害虫——西花蓟马的识别及防控措施
蓟马病害的症状与防治

蓟马病害的症状与防治
蓟马是一种常见的害虫,会对植物造成损害。
下面是蓟马病害的一些常见症状以及防治方法:
症状:
1.叶片损伤:蓟马会咬食植物的叶片,导致叶片上出现小洞或斑点。
严重
的情况下,叶片可能会变黄、枯萎或掉落。
2.花蕾和花朵受损:蓟马喜欢咬食花蕾和花朵,导致花蕾不开或花朵畸
形。
3.蓟马的存在:蓟马是非常小的昆虫,往往难以直接观察到。
但你可能会
注意到叶子上有蓟马的粪便,这是一种细小的黑色或深褐色颗粒。
防治方法:
1.手工捕捉:可以手动捕捉蓟马,特别是在较小的植物上。
将受感染的植
物放置在白色纸张上,轻轻摇晃植物,蓟马会掉落在纸上,然后可以用胶带或吸尘器将它们移除。
2.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瓢虫、蚜虫寄生蜂等可以帮助控制蓟马的数量。
这些天敌会捕食蓟马,从而减轻病害的程度。
确保提供适合天敌生存和繁殖的环境,例如植物多样性和花朵提供花粉和花蜜等。
3.化学防治:如果蓟马病害严重并且其他方法无效,可以考虑使用杀虫剂
进行防治。
选择适合蓟马的杀虫剂,并按照产品说明书上的建议正确使用。
请注意,使用化学防治方法时,应遵循安全操作指南,并注意对植物和环境的影响。
另外,保持植物健康、清洁和适当的植物管理也对预防和控制蓟马病害至关重要。
检查植物的叶片和花朵,及早发现和处理蓟马病害可以有效控制其传播。
西花蓟马的危害与防治

重 者 造成 花 不 能 正 常 开 放 。
3 植 物性 杀虫剂 : 楝素 、 碱 、 、 如 烟 藜 芦碱 等 。 4 新 型 杀 虫 剂 : 阿 维 菌 素 类 药 、 如
西 花 蓟 马 能 传 播 数 1 种 植 物 病 O
毒 。其 中 最 重 要 的 是 Tso i s 的 两 op vr 属 u 种 病 毒 : 仙 花 坏 死 斑 病 毒 ( S ) 凤 I V 和 N
时 若 虫 表 现 负趋 光性 ,离开 植 物 入 土 。 若 虫 的 发 育 起 点 温 度 为 9. c 。 间 若 4c 田 虫 的发 育历 期为 9 d 到 冬季 可 延 长 —1 , 2
至6 d 0 .而 在 恒 温 2 c 条件 下 l 和 2 5c 龄
截 至 目前 ,西 花蓟 马 分布 遍 及 美 洲 、 欧 洲 、 洲 、 洲 、 洋 洲 , 为 一 种 世 界 亚 非 大 成 性害虫。
西 花蓟 马 吸食 寄 主 植 物 的 叶 、芽 、
花 或 茄 果汁 液 ,造 成 嫩 叶 皱 缩 卷 曲 , 甚 至 黄化 、 枯 、 萎 , 器 受 害 呈 白 斑点 干 凋 花 或变 成 褐 色 ,果 实 受 害 多 留 下 创 痕 , 甚
至 造 成 疮 疤 。 取 食 植 物 花 粉 或 花 的 子
清 园和 深 翻 , 以减 少 害 虫 侵 染 源 。 要 彻底 清 除大 棚 、 间杂 草 、 留植 株 、 田 残 落 叶 等 , 收 集 起来 烧 毁或 深 埋 。同 时 并 深 翻 可 杀 灭 成 虫 、 虫 。 勤浇 水 , 除 若 勤 草 , 消 灭 草 上 及土 中 害虫 。 以 ( ) 理 防 治 三 物 可 采 用 防 虫 网 阻 隔 、 板 诱 虫 等 措 蓝
入侵害虫西花蓟马检测及其防治策略

( . h nogIstt o o ooy T in2 10 C i ; 1S a dn tu n i e fP m l , a 7 00, hn g a a 2 ntu ln Po co , h nogAa e yo gi l rl c ne, i n2 00 , hn ; .I i t o Pa t rt t n Sa dn cdm A rut a Si cs J 5 10 C i s t ef ei f c u e a n a
tc nq e n ee c rn e h iu sa d rs a h t d,g n hp d tcin mih et ed s a l to nte ftr. I d io r e e e c i ee t g t h ei bemeh d i h uu e n a dt n, o b r i
t e mo e s i n i c c n r l sr tge r u o w r h t t e b o o ia o to o ie i gi u t r l h r ce t o to t e is we e p t fr a d t a h i lg c l c n r l c mb n d w t a r l a i f a h c u
t e d tc in a d i e t c t n f F a ki il c i e t l h e e t n d n i ai o r n l e a o c n a  ̄, i cu i g mo p o o ia i e t c t n, P o i f o n l d n l d n r h lg c l d n i a i i f o CR
蓟马的种类与防治

生态习性
01
02
03
稻蓟马
稻蓟马在南方地区每年可 发生4-6代,世代重叠严 重,以成虫在稻草、稻桩 和杂草上越冬。
西花蓟马
西花蓟马适应性较强,繁 殖速度快,一年四季均可 发生为害,但春秋两季更 容易繁殖。
葱蓟马
葱蓟马主要在温暖季节为 害,成虫怕光,多在叶背 或叶鞘内栖息,以若虫在 叶鞘内越冬。
02
。
综合防治策略
结合农业防治、物理防 治等多种方法,制定综
合防治方案。
发展方向
加强基础研究
深入了解蓟马的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征和种群 动态等,为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提高防治意识
加强宣传培训,提高农民对蓟马防治的重视程度 和防治技术水平。
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鼓励农民采用绿色防控技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 用,保障农产品质量和生态环境安全。
农药滥用风险
为了防治蓟马,农户可能会大量使用农药,增加农药残留和环境污染的风险, 对生态环境造成长期影响。
03
CATALOGUE
蓟马的防治方法
农业防治
轮作换茬
通过合理安排作物轮作换茬,避 免连作,能有效降低蓟马种群数
量。
清除杂草
田间杂草是蓟马的重要寄主,清除 杂草可以减少蓟马的栖息地和食物 来源。
抗虫品种选择
选择对蓟马抗性较强的品种种植, 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蓟马为害。
生物防治
天敌利用
保护和利用蓟马天敌,如寄生蜂、寄生蝇等,能有效控制蓟马种 群数量。
病原微生物
利用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真菌等,对蓟马进行生物防治。
生物农药
使用生物农药如Bt、白僵菌等,对蓟马进行防治。
化学防治
药剂选择
选择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化学药剂,如吡虫啉、噻 虫嗪等。
西花蓟马的鉴别与检疫

西花蓟马的鉴别与检疫2005年第J期植物检疫PLANTQUARANTINE植密度为40cm×53cm.玉米一马铃薯套作为单套双,即1行马铃薯,2行玉米,马铃薯种植密度为150cm×40cm.同时马铃薯实行起垄栽培,垄高20—21cm.2.3.6科学施肥.在肥料使用上推广配方施肥.一般667m~施有机肥1000—1500kg, 磷肥20kg,碳肥l0—15kg.2.3.7搞好田园清洁卫生.在播种前精细整地,搞好田园清洁,即清除残病残体,杂草,隔生薯,病薯等,并集中销毁.2.3.8去杂汰劣在推广种植抗病品种的地块,要及时拔出杂株,病株,保证种薯的纯度和质量.3结论马铃薯癌肿病在毕节地区通过抗病品种,严格检疫等有效的控制措施,发生面积已经减少,危害降低.目前采集病样也很困难. 控制措施已经发挥了实效,但考虑到癌肿病菌的抗逆性强,在土壤中存活时间长,需要注意该病的潜在风险,密切观察病害的动态. 西花蓟马的鉴别与检疫陈洪俊张友军(1.北京林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1000832.中国检验检疫科学研究院动植物检疫研究所3.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1分布西花蓟马Frankliniellaoccidentalis(Per— gande)又称苜蓿蓟马,属缨翅目Thysanoptem,蓟马科Thripidae.该虫原产于北美洲,1955 年首先在夏威夷考艾岛发现,曾是美国加州最常见的一种蓟马.2o世纪8o年代以后, 逐渐向外扩展,至20世纪90年代初已经遍及全美.迄今,西花蓟马已分布加拿大,美国,墨西哥,哥斯达黎加,危地马拉,哥伦比亚,委内瑞拉,秘鲁,阿根廷,智利,澳大利亚, 新西兰,日本,朝鲜,塞浦路斯,以色列,肯尼亚,留尼汪,南非,津巴布韦,奥地利,比利时, 保加利亚,克罗地亚,捷克,丹麦,芬兰,法国, 德国,希腊,匈牙利,爱尔兰,意大利,荷兰,挪威,波兰,葡萄牙,罗马尼亚,俄罗斯,西班牙, 瑞典,瑞士,土耳其,英国,新西兰等地l】],成为一种世界性害虫.?2寄主与危害该虫以锉吸式口器取食植株的茎,叶, 收稿日期:2004—09—24花,果,导致植株枯萎,在寄主叶表引起变色, 在危害处形成缺刻;在盛开的花和花瓣上引起变色和疤痕;使芽变形.同时还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在内的多种病毒,对农作物具有极大的危害性.不过只有若虫而非成虫可以获得病毒.获得病毒的时间至少需要30min, 虫体在3至l0天内(此时通常已变为成虫) 有感染力,但至少要取食15min才能传毒. 目前已知寄主植物多达60余科的240余种, 主要有杏,桃,油桃,李,玫瑰,石竹花,豆类, 番茄,辣椒,葫芦科作物,草莓等.在美国的寄主还有胡萝卜,棉花,葡萄柚,葡萄,葱等【2].且随着该虫不断扩散蔓延,寄主种类一直在持续增加,有的报道说该虫的寄主有 500余种.3生物学习性在美国的温室内,该虫可全年繁殖,每年可达l2至l5代b],l5?下完成一代需要44 天,30?下需要l5天即可.每雌产卵2040 —33—2OO5年第j期植物检疫PLANTQUARANTINE粒,产卵前期在15?下是10.4天,20—30? 下2,4天,20cc时繁殖力最高.该虫将卵产于叶,花和果实的薄壁组织中,有时也将卵产于花芽中.27?下卵期约 4天,15~C下卵期可达13天.干燥情况下卵易死亡.幼期4龄,前2龄是活动取食期,后2龄不取食,属于预蛹和蛹期.1龄若虫孵化后立即取食,27?下历期约1,3天,2龄若虫非常活跃,常寻找隐蔽场所取食,历期从 27?下的3天到15?下的12天.2龄若虫逐渐变得慵懒,蜕皮变为假蛹,这段历期在 27?下为1天,15~C下4天.化蛹场变化大, 一般在土中,也可能在花中.蛹期2,9天. 新羽化雌虫在前24h内相当安静.但成熟时变得极端的活跃,在室内条件下雌虫存活约40天,也可长达90天,雄虫寿命约为雌虫的一半.产卵前期约3天,但几乎终生均可产卵.27?下每天产卵约0.66,1.63粒. 在一个种群内,雌虫数量通常为雄虫的4倍. 雄虫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来,未受精卵产自未交配雌虫.在美国的加州,该虫在户外主要以成虫越冬,偶尔在花和叶芽上也能发现老熟若虫, 因雄虫存活期短且不耐寒,冬季和早春以雌虫占多.4鉴别与检疫蓟马科Thripidae的鉴别:前翅有纵脉, 脉上着生成列的鬃;腹第10节锥形,非管状; 雌虫有发达下弯的锯齿状产卵器;触角一般 7或8节,第3,4节上有叉状或短刚毛状感觉器.蓟马亚科Thripinae的鉴别:头,腹虽有时覆盖细网状纹,但无粗网纹;触角末节极少细长到刚毛状;前翅前脉不愈合到前缘. 蓟马族Thripini的鉴别:前胸背板不为梯形,而接近宽阔的长方形;后胸腹面叉骨非鱼又状,极少中,后胸腹面又骨中间均有前伸针一34一状骨;腹节表面通常没有大量的细栉状纹,腹背中鬃间距通常大于中鬃长;雌腹末节背板无刺状鬃.花蓟马属Frankliniella的鉴别:通常有单眼;触角通常8节,前胸背板至少有1对长鬃,至多有5对,若无长鬃,则触角第3,4节上有叉状感觉器;前翅前脉通常有完整的鬃列;腹第8背板有1对发达的斜向栉状纹,位于气门的前外侧部位,且通常第4或5到7 节也有.西花蓟马的鉴别:头不伸过复眼;触角第 3节的基柄部位不呈锐三角节状膨大;第3 对单眼鬃位于单眼三角内,鬃长约为基间距的2倍;眼后主鬃长,几与第3对单眼鬃相当;眼后颊后面略窄;前胸背板前角鬃长和前缘鬃相当;前翅透明;后胸背板有钟感觉器和网状纹;腹第8背板后缘梳毛完整,长,着生于宽基上;第9背板B1鬃远短于B2鬃J. 该虫可随植株或切花传播扩散.在分布区内,几乎所有观赏类花卉均有夹带西花蓟马的可能.由于该虫的隐蔽性,卵期在寄主的表皮下面,幼期和成虫期在隐蔽的场所取食,蛹期主要在土壤中,使得对该虫的检疫处理措施难以收到理想的效果.安全的检疫措施是从非疫区,非疫地或非疫生产点输入有关物品. 如果发现有该虫的危害,应该拒绝有关物品入境.参考文献1CABI&EPPO.DistributionM叩sofPlantsPests.1999No.5382CABI&EPPO.QuarantinePestsforEIlrope(sec.Ed.)199722723BryanDE,SmithRF.TheFran/d/n/d/aocc/denta//scomplexinCalifornia.UniversityofCalifornia,PublicationsinEntomol一0,195610,359—4104l_ablinkhofJ,FosterDE.Developmentandreproductivecapac一ofFrank//n/d/aoccidenta//srearcxtatthreetemperaaL~.J Kansas.Ent.Soc.150.313—3165PalmexJMeta1.CIEGuidestoInsectsofImportanttoMan.2. Thysanoptera.1989。
蓟马形态识别和综合防治技术

为什么要讲蓟马?
蓟马为何物?都是害虫吗? 蓟马种类这么多,是怎么区分它们的?
北京地区危害作物的蓟马种类是什么,怎么区分? 那些没有翅膀的虫子也是蓟马?
蓟马会对农作物造成什么样的危害? 蓟马在我国、我市、我区的发生情况是什 么样的? 如何综合防治蓟马?每类技术如 何具体操作?
蓟马危害范围广、程度重、适应性强且不易发现。部分种类的蓟马会对作物造 成很广泛、很严重的危害,是2010年海南“毒豇豆事件”的主角害虫。蓟马类 害虫个体微小,体长一般不足2 mm,适生性强,繁殖率高,危害严重且不易被 发现。Biblioteka 蓟马对植物叶片和果实的危害
危害洋葱或大葱心叶、 嫩芽及韭菜叶,受害时 出现长条状白斑,严重 时葱叶扭曲枯黄。
玉米上 蓟马危害。
蓟马的危害
间接为害:传播番茄斑萎病毒、凤仙花斑病毒等番茄斑萎病毒属病毒。
番茄斑萎病毒是世界上10大病毒之一,2012年在北京昌平、海淀检测到,其 传播媒介就是蓟马!
前蛹(3 龄)
蓟马的危害
直接为害:取食植物叶片、花器、果实、嫩枝甚至果实, 造成叶片斑点、 皱缩,影响光合作用;花瓣斑驳,果实畸形。
蓟马在各种植物花上的危害
西花蓟马的成虫和若虫均以锉吸式口器刺吸危害植物叶片、花、芽及 果的汁液,造成被害叶正面呈现黄白色斑点,严重的叶片甚至黄化、 干枯,在叶背面留下黑色虫粪,危害花器后使花器呈白斑,危害幼嫩 果实后留下白色晕斑。
• 熏烟处理:隐匿危害
• 药剂喷雾防治:地上部喷雾 (乙基多杀菌素、阿维菌素、 甲维盐和虫螨腈等)
• 天敌昆虫:盲蝽、花蝽、捕食螨等
• 清除田间植株残体
•
换茬期间向畦中灌水
物理防治
在通风口和门窗处加设50 筛目防虫网,阻止外面的 蓟马随气流进入棚室内。
蓟马及其防治要点全解析

蓟马及其防治要点全解析在种植业,有一种昆虫能在一年四季横行大江南北,数量多,为害重,极易产生抗药性,关键还不好治,这就是蓟马!蓟马一年四季均可发生,春、夏、秋三个季节主要发生在露地,冬季温室大棚中发生较重。
为害的范围也比较广,不仅会直接为害作物,还可以传播病毒病。
1、蓟马简介蓟马(蓟虫)是一种靠吸取植物汁液为生的昆虫,在动物分类学中属于昆虫纲缨翅目。
蓟马喜欢温暖、干旱的天气,以成虫和若虫锉吸植株幼嫩组织(枝梢、叶片、花、果实等)汁液,被害的嫩叶、嫩梢变硬卷曲枯萎,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
中文学名:蓟马;别称:蓟虫;界:动物界;体长:1mm;体色:金黄色;卵长:0.2mm;卵形状:长椭圆形;卵颜色:淡黄色;食物:汁液;亚纲:有翅亚纲;纲:昆虫纲;目:缨翅目;门:节肢动物门;亚门:有颚亚门。
2、形态特征体微小,体长0.5-2mm,很少超过7mm;黑色、褐色或黄色;头略呈后口式,口器锉吸式,能挫破植物表皮,吸允汁液;触角6-9节,线状,略呈念珠状,一些节上有感觉器;翅狭长,边缘有长而整齐的缘毛,脉纹最多有2条纵脉;足的末端有泡状的中垫,爪退化;雌性腹部末端圆锥形,腹面有锯齿状产卵器,或呈圆柱形,无产卵器。
3、品种分类缨翅目昆虫通称为蓟马,全世界已知约3,000种,中国已知约300种,主要有蓟马科和管蓟马科。
在瓜果、蔬菜上发生为害的主要种类有瓜蓟马、葱蓟马等,此外还有稻蓟马、西花蓟马等。
(1)瓜蓟马瓜蓟马又称棕榈蓟马、棕黄蓟马,主要危害节瓜、冬瓜、西瓜、苦瓜、番茄、茄子及豆类蔬菜。
成虫、若虫以锉吸式口器取食心叶、嫩芽、花器和幼果汁液,嫩叶嫩梢受害,组织变硬缩小,茸毛变灰褐或黑褐色,植株生长缓慢,节间缩短,幼瓜受害,果实硬化,瓜毛变黑,造成落瓜。
瓜蓟马在广西1年发生17-18代,世代重叠,终年繁殖,3-10月为害瓜类和茄子,冬季取食马铃薯等作物,每年有3个为害高峰期,即5月下旬-6月中旬,7月中旬-8月上旬以及9月,尤以秋季发生普遍,为害严重。
华北地区常见蓟马种类及防治方法

近年来,蓟马已由次要害虫逐渐上升为为害多种经济作物的主要害虫,受害作物涉及蔬菜、花卉、粮食作物等。
目前蔬菜上以烟蓟马、西花蓟马、花蓟马和棕榈蓟马为害最为严重。
1蔬菜上常见的蓟马种类1.1西花蓟马。
为害蔬菜的主要蓟马种类之一,且危害严重。
西花蓟马寄主范围广,主要有茄子、番茄、辣椒、生菜、豆类、草莓、李、桃、苹果、葡萄、兰花、菊花等,主要分布在蔬菜的花及叶片上(以嫩叶为主)。
西花蓟马整个发育期经历卵、若虫、预蛹、蛹和成虫5个时期。
西花蓟马通常在土壤里化蛹,有时也在花里化蛹。
成虫和若虫主要在叶片上取食为害。
成虫能飞、善跳,能借助气流作短距离迁移,也可依靠人为因素进行远距离传播。
1.2烟蓟马。
主要寄主有豆角、油菜、甘蓝,和葱、洋葱、韭菜、大蒜等百合科蔬菜,及棉花、小麦、玉米等作物。
1年发生的代数因其所处的地区不同而有较大的差异,25℃左右为烟蓟马发育的最适温度,最适湿度为60%左右,湿度过高将不利于烟蓟马的生长发育。
当气候处于高温干旱时,烟蓟马半个多月就能繁殖1代,使种群数量急剧增长,造成严重的农作物危害。
当大量降雨时,虫口数目将迅速下降。
1.3花蓟马。
寄主包括茄果类、豆类、瓜类及十字花科蔬菜,如棉花、甘蔗、稻、各种菊花等。
成虫、若虫多群集于花内取食为害,花器、花瓣受害后成白化,经日晒后变为黑褐色,危害严重的花朵萎蔫。
叶受害后呈现银白色条斑,严重的枯焦萎缩。
1.4棕榈蓟马。
为害黄瓜、西瓜、茄子、甜椒、十字花科蔬菜、菠菜、豆科蔬菜等。
为害蔬菜嫩梢、嫩叶、花、幼瓜等。
成虫怕光,多在未张开的叶上或叶背活动。
成虫能飞善跳,能借助气流作远距离迁飞。
棕榈蓟马既能进行两性生殖,又能进行孤雌生殖。
卵散产于植株的嫩头、嫩叶及幼果组织中,1、2龄若虫在寄主的幼嫩部位穿梭活动,活动十分活跃,锉吸汁液,躲在这些部位的背光面。
3龄若虫不取食,行动缓慢,落到地上,钻到3~5cm的土层中,4龄在土中化蛹。
在平均气温23.2℃~30.9℃时,蛹期3 ~4.5d,羽化后成虫飞到植株幼嫩部位为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效控制田间初始种群数量的有效措 虫”联合使用时,能迅速降低成虫和
施。增强植物自身抵御能力也能较 若虫的种群数量。球孢白僵菌对西
好地防范西花蓟马的侵害,如干旱 花蓟马也具有较高的防效。囹
植物更易受到西花蓟马的入侵,因
匾万方数据 l 22《蔬菜》杂志——做足蔬菜经济文章
保护地栽培西红柿如果不能满 足西红柿所需的水、肥、光、热、气 等生长发育条件,落花落果就会比 较普遍,特别是缺乏栽培经验的菜 农的棚室表现更为严重,有的棚室 第1穗花果出现全部脱落,第2穗花 果大部脱落,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 根据调查中发现的落花落果原并保持 可以帮助控制西花蓟马的数量。
相当的活力,经过短暂的潜伏期后,
3.枷理防治
就能在入侵地迅速成为重大害虫。
西花蓟马对黄、白、蓝3种颜色
尤其是切花运输及人工携带是其远 很敏感,用这些颜色的粘纸进行捕
距离传播的主要方式。另外,该害虫 捉十分有效;二是隔离。西花蓟马
也很容易随风飘散,易随衣服、运输 成虫可通过门窗及通风口进入温
有相当的繁殖能力。
间,每7 d释放200~350头,完全
西花蓟马远距离扩散主要依靠 可控制其危害。释放小花蝽也有良
人为因素。它可以随种苗、花卉及其 好防效,这些天敌在缺乏食物时能
他农产品的调运而传播,在运销途 取食花粉,所以效果持久。利用西花
中即使遭遇不适的温度、湿度等劣 蓟马的天敌蜘蛛等动物来帮忙,也
易使其产生抗药性,对该虫必须综 良好的效果。1.8%阿维菌素防治西
合防控。 1.农业防治
花蓟马效果显著,2.5%菜喜悬浮 剂、48%乐斯本乳油和0.3%印楝
西花蓟马具有广泛的寄主范围 素乳油防效可达到90.O%左右,金
和越冬、越夏场所,所以,清洁田园、 龟子绿僵菌对西花蓟马成虫和若虫
清除农田残枝落叶与周围杂草是有 有较高的防效,尤其是与农药“灭多
蔓延,其寄主种类一直在持续增加。 时修剪和铲除受西花蓟马侵害的作
据称,依据西花蓟马的习性分析,在 物等,这些都是控制或降低西花蓟
其分布区内,几乎所有观赏类花卉 马危害的有效办法。
均有夹带西花蓟马的可能。对于不
2.生物防治
同种类的寄主植物,西花蓟马虽有
近年研究较多的是钝绥蛾,在
喜好程度的差别,但均能生存且具 温室仙客来上,每平方米的温室空
万方数据
植物医院
拦胃编辑:、魏曹…曼罂8il:_IJl,。il@够吐.ac.cn电话:olo一51503567
主要有李、桃、苹果、葡萄、草莓、 此保证植物得到良好的灌溉就显得
茄、辣椒、生菜、番茄、豆、兰花、 十分重要。另外,高压喷灌利于驱赶
菊花等,随着西花蓟马的不断扩散 附着在植物叶子上的西花蓟马,及
一、低温障碍落花 1.病因 西红柿开花期对温度反应敏感, 尤其开花前5~7 d和开花后3~5 d, 要求白天气温20~30℃,夜间14~ 16℃,低于10℃,氮、硼、锌等 决定花粉管伸长的元素就供应不足, 致使花粉管变粗变短,不能伸出花 药囊,影响授粉受精而落花。 2.预防措施 (1)选择耐低温、耐弱光的品 种,如长春早粉、毛粉802等。 (2)临时加温,采用多用烟道、 小型水暖锅炉等补充热量。 (3)浇足水,因水分比空气的贮 热能力强,散热慢,在降温时选择晴 天浇足水。 (4)增施有机肥,提高地温,保 证土壤养分平衡供给。 (5)叶面施肥,喷施硼、锌、钙 营养液,促使花粉管伸长喷施米醋与 葡萄糖液,提高抗寒能力。米醋浓度 100~300倍液,葡萄糖浓度100倍液。 二、高温障碍落花 1.病因 棚室气温白天高于35℃,夜间 高于20℃,或白天40℃以上高温 连续4 d,尤其是花前5~9 d,致使 花器发育不全而落花。 2.预防措施 (1)采用遮阳网降温。 (2)傍晚浇水降温,降低呼吸强
林冬梅,河北省河间市农业局,062450
处,高繁殖性,短发育生活期,而且 同的农药交替使用以削弱其抗药性,
产卵于植物组织中,所以给化学防 二要注意使用的间隔期及密度。一
治带来很大的难度。一种药剂或一 般而言应尽量减少同类药剂的使用
次喷药很难将其各个虫态全部或大 频率,一般在若虫和成虫期每隔3~
部分杀死,多次或高浓度用药很容 5 d喷药1次,重复2~3次,可取得
工具等携带传播。我国南方各省和 室,温室工作人员应做到随时关
北方温室的气候条件均适合其发生 门,同时给温室安装纱窗。纱窗网
危害,因此该害虫存在着在我国更 眼越小,防范西花蓟马的能力就越
大范围迅速扩散危害的可能。
强。
二.防控措施
4.合理施药
西花蓟马由于虫体微小,具广
由于西花蓟马隐蔽性及抗药性
泛的寄主,常生活于花、芽等隐蔽 都很强,在喷洒农药时,一要注意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