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股票交易中投资者的心理现象及策略
股票交易中的股票交易心理与心理分析

股票交易中的股票交易心理与心理分析在股票交易中,投资者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分析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投资者的情绪和心态对于投资决策和股市走势具有重要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股票交易中的股票交易心理与心理分析,并介绍一些应对策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
一、投资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因素1.1 利润与亏损在股票交易中,投资者的心理状态常常受利润与亏损的影响。
当投资者获得较大利润时,他们往往会感到自满和得意,进而可能产生过度自信的心理状态。
而当投资者遭遇亏损时,他们可能会感到沮丧、恐惧和焦虑,从而影响到后续的决策。
1.2 外部信息和市场预期投资者常常会受周围环境和外部信息的影响,比如媒体报道、分析师的评级以及其他投资者的言论等。
对于良好的市场预期和正面的外部信息,投资者可能会变得乐观和冒进;而对于不利的市场预期和负面的外部信息,投资者可能会变得悲观和谨慎。
1.3 个人风险承受能力不同的投资者在风险承受能力上存在差异。
一些投资者更注重保守投资,注重稳定收益,对风险持谨慎态度;而一些投资者则更愿意冒险,追求高回报,对风险承受能力更高。
这些个人差异会对投资者的心理状态产生显著的影响。
二、股票交易中的心理分析方法2.1 投资者情绪指标分析情绪指标是通过衡量投资者的情绪状态来辅助分析市场走势的方法,常见的情绪指标包括恐慌指数、贪婪指数等。
这些指标可以反映投资者的情绪波动,提供辅助决策依据。
2.2 技术分析心理因素分析技术分析是通过研究历史价格和交易量图表来预测股票价格的方法。
在技术分析中,心理因素被认为是影响股票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之一。
比如,投资者的贪婪和恐惧心理往往会导致价格图表上出现明显的支撑线和阻力线。
2.3 市场情绪分析法市场情绪分析法通过对市场的整体情绪进行分析,来预测市场走势。
该方法认为市场情绪会从悲观到乐观,再从乐观到悲观循环演变。
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市场情绪的变化,来调整自己的投资策略。
三、应对策略3.1 保持冷静和理性思考在股票交易中,保持冷静和理性思考是非常重要的。
股票交易中的交易心理控制技巧与心态调整策略

股票交易中的交易心理控制技巧与心态调整策略股票交易作为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方式,除了对市场趋势的分析和选股技巧外,交易者的心理控制和心态调整也是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本文将探讨股票交易中的交易心理控制技巧和心态调整策略,帮助交易者更好地应对市场波动和情绪影响。
一、认识交易心理控制技巧1. 自我意识与情绪管理在交易过程中,交易者需要保持充分的自我意识和情绪管理能力。
不断观察自己的情绪状态,在情绪波动较大时及时调整,避免由于情绪波动导致的不正确决策。
可以通过冥想、呼吸法等方式来保持内心的平静。
2. 接受不确定性股票市场充满不确定性,交易者必须接受这个事实,并适应市场的变化。
不能一味追求稳定和确定性,而是要学会在不确定性中找到机会,灵活应对市场的变化。
相信自己的判断和分析能力,同时不要过于依赖市场消息和他人的意见。
3. 设置合理的止损位和止盈位交易者应该根据自身的风险承受能力和交易策略,设定合理的止损位和止盈位。
在交易过程中,要严格执行止损位和止盈位的规定,不要因为贪婪或恐惧而过早离场或持仓过久。
通过设置合理的止损位和止盈位,可以有效控制风险,避免亏损过大。
4. 不过度交易交易者应该避免过度交易的情况,即频繁买卖股票,过度追逐短期收益。
过度交易容易导致心理压力和冲动交易,让交易者失去理性判断。
应该根据自身的交易计划和策略,控制交易频率,避免过度交易对心态的负面影响。
二、心态调整策略1. 长期投资思维对于股票交易而言,交易者应该具备长期投资思维。
短期的市场波动不应成为决策的唯一依据,而是应该从长期角度来看待股票的价值。
坚持价值投资的原则,选股时注重公司的基本面和发展前景,避免过度关注波动性。
2. 调整投资期望交易者应该合理调整自己的投资期望,避免过高的期望导致心态的不稳定。
股票交易是一个相对高风险的投资方式,投资者应该明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和预期收益,不要盲目追求高回报,而是根据自身情况制定合理的投资目标。
股票投资心理分析方法

股票投资心理分析方法股票投资是一种高风险、高回报的投资方式,投资者在进行股票交易时,心理因素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理解和分析投资者的心理,可以帮助投资者作出更明智的决策,降低投资风险,提升投资成功率。
本文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股票投资心理分析方法。
一、羊群心理分析法羊群心理指的是投资者在大多数时候会受到群体行为的影响,他们倾向于跟随市场的主流趋势,而不是根据个人判断进行交易。
在股票市场中,这种心理现象尤为明显。
投资者可以通过观察市场情绪和投资者行为,从而预测市场的走势和未来的行情。
例如,当市场情绪热烈,投资者纷纷涌入市场,这通常意味着市场即将见顶;相反,当市场情绪低迷,投资者恐慌抛售,这常常是市场触底反弹的信号。
二、顶部和底部心理分析法顶部和底部心理指的是投资者在市场的顶部和底部产生的心理状态。
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往往存在两种极端心态:贪婪和恐惧。
市场的顶部时,投资者普遍表现出贪婪心态,认为市场会一直上涨,进而导致过度投资和高估;市场的底部时,投资者普遍表现出恐惧心态,认为市场会一直下跌,错失低价买入的机会。
投资者应当学会分析市场的顶部和底部,理性判断投资时机,避免被情绪所左右。
三、反向思考心理分析法反向思考心理指的是投资者根据市场的普遍意见做出相反的决策。
在股票市场中,市场普遍意见存在时,往往已经被市场充分反映,这时候跟随市场往往无法获得高额收益。
投资者应当保持独立思考,从反向的角度出发,对市场进行分析和判断。
例如,当大多数投资者对某只股票非常乐观时,投资者可以从悲观的角度出发,寻找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相反,当大多数投资者对某只股票非常悲观时,投资者可以从乐观的角度出发,寻找可能存在的投资机会。
四、专注长期投资心理分析法长期投资是一种常见的投资策略,投资者在进行长期投资时,需要具备一种专注、耐心的心理状态。
在股票市场中,投资者往往容易受到短期波动的干扰,做出过度买卖的决策。
投资者应当放眼长远,专注于公司的基本面分析、行业趋势分析等长期因素,选择有潜力的股票进行投资。
股票市场的投资心理学

股票市场的投资心理学股票市场作为一种特殊的金融交易市场,不仅受到经济因素的影响,也深受投资者的心理因素所左右。
投资心理学研究了投资者在决策和行为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以及这些特征对市场的影响。
本文将探讨股票市场的投资心理学,从心理因素的角度解析投资者在市场中的行为和决策。
一、投资者心理的影响因素1.1 人性的弱点和心理偏差投资者的心理偏差常常会导致决策的错误和亏损。
其中,逃避损失心理是一种常见的心理偏差。
投资者往往在面对亏损时,由于对损失的厌恶程度超过对盈利的兴奋程度,而采取过于保守的策略。
此外,贪婪心理、羊群效应和过度自信也是投资者常见的心理偏差。
1.2 信息不对称和信息过载在股票市场中,信息不对称和信息过载常常使得投资者在决策时产生困惑和误导。
一些投资者会过度关注媒体和专家的言论,从而受到错误信息的影响。
此外,信息过载也会使得投资者难以从众多信息中筛选出真正有效的信息,导致决策和判断的困难。
二、投资者心理的行为特征2.1 赌博心理赌博心理是指投资者希望通过高风险高收益的投资行为获得暴利的心态。
这种心理会使得投资者采取过度冒险的投资策略,造成损失。
为了避免赌博心理的干扰,投资者应该树立科学理性的投资观念,避免盲目追求高回报。
2.2 短期决策投资者往往更容易受到短期收益的诱惑,忽视长期投资价值。
这种心理特点导致了市场的短期震荡和投机行为的增加。
投资者应该培养耐心和长期思维,避免过于频繁的交易和盲目的短期操作。
三、投资者心理的管理策略3.1 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投资者应该持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投资知识水平,掌握基本的投资技巧和分析方法。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并充分了解市场的基本原理,才能做出明智和准确的投资决策。
3.2 情绪控制和风险管理在投资过程中,情绪的控制是至关重要的。
投资者不应该被恐惧、贪婪或其他情绪所左右,而是要保持冷静和理性的态度。
此外,合理的风险管理是保护投资者利益的重要策略,包括合理分散投资、设定止损点等。
股票交易的心理学原理

股票交易的心理学原理股票交易和心理学之间存在着紧密的联系。
在投资过程中,人们的心理状态对交易结果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
对于投资者来说,了解股票交易的心理学原理,掌握一些正确的心理调节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投资的成功率,进而取得更好的交易结果。
心理学原理之影响心理股票交易中,往往情绪是一个影响因素,正常人在股票交易过程中会有恐慌、贪婪、乐观、悲观等情绪。
这些情绪的影响使得股票投资者做出了不理智、不理性的决策。
例如,投资者看到股票价格下跌,会慌乱地大量抛售,或者看到股票价格上涨,便盲目追涨,这些都会带来重大的风险。
如何应对情绪的影响呢?一是采取理性思维,对于股市的每一个波动都要有一个冷静的判断。
二是降低情绪交叉感染。
如果投资者和其他人沉浸在恐慌之中,也可能被同感植入,形成恐慌和悲观情绪。
需要注意的是,有时候情绪也是股票交易中的辅助装置,但前提是要了解科技分析。
心理学原理之收益感知人类通常会对已经赚到的利润所感到的愉悦感比亏损的痛苦要小得多,因此对于投资者来说要正确面对盈亏。
如果止损,就要坚决止损,不要过分抱有幻想。
如果不止损,可能会因为过度贪婪而无法承受更大的亏损。
为了避免情绪的干扰,投资者应该冷静分析股票的价格走势、技术面、基本面等因素,用理智的眼光看待收益感知,对于盈利也不要过分期望,要有一些心理准备。
维持内心平衡,如此方能保持清醒的头脑进而达到不错的交易效果。
心理学原理之习惯性流动投资者往往会习惯性地在不同的市场走势下进行交易。
一旦进入某种交易,投资者通常会一直持有而不肯退出。
在股票交易中,如果长期持有亏损的股票,则会造成投资资源的浪费,这会影响投资者的决策,长此以往会导致投资失败。
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投资者应该逐步学会进行“短期操作”。
当股票价格不断下跌时,需要及时采取积极措施,如果发现某项投资已经涨到了顶峰或者垂直上升,也需要及时进行正确的卖出操作。
心理学原理之安全感投资者通常会以多种方式想方设法确保投资的安全性。
股票市场中的心理因素及其影响

股票市场中的心理因素及其影响股票市场是一个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性的场所,除了市场基本的供求关系和经济基本面之外,心理因素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投资者的情绪、心态和信心都直接影响着市场的波动和走势。
本文将探讨股票市场中的心理因素及其对市场的影响。
一、投资者的贪婪和恐惧贪婪和恐惧是人类天生的情绪,同样也贯穿于股票市场。
当市场看涨时,投资者为了获取更大的利润可能会变得过于贪婪,盲目追逐热门股票,导致价格过高,形成泡沫。
相反地,当市场下跌时,投资者常常因为恐惧而剧烈抛售股票,导致市场进一步下跌。
贪婪和恐惧的情绪会放大市场的波动,并加剧投资者的行为。
二、投资者的乐观和悲观情绪投资者的乐观和悲观情绪也影响着市场的走势。
当投资者普遍对市场的前景充满乐观时,他们会大量购买股票,推动股价上涨。
相反地,当投资者普遍感到悲观时,他们会大量抛售股票,导致股价下跌。
乐观和悲观情绪的传播和蔓延,对市场的走势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三、市场的群体行为股票市场是由众多投资者构成的群体,人们的行为往往受到群体效应的影响。
当市场看涨时,投资者会互相影响,形成买入的潮流;当市场下跌时,同样也会形成抛售的潮流。
因此,市场的群体行为往往会放大市场的波动,使市场变得更为不稳定。
四、媒体的影响力媒体在现代社会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对于股票市场也不例外。
媒体的报道和评论可以塑造和影响投资者的情绪和心态,进而影响市场的波动。
正面的报道可能会引发乐观情绪,促使投资者进一步购买股票;负面的报道则可能激发恐慌情绪,导致投资者纷纷抛售。
媒体的影响力对于股票市场的波动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五、政治和经济环境政治和经济环境也对股票市场产生重要影响。
不稳定的政治局势、经济衰退以及金融危机等都会引发投资者的恐慌情绪,造成市场的剧烈波动。
相反,政治的稳定和经济的增长会增加投资者的信心,推动市场的上涨。
因此,政治和经济环境对于股票市场的心理因素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六、投资者的追求和判断投资者的追求和判断也影响着市场的心理因素。
股票市场中的交易心理分析

股票市场中的交易心理分析股票市场作为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备受投资者关注。
投资股票涉及到许多因素,其中之一就是交易心理。
交易心理是指投资者在进行买卖决策时所受到的情绪和心理影响。
了解和分析交易心理对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因为它能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市场行为和决策过程。
一、市场情绪的影响市场情绪是指股票市场上投资者共同表现出来的情绪和心理状态。
市场情绪通常分为乐观情绪和悲观情绪两种。
乐观情绪时,投资者普遍认为股票市场前景良好,股票价格升高,交易活跃度增加;悲观情绪时,投资者普遍认为股票市场前景不佳,股票价格下跌,交易活跃度减少。
市场情绪对股票市场有着巨大的影响力,因为投资者的决策往往会受到他人的情绪和决策的影响。
二、投资者心理偏差投资者心理偏差是指投资者在决策过程中产生的错误观念和偏见。
常见的投资者心理偏差包括过度自信、损失厌恶、群体效应等。
过度自信是指投资者对自己的能力和知识过于自信,导致盲目买入和持有股票。
损失厌恶是指投资者在面临亏损时,往往表现出过于谨慎和保守的态度,不愿承认亏损并及时止损。
群体效应是指投资者在群体中受到他人行为的影响,盲目跟从他人的决策而不考虑个人情况。
了解这些投资者心理偏差可以帮助投资者更好地认识和规避自己的心理陷阱,提高投资决策的准确性。
三、恐惧与贪婪心理恐惧与贪婪心理是股票市场中常见的两种情绪。
当市场下跌时,投资者常常出现恐惧心理,害怕进一步亏损和错过机会。
为了避免恐惧带来的损失,投资者往往会选择卖出股票,导致市场下跌加剧。
而当市场上涨时,投资者又常常出现贪婪心理,希望通过持有股票获取更多利润。
这种贪婪心理可能导致投资者过度买入,盲目追涨导致价格泡沫。
因此,理性地分析和控制恐惧与贪婪心理对于投资者来说至关重要。
四、心理辅助工具与技巧为了帮助投资者分析和应对交易心理,一些心理辅助工具和技巧被广泛应用于股票市场中。
其中包括心理线、情绪指标、技术分析等。
心理线通常是通过统计投资者的情绪指标来预测市场走势。
投资者心理分析与应对策略

投资者心理分析与应对策略投资是一种涉及金融、心理和组织能力的综合活动。
投资者的投资决策不仅仅受到理性分析的影响,其心理因素也往往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如何理解投资者的行为习惯,把握投资心态,并制定相应的投资应对策略,是投资过程中非常重要的环节。
一、投资者心理因素1.贪婪心理投资者往往会因为对涨幅过分追逐而导致过度买入,或是因为价格下跌而卖出。
在后者情况下,他们常常会出现“恐慌”搜索,造成股票市场的下跌。
贪婪是投资者的一种天性,但过度追求收益会导致过度买卖,让投资者黯然失色。
2.恐惧心理当市场不景气,投资者常常容易产生恐惧的心态。
这种心态会导致投资者不断卖出股票,导致市场下跌,因此这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心态。
相反,如果投资者已经持有足够的现金,并且能够理性思考,在这种阶段继续投资,可能会获得可观的稳健回报。
3.过度交易心理过度交易是指在股票市场短时间内进行过度的买入和卖出,目的在于从市场的瞬间波动中赚点差价。
对于这种策略,在长期看来,往往是亏损的,因为一般交易年度中无法保证费率稳定性。
4.羊群心理在投资者中,羊群心理往往也会十分普遍。
这种心态来源于投资者对大众观点的追随,而不是对股票基本面的理性评估。
在一些经验丰富的投资者看来,若股票市场不景气,其追随群体会销售股票,而在市场繁荣时则群起购买股票。
相应应对策略是,尽量对股票基本面进行深入研究,提前判断股票的表现。
二、应对策略1.科学制定投资方案投资前需要对股票基本面进行分析,科学制定投资方案。
首先,应进行财务分析,评估公司盈利能力和资产质量。
其次,找出具备经济竞争优势的企业,进行宏观和行业分析。
2.着眼于中长期收益在投资的过程中,尽量跨越短期波动,着眼于中长期收益。
为此,需要对投资品种的投资构成进行适当分配,同时使用降低风险的复杂方法,对股票进行持续稳定进行投资。
3.坚持投资规律尽管对投资品种和投资形式进行逐一分析,但在投资过程中,必须坚持投资规律。
这意味着,尝试把“购买低,出售高”的投资规律融入到投资过程中,以此快速获取收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股票交易中投资者的心理现象及策略摘要:投资的主要目的在于价值发现,然而,仅仅考虑到价值被低估还不够,它总是要价值回归的。
但是,股票的价格有时也因其他原因而发生变化。
本文主要讨论“其他原因”中的心理因素,通过对投资者在股市呈现趋势、平衡、转势和崩盘时所产生的心理现象进行剖析,并给出趋势、转势及交易密集区的交易策略。
Abstract:The investment aims at founding valuation, however, it is not enough to consider valuation, which is underestimated., it will always be price return. The price of stock sometimes alter because of other reasons. When stock market shows a tendency for balance 、turnaround and collapse, investors will emerg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so this context will discuss the psychological elements to find transactions strategy for tendency、turnaround and zone of trade-intensiveness.关键词趋势平衡转势崩盘交易密集区股票交易常常是充满神秘感的,产生价格波动的部分行为机理是理性的和明智的,另一些则是愚蠢的和荒谬的。
但是,正如我们看到的,只要股票市场存在下去,这种现象就永远不会消失。
下面我们就来讨论股票价格波动时投资者会产生怎样的心理现象?以及在股票交易中有投资者可以采用哪些策略?股票交易中投资者的心理现象心理现象一.趋势时的心理作为一个研究人类行为的学生,我一直认为,一个好的投机客应该能够预测到人们会把手中的钱投向何方。
——Bernard Baruch 股票市场价格运动的大部分时间是一边倒。
当它们上涨时,它们遇到不同的阻力区,在阻力区它们很快遇阻回落,但跌下来时又受到不同支持位的支撑。
在这些区域范围内的小的价格波动纯粹是噪音,难以预测,从中只能获得很小的一点利润。
但是,一旦市场突破了重要的阻力区,它就坚决的开始往上走(或往下走——原理是一样的)。
趋势刚开始的那段时间,大多数投资者把这看成是又一个新的随机运动,认为价格很快就会回来,许多人匆忙兑现它们的利润,抓住这次意外的上涨机会。
然而,新的买主开始加入,经过短期震荡后,市场开始重拾升势。
市场行情已经变了,那些刚刚卖出﹑落袋为安的人开始后悔了,希望在适当的价格再捡回来。
趋势正在形成。
当一个趋势开始形成时,它往往持续很长时间,超出任何人的想像。
大部分投资者搭了一程车后,心满意足的退出观望,然后看着行情一直延续下去,简直难以置信。
有些趋势发展成群众性运动,持续很多年,中间偶尔被短期的、暂时的波动打断。
这种情况在人的一生是不多见的,因此,当这种情况出现时一定要抓住机会。
不管这个运动是持续数年还是更短一点的时间,趋势都是挣大钱的机会。
我们如何知道一个趋势是否会延续?我们来看个例子。
假设你是一个投资者,现在时间是1986年的夏天,你认为金价(以美元计算)很快就要上涨。
但是你又不知道金价到底什么时候开始涨,所以你除了等待出现第一个明确买进信号外别无选择。
整个漫长的夏天,金价都在335美元~355美元间波动。
到了8月份。
金价开始缓慢上涨。
8月10日,金价突破370美元。
第二天,也就是8月11号,市场突然出现巨量买单,在狂热的交易中,价格推进到390美元。
所有人都注意到这一情况。
评论家们蜂拥而至,寻找金价上涨的原因,诸如“银价已经涨了”、“南非罢工”、“日本需求旺盛”、“美元下跌”、“计算机程控交易”等。
任何事情的背后都能找到一大串理由,突然间,所有的人都听到了正面的声音(记住适应态度)。
8月12日早晨,许多操盘手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盯住金价,此时他们心态各异。
有些投资者突然间觉得非常幸运。
那些在市场上涨之前买进,而且一直守住的人现在赚得了巨大财富。
比如,谁要是用10%的保证金在350美元的价位买进,则他的利润至少已经翻了一番。
他激动地一直按住计算器不放。
每三个小时计算一次他的利润,在贪婪和恐惧之间摇摆不定。
贪婪告诉他守住:“一定要赚个够!”同时又提醒他:“绝对不要让煮熟的鸭子又飞了”,“如果行情继续的话还有机会买回来”。
他于是决定等等看,如果价格没有很快重拾升势,他情愿卖掉,落袋为安。
另外一些人就没有那么好的心情了,他们刚刚在市场上涨之前出局观望。
即使他出局了,他对金价的注意力并没有减少。
显然,他犯了一个重大错误。
一开始他相信金价会涨,慢慢失去耐心,最后卖出,但是不卖不涨,一卖就涨!这种感觉真的太难受了,更糟的事情是,他比以前更坚信金价会涨。
但是他更难受的是,如果他现在买回来,金价已经比几天前他卖出时高了许多。
他的经纪人会怎么看他?(自我防御态度)他唯一能做的就是:金价回落一点,这样他冲进去仍可以保持一份自尊。
最后还有更糟糕的:那些卖空的可怜虫。
这是他的感受是恐惧、惊奇和绝望。
他害怕会遭受更大的损失,而且他的经纪人有可能逼他平仓。
他不敢计算自己亏了多少(选择性暴露),但是他知道那是一个惊人的数字。
如果他被打得晕头转向,他会尽可能在较低的价格出局(也就是买进)。
但是如果他是铁血型赌徒,他会选择合适的价位反手做多,也就是加倍买进,这样他由空头转为多头。
因此有可能挽回损失。
二.平衡时的心理听听市场在说别人什么,而不是别人在说市场什么。
——Richard Wyckoff 在一个美好的、清晰的“阶梯型上升趋势”市场中,每个人都缓慢的随着这个趋势,逐步增加他们的利润,绝大部分市场大鳄也驻守在其中。
但是,当市场突然跳跃向上、走势开始出现锯齿形时,许多人开始怀疑了。
这个怪物要干什么?调整投资组合?出局?反转?事实上,呆滞的市场并非真的呆滞。
举一个例子。
美元在整个1985年大幅下挫,这种趋势一直延续到1986年,在8月份对日元汇率跌至1:155。
然后跌势停止,8月、9月和10月的大部分时间平稳过去。
在这期间,金价对美元猛涨,道琼斯指数和其他股票市场上蹿下跳,英镑跳水,美元对西德马克一直持续跌势,英国债券市场多空激战。
这个怪物在很多地方非常放纵,但是美元对日元几乎是一潭死水。
如此一来,需要美元提供支持的日本石油进口商怎么办?以前,他们尽可能推迟买美元,因为他们以后可能买到更便宜的美元。
但是,人的等待是有极限的。
当什么都没发生时,最终他们必须放弃买到更便宜美元的想法,以现价买进美元。
另一方面,那些卖空美元,希望在以后以更低的价格买回的投机客怎么想?最终他们也失去信心,立刻买回,以便投资到其他什么地方。
最后,那些一旁观望,但也考虑卖空美元的投机客怎么办?要么推迟他们的行动知道市场找到新的方向,要么找到其他更能吸引他们的事情。
随着时间的流逝,所有这些市场参与者都失去耐心,放弃了以前计划好的以更低的价格买进的指令。
一个原计划以150日元买进的先生耸了耸肩,决定将买价提高到154日元。
与此同时,那些逆向思维者也逐渐失去了高于现价卖出的兴趣,原计划以160日元卖出的先生现在无可奈何地降为154日元。
经过一段时间,许多有可能引起价格波动的指令被撤销,人们的兴趣发生改变。
当市场趋势停止时,在现价之下逐渐出现买进兴趣的真空(支撑位),同时在现价之上出现卖出兴趣的真空(阻力位)。
因此,不难看出,这种真空意味着,市场僵持得很久,最终打破这种僵局的暴风雨就越强。
与此同时,随着真空区的增长,还会发生其他事情:不确定性增加。
市场僵局持续的越久,市场参与者的不确定性越强(还是知识态度)。
因此,如果市场日复一日、周复一周、月复一月的原地踏步,市场参与者很难保持熊市心理。
最后,那些仍然在市场挣扎的操盘手发出止损命令:“如果市场突破157,我就跟进;如果跌破153,我就卖出止损。
三.转势时的心理一个公认的事实是,人们的思维喜欢合群;他们会集体发疯,但醒悟过来时却慢得多,一个接一个。
——Charles Mackay当市场处于一个大的趋势中,正如我们所看到的,有很多很大的因素支持你参与。
但是,这种趋势迟早要结束,转势必然发生。
转势时会出现什么?为什么会转势?其内因是什么?为了理解这些问题,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市场”到底是什么。
市场的内层核心是一群数量相对较少的职业投资者。
这些人关注一切事情,分析最细微的价格变化。
市场的短线波动大部分是由于这些专家投机的结果,他们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即使最短的时间框架也不放过。
一个已知的最著名的例子是两个经纪人炒作北太平洋公司股票的事件,它说明了这类故事是如何演变的。
这件事情发生在1901年的纽约证券交易所,也就是查尔斯·道去世前的一年。
1901年5月6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平静开盘,只有一只股票例外。
从上午开盘起,一个名叫埃迪·诺顿的交易商,买进一切北太平洋股票的卖盘。
该股票以114美元开盘,第二笔交易就上涨到117美元。
那天在证券交易所场内观望的人中就有伯纳德·巴鲁克。
他已经注意到北太平洋股票在伦敦的交易价格比纽约低,因此毫不奇怪,他准备在伦敦买进,以后再在纽约抛出。
但是,他的一位同事不断提醒他,远离这只股票。
巴鲁克自己也听到一些传闻:有两个不寻常的投机客,哈里曼和摩根,正在酝酿控制这只股票。
作为一个非常优秀的行家,巴鲁克没有购买这只股票,相反的他还做了一件非同寻常的事情:他卖空了一些精心挑选的其他股票。
第二天,两个竞争对手继续他们的抢购,北太平洋股票稳步上升,收盘时达到143美元。
股价的大幅上涨产生另一个问题:卖空北太平洋股票的交易商面临巨大的压力,他们必须在约定的时间买回自己的股票,封闭自己的空头头寸。
换句话说,“扎空”形势正在发展。
5月8日,恐慌情绪开始在短线卖空者中蔓延。
有些投资者相信,持有北太平洋股票的人实际上已经感受到了来自那些准备封闭空头头寸的交易者的压力。
又是为了得到偶然出现的零星北太平洋抛盘而出现大规模的打斗。
当天收盘价达到180美元。
第二天,交易所的开盘笼罩在极度恐慌中。
一个小时后,大部分筹码已经被控制的这只股票价格飙升到400美元。
就在这个时候,杰西·利弗莫尔——那个少年投机客——参与到这个游戏中。
和巴鲁克一样三天前的做法一样,他也卖空了很多股票(当然北太平洋股票除外)。
在午饭之前,北太平洋的股价达到700美元,午饭后,股票达到1000美元,这是它最后的疯狂。
这个事件最有意义的不在于北太平洋本身,而在于它对证券市场其他股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