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2003年9月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Sep .2003 第4卷第3期

Journal of T ianjin N o r m al U niversity (E lem entary Educati on Editi on )V o l

.4N o .3收稿日期:2003203210

作者简介:陈玉梅,女,1969年生,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

陈玉梅, 查啸虎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 要:教学反思既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专业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制,它在教师的教育信念、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以及职业道德感等方面为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但并不是任何教学反思都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借助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积极的情感、全面合理的知识和正确的归因模式以及良好的意志品质等科学反思的素质。

关键词: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科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 4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27228(2003)0320027204

影响教师专业发展的因素很多,归纳起来大致可分为两大类:一是外部因素,如教师的社会地位、学校的管理制度等;二是教师自身内部因素,如教师的自我发展需要、教师的教学反思能力等。其中教师自身内部因素在教师专业发展中起决定性作用。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机制,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一、教学反思:教师专业的重要机制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批判地考察自我的主体行为表现及其依据,通过回顾、诊断、自我监控等方式,或给予肯定与强化,或给予否定与修正,从而不断提高自身教学效能和素质的过程。

[1](P3)

其主要特征,一是实践性,是指教师

的教学效能的提高是在具体的实践操作中完成的;二是反思性,是指对于教师自身实践情境和经

验,立足于自我以外所作的多视角、多层次的思考,是教师自觉意识和能力的体现,这是教师教学效能提高的内在精神和情感基础的前提条件,是教学反思的本质所在;三是超越性,教学反思的真谛就在于教师要敢于怀疑自己,敢于和善于突破、超越自己,不断地向更高层次迈进。

教师对教学实践的反思可分为积累经验、观察分析、重新概括和积极验证四个主要环

节。

[2]

(P348)

积累经验阶段的任务是使教师意识到

问题的存在,并明确问题的情境。教学反思的起点是教学问题。教师通过总结自己的经验,搜集其他渠道的信息,意识到自己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产生研究这些问题的欲望。在观察分析阶段,教师既是各种信息的搜集者,又是冷静的批评者,同时也是经验的描述者。首先教师要围绕所要反思的问题,通过查阅文献、观摩研讨、专访等形式广泛地搜集信息,然后教师要以批判的眼光反观自己,分析产生这一问题的原因以及他人在解决这一问题时的经验与教训。重新概括阶段是在观察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必须重新审视自己教学活动中所依

7

2

据的思想,积极主动地吸取新的信息,并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思路和新策略。在此基础上提出假设,制定新的实施方案,着力解决所面临的教学问题。积极验证阶段的主要任务就是验证上一阶段所提出的假设和新的教学方案的合理性。在验证的过程中,教师又会积累新的经验,发现新的问题,开始新的循环。

从以上教学反思的流程中可以看出,教学反思既是一个从发现问题到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一个教师专业素质持续发展的过程。教学反思促进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机制。正是在“反思—更新—发展—再反思—再更新—再发展”这样一个无限往复、不断上升的过程中,教师的信念态度、知识技能、行为方式等才更趋成熟,教师才得以从一个阶段向另一更高阶段过渡,实现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二、教师专业发展:教学反思提供的

可能性

就本质而言,教学反思的价值追求有两个方面:学生学会学习和教师学会教学。学会学习是教学反思的终极目的,学会教学是教学反思的直接目的,教师学会教学是为了学生更好地学会学习。由此可见,教学反思本身就是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直接指向的,它理应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教学反思主要在以下四个方面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可能。

(一)教师的教育信念

教育信念是指教师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自己选择、认可并确认的具有动力作用的观念系统,它对教师的教学策略和行为及其效果产生直接的导向性影响。教师是“朴素的”教育家,他们对各种教育教学问题都有自己的一套观念和看法,如关于学习者和学习的信念、关于教学的信念、关于学科的信念、关于学会教学的信念、关于自我的信念等。[3](P232)这些观念和看法常常是内隐的,教师未必对其有清晰的意识,也很少对其进行深入的思考,但它们却无时无刻不影响着教师的教学实践。研究表明,教师的教育信念一旦形成,便处于一种“自以为是”的“固执”状态,它可能成为过滤新观念的筛子,阻碍教师对新观念的接受。教育信念在教师专业发展中居于较高层次,统摄教师专业发

展的其他方面,对教师的学习和成长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教师专业发展首先应该是教师教育信念的发展。教学反思是教师更新教育信念的有效途径。教师只有通过一系列的程序和手段对旧教育观念进行理性思考和审视,剔除其中的消极因素,对有价值的成分加以整合,才能形成新的观念系统,从而使教学活动有的放矢,更符合教学客观规律,提高教学效果。

(二)教师的专业知识

教师的知识一般可以分为三大类:本体性知识(学科专业知识)、条件性知识(教育学、心理学等知识)和实践性知识(教师在面临实现有目的的行为中所具有的课堂情境知识及与之相关的知识)。[4](P15)已有研究表明,“教师本体性知识与学生成绩之间几乎不存在统计学上的关系。……并非本体性知识越多越好。”[5](P15)因为对于一个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来说,本体性知识和条件性知识并不是太缺乏,其发展主要是指获得更多的实践性知识。实践性知识的获得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标志。实践性知识具有个体性、情境性、开放性和探索性特征,主要通过教师对自身教学实践的反思获得。教师只有通过反思,才能分析总结自己的教学经验,并将其上升为理性认识,形成实践性知识。教学反思中的“反思”,在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使现有教学中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重要条件。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是肤浅的经验。因此,教师要将自己的教学经验变成具有理性形态的实践性知识,除了反思,别无他途。

(三)教师的专业能力

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和教学实践能力是教师专业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两个重要标志。教学反思是促进这两种能力发展的重要途径。教学反思以立足教学实践,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为出发点。它要求教师不断地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设计教学方案并组织教学,通过解决问题,不断地改造教学过程,千方百计地追求更好地完成任务,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这意味着教师始终扮演着研究者的角色,进行着创造性的劳动。教师不仅要知道结果,而且要对结果及有关原因进行反思,对自己追问“为什么”,这种追问无疑将会增进教师的问题意识和“解题”能力,促进教师的科研探究能力的发展。除

82

此之外,教师也能通过反思,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课前计划、课中观摩、课后分析,找出其行为与学生反应之间的因果关系,并得出用以指导以后决策的结论,改进自己的教学,提高自身的教学实践能力。

(四)教师的职业道德感

教学反思以增强教师的“职业道德感”为突破口。道德感通常以责任感等表现,是教师自觉进行教学反思的前提。一般来说,缺乏道德感的教师,除非因教学上的失误迫于外界压力,否则不会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5](P61)对于大多数有合格师资的学校来说,要提高教学质量,增强教师的道德感实际上比进一步提高教师的教学技能与能力更为重要。因为责任感强的教师会自觉地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在反思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从而增强自己的教学技能与能力。倡导教学反思是增强教师职业道德感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反思可以发现问题,进一步激发教师的责任心,使教师在不断地改进教学的过程中,把自己的教学实践提高到新的高度。[6](P4)

三、科学教学反思:教师专业发展的

前提条件

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但并不是任何教学反思都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借助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要求教师必须具备科学反思的素质。科学教学反思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前提条件。那么,教师需要具备什么样的素质才能进行科学有效的教学反思呢?

(一)积极的情感素质

情感是促进教师反思的强大的精神动力。维果茨基说,“思考来源于意识的动机方面,这方面包括我们的兴趣和冲动,我们的情感和感情。情感和意志的倾向决定着思想。”这些积极的情感素质包括教师的职业理想、职业道德感以及合作精神等。首先,教师要树立崇高的职业理想。职业理想是教师对成为一个成熟的教育教学专业工作者的向往和追求,它为教师提供了奋斗目标,是推动教师专业发展的巨大动力。它能使教师从社会生命和精神生命的角度来看待教师职业,并把它作为实现个人生命价值的条件。没有对教师职业的热爱,没有对学生成长和自身发展的关切,没有对教学实践合理性的追求就不会有任何积极的反思。其次,教师要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感。只有在道德感和责任心的驱使下,教师才能产生出理解学生的热情,从而可以在教学中遵循规律,照顾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关注学生主体性的发展程度,反思自身主体合理性发挥的程度。最后,教师要具有开放的心态和合作的精神。教师通过自己的实践来发展,同时也通过实践同事的思想来学习做教师。教师要以高度开放的心态来对待同事的实践和观点,在与同事的合作中研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并获得自身的发展。

(二)全面合理的知识和正确的归因模式

教师自身的认知因素是教师进行有效反思的工具。它包括作为反思参照系的知识和产生不同认知效果的归因模式。反思必须以知识为中介和参照物。知识是反思的基础,反思会导致知识的升华。“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7](P18),没有全面合理的知识作保证,教师的反思是无法有效进行的。但是,教师有了全面合理的知识,也不一定能够进行科学的反思,因为它还需要有正确的归因模式作后盾。正确的归因模式是科学反思的工具。从某种意义上说,所有教师都是反思的,问题的关键在于他们进行的是何种反思和如何进行反思以及反思的结果如何。这关系到归因模式问题。如果教师将失败归因于稳定的、不可控制的因素,那么他们就会产生绝望感和无助感,不会有积极改进争取成功的动机。尽管他们看到了问题,也会放弃改进的主观努力。相反,如果教师对问题进行客观正确的归因分析,则不管因于何种原因,他们都会认为一切都是可以改变的,从而把反思的结果变为改进的行动。

(三)良好的意志品质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推进反思的支撑点。任何反思都是痛苦的,进行反思都是需要勇气的。教学反思意味着“揭短”、“纠偏”,它要求教师把自己作为反思的对象,以批判的眼光审视自己,对自己进行深刻的剖析和自我否定。这很容易使一些意志薄弱的教师产生畏惧感,不敢进行自我反思。而且,反思是一个循环往复、永无止境的过程。教师每遇到新问题,就需要新的解决方案,进行大量的全新的反思工作,他们不可能一劳永逸,重复以前的反思结果。这同样需要教师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因此,教师要以一种积极、健康的心态来

92

认识和对待自己的教学活动,总结经验,分析得失。成功的反思皆来自坚强意志的支撑,意志薄弱者在反思的痛苦中难免灰心,只有意志坚强者,才有勇气进行自我诘难,筛选和淘汰自己的不良行为,从而使自己的职业生涯提升到一个新的境界。

(四)教师要掌握正确有效的反思方法

教师要提高教学反思的效率,必须讲究科学的反思方法。较常见的反思方法有以下四种:一是记反思日记。在一天的教学工作结束后,教师写下自己的教学经验,并与其指导教师共同分析。二是详细描述教学情景。教师相互观摩彼此的教学,详细描述他们所看到的情景,教师们对此进行讨论和分析。三是进行交流讨论。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聚集在一起,首先提出课堂上发生的问题,然后共同讨论解决的办法,最后得到的方案为所有教师及其他学校所共享。四是进行行动研究。为弄明白课堂上遇到的问题的实质,探索用以改进教学的实际方案,教师及研究者进行调查和实验研究,它不同于研究者由外部进行的旨在探索普遍法则的研究,而是直接着眼于教学实践的改进。[2](P349)值得指出的是,教师在运用这些反思方法时,必须根据自己教学的实践情况加以灵活运用,不能生搬硬套。

[参考文献]

[1] 张立昌.自我实践反思是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J].

教育实践与研究,2001(7).

[2] 转引自张大均主编.教育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1995.

[3] 叶澜主编.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

育科学出版社,2001.

[4] 林崇德,申继亮,辛涛.教师素质的构成及其培养途

径[J].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学版),1998(1).

[5] 熊川武.试析反思性教学[J].教育研究,2002(2).

[6] 熊川武.反思性教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

社,2000.

[7] 孟宪承选编.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

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陈 浮]

Te a ching Re fle c tion a nd Te a che r P rofe s s iona l D e ve lopm e nt

CH EN Yu2m ei,ZHA X iao2hu

(E d uca tiona l S cience Colleg e of A nhu i N or m a l U n iversity,W uhu241000)

A bs tra c t:T each ing reflecti on is no t on ly a p rocess in w h ich teachers find p rob lem s and so lve them bu t also a p rocess in w h ich teachers’p rofessi onal qualities are con tinuou sly p rom o ted.T each ing reflecti on is the i m po rtan t m echan is m of teacher p rofessi onal developm en t.It m ay p rom o te teachers’educati on convicti on,p rofessi onal know ldege,p rofessi onal ab ility and sen se of p rofessi onal m o rality.

B u t no t all teach ing reflecti on s can p rom o te teacher p rofessi onal developm en t.O n ly w hen teachers po ssess scien tific reflective qualities(including po sitive em o ti on,com p rehen sive reasonab le know l2 edge,co rrect attribu ti on m odel,good w ill pow er ect.),can teach ing reflecti on p rom o te teacher p ro2 fessi onal developm en t.

Ke y w o rds:teach ing reflecti on;teacher p rofessi onal developm en t;scien tific reflecti on 03

教师成长与个人反思

教师成长与个人反思 东关小学李艳碧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的简洁公式:教师成长=经验+反思;著名教授叶澜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坚持写三年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教师的专业成长离不开反思,教学反思不失为一种促进教师改进教学策略,不断提升自己教学水平的好方法,更是教师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一、个人反思的意义 教师的教育反思,是指教师能够以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学生发展的促进者和学生做人成才的引导者的角色对自己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教学行为进行经常性的审视与思考,也就是教师的自我反思。其实质就是教师要经常性地对自己的教育教学行为进行回顾、观察、诊断、思考、修正,或给予肯定、支持与强化,或给予否定、思索与修正,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在不断的探索与思考中提升教师的教学实践能力和教育理论素养。美国学者波斯纳认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只有经过反思的经验才能上升到一定的高度,才能对日后的教学产生深远的影响。 新课程的实施,对教师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它要求教师不仅是高素质的、还应是可持续发展的、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一个教师,应当怎样在新课程改革中重新认识自己、改变自己、发展自己,做课改的主人呢?只有学会反思,才能在课改中获得宝贵的经验、教训,及时发现新问题,不断矫正错误,在不断的反思中提高自我,

发展自我。 二、在教学实践中反思 1、课前反思。授课前应对事先设计好了的教案进行认真思考,想想上节课或以前是怎样上的,哪些地方不如意,适合现在吗?适合这个班吗?该怎样修改?不能“拿来主义”!备课时对某一环节的设计如不如意,可做上标记,以便授课前进一步思考,教案的每一页可预留一定位置日后补充用。 2、课后反思。课堂教学历来被称为“遗憾的艺术”。每位教师都会有这样的教学体验:教案初成,往往难以发现毛病,下课结束,教学设计的疏漏之处不找自见,再优秀的教师,再成功的教学,也难掩瑕疵。每一堂课结束后我们都应进行认真的反思,思考哪些教学设计取得了预期的效果,哪些精彩片断值得仔细咀嚼,哪些突发问题让你措手不及,哪些地方需要调整、改进,教学手段运用的是否充分恰当,重难点是否突出,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起来了,学生学得是否愉快,我教得是否愉快,还有什么困惑等等。 三、在相互借鉴中反思 1、在交流学习中反思,提高自我。 (1)利用各种机会观摩名师、优秀教师上课,多看多听多想,并细心听取专家点评,并做好记录。记得去年11月份“阳光师训”活动中我听了温霞老师的两节课,在听课记录的背面我记着温老师的课堂评价语:“最角上的那位女同学,我注意到你了,你很期待的望着我。”“这句古诗引用得真准确”……听到温老师的评价,我深深

浅谈“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

浅谈“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重要作用” 我认为要了解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就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教学反思?其次是了解在教学反思中促进了我们的哪些发展?最后再进一步明确教学反思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即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下面我将围绕这三个框架进行阐述。 1、明确教学反思的涵义 先来说反思,我认为有思考才有写作,有写作必定是在思考。作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范围很广,比如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可以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即我们可以反思生活,可以反思教育。而我们做得更多的就是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因为一线教师天天在进行教学。 那什么是教学反思?相信大家十分清楚。通俗地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实现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经验的融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那怎样写好教学反思,就得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不图形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它被称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条共同途径。 2、在反思中促进了我们的哪些发展? 反思到底给一线老师带来哪些好处呢?举个例子:假设今天的学习活动秩序较乱或幼儿浮躁,我就会向自己提出问题:是哪些材料让幼儿不感兴趣?还是材料对这组幼儿缺乏挑战性?还是选材不合理?或是其它等等的问题,我会从主观上更多的找原因,而不是一昧地批评孩子。所以,我觉得反思让自己增强了问题意识。 反思过程可以清晰自己的责任意识。这个责任意识不是上面要求我怎么做,而是我需要怎么做,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轻松快乐的老师。幼儿教师的“轻松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体验,我把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常常联系批判自己的教育行为,批判自己活动材料更新过程的惰性,或自己是否静心观察发现孩子学习的差异和规律?多问自己教育行为转变了什么?实施了哪些不同的策略?从心灵呼唤自己教育的良知,增强做个好老师的责任。 从以上实例可以感受到,反思是对自我行为的改造和重塑,使我们能通过叙事倾听自己的心声,感知、体验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价值和趣味,从而超越自我“克隆”和机械模仿,走进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帮助我们实现教学的不断创新。 3、明确“教学反思”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因而成为当前教育界比较流行的话语。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所以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 教育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 反思= 成长,大凡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实践、反思、总结这条途径中成长起来的。 要问促进教师成长的最有效途径是什么?我的经验是勤快地记录与反思。我觉得把事件记录下来,把反思写下来,与我们在教学中单纯地思考相比,有其特殊的价值和意义。首先,写教学反思,能促进我们对理论的理解内化。缺乏理论的指导,只能呈现肤浅的的反思,但如果意识上希望自己写的深刻些,便会在自身需求下去有目的地翻阅资料,搜集参考一些素材,整理成自己需要的材料,通过整理能深入理解了理论的内涵,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从中获得快感。其次,写好教学反思,能促进我们思考向纵深发展。这是因为时间、大脑遗忘的方

研究论文:探究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关系

113532 学科教育论文 探究初中语文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 的关系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B 1.课前反思,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 对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反思,不仅有利于教学工作的完善,也有利于教师自身能力的提高。初中语文教师在开展授课之前通常要进行课前准备,收集相关的教学资料,对教学内容、教学手段、教学重难点等进行设计与准备。资料收集要求详略结合,突出教学重点;教学手段要具备可行性;教学内容要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对学生的文化、道德等各方面都有所培养。同时还要设计每一个教学内容所需要的时间,保障教学进度。对于教学工作要提前做好规划,提高教师对课堂的驾驭能力。此外,还需要根据教学内容提前设计好学生的预习作业、课前导学案等。教师的课前准备工作相对繁琐,但是是教学工作的基础性环节,应反思课前准备是否充分,反思课前准备是否有遗

漏,反思课前准备是否科学。对上述问题进行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保障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2.反思教学过程,提高教师教学实践能力 教学过程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设计付诸实践的关键步骤,同时也是体现教师专业能力的环节。在教学过程中,通常会出现许多意料之外的事情,都会影响教学的顺利进行,导致教学过程背离教师原定的教学计划。因此,教师应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的教学手段等,提高实际教学能力。如在《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导入环节原本设计用几幅具有生活气息的院落图片并由学生诉说自家的前庭后院或者想象中的院子等,用时为5分钟。但是通常会由于学生太过投入而导致时间延长,影响后面教学环节的顺利进行,拖延教学进度。在该情况下,老师应该对教学用时进行控制,并用适当的方式在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的同时终止学生影响教学进度的行为。老师除对课堂上意料之外等状况进行反思之外,还应对教学细节进行反思。如学生在回答问题时用语的准确性、教师板书时字体的大小等。 3.反思教学效果,促使教学经验理论化

教学反思 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教学反思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随着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学反思越来越被广大教师所关注和重视,被认为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所谓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观念、教学实践和教学效果进行回顾反省,思考其得失,以便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及时调整、改革与完善,从而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显然有效的教学反思对于教师的专业成长具有重要的意义,教师成长=经验+反思,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的这个公式充分说明了教学反思对于教师发展的作用。 一、有效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 1.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由于教学是一个动态系统,课前备课处于教学预设阶段,无论准备多么详细、周密,学生不可能完全按教师预先设定的思路走,在实际课堂教学中总会有一些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如学生情绪变化、学生参与状况、师生互动状况等,这需要教师灵活应对从而有效教学。因此,可以说教师的每堂课都是“新”的,教师应通过不断的审察和反思,捕捉课堂教学中生成的动态资源,发现问题的结症,合理地调整自己的教学预设,让一次次的“意外”成为擦亮课堂的神奇火种,使课堂教学中的“灵感”对今后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活动产生启迪,提升教师的教学智慧。 2.教学反思有利于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有效反思是有效教学的保证。有效教学反思实质上就是关于“让学生学什么,为什么要学这些内容;让学生怎么学,为什么要这样学;我的教学有效吗,为什么有效,或者为什么高效、低效甚至无效、负效;学生在课堂上该听的听了没有,该做的做了没有,该想的想了没有,该说的说了没有”等一系列问题的反思。因此,我们在每一堂课结束后,都需进行教学反思。在教学反思中回顾课堂教学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思考和总结其得和失,对自己的课堂教学做出正确的评价;在教学反思中不断加强学习和研究,及时改进和完善自己的教学策略,帮助并促进学生在听中学、做中学、想中学、说中学,从而不断提高教学的有效性,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3.教学反思有利于教师积累经验 教学反思是教师积累教学经验的有效途径。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对教师来说都是财富,关键在于是否作认真的总结,并进行分析研究。通过反思教学中的得与失,总结经验教训,调整教学策略,优化课堂教学,形成自己独特的教学风格;通过反思教学中闪现的瞬间灵感,积累典型的教例、教学一得,以及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出的疑点、难点,为教师进行教学研究、探索教学规律留下丰富的资料;通过反思学生的学练情况,对教学设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是否受学生欢迎,教学效果是否达到预期目标等作好记录,以便在适当的时机进行总结以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4.教学反思有利于提升教师的专业素质和能力

教师专业成长反思总结

教师专业成长反思总结 暑假期间,文登市教育局邀请知名专家举办专题报告会,本次报告会以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职业道德提升为主题,先后邀请到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教授芦咏莉、北京市东城区灯市口小学校长王岚、北京五中中学语文特级教师梁捷、北京市广渠门中学宏志班管委会主任高金英、原山东教育社总编陶继新五位知名学者,分别就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理论思考,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的有效教学策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静下心来教书、潜下心来育人,永存感恩作了专题报告,报告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和职业道德提升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学习是短暂的,但它留给我们的收获与启示却是长久深远的。它如一缕清新凉爽的风,让我们在炎炎的夏日不再感到酷暑的难耐,它也像一杯温绵醇厚的酒,让我们的心长久的浸润在那股悠远绵长的香气里。使我不得不对我多年的教育工作进行深刻的反思总结。 首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道德修养水平。作为一名教师,不应把教师当作一种职业,而应当作自己的事业,只有全身心的投入,爱自己的事业,事业才会成功。爱事业,爱学生,爱自己就必须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自身的素质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业务专业知识水平。我作为一名英语教师,讲一口流利的口语是十分的重要,并且老师的读音必然影响学生听觉神经对英语语音的反应。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起有效的语音构成,我在课后的大部分时间里,听录音、练发

音,力求在语音上做到尽可能准确,它能无形中感染学生的口语表达、提升老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热情。二是道德修养水平。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心灵的塑造者,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修养水平,因此我常常以此要求自己,以身作则,以良好的行为,影响学生。即使在遇到学生行为上有问题时,也是跟他们讲道理,让他们主动认识他们的错误,并帮他们改正。 其次,要了解学生。亲其师,则信其道。每每接受一个新的班级,面对一群新的学生,我总会利用课后的时间多与他们聊天,谈他们的学习、生活等等各个方面,有他们喜欢的,也有他们不知道的不了解的,通过聊天,我一方面了解他们的性格特点,另一方面向他们渗透英语的重要性和实用性,让他们重视英语的学习,同时赢得他们的好感与他们成为朋友。 另外,要善于反思总结。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叶澜教授也曾指出:“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可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就有可能成为名师。”作为教师,如果只是读书、教书,不写作、不反思、不梳理自己的成败得失,又怎会尽快成长起来呢? 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教科书的首要功能是作为教与学的工具,它不再是完成教学活动的纲领性权威文本。同时,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也是教材的建设者。如,教材中有些生活场景的选择、问题情境的创设,并不一定很贴近此时此地学生的生活,不一定能

新教师的反思与成长

新教师的反思与成长 各位读友大家好,此文档由网络收集而来,欢迎您下载,谢谢 新教师的反思与成长 时间如流水,初为人师的第一学年渐入尾声,回忆起这一年的点点滴滴,实在让我经历了许多,成熟了许多,人要在经历中成长,经验从经历中积累,为了今后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教学工作的开展,更好地服务于学校、学生,只有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并以此来总结经验教训,才能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教学反思一直以来是教师提高个人业务水平的一种有效手段,教学反思能有效地对日后的工作指明方向。 一、反思自己:认清自身,分析自己 本人的个性比较随和,对待工作、生活都用一种认真的态度,力求完美地

完成任务。对待和同事相处和睦,与他人能较好地进行沟通交流与合作。对待工作,本人能兢兢业业,一丝不苟,认真备课、上课,尽心尽力,做好自己本分的事情,同时,还能虚心请教有经验的老教师。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深深知道,自己的一言一行都可能影响人的一生,于是用真心、真诚、真语去解读人生是我无悔的追求。对待学生,本人能耐心辅导,主动与学生交流心声,教予学生学习方法,尽力与学生拉近距离,与学生关系和谐。由于本人经验有限,参与工作时间还不长,自我感觉功底略浅、经验略少。人的成长本来就是一个不断学习,不断积累的过程。我还需不断地挤出时间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学习教学方法、训练方法,学习待人处事等方面的知识。 二、培训反思:注重领会新教师培训内涵 在中山市新教师培训过程中,一些专家和资深教师为我们新教师泼洒了及

时雨。在公共课上让我记忆最深刻的一句话是“终身学习是师德修养的时代要求”。让我真正领会到作为教师要不断学习,平时要多读书、勤思考。只有及时地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勇于探索创新,面对竞争和压力,我们才可以从容面对。同时也让自己的职业生命充满活力。专业课上司贵亮老师还从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出发对新教师进行了培训。他指出新老师们应多听课、多学习,并及时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馈总结,在反思中成长。新教师们还就自己所困惑的问题展开了互动交流,让我受益匪浅。 作为一名新教师,在日后工作中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很多,碰到困难是在所难免的。只有通过反复地实践和领悟,才能真正成长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就要怀着一颗为学生无私奉献的心,带着对学生全部的爱走上讲台。这一信念不仅是促进新教师成长的内在动力,更是作为一名教师应当时刻谨记不能丢弃的精神支柱。

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

我认为要了解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促进作用,就首先要了解什么是教学反思?其次是了解在教学反思中促进了我们的哪些发展?最后再进一步明确教学反思是促进自身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即教学反思对教师成长的作用。下面我将围绕这三个框架进行阐述。 1、明确教学反思的涵义先来说反思,我认为有思考才有写作,有写作必定是在思考。作为教师需要思考的问题很多,范围很广,比如我们可以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反思自己的言行举止,可以反思自己的为人处世的方式,即我们可以反思生活,可以反思教育。而我们做得更多的就是对教学活动的反思,因为一线教师天天在进行教学。那什么是教学反思?相信大家十分清楚。通俗地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来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的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的途径。通过教学反思,可以使教师将理论与实践、思想与行动联系起来,实现理论性知识和实践性经验的融合,提高教师的问题意识和教育科研能力,从而促使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实现教师的专业化发展。那怎样写好教学反思,就得贵在及时,贵在坚持,贵在执着地追求,不图形式,有话则长,无话则短。以写促思,以思促教,长期积累,可以说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条捷径,它被称为优秀教师成长的一条共同途径。

2、在反思中促进了我们的哪些发展? 反思到底给一线老师带来哪些好处呢?举个例子:假设今天的学习活动秩序较乱或幼儿浮躁,我就会向自己提出问题:是哪些材料让幼儿不感兴趣?还是材料对这组幼儿缺乏挑战性?还是选材不合理?或是其它等等的问题,我会从主观上更多的找原因,而不是一昧地批评孩子。所以,我觉得反思让自己增强了问题意识。 反思过程可以清晰自己的责任意识。这个责任意识不是上面要求我怎么做,而是我需要怎么做,让自己成为一个真正轻松快乐的老师。幼儿教师的“轻松快乐”是自己内心的体验,我把教学过程出现的问题,常常联系批判自己的教育行为,批判自己活动材料更新过程的惰性,或自己是否静心观察发现孩子学习的差异和规律?多问自己教育行为转变了什么?实施了哪些不同的策略?从心灵呼唤自己教育的良知,增强做个好老师的责任。 从以上实例可以感受到,反思是对自我行为的改造和重塑,使我们能通过叙事倾听自己的心声,感知、体验自己在日常教学中的价值和趣味,从而超越自我“克隆”和机械模仿,走进真正意义上的“反思”,帮助我们实现教学的不断创

智慧型教师养成的几点思考

智慧型教师养成的几点思考 作者:叶英 来源:《作文成功之路·上旬刊》 2018年第2期 山东省东营市垦利区董集镇实验中学叶英 教师本身是一种智慧,而教师作为教育者,更需要拥有教育智慧,教师的教育智慧从哪里来?我认为做一名智慧型教师应从以下几方面养成。 一、教师应以身作则,敢于认错 要想取得好的教育效果,最直接的榜样就是我们教师自己。最好的教育方式是我们教师的 言与行。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榜样,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更应该提高自我素质、树立 职业道德,以高尚的道德操守去影响学生,当好学生正面的指导者和引领人。 1.以身作则 教师的脚印就是学生前进的方向,在学生面前自己就是一面镜子、一本书。教师,作为知 识的传授者,同时要以自己的言行去教育学生、感化学生,并成为学生的楷模和学习的典范。 因此,规范学生的行为,首先要规范自己的行为;提高学生的素质,首先要提高自身的素质。 以身作则,是我国教育者的优良传统。古代伟大的教育家孔子教育学生不仅要以“言教”,而 且重“身教”,处处以实际行动感化、影响学生。身教重于言教,是实践证明了的真理。凡是 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而且要努力做好;凡是不允许学生做的,自己坚决不做。教 师能否以身作则,直接关系到教育的成败。学生是有思想的人,他们对教师不但听其言,而且 会观其行,教师只有以身作则,才会赢得学生们的信任和爱戴。 2.敢于认错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难免会犯一些知识性错误,尤其是信息更新迅速的当下社会,不少知 识学生已经掌握,老师未必明白。在教学实践中,有些教师出现失误时,不敢大胆的承认错误,而是采取隐瞒方式淡化处理,他们以为这样做是保护了自身形象。其实效果却适得其反。古人云:“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对待自己的“过”,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反应。其实,自己犯得 错误,旁人都看得一清二楚,无论怎样掩饰,结局都是徒劳,倒不如坦坦荡荡,主动认错,从 主观上挽救形象。 二、教师应正确定位自己、善于反思 教师只有看清了自己、认识自己才能准确地给自己定位,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职业价值。 因此,教师要善于用两把尺子定位自己,一把尺子量别人的优点,一把尺子量自己的不足。以 己之短比人之长,越比心态越好,越能奋进;如果以己之长比人之短,不仅不会进步,而且还 会失去的更多。 1.正确定位自己 用“自省”法定位自己。自省是人的一种自我体验。人们在实际生活中往往通过自我反思、自我检查看待自己,从重大事件中获得经验和教训,获得了解自己的个性、能力的信息,从中 发现自己的长处和不足。用“评价”法定位自己。在定位自己的时候,应注意同伴对自己的评价。他人的评价比主管自省具有更大的客观性。如果自我评价与他人的评价接近,说明自我认 识较好;如果两者相差较大,大多表明自我认识上有差距,需要调整。用“经历”法定位自己。

关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成果的分析与反思-10页word资料

关于我国教师专业发展学术成果的分析与反思 一、解读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是在整个国际社会近一个半世纪以来人们对职业“专 业化”问题的研究推动下彰显出来的教育研究课题。1955年,世界教师专业组织会议的召开率先研讨了教师专业问题,推动了教师专业组织的形成和发展;1966年,国际劳工组织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关于教师地位的建议》,是首次以官方文件形式对教师专业发展作出的说明,提出“应把教师工作视为专门的职业,这种职业要求教师经过严格地持续地学习,获得并保持专门的知识和特别的技术。”30年后,这一原则在同名文件中再一次得到重申。1989-1992年,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相继发表了一系列有关教师及教师专业发展改革的报告,如《教师培训》《学校质量》《今日之教师》《教师质量》等;199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召开了以“加强在变化着的世界中的教师的作用之教育”为主题的第45届国际教育大会,提出“在提高教师地位的整体政策中,专业发展是最有前途的中长期策略。”于是,“提高教师专业地位”“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成为国际社会共同的呼声。 我国及时地顺应了这一改革的浪潮。1994年我国开始实施的《教师法》规定:“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第一次从法律角度确认了教师的专业地位。1995年国务院颁布《教师资格条例》,2000年教育部颁布《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教师资格制度在全国开始全面实施。1999年,我国出版的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首次将我国职业归并为八大类,教师属于“专业技术

人员”一类。同时,在教育理论界也兴起了研究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的热潮。到2001年,叶澜等学者就得出“总体上看,教师专业发展的研究已经走向成熟”的结论。 二、我国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成果分析 教师专业发展引入我国后,因为其牵连着“行动研究”、“校本教师培训”以及“校本课程开发”等方面而使教师专业发展在教育的不同领 域引发议论。从2001年至今,出现了大量的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术论文与专著。本文以“教师专业发展”为检索同,时间跨度“1979-2008”,对“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进行跨库检索,共检索到题目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论文2998条,其中包括硕博士论文323篇。1997年第一篇题目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论文发表于《全球教育展望》,题目为《教育风格与教师的专业发展》,作者为汪凌。在随后的几年里,题目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论文逐渐发表于教育领域相关期刊上,特别是自2002年开始以来,有关介绍和评议教师专业发展的论文逐渐多起来,甚至出现了多篇介绍和评析教师专业发展的硕士和博士学位论文。从1997年至2008年,题目与“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的历年论文总数如表1所示。2002年,出现了“我国教师自主专业发展”、“N关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苏州市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状况调查及启示”等8篇硕士学位论文。2003年,出现了以“指向教师专业发展的学校管理改革:上海市打虎山路第一小学个案研究”为题目的博士学位论文1篇,之后,以教师专业发展为研究选题的各类硕博论文逐渐增多,2007年达到高峰,2008年硕博论文的

最新青年教师个人成长小结与反思

青年教师成长小结与反思 时光飞逝,转眼间参加工作已经三年了,在这段时间里,正是有了领导的关怀,同事间的互助,师生间的灵犀,才让我这个初出茅庐的年轻教师得到了很好地成长,自己真正经历过,才知道做求实的老师虽然很辛苦但是很快乐很充实,“我想成为一名教师!”因为这个信念,我的心中始终涌动着激情的波涛,我的内心始终坚守着一个追求:做一名老师,用我的言语在学生渴求的心海里荡起层层知识的涟漪,用我的真心去灌溉学生的心灵,去温暖他们的人生.将近三年的教学之路走下去,有得有失. 一、个人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良好的机制 在我校每一个青年教师的成长都离不开老教师的帮助和鼓励。和外校相比,有了老教师的指引和帮助,我们经历的挫折更少,我们少走了很多弯路。甚至这种关心延伸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许许多多经验丰富的老老师的帮助和鼓励过我的人都给过我很大的帮助。在这样一种良好的环境下我才得以茁壮的成长。在紧张而又忙碌的学习和工作中,我慢慢的成长起来。经过自己虚心的请教,随着自己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在反思中不断发展和完善自我,有很大的进步,但同时也发现了自己还是存在很多的缺陷和不足。但我会逐渐的完善和提高的。所以在这里真地感谢我的指导老师张梅老师,感谢求实,在我走上教育之路时,让我知晓了追求成功和幸福人生的奥秘,给我这么多宝贵的财富! 二、课堂教学方面 (一)备课 教学之始,我认识到备课的重要性——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一定不讲无准备的课。作为青年教师,我备课从分析教学目标、分析教材、分析学生、选择教学方法、安排教学环节等多方面下手,备详细教案。我们的集体备课也让我们每个人的智慧得以碰撞,这些更有利于我们年轻教师的成长,记得一位师长曾经对我说过这样一番话:“做人不能总是盯着别人的缺点,这样的话最终会蒙蔽自己的双眼,变得自大而无能,只要我们能自律,善于发现优点,克服自己的不足,不断的完善和改善自己提高自己,如果用海纳百川的胸怀去包容别人,就会使我们的家更融洽,我们都能一同进步,你们年轻

青年教师成长反思.doc

青年教师成长反思 社会都在不断发展,人们的意识、家长的观念、需求也在不断地改变。有的人说:“当幼儿教师是一件多么轻松的事情啊,只要孩子碰不着,磕不到,吃好、玩好就行了!”“当幼儿教师有什么好的,每天的工作很繁琐,哄着一大堆孩子,烦死啦!”诸如此类的观念,在很多人的思想中滞留。我今天在这里骄傲的说:“我,是一名幼儿教师”。不知不觉中,与孩子们的相知相处,使自己一直有着孩子般的心境。我很庆幸,自己选择了这个职业,使自己的人生与这群天真可爱的孩子们相连在了一起。社会都在不断发展,人们的意识、家长的观念、需求也在不断地改变。当然了,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幼儿教师,要求也严格了,比仅仅是只停留在表面,要注重、培养、发展自己的文化内涵。 1、学会总结经验与检讨错误。在学习与摸索中前进。我要奉献出我的一份力量,我要用我青春的生命以及全部的爱呵护宝贝们健康茁壮成长 2、平时多读一些关于幼儿教师专业成长的书籍,勤思考,结合工作,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中的不足。 3、把自己观察到的事情记录下来,写成反思笔记,发现的一些细小变化,在观察的基础上及时及早进行记录。 张娟 2016年10月

青年教师成长反思 两次教学活动的反思日记,让我清晰地认识到教学前反思的重要,也让我学会了如何去思考预设教学,预约教学的精彩。幼儿教师的专业发展越来越得到重视,教学反思也越来越受到大家的重视,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在阅读《学与教的心理学》一书的过程中,我逐渐发现:对教学经验的反思其实是一种思考教育问题的方式,是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行为,是教师对自身教学观念、行为与思维方式的再认知再创造的过程。依照书中所描述的教师反思框架和反思方法,我开始学写反思日记,运用反思对教学过程进行监控、分析并解决教学中的问题,从中获得了专业成长。 在教学中进行反思,是一种难度较高的瞬间反思,实际上是教学智慧的集中体现。它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时刻关注幼儿的学习过程,关注方法、手段以及目标达成的效果,并及时捕捉教学中的灵感,及时调整组织教学的方法,做到教学灵活,巧妙调控,使课堂效果达到最佳。重视教学中的反思,追求教学的活力 张娟 2016年9月

教师专业化成长反思

教师专业化成长反思 2009-09-04 22:04何子玉[博客]4477 字, 阅读1960, 评论0 记得刚踏上教育工作岗位时,同为教师的一个长辈对我说:“作为一个年轻教师,如果你在五年之类搞不出一点成绩来,你的一辈子也就定型了。”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刺激,我不反对平凡,可我拒绝平庸。当许多同伴一味抱怨环境、意志消沉之时,我选择了坦然面对,我坚信,除了你自己,谁也无法改变你的命运。于是,我依然捧起了《苏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教育心理学》……2002年,新课程改革的春风吹进了我区,纷沓而至的是各种各样新鲜的教育理论和思想,在这种潮流中,许多教师都番然觉醒,自觉不自觉地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尝试全新的教学方法,从而推进了我区新课程改革的有效进程。与此同时,“教师专业化”发展成了一个热门的话题,理想的教育离不开教师,更依赖于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而今,恰恰是我教师生涯的第五个年头,我庆幸自己找到了一个新的起点。今天,我就教师如何实现专业化发展这一话题,和大家作一诚恳交流。 有这样一个老掉牙的故事,三个工人在砌一堵墙。有人过来问:“你们在干什么?”他们的回答各不相同,一个人说:“砌墙”,一个人说:“赚钱”,而第三个人边干边哼着歌曲,他的笑容很灿烂很开心:“我正在建造世界上最美丽的房子。”后来,第三个人成了著名的建筑师,而那两位工人一生默默无闻。是啊,我们也否这样问过自己:现在我们所从事的,在我们心中到底是一份职业还是一项事业?如果我们从未意识到要回答类似的问题,那也就根本谈不上自己的专业化发展。那么,怎样才能更好地促进“教师专业化”呢?(我说——) 一、怀着梦想上路 人生应该有梦想,怀有梦想的教师是幸福的。袁卫星先生在一篇文章中这样写到:“对于幸福教育的教师来说,教育不是牺牲,而是享受;教育不是重复,而是创造;教育不是谋生的手段,而是生活本身。教师的一生不一定要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他应当如百合,展开是一朵花,凝聚成一枚果;但他应当如星辰,远望像一盏灯,近看是一团火。当意识到生命的蜡烛在‘照亮’学生的同时,也应该‘照亮’自己,我们是不是应该投入到自我发展、自我完善的境界中去,寻求一种生命的意义、追求的乐趣呢?” 是的,梦想让我们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可更多的时候,我们只是缺少敢于成功的勇气和决心。 二、如何实现“教师专业化”成长? 乔治·萧伯纳说:“征服世界的将是这样的人,开始时,他们试图找到理想中的乐园,但当他们寻找不见时,便亲手创建了它。”新课程改革让我们走进了一个没有地图的世界,每个人都在摸索前行,无论跌绊也好,无论精彩也好,我们都在努力使脚下的路不断延伸。是的,只要延伸就有希望。我们要在纷繁的理论环境和相对宽松的教育环境中迅速成长起来,我个人以为不外乎做到以下几点: (1)爱心,我们的教育之本 巴特尔说:“教师的爱是滴滴甘露,即使枯萎的心灵也能苏醒;教师的爱是融融春风,即使冰冻了的感情也会消融。”苏霍姆林斯基说:“热爱孩子是教师生活中最主要的东西。”《信仰的力量》一书也指出:“爱是我们的信仰,人类唯一的信仰。” “我以我心付童心”,奇人教师魏书生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上课铃声响了,他招呼学生进教室,12岁的小女孩阎秀君却调皮地不答应,执拗地要求再玩一回儿,而且拉着他的手强迫他就范!为了“我以我心付童心”的自我承诺,为了保护儿童天真烂漫的心灵,他妥协了,尽管这是个无理要求。我想,只有大爱,真爱,才能做出如此的举动,并且是这般的自然而然。 我班上有个孩子从小失去了母亲,和父亲相依为命,在成长的经历中,他从未体会过温暖是什么滋味,小小的年纪就已经自暴自弃,养成了许多不良的习惯,知道情况后,我认真地对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结题报告

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的研究结题报告 我校承担的中国教育协会“十一五”教育科研规划重点课题《名师教学思想与教法研究》的子课题《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成长研究》,立项时间为201X年4月,在课题的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不断提升认识,在专家的指导下逐步调整研究内容及范围,经过两年的研究实践,总结积累实践经验,现就课题研究情况及成果做全面总结。 一、课题的背景、意及价值 教育反思是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催化剂”。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反思”一词在西方国家被人们越来越多地加以引用,并很快影响到了各国教育,现已成为国际教师教育领域广泛流行的时代性语言,成为凝聚教育改革力量的标识或口号。可以说,“反思性教学”和“反思型教师”现已是国际教师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向。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也开始对其展开了探讨,尤其是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教学反思已成为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必备环节。最先把反思引进教学过程的是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他在名著 《我们怎样思维》中认为,反思是“是一种对于任何信念或假设性的知识,按 其所依据的基础和进一步结论而进行的主动的、持久的、周密的思考。” 强调“教育即生活”、“在做中学”、“在经验中反思”。而反思性教学这一术语的正式出现,主要得益于美国学者斯冈的著作《反思实践者:专业人员在行动中如何思考》(1983)、《反思实践者的教育:走向专业

中教学和学习的新设计》(1987)的影响。在书中,斯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师从自己的教学经验中学习的过程,他从将教师培养成专业化的人员的角度出发,阐述了作为实践者的教师职业活动的特点,他指出实践者的专业性知识是在模糊和不确定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专业化的教师应是反思实践者。反思性教学的问世是对将教学改革简单地贴上成功或失败标签的超越。我国学者熊川武教授认为:“反思性教学是教学主体借助行动研究,不断探究与解决自身和教学目的,以及教学工具等方面的问题,将‘学会教学’与‘学会学习’结合起来,努力提升教学实践合理性,使自己成为学者型教师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反思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反思,它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实践进行自我诊断与自我修正,其反思的核心是关于自己教学行为的审视、澄清、质疑与批判,通过连续地自我追问、自我剖析、自我肯定或自我否定,从而实现自我提升、自我超越。杜威曾指出:“反思是对经验进行重构或重组,使之增加经验的意义并增强指导后续经验方向的能力。”这正符合教师的职业特点。目前,教师正是以课程改革的参与者、课程的研制者,而不只是课程实施者的新形象展现在新时期的历史舞台上。在课程改革中,教师与课程互动,教师在课程改革与反思中成长。教师只有经过教学反思,使原始的教学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的思维加工中,去粗存精,去伪存真,才能完善和提升自己的教学经验。前苏联大教育家赞可夫说:“没有个人的思考,没有对自己经验的总结,没有对自己经验寻根究底的精神,提高教学水平就是不可思议的”。美国学者波斯纳曾经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

幼儿老师教学反思:沙与水,乐趣与智慧

幼儿老师教学反思:沙与水,乐趣与智慧 沙与水能够带给幼儿非凡的感官体验,引导幼儿在玩耍中发现与探索,学习表达自己的感受,还能促进幼儿运动机能、感知、平衡协调等方面能力的发展。为了丰富幼儿园沙水区的活动,2001年,美国幼儿教育专家Sherrie West与Amy Cox根据多年的研究与一线教学经验,联合编写了《沙与水创意游戏集锦(Sand and Water Play)》一书。 《沙与水创意游戏集锦(Sand and Water PIay)》介绍了丰富多彩、令人意想不到的沙与水活动的材料与独特的操作方式,还提供了详细、可操作的活动安排与指导。每个活动都由幼儿发展目标、材料准备、活动安排、活动小贴士、开放式问题以及活动关键词组成,给予教师最为详尽的指导。幼儿发展目标指每个沙与水活动对幼儿智力、语言、情绪、社会性、体格等方面发展的促进目标,教师可以参考这些目标更好地对幼儿进行指导;材料准备提示教师每个活动中需要用到的材料,以及一些特别材料的具体制作方法;活动安排指从活动场景布置到收尾工作的具体指导、安排以及注意事项;活动小贴士额外地给予教师一些活动建议、提示,从而提升幼儿活动的质量;开放式问题帮助教师激发幼儿对活动进行更深层次的思考;活动关键词把整个活动浓缩为几个词语,更易于幼儿理解活动的内容,并留下深刻的印象。 《沙与水创意游戏集锦(Sand andWater PIay)》一书介绍了70多个游戏活动,分成7个不同的类别,即艺术活动、角色扮演活动、环境活动、户外活动、科学活动、水的活动以及五花八门的活动,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我们以艺术活动、角色扮演活动和户外活动为例,介绍书中的活动。 艺术活动:彩色沙球 ◆幼儿发展目标 1.智力:幼儿能够对艺术元素,如线条、设计、创意与形式形成

教师专业发展的反思

教师专业发展 作为新上任的教师,我们代表着新生力量,但是我们也同样的要作为一名新老师,要开始我们与学生们的互动,开始我们的教师之旅。这就要求我们不光要追赶老教师的脚步,而且要跟随时代的步伐,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更好胜任教师这个职业。作为教师更应关心自身的专业成长,以便教得更好。所谓教师的专业成长,就是促进教师专业知识结构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针对当前形势,我在积极搞好教学的同时,结合自身的优势和经验尝试探讨促进数学教师自身发展的途径,从教师教学经验的自我反思、同伴的合作交流和一定的专业引领三方面研究,这三方面是相辅相成、同步进行的,不可能单独分步骤进行 1.教学经验的自我反思 阅历是人的一笔宝贵财富.同样对于教师而言,教学历程和在教学工作中所积累的教学经验是教师的一笔宝贵财富,对于教育工作者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经验形成与个体的教育教学活动之中,带有明显的个人认知特点和行为习惯,它是形成自身教学风格、获得自身专业发展的必要基础。但仅仅具有经验是不够的,教学不能仅凭经验。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可能发生一定的变化,这是,过去成功的经验也许就不在那么切合时宜了,教师必须在教学实践中对原有的经验进行不断的修正。 反思的内容是十分丰富的,通过对新教材的教学,我认为教师教学行为以及所得到的教学结果,甚至课程与教科书的设计等都可以成为教学反思的对象,例如:反思教材编排是否合理,教学情景是否符合学生实际,教案设计是否恰当,课堂提问是否能激发学生的思维,教师是否抓住了学生的思维闪光点,学生的课堂反映如何,是否认真分析了学生出错的原因,对于教学中出现的问题将来准备如何改进等。 2. 与同伴的合作交流 我认为与同伴合作交流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个很好的途径。虽然教学对象、教学内容有所差异,但在教学活动中不同教师必然会碰到一些共性问题或者类似的经验或教训,这些都需要教师互相交流,互相切磋,互相帮助,共同分享。另外,在一个教师群体之中,不同的思想、观念、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的交流与冲突,对于任何一名教师的专业成长都是非常重要的。只有通过互相的交流,才

教学反思对教师专业成长的作用和价值

课堂教学反思 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作用和价值是什么? 教育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成为肤浅的知识。”为此他提出了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 + 反思 = 成长。大凡优秀的教师都是在实践、反思、总结这条途径中成长起来的。 教学反思就是教师自觉地把自己作为研究对象,研究自己的教学实践,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观念和教学效果,是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分析与再认知的过程。简单地说,教学反思就是研究自己如何教,自己如何学。 教学反思是教师成长的助推器,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从专业发展角度看,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师自己的教学实践,教师的专业发展只有在具体的教学实践活动中,在对自身活动的不断反思中才能完成。只有经过反思,使原始的经验不断地处于被审视、被修正、被强化、被否定等思维加工中,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可生成强大的理性力量,才能成为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有力杠杆。 教学反思被视为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要素。正所谓,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教学反思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助推器。在教师的成长历程中,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与能力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而教育教学实践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基本载体。还是提升课堂教学效益、凝练教学特色和风格的有效工具,更是提升教学水平、加速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形式。 我认为教学反思的作用或者说反思的根本目的在于改进教学,提

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发展。写好教学反思,能促进我们思考向纵深发展。这是因为时间、大脑遗忘的方面因素,容易是教学瞬间的过程亮点被忽视而产生搁置现象。动手写了反思,就可以对教学的过程及对象进行逻辑化、条理化、理性化的表述,逐渐使自己对问题思考趋于全面。 其次,教学反思采用的方法是教学行为的研究法,也就是通过教师自身的实践进行研究。把实践的经验、问题和思考积累下来,加深自己对教学典型事例的思考记忆,久之坚持,必能把经验“点”连成‘线’,最后铺成“面”,形成自己的“体系”,这是我们做好教师、成长过程的宝贵“财富”。 第三,教学反思也是教师的专业学习和全面发展的过程,从而,教师角色变成了学习型、研究型。写教学反思,能促进我们对理论的理解内化。缺乏理论的指导,只能呈现肤浅的的反思,但如果意识上希望自己写的深刻些,便会在自身需求下去有目的地翻阅资料,搜集参考一些素材,整理成自己需要的材料,通过整理能深入理解了理论的内涵,知道我为什么这样做,从中获得成就感。从而能不断改进我们的思维角度,改进我们的思维方法,最终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

如何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做一名智慧型教师 特级教师报告团讲座和师德论坛学习心得4月25日我有幸做为我市首批名优工程的骨干型教师的入选者参加了在市 一中举行的启动大会,并接受了首次培训。启动大会上,博士生导师邬志辉博士做了《智慧型教师的实践品性》的报告,博士列举了大量生动而又详实的案例,为我们展示了现实生活中一个个教学名师的智慧课堂、智慧人生,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个个鲜活的教育者的形象,以他们的教育智慧完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教育历程,从他们身上,我对智慧型的教师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与了解。“做一名智慧型教师”是我听邬志辉博士做的《智慧型教师的实践品性》的报告后的由衷感叹。 邬志辉博士对当前的教师发展和课堂教学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听了他的报告联系自己的实际教学,确实存在了好多问题,也对自己今后的语文教学与个人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下面我就对智慧型教师发表我的粗浅的认识。 作为教师,应该是一种智慧的象征与标志,应该以智慧的形象出现在学生的面前,使学生感到在这样的老师身上能够呛学到很多本事和知识。其实每个学生都是鲜活的个体,老师的能力和水平能否适应学生,都能够在学生身上得以体现。智慧型的教师可以凭借着渊博的知识,使学生喜欢上你,爱上你,爱上你的课,从而乐于与你相处,并从中有收获。 但教育智慧的生成绝非一日之功。努力把自己打造成为一名智慧型教师,提高自身修养,其实说难也容易。怎样才能成为智慧型的教师呢? 一、智慧型的老师要懂得怎样爱学生 在新型的师生的关系中,师生是合作,交流,平等的关系。记得乌博士在 讲座中谈到教师给学生的不是应是霸权主义的爱,强加的爱。曾有个调查就是问 老师,“你爱你的学生吗?”百分之九十的老师爱学生。当调查到学生时“你爱 你们的老师吗”百分之十的学生是爱老师的。从这个数据可以看出老师对学生的 爱,是学生所不能接受的。乌博士讲的绿毛龟的故事更是给我们很深的启示,我 们付出的爱一定要是对方需要的爱,如果对方不需要,我们的爱就是无用功。如 今我们强调的是教师对学生的尊重,当然也包含师生要相互尊重。学生作为教学 过程中的主体,他们有独立的思想,人格和个性。尊重学生实际上就是尊重独立, 尊重人性,尊重人格,当然这点都做不到,那就无从谈教学的成败。在我们平时 教育教学过程中,对学生“恨铁不成钢”,就不是尊重学生的表现之一。当我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