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犍为人!
关公简介资料

关公简介资料关羽,东汉末年名将,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关公简介资料,希望对你有用!关羽简介关羽(?-220年),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河东郡解县(今山西运城)人,东汉末年名将,早期跟随刘备辗转各地,曾被曹操生擒,于白马坡斩杀袁绍大将颜良,与张飞一同被称为万人敌。
赤壁之战后,刘备助东吴周瑜攻打南郡曹仁,别遣关羽绝北道,阻挡曹操援军,曹仁退走后,关羽被刘备任命为襄阳太守。
刘备入益州,关羽留守荆州。
建安二十四年,关羽围襄樊,曹操派于禁前来增援,关羽擒获于禁,斩杀庞德,威震华夏,曹操曾想迁都以避其锐。
后曹操派徐晃前来增援,东吴吕蒙又偷袭荆州,关羽腹背受敌,兵败被杀。
关羽去世后,逐渐被神化,被民间尊为“关公”,又称美髯公。
历代朝廷多有褒封,清代奉为“忠义神武灵佑仁勇威显关圣大帝”,崇为“武圣”,与“文圣” 孔子齐名。
《三国演义》尊其为蜀国“五虎上将”之首,毛宗岗称其为“《演义》三绝”之“义绝”。
关羽人物生平追随刘备关羽本字长生,后改字云长,早年因犯事逃离家乡至幽州涿郡(今河北省涿州市)。
中平元年(184年),汉室宗亲刘备在涿县组织起了一支义勇军参与扑灭黄巾军的战争,关羽与张飞同在其中。
刘备辗转担任许多官职后,投奔昔日同窗公孙瓒,被封为平原相,任关羽、张飞为别部司马,分统部曲。
三人情同兄弟,常一起同床而睡,当刘备坐下时,关、张二人更不辞辛劳随身守护。
兴平元年(194年),曹操因曹嵩被杀而迁怒于陶谦,于是发兵攻打徐州。
陶谦求救于刘备,刘备和关羽率千余人前往救援。
曹操兵退后,陶谦表刘备为豫州刺史,关羽与刘备屯兵于小沛。
而后在陶谦等人的再三相让下,刘备领徐州牧。
建安元年(196年),刘备被袁术、吕布夹攻,丢失徐州,关羽便跟随刘备一起投奔曹操。
后与曹操许田围猎时,关羽劝刘备杀掉曹操,但刘备此时认为当时的曹操是要匡扶汉室的,觉得杀了他可惜,于是不从。
建安三年(198年),刘备与曹操共擒吕布于下邳,夺得徐州,关羽与刘备便跟随曹操班师回许昌,曹操任车胄为徐州刺史。
《陈情表》原文及译文

《陈情表》原文及译文《陈情表》原文及译文在平时的学习中,许多人都接触过很多经典的文言文吧?文言文的特色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
那么问题来了,你还记得曾经背过的文言文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陈情表》原文及文言文翻译,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原文《陈情令》臣密言:臣以险衅,夙遭闵凶,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愍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既无叔伯,终鲜兄弟,门衰祚薄,晚有儿息。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而刘夙婴疾病,常在床蓐,臣侍汤药,未曾废离。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臣具以表闻,辞不就职。
诏书切峻,责臣逋慢;郡县逼迫,催臣上道;州司临门,急于星火。
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欲苟顺私情,则告诉不许。
臣之进退,实为狼狈。
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凡在故老,犹蒙矜育,况臣孤苦,特为尤甚。
且臣少仕伪朝,历职郎署,本图宦达,不矜名节。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刘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愍愚诚,听臣微志。
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译文臣子李密陈言:我因命运不好,小时候遭遇到了不幸,刚出生六个月,我慈爱的父亲就不幸去世了。
经过了四年,舅父逼母亲改嫁。
我的祖母刘氏,怜悯我从小丧父,便亲自对我加以抚养。
臣小的时候经常生病,九岁时还不会行走。
孤独无靠,一直到成人自立。
李密《陈情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

李密《陈情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李密《陈情表》阅读答案及原文翻译赏析「篇一」李密(224年—287年),字令伯,一名虔,西晋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
晋初散文家。
曾仕蜀汉,蜀亡后,晋武帝征他为太子洗(xiǎn)马时,他写了这篇表。
幼年丧父,母何氏改嫁,由祖母抚养成人。
后李密以对祖母孝敬甚笃而名扬乡里。
师事当时著名学者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传》。
初仕蜀汉为尚书郎。
蜀汉亡,晋武帝召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无人供养而力辞。
祖母去世后,方出任太子洗马,迁汉中太守。
后免官,卒于家中。
著有《述理论》十篇,不传。
《华阳国志》、《晋书》均有李密传。
李密的祖父李光,曾任朱提太守。
李密从小境遇不佳,出生六个月就死了父亲,四岁时舅父又强迫母亲何氏改嫁。
他是在祖母刘氏的抚养下长大成人的。
李密以孝敬祖母而闻名。
据《晋书·李密传》说:祖母有疾,他痛哭流涕,夜不解衣,侍其基右。
膳食、汤药、必亲自口尝然后进献。
李密幼时体弱多病,甚好学,师事谯周,博览五经,尤精《春秋左氏传》,以文学见长。
年轻时,曾任蜀汉尚书郎。
魏灭蜀后,征西将军邓艾敬慕他的才能,请他担任主簿。
李密以奉养年迈祖母为由,谢绝了邓艾的聘请。
泰始三年(267年)晋武帝立太子,慕李密之名,下诏征密为太子洗(xiǎn)马(官名,太子的老师)。
诏书累下,郡县不断催促,这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
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说明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
这就是著名的《陈情事表》,或称《陈情表》《陈情表》是李密写给晋武帝的一份公文,也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篇奇文。
字字生情,句句含情,《陈情》之情,耐人寻情。
倾苦情。
文章开篇陈述的是作者不幸的命运:孩提时代,父丧母嫁,失怙失恃;成长时代,体弱多病,零丁孤苦;成人之后,无亲无戚,晚有儿息;如今现实,祖母卧病,侍药难离。
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僮,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一句话浓缩了李密祖孙二人凄苦相依的命运,也表露了他沧桑过后的人生感慨。
霍王向张杨费传翻译赏析_霍王向张杨费传阅读答案的意思

霍王向张杨费传翻译赏析_霍王向张杨费传阅读答案的意思(霍峻传、霍弋传、王连传、向朗传、向宠传、张裔传、杨洪传、费诗传)霍峻传,(附霍弋传)霍峻,字仲邈,南郡枝江人。
他的哥哥霍笃,曾在乡里召集家族武装几百人。
霍笃死后,荆州牧刘表命令霍峻统领这支队伍。
刘表死后,霍峻率领部队投归先主刘备,刘备任命霍峻为中郎将。
刘备自葭萌转头南还袭击刘璋,留霍峻镇守葭萌城。
张鲁派其部将杨oRg帛引诱霍峻,要求与他共同守城,霍峻说:“你们可得到我的头,但得不到这座城。
”杨帛于是退走。
后来刘璋部将扶禁、向存等率领一万多人沿阆水而上,攻击围困霍峻,围城一年,不能攻下。
霍峻城中兵卒才几百人,乘敌人松懈大意的时候,选择精锐兵士出击,大败敌人,当即砍下向存的脑袋。
刘备平定蜀地,嘉奖霍峻的功劳,于是分广汉郡新设梓潼郡,任命霍峻为梓潼太守、裨将军。
霍峻在任三年,四十岁时便去世了,归葬在成都。
刘备对他极为哀悼惋惜,于是下诏对诸葛亮说:“霍峻既是一位优秀臣士,加上有功于国,我想亲自祭奠。
”于是他亲率百官前往吊祭,并留宿墓地,当时人们都为霍峻感到荣耀。
霍峻的儿子霍弋,字绍先,刘备末年被任为太子舍人。
后主刘禅继位,被任作谒者。
丞相诸葛亮北往驻守汉中,请霍弋为记室,让他与自己儿子诸葛乔一道周游各处军营。
诸葛亮去世,霍弋为黄门侍郎。
刘禅立太子刘王睿,任命霍弋为中庶子,刘王睿喜爱骑马射箭,出入没有节制规矩,霍弋引经据典,尽心规谏,甚为教育得体正导得力。
霍弋后来任参军胇降的屯副贰都督,又转任护军,管理军营事务照旧。
当时永昌郡的少数民族依恃险阻地势不臣服,经常进行骚扰,于是以霍弋兼任永昌太守,率领一部分军队征讨他们,终于斩杀了他们的头领,攻破了他们的村寨,永昌郡界便得到安宁平静。
霍弋被提升为监军翊军将军,兼建宁太守,还军后统管南郡政事。
景耀六年(263),晋号安南将军。
当年,蜀国归并魏国。
霍弋与巴东领军罗宪各自保全一方,率部降魏,都得以继任前职,宠待更有添增。
筑巢引凤栖共享致富果

筑巢引凤栖共享致富果作者:杨柳来源:《四川党的建设》2019年第20期8月的清晨,犍为县舞雩乡熊马村七组人头攒动、机器轰鸣,由返乡农民工罗凤英领办、总投资8500万元的四川金博恒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兔公馆”项目二期工程正在加紧施工,一幢幢欧盟标准兔舍以及配套的污水处理厂、深加工车间迅速从蓝图变成实景。
作为犍为县优秀农民工回引创业重点项目,占地300余亩“兔公馆”项目直接创造就业岗位200个,带动500户以上农户走上“以兔为媒”农旅融合的致富路。
四川金博恒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兔公馆”负责人罗凤英是位土生生长的犍为人。
因信息闭塞、技术落后等原因,养殖场始终上不了规模、成不了气候,2007年,罗凤英决定关停自家养殖场,背上行囊远走山东、踏上了拜师“取经”之路。
在山东最大的肉兔养殖加工企业,罗凤英逐步掌握了肉兔养殖先进技术、也打开了眼界视野,从一个兔场小工快速成长为企业技术骨干和管理人才。
2018年底,犍为县启动“归雁·暖心”工程,在获悉罗凤英创业动态后,县委政府第一时间将金博恒邦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列入2019年度农业重点招商引资项目,由联系县领导带队多次登门拜访,最终将金博恒邦农业科技公司“抢”回了乐山,落户到犍为。
如今,整合了负压风机水帘恒温系统、全自动投喂与输粪装置等一系列世界先进技术的标准兔舍已全部建成投产,目前基地饲养种兔达2400只、商品兔1.5万余只,首批出栏产值就达30万元,让罗凤英一跃成为远近闻名的“兔女王”。
“下一步,我们还将积极拓展兔肉深加工、水果蔬菜采摘、亲子美食乐园等项目,把基地建成名副其实的兔公馆。
”有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罗凤英对公司的未来充满了期待。
把优秀农民工引回家乡,不仅要能发家致富,更要能带民致富、为民谋福。
犍为县紧扣“将优秀农民工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村干部,把村干部培养成致富带头人”的要求,先后启动“农民工党员优培”“后备领军力量储备”“实用人才培育”专项计划,分别拿出全县农村60%的党员发展指标、50%的后备力量名额和70%的实用人才培训经费对优秀农民工进行重点培养。
李密的《陈情表》所陈的是什么情?

李密的《陈情表》所陈的是什么情?李密(224—287),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人。
他少年时就不幸失怙,是由祖母刘氏抚养长大。
他侍奉祖母至孝,“以孝谨闻,刘氏有疾,则涕泣侧息,未尝解衣,饮膳汤药,必先尝后进”(《晋书·李密传》)。
李密年轻时曾任蜀汉尚书郎一职,公元263年,司马昭灭蜀,李密沦为亡国之臣。
西晋泰始三年,朝廷采取怀柔政策,极力笼络蜀汉旧臣,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诏书下了一封又一封,郡县也对他不断催促,但李密实在是不想这么快就改投门庭,二次为官;兼以他老迈病弱的祖母已经九十六岁高龄,于是他向晋武帝上表,陈述家里情况并说明自己无法应诏的原因,这便是著名的《陈情事表》,又叫《陈情表》。
据说晋武帝看到这封书信后感慨道:“士之有名,不虚然哉!”然后就不再追究了,直至刘氏逝去后,朝廷才再次将李密召为洗马。
历来皇命难违,而李密可以凭薄薄的一卷《陈情表》打动皇帝,就是因为他打出的是一张“亲情牌”。
而亲情中又以孝为最大,《陈情表》所陈之情即为亲情、即为孝道。
南宋文学家赵与时在其《宾退录》中曾引用安子顺的言论:“读诸葛孔明《出师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堕泪者,其人必不友。
”此言是也。
《陈情表》艺术手法很高明。
其用笔委婉恳切,从自己的身世娓娓道来:“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
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这一席话诚挚、质朴,催人泪下,平实的话语间将作者孤苦无依的童年和祖母对自己的大恩都展示了出来。
然后再述说自己不是不想应诏,而是耽于年迈的祖母不忍离去:“臣欲奉诏奔驰,则刘病日笃”;而“伏惟圣朝以孝治天下”,应是不会勉强欲行孝道之人的。
其次,文章自始至终以感情为主线,一切从“情”出发,字字真,句句切,“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
不假雕饰,不刻意渲染,却从自然流露中释放出浓浓的辛酸和无奈。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阅读答案与翻译

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阅读答案与翻译(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阅读答案与翻译李密,字令伯,犍为武阳人也,一名虔。
陈情表知识点

陈情表知识点《陈情表》是西晋文学家李密写给晋武帝的奏章。
这篇文章以情动人,言辞恳切,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和历史意义。
以下是关于《陈情表》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一、作者与背景李密(224 年 287 年),字令伯,一名虔,犍为武阳(今四川彭山)人。
他自幼丧父,母改嫁,由祖母刘氏抚养成人。
西晋建立后,晋武帝征召李密为太子洗马。
当时,李密的祖母已九十六岁,年老多病,李密无法离开祖母应诏。
于是,他便写下了这篇《陈情表》,向晋武帝陈述自己的苦衷,恳请暂不赴任。
二、文章内容与结构1、第一段作者先表明自己与祖母相依为命的特殊关系,强调祖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臣以险衅,夙遭闵凶。
生孩六月,慈父见背;行年四岁,舅夺母志。
祖母刘悯臣孤弱,躬亲抚养。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零丁孤苦,至于成立。
”通过这些叙述,为后文的陈情奠定了情感基础。
2、第二段历数朝廷多次征召,自己进退两难的处境。
“逮奉圣朝,沐浴清化。
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
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诏书特下,拜臣郎中,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非臣陨首所能上报。
”既表达了对朝廷恩遇的感激,又说明了自己不能应诏的原因。
3、第三段进一步阐述自己的困境,说明祖母病情危重,自己片刻不能离开。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
母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
”此段情感真挚,令人动容。
4、第四段提出先尽孝后尽忠的请求,并保证在祖母百年之后,一定为朝廷效力。
“臣密今年四十有四,祖母今年九十有六,是臣尽节于陛下之日长,报养刘之日短也。
乌鸟私情,愿乞终养。
臣之辛苦,非独蜀之人士及二州牧伯所见明知,皇天后土,实所共鉴。
愿陛下矜悯愚诚,听臣微志,庶刘侥幸,保卒余年。
臣生当陨首,死当结草。
臣不胜犬马怖惧之情,谨拜表以闻。
”三、艺术特色1、情真意切文章以孝情为核心,倾诉了自己对祖母的深情厚爱和不能割舍的牵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是犍为人!我是犍为人~犍为,历史悠久,文化灿烂。
汉名儒扬雄寄居处、东汉侍御史张纲墓葬、铁山诸葛武侯冶铁遗址、北宋名流邵伯温寓地,无不引起人们怀古之思。
唐李白、岑参、薛能,宋苏东坡、陆游、范成大,明杨升庵,清李拔等,历代骚人墨客在犍为留下脍炙人口的佳句名篇。
历代咏犍为诗:舟过玉津宋陆游玻璃江上送残春,叠鼓催颿过玉津。
蜀苑莺花初破梦,巴山风月又关身。
幅巾久别忘朝帻,短剑惟思隐市尘。
莫倚诸公容此老,西曹那许吐车茵。
犍为城下夜泊闻夷歌五代陈羽犍为城下牂牁路,空冢滩西贾客舟。
此夜可怜江上月,夷歌铜鼓不胜愁。
犍为江楼南宋-范成大河边堵立看归篷,三老开头暮欲东。
涨水稠滩连峡内,浅山浮石似湘中。
无人驿路榛榛草,有客江楼浩浩风。
种落尘消少公事,剩裁新语寄诗筒。
附:范成大,字致能~号石湖居士。
南宋著名诗人.他与尤袤、杨万里、陆游齐名~号称“中兴四大诗人”。
其诗题材广泛~风格平易浅显、清新妩媚,自成一家。
峨眉山月歌唐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洲。
监郡犍为将归使府登楼寓题唐薛能几日监临向蜀春,错抛歌酒强忧人。
江楼一望西归去,不负嘉州只负身。
监郡犍为舟中寓题寄同舍唐薛能一寝闲身万事空,任天教作假文翁。
旗穿岛树孤舟上,家在山亭每日中。
叠果盘餐丹橘地,若花床席早梅风。
佳期说尽君应笑,刘表尊前且不同。
犍为郡简介按《汉书?地理志》“犍为郡”条记载:“犍为郡,武帝建元六年(公元前135年)开,领县十二。
”此十二县是:武阳(今四川彭山)、南安(今四川乐山)、觉道(今四川宜宾市区)、江阳(今四川泸州)、牛鍸(今四川简阳)、资中(今四川资阳)、符县(今四川合江)、南广(今四川珙县付家坝。
参见拙作《汉南广县治所考析》,载《绵阳师范学院学报》2003年第4期)、朱提(今云南昭通)、存阝邬(今云南宣威)、堂琅(今云南巧家、鲁甸)、汉阳(今贵州赫章、威宁)。
关于犍为郡的治所,《华阳国志?蜀志》记:“犍为郡,孝武建元六年置,时治镠(今贵州遵义),其后县十二,户十万。
镠,故犍为地也。
”元光五年(公元前130年),移治南广县,昭帝始元元年(公元前86年),再迁治觉道城(今四川宜宾市市区)。
王莽时改犍为郡为“西顺郡”,徙治于武阳(今四川彭山),仍领前述十二县。
东汉时,犍为郡辖地缩小,领八县。
南朝齐时,犍为郡治地由武阳迁还觉道县,领五县。
梁武帝大同十年(公元544年),改置戎州,领一郡、二县。
隋炀帝大业三年(公元607年)罢戎州复置犍为郡,治地不变。
唐高祖武德元年(公元618年),又复置为戎州,迁治南溪,太宗贞观中迁还觉道。
查考地图可知,西汉时期,犍为郡的治所均不在宜宾西南。
如镠(今贵州遵义)在宜宾东南;南广在宜宾正南;觉道即今宜宾市区。
只有犍为郡十二个属县中的朱提(今云南昭通)、堂琅(今云南巧家、鲁甸)在宜宾西南,但仅仅是属县而非治所。
至于王莽时将犍为郡改名为“西顺郡”,将郡治所迁于武阳(今四川彭山),则位于今宜宾西北。
这里还需要指出的是,《中国古代史地图册》中《西汉时期全图》将犍为郡治所标为“宜宾西南”的提法也值得商榷,即犍为郡治所所在地当时的名称是“觉道”而非“宜宾”。
关于“觉道”名称的由来,《汉书?地理志》“觉道”条,应劭注:“故觉侯国也。
”而据《读史方舆纪要》卷七十“叙府”条称,觉人(宜宾最早的土著居民)助周武王伐纣有功,故被西周王朝封为“觉侯”,在今宜宾一带建立起“觉侯国”。
而“觉道县”的建置时间,一说为秦置,一说为汉置。
对这两说,笔者倾向于“汉置说”。
如《元和郡县图志》“戎州”条言:“汉武帝建元六年,遣唐蒙发巴蜀卒,通西南夷,置觉道县,自觉道抵?糁江(今贵州西部南、北盘江流域),属犍为郡,今州即觉道县也。
”对这个观点,《太平寰宇记》等史著也多从之,故影响较大。
至于“县名曰觉道”,则是汉制“县有蛮夷曰道”的原因(参见《汉书?百官公卿表》),此处不再赘言。
关于“觉道”的治所即今之宜宾市区,历史文献中有相当明确的记载。
如《华阳国志》卷三《蜀志》写道:“觉道县在南安东四百里,踞郡百里,高后六年(公元前182年)城之(笔者按:这是觉道置县时间的又一种说法),治马湖江会(笔者按:“马湖江”即金沙江下游雷波至宜宾段的古称,“马湖江会”即金沙江、岷江、长江的汇合处,俗称“三江口”,即今宜宾市市区翠屏区所在地),水通越辒,本有觉人,故《秦纪》言“觉僮之富”。
新莽时,将觉道县改为“觉治县”,东汉复称“觉道县”,北周称“外江县”,隋代仍名“觉道县”,唐代改名“义宾县”,隶属戎州。
北宋熙宁四年(公元1071年)将与觉道县西北连界的宜宾县降为镇,划为觉道县。
徽宗政和四年(公元1114年),以“戎”、“觉”之名名州县不雅,取“西戎即叙”之义,改戎州名“叙州”,以“宜宾”名县,改觉道县为“宜宾县”,今宜宾县名由此而来,“觉道县”的历史共存在了一千余年(参见拙作《西汉“觉道”治所辨误》,载《贵州文史丛刊》1998年第4期)。
博友对历史的解读罗城凉亭街的似水年华在犍为县吃过午饭就准备直奔主题去坐小火车,打听后得知在石板溪坐火车,下午可能没班次了,于是决定去罗城看看,第二天再去坐火车。
罗城镇因一条船形街而得名古镇,又得名中国的诺亚方舟,在犍为县东北部25公里处。
车进罗城古镇的时候,极目之处无不是水泥瓷砖房屋,没有路牌指示,停车恭问路人,路人的热情淳朴令人感动,不但告诉船形街在哪里,直走、第一路口左转。
还告诉说这条路车不能进,那条路,车能进。
在船形街不远处的宾馆停好车便去乘坐那诺亚方舟了。
雨过的痕迹铺天盖地,无处不在,连头顶那方天空都如浸过水般湿漉漉的。
在宾馆对面的墙上有一块路牌,写着船形街的位置:100米远处。
来到船形街,街口正中有一石碑,写着凉亭街。
街的右边有一家影剧院,有些落败的景象,街对面有一所房子,也不知做什么用的,那不但落败,简直就是破败了。
因为石碑写着凉亭街,带着疑惑走进古街,从船尾这边走过去,右边几乎都是茶馆,凉亭下全是竹椅木桌和喝茶打牌的人们,悠闲自得,人间清福怕是不过如此了。
左边是小吃店和杂货铺,打牌打麻将,声声透露出他们的富有,富有的时间,估计在这样的环境里,才有那种抛洒和浪费大把时间的情怀了。
凉厅街是罗城以前的中心,它被当地人叫做“船形街”,那是因为整条看上去完全像一条大船或是一把巨大的木梭,两端小中间大,街并不长,长大概为两百来米,最宽处也不到十米。
又因为两边的凉亭,所以又叫凉亭街了。
第一眼看到船形街的时候,惊讶着,因为那些破旧因为那些淳朴,从船头走到船尾的时候也惊讶着,因为没有看出来与船有什么区别。
街道上并没有行人,行人都走在凉亭下了,街道全用青石板铺就,因为雨后的缘故,泥泞满地,没有看到青石板的亮光与华丽。
活在古老的事物里的童话:嘉阳小火车原本打算在罗城住一晚,因为时间尚早,所以回犍为,入住天波宾馆,第二天早上去石板溪坐火车。
离开犍为,不到半小时便来到石板溪,路牌指示非常清楚非常暖和:欢迎乘坐嘉阳小火车~按当地人的指点,车停医院大院内,经过数梯石梯再右转走几十米就到了小火车的起始站了。
身穿制服的列车员很热情,告诉我们九点半卖车票,十点半发车,售票厅内有介绍,还请旁边的摆摊人给我们介绍一些火车的情况。
摆摊人是个中年男人,很热情很健谈,一边拿些资料给我们一边不停地说,说着关于火车旅游的一些事,譬如有很多着,说着最近来坐火车的人有很多外国人来,譬如中央电视台来拍的节目。
嘉阳小火车是一列仍旧保持蒸汽动力的小火车,据说可能是至今世界上唯一还在营运的蒸汽火车,蒸汽式动力、窄轨铁轨、燃煤炉瞳门、满脸煤灰的司炉都是蒸汽火车的名片了。
小火车始建于1958年8月,1959年7月12日正式开通,至今45年了,从石板溪站到黄村井,19.8公里,行程72分钟(不过一般都在芭蕉沟站下车了),全程六个隧道九个站点。
买了票后就期盼着火车的到来了,票价非常的便宜,单程三元,学生一元五。
这是第二次坐火车,(呵呵,好象也该算是火车吧)好在虽然兴奋但不夸张,也就在铁轨上来回走了几遭,也就望穿秋水般期盼火车的到来。
火车来后,车头去加水加煤,车厢留在站上,放眼望去,很明显的第七号车厢的油漆颜色鲜一些新一些,走近一看,原来是中央电视台的《聚焦三农》春节特别专列。
检票上车后按号入坐,长条木凳顺着车厢两排而列,看外形,各个车厢大小不等,我们所坐3号车厢十八个坐位,车内大部分是当地人,也许是因为春节已过,开始上班了的缘故吧。
每节车厢之间就像普通货车车厢那样互不相通,每节车厢都有列车员,列车员不仅负责客人上下的开门关门和售票,还负责在列车下坡时控制门下边那个刹车手轮以协助司机降低车速。
从列车员那里知道,由于石板溪到芭蕉沟都是山谷丘陵地带,沟深林密不通公路,小火车建成后,除了主要担当煤炭运输工作之外,还负责煤矿职工的运送。
深山沟里没有其他交通方式,小火车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了沿线数万村民走出大山的唯一交通工具,现在虽然有公路了,但坐火车的人依然不减。
小时候爱看童话听童话,长大了,以为童话只是活在古老的事物里,而如今,当坐在长条木凳上,当小火车轰隆隆冒着白烟雾,童话,似乎开始了。
在车厢里晃来舞去,开始、结束着随遇与随意的火车旅程。
随着芭沟镇煤炭资源的逐步枯竭,部分矿井早已关闭。
芭蕉沟镇林立的老式楼房,从热闹到寂静到今天的时而热闹时而寂静,不知道,还要延续多久,孔子讲学犍为文庙既然文庙是犍为推出的五大系列旅游品牌之一,当然是要去看看的,从石板溪下火车回犍为后就去了文庙。
犍为文庙始建于北宋真宗祥符年间,原址位于清溪镇沉犀村,历经宋、元、明、清四朝和民国时期上千年的风雨,三次重建,三次搬迁,十二次大型维修,目前位于犍为城南门口,规模位居全国第五,是四川的第一大文庙,已成为犍为标志性建筑。
国家文物局古建专家组组长罗哲文曾说:“犍为文庙具有文物的唯一性、完整性、真实性,历史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较高。
”对于游人,或许没那些考究了,有的只是观瞻赞叹与烧香许愿了。
来到文庙,一下车,看到大门紧闭着,售票窗口也紧闭着,顿时惊呼:怎么不开门呀~旁边坐着喝茶打牌的男子说话了:开了,从小门进去,售票员吃饭去了。
道着谢便从小门进去了,右侧便是灵星门了,雕花石刻非常漂亮,只因没有解说员,不知道雕了些什么故事也不知道刻了什么神话。
从灵星门望去一眼看到的是奎星阁,在墙外,那道墙是万仞宫墙,跨过灵星门,看到的是半月形的半池,半池因外形似半月,半池后面是威武的大成门。
进入大成殿,孔子的塑像正中摆放,孔子的弟子的塑像在其左右依次排开,栩栩如生。
似乎是孔子在向弟子们细心地讲解圣贤之道,学生们都全神贯注地在认真听讲,四处弥漫着古老文庙的儒学气息。
文庙内的碑文不多,那“忠、孝、廉、节”四字的大碑刻倒很显眼,旁边的古钱一大堆,是宋钱币,锈迹斑斑、伤痕累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