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2.1 《多项式》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多项式 教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

2.1.2 多项式【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多项式及整式,会指出多项式的项数和次数。
2.通过多项式的学习,知道多项式与单项式的关系,知道整式与代数式的关系。
3.通过多项式的学习,感受代数式的实际背景;通过列代数式,发展符号感。
【教学重、难点】重点: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
难点:多项式的次数。
【教学准备】电脑、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忆旧识新再设疑——新课导入1.什么是单项式?怎么确定单项式的次数和系数?2.下列式子:52x2,2x2y,1x,3x+y,-5,π,0,单项式有哪几个?【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复习旧知识,进一步巩固了单项式的相关概念。
二、曲径通幽细探寻——探究新知展示教材P57~58 思考及例4上面的内容.提出问题:(1)思考中的式子有什么特点?它们与单项式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什么叫做多项式?多项式的次数是不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3)多项式的每一项是否应包含它前面的符号?(4)什么是整式?你能说一说单项式、多项式和整式之间的关系吗?【师生活动】学生完成并小组交流,教师巡视指导,小组代表展示。
【设计意图】本环节让学生经历了自主学习、观察思考、猜想归纳的探究过程,培养了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知识归纳1.几个单项式的__和__叫做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__项__,不含字母的项叫做__常数项__.例如:在多项式2m2-5n-1中,它的项分别是__2m2,-5n,-1__,其中常数项是__-1__.2.多项式里,次数__最高__项的次数,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3.__单项式__和__多项式__统称为整式.三、胸有成竹巧应用——知识运用例1填表:【师生活动】学生抢答,其余同学指正,教师指导。
例2已知多项式-56x 2y m+2+xy 2-x 3+6是六次四项式,求m 的值。
解:由题意可得,2+m+2=6,解得m=2【师生活动】学生展示解题思路,教师板书。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2.1.2 多项式 学案 1

一、课前准备:(一)、复习引入:下列说法或书写是否正确①1x ②-1x ③a ×3 ④a ÷2 ⑤ 2411xy ⑥m 的系数为1,次数为0 ⑦R π2的系数为2,次数为2。
(二)、列式:1、 a 的15倍是 ,比x 的2倍少10的数是; 2、a 的相反数是 , a(a ≠0)的倒数是 ;3、买一个篮球需要x 元、买一个排球需要y 元、买一个足球需要z 元, 买3个篮球、5个排球、2个足球共需( )元;4、如图三角尺的面积为 ;5、小聪的家离学校s 千米,小聪骑车上学,若每小时行10千米, 则需 小时;若每小时行v 千米,则需 小时;6、如图是一所住宅区的建筑平面图,这所住宅的建筑面积是( )平方米。
2.观察以上所得出的四个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二、自学交流:1.阅读课本归纳定义:上面这些式子都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成的。
像这样,______的和叫做多项式。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___。
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_______。
2.议一议:多项式5232+-x x 有_____项,它们是__________。
其中常数项是________。
3归纳: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
多项式里,次数最高 的次数,就是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4.想一想:多项式5232+-x x 是一个____次______项式。
5、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统称整式。
6、试一试:(1)请你写一个只含一个字母的一次二项式 (2)请你写一个只含一个字母的二次三项式 三、成果展示:1、填表:3米3米x 米x 2四、巩固提高1)下列式子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哪些是整式?2)多项式z y x -+是单项式 , , _____的和,它是___次___项式.3)多项式23523m m m +--的常数项是____,一次项是_____, 二次项的系数是_____. 4)-45a 2b -34a b +1是 次 项式,其中三次项系数是 ,二次项为 ,常数项为 ,写出所有的项 。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2.1 第2课时 多项式》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教案《2.1 第2课时多项式》一. 教材分析《2.1 第2课时多项式》这一课时主要让学生理解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多项式的表示方法,以及多项式的基本运算。
本课时内容是初中数学的重要内容,对学生后续学习函数、方程等数学知识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课时之前,已经学习了有理数、整式等基础知识,对数学符号、运算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多项式的概念和表示方法理解不深,需要通过实例和练习来进一步巩固。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多项式的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对多项式的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3.通过对多项式的学习,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多项式的表示方法。
2.难点:多项式的运算,特别是多项式与单项式的乘法。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实例教学法、分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如:“某商品打8折,原价100元,现价是多少?”让学生尝试用数学语言来表达这个问题,引出多项式的概念。
2.呈现(15分钟)介绍多项式的定义、表示方法,以及多项式的基本运算。
通过PPT 展示多个实例,让学生理解多项式的概念,掌握多项式的表示方法。
3.操练(20分钟)让学生分组讨论,互相练习多项式的运算。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问题。
4.巩固(10分钟)让学生独立完成PPT上的练习题,检验学生对多项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师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讲解和分析。
5.拓展(10分钟)引导学生思考:多项式与单项式的关系是什么?如何将单项式转化为多项式?让学生通过分组讨论,探索这个问题。
6.小结(5分钟)对本课时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多项式的概念、表示方法和基本运算。
提醒学生要注意多项式运算中的符号变化。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让学生巩固本课时所学内容。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 第3课时《 多项式》精品教学设计1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2.1 第3课时《多项式》精品教学设计1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第2章《多项式》是学生在小学阶段学习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的关键内容。
本节课主要介绍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次数和系数等基本概念。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多项式的基本知识,能够正确理解并运用多项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数学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掌握。
但同时,学生对于较为抽象的数学概念的理解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实际操作来加深理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还需要进一步指导和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次数和系数等基本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多项式进行简单的计算和问题解决。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次数和系数等基本概念。
2.难点:对于多项式概念的理解和运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际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多项式的概念。
2.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和发现问题的解决方法。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交流沟通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PPT:制作多媒体教学PPT,包括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次数和系数等基本概念的介绍,以及相关的例题和练习。
2.教学素材:准备相关的数学题目和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操作。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等教学工具,用于板书和演示。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多项式。
例如:已知一个数的平方减去这个数等于3,求这个数。
2020年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精品学案2.1 第2课时 多项式(含答案)

2.1 整式第2课时多项式学习内容:多项式学习目的和要求:1、通过用整式来表示事物间的关系,逐步掌握数学建模思想;2、理解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概念,会进行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
3、通过尝试和交流,体会多项式升(降)幂排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4、初步体验排列组合思想与数学美感,培养审美观。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会进行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体验其中蕴含的数学美。
难点:会进行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体验其中蕴含的数学美。
一、自主学习:1、我们知道船在河流中行驶时,船的速度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1)顺水行驶:船的速度= ;(2)逆水行驶:船的速度= ;在上面两个关系式中若用字母V表示静水速度则船的顺水速度为船的逆水速度为当V=20时则甲船顺水速度甲船逆水速度乙船顺水速度乙船逆水速度2.请运用加法交换律,任意交换多项式x2+x+1中各项的位置,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在众多的排列方式中,你认为那几种比较整齐?【提示】有六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像x2+x+1与1+x+x2这样的排列比较整齐。
这两种排列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x的指数是逐渐变小(或变大)的。
我们把这种排列叫做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例如:把多项式5x2+3x-2x3-1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可以写成-2x3+5x2+3x-1,这叫做这个多项式按字母x的降幂排列。
若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则写成-1+3x+5x2-2x3,这叫做这个多项式按字母x的升幂排列。
二、合作探究1、请把卡片按x降幂排列:2、把多项式2πr-1+3πr3-π2r2按r升幂排列。
3、把多项式a3-b3-3a2b+3ab2重新排列。
(1)按a升幂排列;(2)按a降幂排列。
4、把多项式x4-y4+3x3y-2xy2-5x2y3用适当的方式排列。
(1)按字母x的升幂排列得:;(2)按字母y的升幂排列得:。
【注意】:(1)重新排列多项式时,每一项一定要连同它的符号一起移动;(2)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字母的多项式,常常按照其中某一字母升幂排列或降幂排列。
七年级上册数学学案设计2.1第3课时多项式(附模拟试卷含答案)

2.1 整式第3课时 多项式学习内容:课本p58例3及课本p64提到的一个内容 学习目的和要求:1、通过用整式来表示事物间的关系,逐步掌握数学建模思想;2、理解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的概念,会进行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
3、通过尝试和交流,体会多项式升(降)幂排列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4、初步体验排列组合思想与数学美感,培养审美观。
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会进行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体验其中蕴含的数学美。
难点:会进行多项式的升(降)幂排列,体验其中蕴含的数学美。
一、 自主学习:1、教材p58例3:我们知道船在河流中行驶时,船的速度需要分两种情况讨论: (1)顺水行驶:船的速度= ; (2)逆水行驶:船的速度= ;在上面两个关系式中若用字母V 表示静水速度则 船的顺水速度为 船的逆水速度为 当V=20时则甲船顺水速度 甲船逆水速度 乙船顺水速度 乙船逆水速度2..请运用加法交换律,任意交换多项式x 2+x +1中各项的位置,可以得到几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在众多的排列方式中,你认为那几种比较整齐?【提示】有六种不同的排列方式,像x 2+x +1与1+x +x 2这样的排列比较整齐。
这两种排列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x 的指数是逐渐变小(或变大)的。
我们把这种排列叫做升幂排列与降幂排列。
例如:把多项式5x2+3x -2x 3-1按x 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可以写成-2x 3+5x 2+3x -1,这叫做这个多项式按字母x 的降幂排列。
若按x 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则写成-1+3x +5x 2-2x 3,这叫做这个多项式按字母x 的升幂排列。
二、合作探究1、请把卡片按x 降幂排列2、把多项式2πr -1+3πr 3-π2r 2按r 升幂排列。
【提示】:π是数字,不是字母,题目中一次项、二次项、三次项系数分别为2π、-π2、3π。
3、把多项式a3-b3-3a2b+3ab2重新排列。
(1)按a升幂排列;(2)按a降幂排列。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多项式教案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多项式教案
目标
本教案旨在引导学生研究多项式的概念和基本运算,并能够应用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
1. 多项式的定义和特点
2. 多项式的加法与减法
3. 多项式的乘法与除法
教学步骤
第一步:多项式的定义和特点
- 引导学生了解多项式的定义,即含有一个或多个变量的项的代数式。
- 鼓励学生分析多项式的特点,如次数、系数等。
第二步:多项式的加法与减法
- 通过具体例子,介绍多项式的加法与减法运算规则。
- 引导学生进行多项式的加法与减法练,加强对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第三步:多项式的乘法与除法
- 清晰解释多项式的乘法与除法运算规则。
- 手把手教学生进行多项式的乘法与除法计算,培养他们的计算能力和思维逻辑。
实践应用
通过实际问题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如何利用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如代数表达式的应用、图形的绘制等。
总结
在本章研究中,学生将学会多项式的定义和基本运算,掌握多
项式的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并能够应用多项式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教案的设计和实施,将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以上是《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多项式教案》的内容概述。
\*注意:文档字数已满800字。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多项式学案

班级 姓名 座号2.1多项式(第3课时)制稿人:黄光远 审稿人:肖江 日期:10月 号一、预习自学(必做题)1认真阅读课本P57-58内容,完成下列问题①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 , ②在多项式的项中每个单项式叫 。
③在多项式的项中,次数最高的项的次数叫 。
统称整式。
2判断下列式子中哪些是单项式?哪些是多项式?(1)-15a2b ;(2)2ab+6 ;(3)-a ;(4)2x-3y ;(5)4a2b2-4ab+b2 ;(6)xy3+1;(7)-6; (8)π23x解:单项式: 多项式:二、预习自测(必做题)1、填空:a,b 分别表示长方形的长和宽,则长方形的周长c = ,面积s = ,当 a =2 cm ,b =3 cm 时, c = cm , s = 2cm .a,b 分别表示梯形的上底和下底,h 表示梯形的高,则梯形的面积s= , a=2cm,b=4cm,h=5cm 时,s= 2cm .2、用整式填空,指出单项式的次数以及多项式的次数和项:(1)每袋大米5kg ,x 袋大米( )kg ;(2)如图(图中长度单位:m),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三合作探究(选做题)1、如果-axyb 是关于x 、y 的单项式,且系数为 2,次数为3,则a ,b 分别是多少?四当堂训练1多项式 π2312+--y x x 是由_______,______, ________的和,一次项系数是_____,常数项是_____,它是___次___项式.2. 多项式32754m m m +--的常数项是____,一次项是_____,二次项的系数是_____.3. 观察下列各式: ①-5a ②ab a 22-③23n m -④-ab ⑤212x -⑥3xy -⑦1+m n 单项式: 多项式: 整式:4多项式x xy m y x m 3)2(52---,如果 25y x m 的次数为4次,则m 为 , 如果多项式只有二项,则m 为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学:2.1 《多项式》学案(人教版七年级上)
【学习目标】: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整式多项式的项及其次数、常数项的概念。
2.能确定一个多项式的项数及其次数。
【学习重点】: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
【学习难点】:多项式的次数。
【导学指导】:
一、温故知新:
1.下列说法或书写是否正确:
①1x ②-1x ③a ×3 ④a ÷2 ⑤ 24
11
xy ⑥b 的系数为1,次数为0 ⑦ R π2的系数为2,次数为2
2.列代数式:
(1)长方形的长与宽分别为a 、b ,则长方形的周长是 ;
(2)某班有男生x 人,女生21人,则这个班共有学生 人;
(3)一个数比数x 的2倍小3,则这个数为_________;
(4)鸡兔同笼,鸡a 只,兔b 只,则共有头 个,脚 只。
2.观察以上所得出的四个代数式与上节课所学单项式有何区别。
(由小组讨论后,经小组推荐人员回答)
二、自主探究:
1.多项式:
学生阅读课本57页完成下列问题:
上面这些代数式都是由几个单项式相加而成的。
像这样,_______________的和叫做多项式。
在多项式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___。
其中,不含字母的项,叫做_______。
例如,多项式5232+-x x 有_____项,它们是______________。
其中常数项是________。
一个多项式含有几项,就叫几项式。
多项式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做这个多项式的次数。
例如,多项式5232+-x x 是一个____次______项式。
问题:
(1)多项式的次数是所有项的次数之和吗?
(2)多项式的每一项都包括它前面的符号吗?
2、自学例2、例3(教师指导)
注: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统称整式。
【课堂练习】:
1.课本59页1、2 (直接做在课本上)
【要点归纳】:
1.你知道多项式的定义、多项式的项和次数,以及常数项等概念了吗?
2.整式的概念: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统称整式。
【拓展训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2.下列关于23的次数说法正确的是( ) A. 2次 B. 3次 C. 0次 D. 无法确定
3.-45a 2b -3
4a b +1是 次 项式,其中三次项系数是 ,二次项为 ,常数项为 ,写出所有的项 。
4.如果15--m xy 为四次单项式,则m=____;
【总结反思】:
2
9,2231,1430,03,232222---+---系数为的次数是单项式常数项是是三次三项式
次数是的系数是单项式次数是的系数是单项式ab D、x y x C 、a B、y x 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