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作业部操作规程
连铸操作工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适用范围本规程适用于本公司连铸操作工在操作连铸设备过程中的安全操作规范。
二、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检查设备操作前,应认真检查连铸设备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包括铸机、冷却系统、拉坯装置、控制系统等。
如有异常,应立即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 检查原材料检查原材料的成分、温度、粒度等是否符合要求,如有不符合,应及时调整。
3. 检查安全防护设施确保安全防护设施齐全、完好,如防护罩、防护栏、警示标志等。
4. 检查个人防护用品操作工应穿戴好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防护眼镜等。
三、操作流程1. 启动设备根据生产指令,启动连铸设备,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 调整铸机根据生产要求,调整铸机参数,如铸机速度、冷却水流量、冷却水温度等。
3. 添加原材料根据生产需求,添加原材料至料斗中,确保原材料供应充足。
4. 控制拉坯装置根据生产要求,控制拉坯装置的速度和位置,确保拉坯过程平稳。
5. 监控生产过程实时监控生产过程,包括铸坯质量、冷却水温度、拉坯速度等,确保生产过程稳定。
6. 调整参数根据生产情况,及时调整铸机参数,确保铸坯质量。
7. 停止设备根据生产指令,停止连铸设备,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四、安全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严禁触摸高温设备、冷却水、铸坯等,防止烫伤、冻伤等事故发生。
2. 严禁在设备运行过程中进行检修、清洁等工作,以免发生安全事故。
3. 严禁在设备附近堆放杂物,确保操作区域安全。
4. 操作过程中,注意观察设备运行状态,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5. 操作过程中,严禁酒后作业,确保操作安全。
6. 严禁在设备附近吸烟、使用明火等,防止火灾事故发生。
五、应急处理1. 发生火灾时,立即切断电源,使用灭火器进行灭火,并迅速撤离现场。
2. 发生设备故障时,立即停止设备运行,报告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3. 发生人身伤害事故时,立即采取急救措施,并报告上级领导。
六、培训与考核1. 新员工在上岗前,必须接受连铸操作规程的培训,考核合格后方可上岗。
连铸工安全操作规程

连铸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钢铁连铸工艺在现代钢铁生产中起着重要作用,涉及到众多设备和人员,因此在工艺操作中,必须高度关注安全问题。
本文旨在制定一份全面的连铸工安全操作规程,以指导工艺操作中的安全防范工作,最大程度地保障人员安全与设备的稳定运行。
二、安全教育培训1.新进工人投入工作之前,必须通过安全培训考核,考核内容包含各个设备的安全操作规程、事故防范应急处理办法以及工厂安全意识。
2.其它工人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安全教育培训,包含前期操作安全、高温作业安全、机械设备操作安全、化学品生产安全等内容。
三、安全防范措施1.皮肤和眼部防护:钢铁连铸工艺中,油渣等化学物质大量喷洒,作业员必须佩戴防护面罩,手套,并采用隔热鞋或工作鞋,以保护皮肤与眼部不受损害。
2.设备的防护:设备及工具必须符合安全防范标准,并做好维护保养及检测,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设备安全稳定运行。
3.操作规范:操作人员必须遵守操作规范,如:操作过程中要保持注意力,不得在设备周围走动,禁止在设备旁吸烟等,确保工作环境安全。
四、事故防范应急处理1.如发现设备故障,请立即停止操作,并通知相关维修人员进行处理。
2.一旦发生事故,工人应立即停止操作并按照应急处理流程操作。
3.对于事故作出详细记录并进行分析,总结教训,排除安全隐患。
五、工人身体健康护理1.工作场所应保持空气流通,温度适宜,并定期清洁消毒。
2.每天必要的生活用品,如矿泉水、毛巾、消毒液等都应当充足储备。
3.每年定期体检,确保工人身体健康。
六、罚则与奖励1.如发现有违反操作规定的工人,将受到惩罚,如扣发工资、降工资等。
2.对于安全问题表现优异的工人,将给予表彰奖励。
七、结语本连铸工安全操作规程是工艺操作中安全防范的重要文件,通过宣传与推广,对于保障工人生命安全、设备稳定运行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希望本规程的制定能够促进连铸工艺的快速健康发展。
连铸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

连铸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连铸工作的安全生产,防范事故的发生,制定本规程。
第二条连铸工作是指在冶炼过程中,将液态金属连续注入到连铸机中,通过连铸系统进行连续凝固和成型的工作。
第三条本规程适用于所有从事连铸工作的工作人员。
第四条连铸工作必须严格按照国家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操作,确保工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五条连铸工作必须严格遵守厂内的安全操作规程,并接受相关的安全培训和考核。
第六条针对不同类型的连铸机设备,必须有专门的操作规程,并由专人负责编制和执行。
第二章连铸工作的安全操作规程第七条连铸工作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操作规程:1.操作前必须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工作服、防护眼镜、防护手套等。
2.必须熟悉连铸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操作要领,不能随意调整机器参数,必须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3.操作时必须保持机器周围的通风良好,保持操作区域的清洁整齐。
4.严禁在连铸机运行时进行维修和更换零部件,必须在停机状态下进行。
5.操作时必须保持注意力集中,不得抽烟、饮食或聊天。
6.在发现设备异常或故障时,必须立即停止工作,并上报相关人员进行处理。
7.严禁超负荷运转连铸机,必须根据机器的额定参数进行操作。
8.必须定期对连铸机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设备的安全性能。
9.严禁在作业区域内堆放杂物,保持通道畅通。
10.操作结束后,必须进行设备的清理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八条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以下技能:1.熟悉连铸机的操作流程和工艺要求。
2.掌握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
3.了解相应的设备操作规程和安全操作规程。
4.掌握连铸机的监控技术和操作控制技能。
5.掌握设备的维护和修理技术。
第九条操作人员必须具备以下素质:1.具备高度的责任心和安全意识,自觉遵守安全规定。
2.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有效地与其他人员进行协作。
3.具备适应周围环境变化的能力,能够灵活应变。
水平连铸机组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水平连铸机组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保障水平连铸机组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设备的正常运行,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水平连铸机组工作人员的安全操作,包括工作人员个人安全、设备使用规范、事故处理等方面的规定。
第三条:水平连铸机组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本规程,并按照规程中的要求进行操作,任何违反规程的行为都将受到相应的处罚。
第二章工作人员个人安全第四条:水平连铸机组工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的安全培训,具备相应的操作技能,持证上岗。
第五条:工作人员进入机组操作区域时,必须正确穿戴安全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第六条:工作人员在操作区域内必须保持清醒的状态,禁止饮酒、吸烟等影响安全操作的行为。
第七条:工作人员在操作区域内必须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禁止抛弃垃圾、吐痰等不雅行为。
第八条:工作人员在操作区域内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品,禁止携带未经许可的电气设备。
第三章设备使用规范第九条:水平连铸机组工作人员必须熟悉设备的操作规程和性能特点,按照规程要求进行操作。
第十条: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时必须将注意力集中在操作过程中,禁止分心、玩闹等行为。
第十一条:工作人员在对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时,必须事先切断电源,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第十二条:工作人员在使用设备时必须按照规定的操作步骤进行,禁止随意更改设备参数,以免引起事故。
第十三条:工作人员离岗时必须关闭设备电源,保证设备的安全状态。
第四章事故处理第十四条:水平连铸机组工作人员在发现安全事故时,必须迅速报告主管人员,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
第十五条:工作人员在处理事故时必须按照相应的应急预案进行,禁止擅自行动,以免造成更大的损失。
第十六条:工作人员在事故处理过程中必须保持冷静,保护好自身的安全,不可逞勇。
第十七条:事故发生后,主管人员必须及时调查事故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事故再次发生。
第五章处罚规定第十八条:对违反本安全操作规程的工作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记过、记大过、辞退等。
连铸工序安全操作规程(2篇)

连铸工序安全操作规程一、安全管理守则1.工作人员必须严格遵守连铸工序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自身安全;2.未经相关负责人批准,任何人不得随意进入连铸工序作业区域;3.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进入作业现场;4.员工必须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如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等;5.严禁在连铸工序作业区内吸烟、使用明火或任何有火源的设备;6.发现异常情况或紧急事故时,应立即向第一责任人汇报并采取紧急避险措施;7.严禁酗酒或吸毒后进行连铸工序作业。
二、连铸设备操作安全规范1.操作人员必须熟悉连铸设备的操作原理和工艺流程;2.在进行设备操作前,必须检查设备的运行状况,如液压系统、电气系统是否正常;3.操作人员必须严格按照设备操作流程进行操作,严禁盲目调整设备工作参数;4.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确保其工作状态稳定可靠;5.操作人员在设备操作期间,应保持高度集中注意力,严禁分心或进行其他无关操作;6.严禁在设备工作运行中输入错误指令或进行不当操作,以免引发事故;7.连铸设备操作人员应熟悉应急措施,一旦发生意外情况,要能迅速切断电源或采取其他紧急停机措施。
三、液相调温操作规范1.在进行液相调温操作前,必须先将设备切断电源,并进行放气处理;2.调整温度前,应先确认设备内液相的当前温度,并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3.液相调温时,应逐渐加热或降温,不得过度或急剧调整;4.调整液相温度时,应注意观察设备显示的温度变化情况,及时调整加热或降温操作;5.调温结束后,必须将设备彻底冷却后方可重新投入使用。
四、连铸作业操作规范1.进行连铸作业前,必须检查连铸模具、机械设备的完整性和正常工作状态;2.设备投入运行前,应先进行空转试验,确保整个连铸过程的稳定性;3.作业人员在连铸操作期间,要仔细观察连铸模具的工作情况,发现问题及时报告;4.每次连铸结束后,必须对连铸模具进行彻底清洗和保养,确保下次使用时的正常运行;5.连铸过程中,严禁随意更改连铸模具的位置或调节连铸速度,如需调整应由相关负责人进行操作;6.严禁在连铸作业区内乱丢废料或杂物,保持工作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连铸大包浇铸操作规程(3篇)

第1篇一、操作前的准备工作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劳保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防护手套等,确保人身安全。
2. 检查浇铸设备,包括浇铸机、大包、中间包、冷却装置等,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3. 检查浇铸环境,确保通道畅通,无障碍物,地面干燥,防止滑倒。
4. 熟悉浇铸工艺参数,如浇铸速度、浇铸温度、浇铸时间等。
5. 准备好浇铸所需的材料,如钢水、耐火材料、冷却水等。
二、操作步骤1. 启动浇铸设备,调整浇铸机至合适位置。
2. 将大包中的钢水倒入中间包,注意控制倒入速度,防止钢水溅出。
3. 调整浇铸速度,使钢水平稳流入中间包,避免产生气泡和夹杂物。
4. 观察钢水流动情况,确保钢水流动顺畅,无堵塞现象。
5. 控制浇铸温度,根据钢种和浇铸要求,调整冷却水流量,使钢水温度保持在合适范围内。
6. 浇铸过程中,密切关注钢水表面,发现异常情况(如钢水表面出现裂纹、气泡等)立即采取措施调整。
7. 浇铸完成后,关闭冷却水阀门,停止冷却装置运行。
8. 清理浇铸现场,确保设备、场地整洁。
三、注意事项1. 操作过程中,严禁饮酒、吸烟,保持清醒头脑。
2. 操作人员应熟悉浇铸设备、工艺参数和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准确无误。
3.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不得擅自更改浇铸参数。
4. 注意观察钢水流动情况,防止钢水溅出伤人。
5. 操作过程中,如发现设备故障或异常情况,应立即停止操作,报告上级处理。
6. 作业结束后,对浇铸现场进行清理,确保安全、卫生。
四、操作结束后1. 关闭浇铸设备,切断电源,确保设备处于安全状态。
2. 清理现场,收集废料,做好废料处理工作。
3. 对操作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4. 向上级汇报操作情况,接受检查指导。
本规程适用于连铸大包浇铸操作,操作人员应严格遵守,确保安全生产。
第2篇一、操作前准备1. 操作人员应穿戴好劳保用品,如安全帽、工作服、手套、防护眼镜等。
2. 检查浇铸设备,包括大包回转台、中间包、拉矫机、吊车等,确保设备运行正常。
2023年连铸车间安全操作规程

2023年连铸车间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保障连铸车间的生产安全、员工身体健康和设备设施的正常使用,规范和维护车间秩序,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和公司制定的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本规程。
第二章车间生产安全第二条在连铸车间操作过程中,严禁无证无照人员进入车间,不得发生擅自进入车间进行操作的行为。
第三条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关培训并取得上岗证方可上岗操作,未取得上岗证的人员不得擅自操作。
第四条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应始终保持警觉,注意观察周围环境,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
第五条操作人员应遵守车间的作业规程,不得随意更改操作流程或自行调整设备。
第六条操作人员不得私自调整设备的参数,如需调整应由专人执行。
第七条操作人员必须按照规定佩戴个人防护用品,并做好防护措施。
第八条在连铸车间,严禁吸烟、饮食、乱扔垃圾等不良行为。
第九条连铸车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检查并保证通风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十条连铸车间的疏散通道必须保持畅通,不得堆放任何杂物。
第十一条连铸车间的消防设施必须始终保持完好,并定期检查和测试。
第十二条在连铸车间作业时,禁止使用任何易燃易爆物品和具有强酸碱性的物品。
第三章车间设备安全第十三条在对设备进行维修、保养和调试时,必须切断相关电源并按程序关机。
第十四条禁止擅自更换、移动设备的控制面板或按钮,不得随意触碰设备的高压线路和零部件。
第十五条在设备运行过程中,不得私自打开和拆卸设备的防护罩和保护装置。
第十六条设备出现故障时,不得擅自进行修理,应立即向专业维修人员报告。
第十七条设备运行时,操作人员应保持专注、集中注意力,严禁闲聊和无关的行为。
第十八条操作人员应定期对设备进行检查和保养,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第十九条设备设施的润滑油脂和紧固件等必须经常进行检查和更换,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第四章事故应急处理第二十条连铸车间设有应急处理指导书和应急措施,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熟悉并按照指导书和措施进行相应的应急处理。
第二十一条连铸车间设有应急疏散图,所有操作人员必须熟悉疏散路线,并在发生事故时按照疏散图指示及时撤离。
连铸工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连铸工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为了保障连铸工的人身安全和工作安全,规范连铸工的操作行为,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章连铸工的安全防护1.连铸工必须严格遵守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认真执行各项安全制度和规定。
2.连铸工应按照企业安全操作规程进行工作,服从上级安排。
3.连铸工应认真听从应急演练和安全教育培训,提高自身安全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4.连铸工进入工作区域必须穿戴好相关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服、防护手套等。
5.连铸工在工作过程中要保持清醒,不得饮酒、吸烟等影响操作安全的行为。
6.连铸工要保持工作区域的整洁,确保操作区域的安全性。
第三章连铸工的操作规范1.连铸工在启动前应仔细检查设备和工具的完好性,确保工作环境的安全。
2.连铸工要熟悉工作流程和操作要求,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连铸工必须正确使用设备和工具,禁止私自拆卸、更换设备。
4.连铸工在操作过程中要注意设备的运行状况,如发现异常情况要及时报告上级。
5.连铸工要保持工作岗位的光洁度,防止工作区域积存杂物,避免跌倒、滑倒等意外发生。
6.连铸工应定期进行设备保养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和安全性能。
第四章连铸工的应急处理1.连铸工应熟悉事故应急处理程序,掌握紧急停车和应急停电等操作方法。
2.连铸工在发生事故时要迅速切断相关设备的电源,并第一时间报告和求助上级。
3.连铸工要冷静处理意外情况并及时组织人员撤离,确保人员的生命安全。
4.连铸工在应急处理中要配合其他部门和人员的工作,协同处理紧急情况。
5.连铸工在事故处理结束后要进行事故原因分析,总结教训,加强安全措施。
第五章连铸工的安全教育培训1.连铸工必须接受企业组织的安全教育培训,了解工作环境的安全特点和风险,掌握安全知识和应急处理技能。
2.连铸工要参加企业组织的应急演练,提高在紧急情况下的应变能力。
3.连铸工每年要接受一定的安全知识培训,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
4.连铸工要积极参与安全检查和安全活动,发现和纠正不安全行为和隐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连铸技术操作规程1.各岗位操作规程1.1大包浇钢工岗位操作规程1.1.1.开浇前的准备工作1.1.1.1材料的准备接班后根据当班生产情况,将本岗位所使用的材料及工具准备齐全并放在规定位置。
1.1.1.1.1按钢种要求备齐中包覆盖剂。
1.1.1.1.2准备大包烧氧用的氧气管,每流不少于六根。
1.1.1.1.3测温枪,测温头,取样器,氩气连接管及快速接头,快速接头及相应的工具,灭火器,氧气胶带,其中测温管,取样器,使用前必须保证干燥。
1.1.2.大包保护套管操作机构的准备1.1.2.1确认钢包长水口机械手水口碗可正常使用。
1.1.2.2检查长水口臂法兰处紧固状况。
1.1.2.3检查操纵机构在各方向上的自由运动。
1.1.2.4检查长水口机械手液压升降的稳定性。
1.1.2.5长水口安装在机械手上。
氩气管连接到长水口,中间包烘烤后,将长水口置于包盖上方进行烘烤。
1.1.2.6准备用于清理长水口和大包烧氧的烧氧管。
1.1.2.7检查大包回转台锁定装置是否正常。
1.1.3.设备检查1.1.3.1检查急停按钮是否正常。
1.1.3.2检查回转台所有的运动(升、降、左转和右转),并确认无异常噪音。
1.1.3.3检查润滑和液压管线的密封性和机械状况。
1.1.3.4检查钢包盖的耐火材料状况。
1.1.3.5检查钢包滑板液压缸及风冷系统。
1.1.3.6检查钢包盖操纵机构。
确认包盖运动(旋转、升降)正常。
1.1.4.开浇操作1.1.4.1在开浇前应了解本炉钢水的有关数据:1.1.4.1.1精炼后温度1.1.4.1.2炉号钢种及终点的化学成分1.1.4.1.3座包时转台接收位叉臂处于高位1.1.4. 2回转台接收钢水操作1.1.4.2.1接收钢水前,接收臂打到上极限位,锁定转台。
1.1.4.2.2钢水上台前,对钢水进行测温。
1.1.4.2.2.1钢包至浇铸平台时,需对钢水进行测温。
1.1.4.2.2.2测温前确认测温管与测温枪连接正确。
1.1.4.2.2.3沿钢包壁向内300mm处把测温偶头插入钢包钢水内约200--—300mm。
1.1.4.2.2.4偶头在钢水中停留3—5秒,听到测温完毕信号时拨出测温管。
1.1.4.2.2.5如测温失败重复以上操作。
1.1.4.2.3指挥天车把钢包座到叉臂上,开出天车1.1.4.2.4清理油缸滑道的残物,把滑板油缸安装在滑板机构上连接压风软管及防护板。
在钢包下水口上套上密封圈,解除转台锁定。
1.1.4.3钢包长水口安装操作1.1.4.3.1在浇钢前将长水口安装到机械手水口碗上,并连接好氩气软管。
1.1.4.3.2在提升烘烤器后,将水口手动移到中间包中孔内,通过摇柄调整确定水口竖直。
1.1.4.3.3钢包和中间包车到浇铸位后,手动调节使长水口对准钢包下水口。
并检查长水口与冲击砖中心标志是否对应。
1.1.4.3.4把手动液压阀打到升位,机械手上升,长水口与钢包下水口压紧调正后,机械手将自动停止上升,并与叉臂同步升降。
1.1.4.4 钢包盖操作1.1.4.4.1按大包主操作盘上的“上升”按钮,包盖升到上极限位,“下降”按钮,包盖降到下极度限位。
到位将自动停止。
1.1.4.4.2 在大包主操作盘上按“大包盖上升”按钮,大包盖开始上升,当大包盖上升到上极限位时,大包盖停止上升;按“大包盖下降”按钮,大包盖开始下降,当大包盖下降到下极限位时,大包盖停止下降。
以上操作均为“点动”操作。
1.1.4.4.3机长指令,打开大包滑动水口,将滑板打到全开位置,开始浇铸。
钢包开浇后,当中间包重量达到31t时,向中间包加入500kg保温剂。
注意未上套管时严禁向冲击区加入保温剂。
——在当大包水口自动开浇失败时按以下步骤操作:1.1.4.4.3.1.先反复开关滑动水口几次,仍不能自开将水口关闭。
1.1.4.4.3.2提升大包叉臂将长水口摘下,并将长水口旋转离开浇铸位。
1.1.4.4.3.3把大包水口滑板完全打开,将烧氧管插入水口引流,要求烧氧管弯曲部分的长度不小于750mm,烧水口时要保证氧管与水口垂直以免烧坏水口。
1.1.4.4.3.4烧开水口后试滑两次。
1.1.4.4.3.5待大包钢流顺通,关闭大包滑板,并将长水口旋转到浇铸位。
1.1.4.4.3.5.1安装上长水口,重新打开滑板进行正常浇铸。
1.1.4.4.3.5.2双流开浇正常后将包盖及钢包降到低位。
1.1.4.4.5中间包测温1.1.4.4.5.1每炉钢水浇3-5分钟后开始测温,以后测温间隔时间不得大于8min/次。
1.1.4.4.5.2把测温管插在测温枪上。
1.1.4.4.5.3沿中间包测温孔把测温管插入中间包钢水内约300mm。
1.1.4.4.5.4测温管在钢水中停留3—5秒,听到测温完毕信号时拔出测温管。
1.1.4.4.5.5如测温失败重复以上操作。
1.1.5 浇注过程操作1.1.5.1浇注过程中随时补加中包保温剂,保证钢水液面不透红。
1.1.5.2通过叉臂的升降,调整大包保护套管侵入深度使其进入深度约在100~150mm。
1.1.5.3多炉连浇时,当上一炉钢包内钢水显示20t时必须将中间包钢水液面保持在最高允许位置。
1.1.5.4浇完一炉后,升叉臂的同时,把手动液压阀打到降位,机械手下降,长水口与钢包下水口脱开,把手动液压阀打到中间停止位,机械手停止升降,用氧气清理长水口里面的残钢。
1.1.5.5取成品样操作。
1.1.5.5.1钢包钢水剩120t时,进行取样操作。
1.1. 5.5.2沿着中间包取样孔把取样器插入中间包钢水内200mm深,停留3—5秒。
1.1.5.5.3取出取样枪,取下取样器。
1.1.5.5.4试样完全凝固后,取出取样器内试样。
1.1.5.5.5把试样放入冷槽内冷却。
1.1.5.5.6当试样完全冷却后,将试样从水槽内取出试样。
1.1.5.5.7试样和样票一起用风动送样气送化验室。
1.1.5.6浇铸位钢包钢水还剩30—40t时,应及时将下一包钢水座到大包转台准备臂上。
1.1.5.7连浇时只要翻渣现象一出现,立即关闭钢包滑动水口,摘下保护套管。
1.1.5.8上炉钢水停浇后,拔下快速接头,A臂在浇铸位按顺时针方向将钢包转到接收位置,B臂在浇铸位按逆时针方向将钢包转到接收位置注意包盖必须在浇注位。
到位后,将空包升起,转出以便吊包。
1.1.5.9同时下一炉钢水转到中间包上方,继续浇注。
(操作同开浇操作)注意连浇时,严禁两个叉臂同时座满包。
1.1.6 停浇操作1.1.6.1 水口关闭前的操作同浇注过程中的操作。
1.1.6.2停浇后拔下快速接头。
1.1.6.3将空包转出方法同前所述,并指挥吊车吊包。
1.6.7送钢包操作1.1.6.7.1送钢包前,接收臂打到上极限位。
1.1.6.7.2按接收位操作盘上“锁定”按钮,灯亮表示锁定。
1.1.6.7.3卸下压风软管、防护板。
1.1.6.7.4卸下滑板油缸。
1.1.6.7.5指挥吊车吊走钢包。
1.2中包浇钢工岗位操作规程1.2.1中间包浇钢前准备1.2.1.1确认中间包及浸入式水口烘烤情况满足浇钢需要。
1.2.1.2送引锭,确认到位并对结晶器密封。
1.2.1.3检查并校正结晶器液面自动控制系统。
1.2.1.4准备对应钢种的保护渣。
1.2.1.5准备浇铸所需工具。
1.2.1.6确认铸机所用设备处于正常状态,发现异常及时通知相关部门处理。
1.2.1.7确认浇铸计划的钢种、断面及连浇炉数,并及时通知机长及机前操作工。
1.2.1.8查通讯设备正常。
1.2.1.9检查流上主操作盘所用画面显示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1.2.1.10检查结晶器振动情况是否良好,及结晶器调宽装置有无报警。
1.2.1.11检查结晶器水、机械闭路水、二冷水、二冷风的压力,流量及温度是否正常,及总管路各个手阀、自动阀处于开启状态,事故水手阀在开启状态,事故水自动阀在关闭状态。
1.2.1.12检查液压系统、润滑系统、排汽风机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1.2.1.13确认铸机各段辊子及框架夹紧处于正常状态。
1.2.1.14检查前三区二冷水、二冷风喷淋状态正常。
1.2.1.15确认各二冷风、二冷水阀位在关闭状态且无泄漏。
1.2.1.16确认中间包温度及水口烘烤情况在规定时间满足浇铸条件。
1.2.1.17确认保护渣、取样器等满足所浇钢种的要求。
1.2.2结晶器检查1.2.2.1将对中测量仪放置在外弧侧第一根足辊上,测量足辊与弯曲段的对中程度。
1.2.2.2铜板检查1.2.2.3.1在每次浇铸之前必须对铜板表面进行检查。
1.2.2.3.2结晶器铜板弯月面处不得有任何划伤;中间三分之一处划痕深度不得大于0.5mm,且必须研磨光滑、无尖锐棱角;下部三分之一处划痕深度不得大于3mm,且必须研磨光滑、无尖锐棱角。
超过允许值时不允许浇铸。
1.2.2.3.3铜板上下口处的允许磨损值宽边为1.0mm,窄边为3.0mm,允许误差值为0.5mm。
1.2.2.4确认所调节的窄侧锥度和结晶器上口尺寸符合要求,允许偏差±0.2mm,单侧锥度允许偏差±0.3mm,实际锥度利用锥度仪检测。
在每次更换结晶器之后,对新上线的结晶器进行锥度的检查测定,不符合要求的,在线进行调整。
见附表111.2.2.5用塞尺和压缩空气清理杂物,确认结晶器四角缝隙符合要求。
1.2.2.6检查结晶器的密闭性,确认所有法兰连接紧密,不允许水渗进结晶器内部。
1.2.2.7 确认辊的可转动正常,无破损。
1.2.2.8确认喷水集管位置正确,检查喷嘴位置、喷水量及水形正确,无堵塞。
3.2.2.9确认足辊和侧导辊固定装置的配合紧固,必须转动平稳,辊面上无熔渣和残钢。
3.2.2.10结晶器振动装置检查3.2.2.11.1与中控室配合确认频率正常。
3.2.2.11.2确认振动装置振动平稳,无异常噪音。
3.2.3中间包检查3.2.3.1确认中间包车液压管、电缆等正常、无泄露及损坏。
3.2.3.2确认中间包车轨道清洁、无障碍物。
3.2.3.3确认中间包涂层完好,中间包盖无变形和损坏,确认塞棒机构灵活,塞棒行程适中,落位准确。
3.2.3.4将烧嘴与中间包盖孔对中3.2.3.5安装浸入式水口时,把中间包升至上极限位,通过快换油缸将水口安装板打到位。
将浸入式水口放入水口滑道,关上快换油缸,浸入式水口将被打到正确位置,确认无误后取下安装板。
3.2.3.6调整水口抽风炉的位置,按照中间包车上的烘烤位置落包,使水口插入烘烤炉。
3.2.3.7用石棉缠住水口,并堵住水口与抽风炉间隙。
3.2.3.8连接好塞棒氩气,风冷管。
3.2.3.9烘烤前,确认塞棒处于全开位,烘烤时打开塞棒氩气风冷。
浇钢前连接好水口氩气管并确认正常。
3.2.4 塞棒检查确认3.2.4.1检查塞棒开闭器,应灵活好用、横梁无变形,无烤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