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流行音乐与古典诗词的关系

合集下载

浅谈流行歌曲歌词与古典诗词

浅谈流行歌曲歌词与古典诗词

流行歌曲发展到今日,或许不会有太多的人主动地将流行歌曲和古典诗词联系在一起,会感觉那是两件风马牛不相及的事情,但是古典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的歌词创作,其实也有着一个本源与发展的不行磨灭的关系。

流行歌曲对古典诗词的精髓加以借鉴弘扬,使之成为一种普通化的精神快餐;古典诗词从遣辞造句,主题创造以及铺陈,感情掌握等方面,为现代流行歌曲的词创作者供给了好多好的思路和借鉴,它将会是流行歌曲词创作中一个不行舍弃的主题。

这方面成功的例子许多,最闻名的要算是《淡淡幽情》专辑,此中收录了李煜的《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少游的《桃园忆故人》(玉楼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李煜的《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虞佳人》,欧阳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昨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月上柳梢头,人约傍晚后)(这个琼瑶也用过,用在她为《烟锁重楼》还有《新月格格》所写的插曲《鸳鸯锦》里),柳咏的《雨霖铃》,辛弃疾的《丑奴儿》(少年不识愁味道),李之仪的《卜算子》(我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加登台湾名望卓著的曲作家古月、刘家昌、翁清溪、陈杨等谱曲,曲与词堪称珠联璧合,相辅相成,使这张专辑成为现代音乐史上歌颂的极品,《音像世界杂志》曾将该片评为“十张最合适在夜晚专心倾听的专辑”。

这张专辑里最闻名的两首,一个是李煜的《虞佳人》(“月下花前何时了,旧事知多少”),一个就是后出处王菲翻唱的《希望人长远》(“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昔是何年?希望人长远,千里共婵娟”),那倒是对这首古典佳作现代版的解说了。

这首词其实在大陆也有多个谱曲版本,印象最深的是在83、 84 年播出的电视连续剧《武松》中,张都监家的丫鬟,此后为武松跳楼的那个,就曾弹唱了这一曲。

从某个角度上来说,它说了然经典诗词与音乐的交融性。

我们再来换一个角度,流行歌曲多表现一种平常文化,而古典诗词的介入,恰巧将其雅的一面也推到了大家眼前,这也正说了然,艺术其实并无雅与俗不行超越之鸿沟,重点在于交融的手段了。

论古诗词对于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

论古诗词对于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

论古诗词对于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古诗词与流行音乐,两者看似毫不相关,但实际上却有着密切的联系。

从古至今,诗词作为中华文化瑰宝,已经成为中华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而流行音乐则是现代音乐文化的代表之一,它在中国的音乐文化发展中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古诗词对于流行音乐的影响不容忽视,本文将对此进行讨论。

1. 古诗词和流行音乐的基本关系想要谈论古诗词和流行音乐之间的关系,首先要了解这两者之间的基本关系。

古诗词的美在于文笔精湛,意境深远,而流行音乐的美在于旋律动听,节奏明快,歌词生动有力。

这两种美的表现形式截然不同,但是它们都是通过不同的艺术形态来表达人们情感和思想的。

古诗词和流行音乐都是文化艺术的一种表现形式,都能够激发人们的情感共鸣。

古诗词往往是书面语言,容易使人产生距离感;而流行音乐则是口语化的,更容易与年轻人产生共鸣。

2. 古诗词对于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古诗词对于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启发歌词创作古诗词的语言表现方式多样,文字精美古雅,对于歌词创作具有很大的启发作用。

例如,李清照的《如梦令》中“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这句话深情而生动,给人以美妙的愉悦感,如果结合现代音乐的音乐元素,会产生更加美妙动听的作品。

(2)为创作提供素材古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文化底蕴,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元素。

这些元素不仅可以为流行音乐的创作提供素材,而且还能够为作品增添文化内涵。

以杜甫的《登高》为例,“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在现代音乐创作中,这些诗句可以为作品注入更加深远的意义,将音乐作品升华为更加宏大的艺术品。

(3)推动音乐教育古诗词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对于推动中华文化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将古诗词融入音乐教育,可以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中华文化,更好地传承中华文化。

同时,将古诗词融入音乐教育,也能够为学生们提供新颖而有趣的学习方式。

3. 古诗词和流行音乐的融合对于古诗词和流行音乐的融合,其实早在上世纪80年代就有了先例。

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关系

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关系

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关系古代诗词作为中国文化的瑰宝,凝聚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情感。

而现代流行音乐作为当代年轻人的主要娱乐方式之一,具有朝气蓬勃的特点。

尽管古代诗词和现代流行音乐在表现形式上存在差异,但它们之间却有着紧密的联系。

本文将探讨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关系,并分析二者之间的共通之处。

首先,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相似之处在于它们都是由情感所驱动的艺术形式。

古代诗词常常借助艺术手法,表达诗人内心世界中的情感和思想。

例如,杜甫的《登高》以其壮丽的景色和诗人内心的豪情,表达了他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振兴的渴望。

与此相似,现代流行音乐也是以情感为基础的。

歌手通过歌词、旋律和音乐表演等手段,传达他们的情感和体验,引起听众的共鸣。

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流行音乐,它们都是人们情感宣泄的渠道,将内心的真实感受表达出来。

其次,古代诗词和现代流行音乐都承载了独特的文化内涵。

古代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融入了丰富的历史、哲学和传统价值观。

通过诗词,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人的生活态度、思想以及对自然和人生的理解。

例如,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通过秋夜的景色描绘,表达了诗人对逝去的时光的怀念和对人事变迁的感慨。

同样,现代流行音乐也具有独特的文化内涵。

不同音乐风格和歌词内容展示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文化特点。

无论是摇滚乐、流行乐还是嘻哈音乐,都反映了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和审美趣味。

古代诗词和现代流行音乐的关系还体现在它们的艺术表现形式上。

古代诗词通过精炼的语言、优美的韵律和丰富的形象,在有限的字数中展现了丰富的意境和倾诉。

例如,白居易的《琵琶行》以其独特的表达方式,将琵琶的声音和诗人的心声巧妙地融合在一起,给人以视听的双重享受。

类似地,现代流行音乐也以其独具创意的音乐编排和演唱技巧,传达了丰富的情感和意境。

无论是独唱、合唱还是器乐演奏,现代流行音乐通过声音的传达,使听众沉浸在音乐的海洋中,感受其中的情感与意义。

演变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的关联

演变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的关联

演变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的关联古代诗词和现代流行歌曲是两种截然不同的艺术形式,但它们之间存在着一种神秘的联系。

尽管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演进,这种联系以不同的方式显露出来。

本文将探讨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之间的关联,并阐述其演变的原因和影响。

一、情感表达的共通性古代诗词和现代流行歌曲都是通过音乐和文字表达情感的艺术形式。

无论是古代的诗经和唐诗宋词,还是现代的流行音乐,它们都是人们表达内心感受和情感的媒介。

古代的诗词常常描绘爱情、离别、自然景观等情感主题,而现代的流行歌曲也以类似的主题为基石。

无论是哀愁的离别之歌、快乐的恋爱之曲,还是勇敢追求梦想的激励歌曲,它们都能触动人们的情感和共鸣。

二、文化传承与创新古代诗词是中华文化的瑰宝,承载了千年文化的传承和积淀。

它们通过文字的形式传达了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而现代流行歌曲则是当代文化的产物,反映了现代社会的价值观和审美趣向。

在这种文化传承和创新的背景下,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之间形成了一种互补与融合的关系。

一方面,现代流行歌曲中常常引用古代诗词的名句或意象,使歌曲具有更深层的文化内涵;另一方面,古代诗词也受到现代音乐处理方式的影响,赋予了崭新的音乐形式。

这种文化传承和创新不仅丰富了诗词和歌曲的艺术内涵,也推动了两者之间的关联演变。

三、语言表达的变化古代诗词和现代流行歌曲所使用的语言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

古代诗词多以古代汉语为基础,注重格律和韵律的表达;而现代流行歌曲则更注重直观、通俗的表达方式。

然而,正是这种语言形式的变化,使得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歌曲之间的关联更加丰富多样。

现代流行歌曲中引用古代诗词的片段或形象,将传统与现代相结合,使得歌曲更加深入人心。

同时,现代流行歌曲中使用的通俗语言也让古代诗词丰富了新的表达方式,让更多人能够理解和欣赏。

四、审美趋向的转变随着社会的变革和年轻一代的崛起,审美趋向也在不断演变。

古代诗词在其创作和传承的过程中受到了传统的束缚和限制,而现代流行歌曲则更加注重个性化和自由创作。

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联系

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联系

古代诗词与现代流行音乐的联系古代诗词和现代流行音乐虽然在表达方式和形式上有很大的差异,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诗词通过语言的艺术表达情感和思想,而流行音乐则借助旋律和歌词来传达情感和观念。

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流行音乐,它们都是人们情感和心灵的抒发,都有着共同的价值。

首先,古代诗词和现代流行音乐都是文化的载体。

古代诗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其中包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历史记载和人文情怀。

通过古诗词,我们可以一窥当时的社会风貌和人们的生活态度。

而现代流行音乐则集合了当下年轻人的独立思考和独特视角,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审美追求。

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流行音乐,它们都是人们对于时代的回应和思考,体现了一种特定社会文化的力量。

其次,古代诗词和现代流行音乐都具有情感共鸣的能力。

古代诗词以婉约深沉的笔触描绘了人生百态和情感纠葛,给人以启迪和共鸣。

例如,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描述了诗人在夜晚时对逝去亲人的思念之情,引发了读者的共情和感慨。

而现代流行音乐通过丰富的旋律和抒情的歌词,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柔软,唤起共鸣和回忆。

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流行音乐,它们都能够激发人们情感上的共鸣,成为人们倾诉内心的良好媒介。

古代诗词和现代流行音乐还有一个显著的共同点是表达美的追求。

古代诗词以其独特的意境和优美的语言赋予了美以至高无上的地位。

例如,白居易的《长恨歌》通过细腻的描写和动人的情感表达了一段宛如画卷的爱情故事,使读者沉浸其中。

而现代流行音乐以其通俗易懂的歌词和动听的旋律抓住了年轻人的追求和心弦,成为一种流行的审美符号。

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流行音乐,它们都追求美的表达和传达,成为人们心中的艺术之光。

古代诗词和现代流行音乐虽然有着诸多的不同,但它们之间存在着深刻的联系。

它们都是人们情感和心灵的抒发,是一种文化载体和价值观触达的媒介。

无论是古代诗词还是现代流行音乐,它们都能够打动人心,唤起共鸣。

它们通过自己独特的形式和艺术手法,传递着情感和思想,表达着美的追求。

诗词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诗词

诗词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诗词

诗词中的音乐与音乐中的诗词【摘要】音乐与诗词一直以来都是文学与艺术的两大重要形式,二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诗词中的音乐表现形式包括韵律和节奏,能够通过文字表达出动人的旋律;而音乐中常会引用经典诗词的内容,增加了作品的文化深度。

诗词与音乐在情感表达上相互辅助,携手共同诠释生活中的喜怒哀乐。

通过音乐中的情感共鸣,观众能够更好地理解诗词中抒发的情感。

而诗词与音乐的意象表达则为作品赋予了更加丰富的想象空间。

诗词与音乐之间的交融展示了二者的无限可能性,同时也促进了文学和音乐之间的跨界合作,为文化传承带来了新的可能性。

音乐与诗词的结合不仅让作品更加丰富多彩,也为传统文化的传承注入了新的活力,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绚丽多彩。

【关键词】音乐、诗词、交融、文学、共通性、表现形式、引用、情感表达、意象表达、共鸣、无限可能性、跨界合作、文化传承。

1. 引言1.1 音乐与诗词的交融音乐与诗词作为两种不同的艺术形式,在历史上常常相互交融,相互借鉴,共同创作出让人心醉神迷的作品。

音乐和诗词都是表达情感、抒发内心的方式,它们共同探讨人生、爱情、梦想等主题,通过音乐的旋律和节奏,诗词的文字和意境,共同启迪人们的心灵。

在古代,音乐和诗词常常是相辅相成的。

古代的诗人往往在创作时就会将自己的作品配以特定的音乐,以增强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

而音乐家也会从诗词中找到灵感,创作出富有诗意的音乐作品。

在现代,音乐和诗词的交融更是深入人心。

许多歌曲的歌词源自于著名的诗词,将古代的诗意融入到现代的音乐中,以新的形式传承着古人的智慧和情感。

诗人也会受到音乐的启发,创作出富有音乐感的现代诗歌,使诗歌更加生动、鲜活。

音乐与诗词的交融不仅丰富了艺术形式,也丰富了人们的精神世界。

它们相互借鉴、相互激发,共同书写着美好的人生乐章。

1.2 文学与音乐的共通性文学与音乐作为两种艺术形式,在表现方式和传达情感的途径上存在着许多共通性,这种共通性使得诗词能够与音乐产生深入的交融与共鸣。

剖析古典诗歌和当代流行音乐关系

剖析古典诗歌和当代流行音乐关系

剖析古典诗歌和当代流行音乐关系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诗歌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无数人倾心。

而流行音乐似乎难于同高雅的古典诗歌相提并论。

所以不会有太多的人主动地将两者联系在一起。

但正如滔滔江水实则来源于千年积雪的消融,古典诗歌与当代的流行音乐,其实也有着一个根源与发展的关系,古典诗歌对流行音乐的影响更是日益彰显。

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悠久的历史,祖先给我们留下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中国古典诗词更是有着值得炫耀的历史,丰富的内涵,悠长的韵味,高深的意境,一切的一切,流传至今。

也正所以,纵览数十年来的流行音乐,处处都有古典诗词的影子,点点滴滴可见古典诗词的风韵犹存。

本文拟从两方面对“中国古典诗歌与流行音乐”做相关阐释:一是唐诗宋词元曲及流行音乐的由来和特点;二是从不同角度看诗歌对流行音乐歌词创作的影响。

首先研究唐诗、宋词、元曲及流行音乐的由来发展和特点:中国是诗的国度。

诗大体可分为两类:一类是古体诗,如《诗经》、《楚词》等;另一类是格律诗,在一首诗中,讲求平仄、韵脚和对仗等。

唐帝国的经济的发展必然导致文化的繁荣。

国内各民族的融合,日趋频繁的国际文化交流,各阶级各阶层的生活变得丰富复杂,为诗词创作提供了多种多机关报养料和素材。

唐帝国制定和执行的科举选拔人才的制度以诗赋主要内容,这种机制也直接促动了诗歌的创作。

其特点:从形式上讲究调声、隶事和内容上沿袭宫体,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旋律,或慷慨激昂、或缠绵婉转、或英雄气概、或儿女情长。

词是诗经及魏乐府之蜕变和唐代近体诗持续发展的结果。

词和诗的最大区别就是,诗为整齐的五、七言(齐言),而词则长短句(杂言),依照乐曲的节拍而填制长短句的“词”。

“词”就这样产生的。

宋词的成熟繁荣时期,则是词创作的最高峰,数量质量都达到了巅峰时期。

宋词得到整个社会各阶层人士的普遍认同和喜爱。

词已深深植根于广大人民群众的文化沃土之中,得到空前的发展,成为一个历史时期文学样式的代表。

论古诗词对于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

论古诗词对于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

论古诗词对于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古诗词是中国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艺术价值,也具有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

在中国音乐创作中,古诗词的影响不容忽视,它能够给流行音乐注入浓厚的文化内涵,让音乐作品更具有艺术价值和审美价值。

因此,本文将就论古诗词对于流行音乐创作的影响进行讨论。

一、古诗词与流行音乐的联系古诗词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历经千年风雨,一直以来都是人们喜欢的良好品味之一。

古诗词具有丰富的情感、优美的语言和鲜明的艺术特色。

而流行音乐则是一种受欢迎的音乐类型,它通过简单易懂的歌词、优美的旋律、鲜明的节奏和摇摆的舞步,让人们沉浸于音乐的世界中。

古诗词和流行音乐都有着相似的情感表达方式,因此在音乐创作中,古诗词的影响非常明显。

古诗词与流行音乐的联系有三个方面:1.旋律方面。

古诗词的旋律古朴典雅,其音韵美妙,节奏流畅,是中国传统音乐的典范。

而流行音乐则以朗朗上口的旋律为主,使听众容易接受和记忆。

因此,在音乐创作中,一些作曲家常常借鉴或引用古诗词中的旋律元素,来增强流行音乐的艺术性和时代感。

例如,著名音乐家谭盾的流行歌曲《流芳》,就借鉴了元代文学巨匠汤显祖笔下的《牡丹亭》中的音乐元素,使这首歌曲的旋律变得深远而又古色古香。

2.歌词方面。

古诗词的语言简练、含蓄而充满了诗意,具有强烈感染力和吸引力。

而流行音乐的歌词则直接表达情感,有着强烈的现代感。

因此,在音乐创作中,一些词曲作者常常将古诗词中的优美语言和富有诗意的表述方式融入到流行歌曲的歌词中,创造出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精神的作品。

例如,许嵩的《演员》中,将唐代女诗人薛涛的诗句“雨后初晴漠漠轻烟,绿树依稀见桥边”融入了歌词中,让这首歌的文化气息更浓。

3.意境方面。

古诗词的意境多半是优美、深远、含蓄的,具有高度的情感表现力和意境感染力。

而流行音乐则更多的是表现现代生活和社会现象,追求简洁、明快、有力的效果。

因此,在音乐创作中,一些词曲作者会将古诗词中的意境和流行歌曲的形式相结合,创造出富有文化感染力和情感共鸣的作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在千百年 来的历史文化长河的洗涤中淀积下来的文化瑰宝,以其深 厚的文化背景、凝练的语言形式、委婉含蓄的表现手法、意 味悠远的艺术境界影响者一代代中国人。“诗言志、歌咏 言”是中国的古典诗词的共性,历代的文人墨客,都将“可 歌可咏”作为衡量诗词作品优秀与否的一个重要标准。从 诗经、楚辞、汉赋到唐诗、宋词、元曲以至明清文艺,均有抒 发情感、表达志向的特征。在表现形式上追求适合表达内 心情感的韵律,在内在意韵上体现了复杂丰富的思想情 感:热情欢畅的唐诗、绚丽多姿的宋词、倜傥奔放的元曲、 晓白率真的明清文艺等,构成中国文化长轴中一幅幅秀美 的图景。 作为中国文化重要元素的流行歌曲,或多或少受到中 华民族特有历史文化的影响。从诗歌的起源来看,它源于 生产劳动、生活体验,从生产生活的节奏脱胎而出,并较好 地推动了时代音乐的创新与发展。无论是诗经、五言诗、 唐诗、宋词还是元曲,其实也就是那个时代的流行音乐。 中国文化。诗言志、歌咏言”的传统告诉我们,流行歌曲就 是一种通俗文化,它和民族文化相辅相承,文化本身没有 严格意义上的雅与俗之分,关键在于融合的手段。流行歌 词创作也就是一种文学创作,它与诗歌创作密切相关。尤 其是到了现代,很多流行歌曲歌词的创作就是通过对古典 诗词的借用、妙化,使得流行音乐达到画龙点睛的艺术效 果。基于这个层面,当前中国的流行音乐,越来越富有民 族特色,并逐步走向进步与成熟。
(责任编校罗渊)
138
万方数据
活节奏越来越快,现代人对古典诗词的关注越来越少,特 别是青少年。由于现在学生的课业负担十分繁重,他们花 在课外阅读的时间少之又少,加之时代的距离、应试教育 等因素的负效应,青少年只对课本上的有所了解,教材以 外的根本不涉足,这在很大程度上扼杀了青少年对古典诗 词的兴趣。从掌握的情况看,直到上个世纪的七十年代 末,许多中学生还有在笔记本里写满所喜欢诗词的习惯, 但现在已是风毛麟角了。现在的青少年喜爱更多的是那 些充满现代元素的东西,流行音乐正是其中一种主要形式。 由于古典诗词与流行歌词创作有着很重要的渊源,在 这种情形下,正好可以搭上流行音乐的顺风车,进入青少 年的生活。古典诗词所蕴涵的魅力就在于它能激起现代 人丰富的情感,给歌曲以新的情感体验。沿袭古典诗词所 创作的流行音乐,一方面在歌词作上继承了传统诗词语言 上的提炼与表达手法上的含蓄内敛,提高了音乐的品味; 另一方面,在主题表达上无论是说家国情怀,还是儿女情 思、个人愁闷,古典诗词往往具有将语言与情感一同浓缩 的特点,从而增添许多回味的空间和意境悠长的韵味。’这 也是对我们民族文化的继承和宏扬。如曹颖的<虞美人>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王菲的<但愿人长久>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毛宁的<涛声依IB)(“带 走一盏渔火,让它温暖我的双眼,留下一段真情,让它停泊 在枫桥边”)。当这些音乐响起时,或多或少会在人的心底 产生这样或那样的共鸣,国破之恨、想思之苦、恋乡之情, 油然而生,这无不与我们对古典诗词有较好的领悟与赏析 有关。闲暇之余,唱起歌曲想起诗词、翻阅诗词回想音乐, 是很自然的事情。中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司长 王登峰在谈到这个问题时曾这样说过,“现在我们正考虑 把经典国学诗文谱写成流行歌曲,以经典诗词为词,结合 现代流行音乐让中小学生传唱,让国学经典教育深入到学 校方方面面”。 中华民族的古典文化有着今天的光辉和璀璨,是靠我 们一代代艰辛的传承和不断的发展才得来的。我们理应 将这民族的火种继续传承下去。作为一种宝贵的文化遗 产,古典诗词永远都会对现代包括今后的流行歌曲创作起 着这样或那样的影响,它将会是流行歌曲创作中一个不可 舍弃的主题,一种取用不尽的源泉。藉着流行音乐的翅 膀,以古典诗词为题材的流行音乐,将唱响祖国大江南北, 滋润现代人的生活、熏陶人的情感、提升人的素养。

古典诗词是流行歌词创作的重要素材来
源。提升了其表现力 中国古典诗词是中华8 作者简介:葛金平(1972一),女,湖南湘乡人,文学硕士,副教授,主要从事现当代文学,课程教学论研究。 137
万方数据
代的人们对爱情失去了信心,他们不是把爱情奉为一种信 仰、一种归宿,而是把爱情当做一个驿站、一种缘分。人世 悲欢,缘来缘去,好聚好散。黄安化用李白诗之所以取得 如此巨大的成功,我想不外乎两个因素:一是新词在语言 和节奏上更切合现代流行音乐;二是在情感表现方式上也 的确迎合了现代人的爱情心态。正因如此,尽管新词在情 感内涵上较之李白原诗单薄肤浅了许多,但是仍得到了现 代人的喜爱。早在十多年以前,国内著名的研究思想史的 专家葛兆光先生就曾在<读书)上撰文<唐诗过后是宋词>, 认为古典诗词融人流行歌曲,其艺术表现力不断被得以充 实与提高,使作品更具有大众性、通俗性和高雅性。 由此我们可以说,古典诗词为流行歌曲提供了丰富的 素材,较好地拓展了其表现力,使作品透出一种典雅之美, 并迅速地得了人们的认同并在社会上广为传唱。
[5]罗 三现代流行音乐拓展了古典诗词的传播途 径。宏扬了民族文化
吟诵古典诗词是中国人的传统。然而,随着现代社会 的快速发展,电视、网络进入人们的生活,人们的工作、生 (3). [6]黄
忠.谭小臃艺术歌曲的和声[J].音乐艺术,1989 自.文论分册[M].合肥:安徽文艺出版社,1997.
[7]诗叶新声・序[M].台北:东大图书公司,1978.
二古典诗词充实了流行歌曲的表现主题。丰 富了其感染力
艺术创作说穿了就是对社会生活的能动反映,社会主 体的政治观点、价值体系、文化表现都会通过其作品的审 美意识集中体现出来。从古至今,人们所处时代、所经历 的事物虽不相同,但人的基本反映与情感,并不受时代与 经历的限制,用以表现古人情感的诗词歌赋,同样也会在 当今现代人的心理上得到应照。流行歌曲展现千姿百态 的生活,表达形形色色的情绪与心态。而曾作为时代的流 行歌曲,古典诗词的功能与意义恰好在这个地方。古诗词 非常讲究韵律,大多音乐感极强,而从另一个角度上,结合 到中国人的情感表达方式,往往是含蓄婉转、迂回曲折、动 人不止,这些恰似当今诸多流行歌曲创作人所孜孜以求的 一种境界。因此,许多音乐创作人,大胆地采用拿来主义, 直接挑选经典的唐诗宋词,谱上曲子,换一种角度来诠释 千古佳句,其情感感染力极强。如周传雄演唱的(寂寞沙 洲冷)流露出来的凄凄伤感,表现出来的丝丝无奈的情感 基调。传统诗词中的许多句子,多的是美不胜收的歌词资 料。现代创作者全首引用或截句接收、或利用前人的意境 构句或词汇溶人自己的思想,谱出一曲曲韵味无穷、优美 动听的歌曲,展现了当代人独特的情感选择与对当前社会 的感触。二者有机的融合,从而增添许多回味的空间,和 意境悠长的韵味。如<十五的月亮>、<精忠报国>、<在水一 方)、<棋子>、<枕着你的名字入眠>等,歌曲中的多种意象, 如月亮、黄草、马蹄、高楼、黄叶、冷雨,都可以使人体验到古 典诗词的典雅之美。 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 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将无尽的情感宣泄凝 结其中,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的文化、文人精神。融入古 典诗词精粹的流行音乐,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 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通俗而不俗,表现主题得以扩 展,内涵品味使人心醉,艺术感染力更加丰富,在潜移默化 中走进寻常百姓家的生活,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一部分。
第2卷第3期 2010年6月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Theory and Practice of Contemporary Education
V01.2
No.3
June.2010
论流行音乐与古典诗词的关系
葛金平
(湘潭职业技术学院,湖南湘潭411104)
摘要:流行音乐向来受人们喜爱,现今流行音乐无论从形式到主题,可谓丰富多彩、包罗万象。其融入社会,成为百 姓生活的一部分。诗词缘于生活,历经历史淀积的中国古典诗词,语言凝练、主题丰富、韵味悠长、意境深远,成为流行歌曲 歌词创作的重要源泉。流行音乐的发展,激发了人们关注古典诗词的兴趣与热情,丰富了现代人的情感体验。 关键词:古典诗词;流行歌词;关系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884(2010)03—0137—02
内涵、悠长的韵味、高深的意境,充斥着中国文化的每一个 角落。作为中国文化重要元素的流行歌曲,传统诗词的影 子随处可见。像车续铃的《最远的你是我最近的爱》、陈瑞 的《鱼和水的故事>、<白狐>等,点点滴滴处都有古典诗词 的风韵。流行音乐是相对于高雅音乐的一种通俗的音乐 表现形式,是大众文化中最常见的代表,虽浅显通,但绝不 卑劣下流。尤其是创作者将其与古典诗词融合,提升了其 表现力,使人耳目一新、倍感亲切。较为熟悉的如李煜的 <相见欢>(无言独上戏楼)《乌夜啼》(林花谢了春红)和 <虞美人>、苏轼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范仲淹的 <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秦观的《桃园忆故人>(玉楼 深锁多情种)、聂胜琼的《鹧鸪天>(玉惨花愁出凤城)、欧阳 修的<玉楼春)(别后不知君远近)、朱淑真的<生查子>(去 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辛弃 疾的<丑奴JL)(少年不识愁滋味)、李之仪的<卜算子)(我 住长江头,君住长江尾)等。这些歌词创作只是借用古典 诗词的名或其中某个著名词语,但古典诗词的介入,有力 地提升了流行音乐作品的表现力,丰富了作品的情感表 达,更容易引起听众的共鸣。当前,许多流行歌曲词作家, 注重借用古典诗词中的主题或内容,从而赋予流行歌曲另 一表现空间,展现一段现代的故事情感。如电视连续剧 <射雕英雄传)中通过对岳飞《满江红》的谱曲配唱,较好地 烘托出了剧中人物的情绪与胸怀,一下子就将观众导入到 某种情境中,从而收到了预定的艺术效果。对照李白的 <宣州谢跳楼饯别校书叔云>,黄安在《新鸳鸯蝴蝶梦>中化 用和沿袭了李白的诗句,但是所表达的主题却有了改变, 烙上了鲜明的时代印记。李白在诗中所抒发的是中国古 代知识分子怀才不遇的抑郁和苦闷;而黄安表现的则是现 代人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今天拥有的爱情观。这反映了现
参考文献:
[1]葛兆光.唐诗过后是宋词[J].读书,1994(12). [2]宋秋敏.试论当代流行歌词向唐宋诗词的诗意回归 [J].中国韵文学刊,2006(4). [3]大 明.唐诗宋词元曲明清文艺的内在美[EB/OL]. 文化长廊。http://www.kl:p,a88.com. [4][英]A.班尼特.流行音乐文化[M].北京:北京大学 出版社,200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