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频优先移动优先落地优先——中国广电融媒云助力融媒体建设
实施移动优先战略打造媒体融合样板

实施移动优先战略打造媒体融合样板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优先战略已成为媒体行业的发展趋势。
媒体融合也成为了媒体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媒体如何实施移动优先战略,打造媒体融合样板,已经成为了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
本文将重点讨论如何实施移动优先战略,打造媒体融合样板,并给出相关的建议。
一、实施移动优先战略1. 移动端内容优化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移动设备已成为人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媒体必须把移动端作为内容输出的重点。
针对移动端设备的特点,媒体应该对内容进行优化,确保用户在移动设备上能够流畅地获取信息。
在内容优化方面,可以从页面加载速度、适配性、内容呈现形式等方面进行优化,提升用户体验。
2. 移动端用户体验改进移动端用户体验对于媒体来说至关重要。
一个好的用户体验可以帮助媒体吸引更多用户,并提升用户黏性。
媒体需要不断改进移动端的用户体验,包括界面设计、交互方式、使用流畅度等方面,确保用户在移动端能够方便、快捷地获取信息。
3. 移动端技术支持为了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媒体需要进行技术升级,以支持移动端内容的输出。
这包括构建移动端内容管理系统、优化移动端页面加载速度、提升移动端的技术适配性等方面。
只有具备了强大的技术支持,媒体才能更好地实施移动优先战略。
二、打造媒体融合样板1. 多媒体内容生产媒体融合要求媒体能够同时输出多种形式的内容,包括文字、图片、视频、音频等。
媒体需要进行内容生产的多媒体化改造,增加视频制作、音频记录等相关设备和技术,丰富内容形式,提升用户体验。
2. 多渠道内容输出媒体融合要求媒体能够通过多种渠道输出内容,包括自媒体平台、社交媒体平台、视频平台等。
媒体需要打造多渠道内容输出的样板,进行跨平台输出,扩大受众范围,增加曝光机会。
3. 内容交互与社交化媒体融合要求媒体能够与用户进行内容交互,增强社交化属性。
媒体需要完善互动机制,推出互动内容,加强与用户的互动,提升用户参与度,打造社交化的媒体样板。
媒体技术引领 全流程生产赋能——打造自主可控的陕西省级融媒体技术平台

媒体技术引领全流程生产赋能——打造自主可控的陕西省级融媒体技术平台作者:冯会明杨亮来源:《传媒》 2021年第6期文/冯会明杨亮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强调,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提出要打造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加快构建网上网下一体、内宣外宣联动的主流舆论格局,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先进技术为支撑、创新管理为保障的全媒体传播体系。
陕西省按照“平台统一、覆盖广泛、功能多元、服务高效”的原则,以打造“四全媒体”为目标,以“移动优先”为导向,依托陕西广电网络“秦岭云”平台能力及覆盖全省的有线网络资源,强化顶层设计与实施路径规划,积极与业界知名企业合作,以人民日报社“中央厨房”系统为蓝本,共建“覆盖全省、云化部署、互联互通”的“新闻+政务+服务”融媒体平台,在实现省级媒体融合的基础上加强与中央媒体合作,借鉴中央媒体及全国其他省份媒体融合经验,以全省“一张网”助力全国“一盘棋”,最终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媒体内容共享、技术共享、渠道共享、用户共享的大融合。
充分发挥先进技术支撑引领作用,形成有力技术平台支撑媒体融合需要以先进技术为支撑、以优质内容为根本,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从形式相加到深度相融。
所以媒体融合要首先从技术之“融”入手,占据新媒体、新技术的制高点进行平台优化和建设、内容生产和分发、价值聚合与表达。
从陕西实践来看,陕西广电网络作为全省融媒体统一技术平台的建设与技术支撑单位,以媒体技术创新和媒体智慧化赋能为先导,以覆盖全省的14.97万公里光缆网络,585万广播电视用户终端、2.3万个到村到户的融媒体大喇叭等基础网络资源和自建自营的“秦岭云”平台为依托,为全省提供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的媒体云化服务。
立足陕西省情和媒体现状,陕西广电网络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省级媒体和市县媒体、主流媒体和商业平台、大众化媒体和专业性媒体坚持因地制宜、因人施策。
广电媒体深度融合中的“移动优先”战略

争鸣与探讨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48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至2021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11亿,手机网民规模达10.07亿,移动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巨大的机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意见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在体制机制、政策措施、流程管理、人才技术等方面加快融合步伐,把新闻报道的重心转移到互联网,传播新闻信息,加强舆论引导。
广播电视媒体“移动优先、一体发展”的目标任务2020年11月,国家广电总局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广播电视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的通知,通知强调,坚持移动优先、一体发展,坚持多屏互动、矩阵传播,建立具有强大影响力与竞争力的新型广播电视主流媒体。
传统广电媒体深度融合当务之急要突破思维、内容、技术、平台、经营等瓶颈,将更多人财物向互联网倾斜,快速提升主流媒体的信息聚合能力、内容生产能力和技术引领能力。
[1]建成一批具有强大影响力和竞争力的新型广电主流媒体。
与传统主流媒体相比,新型主流媒体必须运用新技术、新机制与新模式,技术先进、功能齐全、产品多元、全面覆盖,通过媒体、渠道、平台与终端融合,占领舆论的制高点,传播正能量,弘扬主旋律。
从媒体形态来看,新型主流媒体除了传统终端之外,包括新兴媒体矩阵;从传播内容来看,包括文字、声音、图片、音频、视频等不同形态的内容;从传播终端来看,包括手机、电视、电脑、PAD等常用终端,也包括微信微博、IPTV、DVB、OTT、APP以及网络视频等新兴平台;从影响力来看,在重要事件的新闻报道中具有强大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2]新型主流媒体在新闻报道、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公共服务等方面牢牢占据传播制高点。
例如,中央电视台实现电视与新媒体一体化生产,依托中央电视台的强大报道资源,创建全国融媒体平台“央视新闻移动网”,在新闻移动直播领域抢占新高地,增强了新闻报道的现场感和互动感,以开放平台吸引用户参与新闻信息生产传播,把主流媒体自主平台打造成能以海量信息、丰富功能吸引受众的生态级平台。
党刊融合传播力建设的路径和对策探析——以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为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媒体的融合发展,深刻把握时代发展大势和媒体发展趋势,作出了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重大战略部署。
建设全媒体,提升主流媒体传播力,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是党刊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近年来,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尊重新闻传播规律,以传播能力建设为抓手,集中优势资源,创新方法手段,做大做强主流思想舆论,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坚守主阵地,不断提升党刊融合传播力。
一、把握要点:探索党刊融合发展的体制机制创新新型主流媒体深度融合的关键在于体制机制的创新。
2020年,《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提出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要深化主流媒体体制机制改革,建立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一体化组织架构,构建新型采编流程,形成集约高效的内容生产体系和传播链条。
”早在2018年11月,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按照中央和黑龙江省委关于文化体制改革的部署,以《奋斗》杂志为阵地,并入《党的生活》《新青年》《法治》等10家杂志,重新组建新的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
2021年,黑龙江省委对新组建的奋斗杂志社提出打造“1+N”党刊传媒矩阵的建设要求,奋斗杂志社顺应传播大势,出台《中共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1+N”全媒体党刊矩阵发展规划》,着力探索党刊融合发展的系统化的机制体制创新。
(一)顶层设计,打造新型主流媒体媒体融合,改革先行。
主流媒体的组织架构调整属于媒体单位的顶层设计,贯穿着从“合而为一”到“融为一体”的媒体融合全进程,体现着一家单位的改革勇气和执行智慧,决定着自身融合的深度和广度。
[1]体制机制改革对党刊深度融合具有重要意义,党刊将体制机制改革做深做实是推动媒体深度融合的重要基础。
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主动打造以《奋斗》为“1”,系列刊为“N”,以“奋斗理论圈”“党的生活”等微信公众号、奋斗网、奋斗者APP为运营平台的全媒体矩阵,积极对组织构架进行深度调整,稳党刊融合传播力建设的路径和对策探析——以黑龙江省委奋斗杂志社为例○赵嘉宾【摘要】全媒体时代的到来,改变了主流媒体的传播格局。
持续深化“三个转变”,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评析

COVER=封面持续深化“三个转变”,着力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媒体深度融合发展评析文_姜希伦姜希伦▼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办公厅编辑【核心阅读】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是主流媒体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紧紧围绕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发展目标,持续深化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向国际一流原创视音频制作发布的全媒体机构转变,从传统节目制播模式向深化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从传统技术布局向“5G+ 4K/8K+AI”战略格局转变,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显著提升,为主流媒体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作出了有效示范、探索出可行路径。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的新闻舆论工作,着眼媒体变革发展趋势,就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出一系列决策部署。
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对推动媒体融合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2019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对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作出重要论述、提出明确要求。
2019年10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从制度建设层面对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作出了重大决策部署。
2020年9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意见》,为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指明了努力方向。
2020年10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就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实施全媒体传播工程、做强新型主流媒体等作出重要战略部署,为媒体融合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建立全媒体传播体系是主流媒体面临的一项紧迫课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作为中央主流媒体和国家广播电视台,成立以来紧紧围绕打造国际一流新型主流媒体的发展目标,持续深化从传统广播电视媒体向国际一流原创视音频制作发布的全媒体机构转变,从传统节目制播模式向深化内容生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转变,从传统技术布局向“5G+4K/ 8K+A「战略格局转变,不断在组织机构、内容生产、技术发展、平台建设、管理模式等方面做出创新,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显著提升,为主流媒体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作出了有效示范。
实施移动优先战略打造媒体融合样板

实施移动优先战略打造媒体融合样板移动优先战略是指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将移动终端作为优先推动的战略重点。
在当前移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移动终端已经成为人们获取信息和进行互动的主要工具。
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可以更好地满足用户需求,推动媒体融合发展。
要打造媒体融合的样板,首先需要进行调研分析。
通过调查用户对移动终端的使用习惯、需求和偏好等方面的了解,可以掌握用户需求的特点,为打造样板提供依据。
需要研究市场情况,了解竞争对手的优势和不足,为样板的设计和发展提供参考。
基于调研分析的结果,可以制定实施移动优先战略的具体方案。
这包括提升移动终端的用户体验,通过开发优质的移动应用程序,提供个性化推荐和服务,增强用户粘性和活跃度。
还可以通过建设移动端专有平台,整合各类资源,打造独特的移动媒体环境。
还可以与其他行业进行合作,将移动终端与支付、电商等功能结合起来,提供更全面的服务。
实施移动优先战略还需要进行相应的资源投入。
这包括人力资源、技术支持、市场推广和资金等方面的支持。
人力资源是关键,需要拥有一支专业的团队,能够熟悉移动媒体的特点,具备创新思维和营销策划的能力。
需要进行技术升级,提升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以保障用户信息的安全和隐私。
为了打造媒体融合的样板,还需要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
通过收集用户的反馈和建议,不断改进和优化产品和服务,提高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还可以通过举办线下活动或与用户进行线上互动,加强与用户的联系,建立良好的品牌形象。
在移动优先战略的实施过程中,还需要进行有效的监测和评估。
通过建立科学的指标体系,定期对战略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之处,并进行调整和改进。
还需要关注市场和行业的动态变化,及时调整战略方向,保持竞争力和发展性。
实施移动优先战略是打造媒体融合样板的关键。
通过有效的调研、方案制定和资源投入,加强与用户的沟通和互动,进行监测和评估,可以不断提升移动终端的用户体验和服务质量,推动媒体融合的发展。
市区两级融媒体中心应对重大宣传战役之策略——以厦门市区两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实践为例

MEDIA FORUM 传媒论坛2020年是地方主流媒体积极构建全媒体传播体系的关键之年。
本着守正创新、融合发展的工作思路,地方主流媒体稳步推进媒体融合建设,积极探索市区两级融媒体资源共享、高效运作的合作模式,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等重大宣传报道中,实现了新闻传播全方位覆盖、全天候延伸、多领域拓展,发挥了舆论宣传主阵地、主力军作用。
1 坚守舆论阵地,市级融媒体中心发出“硬核”主流之声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过程中,各种权威信息夹杂着谣言和虚假消息快速传播扰乱视听,对公众的认知和心理情绪极易产生负面影响。
疫情解读,积极向上的正能量报道,能够形成乐观安定的舆论环境,有效缓解公众情绪[1]。
为此,如何坚持以问题为导向,利用地方主流媒体构建的市级融媒体平台的传播效能,守正创新,加强舆论引导,就显得至关重要。
1.1 坚守正确舆论导向,突出网端发布的时效性和权威性融媒体时代新闻的专业价值没有改变,地方主流媒体决不能在快餐式、碎片化的受众阅读方式变化的背景下,放弃对正确舆论导向的坚守,以及对新闻报道质量的追求[2]。
以厦门广电、厦门日报等地方主流媒体为例,在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宣传报道战役中,始终与党中央、省委、市委部署同频共振、同向发力,精准踩在疫情防控的每一个重要节点,通过全媒体矩阵,对内加密首发官方信息,及时准确引导社会舆论,对外宣传好厦门形象,营造全民抗“疫”的良好氛围。
调查数据显示,厦门广电融媒体中心持续在看厦门App、“两微一抖”等新媒体平台,第一时间发布官方渠道的疫情信息、最新通告措施、疫情地图及病例活动轨迹等权威消息,1—5月有24条推文突破“10万+”。
2020年上半年,厦门日报推出新媒体作品超6万条,被“学习强国”采用的有关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稿件超过100篇。
1.2 新媒体发布呈现“加速度”,突出首发优势新闻采编流程再造和机制创新,是媒体深度融合实战应用中的关键核心。
浅析台网融合 实现移动优先——从“醒目视频”看融媒发展

2021.032019年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指出,要坚持移动优先策略,让主流媒体借助移动传播,牢牢占据舆论引导、思想引领、文化传承、服务人民的传播制高点。
要探索将人工智能运用在新闻采集、生产、分发、接收、反馈中,全面提高舆论引导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为媒体的发展指明了方向,传统媒体纷纷转型,以移动优先为突破口,利用网络技术,向融媒方向发展。
佛山电视台作为珠三角地区的传统主流媒体,在经历了辉煌的30年后,在网络技术冲击下,其传播力和影响力也被削弱,必须寻找再续辉煌的传播载体。
2019年,佛山电视台自主可控平台——“醒目视频”客户端正式上线,标志着佛山电视台推动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转型为新型主流媒体迈出关键性一步。
“醒目视频”定位为“粤语视频领跑者”,汇聚佛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优质视频内容,借助移动互联网的传播优势,为全球超过1.2亿的粤语使用群体与广大粤语方言爱好者提供文化、娱乐、教育等垂直领域的趣味分享、信息服务、视频互动与全球直播。
“醒目视频”上线后,首先实现了佛山全市五区32个镇(街道)常态生产的PGC、UGC 视频的聚合。
每天首发的短视频超过200条,每月网红直播超过200场,至2020年6月,“醒目视频”客户端下载量超300万。
人们随时随地拿出手机,打开“醒目视频”APP,就能同步在线观看佛山电视台的节目和收看现场直播,点击回看节目,留言互动。
不到一年,佛山电视台通过台网融合,实现媒体融合向纵深发展,建立以内容建设为根本、互联网技术为支撑的全媒体传播体系,在媒政互动、矩阵布局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一、客户端全面升级,开拓新型媒政互动方式“醒目视频”客户端是由佛山电视台原有的“看佛山”客户端全面升级而成,以“权威媒体+垂直定位”的新产品制式,重建产品体系,重构生产流程。
每天新闻报道以短视频在“醒目”首发,实现移动优先,先网后台。
西樵、狮山、大沥、乐从等32个佛山的镇街,也在移动端发布视频和直播,让基层的声音打破地域和人群界限,传播得更快更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32018年是中国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的重要一年。
2019年,随着两会的召开,各大媒体在深刻领悟中央精神基础上充分发挥融媒体报道优势,增强了两会信息的传播力度,这无疑给未来融媒体发展起到了良好的示范作用。
而在融媒体发展进程中,有这样一个产品格外亮眼,它就是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携手天脉聚源打造的中国广电融媒云平台。
该产品一经推出,在业界引起巨大反响,并与央视网、芒果TV 等一起荣获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广电融媒平台十强。
2019年中国广电融媒云再出发,通过“视频AI 大脑”,实力打造媒体融合纵深发展“最强大脑”。
中国广电融媒云是中国最大的海量电视数据智能平台,实现了对全球300多套国内外电视机构播出电视内容进行全面索引碎片化、数字化服务,是拥有超过1000万小时2亿多条视频内容的电视大数据影像平台,为面向全国超8成的主流视频媒体机构提供电视大数据处理和搜索云服务。
中国广电融媒云的产品初期有三大类别,分别是:“云”——通过融媒云平台对海量电视视频内容进行获取、编辑、传播;“端”——将不同端的流量整合;“商”——将本地资讯网络化扩大价值。
★“云”包含“云搜”、“云剪”、“云播”、“云桥”。
其中“云搜”便是利用中国广电融媒云搜索各个电视台的近10年的视频内容。
中国广电融媒云融合了国内外三百余个频道,囊括6000多个栏目,在搜索完之后可以轻松下载。
“云剪”,汇聚了300路电视信号,除了可以实时收录,最长可追溯收录前7天的内容资讯。
通过“云剪”编辑后的高清素材即刻下载到云端或本地。
“云搜”、“云剪”、“云播”的内容都通过“云桥”一键分发融媒体传播矩阵,真正做到海量内容、触手可及、瞬间分发,极大地节省了内容生成的人力和时间成本。
★“端”是中国广电融媒云针对媒体移动化的趋势,推出的基于微信小程序的轻量级APP 应用和重量级的移动端APP 产品应用,帮助融媒体中心快速实现移动布局。
包含融媒体互动平台“TV+互动”和移动端协调生产调度中心“聚融”。
★“商”是商业运营解决方案。
中国广电融媒云是主流互联网平台的制定广电运营服务商,代运营广电的版权内容。
凭借对新媒体平台的AI 和个性化推荐算法的深刻理解与多年运营经验,为融媒体中心实现内容商业化拓展。
中国广电融媒云是为各级融媒体中心在内容、工具、云服务等方面全面赋能的国家级技术平台。
形成海量电视视频内容对接媒体机构、互联网视频产业和融媒体云厨房,为媒体产业提供电视视频内容搜索、内容聚合、二次创作、播出分发、内容交换、商业化嫁接等提供融媒体全产业链综合服务。
并针对各级融媒体机构提供“云搜”、“云剪”、“云播”、“云桥”等智慧媒体跨界工具包。
在解决其内容传播痛点的同时,也为融媒体机构提供了解民意、开展政策宣传和舆论监测等政务应用,真正打通宣传舆论的“最后一公里”。
这一朵云,标志着媒体融合国家级平台服务主体正式入场,将成为落实国家媒体融合大政方针的有力抓手,有效推动融视频优先 移动优先 落地优先——中国广电融媒云助力融媒体建设罗晨 苏亚萍 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14《有线电视技术》 2019年第3期 总第351期媒体中心的建设和互联网视听产业的繁荣发展。
中国广电融媒云大数据平台提供海量电视视频内容的搜索、编辑服务,这也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能满足头部视频平台海量需求的大数据资源库。
对于行业机构而言,中国广电融媒云视频大数据可以满足教育教学、数字电视 、政务信息等不同行业的专业专项内容需求。
中国广电融媒云还针对融媒体创新节目机构提出了新的合作模式:利用海量电视素材和视频基地创新技术资源,研发生产电视互动型、互联长视频、互联网短视频、IPTV/OTT 类节目资源。
联合MCN 头部资源和短视频运营机构,实现“原创、版权、爆款”内容的生产制作与流量分发。
同时,对于信息获取能力较弱的自媒体个人,中国广电融媒云数据平台门槛低、易操作,在海量内容支持下,单兵作战也能完成内容创作。
2019年,中国广电融媒云紧紧抓住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5G 网络、4K、8K 超高清等新技术带来的发展契机,全力打造了“视频AI 大脑”产品,即“MIX 视频智慧大脑”,是由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与天脉聚源共同推出,与阿里、商汤两大实力厂商联合打造的视频云应用平台;该产品运用核心技术,创新应用能力,为融媒体的变革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MIX 视频智慧大脑”利用独有的AI 热点发现技术、视频流场景AI、短视频看点标引以及看点定位自动剪辑等智能化视频技术,使用者能够方便迅捷地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全面解读热点事件,并利用语音、OCR、物体、场景、人物进行识别、提取和索引。
有了“MIX 视频智慧大脑”的电视云内容库的强大输出功能,中国广电融媒云的“看点云剪”APP 能量迸发,可以同时能提供300余路高清电视直播流,又支持用户自有视频直播流接入,全面满足视频剪辑用户大量的素材需求。
即使非专业人员使用,也可以在2分钟内将正在发生的实时热点新闻事件,快速制作出达到专业机构制作水准的短视频。
在“看点云剪”APP 工具里,既有长视频整段栏目,又有短视频栏目碎片,还有用户自己制作的UGC 视频,满足了需求,一部手机即可抢占传播先机。
“看点云剪”的核心定位是视频优先、移动优先、落地优先。
科技赋能海量电视内容大数据,云服务助力短视频移动生产,同时满足内容生产和运营核心需求。
其应用场景是依托云服务和人工智能技术,开发适应移动化网络传播的新型短视频生产体系,将传统的固定视频生产模式扩展到移动生产,结合视频大数据技术打造的移动智慧工具包和内容生产平台,实现主流媒体在新媒体融合方向传播的最大价值。
2019年两会期间,中国广电融媒云为浙江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新蓝网推出智能移动视频视频加工和创意平台“新蓝云剪”,打造快编、快剪、快发的智能生产分发功能,提高短视频制作、审核、大数据分析、服务用户能力,增加浙江广电原创视频的编发产能及产品影响力。
有了“新蓝云剪”APP,原来需要在电脑上完成的复杂操作流程,现在只需要一部手机就可以轻松、高效完成。
中国广电融媒云依托国家平台,利用商业技术,联合融媒体机构,将电视视频领域丰富的场景与资源向人工智能技术视频领域转化,为多方机构提供更智能、更便捷、更个性化的视频大数据体验,构建一个连接媒体内容和互联网技术之间的跨界桥梁平台。
中国广电融媒云在多方顶级资源的支持下,将对中国的“视频大数据应用、融媒体产业发展、短视频生态链接”具有巨大的推动意义。
● 2018年9月,成都高新区融媒体中心与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的融媒体项目组成立,为成都高新区融媒体建设带来了5大利器,同时实现了融媒体中心5个典型落地15应用场景。
仅用24小时,就为项目组开通服务、安装部署工具、成果呈现及操作培训,高效、高质量地完成了“广电云”服务的授牌和交付,得到了成都高新区领导的一致盛赞。
●2018年10月25日,第一届中国广电融媒体中心改革大会在无锡启幕,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和天脉聚源公司共同打造的“中国广电融媒云”这一媒体融合国家级平台服务主体正式入场,将媒体融合的政策需求、创意想法有效落地。
在会上,与来自全国170多家广播电视台的近500名省、市、县区宣传部长以及广播电视台台长、广电领导、行业专家学者共商融媒体中心改革大计。
●2018年11月21日,“第四届全国节目交易会暨项目资源推介会”在海口隆重召开。
中国广电融媒云在全国广电行业和泛媒体领域从业者的共同瞩目中正式亮相,作为大会的开场重头戏,为与会者带来了当下融合媒体的整体解决方案,引起了热烈反响和高度认可。
●2018年11月29日,中国广电融媒云作为“县级融媒体中心整体解决方案”的核心主体之一,在中国网络视听大会展交会上备受瞩目,吸引了众多领导、专家和融媒体中心负责人及同行前来参观考察。
中国广电融媒云的四大核心产品:“云搜”、“云剪”、“云播”和“云桥”让所有参观嘉宾亲身体验到全新解决方案所提供的各项特色功能服务和生产应用场景。
●2018年12月3日,受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部邀请,为“2018年中国石化电视采编业务培训班”全体学员讲授中国广电融媒云业务,帮助学员认清形势、转变思维,提升中国石化整体新闻宣传工作水平。
来自中国石化报社的全国各地采编部门近200余人参加了培训。
●2018年12月8日,中国广电融媒云与中国传媒大学实践实验教学中心联合主办的全国融媒体中心建设与运营高级研修班于中国传媒大学电视台正式开班。
来自北京、河北、山东、内蒙、山西、深圳、重庆、海南等省市自治区的电视台以及相关广电企业、高校的三十余名学员参加了本次研修班。
为期两天的权威培训,得到各级电视台、相关企业融媒体中心负责人的高度认可。
●2018年12月18日,由天脉聚源、杭州市政府、西湖区政府、云栖小镇管委会、中国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联合举办的“天脉视频大数据云栖产业基地入驻仪式暨中国广电融媒云发布会” 在杭州云栖小镇隆重召开,标志中国广电融媒云的正式发布,一起开启智慧媒体新时代。
●2018年12月18日,中国广电融媒云与央视网、芒果TV 等融媒体机构一起荣获 “2018年度最具影响力广电融媒平台”荣誉。
●2019年2月,中国广电融媒云与阿里、商汤两大实力厂商联合打造的视频云应用平台“MIX 视频智慧大脑”推出,为融媒体的变革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2019年3月,中国广电融媒云为浙江广播电视网络有限公司新蓝网推出智能移动视频视频加工和创意平台“新蓝云剪”,增加浙江广电原创视频的编发产能及产品影响力。
CAT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