配电网络,均能通过全景测试。 即在条件不能满足时,本步骤可以省略。
在用户现场测试中发现的问题举例
终端故障 定值设定 错误,没 有区分不 同CT的变 比差异, 机械的统 一设置了 馈线上终 端的二次 定值;
FAST仿真测试系统
测试工作站 维护笔记本
自动化测试系 统
4.5.1不停电FA系统测试:现场测试步骤1:建模
4.5.2不停电FA系统测试:现场测试步骤2:接线与参数设置
4.5.3不停电FA系统测试:现场测试步骤3:自动测试
5.全景测试
断路器 负荷开关
待测的配电网络及其FA控制设备
6、第六章 配电网馈线自动化

二、基于网基结构矩阵的定位算法
2.故障信息矩阵G
• 如果节点的开关经历了超过整定值的故障电流,则故障信息 矩阵G的第行第列的元素置0;反之则第行第列的元素置1;
• 故障信息矩阵G的其他元素均置0。
• 也即故障信息反映在矩阵G的对角线上。 • 如图6-4所示,节点3和节点4之间发生故障,则相应的故障 0 0 0 0 0 0 0 信息矩阵G为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G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0 0 0 0 0 0 0 1
6.2 基于重合器的馈线自动化
• 采用配电网自动化开关设备的馈线自动化系统,不需要建 设通信通道,利用开关设备的相互配合,实现隔离故障区 域和恢复健全区域供电。 • 重合器和重合器配合模式,重合器和电压-时间型分段器 配合模式及重合器和过流脉冲计数型分段器配合模式。
一、重合器的功能
• 当故障发生后,若重合器监测到超过设定值的故障电流, 则重合器跳闸,并按预先整定的动作顺序做若干次合、分 的循环操作。 • 若重合成功则自动终止后序动作,并经一段延时后恢复到 预先整定状态,为下一次故障做好准备。 • 若经若干次合、分的循环操作后重合失败则闭锁在分闸状 态,只有通过手动复位才能解除闭锁。
D d C c
B 7s 闭锁 C c 14s f) a b E e 7s 14s D d c
D d C c
E e
A 5s
B 7s 闭锁 C g)
三、重合器与电压-时间型分段器配合
2. 环状网开环运行时的故障区段隔离
• A采用重合器,整定 为一慢二快,即第一 次重合时间为15s, 第二次重合时间为5s。
配电自动化分级保护与FA案例解析与研究

配电自动化分级保护与FA案例解析与研究摘要:配网馈线自动化(Feeder Automation, FA)是指对配电线路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在故障发生后实现快速准确定位和迅速隔离故障区段,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
馈线自动化包括主站集中型馈线自动化和就地型馈线自动化两种方式。
FA能否正确启动,并快速进行故障区域定位,对提高供电可靠性和缩短非故障区域的停电时间有重要意义。
本文深度分析了南京市区三起配电线路FA错误案例,结合现场实际故障情况对参数设置错误、 FA执行策略错误、恢复非故障区域供电策略执行失败三种常见类型进行原因排查及分析,研究问题发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相应整改治理措施。
关键词:配网馈线自动化;自动化主站;自动化终端;故障研判引言配网馈线自动化通过对配网故障快速定位和隔离与非故障段恢复供电,缩小了故障影响范围,加快了故障处理速度,减少了故障停电时间,进一步提高了供电可靠性。
但若研判出现错误,则可能加剧故障影响程度,不利于供电可靠性的提升。
FA的正确启动,除了要确保配电自动化主站逻辑判断准确性和配网线路出线开关拓扑正确性外,还需兼顾配电自动化终端本体的稳定性,要求配电自动化终端故障信息上送准确和及时、终端定值参数设定无误等多个方面条件均满足。
1.1 实际故障描述如图1.1所示,现场实际故障发生在20kV鼓仙#1线#4环网柜111间隔,因用户内部故障,变电站出口断路器重合不成。
20kV鼓仙1号线7号环网柜和20kV鼓仙#1线#3环网柜均为自动化开关,故障后变电站出口断路器跳闸,FA未启动。
1.2 FA错误原因排查及分析20kV鼓仙#1线故障跳闸后,FA未启动。
通过查询配电自动化主站的事件顺序记录(Sequence Of Event,SOE)发现,20kV鼓仙1号线7号环网柜收到零序过流告警信号,而20kV鼓仙1号线3号环网柜未收到零序过流告警信号,据此判断故障点位于20kV鼓仙1号线7号环网柜和20kV鼓仙1号线3号环网柜之间。
chapter6-2馈线自动化(FA)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五、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 • (一)辐射状网的故障隔离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五、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 • (一)辐射状网的故障隔离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五、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 • (一)辐射状网的故障隔离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五、就地控制馈线自动化 • (一)辐射状网的故障隔离
a A B
b C
c D
d
e F
E 联络开关
图6-8 环状网开环运行时故障区段隔离的过程 代表重合器合闸状态; 代表重合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合闸状态; 代表分段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闭锁状态; 代表联络开关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二)环状开环运行时的故障隔离
a A B
b C
c D
d
e F
E 联络开关
7s 5s X Y
7s 5s X Y
7s X Y
合于永久性故障 闭锁于分闸状态
7s X Y 合 E 第二次合闸由右侧决定 5s Y
B
分
45s XL 图6-9
图6-6中各开关的动作时序图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六、远方控制的馈线自动化
a A B
b C
c D
d
e F
E 联络开关
图6-8 环状网开环运行时故障区段隔离的过程 代表重合器合闸状态; 代表重合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合闸状态; 代表分段器断开状态; 代表分段器闭锁状态; 代表联络开关
第二节
馈线自动化(FA)
(二)环状开环运行时的故障隔离
a A B
b C
c D
d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配电自动化FA是指在故障时获取故障信息,并自动判别和隔离馈线故障区段以恢复对非故障区的供电,从而减小停电面积和缩短停电时间。
其中,就地型FA自动化的控制通过利用重合器和分段器、利用重合器和重合器、利用点对点通信等方式实现就地隔离故障,故障信息上传。
试验地点:江西省XX供电公司
试验设备:配电之星-P2200A1 配电自动化终端测试仪3台、WDS-3 配电开关模拟试验盒1台、柴油发电机1台、笔记本1台、对讲机若干。
(FTU使用物联网卡与主站通信)
△配电之星-P2200A1 配电自动化终端测试仪下图为试验现场10kV线路正常投运一次接线图。
终端自愈控制策略:变电站开关CB重合两次、线路首级分段开关FD1通电延时20s后合闸,FS1为首端分段开关,FS2~FS6/ LSW1~LSW2为自适应综合型智能负荷分段开关/联络开关,YS1~YS2为用户分界开关(断路器)。
将WDS-3 配电开关模拟试验盒放置在CB开关,模拟其动作,3台配
电之星-P2200A1配电自动化终端测试仪分别放置于FS1、FS2、FS3处模拟故障电流电压。
△10kV线路正常投运一次接线图
△配电之星-P2200A1配电自动化终端测试仪主界面
△FA测试模块界面
FA测试模块界面可显示每台测试仪对应终端状态。
此次试验模拟故障1、2、3分别为FS1、FS2、FS3开关对应配网测试仪的输出状态和开关状态。
根据终端状态设定故障时电流、电压、开关位置等电气模拟量,结合电流方向判断开关前后故障类型,找出故障点,快速隔离故障,无需进行繁琐状态序列推演。
此次试验以故障发生在主干路FS2与FS3之间为例,进行就地型FA自动化动作过程分析:
FS1、FS2检测故障电流并记忆,FS3未检测到故障电流。
首先CB保护跳闸(跳开临时接入的WDS-3 配电开关模拟试验盒),FS1~FS6失电延时分闸。
开关CB及FS1-FS6全部跳开,处于分闸位置。
CB(WDS-3 配电开关模拟试验盒)在2s后第一次重合闸。
FS1一侧有压且有故障电流记忆,延时20s合闸。
FS1合闸后,FS2一侧有压且有故障电流记忆,延时7s合闸。
FS4一侧有压但无故障电流记忆,启动长延时57s合闸。
FS2合闸于故障,由于是永久故障,CB再次跳闸,FS2失电延时分闸并闭锁合闸。
FS3失电分闸,因短时来电闭锁合闸,FS4~FS6失电延时分闸。
CB(WDS-2 配电开关模拟试验盒)二次重合,FS1、FS4、FS5、FS6依次延时合闸,LSW1自动转供(或人工合闸)。
所有动作完成后,将故障隔离在FS2与FS3之间,动作过程中3台配电自动化终端测试仪持续输出FS1-FS3故障态,并记录对应终端开关位置的状态变化,主站接收上述动作报文并录波,上送10kV线路FA自动化动作信息报告来判别故障区间。
武汉市豪迈电力自动化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简称豪迈电力)成立于1999年,是专注于电力系统二次测试、在线监测、检测设备的研发、生产与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
公司研发和生产了以“继保之星”系列为代表的继电保护测试仪、“CTP”系列为代表的互感器测试仪、直流系统测试仪以及自动化测试维护、在线监测、新能源测试设备等,累计为10000多家大中型企业提供产品与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