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章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合集下载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杨晓明

(一)误吸胃内容物
• 病人发生误吸严重程度与急性肺损伤的程度,与误吸胃内容物理 化性质(如pH、含脂碎块及其大小)和容量直接有关,以及细菌 的污染。 • 1.高酸性(pH>2.5)胃液 误吸后,即时(3~5分钟)出现斑状乃 至广泛肺不张,肺泡毛细血管破裂,肺泡壁显著充血,还可见到 间质水肿和肺泡内积水,但肺组织结构仍比较完整,未见坏死。 病人迅速出现低氧血症,这可能与续发的反射机制,肺表面活性 物质失活或缺失,以及肺泡水肿、肺不张有关。由于缺氧性血管 收缩而出现肺高压症。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 的防治
杨晓明
•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原因有两类:①由于疾病本身的 原因或病情突然发生变化,以及手术麻醉应激和药物所导致的后 果,如对麻醉药的敏感,恶性高热和心脑血管意外等。②是由于 麻醉实施中一些事物,如麻醉机装置失灵或操作不当,用药不当 或过量,病情观察或判断失于粗疏等,这一类的失误通过提高麻 醉医师的素质和责任感,绝大多数是可以预防或避免的。完全避 免麻醉并发症发生是困难的,但如麻醉医师能意识到在围麻醉期 各阶段都有可能发生麻醉并发症,并制定出必要防范措施,则可 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下面将与病人疾病情况、麻醉操作与管理不 当、麻醉药影响及麻醉器械故障有关的并发症介绍如下。
• 4.酸性实物碎块 此类食物的误吸,病人的死亡率不但高,且早期 就可发生死亡。引起肺组织的严重损害,呈广泛的出血性肺水肿 和肺泡隔坏死,肺组织结构完全被破坏。病人呈严重的低氧血症、 高碳酸血症和酸中毒,多伴有低血压和肺高压症。 • (二)误吸的临床表现 • 1.急性呼吸道梗阻 无论固体或液体的胃内容物,均可引起机械性 梗阻而造成缺氧和高碳酸血症。如果当时病人的肌肉没有麻痹, 则可见到用力的呼吸,尤以呼气时更为明显,随之出现窒息。同 时血压骤升、脉速;若未能解除梗阻,则两者均呈下降。由于缺 氧使心肌收缩减弱、心室扩张,终至室颤。有的病人因吸入物对 喉或气管的刺激而出现反射性心搏停止。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课件

18
②高二氧化碳血症③低钾血症④输液过量⑤手术并发症⑥严重代酸
19
4) 术中长期低血压,低体温5) 术前有脑血管疾病
20
毒扁豆碱 安定 (地西泮) ,氟哌利多2) 改善通气: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工作,纠正酸碱及电解质 平衡紊乱等
21
4)术中长期低血压者及时降低头温并进行轻度脱水治疗5) 体温过低者适当升高体温6) 原有脑血管疾病者要以预防为主,减少麻醉药量,尽量维持循环稳定
11
②完全镇痛③保证供氧
12
1.低体温T<36℃诱因:①低室温<21℃②室内通风③大量输液 (冷)④内脏暴露时间过长或冷冲洗液⑤全麻抑制体温调节中枢,肌松
产热
13
②血粘稠度 影响组织灌流,另外氧离曲线左移, 供氧③出血时间④寒战反应
、麻药作用时间
组织耗氧
14
③超高热T:>41℃ 主要讲一下①体温升高1℃,基0℃ 惊厥
④ 插管位置异常,管腔堵塞,麻醉机故障:导管扭曲,受压,导管过深误入一侧支气管时,SPO2 时,应及时检查整个呼吸回路,妥善处理。⑤ 气管受压:
5
支气管痉挛为呼气性呼吸困难,轻度手控呼吸可缓解,重度需要用β2受体兴奋剂 () 治疗
静注琥珀胆碱,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6
2. 外周性呼吸抑制 (肌松药,排尿低钾,高位脊麻等)3. 呼吸抑制时的呼吸管理:任何呼吸抑制剂均应立即形式有效的人工通气, 维持正常的SPO2及PETCO2 。可辅助或控制
26
1. 易引起高热的常见麻药:氟烷安氟醚琥珀胆碱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27
解,反而加重③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室性心律失常,肺水肿④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PK) 极度上升,并有肌 红蛋白尿⑤离体肌肉放入时呈收缩状态⑥PaCO2
②高二氧化碳血症③低钾血症④输液过量⑤手术并发症⑥严重代酸
19
4) 术中长期低血压,低体温5) 术前有脑血管疾病
20
毒扁豆碱 安定 (地西泮) ,氟哌利多2) 改善通气:维持心血管系统正常工作,纠正酸碱及电解质 平衡紊乱等
21
4)术中长期低血压者及时降低头温并进行轻度脱水治疗5) 体温过低者适当升高体温6) 原有脑血管疾病者要以预防为主,减少麻醉药量,尽量维持循环稳定
11
②完全镇痛③保证供氧
12
1.低体温T<36℃诱因:①低室温<21℃②室内通风③大量输液 (冷)④内脏暴露时间过长或冷冲洗液⑤全麻抑制体温调节中枢,肌松
产热
13
②血粘稠度 影响组织灌流,另外氧离曲线左移, 供氧③出血时间④寒战反应
、麻药作用时间
组织耗氧
14
③超高热T:>41℃ 主要讲一下①体温升高1℃,基0℃ 惊厥
④ 插管位置异常,管腔堵塞,麻醉机故障:导管扭曲,受压,导管过深误入一侧支气管时,SPO2 时,应及时检查整个呼吸回路,妥善处理。⑤ 气管受压:
5
支气管痉挛为呼气性呼吸困难,轻度手控呼吸可缓解,重度需要用β2受体兴奋剂 () 治疗
静注琥珀胆碱,行气管插管人工通气。
6
2. 外周性呼吸抑制 (肌松药,排尿低钾,高位脊麻等)3. 呼吸抑制时的呼吸管理:任何呼吸抑制剂均应立即形式有效的人工通气, 维持正常的SPO2及PETCO2 。可辅助或控制
26
1. 易引起高热的常见麻药:氟烷安氟醚琥珀胆碱利多卡因布比卡因等27
解,反而加重③循环衰竭,血压下降,室性心律失常,肺水肿④血清肌酸磷酸激酶 (CPK) 极度上升,并有肌 红蛋白尿⑤离体肌肉放入时呈收缩状态⑥PaCO2
全麻严重并发症的防治资料教程

4、不良习惯
未插管前进行腹部触诊致反流误吸 助手以肘部或器械压迫病人胸部而影 响呼吸与循环功能等
(四)环境因素
通风不良、湿热流汗、灯光刺眼、 声音嘈杂、谈论与手术无关事宜等,致 使医护人员精力分散
在以上诸多风险原因中: 病人因素占83% 手术因素占10% 麻醉因素占4% 术后处理不当占3% 而麻醉风险因素的排位应为: 准备不足→选择不当→救治不力→药物过量
四、插管位置异常、管腔堵塞、 麻醉机故障
五、气管受压 六、口咽腔炎性病变、喉肿物
过敏性喉水肿
七 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 Laryngospasm and Bronchospasm
常见于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过敏 性鼻炎 ㈠ 喉痉挛(laryngospasm): Laryngospasm is a reflex, prolonged closure of the vocal cords in response to a trigger, usually airway stimulation during light anesthesia (呼吸道保护性反射→声门闭合反射过度亢进)
无呼吸交换,SpO2↓
Reduced muscle tone with apposition of the tongue and pharyngeal soft tissue is a common cause This is usually overcome by jaw lift and use of an oral or nasopharygeal airway The patients should be placed in a head-down position
应激性↑→声门关闭活动↑ ◆发生于全麻Ⅰ~Ⅱ期(浅全麻)
第十四章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 四、插管位置异常、管腔堵塞、麻
醉机故障
• 五、气管受压 • 六、口咽腔炎性病变、喉肿物及过
敏性喉头水肿
• 七、 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 • (一)喉痉挛:呼吸道的保护性反
射-声门闭合反射过度亢进的表现。
是麻醉的严重并发症之一。
• 为防止发生喉痉挛,应避免在浅麻
醉下行气管插管和进行手术操作, 并应避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
第八节 恶性高热
恶性高热是指由某些麻醉药激发 的全身肌肉强烈收缩、并发体温急
剧上升及进行性循环衰竭的代谢亢
进危象。
(一)诱发原因:
激发恶性高热的麻醉药有氟烷、 甲氧氟烷、恩氟烷、琥珀胆碱、氯
丙嗪、利多卡因及布比卡因等。
(二) 临床表现: • 1.术前体温正常,给予药物后,体温 急剧上升 • 2.全身肌肉强烈收缩 • 3.急性循环衰竭 • 4.血清肌酸磷酸激酶极度升高 • 5.PaCO2明显升高,pH及HCO3降低
37.5度即为体温升高。
第六节
术中知晓和苏 醒延迟
一、术中知晓:术中知晓是指病
人在术后能回忆起术中所发生的事, 并能告知有无疼痛情况。
二、苏醒延迟:麻醉苏醒期始于 停止给麻醉药,止于病人能对外
界言语刺激作出正确反应。
(一)苏醒延迟的原因: 1.麻醉药影响 a.术前用药 b.吸入全麻药 c.麻醉性镇痛药 d.肌松药。
• 3.因脑水肿、颅压高致呼吸功能不
全病人,应给甘露醇或呋塞米行脱 水治疗 • 4.对低体温的病人应适当持良
好的血压水平。
• 6.对原来并存脑疾病人,应努力做
好对脑的预防保护措施。
第七节 咳嗽、呃逆、 术后呕吐、术 后肺感染
一、咳嗽 二、呃逆 三、术后呕吐 四、术后肺感染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ppt课件

支气管痉挛
• 麻醉期间和术后都可发生,表现为支 气管平滑肌痉挛性收缩,气道变窄, 通气阻力骤然增加,呼气性呼吸困难, 终致严重缺氧和二氧化碳蓄积,并引 起血流动力学改变。有时支气管痉挛 是急性肺水肿早期唯一的症状。
• 呼吸道有慢性炎症的病人,迷走神经 张力高,支气管平滑肌处于应激状态, 稍经激惹即可出现支气管痉挛、哮喘 发作。
呃逆与呕吐
• 针刺、神经、呃逆为膈肌不自主地阵发 性收缩,其诱发原因为: • ⑴手术强烈牵拉内脏,或直接刺激膈肌 及膈神经; • ⑵全麻诱导时大量气体进入胃内。 • 术中给予肌松剂,术后予镇静剂阻滞等。
呼吸抑制
• 中枢性呼吸抑制 • 外周性呼吸抑制 • 都表现为通气不足,低氧血症(呼
吸频率慢及潮气量降低,PaO2低, PaCO2高)
处理
• 一遇低血压,首先减浅麻醉;
• 若为低血容量,应加速输液,必要 时输血和胶体;
• 若为牵拉内脏引起,应暂停手术操 作;
• 升压药:麻黄碱5-15mg,I.v
• 若为严重冠心病人应考虑心肌梗塞, 须加强监测;
• 若血压测不到,则行心肺复苏。
高血压
• 血压升高超过麻醉前血压的20%或血 压高达21.3/12.7Kpa以上。
• 合理使用心血管药物 (作用于肾上 腺素能受体药,血管扩张药,强心 药,钙通道阻滞剂,抗心律失常药, 利尿药 )
用药原则
• 掌握各类药物的药理作用,用药剂量, 给药方式,不良反应及药物间的相互作 用;
• 根据监测结果,针对不同情况合理用药, 尽可能选用熟悉的药物最有效的药物, 必要时用泵输入;
• 用药后注意观察疗效,必要时可考虑联 合用药;
注意事项
• 全面监测:机体在多种因素影响下发 生呼吸紊乱的同时,常伴有循环、神 经、内分泌、代谢、肝、肾等系统功 能变化,且互为因果。
第十四章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下丘脑前部 出汗 血管扩张 皮肤 血管收缩 深部组织 脊髓 大脑( 大脑(非下 丘脑部位) 丘脑部位) 下丘脑后部 非寒战性生热 寒战
热反应阈 37℃ ℃ 38℃ ℃ 冷反应阈 36.5℃ ℃ 34.5℃ ℃
传入温度感觉
中枢调节
传出反应
• 产热与散热动态平衡 散热
严重程度:取决于吸入物的 和容量 和容量; 严重程度:取决于吸入物的pH和容量; 但以pH的意义更为重要。 但以 的意义更为重要。 的意义更为重要 吸入物的 pH < 2.5、 < 25ml(0.4ml / kg) 、 ( ) pH 3.5、 、 死亡率70% 死亡率 50ml
3. 处理方法 1)反流误吸 )
• 与缺 2同时存在 与缺O • 如果 2迅速排出 如果CO • 严重缺 2、CO2蓄积 严重缺O
低氧血症的程度分级 参 数
PaO2 (mmHg) PaCO2(mmHg) SaO2(%) 紫绀
轻度
50~60 <50 80~90 无
中度
30~50 <50 60~80 轻
重度
<30 >50 40~60 明显
头后仰-托下颌对舌、 头后仰-托下颌对舌、会厌位置的影响
•口咽通气道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 喉水肿 面罩给氧、糖皮质激素i.v. 、雾化 面罩给氧、糖皮质激素i.v.
急、重者 气管切开
• 喉痉挛
面罩加压给氧 快效肌松剂+ 快效肌松剂+ 气管内插管 环甲膜穿刺
• 咽部异物 及时发现、及时清除 及时发现、
二、下呼吸道梗阻 lower airway obstruction
1. 常见原因 • 返流与误吸(regurgitation & aspiration ) 返流与误吸 误吸(
热反应阈 37℃ ℃ 38℃ ℃ 冷反应阈 36.5℃ ℃ 34.5℃ ℃
传入温度感觉
中枢调节
传出反应
• 产热与散热动态平衡 散热
严重程度:取决于吸入物的 和容量 和容量; 严重程度:取决于吸入物的pH和容量; 但以pH的意义更为重要。 但以 的意义更为重要。 的意义更为重要 吸入物的 pH < 2.5、 < 25ml(0.4ml / kg) 、 ( ) pH 3.5、 、 死亡率70% 死亡率 50ml
3. 处理方法 1)反流误吸 )
• 与缺 2同时存在 与缺O • 如果 2迅速排出 如果CO • 严重缺 2、CO2蓄积 严重缺O
低氧血症的程度分级 参 数
PaO2 (mmHg) PaCO2(mmHg) SaO2(%) 紫绀
轻度
50~60 <50 80~90 无
中度
30~50 <50 60~80 轻
重度
<30 >50 40~60 明显
头后仰-托下颌对舌、 头后仰-托下颌对舌、会厌位置的影响
•口咽通气道 口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鼻咽通气道
• 喉水肿 面罩给氧、糖皮质激素i.v. 、雾化 面罩给氧、糖皮质激素i.v.
急、重者 气管切开
• 喉痉挛
面罩加压给氧 快效肌松剂+ 快效肌松剂+ 气管内插管 环甲膜穿刺
• 咽部异物 及时发现、及时清除 及时发现、
二、下呼吸道梗阻 lower airway obstruction
1. 常见原因 • 返流与误吸(regurgitation & aspiration ) 返流与误吸 误吸(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 ⑵HCT过高者行血液稀释;
• ⑶防止用下肢静脉输液输血;
• ⑷下肢静脉曲张者用弹力袜;
• ⑸注意体位影响下肢静脉回流;
⑹纠正心力衰竭;
• ⑺血栓性静脉炎者预防性抗凝药。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第32页
临床表现
• 为急性呼吸困难、咳嗽和胸痛,肺部体 征常不显著,心动过速是最常见或唯一 体征。偶然在肺动脉瓣区听到杂音。经 典心电图表现是电轴右偏,肺性P波,快 速房颤和心肌供血障碍;心电图正常也 不能排除肺栓塞。如行肺动脉造影,可 见肺动脉充盈缺损。脂肪栓塞者尿中可 见脂肪颗粒。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第14页
防治办法
• 术后呕吐是全麻常见并发症,呕吐不但 使病人痛苦,而且易致水、电解质及酸
碱平衡紊乱,甚至误吸或窒息,应尽力
防止发生。
防治办法有:
⑴麻醉前禁食;放置胃管;
⑵给予止吐药(止呕灵、灭吐灵、恩丹
西酮等)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第15页
肺感染
• 术后肺感染是指手术后48小时后发病, 出现咳嗽咳痰,或咳嗽性状改变伴发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第35页
麻醉期间循环管理
• 麻醉期间循环管理在麻醉管理中占 主要地位,麻醉手术中循环系统改 变常见又显著,且直接影响病人安 全和术后恢复。循环紊乱原因是多 方面,术前已经有病理状态,麻醉 药品和方法影响,手术创伤失血与 刺激,缺氧二氧化碳蓄积以及水电 解质酸碱失衡等。对于循环紊乱, 麻醉医师要充分认识和预防,在细 致观察基础上,综合分析、正确判
第21页
•预防:
•⑴术前禁烟2-3周; •⑵急性呼吸道感染者延期手术; •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者胸部物理治疗, 训练深呼吸和咳嗽,增强排痰能力; •⑷麻醉期间保持气道通畅,定时吹张 肺;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急性肺栓塞的病因
静脉血栓的脱落。 脂肪栓塞。 空气栓塞。 羊水栓塞。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
高危病人突然出现胸痛、不明原因 的气急、窒息感;全麻病人呈进展 性发绀、SPO2和PETCO2 降低、伴 低血压,应考虑肺栓塞的可能性。
心动过速和心电图S-T段下移最为常 见
血浆D-二聚体测定和放射性核素肺 显像有助于诊断。
对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术前术中应用加大皮质激素术中失血过量应及时输液输血应手术操作致血压下降者可先停止手术调整操作心肌缺血心肌缺血心肌缺血的防治心肌缺血的防治体温升高或降低体温升高或降低低体温的影响使血液粘稠性增高影响组织灌流并使氧解离曲线左移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发症的防治 贾茉
导致麻醉并发症的三个方面
反流、误吸的预防
减少胃内容物和提高胃液pH值 , 禁饮食,特殊病人下胃管等。
保护气道,包括选择合适的麻醉和 诱导方法。
尽量降低胃内压,至少不增加胃内 压。
反流、误吸的治疗
迅速建立通气道 一旦发生反流,迅 速建立可靠通气道,防治进一步的 误吸。
支气管冲洗。 纠正低氧血症 提高吸入氧浓度,使
用PEEP。
防治肺部继发性感染。
支气管痉挛的病因
气道高反应性:呼吸道炎症和全 身炎症反应的病人。
气管插管等局部强烈刺激是诱导 中发生支气管痉挛的常见原因。
麻醉药、肌松药等能引起组胺释 放的药物,具有兴奋迷走神经、 增加气道分泌物的药物。
支气管痉挛的预防
急性气道高反应性择期病人,推迟 手术。
低体温的影响
使麻醉药及辅助麻醉药作用时间延长。 出血时间延长。 使血液粘稠性增高,影响组织灌流,
并使氧解离曲线左移。 如有寒战反应,可使组织耗氧增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 全身麻醉期间严重并 发症的防治
教学要求
1、熟悉心肌缺血、体温升高或降低、恶性高 热、术中知晓和苏醒延迟及咳嗽、呃逆、术 后呕吐、术后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临床表 现、预防和处理。(自学)
2、掌握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低血压和高 血压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
重点/难点
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低血压和高血压的 常见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
支气管痉挛病因
气道高反应性:呼吸道炎症和全身炎症反应 的病人。
气管插管等局部强烈刺激是诱导中发生支气 管痉挛的常见原因。
麻醉药、肌松药等能引起组胺释放的药物, 具有兴奋迷走神经、增加气道分泌物的药物。
与麻醉手术有关的神经反射,如牵拉反射和 疼痛反射等。
支气管痉挛的预防
急性气道高反应性择期病人,推迟手术。 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积极治疗,手术前预
低体温的影响
使麻醉药及辅助麻醉药作用时间延长。 出血时间延长。 使血液粘稠性增高,影响组织灌流,并使氧
解离曲线左移。 如有寒战反应,可使组织耗氧增加。
体温升高的影响
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增加10%,氧 耗增加。
高热时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及高 血糖。
呼吸抑制
中枢性呼吸抑制:常用的麻醉药、麻醉性镇 痛药均可抑制呼吸中枢,过度通气或过度膨肺 也可使呼吸中枢抑制。
外周性呼吸抑制:使用肌松药、低血钾、高 位硬膜外阻滞。
呼吸抑制时的呼吸管理:立即行有效人工通 气,将SpO2、PETCO2维持于正常范围。
反流、误吸和吸入性肺炎 危险因素
胃内容物增多 存在增加反流的倾向 喉功能不全
防用药。 麻醉中避免应用可诱发支气管痉挛的药物。 抑制和阻断气道的反射,一定深度的麻醉,
选用局麻药对咽喉部和气管表面进行完善的 麻醉。
支气管痉挛的治疗
100%氧气吸入。 寻找病因,消除刺激因素。 β-受体激动药。 如因麻醉过浅,加深麻醉。 激素和氨茶碱等。
急性肺栓塞病因
静脉血栓的脱落。 脂肪栓塞。 空气栓塞。 羊水栓塞。
纠正呼吸和循环衰竭。 如有可能,可考虑行溶栓治压下降达80mmHg
高血压:指血压升高幅度超过麻醉前20%或血 压升高达160/95mmHg以上
低血压的病因
麻醉因素:各种麻醉药、血管扩张药、过度 通气、利尿剂、麻醉过深。 手术因素:术中失血、压迫心脏或大血管、 副交感神经反射。 病人因素:术前低血容量为纠正、肾上腺皮 纸功能衰竭、低血糖、心律紊乱或急性心 梗。
反流、误吸的预防
减少胃内容物和提高胃液pH值 禁饮食、特殊 病人下胃管等。
保护气道,包括选择合适的麻醉和诱导方法。 尽量降低胃内压,至少不增加胃内压。
反流、误吸的治疗
迅速建立通气道 一旦发生反流,迅速建立 可靠通气道,防治进一步的误吸。
支气管冲洗。 纠正低氧血症 提高吸入氧浓度,使用PEEP。 防治肺部继发性感染。
低血压的防治
应根据病人情况、手术情况、小剂量、分次给予 麻醉药、切忌一次性大剂量给药
术前应纠正低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及酸碱紊乱, 纠正贫血和血糖。对心肌缺血的病人,除急症手 术外,要待6个月后再行择期手术;心衰病人应 心衰控制后再手术。对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术 前术中应用加大皮质激素
术中失血过量,应及时输液输血,应手术操作致 血压下降者,可先停止手术,调整操作
心肌缺血
定义 当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时,冠状动脉
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此种情况称为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ECG表现:
心传导异常; 心律失常; 出现Q波,R波进行性降低; S-T段压低大于1mm或抬高超过2mm;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麻醉期间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
病人精神紧张、恐惧和疼痛。 血压过低或过高可影响心肌缺血供氧。 麻醉药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 麻醉期间供氧不足或缺氧。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率加快或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的防治
减轻心脏作功(治疗高血压)。 消除不良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纠正心律失常,
避免低血压)。
提高供氧量(纠正贫血、增加吸入氧浓度)。 保持一定的心舒间期(适当减慢心率)。 对心肌梗死病人,除急症手术外,应6个月
后择期手术。
麻醉期间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
体温升高或降低
定义 当中心温度低于36℃时为低体温,当 中心温度高于37.5℃为体温升高。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
高危病人突然出现胸痛、不明原因的气急、 窒息感;
全麻病人呈进展性发绀、SPO2和PETCO2 降 低、伴低血压,应考虑肺栓塞的可能性。
心动过速和心电图S-T段下移最为常见 血浆D-二聚体测定和放射性核素肺显像有
助于诊断。 肺动脉造影可确诊。
急性肺栓塞的预防和治疗
消除引起肺栓塞的因素 如避免长期卧床、 腔镜手术时CO2气腹时压力不要过高等。
反流、误吸的原因
胃内存在大量胃液、胃内容物或空气 麻醉诱导中气道梗阻,病人用力吸气 用肌松剂后气道不通,面罩加压致胃内
过度充气 病人咳嗽或用力挣扎 胃食管交接处解剖缺陷 药物影响食道括约肌的功能
误吸后的临床表现
气道机械性梗阻:固体或液体的内容物导 致急性呼吸道梗阻和肺不张。
吸入性肺炎:主要由酸性胃内容物的化学 反应,早期出现Mendelson综合征,晚期合 并感染。
导致麻醉并发症的三个方面
病人的疾病情况 麻醉医师素质,起主导作用 麻醉药、麻醉器械及相关设备的影响和故障
全身麻醉期间常见的并发症
呼吸道梗阻 呼吸抑制 低血压和高血压 心肌缺血 体温升高或降低 术中知晓和苏醒延迟 咳嗽、呃逆、术后呕吐、术后肺感染 恶性高热
呼吸道梗阻的原因
舌后坠 分泌物、脓痰、血液异物阻塞气道 反流与误吸 插管位置异常、管腔堵塞、麻醉机故障 气管受压 口咽腔炎性病变、喉肿物、及过敏性水肿 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见下图)
高血压的原因
麻醉因素:气管插管操作、缺O2及CO2蓄积早 期、麻醉过浅。
手术因素:颅内手术,嗜铬细胞瘤手术。 病人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
或术前高度紧张;术前有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防治
术前控制血压、使用利血平反应停药2周手 术,使用其它口服降压药可一直到手术当天。
术中控制血压。 注意麻醉深度。
教学要求
1、熟悉心肌缺血、体温升高或降低、恶性高 热、术中知晓和苏醒延迟及咳嗽、呃逆、术 后呕吐、术后肺部感染的常见原因、临床表 现、预防和处理。(自学)
2、掌握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低血压和高 血压的常见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
重点/难点
呼吸道梗阻、呼吸抑制、低血压和高血压的 常见原因、临床表现、预防和处理。
支气管痉挛病因
气道高反应性:呼吸道炎症和全身炎症反应 的病人。
气管插管等局部强烈刺激是诱导中发生支气 管痉挛的常见原因。
麻醉药、肌松药等能引起组胺释放的药物, 具有兴奋迷走神经、增加气道分泌物的药物。
与麻醉手术有关的神经反射,如牵拉反射和 疼痛反射等。
支气管痉挛的预防
急性气道高反应性择期病人,推迟手术。 慢性呼吸道疾病病人,积极治疗,手术前预
低体温的影响
使麻醉药及辅助麻醉药作用时间延长。 出血时间延长。 使血液粘稠性增高,影响组织灌流,并使氧
解离曲线左移。 如有寒战反应,可使组织耗氧增加。
体温升高的影响
体温每升高1℃,基础代谢率增加10%,氧 耗增加。
高热时常伴有代谢性酸中毒,高血钾及高 血糖。
呼吸抑制
中枢性呼吸抑制:常用的麻醉药、麻醉性镇 痛药均可抑制呼吸中枢,过度通气或过度膨肺 也可使呼吸中枢抑制。
外周性呼吸抑制:使用肌松药、低血钾、高 位硬膜外阻滞。
呼吸抑制时的呼吸管理:立即行有效人工通 气,将SpO2、PETCO2维持于正常范围。
反流、误吸和吸入性肺炎 危险因素
胃内容物增多 存在增加反流的倾向 喉功能不全
防用药。 麻醉中避免应用可诱发支气管痉挛的药物。 抑制和阻断气道的反射,一定深度的麻醉,
选用局麻药对咽喉部和气管表面进行完善的 麻醉。
支气管痉挛的治疗
100%氧气吸入。 寻找病因,消除刺激因素。 β-受体激动药。 如因麻醉过浅,加深麻醉。 激素和氨茶碱等。
急性肺栓塞病因
静脉血栓的脱落。 脂肪栓塞。 空气栓塞。 羊水栓塞。
纠正呼吸和循环衰竭。 如有可能,可考虑行溶栓治压下降达80mmHg
高血压:指血压升高幅度超过麻醉前20%或血 压升高达160/95mmHg以上
低血压的病因
麻醉因素:各种麻醉药、血管扩张药、过度 通气、利尿剂、麻醉过深。 手术因素:术中失血、压迫心脏或大血管、 副交感神经反射。 病人因素:术前低血容量为纠正、肾上腺皮 纸功能衰竭、低血糖、心律紊乱或急性心 梗。
反流、误吸的预防
减少胃内容物和提高胃液pH值 禁饮食、特殊 病人下胃管等。
保护气道,包括选择合适的麻醉和诱导方法。 尽量降低胃内压,至少不增加胃内压。
反流、误吸的治疗
迅速建立通气道 一旦发生反流,迅速建立 可靠通气道,防治进一步的误吸。
支气管冲洗。 纠正低氧血症 提高吸入氧浓度,使用PEEP。 防治肺部继发性感染。
低血压的防治
应根据病人情况、手术情况、小剂量、分次给予 麻醉药、切忌一次性大剂量给药
术前应纠正低血容量,纠正电解质及酸碱紊乱, 纠正贫血和血糖。对心肌缺血的病人,除急症手 术外,要待6个月后再行择期手术;心衰病人应 心衰控制后再手术。对皮质激素治疗的病人,术 前术中应用加大皮质激素
术中失血过量,应及时输液输血,应手术操作致 血压下降者,可先停止手术,调整操作
心肌缺血
定义 当冠状动脉狭窄或阻塞时,冠状动脉
血流不能满足心肌代谢需要,此种情况称为 心肌缺血。
心肌缺血ECG表现:
心传导异常; 心律失常; 出现Q波,R波进行性降低; S-T段压低大于1mm或抬高超过2mm; T波低平、双向或倒置。
麻醉期间引起心肌缺血的原因
病人精神紧张、恐惧和疼痛。 血压过低或过高可影响心肌缺血供氧。 麻醉药对心肌收缩力的抑制。 麻醉期间供氧不足或缺氧。 各种原因引起的心率加快或心律失常。
心肌缺血的防治
减轻心脏作功(治疗高血压)。 消除不良的血流动力学效应(纠正心律失常,
避免低血压)。
提高供氧量(纠正贫血、增加吸入氧浓度)。 保持一定的心舒间期(适当减慢心率)。 对心肌梗死病人,除急症手术外,应6个月
后择期手术。
麻醉期间加强血流动力学监测。
体温升高或降低
定义 当中心温度低于36℃时为低体温,当 中心温度高于37.5℃为体温升高。
急性肺栓塞的诊断
高危病人突然出现胸痛、不明原因的气急、 窒息感;
全麻病人呈进展性发绀、SPO2和PETCO2 降 低、伴低血压,应考虑肺栓塞的可能性。
心动过速和心电图S-T段下移最为常见 血浆D-二聚体测定和放射性核素肺显像有
助于诊断。 肺动脉造影可确诊。
急性肺栓塞的预防和治疗
消除引起肺栓塞的因素 如避免长期卧床、 腔镜手术时CO2气腹时压力不要过高等。
反流、误吸的原因
胃内存在大量胃液、胃内容物或空气 麻醉诱导中气道梗阻,病人用力吸气 用肌松剂后气道不通,面罩加压致胃内
过度充气 病人咳嗽或用力挣扎 胃食管交接处解剖缺陷 药物影响食道括约肌的功能
误吸后的临床表现
气道机械性梗阻:固体或液体的内容物导 致急性呼吸道梗阻和肺不张。
吸入性肺炎:主要由酸性胃内容物的化学 反应,早期出现Mendelson综合征,晚期合 并感染。
导致麻醉并发症的三个方面
病人的疾病情况 麻醉医师素质,起主导作用 麻醉药、麻醉器械及相关设备的影响和故障
全身麻醉期间常见的并发症
呼吸道梗阻 呼吸抑制 低血压和高血压 心肌缺血 体温升高或降低 术中知晓和苏醒延迟 咳嗽、呃逆、术后呕吐、术后肺感染 恶性高热
呼吸道梗阻的原因
舌后坠 分泌物、脓痰、血液异物阻塞气道 反流与误吸 插管位置异常、管腔堵塞、麻醉机故障 气管受压 口咽腔炎性病变、喉肿物、及过敏性水肿 喉痉挛与支气管痉挛(见下图)
高血压的原因
麻醉因素:气管插管操作、缺O2及CO2蓄积早 期、麻醉过浅。
手术因素:颅内手术,嗜铬细胞瘤手术。 病人因素:甲状腺功能亢进,嗜铬细胞瘤;
或术前高度紧张;术前有高血压病。
高血压的防治
术前控制血压、使用利血平反应停药2周手 术,使用其它口服降压药可一直到手术当天。
术中控制血压。 注意麻醉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