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流专题之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因素

合集下载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与其影响因素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与其影响因素

河流专题复习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果-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因——影响河流的因素水量河流水水气降水状况位气温状况文特征候结冰期含沙量植被覆盖率水系结构相对高度地倾斜方向流程形河流水地山脉走向系特征势流域表层岩性河道流向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1) 洪涝灾害的原因①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 (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b.水文特征 (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c.气候特征 (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 .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 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复习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复习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高考地理复习河流专题复习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1•河流的流向:受 地势 的影响; 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 海陆轮廓、地形 有关;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 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 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 的影响;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 (1) 洪涝灾害的原因① 自然原因:a. 水系特征(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 )b. 水文特征(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c. 气候特征(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 .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 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 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 ⑴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 水流缓慢,水流不、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文特征系特征因一一影响河流的因素河流水 河流水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 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8•河流水能丰富的原因主要从两个方面分析:一是流速(如位于阶梯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二是径流量大小(降水量的多少、流域面积的大小、蒸发量的大小)。

河流专题之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因素

河流专题之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因素

河流专题之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因素
1 / 11 / 1 第 1 页 共 1 页
河流专题之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因素
(1)河流补给(气候:降水量多少); (2)地形(平原、盆地); (3)流域面积大小; (4)支流多少; (5)蒸发量的大小; (6)植被覆盖程度。

【点击高考】
【2011福建卷】37.(37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古马里帝国贸易通道
城市
河流 沙漠
离岸寒流区 夏季盛行风
降水量/mm
甲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乙地降水量月份分配
指出尼日尔河从P 点到Q 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8分)
【解析】考查区域自然地理概况.根据图中纬度(线)可知,该河段所处区域为副热带地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原的控制,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加上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所以河流水量不断减少. 【答案】变化趋势,水量减少.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

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

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

影响河流流量的因素
(1)、雨水:我国及世界上大多数河流主要靠雨水补给,补给量大小及季节变化因各地气候类型而异。

(2)、冰雪融水:分为季节性积雪融水、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

① 季节性积雪融水:主要指温带、寒带地区冬季的积雪在春季融化后带来的流量。

如我国东北地区河流的“春汛”现象。

② 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主要指内陆地区由于气候干燥,河流主要靠高山永久积雪和冰川融水补给,河流流量随气温变化。

(3)、地下水:地下水与河流是互补关系。

洪水期,河流补给地下水;枯水期,地下水补给河流。

(4)、湖泊(水库):与河流也是互补关系。

有削减河流洪峰、补充枯水期水量的作用。

(5)、植被:植被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水量的作用。

特别是河流源头和上游山区的水源林。

(6)、人类活动:河流沿岸的工农业生产和城市居民生活用水都会影响到下游的流量。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必考点: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高考地理河流专题必考点: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考地理河流专题必考点: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店铺整理了⾼考地理河流专题必考点: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更多资讯请关注本⽹站更新。

⾼考地理河流专题必考点:河流特征及成因分析 对河流特征的描述是⾼考考查的重点。

河流⽔⽂特征包括⽔量、⽔位、汛期、含沙量、有⽆结冰期、凌汛、⽔能; 河流⽔系特征包括河流长度、流向、流域⾯积、⽀流数量及其形态、河⽹密度、落差或峡⾕分布。

河流⽔系特征和⽔⽂特征考查⽅向有三个,⼀是建⽴的⽔系⽔⽂特征基础上的河流与区域的识别;⼆是不同区域河流特征的描述与⽐较;三对具体河流⽔系⽔⽂特征进⾏成因分析。

(⼀)河流⽔⽂特征 径流量 (1)径流量的⼤⼩---------取决于五⽅⾯:第⼀,降⽔量的多少;第⼆,流域⾯积的⼤⼩;第三,⼲流的长度;第四,⽀流的多少;第五,蒸发量的⼤⼩ 以⼤⽓降⽔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量主要取决于降⽔的多少,以⾼⼭冰雪融⽔为主要补给来源的河流主要取决于⽓温的⾼低。

(2)河流径流量的季节变化⼤或⼩,若⼤的话,汛期在什么季节(春汛、夏汛、冬汛)。

2、河流含沙量的⼤⼩,主要取决于地形、植被覆盖率、过⽔地⾯⼟壤的疏松程度。

3、结冰期与凌汛:主要与⽓温有关。

最冷⽉均温⼩于0℃有结冰期,若河流同时⼜是从较低纬度地区流向较⾼纬度地区的,则还会有凌汛现象。

4、流速--------湍急、⼤、急 5、⽔能--------⼤⼩取决于⾼差的⼤⼩和⽔量的⼤⼩。

(⼆)河流⽔系特征 1、河流的长度和流向 2、流域⾯积⼤⼩ 3、⽀流的多少及其长短和分布(对称的、向⼼的、辐射的)-------地势决定着河流的流向,河流总是从⾼处流向低处,所以,⼭地常形成放射状⽔系,盆地常形成向⼼状⽔系。

例如,下图为四川盆地的等⾼线及河流分布图,从图中可以发现,盆地周围海拔⾼,等⾼线闭合,河流由周围向盆地中部汇聚,形成向⼼状⽔系。

4、地上河(河道平直、弯曲、地上河) 5、⼊海⼝(有没有⼊海⼝) 6、河流是否弯曲 补充:河流流向的判读 1、根据河流名称判断 这种判断⽅法的应⽤基于平时对世界河流的分布及流向的识记,可⽤于熟悉的河流流向的判断,例如:长江、黄河和尼罗河、亚马孙河、恒河、刚果河、墨累----达令河、密西西⽐河。

影响径流量大小的因素

影响径流量大小的因素
(2)流域位于赤道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控制,盛行上升气流)降水丰富;流域
大部分为盆地,支流多;集水区域面积广。
(3)流域地形高差大,河流流速快,入海口泥沙沉积少,且从纬度位置和地形看,流
域内热带雨林广布(植被覆盖率高),水土流失较轻,河流含沙量小。(入海口附近大陆架窄
小,泥沙较难沉积成陆)
【解析】本题考查非洲局部区域地理环境。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曲流的东岸是侵蚀岸
B.“数家新住处”应位于乙地
C.诗中叙述的情境一般发生在河流的上游
D.河流流向为自南向北
6.内力作用主要影响河流的
A.流向B.含沙量C.汛期D.流量
(2010全国文综卷Ⅱ,4~5)下图示意某河流入海径流量和输沙量的逐年变化。读图完成7~8题。
7.图中信息表明该河流
(1)根据河流水系分布特征结合等高线分布特征,判断图中地形。
(2)影响河流流量的基本因素:气候(降水因素)、河流水系特征(支流多、流域面积广)
等。
(3)河流入海口三角洲的成因:一河流下游地势低平;二河流自上游携带的泥沙在入海口
淤积而形成河口三角洲。而此处河流未形成三角洲的原因也是从这样的思维分析。
(2012成都二诊)图6是我国某地区图,图中虚线为不同时期种植业分布北界。读图回答问题。
(2)图中河口以上河段水量变化的趋势是,试分析原因。(10分)
参考答案:(2)逐渐减少(2分);
原因:流经干旱、半干旱地区,降水量少,蒸发量大(2分);河水下渗严重(2分);几乎无支流汇入(2分);流以宁夏平原和河套平原,农业大量引水灌溉(工农业、生活用水量大)(2分)。
(2009年重庆文综卷,10~11题)下图是我国某盆地的局部地形剖面示意图。读图完成l~2题。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与其影响因素

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与其影响因素

河流专题复习一、河流水文特征和水系特征及其影响因素果-河流水文水系特征因——影响河流的因素水量河流水水气降水状况位气温状况文特征候结冰期含沙量植被覆盖率水系结构相对高度地倾斜方向流程形河流水地山脉走向系特征势流域表层岩性河道流向二、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分析河流特征的成因1.河流的流向:受地势的影响;2.河流的流域面积、水系形状和海陆轮廓、地形有关;3.河流支流多少与地形和降水有关;4.雨水补给为主的河流流量受降水量(河流补给)、流域面积(集水区域)影响;汛期出现的时间、长短受雨季的早晚和雨季长短影响;5.水位流量变化与气候,补给类型,流域内水库、湖泊的调蓄有关;6.含沙量受下垫面(土质和植被状况)和流水强度的影响;7.河流洪涝灾害的成因分析及治理措施(1) 洪涝灾害的原因①自然原因:a.水系特征 (支流的多少、干支流构成的形状、河道的弯曲度、河流落差的大小)b.水文特征 (汛期长短、流量大小及水位变化、含沙量大小及河床泥沙淤积情况、有无凌汛现象)c.气候特征 (降水量的大小及变率)d .地形(地势平坦,水流不畅)②人为原因:植被破坏、围湖造田等。

(2) 河流的治理措施上游:治理原则是调洪,做法是修水库、植树造林;中游:治理原则是分洪、蓄洪,做法是修水库,修建分洪、蓄洪工程;下游:治理原则是泄洪、束水,做法是加固大堤,清淤疏浚河道,开挖河道。

【举例】长江洪灾的原因(1)自然原因:①水系特征:流域广,支流多;中上游植被破坏严重,含沙量增大;中下游多为平原,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水流不畅。

②水文特征:流经湿润地区,降水丰沛,干流汛期长,水量大。

③气候特征:有些年份,气候异常,流域内普降暴雨,造成洪水泛滥。

(2)人为原因:①过度砍伐,植被破坏严重,水土流失加剧,造成流域涵养水源、调节径流、削峰补枯能力降低;泥沙入江,淤积抬高河床,使河道的泄洪能力降低。

②围湖造田,泥沙淤积,从而导致湖泊萎缩,调蓄洪峰能力下降。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6.7 径流_影响径流的因素(3)

水文学与水资源概论6.7 径流_影响径流的因素(3)

3. 植被
植被,特别是森林,通过影响蒸发、下渗乃至降水而影响径流。

4. 湖泊和沼泽
湖泊是天然蓄水库。

在洪水季节,大量的洪水自上游河槽进入湖盆,致使湖内水位升高;在枯水季节,水分自湖盆中流出,进入下游河道,使下游的径流过程变得平缓。

由此看来,湖泊可以调节河川径流。

沼泽对径流的影响与湖泊的影响大致相同。

洞庭湖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已封堵)四口分泄长江水入湖(占入湖总水量37.7%),南、西有湘、资、沅、澧四大水系入汇(占53.9%),湖区四周还有中、小河注入(占8.4%),各方水流入湖停蓄后,在湖区东北角经城陵矶出湖入长江。

5. 流域的形状和面积
流域的形状和面积不仅可影响径流量的大小,还会影响径流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流专题之影响河流径流量的因素
(1)河流补给(气候:降水量多少);
(2)地形(平原、盆地);
(3)流域面积大小;
(4)支流多少;
(5)蒸发量的大小;
(6)植被覆盖程度。

【点击高考】
【2011福建卷】37.(37分)阅读分析材料和图表,结合有关知识,完成下列各题。

指出尼日尔河从P点到Q点河段的水量变化趋势,并分析其自然原因。

(8分)
【解析】考查区域自然地理概况.根据图中纬度(线)可知,该河段所处区域为副热带地区,由于受到副热带高原的控制,降水量少,蒸发量大;加上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所以河流水量不断减少.
【答案】变化趋势,水量减少.原因:该河段所处区域降水量少而蒸发量大(流经半干旱干旱地区),少支流汇入,河水下渗严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