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厂水处理对于膜技术的运用分析

合集下载

电厂污水处理中膜处理技术的应用探究

电厂污水处理中膜处理技术的应用探究

电厂污水处理中膜处理技术的应用探究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电厂建设工作也逐渐被越来越多的人重视,特别是电厂热力发电系统中的水质问题,其污水处理工作如果不彻底,使得水中的杂质过多,就会对热力设备的正常运行产生积盐、腐蚀等问题,进而影响到电厂的经济效益和安全生产。

为了实现对电厂污水的有效处理,文章将从膜处理技术的原理和特点着手,对其在电厂污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

标签:电厂;污水处理;膜技术;应用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电能资源已经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和生产中必不可少的能源,是社会正常发展的重要保障,因此,人们对电厂的电能供应工作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

但是,在电厂的热力发电系统中,水质的好坏是影响相关设备运行的主要因素,一旦污水处理的不彻底,水中残留的过多杂质就会使设备产生腐蚀、故障等实际问题,直接影响到发电工作。

因此,必须将电厂污水处理工作放在重要的位置,大力推广与应用膜处理技术。

1 膜处理技术原理及特点膜处理技术实际上就是借助外力的推动作用,通过一种具有选择透过性能的特制薄膜来实现对混合物中不同成分的过滤,以达到分离、浓缩、提纯等目的的技术手段,一般可分为固膜和液膜。

膜处理技术原理主要包括了以下两方面内容:(1)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质量、大小、体积和形态的不同,利用过筛的方法实现物质之间的分离;(2)利用混合物中不同成分化学性质的不同,其在通过薄膜时的溶解速度也有区别,以实现物质之间的分离。

与传统的分离技术相比较而言,膜处理技术具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特点:(1)膜处理技术中所使用的设备体积较小,结构简单,便于操作,且分离效率较高,应用的范围也比较广泛;(2)膜处理技术能够实现对相对分子量从几百到几千的物质分离;(3)膜处理技术可以在常温条件下进行,在分离过程中不会出现“相”的变化,且技术耗能较低,具有绿色环保的特点。

2 电厂污水处理中膜技术的分类膜处理技术在不断研发过程中已经出现了反渗透、微滤、超滤、电渗析、纳滤以及渗透气化等几种方式,并且在工业废水处理和生活污水处理工作中已经实现了广泛的应用。

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一、膜技术概述膜技术是指利用半透膜,按照特定的物理或化学原理,在一定压力或渗透压作用下,对水体中固体、溶质和溶质的分离与浓缩过程。

膜技术具有处理水质优良、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占地少、适用范围广、环保等优点。

根据膜的不同类型,膜技术又可分为微滤、超滤、纳滤和反渗透等不同工艺。

在电厂水处理中,尤其是对于给水水质、锅炉补水水质和循环冷却水水质的处理中,膜技术具有独特的优势。

1. 给水水处理电厂的给水水处理包括原水处理、软化、除铁、除氧、除氨等工艺。

膜技术在给水水处理中,可利用反渗透膜对原水进行处理,去除水中的大部分固体颗粒、有机物和无机物,使得水质达到工艺要求,保护锅炉设备和热交换器的正常运行。

利用超滤膜可以有效地去除原水中的胶体和微生物等杂质,确保了锅炉的运行安全和稳定。

膜技术在给水水处理中的应用,不仅能够大大降低原水的浑浊度和化学需氧量,还能够提高锅炉的水质和热效率,降低能耗和成本。

3. 循环冷却水处理电厂的循环冷却水是通过循环泵系统循环流动,对设备进行冷却,减少设备的热量积聚。

而循环冷却水处理则是为了保证循环冷却系统的正常运行和设备的长期使用。

膜技术在循环冷却水处理中,可以采用微滤、纳滤和超滤等多种膜工艺,对冷却水进行处理。

微滤可以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颗粒和大颗粒有机物,纳滤则能够去除水中的微生物和胶体有机物,超滤则能够去除水中的大分子有机物和其他杂质。

通过膜技术的处理,循环冷却水能够保持清洁透明,减少了循环系统的堵塞和生物污染,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降低了维护成本。

三、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优势1. 除杂效果好。

膜技术能够高效地去除水体中的杂质和污染物,得到清澈透明的水质,满足了电厂水处理的需要。

2. 操作简便。

膜技术的操作相对简单,只需通过良好的自动控制系统,即可实现自动化运行,降低了人力成本和操作难度。

3. 占地少。

相比传统的水处理设备,膜技术的设备占地面积相对较小,方便电厂内的安装和布置。

膜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膜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

膜技术及其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分析摘要:随着环境污染的恶化,淡水资源也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污染,水环境质量逐步下降,为了保证人们的饮水健康,应重点加强采用膜技术对水资源进行处理。

膜技术能够精密、高效、环保的对海水、苦碱水等水资源进行净化,在未来的水处理技术发展中应重点加强膜技术在水处理技术中的发展与完善,使其有效的应用水处理当中,最大程度的缓解水资源使用问题。

水是电厂很多生产环节能量转换的重要媒介,其质量关系着电厂的运行效率和生产设备的使用寿命,使用膜技术可以提高电厂化学水处理的效率和质量。

因此,本文分析了膜技术的分类,并详细阐述了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关键词:膜技术;电厂;水处理;反渗透膜;全膜分离引言目前,膜技术在一些实验及领域的应用十分广泛,相关研究人员针对膜技术展开了大量的研究与实验,其中最常见的就是膜技术站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技术其实就是指渗透、纳滤、超滤、微滤以及电除盐等技术。

我国膜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70年代,然而当时人们对膜技术的认识并不充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膜技术的优点才逐渐凸显出来并被人们了解。

膜技术的特点在于不需要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的支持,并且具有较好的出水性能与稳定性[1]。

一、膜技术的分类根据膜分离技术的构造和功能不同,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

(一)超滤膜超滤(UF)是以压力差为动力的过滤技术,可对不同相对分子质量的物质进行精确分离,其技术原理与普通过滤方法一致,主要是筛分作用。

该技术可同时对胶体或大分子物质进行分离,且具有耗能低、效率高、设备维护费用低、工作压力低、操作简便等优点。

超滤既可以循环处理合格的工业过程水,也可与其他工艺联合,制备合格的纯水,亦可用于中水回用。

目前,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饮用水处理、工业废水处理、石油化工、电厂等领域。

(二)反渗透膜反渗透(RO)又叫逆渗透,是利用半透膜的选择性,以压力差作为推动力,在膜的一侧施加压力,促使混合物通过滤过膜,使原液里的溶剂通过半透膜,到达另外一侧,从而实现混合物的分离。

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

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中的应用研究随着人口的增加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短缺和水质的恶化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解决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问题,水处理技术不断发展,膜技术作为一种高效可行的水处理方法,逐渐成为水处理领域的重要技术手段。

一、膜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膜技术是利用介于微滤过程和离子交换过程之间的膜分离原理进行水处理的技术。

其基本原理是通过膜的选择性渗透性,将水中的溶质分离出来。

根据膜的材质和分离机制的不同,膜技术可以分为微滤膜、超滤膜、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四种类型。

微滤膜和超滤膜主要是通过筛选的机制分离物质,纳滤膜则是通过孔径大小和电荷的区别分离物质,而反渗透膜则是通过逆渗透的原理分离物质。

二、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1. 膜分离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膜技术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主要包括微滤膜和超滤膜的使用,通过过滤工艺去除水中的悬浮固体、胶体颗粒和微生物等杂质,使其满足饮用水质量标准。

微滤膜和超滤膜具有较高的过滤效率和较好的水质稳定性,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颗粒物和微生物,在夺取基本饮用水进行处理的同时能保留水中的矿物质等对人体有益的成分,提高了饮用水的整体品质。

2. 膜反应器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膜反应器(MBR)是一种将膜技术与生物反应器技术相结合的废水处理技术。

MBR将生物反应器和微滤或超滤膜结合在一起,实现了废水污染物的生物降解和膜分离的一体化。

MBR技术具有接触时间长、降解效果好、排泥量小等优点。

由于MBR 技术能够有效去除有机物、氮、磷等污染物,并且产生的清水可直接回用,因此被广泛应用于工业废水和城市污水处理领域。

3. 膜处理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海水淡化是一种将海水转变为淡水的过程,膜技术在海水淡化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反渗透膜是海水淡化工艺中常用的膜技术。

通过将海水压力驱动通过反渗透膜,能够有效去除海水中的盐分和其他溶解物质,获得高质量的淡水。

膜技术在海水淡化中具有能耗低、占地面积小、操作简单等优点,成为满足水资源短缺地区淡水需求的重要手段。

试论电厂水处理中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试论电厂水处理中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试论电厂水处理中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应用摘要:随着我国电力行业发展的脚步逐渐加快,供电需求量也越来越多,而在电厂电能生产过程中,锅炉补给水处理和生产水的处理非常重要,直接影响电厂的生产水平和经济效益。

而膜法水处理技术的应用,能改善电厂的水处理效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电厂水处理;膜法水处理技术;应用引言在电厂的水处理中采用膜法水处理技术,可降低水处理的成本,提升出水水质的可靠性和稳定性,增强自动化水平和节能环保效果。

因此我们建议在电厂的水处理中全面推广和应用全膜法技术,完善技术的应用机制和体系,发挥膜法水处理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优势。

1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的原理膜法水处理工艺技术能够有效去除原水中的各类污染物,因此具有非常出色的水处理效果。

该工艺技术的工作原理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该技术能够基于污水中各类物质成分在构成体系、几何形态、理化特征等方面的差异性,对污水进行分离处理,从而削弱原水的污染程度,达到减低净化难度,提高处理效果的目的;另一方面,该技术能够基于水质污染物的化学性质,利用膜技术对污染物进行针对性地过滤分离处理,以此提高原水过滤净化的效率和质量。

处理过程中,污染物的溶解速度和扩散速度会对该工艺技术的处理效率产生明显的影响。

其中,溶解速度指的是原水中污染物质进入滤膜的速度;扩散速度指的是污染物穿过滤膜,扩散至滤膜另一面的速度。

这两项目参数的数值越大,则过滤效率越高、杂质清除率越高。

2膜法水处理技术2.1EDI技术EDI技术由EDI膜堆、交换树脂以及交换膜构成,水处理效果较好。

EDI膜堆布置在两个电极之间,由对数个单元构成,不同单元由淡水室和浓水室连通,组成EDI技术融合了离子交换技术以及电渗析技术,可以交换阴离子和阳离子。

在直流电场作用下,定向迁移离子,达到深度除盐目标。

EDI技术采用电再生技术,结构紧凑,自动化程度高,后期维护成本较小。

2.2反渗透技术膜法水处理技术中反渗透技术应用较为常见。

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

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随着全球水资源的日益紧缺以及水污染问题的愈加严重,膜技术越来越成为水处理领域中的一项重要技术。

它通过利用特殊的膜,将水中的杂质与纯净的水分离,实现水资源的合理利用。

本文将着重探讨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优缺点。

一、膜技术的基本原理膜技术是一种基于屏障作用的分离技术,其基本原理是利用膜的孔隙大小和特殊的化学或物理性质,在一定的压力作用下,将水中的杂质与纯净水分离。

膜的材料种类千变万化,常见的有聚丙烯、聚氯乙烯、聚酰胺等。

根据分离机制不同,膜可以分为微孔膜、超滤膜、纳滤膜及反渗透膜等多种类型。

二、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1. 给水处理利用膜技术对自来水进行预处理,可以去除水中的胶体、微生物、悬浮物等杂质,保证给水的质量。

同时,在城市水资源短缺的情况下,膜技术可以将海水、河水等地表水转化为淡水,成为大型饮用水处理设备的重要组成部分。

2. 污水处理膜技术可以去除污水中的有机物、氨氮、微生物等污染物,实现水资源的再利用。

当前,以工业废水处理为主的膜技术已经成为常见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之一,有效解决了冶金、化工、印染等行业处理难度大的污水处理问题。

3. 浓缩处理膜技术还可以用于萃取和浓缩,通过逆向渗透将水中的溶解性物质浓缩至一定程度,减少了化工、制药等工业生产过程中的废液排放,降低了企业生产成本。

三、膜技术的优缺点1. 优点(1)高效:膜技术可实现精细微观分离,过滤效率高。

(2)节能:相比常规处理技术,膜技术能够降低能源消耗。

(3)环保:膜技术不需要使用化学药剂,对环境污染小。

2. 缺点(1)成本高:膜技术所需材料较为昂贵,设备价格较高。

(2)污染问题:膜在使用过程中易产生污染,需要定期更换。

(3)水质要求高:使用膜技术时,水质必须要达到一定程度,否则会影响膜的使用寿命。

四、后续发展趋势膜技术在水处理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膜技术也在不断升级。

将来,膜材料将更加耐用、环保;膜的筛选、分离效果会更精确;在能源消耗方面,膜技术也将不断优化和节约。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水是人类生活和工业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之一,然而,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工业化的发展,水资源的污染和短缺问题日益严重。

因此,高效的水处理技术变得尤为重要。

膜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水处理技术,已经在水处理领域取得了显著的应用和研究进展。

本文将探讨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应用,并分析其优势和挑战。

膜技术是一种通过膜孔或膜材料进行分离的技术。

在水处理中,膜技术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污染物,以及回收水中的有价值物质。

膜技术的应用范围广泛,包括反渗透、超滤、微滤和纳滤等不同类型的膜过滤。

这些膜过滤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经济和环保的优势。

下面将介绍膜技术在水处理中的几个重要应用领域。

首先,膜技术在海水淡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和工业用水的需求,淡化海水来产生可用水资源变得尤为重要。

传统的海水淡化方法如蒸馏和离子交换效率低下并且能耗高。

而融合膜技术的反渗透海水淡化方法具有更高的能量效率和产水率。

反渗透膜的孔径可以将盐分和杂质从海水中分离出来,从而产生可用水资源。

膜技术在海水淡化中的应用有助于解决水资源短缺问题,保障人类的生活和工业用水需求。

其次,膜技术在废水处理和再利用中具有巨大潜力。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工业废水的污染问题日益严重。

传统的废水处理方法如生化处理和化学处理存在着处理量小、能耗高和操作复杂等问题。

膜技术通过分离废水中的污染物,可以实现高效、经济和环保的废水处理和再利用。

例如,通过使用膜技术处理印染废水可以有效地去除颜料和有机污染物,使废水达到排放标准。

膜技术在废水处理和再利用中的应用有助于减少水资源的消耗和环境污染。

此外,膜技术在饮用水安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随着水源的污染和饮用水卫生问题的日益受到关注,膜技术可以用于去除自来水中的悬浮物、有机物、细菌和病毒等。

超滤膜和微滤膜可以有效去除大部分的微生物和悬浮物,而纳滤膜和反渗透膜则能够进一步去除溶解性有机物和离子。

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

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丹东高分子微滤膜,丹东陶氏反渗透膜清洗1 膜分离技术近些年,膜分离技术的发展给纯水制备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

膜分离技术是一大类技术的总称,和水处理有关的主要包括微滤、超滤、钠滤、反渗透以及电除盐(ED I)等。

这些膜分离产品均是利用特殊制造的多孔材料,选择性地分离水和水中的杂质。

锅炉补给水制备工艺中,可采用反渗透替代阳阴床一级除盐,用ED I替代混床离子交换,流程如下:原水→预处理→反渗透( RO ) →电除盐( ED I) →锅炉补给水。

1. 1 反渗透技术丹东高分子微滤膜,丹东陶氏反渗透膜清洗反渗透( reverse osmosis)技术是一种先进的节能的膜分离技术。

其原理是在高于溶液渗透压的作用下,依据离子、细菌等杂质不能透过半透膜而将这些物质和水分离开来。

反渗透膜是用高分子材料经过特殊工艺而制成的半透膜,它只允许水分子透过,不允许溶质通过。

反渗透装置的主要部件———膜元件是将半透膜、导流层、隔网膜按一定顺序粘合,并卷制于排孔的中心管上。

经过加压的原水从元件的一端进入隔网层,一部分水及少量的盐类通过半透膜流到导流层内,再顺着导流网的通道经中心管壁的微孔流入中心排出, 形成淡水。

剩余水及大部分溶质、菌类等物质经隔网层从膜元件的另一端排出而形成浓缩水。

由于反渗透膜的膜孔径非常小(仅为1nm左右) ,因此能有效地去除水中的溶解盐、胶体、微生物、有机物等(去除率高达97%~98% ) [ 1 ] 。

系统具有出水水质好、能耗低、无污染、工艺简单、操作简便等优点。

但反渗透产水还不能满足中高压锅炉的用水要求,还需进一步除盐。

2 膜技术在工程中的应用缅甸某电厂项目装机容量为2 ×240 t/h,高温高压煤粉锅炉+ 2 ×60MW抽凝机组,锅炉补给水系统设计规模为供水量2 ×23m3 /h。

产水水质要求符合高压锅炉给水规范: 电导率< 0. 2μS/ cm, SiO2 < 20μg/L,硬度≈ 0。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厂水处理对于膜技术的运用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01T15:07:24.533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8期作者:皮洪章[导读] 本文主要介绍了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对膜技术进行简单分析并对膜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合理分析。

广州市华跃电力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原理和应用,通过对膜技术进行简单分析并对膜技术的发展前景进行了合理分析。

对膜技术在锅炉补给水系统改造过程中起到的作用进行简单试验,希望对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的推广应用方面可以起到积极作用。

引言
在电厂的水处理领域,膜技术属于新兴的水处理技术,存在很大的发展前途。

美国官方文件也曾对膜技术的前景进行了概述,认为膜技术会在20世纪改变整个工业面貌,并且对膜技术广泛的应用进行了高度赞扬[1]。

以此可见膜技术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其发展前景不容小觑。

同时,膜技术已经在世界的各个领域表现出奇,被研究人员和使用人员所公认。

1 问题的提出
在我国经济转型的重要阶段,节能减排作为主要的手段和长远目标收到重视。

上世纪60年代初步开始建立火力发电厂,经过了几十年的市场验证和技术发展,火力发电厂的装机容量从最初的12MW增长到了1435MW,化学水处理的设备也经过了三个阶段的改革。

但是,水处理的本质原理依旧没有变化,主要采用的还是离子交换法。

工业化的社会进程和快速的科技发展对水处理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地表水随着工业的发展收到了越来越严重的污染,工业用水的水质也收到了严重影响。

火力发电厂的锅炉补给水必须保证极低的杂质量,但是,电厂所处的水流若到枯水季节时,基本会出现Ⅲ类以上水体供应不充足的情况,对发电系统的影响致命。

同时,恶劣的原水会对电厂系统除盐系统的树脂和热力系统的给水、蒸汽带来巨大影响。

每年枯水季节来临时,除盐系统的离子交换器的交换周期会发生改变,制水量会发生急剧下降[2]。

一些重型燃机-汽轮机联合循环机组会对进入汽轮机的高压蒸汽品质严格要求,且不同型号的机组要求的标准不同。

原水系统若不能保证水质良好,则会对后续的工作产生连锁反应。

因此,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领域的应用需要得到重视。

2 原理介绍
随着科学实验的进行,膜技术在一些实验中已经得到了广泛应用,水处理方法在其实验中属于最常见的一种方法,通常是电除盐、纳滤、渗透、微滤和超滤等技术。

我国对膜技术的应用时间并不长,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膜技术刚出现的时候,技术人员并未对其产生足够的重视,所以当时的膜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可是随着膜技术优点逐渐显露,人们开始慢慢意识到其可观的发展前景和使用价值,并开始对膜技术进行研究和使用。

膜技术的特点主要为:使用时不需要酸碱物质的协助,水性能良好且稳定。

现在的工业中,反透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尤其在我国的工业应用中。

以下为几种常见的膜技术应用:(1)反渗透膜技术:反透技术主要应用一种高分子薄膜,在外压力的作用下,将溶液中的水进行分解,达到分离的目的。

(2)超滤膜技术:该技术主要的驱动力为压差,超滤膜的高精度性能可以使不同分子量的物质通过膜技术进行分级,主要包括对大分子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分离与浓缩。

其运行中费用较低,能耗低、膜选择性高等有点使其收到生物技术、医药、食品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3)微滤膜技术:该技术主要的推动力为静压差,其吸附量少、膜孔径大小一致、过滤速度快等特点使其在制药行业、食品、生物技术发酵中得到广泛应用。

(4)渗透蒸发膜技术:该技术的主要驱动力为压力,通过液体内溶解度和扩散系数的不同,使用蒸发和渗透的手段进行分离,相比其他膜处理技术,渗透蒸发单独使用的成本较高经济性不强,一般与其他应用技术配合使用。

3 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方面的发展
在电厂水处理中,膜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并且采用最先进的工艺流程,通常是流程为预处理、反渗透、EDI电除盐[3]。

随着膜技术的不断发展,微膜处理和超滤处理的作用效果也有着突破性的进展。

与微滤和超滤的压力驱动不同,反透膜的分离原理为机械截留,其分离的应用范围一般为分离胶体、病毒和大分子物质。

通过相关实验和有关资料总结可以证明,经过反渗透的处理,水质较为清澈,污染性小[4]。

渗透膜接触的杂质较多,为保证渗透膜的寿命,有效提高水处理质量,渗透膜应得到经常性的清理。

因此,对于渗透膜的清理频率可以设定为每个月多次。

还可以通过提高预处理水水质大幅延长反渗透膜的使用时间,降低膜的维护和更换的频率和成本。

4 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发展前景
由上述研究,可以认为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方面作用明显,膜技术对水高质量的处理能够对电厂锅炉补给水提高高质量的水质保证。

资料表明,在1993年巴黎的郊区建成了纳滤净水厂,通过对地表水进行传统的水处理,通过与三级纳滤技术结合,能够有效取出水内含的杀虫剂和THAs前体,使水质量达到洁净标准[4]。

使用膜技术对污水进行处理,得到可以饮用的高质量水的实例当属美国丹佛市的膜技术水处理厂的技术水平最优,对污水的处理做到了有效去污并溶解固体的效果。

膜技术处理还可对放射性废水进行处理,从上世纪60年代初期,就有运用膜技术对放射性水进行处理的资料,最初的使用方法是电渗析技术,后期的发展中又出现了反渗透和超滤等技术,并且,这些技术在国外的很多工程中应用广泛。

膜技术在处理含锌废水处理领域也有很高的成就,对于含锌废水的处理,效果明显,并得到了有效地应用。

由于资源的破坏和水资源的过量使用,在水资源匮乏的今天,如何高效的利用水资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膜技术的应用对水资源的运用达到了高效,并且对水资源的破坏降到了最低水平[5]。

水资源的匮乏也使废水资源受到了广泛认可,通过废水进行水处理也成了研究重点。

膜技术在水处理方面的综合化、全面化的水平将作为提高废水处理能力的主要手段,以此可增加水的再利用,扩大了电厂用水的供应渠道,扩大了电厂对水摄取范围。

对特殊时期电厂水资源匮乏提供解决的方案,有效提高电厂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也符合国家有关水资源应用的政策。

上述实例可以对膜技术的作用合理阐释,证明膜处理技术能够对水质进行高质量的处理,在电厂处理水方面可以得以应用,膜处理能够有效提高电厂的生产能力,解决电厂水资源匮乏问题,从根本上解决冷却水不足对电厂造成的困扰。

5 结语
膜技术在我国电厂中的推广主要的限制因素便是投资费用的严重不足。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各类材料的制造流程变得简单,材料利用率的提高也带来了材料价格的降低,反渗透新材料的制造成本和研究成本也随之下降[6]。

并且,反渗透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愈发广泛,其运行经验不断得到积累,以致反渗透产品的运行费用和投资成本逐年减少。

在水资源日益减少,资源匮乏现象逐年严重。

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领导下,我们应该着手于资源的再利用和可持续利用,把提升环保意识作为工厂的发展思想。

因此,在我国电厂水处理领域,膜技术必将得到广泛应用,为创造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提供贡献。

参考文献:
[1]覃汝高. 水处理中膜分离技术的运用分析[J]. 科技致富向导,2014,27:91+173.
[2]周婷婷. 热力电厂用水优化调度以及膜处理其排污水的模型和仿真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3]周东钊. 超滤膜用于饮用水处理的中试研究与应用分析[D].重庆大学,2012.
[4]李栋. 反渗透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试验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河北),2010.
[5]刘燕. 关于膜技术在电镀废水处理实施效果的分析与评价研究[D].厦门大学,2009.
[6]刘德宏. 膜技术在电厂水处理中的应用[J]. 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30:30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