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诗歌散文赏析知识归纳

合集下载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诗歌鉴赏方法: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置身诗境,缘景明情;因声求气,吟咏诗韵。

散文鉴赏方法:创造形象,诗文有别;散而不乱,气脉中贯;文无定格,贵在鲜活。

作家作品:1、白居易,字乐天,号香山居士。

他的诗歌通俗易懂、流畅自然,著名的《新乐府》《秦中吟》等作品,反映了人民疾苦,揭露了社会黑暗,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

另一些具有感伤色彩的叙事诗,如《长恨歌》《琵琶行》等,形象鲜明,情节连贯,语言优美,同样是脍炙人口的篇章。

2、屈原,名平,字原,战国时期楚国人。

《楚辞》收集战国时代楚国屈原、宋玉和汉代贾谊等人的诗赋,西汉刘向辑,东汉王逸作章句(对古书的分析解释)。

这些诗歌运用楚地的诗歌形式、方言声韵,描写楚地风土人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故名《楚辞》。

后世因此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

3、鲍照,字明远。

鲍诗气骨劲健,语言精练,辞采华丽,常常表现慷慨不平的思想情感。

七言诗在鲍照那里有显著的发展,对于唐代作家颇有影响。

代表作《拟行路难》。

4、杜甫,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是我国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同年代“诗仙”李白并称“李杜”。

杜甫曾任左拾遗、检校工部员外郎,因此后世称其杜拾遗、杜工部。

杜甫生当开元盛世与安史之乱之间,后半生颠沛流离,历尽磨难。

他的诗广泛反映了这一时期的社会生活,被称为“史诗”。

诗风沉郁顿挫(思想感情低沉郁闷,语调音律停顿转折)。

5、陆游,字务观,自号放翁。

宋孝宗时赐进士出身,46岁入蜀,先后在王炎、范成大幕府中任职。

光宗时官至礼部郎中,后被劾去职,归老故乡。

6、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

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

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晦地书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代表作《咏怀八十二首》。

7、陶渊明,字元亮,一说名潜,字渊明。

8、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

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

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总结古代诗歌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通过学习和鉴赏古代诗歌,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还能够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和语文表达能力。

下面是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鉴赏的知识点总结。

一、古代诗歌的分类古代诗歌按照体裁可以分为五言、七言和律诗。

五言即每句诗有五个字,七言即每句诗有七个字,而律诗则是按照特定的音律要求创作的。

二、古代诗歌的韵律古代诗歌注重音韵和节奏的表达,常用的韵律有平仄、押韵、对仗等。

平仄指的是句子中字音的轻重,押韵指的是诗句中相同或相近的音韵,对仗指的是诗句中的意思相互呼应或相互补充。

三、诗歌的意象与表达古代诗歌以意象和抒情为主要表达手段。

在鉴赏古代诗歌时,可以关注诗句中出现的具体事物或形象,进而理解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四、古代诗歌的艺术特色古代诗歌在形式上有诗体、诗句和诗句之间的对仗等特点,而在语言和意境方面则强调表现力和抒情性。

通过学习和鉴赏古代诗歌,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培养他们对优美诗歌的喜爱和欣赏能力。

五、鉴赏古代名篇古代诗歌中有很多经典的名篇,如《登鹳雀楼》、《静夜思》、《江雪》等。

通过学习和鉴赏这些名篇,可以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诗歌的魅力,培养他们对诗歌的热爱和创作的动力。

六、写作与创作在学习古代诗歌的同时,也要培养学生的写作和创作能力。

通过模仿古代诗歌的形式和语言风格,学生可以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和创造力,进而创作出个性化的作品。

综上所述,小学语文古代诗歌鉴赏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环节。

通过对古代诗歌的学习和鉴赏,可以让学生领略到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瑰宝,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和语文表达能力。

希望学生们在今后的学习中能够进一步开拓视野,用心去感受和欣赏古代诗歌的魅力,不断提升自己的文学修养和创作能力。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

高中语文《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文学常识梳理1.我国古代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是战国时期的屈原,他不但是出色的政家家、外交家,而且还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

他在楚地民歌的基础上,创造了一种句子长短不一、形式灵活、多用兮字的新诗体——楚辞,后世也称这种诗体为“楚辞体”或“骚体”,开创了我国诗歌的浪漫主义传统。

其代表作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不朽诗篇。

他的作品大多编在西汉刘向编辑的《楚辞》里。

2.阮籍,字嗣宗,“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竹林七贤”之一。

他是正始文学的代表作家,全力创作五言抒情诗。

他的诗大量运用比兴象征、神话传说、以景寓情、借古讽今等表现手法,曲折隐讳地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形成了言近旨远的艺术风格。

其代表作《咏怀》诗现存八十二首。

3.陶渊明,一名潜,字元亮,靖节,世称“靖节先生”,又作《五柳先生传》,又称“五柳先生”。

他是我国第一位杰出的田园诗人,我们学过他的田园诗《归园田居》。

他41岁时最后一次出仕为彭泽县令,因不肯为五斗米而折腰,解绶去职,赋《归去来兮辞》。

欧阳修曾给予高度评价:“魏晋无文章,惟陶渊明《归去来兮辞》而已。

”其散文《桃花源记》是我国古代散文中的一朵奇葩。

陶渊明《杂诗》十二首,系组诗,大都慨叹时光流逝、壮志难酬的情怀。

4. 唐宋散文八大家中,唐代有韩愈、柳宗元。

二人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主将,世人并称为“韩柳”。

韩愈字退之,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故又称“韩吏部”,死后谥“文”,故又称“韩文公”。

潮州韩文公庙碑评价他“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

”著有《昌黎先生集》。

高中我们学过《师说》《祭十二郎文》。

5.唐诗的成就把古代诗歌的发展推向了高峰。

李白字太白,号“清莲居士”。

是继屈原之后又一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的美称;他的一首游仙诗是《梦游天姥吟留别》,其诗眼是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古体诗《蜀道难》《将进酒》等都是脍炙人口的诗作,其诗风豪放飘逸,著有《李太白全集》。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附答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理解性默写(选修)诗歌部分第一单元一、XXX《长恨歌》1.《长恨歌》中“。

”从黄昏到黎明,集中描写了XXX夜间被情思萦绕、久久不能入睡的情景。

2.《长恨歌》中表现XXX对XXX的宠爱、迷恋已经引起公愤的句子是:“。

3.《长恨歌》中采用浪漫主义手法寄志托物重申誓言的诗句是。

4.文中描写XXX天生丽质(貌美)的句子是。

5.XXX在《长恨歌》中有两个表示情愿相爱永不变心的诗句,这两个诗句是。

6.表现贵妃对XXX绵绵不尽的相思的句子是:7.渲染出凄凉情景的句子是。

XXX、XXX《湘夫人》1.《湘夫人》中被誉为“千古言秋之祖”的诗句是“。

”。

2.XXX《七律答友人》中“九嶷山上XXX,帝子乘风下翠微”就是化用《湘夫人》中的““。

”两句诗。

3.“。

”两句诗表现XXX离开期约地点时劝自己把眼光放远,在旷达自解中见出对幸福爱情生活永不放弃的执着。

4.“。

”写XXX把外衣抛到江中去,把单衣丢在澧水旁。

是希望XXX能知道他曾经来过。

5.《湘夫人》中运用比兴手法写XXX不敢对XXX剖明心迹的句子是。

6.《湘夫人》中,XXX抛弃XXX的赠礼,显现出绝望情绪的句子是。

XXX、XXX的《拟行路难》(其四)1.XXX的《拟行路难》开头用比喻的手法对当时门第决定人生这一古代的血统论发出愤怒的控诉的两句诗是“。

”2.XXX的《行路难》用比喻手法表达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的两句诗是3.在《拟行路难》中碰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4.《拟行路难》(其四)中施展阐发作者非常冲突和忍辱负重的句子。

5.《拟行路难》(其四)中的“。

”以高深的比喻说明庞大的现实内容。

6.“抽刀断水水更流,借酒消愁愁更愁。

”平添的几分酒意反而更激起了愁海的狂澜,在《拟行路难》中碰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是“。

”4、XXX《蜀相》1.XXX《蜀相》中高度归纳综合、评判XXX一生巨大功业的句子是“。

”2.《蜀相》中将对XXX的崇敬、仰慕和叹惜之情跟自己壮志难酬的苦痛熔铸成的千古名句“。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课件27张

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古代诗歌鉴赏知识点汇总 课件27张
古 代 诗 歌 鉴 赏
诗歌的形象
诗歌的语言
诗歌的表达 技巧
诗歌的思想 和情感
人物形象 景物形象 事物形象
炼字 诗眼 炼句 语言风格
表达方式 修辞手法 表现手法 结构技巧
咏史怀古诗 山水田园诗 边塞军旅诗 送别怀人诗 羁旅思乡诗 咏物言志诗 即事抒怀诗
1.形象+身份

人物形象
2.结合具体语句分析 3.概况社会意义或作者
建功立业,乡愁,战争艰辛,对君 王的不满,赞叹奇异风光
依依不舍,思念与牵挂,对友人 的安慰与勉励,抒发人生感慨
容 和
羁旅思乡诗
羁旅孤凄之愁,思家怀人, 怀才不遇,厌战思家

咏物言志诗

即事抒怀诗
教学目标及重难点:
教学目标:运用习题继续巩固古诗鉴 赏的各类答题技巧。 教学重点:总结阅读诗歌的常见方法 教学难点:明晰诗歌阅读的答题内容
总结方法
(一)看标题
标题往往对诗歌广泛丰富的内容有很明显的提示总括作用。 1、有些题目显示事件、情感, 2、有些题目交代写作目的和写作背景, 3、有些题目点明中心。所以,有时抓住了题目,也就大 体抓住了诗歌的基本内容。
总结方法
(二)看注释
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往往在诗歌后面附有几则注释, 对于这些注释,我们绝对不能掉以轻心,而应仔细阅读, 从中揣摩诗歌的隐含信息,从而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诗歌做 准备
总结方法
(三)析尾句
诗歌的结尾方式是多种多样的,或以景结句、 或以情结句、或以理结句、或以问结句。不论 以什么形式结尾,诗人都喜欢在结尾这个地方 用点心机,因为结尾在全诗中具有相当重要的 作用。如果我们鉴赏诗歌的时候,也对结尾特 别用心,就可能会很快发现“直捣黄龙”的捷 径。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笔记

语文 选修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语文笔记

语文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楚辞专题第一课《国殇》一.原文及注释操吴戈兮被犀甲(1),车错毂(gǔ)兮短兵接(2)。

旌蔽日兮敌若云(3),矢交坠兮士争先(4)。

凌余阵兮躐(liè)余行(5),左骖(cān)殪(yì)兮右刃伤(6)。

霾(mái)两轮兮絷(zhí)四马(7),援玉枹(fú)兮击鸣鼓(8)。

天时怼(duì)兮威灵怒(9),严杀尽兮弃原野(10)。

出不入兮往不反(11),平原忽兮路超远(12)。

带长剑兮挟秦弓(13),首身离兮心不惩(14)。

诚既勇兮又以武(15),终刚强兮不可凌(16)。

身既死兮神以灵(17),魂魄毅兮为鬼雄(18)注释:(1)吴戈:战国吴地所制的戈(因制作精良锋利而著名)。

操:持。

戈:武器名。

被:通“披”。

犀甲:犀牛皮制作的铠甲。

(2) 毂:(gǔ)车轮贯轴处。

车错毂;指两国双方激烈交战,战车交错。

毂是车轮中心插轴的地方。

短兵;指刀剑一类的短兵器。

(3)旌:(jīng)蔽日兮敌若云;旌旗遮蔽了太阳,敌兵好像云一样涌上来。

旌:用羽毛装饰的旗子。

(4)矢交坠兮士争先;流矢在双方的阵地上纷纷坠落,战士们奋勇争先。

矢:箭。

(5)凌:侵犯。

躐(liè,音“列”):践踏。

行(háng):队伍的行列。

(6)左骖(cān):古代战车用四匹马拉,中间的两匹马叫“服”,左右两边的叫“骖”。

殪(yì义):倒地而死。

右:指右骖。

刃伤:为兵刃所伤。

(7)霾两轮兮絷四马:车轮陷入泥中,驾车的四马被绊住了。

霾(m ái,埋)。

通“埋”,只两轮陷入泥中。

絷(zhí,直);绊住。

(8)援玉枹(fú)兮击鸣鼓:主帅鸣击战鼓以振作士气。

援:拿着。

玉枹:用玉装饰的鼓槌。

(9)天时:天意。

怼(duì):怨怒。

威灵怒:神明震怒。

(10)严杀:酣战痛杀。

弃原野;指骸骨弃在战场上。

(11)出不入兮往不反;是说战士抱着义无反顾的必死决心。

古代诗歌与散文

古代诗歌与散文

第一章一、风雅颂——《诗经》的内容风雅颂是《诗经》的三类,也可以用来概括《诗经》的题材内容。

1.风风是诸侯国的地方音乐,主要抒发个体的情感,表现他们真实的“私人”生活和心愿,以爱情诗和怨刺诗为主。

(1)婚恋诗:《诗经》婚恋诗内容丰富,如描写自由开放的爱情的《野有死麕》、《静女》、《野有蔓草》;描写有乐有悲的婚后生活的《女曰鸡鸣》、《氓》等。

(2)怨刺诗:怨刺诗有的揭露统治者的丑行,如《邶风•新台》斥责了劫掠儿媳为妻的卫宣公的无耻,《陈风•株林》鞭挞了陈国君臣和夏姬的淫乱;有的表现了下层民众的悲苦,《邶风•北门》《邶风•击鼓》等。

2.雅雅是周天子王都的歌谣,主要内容主要包括:(1)周民族的史诗,如《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2)描写周代贵族生活的诗,如宴饮诗、田猎诗、祭祀诗等;其中宴饮诗最多,成就也最高,如《棠棣》《鹿鸣》(3)描写政治生活的丧乱诗、怨刺诗、讽喻诗,如《十月之交》日、《瞻卬》等。

3.颂颂是宗庙的祭祀歌舞,主要内容是歌颂祖先的功德。

如《噫嘻》、《臣工》等。

二、赋比兴——《诗经》的表达赋比兴是《诗经》的艺术表现手法,具体如下:1.赋“赋者,敷陈其事而直言之也”,是铺陈叙事;如《七月》便是运用赋的手法,交代了一年四季农夫的生活。

2.比“比者,以彼物比此物也”,比是打比方;如《卫风•硕人》用比喻来描绘硕人的容貌,如“肤如凝脂”、“手如柔荑”“螓首蛾眉”之类。

3.兴“兴者,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也”,兴是以物发端,借他物引起所咏之,兴的情况包括:(1)纯粹作为发端之词,与所咏写的内容之间并没有多大的关联,如“鸳鸯在梁,戢其左翼”见于《小雅•鸳鸯》和《小雅•白华》,但用于《鸳鸯》为祝福之语,用于《白华》则为怨刺之词。

(2)起兴之句与上下文之间却有非常微妙的关联,包括A烘托气氛之语,起兴之物与所咏之词在情感或物形外貌之间有密切的关联。

B原始崇拜物,借以表达某种原始宗教生活或文化礼俗。

古代诗歌鉴赏文言文常识总结

古代诗歌鉴赏文言文常识总结

古代诗歌鉴赏及其相关文史知识点梳理提要一.诗歌分类按表达方式,诗歌可分为叙事诗、抒情诗、哲理诗;按格律,可分为古体诗、近体诗;按语言,可分为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按内容,可分为山水田园诗(写景诗)、咏物诗、边塞诗、咏怀诗、咏史诗、赠别诗、悼亡诗、爱情诗等。

叙事诗——有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如《石壕吏》《卖碳翁》《陌上桑》《木兰诗》,有的还有典型的人物形象和典型的环境,如《孔雀东南飞》。

抒情诗——主要是借景抒情,即事抒怀(即咏怀诗,作者往往因一事而有感,发而成诗。

)和托物言志(即咏物诗,注意把握作者在描摹事物中所寄托的感情。

如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诗中以石灰自喻,表达诗人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咏石灰即歌咏光明磊落的襟怀和崇高清白的人格。

)喻理诗———特点:通俗自然,善用比喻说理,耐人寻味,富于理趣。

主要写法:①寓理于形象之中(在“景”或“物”的描绘中说理)——形象、生动、有趣如: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朱熹《观书有感》(问君哪得清如许……)、苏轼《饮湖上初晴后雨》(淡妆浓抹总相宜)。

②议论说理——议论与形象描写相结合,多用比喻等修辞法。

如:苏轼《题西林壁》(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③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

【注意】1.读诗时要"想诗"。

诗中的道理,如盐溶于水——“体匿味存,现相无相”,要细细品味。

2.诗中之“理趣”①本身固有②引申而来,其理趣要用辩证观点分析诗句,“思而得之”。

3.一般诗歌也常寓理于抒情之中——抒情议论相结合。

有的诗还把议论与叙事、描写、抒情相结合,如白居易《琵琶行》(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二、怎样鉴赏诗歌(一)知人论世,了解诗人所处时代背景及其身世、地位和创作风格,更好了解诗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的思想内容及表现手法
第一单元
1、《长恨歌》——白居易
表现手法:以景衬情
思想内容:诗歌既对李、杨真挚爱情的歌颂,也有对明皇迷色误国的讽喻。

2、《湘夫人》——屈原
表现手法:比兴、铺陈
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人们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

3、《拟行路难》——鲍照
表示手法:比兴
思想内容:表达了诗人在不合理的社会制度下的遭受压抑的激愤之情。

4、《蜀相》——杜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通过歌颂诸葛亮的才智和功业,同时惋惜他壮志末酬,来表现自己的痛苦心情。

5、《书愤》——陆游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白描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壮志难酬、老迈年高的感叹和对投降派的强烈愤慨,对诸葛亮的仰慕之情。

6、《咏怀八十二首》(其一)——阮籍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写愤世嫉俗、感慨郁闷的内心世界。

7、《杂诗十二首》其二——陶渊明
表现手法:移情于物
思想手法:抒发了时光流逝,有志难酬和世无知音的寂寞。

8、《越中览古》——李白
表现手法:用典、对比、虚实结合
思想手法:表盛衰无常的感慨。

9、《一剪梅》——李清照
表现手法:以景抒情
思想手法:极言自己独居生活的寂寞和相思之苦。

10、《今别离》(其一)——黄遵宪
表现手法:对比
思想手法:以别离之苦写新事物和技术的昌明。

第二单元
1、《春江花月夜》——张苦虚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
思想手法:抒发了诗人对宇宙奥秘的遐想、探求和对人生的无限沉思和感叹。

2、《夜归鹿门歌》——孟浩然
表现手法:对比、用典
思想手法:歌咏归隐的情怀志趣。

3、《梦游天姥吟留别》——李白
表现手法:想象、夸张、比喻、对比、衬托
思想手法:表现诗人对权贵的蔑视,对污浊社会的抗议,对自己崇高人格的护卫。

4、《登岳阳楼》——杜甫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今昔对比、虚实结合
思想手法:抒发了自己年老多病、身世凄凉的孤寂以及不能为多难国家对力的感慨。

5、《菩萨蛮》(其二)——韦庄
表现手法:白描、情景交融
思想手法:歌颂江南水乡的景色和人物的秀丽以及对家乡的思念。

6、《积雨辋川庄作》——王维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思想手法:表现了诗人在隐居生
活中的诗情画意,悠然自行。

7、《旅夜书怀》——杜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比喻
思想内容:对生命伟大,胸襟的旷远的赞叹,对自身的渺小,前途的迷茫的感慨。

8、《新城道中》(其一)——苏轼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比喻、拟人
思想手法:表达了秀丽明媚春光的赞赏,处身自然的快乐。

9、《扬州慢》——姜
表现手法:用典、情景交融
思想内容:写对扬州昔日繁华和如今山河破碎的感伤。

10、《长相思》——纳兰性德
表现手法:白描
思想内容:抒写了个人的相思离别和哀思闲愁,将士在外对故乡的思念。

第三单元
1、《将进酒》——李白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比兴、夸张
思想内容:抒写了他不合时宜而慷慨自信的情怀,同时也流露出人生易老,及时行乐的消极情绪,怀才不遇的感慨。

2、《阁夜》——杜甫
表现手法:借景抒情、对比
思想内容:对连年战伐,百姓穷苦的痛惜之情和对宇宙永恒,人生无常的感慨。

3、《李凭箜篌引》——李贺
表现手法:想像、衬托、用典抒情、虚实结合、侧面烘托
思想内容:赞美李凭高超的演奏技巧。

4、《虞美人》——李煜
表现手法:虚实结合
思想内容:表达对故国的怀念,抒发怀念故国的悲伤哀痛之情和满腹愁绪。

5、苏幕遮——周邦彦
表现手法:想象,对景抒情
思想内容:表现出久居京城思念故乡的情怀。

6、《燕歌行》——高适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对比
思想内容:反映了当时军旅生活的严酷及军中将士苦乐不均的现实。

7、《登柳州城楼寄漳汀封连四州》——柳宗元
表现手法:情景交融
思想内容:表达了像苍茫的海天,像曲折的江流的愁绪。

8、《菩萨蛮》——温庭筠
表现手法:衬托
思想内容:刻画了一个深闺独处,多愁善感的美丽女性的形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