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性中药饮片用法用量

合集下载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

常用毒性中药饮片和用法用量

毒性药品1、硫磺:酸、温、有毒.功能主治:壮阳,杀虫。

治阳痿。

虚寒.泻痢,大便冷秘。

外用治疥癣.用法用量:内服研末,0.5—3克.外用适量.2、制川乌:辛热、有毒。

功能主治: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

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半身不遂,头风头痛,心腹冷痛,阴疽肿毒.用法用量:内服1—3克,外用适量.3、制草乌:辛苦热,有大毒。

功能主治:祛风除湿,温经止痛。

用于风寒湿痹,关节疼痛,心腹冷痛,寒疝作痛,麻醉止痛,一般用制草乌.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生品勿内服。

4、黑附片:辛苦大热,有毒。

功能主治:回阳补火,散风除湿.治阴盛格阳,大汗亡阳,吐利厥逆,心腹冷痛,脾泄冷痢,脚气水肿,小儿慢毒,风寒湿痹。

用法用量:内服3-—-15克,外用适量.5、吴茱萸:辛,苦温,有毒。

功能主治:温中,止痛,理气,燥湿。

治呕逆吞酸,厥阴头痛,脏寒吐泻,脘腹胀痛,脚气,疝气,口疮,溃疡,齿痛,湿疹,。

用法用量:内服1—5克,外用适量.6、细辛:辛、温,有小毒.功能主治:祛风解表,散寒止痛,温肺化饮,通鼻。

用量过大或煎煮时间过短,易引起中毒。

中毒症状有头痛,呕吐等,严重者牙关紧闭,抽搐等,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用法用量:内服1—3克,入丸散0。

5—1克,外用适量.8、天南星:苦、辛、温,有毒功能主治:燥湿化痰,祛风定惊,消肿散结。

用法用量:2.4——4.5克9、冰片:辛、苦、凉功能主治:通诸窍,散郁火,去翳明目,消肿止痛。

治中风口噤,热病神昏,惊痫痰迷,气闭耳聋,喉痹,口疮,中耳炎,痈肿,痔疮,目赤翳膜,蛲虫病.用法与用量:内服,入丸、散,0.5~1分。

外用:研末撒或调敷。

10、雷公藤:苦、大毒。

功用主治:杀虫,消炎,解毒。

宜忌:本品有大毒,内服宜慎。

使用本药须去除表皮,主要用其木质部。

因主要毒素含于皮部,而且雷公藤必须先煎2小时才可以和其他药共煎。

用法与用量:12克为宜。

(30—60)克即可使人中毒死亡。

选方:(1):治风湿性关节炎:雷公藤根、叶,捣烂外敷,半小时后即去,否则起泡。

毒、麻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麻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5、遵守特殊药品管理制度以及规范,积极实施向主管部门上报机制。
毒、麻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天仙子、洋金花、闹羊花、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等28种。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2、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库房应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并逐件称量其净重,与供货合同相符后,方可办理入库,
4、定期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药材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确保万无一失。合格入库后,按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分区定置码放于洁净的垫板上,需阴凉保存的挥发性物料存放于阴凉库,温度不得超过20℃,湿度不得过75%,作好库房的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毒性中药简介

毒性中药简介

白及同用。 率缓慢,心律紊乱,
毒性成
一般不内服。 分乌头
外用同川乌
碱,主 要对心
肌、迷
少数呈心率增速,血 压下降,瞳孔散大, 心电图呈室上性与室 性期外收缩、心动过
捣汁+ 黄连甘 草犀角 煎汤。
蜂蜜
阿托 品,利多 卡因,可 拉明,洛
走神经、 速、房室性传导阻滞、 贝林
末梢神 束枝传导阻滞、低电
经又兴 压、S-T改变等。多数
白/淡/ 炮附片
毒 腹冷痛,泄泻,阳虚水肿.寒 湿痹痛,阳虚外感
而死亡 9
毒性中药饮片
川 乌
草 乌
附 子
10
毒性中药饮片
7 生白附子
天南星科植物独角莲的干燥块茎
化学成分:β- 谷甾醇及其葡萄糖甙、肌醇、粘液质、蔗 糖等。
性温,味辛;有毒。祛风痰,定惊搐,解毒散结止痛。用
于中风痰壅、口眼歪斜、语言涩謇、痰厥头痛、偏正头痛、 喉痹咽痛、破伤风;外治瘰疲痰核、毒蛇咬伤。
20
毒性中药饮片
20 闹羊花
杜鹃花科植物羊踯躅干燥花
木藜芦毒素Ⅰ、石楠素、羊踯躅素Ⅲ、日本杜鹃素Ⅲ、闹羊花毒素Ⅲ、 山黎芦毒素Ⅲ、山月桂醇。
辛、温、有大毒。祛风除湿;定痛;杀虫. 风痰注痛。风湿痹痛
内服:研末,0.3-0.6g;煎汤,0.3-0.6g;或入丸、散;或浸酒。外 用:适量,研末调敷,或鲜品捣敷。
和化脓,经久不愈
10%氢氧化
误服,引起消化道黏 铝凝胶、活 膜发疱,口渴、呕吐、 性炭或盐类 腹泻、腹部绞痛等症, 泻剂
中毒性肾炎,,蛋白尿, 绿豆、黄连、
甚至引起急性肾衰、 甘草、黑豆
高烧昏迷、瞳孔缩少、 及茶叶煎服。
呼吸明显抑制、牙齿 止血,血液

毒性中药饮片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
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滕黄、天仙子、洋金花、闹金花、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等28种。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2、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

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3、毒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

并逐件称量其净重,与供货合同相符后,方可办理入库。

4、定其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药材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确保万无一失。

合格入库后,按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分区定置码放于洁净的垫板上,需阴凉保存的挥发性物料存放于阴凉库,温度不超过20度,温度不超过75%,作好库房的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饮片用法用量参考

饮片用法用量参考
草果
侧柏叶 茶树根(药典
没有)
3~9 3~6 3~6 6~12
外用适量
柴胡
3~10
蝉蜕 车前草 车前子 陈皮
赤芍
3~6 9~30 9~15 3~10
6~12
包煎
半边莲 半枝莲 北沙参
萹蓄 醋鳖甲
鳖甲 槟榔、炒槟榔
药典单列 冰片 薄荷
补骨脂Hale Waihona Puke 盐补骨脂苍术、麸炒苍术 草豆蔻
草果仁、姜草果仁 侧柏叶、侧柏炭
附片、淡附片、炮附片
、天花粉、川贝 母、浙贝母、平
177
贝母、伊贝母、
湖北贝母、白蔹 、白及同用
覆盆子
359
干姜、姜炭
13
甘草
不宜与海藻、京 大戟、红大戟、 80 甘遂、芫花同用
甘松
79
3~6
高良姜
270
3~10 10~15
6~15
3~6 3~12 6~12 6~12 5~10 9~15 3~9
先煎,蛤粉包煎。外用适量,研极 细粉撒布或油调后敷患处。
98
白果仁、炒白果仁 白及
生食有毒
100
中医药院 校教材103

不宜与川乌、制 川乌、草乌、制 95 草乌、附子同用
白芥子(炒) 白茅根 白前
3~9 9~30 3~10
外用适量
芥子、炒芥子
149
白茅根、茅根炭
99
白前、蜜白前
101
白芍
6~15
白芍、炒白芍、酒白芍 不宜与藜芦同用 97
白术(炒) 白术(生)
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参照目录
注明:此表仅用于临床参考,有不足之处敬请指正。1、“药典没有”表示参照教材 2、“用法用量” 除另有规定外,用法系指水煎内服;用量系指成人一日常用剂量,必要时可根据需要酌情增减。 3、“ 毒性”的表述系沿用历代本草的记载,此项内容作为临床用药的警示性参考。 4、“注意”系指主要 的禁忌和不良反应。属中医一般常规禁忌者从略。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

毒性中药饮片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管理制度为加强医疗用毒性药品的管理,防止中毒或死亡事故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制定本办法。

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

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天仙子、洋金花、闹羊花、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等28 种。

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第一条购进(一)应严格按照批准的计划从全国性批发企业和定点生产企业购进毒性中药,并索取供货企业的合法资质证明文件。

需要从定点生产企业购进毒性中药饮片的,应按照《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的规定办理相关手续方可购进。

(二)购进药材时,应向供应商索要加盖该企业印章的《药品生产(经营)许可证》和《营业执照》复印件,报药事管理与临床治疗委员会审核批准后方可购进。

(三)购进中药饮片时,应索取供货企业业务人员的有效企业法人委托授权书、上岗证,查看身份证原件并留存复印件。

第二条验收(一)特殊管理药品实行双人验收制度。

(二)验收特殊药品按一般药品严守规定进行外观和包装的质量检查。

(三)做好验收记录,验收记录保存期限不少于2 年。

第三条储存与养护(一)毒性药品的储存严禁与其他药品混杂,毒性中药饮片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

毒性饮片柜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

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二)毒性中药饮片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饮片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

并逐件称量其净重,与供货合同相符后,方可办理入库。

(三)定期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药材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确保万无一失。

合格入库后,按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分区定置码放于洁净的垫板上,需阴凉保存的挥发性物料存放于阴凉库,温度不得超过20℃,湿度不得过75%,作好库房的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几种常用有毒中药饮片毒性与药效使用分析

几种常用有毒中药饮片毒性与药效使用分析

在应用中药饮片治疗疾病时常会碰到或者使用到以下几种有毒中药饮片:川乌、草乌、天南星、洋金花、朱砂、雄黄、全蝎、蜈蚣。

因为它们疗效显著,使用非常普遍。

但是在使用中产生了两种认识方面的问题,一种是认为是有毒性的,干脆不用或者是不敢用,一种是不了解它的毒性而滥用,出现了许多中毒反应,其实这些中药饮片它们的疗效是非常明显的,只要把握好它的毒性,运用好它的剂量。

它们在治疗疾病上会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在此我把它们的毒性与药效及使用分析一下,使它们更好的在临床中得到应用,为病人的健康服务。

1川乌1.1来源本品来源于毛茛科植物乌头的干燥母根,有效成分含生物碱与乌头多糖,其中主要为剧毒的双酯类生物碱(中乌头碱、乌头碱、次乌头碱),本品性热,味辛、苦,有大毒。

入心脾经。

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

1.2应用治疗风寒湿痹,半身不遂,寒性头痛,新腹冷痛,煎服,用炮制后的川乌1.5~9g,宜久煎(1h以上)或入丸散;外治阴疽肿痛,用生川乌研末适量调敷外用。

乌头碱具有局部麻醉、镇痛及抗炎作用,可使心率减慢,心律紊乱甚至室颤,口服3~5mg即有中毒致死的报告,致死原因是麻痹呼吸中枢及心肌,但是乌头碱极易水解,水解后毒性大大降低,乌头碱水解变成了乌头原碱而药效不变。

生川乌头毒性极强,但因炮制,煎煮时间不同毒性差别很大,在炮制或加热煎煮后,毒性亦大大降低。

口服时要用炮制后的制川乌。

2草乌本品来源于毛茛科植物北乌头或华乌头的块茎。

辛热有大毒,入肝脾经,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消肿,含有效成分为乌头碱,炮制或长时间加热煎煮乌头碱水解,毒性大大降低。

应用,治疗风寒湿痹,关节疼痛,中风瘫痪,破伤风,偏正头痛,脘腹冷痛,煎服,用炮制后的草乌1.5~6g,久煎1h以上或入丸散。

治疗阴疽肿毒,瘰疬初起,用生草乌研末适量调敷。

川乌与草乌内服过量或煎煮不当易致中毒,轻者症见口唇发麻,四肢麻木,头晕,言语不清,视物模糊,重者心率加速,心律不齐,血压下降,突然抽搐,昏迷,唇紫绀,瞳孔扩大,心跳呼吸停止,治疗可用生姜,甘草,银花煎汤口服,配合静脉输液,严重者可用呼吸中枢兴奋剂,阿托品及针灸疗法抢救。

毒麻中药饮片管理规定

毒麻中药饮片管理规定

毒、麻中药饮片管理制度毒性中药饮片指毒性剧烈;治疗剂量和中毒剂量相近;使用不当会使人中毒或死亡的药材..毒性中药管理的品种为砒石红砒、白砒、砒霜、雄黄、水银、红粉、轻粉、白降丹、生马钱子、生草乌、雪上一枝蒿、生川乌、生白附子、生半夏、生天南星、生巴豆、生千金子、生甘遂、生狼毒、生藤黄、天仙子、洋金花、闹羊花、斑蝥、青娘子、红娘子、蟾酥等28种..按麻醉药品管理的中药饮片为罂粟壳..
1、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医疗用毒性药品管理办法>>执行..
2、毒性药材设专库储存;双人双锁保管;并有良好的防盗设施..毒性药材库要有明显的标志;无关人员严禁入内..库房应符合国家消防安全规定;并经有关部门验收..
3、毒性药材验收储存保管时;检查药材与采购计划单是否一致;其包装是否完好;封口是否严密;标签是否完整、清楚;包装上是否有明显的国家规定标志..并逐件称量其净重;与供货合同相符后;方可办理入库;
4、定期组织库保管员及有关人员学习关于毒性药材的贮存、管理及人员操作防护知识;确保万无一失..合格入库后;按不同类别、不同品种、不同产地、不同规格、不同批号分类分区定置码放于洁净的垫板上;需阴凉保存的挥发性物料存放于阴凉库;温度不得超过20℃;湿度不得过75%;作好库房的温湿度观察和记录工作和定期养护工作..
5、遵守特殊药品管理制度以及规范;积极实施向主管部门上报机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温;有毒。归心经
0.015~0.03g,多入丸散用。外用 适量。
孕妇和体弱者慎用。
注:1.用法用量除特殊说明外,为成人1日常用汤剂用量,并为药典规定炮制加工品。
22 香加皮 有毒
23 重楼 有小毒
24 急性子 有小毒
25 常山 有毒
26 蛇床子 有小毒
27 猪牙皂 有小毒
28 绵马贯众 有小毒 29 蒺藜 有小毒 30 蕲蛇 有毒
31 鹤虱 有小毒
32 朱砂 33 马兜铃
有毒
含马兜铃 酸
辛、甘,大热,有毒。归心、肾 、脾经
苦,微温。归肺大肠经
生:大毒、制:有毒。 归心肝 、肾、脾经
辛,温,有毒。归肝、大肠经
0.05~0.1g,入丸散用。外用适 量,熏涂患处。
内服慎用;不可久用;孕妇禁用。
甘、辛,平;有毒。归大肠、肺 经
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也可入 丸剂内服。
应用时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
酸、涩、平,有毒。归肺大肠、 肾经
3~6g
麻醉药品管理的品种。本品易成瘾,不宜常服,婴 幼儿及哺乳期妇女忌用。
3~6g
因毒性成分对热不稳定,一般煎服少见中毒,但也 应注意,尤其注意含本品的固体制剂。
3.0~9.0g
【按语】《本草从新》提出:苍耳子散气耗血,虚 人勿服,《唐本草》“忌猪肉、马肉、米泔”。
16 附子 有毒 17 苦杏仁 有小毒
18 制草乌 有毒
19 南鹤虱 有小毒 20 牵牛子 有毒
21 鸦胆子 有小毒
3~9g
孕妇、衰弱者及腹泻者均禁用。
0.1—0.5g多入丸散服,不宜入煎 不宜大量服用,也不宜少量久服,肝肾功能不全者
剂,外用适量
禁服。
3—9g
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人 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34 天仙藤 35 寻骨风 36 吴茱萸 37 苦楝皮 38 蜈蚣 39 大枫子 40 山慈菇 41 仙茅 42 两面针 43 丁公藤 44 干漆 45 千金子
0.1~0.2g
青光眼患者禁用,孕妇及前列腺重度肥大者慎用
有大毒 有毒 有小毒
辛,热;有大毒
苦、辛,温;有毒。归肺、脾、 肾经
苦,寒;有小毒。归肺、大肠经
外用适量,研极细粉单用,或与其
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
它药味配成散剂或制成药捻。
理品种*
1.5~3g。醋芜花研末吞服,1次0.6 ~0.9g,日1次。
注意剂量和持续用药时间
制品3~6g。外用生品适量捣烂熬膏 或研末后,酒调敷。
孕妇慎用,生品内服宜慎。
白果含银杏毒及白果酸,均有溶血作用,银杏毒还
4.5~9g
有对中枢神经系统的麻痹作用,所以在应用时应有
所注意。
3~9g。外用适量,磨汁涂或研末以 酒调敷。
生品为国家规定毒性中药管理品种*。临床应用时 应以半夏炮制品(清半夏、姜半夏)入药为宜,不 得与乌头同用,另有法半夏同半夏。
4.5—9g
9—15g
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 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含马兜铃酸,不宜大量或长期服用,儿童及老年 人慎用,孕妇、婴幼儿及肾功能不全者禁用。
1.5~4.5g外用适量。

阴虚火旺者忌服。如服用不当可引起中毒。
4.5~9g。外用适量,研末,用猪脂 调敷。
苦寒有毒,体弱以及脾胃虚寒者忌服。
中毒反应。临床应用时应注意用量。 因有强烈的发汗作用,虚弱者及孕妇忌服。 孕妇及体虚无瘀者慎用。
1~2g,去壳、油,多入丸散服,外 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品种*。孕妇及体弱便
用适量,捣烂敷。
溏者忌用。
本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类品种*。临床使
0.3~0.6g
用本药或含马前子的成药时,应控制一次服用剂
3~6g
虚寒者及虚火炎肺咽喉肿痛者均应禁服。
一般用制品1.5~3.0g,宜先煎,久 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品种*。一般多用制
煎。
品,因治疗量与中毒量比较接近,故应严格注意规
4.5~9g
川楝子与苦楝子不同,后者毒性大于前者,临床用 应加区别,并注意用药剂量。
3~9g,外用生品适量,研末以醋 或酒调敷患处。
注意用量,与甘草相反。
枝:4.0~4.5g。叶:1~3g。外 用适量。
孕妇忌服
53 京大戟 有毒 54 闹羊花 有大毒 55 轻粉 有毒
56 洋金花 有毒
57 商陆 有毒
58 斑蝥 有大毒
59 硫黄 有毒
60 雄黄 有毒
61 蓖麻子 有毒
62 罂粟壳 63 蟾酥
有毒 有毒
苦,寒;有毒。归肺、脾、肾经 1.5~3g
咸,苦,平。有小毒。归肝经 辛、苦,温,有小毒。归肝、脾 、肾经 苦,寒,有小毒。归肺胃、大肠 辛,温,有毒。归胃、肝经
甘、苦、涩,平,有毒。归肺经
辛,温,有毒。归胃肺经
辛,平,有毒。归肝经 辛、苦,温,有毒。归肺经
用法用量
注意
外用适量,醋或酒浸外搽,或研末 调涂。
禁内服。
3~9g
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禁服。
本品毒性主要是强心成份,其酒浸剂作用更强,临 床应注意用量及应用时间,以防中毒。
3~9g。外用适量,研末调敷。
本品为治疮圣药,临床见虚火、阴证疮疡及孕妇应 忌服。
3~4.5g
本品为消积破血、软坚之品,动物试验虽未见流产 作用,但临床凡内无瘀积证者及孕妇应忌服。
5~9g
药力峻猛,易伤正气,剌激肠胃,有催吐作用,孕 妇慎用,注意制品和服法
辛、苦,微温,有小毒。归肝经
甘、咸,温,有毒。归肝经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 经
甘,微寒。归心经
苦微寒,归肺、大肠经
3~15g
孕妇妇禁用,不谊与半夏、瓜蒌、天花粉、贝母、 白蔹、白及同用。
4.5~ 微温有小毒,主治咳嗽并有润肠作用,阴虚咳嗽及
9g,生品入煎剂宜后下。
大便溏泄和亡血者忌服。
一般用制品。1.5~3g,宜先煎久煎 。
辛,温,有毒。归肝经 辛,热;有毒。归肝、脾、肾经 甘、微辛、凉,归肝、脾经 辛、热。归肾、肝、脾经 苦、辛,平;有小毒。归肝、胃 经辛,温;有小毒。归肝、脾、胃 经辛,温;有毒。归肝、脾经 辛,温;有毒。归肝肾、大肠经
苦,温;有大毒。归肝、脾经
辛,热;有大毒。归胃、大肠经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 经 甘、微苦,热;有毒
46 马钱子
47 巴豆
48 甘遂 49 华山参 50 红粉 51 芜花 52 苦木
含马兜铃 酸 含马兜铃 酸 有小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毒 有小毒 有小毒 有毒 有毒
有大毒
有大毒
有毒
有毒
苦、温,归肝、脾、肾经
辛、苦,平。归肝经。 辛、苦,有小毒。归肝、脾、胃 、肾经 苦,寒,有毒。归肝、脾、胃经
本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毒性剧 烈,内服慎用,不可过量,孕妇禁服。
辛,温;有毒。归肺、肝经
0.3~0.6g宜入丸散;可作卷烟分次 燃吸,每次不可过1.5g,外用适量 。
本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外感、 痰热咳嗽、青光眼、高血压及心动过速患者禁用。
苦寒有毒归肺、脾、肾、大肠经 3~9g。外用鲜品捣烂或干品研末涂 用时最好用制品或久煎后服用,并严格掌握剂
量:含士的宁在6mg左右。
外用适量,研末敷患处,或捣烂以 纱布涂搽患处。
峻猛泻药,注意正确炮制、合理剂量和恰当服用方 法。巴豆霜0.1~0.3g多入丸散,用于寒积便秘, 乳食停滞,下腹水肿,二便不通,喉风,喉痹。
0.5~1.5g,炮制后多入丸散用。 本品为国家规定毒性中药管理品种*。孕妇禁用,
与甘草为十八反药物。
注意区分生品与制品,孕妇慎用。
0.9~1.2g,外用适量,研末用油或 以外用为主,如内服只宜少量且要慎用,气血虚
醋调敷。
弱、脾胃不实者忌用。
1.5~3.0g
因具抗凝血、扩血管、降低血液粘度作用,应用 时须注意出血倾向。
3~9g。外用适量,供灸治或熏洗 。
曾有口服用量较大而中毒的报道,应予注意。
3~9g
苦,辛,平。有小毒。归脾、胃 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 经
苦,寒,有小毒。归大肠、肝经
辛、苦,温,有毒。归肝、肾、 心经
苦,微寒,小毒。归肝经
微苦、辛,温,有小毒。归肺、 肝经 苦、辛,寒,有毒。归肺、肝、 心经
辛、苦,温,有小毒。归肾经
辛、咸,温,有小毒。归肺、大 肠经 苦,微寒,有小毒。归肝、胃经
生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生品内服 慎用。不宜与贝母、半夏、白及、白蔹、天花粉、 瓜蒌同用。
3~9g
临床使注意剂量不可过大。
3~6g
本品为泻下重剂,所以孕妇及脾胃虚弱者忌服,不 胀满、不大便秘者慎用。
0.5~2g用龙眼肉包裹或装胶囊吞 服。外用适量。
因有局部剌激作用,故需包裹后服用。
3~6g
峻泻之品,苦寒有毒,临床属寒凝气滞之症者为禁 忌。虚症当慎重应用,不可过量。
辛,温;有大毒。归肝经
0.6~1.5g浸酒或入丸散。外用适 本品为国家规定的毒性中药管理品种*。临床应用
量,煎水洗或鲜品捣敷。
应非常慎重,体虚患者及孕妇禁用。
辛,寒;有毒。归大肠、小肠经
外用适量,研末涂敷患处。0.1~ 0.2g内服,一日1~2次,多入丸剂或 胶囊,服后漱口。
敷。
量,孕妇禁用。
辛,热;有大毒。归。肝胃、肾 经
0.03~0.06g,炮制后多入丸散,外 用适量,研末或浸酒醋,或制油膏 涂用不宜大面积用。
本品为国家规定有毒中药管理品种*。内服慎 用,孕妇禁用。
酸,温;有毒。归肾、大肠经
1.5~3g,炮制后入丸散服。外用适 量,研末油调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