层流冷却

合集下载

层流冷却的策略和控制模型

层流冷却的策略和控制模型

、比热容、导热系数等。
优化控制策略
03
为提高冷却效率,需对控制策略进行优化,如采用PID控制器
、模糊逻辑控制器或神经网络等。
层流冷却控制模型的实现
选择合适的控制器
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控制器来实现对温度 的精确控制。
硬件配置
配置相应的硬件设备,如温度传感器、执行器等 ,以确保控制模型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调整控制参数
根据温度传感器反馈的温度数 据,调整控制参数,如调整冷 却水的流量或温度,以达到预
期的冷却效果。
03
层流冷却的控制模型
层流冷却控制模型的设计
基于传热学和控制理论
01
层流冷却控制模型的设计基于传热学和控制理论,旨在实现精
确的温度控制和均匀的冷却效果。
考虑热负荷和冷却介质
02
设计过程中需考虑装置的热负荷以及冷却介质的特性,如流量
谢谢您的观看
程序降温控制
预先设定降温程序,按预定步骤 进行降温。
反馈控制
通过测量被冷却物体的温度,根据 温度变化反馈调整冷却水的流量或 温度,实现闭环控制。
层流冷却策略的实施
确定控制参数
根据被冷却物体的特性和要求 ,确定需要控制的参数,如冷
却水的流量、温度等。
安装传感器
在被冷却物体表面安装温度传 感器,实时监测温度变化。
层流冷却技术的未来发展方向与挑战
发展高效、环保的冷却技术
随着环保意识的提高,未来需要研究更加高效、环保的 冷却技术,以替代传统的冷却技术。
提高冷却系统的智能化程度
未来需要研究更加智能化的冷却系统,以实现更加精确 的温度控制和更加高效的冷却。
解决复杂流动和传热问题
随着科技的发展,需要解决更加复杂的流动和传热问题 ,以进一步提高冷却效率。

层流冷却的作用

层流冷却的作用

层流冷却的作用
嘿,咱今儿来聊聊层流冷却这玩意儿的作用。

你说这层流冷却啊,就像是一位神奇的魔法师!
咱就拿钢铁生产来说吧,那滚烫的钢坯从轧机里出来,就跟刚跑完马拉松的人似的,浑身热气腾腾。

这时候层流冷却就登场啦!它能迅速地给钢坯降温,让钢坯冷静下来。

这就好比大夏天你热得不行的时候,突然来了一阵凉爽的风,那叫一个舒服啊!
层流冷却可以精确地控制冷却的速度和温度。

你想想,如果冷却得太快或者太慢,那钢材的质量能好吗?肯定不行啊!就像做饭似的,火候掌握不好,做出来的菜能好吃吗?层流冷却就是那个能把火候掌握得恰到好处的大厨!
它能让钢材的性能变得更好。

经过层流冷却处理的钢材,强度啊、韧性啊都更上一层楼。

这不就跟运动员经过科学训练后变得更强壮一个道理吗?而且啊,层流冷却还能提高生产效率呢!以前没有它的时候,那冷却过程可麻烦了,又费时又费力。

现在有了它,就跟开了挂似的,一下子就搞定了。

你说这层流冷却是不是很厉害?它就像是钢铁生产线上的秘密武器!没有它,咱哪能用到那么多高质量的钢材啊。

它让我们的建筑更坚固,让我们的汽车更安全,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美好。

再想想,如果没有层流冷却,那会怎么样呢?钢材质量不行,建筑可能会倒塌,汽车可能会出故障,那得多危险啊!所以说啊,层流冷却可真是太重要啦!它虽然不起眼,但却默默地为我们的生活贡献着力量。

咱得好好珍惜层流冷却这个好帮手啊,让它继续为我们创造更多的价值。

你说是不是这个理儿?
原创不易,请尊重原创,谢谢!。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控制系统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控制系统
通过的、均匀的水膜,带走 带钢表面的热量,从而达到冷却效果。
冷却过程
层流冷却过程通常分为三个阶段,即雾化阶段、成膜阶段和滴落阶段。在雾化阶段,冷却水被雾化成细小的水滴, 均匀地喷洒在带钢表面;在成膜阶段,水滴在带钢表面形成一层薄的、均匀的水膜;在滴落阶段,水膜逐渐变厚, 最终形成大滴落下,完成冷却过程。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 程控制系统
目 录
• 系统概述 • 系统架构与组成 •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技术原理 •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 •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01
系统概述
系统定义与功能
系统定义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控制系统是一 种用于控制热轧带钢在冷却过程中的 设备和技术的总称。
系统功能
人机界面模块
提供操作员与控制系统交互的界面,显示实 时数据和系统状态。
系统接口与通信
数据接口
实现控制系统与传感器、控制阀等硬件设备之间的数 据传输和通信。
网络接口
通过工业以太网等方式实现系统内部各模块之间的通 信。
人机接口
提供操作员界面,实现操作员与控制系统之间的交互。
03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技术 原理
现场调试
将控制系统应用于实际生产线,根据实际运行情况进 行参数优化和调整。
05
系统性能评估与优化
系统性能测试与评估
测试目的
确保系统正常运行,评估系统性能是 否达到预期要求。
测试方法
采用仿真测试、实际生产测试和实验 室测试等方法,对系统的各个功能模 块进行测试。
测试内容
包括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精度和 响应速度等方面。
层流冷却技术简介
层流冷却技术是一种用于控制热轧带 钢温度的工艺技术,通过在带钢表面 喷洒冷却水,使带钢表面形成一层薄 的冷却水膜,实现快速、均匀的冷却 效果。

论层流冷却不均对板形的影响

论层流冷却不均对板形的影响

论层流冷却不均对板形的影响作者:王洪立摘要:本文结合950生产实际,对层流冷却不均对板形的影响,提出了分析,研究。

并结合生产实际提出相应的观点和见解。

关键词:冷却不均原因、控制措施。

引言:层流冷却位于精轧出口和卷取入口之间的输出辊道上,用于热轧带钢卷取温度控制,是热轧带钢生产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的作用是将进入层流冷却控制区的热轧带钢,按照予定的产品工艺要求,将其冷却到目标的卷取温度,以期使带钢获得理想的金相组织和产品性能。

成品质量的好坏,进而影响其产品在市场上的竞争力。

1、950生产工艺流程:连铸板坯→加热炉→粗除鳞→→粗轧机组→热卷箱→飞剪→精轧除鳞→精轧机组→层流冷却→卷取→检验、打捆→入库。

2、层流冷却系统主要参数:上部集管:120根,分成12组,前面1至10组为粗调,11和12组为精调,上集管为U形式;冷却水压:0.1kg\cm2,流量135M3\min;下总部集管:240根,分成60段,冷却水压:0.2kg\cm2,流量58M3\min;侧喷:分9段,在辊道两侧呈成对称分称,为气喷;侧喷总气量:16.5NM3\min,压力5kg\cm2;最高水温:40度。

3、层流冷却方式:根据不同钢种的工艺要求,系统提供多种冷却方式供选择,包括:全长冷却、头部不冷、尾部不冷、前向冷却、后向冷却、头部微冷、尾部微冷、稀疏冷却、非对称冷却等。

4、层流冷却的优点:是冷却速度快,调整容易,便于计算机控制,而且可以根据工艺的要求,采用不同的冷却方式。

5、层流冷却的缺点:水量消耗大,冬季在厂房内产生大量蒸气,影响操作视线,锈蚀厂房金属结构。

6、对层流冷却的要求:(1)上下冷却管在高速冷却时,每段集管的水量,水压能保持稳定;(2)上下集管全开的流量与全闭时从旁通阀溢出的流量应相等;(3)从集管流出的冷却水先要复盖带钢的表面,经短时热交换后,再用侧喷装置吹动带钢面的水向一定方向流动:(4)辊道冷却水、侧喷水、气的压力,流量要稳定,以减少其对卷取温度控制的于拢;(5)层流冷却水的水温要相对稳定;(6)卷取温度控制的可调整段,要有粗调精调的区分;(7)层流冷却能力应满足全总新产品的工艺的要求。

层流冷却的策略和控制模型论文

层流冷却的策略和控制模型论文

要点三
参数优化结果
根据性能评价指标,对控制模型的参 数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控制策略。
05
实验验证与结果分析
实验设备和实验方法
实验设备
包括热电偶、数据采集器、计算机、冷却塔、水箱和泵等。
实验方法
采用理论分析和实验验证相结合的方法,建立层流冷却模型,通过实验测试来验 证模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实验结果的分析和讨论
结果比较
将本课题的研究结果与已有研究进行比较,探讨本课题的创新性和不足之处 ,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和借鉴。
06
结论与展望
研究结论的总结
1
层流冷却策略能够有效降低冷却塔出口温度, 提高冷却效率。
2
对比实验结果表明,采用层流冷却策略的冷却 塔性能较传统冷却塔有所改善。
3
层流冷却控制模型在不同工况下具有较好的适 应性和鲁棒性。
数据分析
通过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得出冷却水流量、水温等参数对 冷却效果的影响,并对模型预测结果进行评估。
结果讨论
针对实验结果,对模型预测结果与实际测量数据进行对比, 分析误差原因,并对模型进行改进和优化。
结果与已有研究的比较
文献综述
收集和分析相关文献资料,了解层流冷却领域的最新研究动态和已有研究成 果。
层流冷却主要应用在冷却电子设备、半导体芯片等高密度热 流场景中
研究目的和意义
研究目的
本文旨在研究层流冷却的策略和控制模型 ,以提高冷却效率并优化系统性能。
VS
研究意义
随着科技的发展,高密度热流问题是电子 设备和半导体芯片的主要挑战之一。层流 冷却作为一种有效的冷却方法,对于解决 这一问题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
研究方法和论文结构
研究方法

3500mm轧机层流冷却控制终冷温度预测模型的探讨

3500mm轧机层流冷却控制终冷温度预测模型的探讨

3500mm轧机层流冷却控制终冷温度预测模型的探讨摘要:由于钢板在轧后层流冷却能够提高钢板的性能,而且还可以省去钢板轧后专门的热处理,节约成本,提高钢厂的效益,因此越来越多的钢厂纷纷安装了冷却控制装置,然由于层流冷却过程是非常复杂的生产过程,因此数学模型的精度受到了限制,本文针对这种情况,本文采用BP神经网络结合数学模型来提高钢板的终冷温度控制精度。

关键词:数学模型神经网络换热系数1 层流冷却控制技术研究的意义随着各国成功地使用层流冷却控制技术,我国也紧随其后开始在国内投入大量的研究工作。

目前我国各钢厂使用的层流冷却控制装置大部分都是在国外引进的。

然而,由于国外的技术保密,国内中厚板层流冷却控制技术的成功应用受到了限制,因此,开展中厚板层流冷却控制技术的研究是一个挑战性的课题。

2 数学模型的建立钢板在冷却过程中主要的传热有:钢板内部的导热、钢板与空气的对流传热和钢板自身的热辐射、钢板与水的对流传热、钢板内部的相变产生热、钢板和辊道之间热传导等部分组成。

忽略钢板在长度方向的传热,针对南钢3500mm轧机层流冷却建立二维导热终冷温度预测数学模型。

根据傅里叶导热微分方程得:=λ(t)(+)其中,X,Y—钢板的宽和厚度方向的坐标,λ—钢板的导热系数,c—钢板的比热,ρ—钢板的密度。

式中的ρ随温度变化不大,所以本文确定其为常数7800kg/m3[4],比热c(t)和导热系数λ(t)都随温度的变化较大,根据下表1,2各个钢种的导热系数和比热系数在不同温度下的值,用线性插值法求所需要的比热和导热系数。

只考虑钢板的辐射换热,根据斯蒂芬—波尔兹曼定律:钢板的辐射能力和绝对温度的四次方成正比得如下方程:Q=εσ(Ts4-T04)A其中,A—钢板辐射面积m2σ—黑体的辐射常数,其值为5.67W/m2·K4,ε—钢板的黑度。

Ts—钢板出轧机时的温度(K)T0—钢板进入水冷时的温度(K)3 水冷综合换热系数的确定水冷综合换热系数受钢板的规格、冷却水的温度、水流量、钢板表面温度、目标终冷温度、实际终冷温度、水冷时间等很多因素的影响,BP神经网络的优点是只要有足够多的隐层和隐层节点它就可以逼近任意的非线性函数,鉴于此,本文建立三层BP神经网络,一个具有Sigmoid非线性函数的三层BP神经网络可以在空间上逼近任意维的函数。

热轧线层流冷却控制原理

热轧线层流冷却控制原理

层流冷却是热轧车间不可或缺的重要设备之一,在轧钢过程中它能把带钢的温度从终轧温度冷却到卷取温度。

如果对层流冷却的控制失败,会造成财产安全等重大事故。

所以说对层流冷却的自动化控制必须做到精确、及时、安全可靠。

1 调节区温度控制调节区温度控制分为微调区控制、精调区控制和侧喷控制,冷却水通过气动阀门实现打开和关闭。

这些阀门的动作是电磁阀驱动的。

开关时序都是根据带钢跟踪系统自动打开和关闭的。

每个微调区和精调区上下喷头的水量由流量传感器监控。

如图1所示。

1.1 微调区控制1-20号冷却段为微调区控制,每组由四排上喷嘴和四个下喷嘴组成,每组下微调区喷水量为每小时108立方米,每组上微调区喷水量为每小时89立方米。

微调区根据带钢跟踪系统通过二级温度控制模型来打开和关闭冷却水喷嘴,基本将带钢温度控制在理想范围内。

1.2 精调区控制21-22号冷却段为精调区控制,每组由八排上喷嘴和把牌下喷组区组成。

每组下精调区喷水量为每小时54立方米,每组上精调区喷水量为每小时46立方米。

微调区根据带钢跟踪系统通过二级温度控制模型来打开和关闭冷却水喷嘴将带钢温度精确控制在设定范围内。

1.3 侧喷控制在层流冷却每个冷却段的后边都有侧喷单元,它由两个喷嘴组成。

最后一个冷却段的后面有四个侧喷喷嘴组成,侧喷在与轧制线相交的方向上冲走残留在带钢上部的冷却水。

其打开关闭时序也是根据带钢跟踪系统来设定的。

2 旋转梁翻转控制上冷却梁旋转是为了热轧线出现堆钢时方便把废钢从辊道上移走或者需要检修时方便更换维护层流冷却上的设备。

上冷却梁旋转共有22个旋转梁,每个冷却段的上梁能够单独旋转。

上喷射梁可以通过液压缸向上旋转。

如果在生产过程中发生堆钢,PL C 会触发急停信号,旋转梁会自动上翻并保持知道操作工手动放下。

操作工也可以点动操作旋转梁实现上翻和下翻。

检修时维护人员可以插入安全销防止事故发生。

3 边部遮挡精轧后带钢宽度方向上温度分布不均,并且在冷却段会更加分布不均,这导致带钢表面不平整,会起边浪。

层流冷却辊

层流冷却辊

层流冷却辊层流冷却辊,是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主要用于对高温物体进行冷却。

它通过层流的方式,使冷却介质充分接触到物体表面,以提高冷却效果。

本文将从层流冷却辊的原理、结构和应用等方面进行阐述。

一、层流冷却辊的原理层流冷却辊的冷却原理是利用流体在辊体内部形成层流,从而实现对物体的均匀冷却。

层流是指流体在流动时,流速呈现分层状态,流体各层之间没有明显的混合和旋转。

当冷却介质流经层流冷却辊时,会沿着辊体的表面形成一层薄薄的流体膜,与物体表面接触。

这样,冷却介质与物体之间的热量交换效果最大化,从而实现了高效的冷却效果。

层流冷却辊一般由辊体、冷却介质进出口、冷却水路等部分组成。

辊体是冷却辊的核心部件,通常由优质的金属材料制成,具有良好的导热性能和耐腐蚀性能。

冷却介质进出口用于控制冷却介质的流入和流出,保证冷却效果和工作稳定性。

冷却水路是指冷却介质流经辊体的路径,一般采用管道连接的形式,以确保流体能够均匀地流经辊体的表面。

三、层流冷却辊的应用层流冷却辊广泛应用于许多工业领域,特别是在热处理、冶金、化工等行业中。

在热处理过程中,层流冷却辊主要用于对金属材料进行快速冷却,以改变材料的组织结构和性能。

在冶金行业中,层流冷却辊常用于高温铸件的冷却,以防止铸件产生裂纹和变形。

在化工领域,层流冷却辊被广泛应用于各种反应器的冷却过程中,以控制反应温度和提高反应效率。

层流冷却辊具有以下几个优点:1. 冷却效果好:层流冷却辊通过形成层流,使冷却介质与物体表面充分接触,提高了热量交换效率,从而实现了良好的冷却效果。

2. 冷却均匀:由于层流的存在,冷却介质在流动过程中均匀分布,避免了冷却不均匀导致的问题,确保物体表面的温度均匀。

3. 结构简单:层流冷却辊的结构相对简单,易于制造和维护,成本较低。

4. 适应性强:层流冷却辊可以根据不同的冷却需求进行设计和调整,适用于各种不同的工况和物体。

总结:层流冷却辊作为一种常见的工业设备,通过层流的方式实现对物体的冷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温度场 相变及应力的研究白冰北京科技大学分类号:____________密 级:______________ UDC:____________ 单位代码:______________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温度场、相变及应力的研究学 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 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专 业 名 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007年12月20日白 冰 公开 10008 材料加工工程 S2*******TG156.1北京科技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论文题目: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 导 教 师: 单位:协助指导教师: 单位:单位:论文提交日期: 2007年 12月 20日学位授予单位:北 京 科 技 大 学余 伟 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 陈银丽 副教授北京科技大学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温度场、相变及应力的研究 白 冰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温度场、相变及应力的研究Research on Hot Strip Temperature Field、transformation and stress in Laminar Cooling Process研究生姓名:白冰指导教师姓名:余伟北京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中国Candidate: Bai BingSupervisor: Yu WeiSchool of Materials Science and Engineering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Beijing30 Xueyuan Road,Haidian DistrictBeijing 100083,P.R.CHINA独 创 性 说 明本人郑重声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我个人在导师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研究成果。

尽我所知,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和致谢的地方外,论文中不包含其他人已经发表或撰写的研究成果,也不包含为获得北京科技大学或其他教育机构的学位或证书所使用过的材料。

与我一同工作的同志对本研究所做的任何贡献均已在论文中做了明确的说明并表示了谢意。

签名: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关于论文使用授权的说明本人完全了解北京科技大学有关保留、使用学位论文的规定,即:学校有权保留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

(保密的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循此规定)签名:___________ 导师签名: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摘 要热轧带钢在轧后快速冷却,可以改善成品的力学性能,但会使冷却的均匀性难以控制,冷却过程中带钢的温度会产生严重的不均匀分布,温度场的不均匀分布直接导致热应力的分布不均,同时也会引起带钢各部位相变分布不均,引起相变应力的不均匀分布,这些应力的不均匀分布会使带钢产生严重的板形问题。

为了严格控制产品的综合性能,就要研究轧后层流冷却过程中带钢内部的温度、相变及热应力的变化过程,并提出解决方案,最终获得良好的板形。

本文根据首钢2160热轧带钢生产线的冷却工艺,以热轧带钢冷却过程中的温度、相变和应力为研究对象,采用MARC有限元模拟软件,建立了热轧带钢冷却过程中的温度场模型、相变模型和应力模型,计算了在冷却过程中温度分布、相变行为以及应力的变化情况。

另外本文考虑冷却模式对温度和相变的影响,计算了不同冷却模式下温度的分布和相变行为。

计算结果表明:冷却模式对卷取温度以及各相的分布都有着较大的影响。

最后本文分析了板形产生的原因并提出了改进方案,根据改善方案建立了应力和应变的有限元模型,通过对比计算结果得出,在宽度方向上采用水流量的不均匀分布使得带钢边部的应力从188MPa降低到105Mpa,应变量的差异从7.69×10-5降低到3.71×10-5,计算结果表明这种改善方案有利于获得良好的板形。

关键词:层流冷却,温度场,相变,应力Research on Hot Strip Temperature Field、transformation and stressin Laminar Cooling ProcessAbstractThe fast cooling of hot strip after rolling can improve capability of product, but the uniformity of cooling is difficult to control. The temperature field of strip come into being severe asymmetrical distributing, the asymmetrical distributing of temperature bring on asymmetrical distributing of thermo-stress at first hand, induce asymmetrical distributing of transformation at the same time, come into being asymmetrical distributing of phase stress. asymmetrical distributing of stress will induce severe problem of Strip shape. For the sake of strictly controlling synthetical capability of product, we should study the changing process of 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and stress at laminar cooling process after rolling, and bring forward resolve method, obtain nicer shape of strip finally.This paper, aim at temperature, transformation and stress at cooling process of hot strip, upbuild temperature model, transformation model and stress model of hot rolling strip by MARC FEM software on the basis of cooling technics of 2160mm hot strip product line of Shougang Corporation, calculat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behavior of phase transformation and change of stress. On the side, this paper consider influence of cooling mode to temperature and phase transformation, calculate distribution of temperature and behavior of phase transformation in different cooling mode. The resualt indicate cooling mode have biggish influence coiling temperature and distribution of different phase.Finnally, this paper bring forward improving project according to reason of plate shape, upbuild strain and stress finity element model. Contrasting calculational resualt,we can see that asymmetry distribution of water flux in width decrease stress at edge from 188MPa to 105MPa, strain at edge from 7.69×10-5 to 3.71×10-5. The resualt of calculation indicate this improving project be propitious to obtain nicer plate shape.Key Words:laminar cooling,temperature field,phase transformation,stress目 录摘 要 (I)Abstract (II)引 言 (1)1 文献综述及课题研究的目的、意义和内容 (2)1.1 课题背景 (2)1.2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温度场的研究 (3)1.2.1 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的基本原理 (3)1.2.2 传热学基本理论 (4)1.2.3 温度场的有限元模型 (5)1.2.4 已有代表性的温度场计算结果 (9)1.3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相变过程的研究 (12)1.3.1 相变理论的发展历史及现状 (12)1.3.2 相变过程的基本理论 (13)1.3.3 已有代表性的相变过程的计算结果 (16)1.4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内应力的研究 (17)1.4.1 内应力计算的研究历史及现状 (17)1.4.2 已有代表性的内应力的计算结果 (17)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9)1.6 课题研究的内容 (20)2 热轧带钢层流冷却过程中温度场和相变过程的研究 (22)2.1 层流冷却过程的工艺参数 (22)2.2 温度场的有限元计算的基本理论 (22)2.2.1 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的数学模型 (22)2.2.2 温度场的计算方法 (23)2.2.3 温度场有限元计算的基本假设 (23)2.2.4 温度场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23)2.3 相变过程的有限元模型 (26)2.3.1 相变过程的数学模型 (27)2.3.2 相变平衡温度和平衡转变量的计算 (28)2.3.3 温度和相变的耦合计算过程 (29)2.4 温度场和相变过程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30)2.5 本章小结 (39)3 有限元计算结果的验证 (40)3.1 温度场计算结果的验证 (40)3.2 相变过程计算结果的实验验证 (42)3.2.1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实验 (42)3.2.2 连续冷却转变曲线的绘制 (43)3.2.3 显微组织的测定结果 (44)3.2.4 CCT有限元模拟的计算结果 (45)3.2.5 实验数据与有限元计算结果的对比 (46)3.3 本章小结 (47)4 冷却模式对温度和相变的影响 (48)4.1 冷却设备和冷却模式 (48)4.2 不同冷却模式下温度场和相变的计算结果 (48)4.3 本章小结 (54)5 热轧带钢冷却过程中温度、相变和应力的关系 (56)5.1 温度场和相变的计算 (57)5.1.1 温度场有限元模型 (57)5.1.2 相变的数学模型 (58)5.2 热应力计算的基本理论[56] (59)5.2.1 热应力分析的有限元描述 (59)5.2.2 热应变 (60)5.3 热应力计算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60)5.3.1 材料的力学性能参数 (60)5.3.2 热应力分析流程 (62)5.4 内应力的计算结果与分析 (63)5.5 冷却工艺的改善及计算结果 (74)5.5.1 产生板形的原因及改善方案的提出 (74)5.5.2 改善冷却工艺后的计算结果及分析 (74)5.6 本章小结 (78)结论 (80)参考文献 (82)在学研究成果 (87)致 谢 (88)引 言如何更好的在轧制和轧后的冷却过程中控制钢材的温度、组织及内部应力,是目前我国轧钢工作者面临的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