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动承担家务劳动

合集下载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家务事,劳动习惯培养的起点

小学综合实践论文:家务事,劳动习惯培养的起点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论文家务事,劳动习惯培养的起点【内容摘要】现在的孩子大多不会劳动,究其原因,家庭教育是其中重要因素之一。

然而,劳动的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因此,父母必须重视对孩子劳动习惯的培养。

让孩子参加适当的家务劳动,是培养孩子良好劳动习惯的重要途径之一。

首先父母应树立正确的劳动教育观,鼓励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其次,家长应在生活中言传身教,营造出良好的劳动氛围;再者,平时需注意合理引导,授予孩子正确的劳动方法;最后通过耐心鼓励、合理帮助,使孩子通过做家务事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关键词】劳动习惯培养树立意识营造氛围授予方法促成习惯近几年,常听周围老师发出感叹:为什么我们的孩子越来越可爱、聪明,可是在生活能力方面却是越来越糟糕?鞋带散了不会系;衣服脱下来随便一团,直接往书桌下塞;书包里乱七八糟……我们不禁要问: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孩子不会劳动,究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家庭教育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请看:镜头一:上放学路上,孩子们一身轻松地走着,爷爷奶奶跟在旁边背着书包提着小水壶……镜头二:下午放学后,当天的值日生留下来打扫教室。

一位父亲来接孩子,看到孩子正东一下西一下地在扫地,不耐烦地抢过他手中的扫把开始打扫:“算了,算了,还是我来吧……”镜头三:今天是三八妇女节,吃过晚饭后,孩子要求洗碗:“老师说了,今天是妇女节,要帮妈妈做家务事的。

”“你能这样想,妈妈很开心,可是你还有好多作业没做啊,还是先去做作业吧。

”孩子只好怏怏地走了。

类似于这样的镜头还有很多很多……日本教育家福泽渝吉有句名言:家庭是习惯的学校,父母是习惯的教师。

家长缺乏正确的劳动教育观、家人没有授予正确的方法、父母无法持之以恒地合理培养等,这些方面倘若缺失,便使孩子渐渐失去了劳动的意识,养成了不爱劳动的坏习惯。

古人语“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智,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我们虽然无须按照古人说的那样让孩子多吃苦头,但让他们学着自己料理自己的事情却是非常必要的。

初中生家务总结报告范文(3篇)

初中生家务总结报告范文(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结构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许多家庭趋向于小型化,家庭成员之间的互动相对减少。

在这样的背景下,初中生在家务方面的表现成为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关注的焦点。

本报告旨在总结初中生在家务方面的表现,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二、初中生家务表现分析1. 家务意识(1)主动承担家务:部分初中生能够主动承担家务,如打扫卫生、洗碗、做饭等。

他们认识到家务是家庭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培养自己的独立生活能力。

(2)被动接受家务:部分初中生在家务方面表现被动,需要家长或老师的督促才能完成。

他们对家务的认识不足,认为家务是家长或老师的事情。

2. 家务技能(1)基本家务技能:初中生在基本家务技能方面表现较好,如打扫卫生、洗碗等。

他们能够按照家长或老师的指导完成家务。

(2)高级家务技能:部分初中生在高级家务技能方面表现不足,如烹饪、缝补等。

他们缺乏生活经验和实践机会,导致家务技能水平不高。

3. 家务态度(1)积极态度:部分初中生对家务持有积极态度,愿意尝试新事物,不怕困难。

他们在完成家务过程中表现出耐心和毅力。

(2)消极态度:部分初中生对家务持有消极态度,认为家务是负担,不愿意参与。

他们在完成家务过程中容易产生抵触情绪。

三、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1. 存在问题(1)家务意识淡薄:部分初中生缺乏家务意识,认为家务是家长或老师的事情,不愿意主动承担。

(2)家务技能不足:部分初中生在高级家务技能方面表现不足,缺乏生活经验和实践机会。

(3)家务态度消极:部分初中生对家务持有消极态度,不愿意参与家务。

2. 原因分析(1)家庭教育观念:部分家长过分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忽视家务教育,导致孩子家务意识淡薄。

(2)学校教育缺失:学校在培养学生家务能力方面存在不足,缺乏相应的课程和实践活动。

(3)社会环境因素: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家长和老师普遍忙于工作,无暇顾及孩子的家务教育。

四、改进措施1. 家庭教育方面(1)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观念:家长要认识到家务教育的重要性,将家务教育纳入家庭教育体系。

家庭片主动承担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把你劳动的过程和心情记录下来完成日记一篇

家庭片主动承担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把你劳动的过程和心情记录下来完成日记一篇

家庭片主动承担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把你劳动的过程和心情记录下来完成日记一篇日期:2022年10月10日今天,作为一位全知全能的专家,我主动承担了一项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这次任务是清洁整个家庭的客厅和厨房,让我来记录一下我的劳动过程和心情。

早晨,我准备好了清洁工具,包括扫帚、拖把、清洁剂和抹布。

首先,我开始清扫客厅。

我从角落开始,用扫帚将地上的灰尘和杂物集中到一起,然后用垃圾袋清理干净。

接着,我用湿抹布擦拭家具和电器表面,确保它们焕然一新。

我还特别注意清洁沙发和地毯,用吸尘器除去灰尘和细微的污渍。

完成客厅的清洁后,我转向厨房。

首先,我清理了灶台和炉具,用清洁剂擦拭掉油渍和食物残留。

然后,我清洗了水槽和烤箱,确保它们干净整洁。

接着,我擦拭了厨房的台面和橱柜,确保没有污渍和指纹。

最后,我用拖把清洁了地板,让整个厨房焕然一新。

在整个劳动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

看着清洁后的客厅和厨房,我感到非常满足和愉悦。

我知道,我的努力为家庭营造了一个干净、舒适的环境,让家人可以更好地放松和享受生活。

劳动过程中,我也思考了一些问题。

我意识到家务劳动是家庭中每个成员的责任,而不应该只由某一位承担。

分担家务劳动可以减轻一个人的负担,也能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团结和互助。

此外,通过参与家务劳动,每个人都能培养责任感和独立能力,这对个人的成长和未来的生活都非常重要。

总结一下,今天我主动承担了家庭的清洁工作,包括客厅和厨房的清洁。

我通过使用适当的清洁工具和方法,让整个家庭焕然一新。

在劳动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劳动的快乐和成就感,并思考了家庭劳动的重要性。

我相信,通过共同分担家务劳动,我们可以建立一个更加和谐、幸福的家庭。

家务劳动心得体会(15篇)

家务劳动心得体会(15篇)

家务劳动心得体会(15篇)家务劳动心得体会1已经长大了的我,我会帮助爸爸妈妈分担家务。

星期天家里包饺子。

我主动承担了剁饺子馅的重任。

爸爸妈妈夸我,干的有模有样!妈妈做寿司,姥姥不能吃硬的酸萝卜和胡萝卜,我特意为姥姥做了一盘软寿司,姥姥吃的老高兴了。

小弟弟才一百多天,很累人。

我有时间就帮父母照看小弟弟,还给弟弟喂奶。

能为父母分担家务我很开心,妈妈说我已经成为了有责任有担当的.男子汉啦!我愿意成为家里的男子汉,祖国的栋梁!家务劳动心得体会2作为幸福的一代,我们每天都享受着爸爸妈妈的照顾。

当看到妈妈每天下班回家还得辛辛苦苦做家务时,我就深深地感到妈妈很不容易,所以今天我想为妈妈做一顿晚餐——手擀面,希望能够减轻妈妈的'负担,使她感到欣慰。

通过这次家务劳动,我体验到父母的辛苦,以后要经常帮父母分担家务,我在今天的劳动中也收获了很多道理,父母给了我们生命,也给了我们一生的爱。

无论岁月如何轮回,无论形势如何变化,父母的爱才是最真最纯的。

家务劳动心得体会3放寒假了,马上也快过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我最深的体会就是劳动的辛苦与劳动后带给我的满满的成就感。

临近过年了,家家户户都在打扫卫生、准备年货,做一些与春节有关的事情,我家也不例外,这些天我都会帮妈妈洗碗刷锅、扫地拖地、收拾床铺,也会和妈妈一起贴窗花,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虽然做这些事情花费的'时间并不多,但我每次刚做一会儿就觉得很累,一碰到沙发就不想起来了。

当我不停地抱怨每天都要做这些繁琐的家务时,我深深体会到了爸爸妈妈的不易,他们每天上班之后还得去做家务,得多累呀!就是因为有了他们辛苦的劳动,我才有了干净整洁的家,我才吃上了可口的饭菜。

而我却每天只有写作业、看电视,哪有他们辛苦,我也是这个家庭的一份子,却总是以自己小为借口,把家务全推给了他们。

自从我开始帮妈妈做家务,我才明白原来我可以做这么多的事情,以后我一定要多帮爸爸妈妈做家务,让他们可以有时间多休息休息,因为我们是一家人,家务就应该我们一起完成,这也是我的责任与义务。

孩子在家做家务事迹

孩子在家做家务事迹

篇一:勤劳的小帮手我家的孩子小明是一个勤劳的小帮手。

每天放学回家后,他总是主动帮忙做家务。

他会主动扫地、拖地、整理书桌,还会帮忙洗碗和晾晒衣物。

他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从不推脱或偷懒。

一次,我生病住院了,家里的家务事需要孩子照顾。

小明主动承担起照顾家务的责任。

他每天早上起床后,先做好早餐,然后整理房间、打扫卫生,还帮我洗衣服、做饭。

他用心地照顾家里的大小事务,让我深感欣慰和感动。

小明的勤劳不仅给我带来了便利,也培养了他的责任心和独立能力。

他明白做家务不仅是为了帮助家人,更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良好习惯和生活技能。

我为有这样一个勤劳的孩子感到骄傲和幸运。

篇二:细心的家庭小主管我家的孩子小芳是一个细心的家庭小主管。

她总是能够发现家中的细微问题,并迅速采取行动解决。

一天,我正忙着工作,突然发现家里的花盆倾斜了。

正当我还没有来得及处理时,小芳已经拿来工具,细心地调整花盆的位置,确保它稳稳地立在原来的位置上。

她还注意到家里的一盏灯泡熄灭了,主动去取新的灯泡并更换。

小芳对家里的每一个细节都非常关注,她认为细微的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逐渐积累成大问题。

她善于观察和思考,总是能够发现并解决家中的一些小状况。

小芳的细心不仅给家里带来了整洁和安全,也让我意识到她具备了一种善于观察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她的细心不仅仅体现在家务事上,更体现在她对待生活的态度和对他人关怀的表现上。

篇三:责任心的表现我家的孩子小明是一个责任心很强的孩子。

他总是积极主动地参与家务事,并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完成。

每天放学回家后,小明会主动打扫自己的房间,整理书桌,将散乱的物品摆放整齐。

他还会帮忙做饭、洗碗、清理厨房,甚至会帮忙照顾弟弟妹妹。

一次,我因公出差,家里的事情都交给了小明。

我出差期间,他独立处理家务事,不仅按时上学,还照顾弟弟妹妹的饮食和生活起居。

他认真负责地完成每一项任务,让我感到非常放心。

小明的责任心不仅在家里表现出色,在学校和社会上也是一个可靠的孩子。

如何去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家务活

如何去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家务活

如何去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家务活现在孩子很少做家务活了,都是抱着手机电脑在一旁玩游戏或者看电视,其实这样是极其不利于孩子的健康发展的,那么你知道该怎么去引导孩子主动分担家务吗?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如何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家务,希望能帮到你。

如何引导孩子主动承担家务1.父母要有正确的态度父母在鼓励孩子进行家务劳动的时候,一定要有正确的态度。

父母首先应该明白,让孩子参与家务劳动并不是为了减轻家长的劳动负担,而是为了培养孩子的责任感和独立性等品质,让孩子从小养成热爱劳动的习惯。

2.让孩子把家务当成游戏来做喜欢玩游戏是孩子的天性,父母可以尝试让孩子把家务当作游戏来做。

比如,有的孩子特别好强,父母可以和孩子进行剥豆子比赛,看谁剥得又多又快。

在游戏的过程中,父母可以故意“落败”,让孩子体验到胜利的喜悦,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做家务的热情;也可以偶尔“赢一次”,然后借机向孩子传授自己的“经验”。

3.家务劳动要有具体的分工父母应该对家庭劳动进行明确的分工,要让孩子明白自己应该做哪些家务,同时还可以帮助父母做哪些家务。

在做家务的过程中,父母还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的团结合作意识。

4.对孩子进行适当的表扬如果孩子能够认真负责地做完一件家务,那么父母就应该给孩子肯定和表扬,最好能够让所有家庭成员一起来欣赏孩子的劳动成果,让孩子产生由衷的自豪感。

父母还可以给孩子一个拥抱,并且微笑着夸孩子“你做得真棒”,最好不要用金钱或者物质奖励的方法。

孩子帮助做家务需要注意的细节1. 家务难度控制一个很小的孩子已经完全可以意识到出色完成一项任务给他带来的满足感,他可以深深体会到自己很重要的那种荣耀感。

孩子很愿意加入大人的工作,帮忙做做饭或是浇浇花,他们需要这种和大人相处的关系,需要这种共同工作的经历。

有趣的是,我们分配给孩子的任务还不能太简单或完全不具挑战性。

孩子喜欢完成“很难”的任务,这样他会有种逐渐长大成人的感觉。

如果我们分给他的是“婴儿级别”的任务,他就无法获得那种满足感了。

主动承担家务劳动

•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与态度调查同学们承担家务劳动的情况及父母对其评价,让学生感知自己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后父母的态度,体验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后的欣慰与骄傲,树立承担家务劳动的基本观念。

2.行为与习惯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分担父母的辛苦,养成自觉承担家务劳动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承担家务劳动的责任,学会一些家务劳动的小窍门。

4.过程与方法调查了解、互相介绍自己作家务活的体会,激发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兴趣,并尝试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教学准备用过的小手绢、红领巾和有关洗涤用品,晾晒用的绳子。

设计一张调查表,按表上的项目做好调查记录。

时令蔬菜(萝卜、白菜或藕等)、垃圾桶、垃圾袋若干备用。

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录像片断。

教学过程一、尝试活动——激发劳动热情课前调查(1)指导学生到附近的同学家里进行调查,并填好调查表。

承担家务劳动调查表姓名( ) ( )年( )月( )日被调查家长:(2)开课时交流调查结果。

先小组交流,再推荐全班交流。

2.小结:通过大家的汇报、交流,老师非常高兴,知道同学们在家里做了这么多事情,减轻了爸爸妈妈的负担,真了不起!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就应该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板书课题:主动承担家务劳动)【评】开课之前,组织学生调查研究,开课伊始,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前调查结果,从中体验家务劳动的乐趣和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给父母带来的欣慰。

这样做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品德学习走向生活。

二、再现生活——体验劳动快乐现在,请同学们看“莉莉洗菜”的录像。

教师引导:大家都说莉莉是个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好孩子,在我们班有像莉莉做得一样好的同学抹?请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做的?(择、洗菜,除了洗泥、捉虫,还要用水浸泡除去残留农药。

)分组进行择菜、洗菜,体验家务劳动带来的乐趣。

过渡语: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蔬菜,现在请同学们把它们洗干净。

从被动参与到主动劳动———大班幼儿劳动意识的培养

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强调劳动意识和劳动观念的培养,尤其是在低年龄段开展劳动教育时更要注重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

《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中强调幼儿要参与劳动,明确提出要注重培养幼儿主动承担班级劳动和家庭劳动的意识和能力。

但在实践中,劳动多是“自上而下”的任务安排,幼儿在劳动过程中缺乏话语权,自觉劳动的意识淡薄。

幼儿的劳动意识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先决条件,培养劳动意识是促进幼儿认识劳动价值、养成劳动习惯、提升劳动技能的重要途径。

基于此,我园通过与幼儿进行有关劳动的多元对话,引导幼儿体验不同职业的劳动,挖掘幼小衔接活动中的劳动机会,延伸劳动的场域,拓展幼儿对劳动的认识,逐步提高幼儿的劳动意识,丰富幼儿的劳动体验。

一、从多种视角倾听幼儿的心声,初启幼儿的劳动意识在日常生活中,幼儿常常在成人的要求下参与劳动,缺乏自觉劳动的意识,而缺乏自觉意识的劳动往往是一种表面化、形式上的劳动,很难让幼儿形成积极劳动的态度、热爱劳动的情感和自主内化的劳动习惯。

虽然幼儿经常会听到“劳动”这个词,但“劳动”是什么?谁在劳动?劳动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幼儿对这些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劳动意识和劳动行为往往处于脱节状态。

为了唤醒幼儿的劳动意识,我们借鉴马赛克方法,采用儿童摄影、儿童绘画、儿童会议等多种方式倾听幼儿的心声,在师幼对话、同伴讨论中帮助幼儿梳理对劳动的已有认识,提高幼儿对劳动的关注度。

在活动过程中,教师提出了几个问题引导幼儿进行讨论:“你觉得什么是劳动?”“你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劳动?”“你可以拍一些正在劳动的人的照片,或者画一画正在劳动的人,说说为什么觉得他/她在劳动?”“你参与过哪些劳动?想参与劳动吗?为什么?”从幼儿的讨论、拍摄的作品和绘画中,我们看到了幼儿眼中的“劳动”。

阳阳说:“劳动就是扫地、擦桌子。

”大林说:“劳动就是为大家服务。

”晶晶说:“劳动就是要干很多很累的事情。

”受具体形象思维的影响,幼儿把劳动描述为一种具体的事物或行为,基本将劳动等同于体力支出,伴随着的直观感受主要是劳累与辛苦,但也认可劳动有利他价值。

南京五年级上册劳动第一单元“主动承担家务”第1课《学会换床单和被套》说课稿

南京五年级上册劳动第一单元“主动承担家务”第1课《学会换床单和被套》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学会换床单和被套》是南京五年级上册劳动第一单元“主动承担家务”的第1课。

本课内容主要围绕如何正确换床单和被套展开,通过学习本课,让学生掌握换床单和被套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家务劳动能力,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

教材内容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操作性。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生活自理能力,对于换床单和被套这一家务活动,部分学生可能已经在家庭中尝试过,但未必能完全掌握正确的换床单和被套方法。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换床单和被套步骤。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掌握换床单和被套的基本方法,能独立完成换床单和被套的劳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演示、实践等环节,学生能够学会换床单和被套的操作步骤,提高自己的生活自理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主动承担家务的意识,培养学生热爱劳动、自主生活的良好品质。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掌握换床单和被套的基本方法,能独立完成换床单和被套的劳动。

2.教学难点:学生如何正确操作,将床单和被套换得干净、整齐。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采用情境教学法,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清晰地观察换床单和被套的操作过程。

3.采用实践操作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操作能力。

4.采用小组合作法,培养学生团队协作的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要换床单和被套,引出本课主题。

2.讲解演示:教师进行换床单和被套的示范操作,边操作边讲解步骤和注意事项。

3.学生实践:学生分组进行换床单和被套的操作实践,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提升:学生分享自己的操作心得,教师总结换床单和被套的注意事项。

5.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保持卧室的整洁,培养学生的家务劳动能力。

家务劳动心得体会(优质6篇)

家务劳动心得体会(优质6篇)当在某些事情上我们有很深的体会时,就很有必要写一篇心得体会,通过写心得体会,可以帮助我们总结积累经验。

心得体会是我们对于所经历的事件、经验和教训的总结和反思。

那么下面我就给大家讲一讲心得体会怎么写才比较好,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家务劳动心得体会篇一家庭是一个温馨的港湾,而家务劳动则是维系家庭和谐的重要一环。

作为一个家庭的一员,我认真履行着自己的家务劳动义务,并从中收获了许多体会和心得。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分享我对家务劳动的思考和感悟。

首先,我意识到家务劳动的重要性。

在日常生活中,有许多琐碎的家务需要处理。

打扫房间、洗涤衣物、煮饭等等。

这些看似简单的事情背后却蕴含着家庭的稳定与和谐。

当我开始主动参与家务劳动时,我发现家庭环境变得更加整洁有序,家人的生活品质也得到了提升。

从这个角度上来看,家务劳动不仅是分担父母负担的表现,更是一个个体对家庭生活的负责和关怀的体现。

其次,我明白到家务劳动需要耐心和细心。

家务劳动是一项细致入微的工作。

当我照料花草时,我会仔细观察每一棵植物的需求,调节浇水和光照,保持它们的生机勃勃。

在整理房间时,我会把每一件物品都归位整齐,让房间焕然一新。

这些过程需要耐心和细心,而这些品质也正是我在家务劳动中培养起来的。

通过家务劳动,我不仅养成了耐心和细心的习惯,更懂得了注重细节的重要性。

第三,我领悟到了家务劳动能锻炼自身的能力和素质。

家务劳动需要进行时间的规划和分配,还要合理利用各种资源,并通过合作与沟通与家人携手完成各项任务。

这不仅培养了我的组织能力和协作能力,更加丰富了我的人际交往经验。

同时,在煮饭和清洁方面,我也逐渐掌握了一些技能和窍门,提高了自己的专业素养。

家务劳动不仅是磨练意志和耐力的过程,更是提升自身能力和素质的宝贵机会。

第四,家务劳动让我更加懂得感恩和珍惜。

通过参与家务劳动,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父母的辛勤付出和亲人的关爱。

他们默默地为我做好一切,让我安心学习和生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主动承担家务劳动”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情感与态度
调查同学们承担家务劳动的情况及父母对其评价,让学生感知自己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后父母的态度,体验为父母分担家务劳动后的欣慰与骄傲,树立承担家务劳动的基本观念。

2.行为与习惯
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分担父母的辛苦,养成自觉承担家务劳动的良好习惯。

3.知识与技能
知道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承担家务劳动的责任,学会一些家务劳动的小窍门。

4.过程与方法
调查了解、互相介绍自己作家务活的体会,激发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兴趣,并尝试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

教学准备
用过的小手绢、红领巾和有关洗涤用品,晾晒用的绳子。

设计一张调查表,按表上的项目做好调查记录。

时令蔬菜(萝卜、白菜或藕等)、垃圾桶、垃圾袋若干备用。

根据课文内容制作的学生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录像片断。

教学过程
一、尝试活动——激发劳动热情
课前调查
(1)指导学生到附近的同学家里进行调查,并填好调查表。

承担家务劳动调查表
姓名( ) ( )年( )月( )日
被调查家长:
(2)开课时交流调查结果。

先小组交流,再推荐全班交流。

2.小结:通过大家的汇报、交流,老师非常高兴,知道同学们在家里做了这么多事情,减轻了爸爸妈妈的负担,真了不起!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我们就应该主动承担家务劳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板书课题:主动承担家务劳动)
【评】开课之前,组织学生调查研究,开课伊始,让学生汇报、交流课前调查结果,从中体验家务劳动的乐趣和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给父母带来的欣慰。

这样做不仅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品德学习走向生活。

二、再现生活——体验劳动快乐
现在,请同学们看“莉莉洗菜”的录像。

教师引导:大家都说莉莉是个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好孩子,在我们班有像莉莉做得一样好的同学抹?
请说一说你是怎么样做的?
(择、洗菜,除了洗泥、捉虫,还要用水浸泡除去残留农药。

)
分组进行择菜、洗菜,体验家务劳动带来的乐趣。

过渡语:老师给大家准备了一些蔬菜,现在请同学们把它们洗干净。

看谁做得好!(为了便于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学到更多的技能,可多准备几种蔬菜。

分组活动。

教师巡查、指导,发现小能手。

集中评比。

请做得好的小能手,介绍自己的小诀窍,其他同学学着做。

师启发:菜洗干净了,垃圾怎么办呢?表扬收拾好垃圾的小组,其他组整理垃圾。

再看录像(后半部):“莉莉和妈妈的谈话”。

(板书我们是家庭中的一员,应该主动承担部分家务劳动) 说一说、演一演、学一学。

你在家里主动承担了哪些家务劳动?请演示给大家看。

并把你们的小诀窍说给大家听。

(怎样把饭桌擦得更干净,怎样把手绢洗得更干净,怎样给小鸡喂食等等。

)
谁比他做得更好?请你也来做一做,把你的小诀窍教给大家。

大家学着做一做。

【评】运用事例对比、分组活动、集中评比等形式,创设情境,再现生活。

使学生身临其境,体验生活,让学生进一步感到从事家务劳动的快乐,明白自己是家庭中的一员,有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责任。

三、辨析明理——感受劳动光荣
同学们,在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眼里,我们都是小孩子,有时候,他们会不让我们做家务,遇到这种情况,你该怎么办?
学生讨论:
你做家务时,爸爸说:“你去读书,做作业吧,只要你学习好就行了。


你要洗袜子,奶奶说:“小孩子哪能洗干净?还是你妈妈洗吧。


每做一次家务,爸爸就奖励我1元钱。

让学生找出能充分说服长辈的办法。

(提示:热爱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家庭中的一员,承担家务劳动是我的责任,也是关爱爸爸妈妈的表现;老师教育我们从小要热爱劳动。

)
四、身体力行——养成劳动习惯
1.我们班有些同学,如:某某、某某某在家里主动帮父母做家务,减轻拉爸爸妈妈的负担,真是了不起的好学生,希望你们以后做得更好!那么,其他的同学,学了这课以后,你们打算主动承担哪些家务劳动?每星期做哪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每天做哪些事情,请你制定一个详细的计划,写在下面的表格里。

做到的请爸爸妈妈打“√”,一个月后我们进行一次家务劳动竞赛,看谁做得最好!
承担家务劳动计划表
姓名( ) ( )年( )月
【反思】
本课通过多种教学活动,帮助学生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养成热爱劳动的行为习惯。

教师在设计此课时能围绕新课标的要求,充分利用说一说,演一演、学一学和制定承担家务劳动计划表大那嘎主体活动,激发学生立足生活体验,享受劳动快乐。

趣。

此课教师注意将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有机地切入到教学中。

如,说一说:说在做家务劳动时的感受;做一做:生活中的小能手演示自己的劳动能力和小诀窍;演一演:再现在家庭中主动承担家务劳动的过程;学一学:向生活中的小能手学做家务。

这样,学生们在活动的过程中兴趣盎然。

近。

贴近学生实际,贴近学生生活。

教学过程中的各项活动“演、做、说、学”都基于学生的日常生活,注重学生真实的生活体验,做到了关注儿童的真实生活,强化了对儿童生活的指导。

实。

联系实际,突出实践。

教学过程中通过“择菜、洗菜”“说、演、做、学”等活动,给学生以真实的生活体验,从而真实地经历道德成长的过程,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

在活动中学,在生活中用。

本节课中,教师“把道德规范生活化”,结合学生生活实践,以体验生活情景的方式,帮助学生完成品德学习的过程,且教学方式灵活,做到了认知过程、情感过程、行为过程的有机融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