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病历质量改进pdca

合集下载

输血管理工作PDCA

输血管理工作PDCA

持续改进临床输血管理PDCA输血质量管理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只有加强临床输血质量管理才能确保科学、合理用血 ,确保患者输血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临床输血是医院医疗.医技.护理众多人员先后参与,共同完成的一项治疗任务,任何一个环节的疏忽或不规范操作,都可能影响输血安全,甚至产生严重后果。

一年来,医院以等级医院评审为契机,按照卫生部《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运用PDCA循环管理方法,进行输血的质量管理。

经过一年的实践,达到了全院输血质量持续改进的目的,取得满意效果。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分别对我院2020年1月--2020年12月住院患者中经输血治疗的病历资料62份进行检查,临床输血纳入法制化管理,管理模式采用PDCA模式管理。

制定全院输血委员会工作制度,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临床输血审核制度,临床用血标准化操作流程,临床输血前评估和输血后疗效评价制度,制定并落实控制输血感染方案,输血不良反应处理预案,履行大量用血报批手续,严格执行输血前核对和相容性检测。

护理安全输血的管理制度,输血科和各临床科室按照制度和流程,严格落实各项输血管理制度,质量管理体系标准化运行及相关记录。

1.2方法1.2.1质量计划:按照《二级妇幼保健院评审标准》对全院医师.护士 .输血科技师等输血管理的各个方面进行抽查,对不达标的部分用PDCA循环制定改进计划。

对输血管理委员会人员组织结构进行调整:委员会下设办公室,业务院长任主任委员,由检验科主任担任副主任委员。

1.2.2输血管理计划的实施:1.2.2.1 医师的管理:加强输血法律.法规.输血安全及血制品适应症,临床输血流程的规范化全员培训。

抓住输血源头,临床输血申请单.输血病历逐份审核。

1.2.2.2护师的管理:护士是输血治疗的具体执行者,加强对临床输血护理流程、法律法规及输血知识的培训,对安全输血起着重要作用。

1.2.2.3输血科的管理:输血科是输血工作的中心环节,输血科成员要有良好的业务素质,职业道德,针对不同情况做出及时准确的处理,避免医疗差错发生。

安全输血护理综合质量PDCA(持续改进)

安全输血护理综合质量PDCA(持续改进)

临床输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一、背景《三级医院评审实施细则(2011版)》中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条款中对临床用血得整个过程提出要求。

为控制输血严重危害,要有临床输血过程得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

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提高临床输血护理质量得,我院于2015年1月进行输血质量监控,以提高本院输血安全。

现状调查:2015年一季度通过现场督查本院输血患者17例,对实施输血操作得护士进行临床实操考核与现场访谈,存在缺陷项为:核对内容不全面9例;输血登记本记录不全面、不规范15例;输血袋去向不明3例;评估不全面3例;输血时间不规范2例;接血无人签名2例;输血流程掌握不熟1例。

二、原因分析(1)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足够得重视,制度执行不到位(2)输血流程:医院输血流程不健全(3)制度:医院未制定相应得输血质量考核标准 (4)职能部门:考核频次不够(5)设备:医院未配备“血制品转运箱”,未安置“血袋放置点”三、计划1、整理输血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

2、规范安全输血护理记录,全院实施,并考核。

3、修订输血流程,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学习输血知识及相关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并考核。

4、加强落实《输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科室对每一位护士进行考核并记录成绩。

5、配备专用“血制品转运箱”,安置“血袋放置点”。

7、汇总统计一季度安全输血存在问题,进行效果评价。

四、实施1、收集一季度输血相关资料,核查存在问题,汇总,分析。

2、规范安全输血护理记录,全院实施,一周时间学习,科内考核并记录成绩;一周后大科护士长检查学习签到、课件与科内考核成绩汇总,并现场抽查。

以后大科每半年考核一次。

3、修订输血流程,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学习输血知识及相关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一周时间学习,科内考核并记录成绩;一周后大科护士长检查学习签到、课件与科内考核成绩汇总,大科护士长现场抽查。

以后大科每半年考核一次。

4、修订输血质量考核标准,科室对每一位护士进行考核;不合格者补考,直至合格为止。

运用PDCA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持续改进案例--ppt课件(2024版)

运用PDCA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持续改进案例--ppt课件(2024版)

452 375 421 468 442 416 428 436 386 458 424 436 428.5
38 24 27 5 13 16 7 8 30 31 27 21 20.5
8.4% 6.4% 6.4% 1.1% 2.9% 3.8% 1.6% 1.8% 7.7% 6.8% 6.3% 4.8% 4.8%
23
24
(4)临床输血委员会、医务部、输血科及临床科室医生严格 按照规章制度质量控制办法进行临床合理用血的监督、督促 工作。
14
二、Do阶段
(一)计划实施
第一、临床输血委员会、医务部:
①严格督导临床科室临床用血相关的培训;
②同输血科一起制定本院输血质量与安全目标,将临床用血 合理率制定为100%;同时制定2016年年度用血计划,严格控 制本院的用血总量;
②严格督导检查,对于不合理用血的相关科室及临床医师进 行告知,屡教不改者根据相关制度进行处理;
③每月分析全院用血趋势,并制定当月用血量同比及环比, 每月做出临床用血合理性评价。
16
二、Do阶段
(一)计划实施 第三、临床科室及医生: ①每月对本科室临床用血合理性进行总结分析,制定本科室 合理用血培训计划并实施; ②临床科室质量与安全小组成员及时督导临床用血合理性, 并上报科室主任; ③临床医生自行学习《临床输血技术规范》等法规。
术中出血<600ml
无须输血,特殊情况除外(如:全髋 关节置换术等)
术中出血600ml-1000ml 可输可不输,能不输尽快不输
术中出血>1000ml
考虑输血
9
(四)计划
❖ 临床医师按照输血指征进行评估后按用血权限签字 后申请用血,输血科收到《临床输血申请单》后, 依照输血指征进行评估,对无输血指征或输血指征 不合理的申请单,应及时与临床医师协调、解决, 必要时输血科有权拒绝发放,从源头开始杜绝不合 理用血。

输血病历PDCA持续改进分析

输血病历PDCA持续改进分析

2023输血病历持续改进分析一、发现问题临床输血是纠正慢性贫血、急性失血等疾病常见治疗手段,其文书记录是病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及《临床输血技术规范》输血病历质量考核指标的标准,我们对2023年7-8月的20份输血病历进行了统计分析,发现其中12份存在不规范的现象,规范完成率仅为40%。

具体问题如下:1、输血病历中的时间与护理记录时间不符。

2、输血知情同意书无签字时间(医生、患者)。

3、输血前九项有医嘱,病历中无报告单。

4、血常规医嘱,病历无报告单。

5、护理记录无双人核对。

6、输血病程中输血量与合血单,护理记录不同。

7、术中输血,术中记录无输血量或者出血量。

二、分析原因三、改进措施发现问题并分析原因后,科室提出了以下改进措施并且严格落实。

1、输血科一方面再次更新和完善输血相关流程和制度,并对涉及输血的临床科室、护理人员,开展培训,强化学习相关法律法规,强调输血病历的重要性,对规范化的输血病历标准要求科室进行再培训,同时要求严格执行院科两级的病历质控,同时完善并落实相应奖惩机制。

2、加强和临床科室的沟通,并通过通报、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会议等方式,指出问题、分析原因、持续改进。

3、临床科室要加大对相关输血病历书写相关标准和相关制流程的培训,同时加强医生、护士之间的沟通,确保记录时间和记录量的统一。

四、效果评价及持续改进通过两个多月的改进分析和落实,统计2023年9-10月的病历25份,其中9份存在不规范的现象,规范完成率为64%,规范完成率提高了24%,有一定的改进效果。

下一步将继续保持落实,同时针对最近最近发现的的术中输血,术中记录无输血量或者出血量问题,将进一步通过对标到相应科室、相应医护人员沟通,逐步提高输血病历规范完成率。

安全输血护理综合质量PDCA(持续改进)

安全输血护理综合质量PDCA(持续改进)

临床输血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一、背景《三级医院评审实施细则(2011版)》中输血管理与持续改进条款中对临床用血的整个过程提出要求。

为控制输血严重危害,要有临床输血过程的质量管理监控及效果评价。

为确保患者输血安全,提高临床输血护理质量的,我院于2015年1月进行输血质量监控,以提高本院输血安全。

现状调查:2015年一季度通过现场督查本院输血患者17例,对实施输血操作的护士进行临床实操考核和现场访谈,存在缺陷项为:核对内容不全面9例;输血登记本记录不全面、不规范15例;输血袋去向不明3例;评估不全面3例;输血时间不规范2例;接血无人签名2例;输血流程掌握不熟1例。

二、原因分析(1)医护人员:责任心不强,缺乏足够的重视,制度执行不到位 (2)输血流程:医院输血流程不健全(3)制度:医院未制定相应的输血质量考核标准 (4)职能部门:考核频次不够(5)设备:医院未配备“血制品转运箱”,未安置“血袋放置点”三、计划1、整理输血存在问题,并进行分析,查找原因。

2、规范安全输血护理记录,全院实施,并考核。

3、修订输血流程,组织护理人员培训学习输血知识及相关管理制度、法律法规,并考核。

4、加强落实《输血护理质量考核标准》,科室对每一位护士进行考核并记录成绩。

5、配备专用“血制品转运箱”,安置“血袋放置点”。

7、汇总统计一季度安全输血存在问题,进行效果评价。

四、实施1、收集一季度输血相关资料,核查存在问题,汇总,分析。

2、规范安全输血护理记录,全院实施,一周时间学习,科内考核并记录成绩;一周后大科护士长检查学习签到、课件和科内考核成绩汇总,并现场抽查。

以后大科每半年考核一次。

3、修订输血流程,组织医务人员培训学习输血知识及相关管理制度、法律法规,一周时间学习,科内考核并记录成绩;一周后大科护士长检查学习签到、课件和科内考核成绩汇总,大科护士长现场抽查。

以后大科每半年考核一次。

4、修订输血质量考核标准,科室对每一位护士进行考核;不合格者补考,直至合格为止。

输血病历质量改进pdca

输血病历质量改进pdca

2017.7.8-2017.7.10 2017.7.4-2017.7.20 2017.7.12-2017.7.20 2017.7.21-2017.7.22 2017.7-2017.12
P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D
C
A
5.改善过程
P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D
C
A
5.改善过程
P
D
C
A
5.改善过程
修订《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临床输血申请单》、《临床输血评估、评价单》及《输血护理记录 单》等方便临床填写
【A】符合“B”,并 1.输血前评估指征或检测指标 100%符合规范要求。 2.用血适应证合格率 100%均达到相关标准。
一、背景
【C】 1.医院有输血治疗病程记录的相关规范。 (1)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细,至少包括输血原因,输注成 分、血型和数量,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输血不良反应等内 容。 (2)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与记录。 (3)输血治疗后病程记录有输注效果评价的描述。 4.19.3.5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 (4)手术输血患者其手术记录、麻醉记录、护理记录、术后记 录中出血与输血量要完整一致;输血量与发血量一致。 细。 【B】符合“C”,并 有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质量的督导检查和改进措施。 【A】符合“B”,并 落实整改措施有成效,输血治疗病程记录 100%符合规范要求。
P
D
C
A
2. 问题分析
根据以上现况调查资料进行原因分析,绘制鱼骨图
P
D
C
A
2. 问题分析
怎样影响及影响程度分析
1医生忙
2流程不合理 3奖惩力度不够
表层原因
过渡原因
4职能科室监管不到位 5知识更新慢,培训力度不够

输血书写记录规范PDCA

输血书写记录规范PDCA

输血书写记录规范PDCA导言输血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操作,为了确保输血的安全和有效性,在输血过程中的书写记录显得十分重要。

本文档旨在规范输血书写记录的格式和内容,以提高书写记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本规范采用PDCA(Plan-Do-Check-Act)循环模式,以不断优化和改进输血书写记录。

1. 规范的制定与培训(Plan)在制定和培训规范之前,需要确立输血书写记录的重要性,以及规范的目的和意义。

同时,需要明确哪些内容需要记录,以及如何记录。

制定规范应参考相关法律法规、临床实践指南和医疗质量管理标准等,确保规范符合国家和行业标准。

2. 实施规范(Do)在输血过程中,进行书写记录时应遵守以下规范:2.1 输血前记录在进行输血前,需要记录以下信息:•患者信息:包括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床号等。

•输血指征:明确输血的原因和目的。

•输血前检查:记录相关检查结果,如血型、交叉配血结果等。

•输血液品种:注明输血液品种、数量、血袋编号等。

2.2 输血过程记录在输血过程中,需要记录以下信息:•输血标本采集:记录采集标本的时间、方法等。

•输血开始时间:记录输血开始时间。

•输血速度:记录输血速度,可使用滴速计或实际注射时间等方式。

•输血反应:记录输血过程中出现的任何不良反应或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输血结束时间:记录输血结束时间。

•输血总量:记录输血的总量。

2.3 输血后记录在输血后,需要记录以下信息:•输血后检查:记录输血后的相关检查结果,如血常规、凝血功能等。

•输血效果评估:通过观察患者的临床症状和实验室检查等,评估输血效果。

•输血反应记录:记录输血后是否出现不良反应,并采取相应处理措施。

•输血后观察:记录患者输血后的观察结果,包括血压、心率、体温等生命体征。

3. 检查与整改(Check)定期对输血书写记录进行检查和整改,以确保记录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检查包括以下方面:•是否按照规范进行记录。

•是否漏写或错误记录。

输血病历质量改进pdca

输血病历质量改进pdca

一、背景
4. 19. 3. 5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细。 4. 19. 3. 5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 细。
4. 19. 3. 5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细。 4. 19. 3. 5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完整详细。
一、背景
医院下发的2017年度输血管理工作督导表
输血前 评估
输血后 评价
P
D
C
A
加强临床科室病历检查, 输血科每月对上月出科病历进行督导抽查, 检查存在问题定于下月初反馈给职能部门, 并督促其整改, 下月 仍未整改的予以相应的惩罚
P
D
C
A
5.改善过程
临床科室减负
新增《临床输血病程记录》模板
通过OA网上报临床输血不良反应
P
D
C
A
5.改善过程
输血科合理用血评价督 导检查表
合理用血考核标准表
改善前:
输血前医护沟通不到位,输血记录不及时,不合格
对策内容:
1、要求各临床科室召开输血专题会,注重思想重视 对策实施:到主要用血科室召开输血专题会
2、加强医护沟通,加强输血安全意识
实施时间:2017.7.4-7.20
实施地点:主要用血科室
对策处置: 经效果确认后,将输血管理作为每月科室的重点议 题
2.将涉及临床输血病历书写的表格或病程记录相关模板外挂至本院OA网,供医生 随时下载填写
3.加强输血病历书写规范的相关规章制度和工作流程的宣讲力度,根据需要各科 室可制定相关用血病历规范模板供本科室学习使用
4.将每月用血病历检查结果在全院公示,并由医院制订相应的奖惩措施 5.对用血病历书写严重不合格的医生进行个人教育、考核
等级医院评审相关条款要求4.19.4.3的要求 有临床用血前评估和用血后效果评价制度,严格掌握输血适应证,做到安全、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病历质量改进PDCA
2018-12
1
一、背景
概述 临床用血审核制度是医疗核心制度之一。在我院,输 血和(或)血液制品在抢救大出血过程中是重要措施之一, 但必须严格掌握其适应症与禁忌症,防止出现各种可能的差 错或不良反应发生
2
一、背景
3
一、背景4一、源自景医院下发的2017年度输血管理工作督导表
7
P
D
C
A
1.问题描述
2.期望所达到的目标:
8
P
D
C
A
1.问题描述
3.与预期目标间的差距:
9
P
D
C
A
2. 问题分析
根据以上现况调查资料进行原因分析,绘制鱼骨图
10
P
D
C
2. 问题分析
怎样影响及影响程度分析
1医生忙
2流程不合理 3奖惩力度不够 4职能科室监管不到位 5知识更新慢,培训力度不够 6思想不重视,责任感不强 7制度落实不到位
宣传献血法规,动员患者亲友互助献血;
按照《临床用血申请管理制度》,逐项填写输血治疗申请单; 上级医师/主任审核,大量输血履行报批手续;
护理部执行输血医嘱,完成备血样本 采集和送检;
输血科完成交叉配血 和发血
输血观察,出现不良反应,立即处理
执行取血、核对和输血过程
完成相关复查,评估输血疗效;
完善临床输血病程记录(包括输血原因,输注的血液成分、血型和数量,输血过程观察、6 有无不良反应,输血疗效等);
考核指标
29
P
D
C
A
6.改善结果
2017年上/下半年输血病历书写合格率对比图
30
P
D
C
A
7.分析总结
• 1.临床医师的输血病历规范性书写意 识得到了加强,但更多是出于强制执行 而为之,对输血病程记录的重要性及意 义并不完全理解。今后还需加强输血病 历规范性书写重要性的宣传教育
31
P
D
C
A
7.分析总结
临床科室减负
新增《临床输血病程记录》模板
通过OA网上报临床输血不良反应
21
P
D
C
A
5.改善过程
输血科合理用血评价督 导检查表
合理用血考核标准表
3.制定涵盖输血申请单、输血同意书、输血病程记录、输血适应症及输血疗效评价的督导检查表,每月将临床检查结 果反馈各临床科室及职能部门,对存在问题的科室要求其限期整改,并于下月进行重点追踪检查
• 2.经过半年的整改,输血病历书写仍 存在以下问题:输血同意书填写不完整、
输血后24小时内未做相应的疗效评估、输 血前申请单中适应症填写不规范等,其他 问题合格率达到了100%
5
输血前 评估
输血后 评价
P
D
C
A
1.问题描述
完成输血前相关检查(包括血型、血液常规、ALT、HBsAg、Anti-HCV、Anti-HIV1/2、 梅毒抗体等);
据患者状况和输血前检查结果综合评估输血指证,制定输血方案
输血前谈话、风险告知,签署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动员适合的患者自体输血,并签署自体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
26
P
D
C
A
6.改善结果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无输血方式描述 11.00%
改善前
1.25% 改善后
无输血方式描述
27
P
D
C
A
6.改善结果
28
P
20.00% 18.00% 16.00% 14.00% 12.00% 10.00%
8.00% 6.00% 4.00% 2.00% 0.00%
19
P
D
C
A
5.改善过程
修订《临床输血治疗知情同意书》、《临床输血申请单》、《临床输血评估、评价单》及《输血护理记录 单》等方便临床填写
加 下强月临仍床未科整室改病的历予检以查相,应输的血惩科罚每月对上月出科病历进行督导抽查,检查存在问题定于下月初反馈给职能部门,并督促其2整0 改,
P
D
C
A
5.改善过程
P
D
C
A
1.问题描述
1. 现状说明、确认问题
通过输血流程的梳理,我们发现2017年6月前临床输血主要问题如下: • 一是输血前评估不规范,医师对病人输血适应症的掌握不严; • 二是输血知情同意的签署不规范,应该在病人及家属理解的情况下签署; • 三是输血的申请、审批及核对欠佳; • 四是输血前的检测不规范; • 五是输血过程的操作存在不到位; • 六是输血后的观察及效果评价不完整; • 七是输血治疗的记录以及随访存在缺陷;
数量 所占总比例
0
输血治疗的病程记录 输血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输血后疗效评估记录
输血前评估
输血申请单的审批
输血前病原检测
0.00%
输血不良反应回报
由上图可知输血病历合格率未达100%主要因输血病程记录,输血同意书,输血评估记录不规范所致
12
P
D
C
A
3.确认要因
通过柏拉图发现,主要问题为以下三点: 1、输血治疗后的病程记录不合格 2、输血知情同意书的签署 3、输血后疗效评估记录不合格 4、输血前评估记录不合格 而这些主要问题,都体现在输血病历书写的不合格上
A
表层原因 过渡原因 深层原因
11
P
D
C
A
3.确认要因
结合鱼骨图挑选的主要影响因素,根据督导数据,绘制帕雷托图,确认要因。
45
40
35
30
25
20
15
31.34%
10
5
55.97%
79.10%
88.40%
92.03%
95.36%
100.00%
100.00% 90.00% 80.00% 70.00% 60.00% 50.00% 40.00% 30.00% 20.00% 10.00%
13
P
D
C
A
4.拟定对策
• 1. 修订预期目标: • 全院输血病历书写的合格率达到95%以上
14
P
D
C
A
4.拟定对策
• 2. 提高输血病历书写合格率的策略
5W1H
15
P
D
C
A
4.拟定对策
16
P
D
C
A
4.拟定对策
17
P
D
C
A
5.改善过程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18
P
D
C
A
5.改善过程
制定相关规章制度
D
C
A
6.改善结果
持续改进前后输血病历书写不合格情况对比
1-6月不合格率 7-12月不合格率
不合格率
输 血 知 情 同 意 书 的 签 署 输 血 前 评 估 输 血 前 病 原 检 测 输 血 申 请 单 的 审 批 输 血 不 良 反 应 回 报 输 血 治 疗 的 病 程 记 录 输 血 后 疗 效 评 估 记 录
22
P
D
C
A
5.改善过程
23
P
D
C
A
5.改善过程
24
P
D
C
A
5.改善过程
25
P
D
C
A
5.改善过程
输血管理制度的培训
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临床输血全过程的管理制度 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 临床科室及医师临床用血评价 及公示制度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书写规范 输血申请审核登记和用血报批 登记制度 输血前检测的管理制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