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专题06春江花月夜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高中语文 大题精做06 江花月夜(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春江花月夜一、【2017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太湖恬亭【宋】王安石槛临溪上绿阴围,溪岸高低入翠微。
日落断桥人独立,水涵幽树鸟相依。
清游始觉心无累,静处谁知世有机。
更待夜深同徙倚[注],秋风斜月钓舟归。
【注】徙倚:徘徊,流连不去。
1.第二联描绘了怎样的画面?【答案】人景相融的宁静画面:断桥边夕阳西下,树影倒映水中,鸟雀在枝头相互依偎,诗人独自欣赏美景。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词内容的理解。
题干要求描绘第二联的画面,从关键词(名词:日、断桥、人、水、幽树、鸟)入手分析即可。
2.简析第三联所表现的诗人心境。
【答案】正因为能“清游”“静处”,享受清幽美景,诗人才能放下身边的俗事,觉得心无挂碍。
表现了诗人宅心事外,与世相忘的闲适之心。
【解析】本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
心境是一种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带有渲染性的情绪状态。
分析作者“清游”“静处”的情绪状态即可。
3.尾联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法,任选一种加以简析。
【答案】①虚写。
“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是诗人想象的情景,这样写呈现了清幽闲逸的意境。
②以景结情。
描绘“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的画面,寄托了诗人的闲适之情,使全诗韵味悠长。
③情景交融(借景抒情)。
闲适之情与“夜深同徙倚,秋风斜月钓舟归”之景交融,使情感表达含蓄深长。
二、【2016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
登裴秀才迪小台【唐】王维端居不出户,满目望云山。
落日鸟边下,秋原人外闲。
遥知远林际,不见此檐间。
好客多乘月,应门莫上关。
(选自《全唐诗》)1.“满目望云山”句中“望”字一作“空”,你认为这两个字用哪个更好?请说明理由。
【答案】示例一“望”:照应题目中的“登台”,引出后面描写的景物。
示例二“空”:①营造空旷的意境;②流露出超然的心态。
2.请结合诗句说明颔联采用了哪些表现手法。
【答案】①动静结合。
落日与鸟,是动态描写;秋日原野,是静态描写。
②寓情于景。
通过描写秋原的空阔,表现出诗人闲适的心境。
高中语文专题06春江花月夜试题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含答案

专题06 春江花月夜1.作家作品张若虚,(约660—约720),诗人。
曾任兖州兵曹。
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他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从六朝到唐的诗风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
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之誉。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宫体诗的自赎》)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2.诗歌背景《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中的《吴声歌》。
其曲调,或说创自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
据杜佑《通典》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
郭茂倩《乐府诗集》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其余人的作品,内容大都是敷衍题目而描写景色,或稍涉脂粉;形式则或为五言四句,或为五言六句,体制短小,格局拘束。
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是沿袭了前人写旧题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有“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滟滟()清风浦()霰()暮霭()细雨霏霏()捣衣砧()皎皎()纤尘()纤绳()扁舟()扁平()碣石()谒见()遏制()芳甸()4.词语解释(1)滟滟:(2)芳甸:(3)霰:(4)浦:(5)扁舟子:(6)明月楼:(7)徘徊:(8)碣石:(9)潇湘:- 1 -“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吴中四士“孤篇压倒全唐” 1.初唐.yàn pǔ xiàn ǎi fēi zhēn jiǎo xiān qiàn piān biǎn jié yèè diàn3 )滟滟:水中月光闪烁荡漾的样子。
.(14 )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
甸,郊外之地。
高中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人教版)习题:第二单元+第6课春江花月夜+Word版含答案.doc

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第6课春江花月夜读王维的《杂诗》“君自故乡来,应知故乡事。
来日绮窗前,寒梅着花未?”独对寒梅的发问,寓巧于朴,将满满的情思提纯,把平常的故乡事、生活景诗化、净化;读王昌龄《从军行》:“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战事之艰苦,将士之豪情,铿锵有力,掷地有声,典型环境与人物感情高度统一,境界阔大而悲壮;读张若虚《春江花月夜》浪漫而舒展的情思,对比朱自清《荷塘月色》压抑惆怅的苦闷,《春江花月夜》则开阔浩渺,荡漾着柔情蜜意的未来召唤……子昂之慷慨,摩诘之画意,高岑之战事,工部之乱离,义山之深婉,杜牧之怀古……唐人善于在平常习见的生活中发现美,以敏锐诗意的眼光、卓越的艺术技巧表现生活之美和精神之美。
唐诗以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反映了唐代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的细线里,它们丝丝缕缕飘摇在万籁俱寂的空气中,密不透风。
跳动的乐符是起伏而花草缤纷的山丘,我却酣畅淋漓地穿梭在音乐国度柔软的怀抱里。
面前仿佛是一位茕茕孑立的多情的调酒师,长衫灰袖,焙酝一坛千年流传的琼浆佳酿;又好一、基础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霰.雪(xiàn)发酵.(xiào)参与.(yù)同仇敌忾.(kài)B.滟.滟(yàn)内讧.(ɡōnɡ)恪.守(kè)垂涎.三尺(xián)C.碣.石(jié)谄.媚(chǎn)懦.弱(nuò)莘.莘学子(shēn)D.扁.舟(piān)创.伤(chuānɡ)联袂.(mèi)戛.然而止(ɡá)解析:A项,“酵”应读jiào;B项,“讧”应读hònɡ;D项,“戛”应读jiá。
答案:C2.对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人生代代无穷.已(动词,尽,完)穷.山恶水(形容词,偏僻,荒凉)B.人生代代无穷已.(动词,止,息)公等遇雨,度已.失期(副词,已经)C.但.见长江送流水(连词,表转折,但是)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副词,只管,尽管)D.青枫浦上不胜.愁(动词,能承受)刑人如恐不胜.(形容词,尽)解析:C项,“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但”,副词,只,只是。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2.1+春江花月夜+Word版含答案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检测:2.1+春江花月夜+Word版含答案第二单元置身诗境缘景明情赏析示例春江花月夜一、基础知识巩固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项是()A.扁.舟子偏.远褊.狭蹁.跹翩.然B.青枫浦.逮捕.果脯.哺.乳辅.佐C.捣衣砧.玷.污粘.贴沾.光拈.花D.揭.盖子碣.石谒.见渴.望偈.语解析:D项,分别读jiē、jié、yè、kě、jì。
A项,分别读piān、piān、biǎn、piān、piān。
B项,分别读pǔ、bǔ、fǔ、bǔ、fǔ。
C项,分别读zhēn、diàn、zhān、zhān、niān。
答案:D2.对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江天一色无纤.尘纤:细,微小。
B.不知乘.月几人归乘:趁着。
C.青枫浦上不胜.愁胜:超过,胜出。
D.愿逐.月华流照君逐:追随。
解析:C项,胜:承受得住。
答案:C3.下列诗句中修辞手法不同类的一项是()A.月照花林皆似霰B.落月摇情满江树C.可怜楼上月徘徊D.不知江月待何人解析:A项运用了比喻,B、C、D三项运用了拟人。
答案:A4.下列语句重新排序后,最恰当的一项是()《春江花月夜》韵律节奏饶有特色。
诗人灌注在诗中的感情旋律极其悲慨激荡,,,。
,看来却是自然的、平和的,,而诗的韵律也相应地扬抑回旋。
①但那旋律既不是哀丝豪竹②而是像小提琴奏出的小夜曲或梦幻曲,含蕴、隽永③诗的内在感情是那样热烈、深沉④也不是急管繁弦⑤犹如脉搏跳动那样有规律,有节奏A.①②③⑤④B.①④②③⑤C.③⑤①②④D.③⑤④①②解析:注意语意的前后衔接,特别是语句中的关联词。
答案:B二、阅读能力培养(一)阅读文本选段,完成第5~8题。
春江花月夜[唐]张若虚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滟滟随波千万里,何处春江无月明!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空里流霜不觉飞,汀上白沙看不见。
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
2020学年高中语文小题狂刷06春江花月夜(含解析)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春江花月夜1.下列加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潜跃(qiǎn) 纤弱(xiān) 芳甸(diàn) 一叶扁舟(piān)B.砧板(zhēn)沙汀(tīng) 高亢(kàng) 水光潋滟(liàn)C.赋予(yú) 皎洁(jiǎo) 姣好(jiǎo) 南海鲛人(jiāo)D.碣石(jié) 伫立(chù) 深邃(suì) 半身不遂(suì)【答案】B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辐射戎马倥偬不明就里无耻斓言B.赝品鬼计多端相辅相成老生常谈C.惯性忧柔寡断高屋建瓴唇枪舌剑D.斡旋开源节流备受青睐好高骛远【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识记并正确书写现代常用规范汉字的能力。
A项,斓—谰;B项,鬼—诡;C项,忧—优。
3.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江流宛转绕芳甸芳甸:开满花草的郊野B.何处相思明月楼明月楼:高楼C.愿逐月华流照君逐:追随D.碣石潇湘无限路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
B项中的“明月楼”指“思妇的闺楼”。
4.下列诗句中,在诵读时音节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B.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
A项,正确断句应为“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5.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成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花朝节是古时人们爱花赏花的一个重要节日,其浪漫程度可以媲美中秋赏月。
,众生云集,赏月色,观花影,其乐融融。
②清澈得不可思议的海水,碧蓝得如同画卷的蓝天,再加上沙滩、阳光、海风……如此,仿佛就是为天下有情人而设。
③苏轼一直卷在政治漩涡之中,但是他,高高超越于蝇营狗苟的政治勾当之上,不忮不求,率性坦荡。
《春江花月夜》的阅读答案

《春江花月夜》的阅读答案《春江花月夜》的阅读答案导语:《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辞·吴声歌曲》旧题。
这一旧题,到了张若虚手里,突发异彩,获得了不朽的艺术生命。
以下是由网小编为您整理的春江花月夜的阅读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春江花月夜》阅读练习答案春江花月夜同步练习(人教新课标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霰(xiàn)发酵(xiào)参与(yù)同仇敌忾(kài)B.滟滟(yàn)内讧(ɡōnɡ)恪守(kè)垂涎三尺(xián)C.碣石(jié)谄媚(chǎn)懦弱(nuò)莘莘学子(shēn)D.扁舟(piān)创伤(chuànɡ)联袂(mèi)戛然而止(ɡá)解析:A.“酵”读jiào;B.“讧”读hònɡ;D.“创”读chuānɡ,“戛”读jiá。
答案:C2.下列诗句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升。
B.江流婉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装镜台。
D.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解析:A.升—生;B.婉—宛;C.装—妆。
答案:D3.下列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逐月华流照君逐:逐渐B.月照花林皆似霰霰:雪珠C.青枫浦上不胜愁胜:承受D.应照离人妆镜台离人:离家在外的人解析:A.逐:追随。
答案:A4.下列语句有语病的一项是()A.因一双臭袜子发生口角,武汉工程大学一男生龚某用水果刀于5月8日将同宿舍室友刺死,再次上演了“马加爵”的悲剧。
B.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山县发生8.0级地震。
总理亲任总指挥,乘专机赴灾区指挥部署防震救灾工作。
C.象征着“和平、友谊和进步”的奥运火炬,于2008年5月8日17时登上了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峰顶。
高中语文诗歌之部第二单元春江花月夜教师用书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含答案

春江花月夜1.积累诗歌素材,了解作家风格,提高文学鉴赏能力。
2.置身诗境,发挥想象,感受诗歌的意境。
3.根据诗歌中意象的特点以及情景之间的关系,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品读诗歌形象。
一、置身诗境古典诗歌,富有诗情画意,意境优美。
欣赏时,要反复诵读,置身诗境,借助联想和想象,将意象再现。
意境是诗中意和境两个因素的和谐统一,意是诗人在诗中抒发的思想情感,境是诗中所描绘的事物或画面。
一般来说,意境包括物、情、意三个方面,三者有所侧重。
二、缘景明情根据意象自身的特点、组合方式及情景之间的关系,要采取相应的欣赏方法,体会独特的意境。
篇幅较短、意象常见的诗歌,欣赏时只需将意象连缀起来即可。
意象跳跃较大,且色彩不一,情绪起伏,出语新警,诗思奇妙的诗歌,要根据诗中的关键点来补充连缀。
某些诗歌,精妙之处在于一联、一句、一字之美之妙,以小见大,可以对这些佳句多加吟咏、玩赏。
春江花月夜一、字音认读1.滟.滟(yàn) 2.霰.(xiàn) 3.扁.舟(piān)4.砧.石(zhēn) 5.芳甸.(diàn) 6.拂.去(fú)7.皎.皎(jiǎo) 8.江畔.(pàn) 9.纤.尘(xiān)10.徘徊..(pái huái) 11.南浦.(pǔ) 12.碣.石(jié)二、词语积累1.滟滟..随波千万里滟滟:波光荡漾的样子2.江流宛转绕芳甸..芳甸:开满花草的郊野3.应照离人..妆镜台离人:此处指思妇4.碣石潇湘无限路...无限路:极言离人相距之远5.月照花林皆似霰.霰:雪珠6.汀.上白沙看不见汀:沙滩7.愿逐..月华流照君愿:希望逐:追随8.谁家今夜扁舟..子舟:小船9.人生代代无穷已.:尽10.但.见长江送流水:只11.青枫浦上不胜.愁:忍受三、佳句诵读1.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2.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3.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4.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人教版高中语文选修春江花月夜测试题含解析

新人教版高中语文测试卷[基础巩固层次(A)]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导学号:46162020】霰.雪(xiàn)发酵.(xiào)参与.(yù)同仇敌忾.(kài) 滟.滟(yàn) 内讧.(ɡōnɡ)恪.守(kè) 垂涎.三尺(xián) 扁.舟(piān)创.伤(chuānɡ) 联袂.(mèi) 戛.然而止(gá)【答案】“酵”应读jiào,“讧”应读hònɡ,“戛”应读jiá。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人生代代无穷.已(动词,尽,完)穷.山恶水(形容词,偏僻,荒凉)B.人生代代无穷已.(动词,止,息)公等遇雨,皆已.失期(副词,已经)C.但.见长江送流水(连词,表转折,但是)卿但.暂还家,吾今且报府(副词,只管,尽管)D.青枫浦上不胜.愁(动词,能承受)刑人如恐不胜.(形容词,尽)【解析】C项,“但见长江送流水”的“但”,副词,只,只是。
【答案】 C3.下列句子没有倒装现象的一句是()【导学号:46162021】A.昨夜闲潭梦落花B.不知乘月几人归C.白云一片去悠悠D.春江潮水连海平【解析】A项,应为“昨夜梦花落闲潭”;B项,应为“不知几人乘月归”;C项,应为“一片白云悠悠去”。
【答案】 D4.名句默写。
(1)滟滟随波千万里,____________________!空里流霜不觉飞,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皎皎空中孤月轮。
____________________?何处相思明月楼?(3)可怜楼上月徘徊,____________________。
鸿雁长飞光不度,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江潭落月复西斜。
____________________,落月摇情满江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6 春江花月夜1.作家作品张若虚,(约660—约720),诗人。
曾任兖州兵曹。
中宗神龙(705—707)年间,他与贺知章、贺朝、万齐融、邢巨、包融等俱以文词俊秀驰名于京都,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并称为“”。
其诗描写细腻,音节和谐,清丽开宕,富有情韵,在从六朝到唐的诗风转变中有重要地位。
但受六朝柔靡诗风影响,常露人生无常之感。
诗作大部散佚,《全唐诗》仅存2首,其一为《春江花月夜》,乃千古绝唱,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名作,有“”之誉。
被闻一多先生誉为“”(《宫体诗的自赎》)一生仅留下两首诗的张若虚,也因这一首诗,“孤篇横绝,竟为大家”。
2.诗歌背景《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旧题,属《清商曲》中的《吴声歌》。
其曲调,或说创自陈后主叔宝,或说创自隋炀帝杨广。
据杜佑《通典》记载,武则天长安年间,该曲调尚在流传。
郭茂倩《乐府诗集》录有《春江花月夜》数首,其余人的作品,内容大都是敷衍题目而描写景色,或稍涉脂粉;形式则或为五言四句,或为五言六句,体制短小,格局拘束。
张若虚作此诗,虽说也是沿袭了前人写旧题乐府诗往往敷衍题目的常例,但其内容有所开拓,篇制大为扩展,格调与境界更是远在同题诸作之上,有“孤篇压倒全唐”之誉。
3.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
滟.滟()清风浦.()霰.()暮霭.()细雨霏.霏()捣衣砧.()皎.皎()纤.尘()纤.绳()扁.舟()扁.平()碣.石()谒.见()遏.制()芳甸.()4.词语解释(1)滟滟:(2)芳甸:(3)霰:(4)浦:(5)扁舟子:(6)明月楼:(7)徘徊:(8)碣石:(9)潇湘:1.初唐吴中四士“孤篇压倒全唐”“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3.yàn pǔ xiàn ǎi fēi zhēn jiǎo xiān qiàn piān biǎn jié yè è diàn 4.(1)滟滟:水中月光闪烁荡漾的样子。
(2)芳甸:芳草丰茂的原野。
甸,郊外之地。
(3)霰:空中降落的白色不透明的小冰粒。
形容月光下春花晶莹洁白。
(4)浦:水边。
(5)扁舟子:飘荡江湖的游子。
扁舟,小舟。
(6)明月楼:指月下楼中的闺妇。
三国魏曹植的《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
上有愁思妇,悲叹有余哀。
”张若虚化用了这首诗的意思。
(7)徘徊:指月光偏照闺楼,徘徊不去,令人不胜其相思之苦。
(8)碣石:山名,在今河北昌黎县。
(9)潇湘:潇水与湘水,二水在湖南零陵合流后流入洞庭湖。
潇湘与碣石一南一北,暗指路途遥远,相聚无望。
1.找出写有月的诗句,品读这些诗句,思考全诗写了月的几种状态?写了月的四种状态,即初生的月(海上明月共潮生)——高悬的孤月(皎皎空中孤月轮)——西斜的月(江潭落月复西斜)——落月(落月摇情满江树)从月生到月落,这是一条时间线索。
2.江天一色,毫无纤尘,皎皎孤月,高悬夜空,情思涌动,不绝如缕。
望着高悬于空中的那轮皎洁而孤独的明月,诗人想到了什么?用原文回答。
从“江畔何人初见月”到“但见长江送流水”。
“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何人”“何年”见诗人对月的苦苦追问和思索,这两个问题,诗人能不能解答?我们能不能解答?都不能。
所以诗人的思路进行了第一次切换,不是正面回答这个问题,而是转入了下一句——“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3.“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与以下诗句包含的哲理有什么不同?曹植《送应氏》:“天地无终极,人命若朝霜。
”阮籍《咏怀》:“人生若尘露,天道邈悠悠。
”曹植和阮籍感慨宇宙永恒,人生短暂。
张若虚在此处却别开生面,他的思想没有陷入前人窠臼,而是翻出了新意:“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
”人的生命是短暂即逝的,而人类的存在则是绵延久长的,因之“代代无穷已”的人生就和“年年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
这是诗人从大自然的美景中感受到的一种欣慰。
诗人虽有对人生短暂的感伤,但并不是颓废与绝望,而是缘于对人生的追求与热爱。
所以有人说这是少年似的哀叹,轻烟似的惆怅。
这也就奠定了全诗的基调:“哀而不伤”,使我们得以聆听到初盛唐时代之音的回响。
4.在游子思妇相思的图景中,哪些诗句表现了月亮的多情?“徘徊”一词的有何表达作用?(1)“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及“落月摇情满江树”。
(2)写出月因浮云游动,光影明灭不定的动态;拟人手法,赋予月亮人的灵性,它似乎也为思妇而伤心、对她怜悯,不忍离去;与后文的“卷不去”“拂还来”相呼应,写出月亮的不忍之心。
岂料思妇触景生情,反而思念尤甚。
这“卷不去”,“拂还来”的既是月色,也是思妇绵绵不绝的相思之情。
5.赏析“落月摇情满江树”一句。
此句采用了化虚为实的表现方法,通过一个“摇”字将无形的离情写得形象可感,也使整幅画面充满了动感。
一个“摇”字,可以让人联想到月光的浮动,开满鲜花的树林在微风中的摇动,浩阔无垠的江面上水波的荡漾。
同时让读者仿佛看到缭乱不宁的别绪离情伴随着残月的余辉散落在江边的树林里,让读者仿佛听到这离情飘落时还伴随着细碎、空灵的风铃的声响。
一个“满”字让人感觉春江花月夜的美景中的每一个角落都充溢着、荡漾着、萦绕着这种浓郁的、哀婉的但又略带甜蜜的相思之情。
这份哀而不伤的离情洒落在江树上,也洒落在读者心上,情韵袅袅,摇曳生姿,令人心醉神迷。
1.下列画线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滟滟(yàn)芳甸(diàn)似霰(sǎn)汀上(tīng)B.青枫(fēng)浦上(pǔ)徘徊(pái)皎皎(jiǎo)C.妆镜(zhuāng)捣衣(dǎo)砧上(zhān)潜跃(qián)D.悠悠(yōu)江潭(tán)碣石(hé)潇湘(xiāo)2.下面各项中无错别字的一组是A.春江潮水联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B.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C.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状镜台。
D.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钻上拂还来。
3.下列诗句中,在诵读时音节停顿不正确的一项是A.春江/潮水/连海/平。
海上/明月/共潮/生B.不知/江月/待/何人。
但见/长江/送/流水C.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D.昨夜/闲潭/梦/落花。
可怜/春半/不/还家4.下列画线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愿逐月华流照君逐:逐渐B.月照花林皆似霰霰:雪珠C.青枫浦上不胜愁胜:承受D.应照离人妆镜台离人:此处指思妇5.下列句中加线的词语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但见长江送流水但使龙城飞将在B.人生代代无穷已悟已往之不谏C.江流宛转绕芳甸宛转蛾眉马前死D.可怜春半不还家可怜光彩生门户6.下列对《春江花月夜》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全诗共三十六句,共换八韵。
全诗随着韵脚的转换变化,平仄交错运用,一唱三叹,前呼后应,音乐节奏感强烈而优美。
B.诗人仰望明月,不由自主地对宇宙生成、人类本源、人的生存状态进行追问。
这种追问是人类永恒的哲学命题,使得诗的意境浑厚博大,深沉旷远。
C.“白云”四句总写在春江花月夜中思妇与游子的两地思念之情。
“白云”“青枫浦”托物寓情,白云飘忽,象征“扁舟子”的行踪不定。
D.全诗以月为主体。
“月”是诗中情景交融之物,诗情随着月轮的升落而起伏曲折。
月在一夜之间经历了升起——高悬——西斜——落下的过程。
7.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恰当的一项是A.《春江花月夜》这首诗被闻一多称为“诗中的诗,顶峰上的顶峰”。
B.张若虚在唐开元初与贺知章、张九龄、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C.《春江花月夜》一诗中“青枫浦上不胜愁”一句化用了“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和“送美人兮南浦”几句诗。
D.《春江花月夜》是乐府《清商曲·吴声歌》旧题。
8.下列各句中,画线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身为王室后裔的杰克,虽然只有十七岁,又是第一次参加如此重要的媒体见面会,但他应对自如,沉稳风趣,性情乖张,表现出了良好的教养。
B.近年来,我们克服了地震、洪水等自然灾害,平稳渡过了金融危机,取得了令全世界为之侧目的成就,国际地位得到大幅度提升。
C.大学毕业刚刚进入加工厂的那段时光,夏天的闷热、蚊子的叮咬、往返路程的遥远无一不在与人过意不去,而今也都成了美好的回忆。
D.领导干部应该多到基层,深入调查研究,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把精力花在推进工作落实、提高效率上,不能粗枝大叶,大而化之。
9.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史铁生《病隙碎笔》对生死问题的深度探讨和对生命意义的追问,不仅体现了一个真正思想者的风采,而且再现了一个优秀写作者的艺术功力。
B.如云的明星、无数的影迷和众多的媒体,似乎都昭示着这样一个事实:奥斯卡颁奖活动正在把巨大的商机和经济利益带到世界影都洛杉矶。
C.本着朝阳、有适当坡度、排水良好、牧草繁茂、无污染、无噪音,威海市将台湾赠送的梅花鹿和长鬃山羊的圈舍建在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南侧。
D.动画片《孔子》用动漫形式塑造的全新的孔子形象,打破了以往人们对国学刻板而僵化的思维习惯,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并多次获得国家奖项。
10.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在有“诗魔”之称的台湾著名诗人洛夫看来,。
①“诗意的活着”不但是一个诗人的生命与美学实践,同时也是一个民族的生存境界与精神内涵的表现②如以世俗眼光来看,这个时期也许是他们生命中、事业中最黯淡的岁月③今天是一个需要诗的时代,因为这个世界太物质,太缺乏价值感、美感④而诗人以优雅而真诚的语言,忠实地呈现出自己的内心世界,他们最高的使命是“希望”⑤但他们却活得有境界、有品位、有尊严,他们寂寞的生命点燃了历史上千万人心灵的光和热⑥比如,陶渊明罢官之后“采菊东篱下”,王维晚年隐居终南山麓,杜甫因安史之乱流落成都A.①⑥②⑤③④ B.③④①⑥②⑤ C.③①④⑥②⑤ D.①③④②⑤⑥11.名句默写(1)春江潮水连海平,___________。
(2)江流宛转绕芳甸,__________。
(3)__________,皎皎空中孤月轮。
(4)__________,落月摇情满江树。
12.将下面的长句改写成三个语意连贯的短句。
唐代诗人张若虚笔下那姣好和媚人的被中国人寄托了无尽的美好想象和幸福向往的在人们心目中是圣洁、美好、吉祥的象征的明月常常在皓月当空、清辉泻地的夜晚激起异乡游子炽烈的乡思。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春江花月夜(节选)张若虚白云一片去悠悠,青枫浦上不胜愁。
谁家今夜扁舟子?何处相思明月楼?可怜楼上月徘徊,应照离人妆镜台。
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
此时相望不相闻,愿逐月华流照君。
鸿雁长飞光不度,鱼龙潜跃水成文。
昨夜闲潭梦落花,可怜春半不还家。
江水流春去欲尽,江潭落月复西斜。
斜月沉沉藏海雾,碣石潇湘无限路。
不知乘月几人归,落月摇情满江树。
1.品读“白云一片去悠悠”到“何处相思明月楼”四句诗,思考诗人是如何表现游子思妇相思之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