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超限高层结构分析与设计
广州某超限高层工程结构设计

状态没有 出现塑性铰 。计算结果见表2( 图3 、图4)。
表 2 性 能点 的 确定
大震性能点
4 8 1 4 0 k N,7 4 0m m
中震性能点
3 2 1 8 0k N,3 6 7m i l l
4 . 1 荷 载 和 地 震 作 用
曲线计 算所得 的地震作用 基底剪 力与按规 范的地震 反应谱 曲线计 算所得 的数值 比较结果表 明 ,小震 作用下 ,按规范 反应谱 计算 的基 底剪力 均大于按 安评报告 的结果 ,因此均 按照规范 的地震反应谱 曲线进行小震作用 的计算 。
4 . 2 风荷 载和小震 作用下的计算结果 本 工程 采 用 S A T WE、P MS A P 、MI DAS / G e n 及E T A BS
小震性能点
位移系数法
5 3 0 1 0k N,6 9 5 mm
4 7 61 0k N,7 3 4mm
F E M A. 4 4 0 5 2 3 0 0k N,6 6 3m m 3 3 5 6 0k N,3 2 4 mm
1 / 1 1 1 9 ( 4 0 ) 1 / 1 2 7 5 ( 3 9 )
1 / 1 2 5 0( 2 6 ) 1 / 1 4 2 9( 2 6 )
1 / 1 1 5 6 ( 3 1 ) 1 / 1 4 1 0 ( 3 5 )
以上考虑 小震组合 的弹性计算 分析结 果表 明 ,结构完 全 能达到小震 作用下 “ 结构处 于弹性状 态 ,各构 件完好 、
无损伤 ”的第一 阶段 的抗震性能 目标 。
4 . 3 中震 作 用 下 结 构 构 件 的 屈 服 判 别 分 析
某超限结构设计分析

某超限结构设计分析摘要:我国当前的经济水平持续提高,尤其近年来高层建筑的项目数量明显增多。
但多数高层的结构均超过规定范围,形成了不同类型的超限结构,主要在高度、结构体系等方面超出规定限额。
超限的建筑会普遍在一个或多个方向上出现抗震概念不合理的情况,因此针对超限高层的结构和体系的设计进行分析便具有更高的必要性。
在此背景下,本文依据具体的案例,针对超限结构的设计开展系统的分析。
案例工程为高于A级高度的建筑,且建筑内的部分楼板为不连续的高层超限结构类型,因此在设计时便需运用不同的专业化软件来对其结构进行科学分析,此外还需开展弹性和弹塑性时程的分析,并对建筑的抗震进行合理设计。
通过计算结果的分析可知,全部指标均能够满足标准要求,且能够达到抗震性能方面的标准,建筑的结构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抗震性能良好。
关键词:高层超限结构;弹性时程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抗震性能化设计引言所谓的超限高层便是指超过标准要求限制的建筑类型,超限高层对高度和层数并未提出明确的标准。
只要高度在120m以上的框架剪力墙结构便可称为超限高层,此外还有高于100m的剪力墙、55m以上的网架结构、高于28m的网架无盖结构等。
不管建筑的高度达到多少,超限高层的结构施工需更高的安全和技术手段参与实施。
建筑本身的高度会直接对结构的内力位移等数据产生影响。
结构通常会具有承担水平和竖直方向载荷作用的职能。
而低层结构在受到水平方面的荷载作用力后,其结构内力和位移数值较小,通常可忽略。
高层建筑结构的荷载会在层数提高的情况下也随之增加。
在超高层的建筑中,虽然竖向的载荷在结构的设计方面会发挥较为关键的作用,但水平荷载其实起到了决定性的影响。
两种方向的荷载所占的比重便可导致结构的设计产生一定的差异。
而与多层建筑比较来讲,高层建筑的水平荷载量明显较高,结构的抗侧力稳定性也是在设计高层建筑时所需重点思考的问题。
在地震多发区,高层建筑会明显受到较高的地震影响,因此高层建筑的抗震结构设计也需更为严谨和科学。
某超限高层结构性能设计与分析

表 1 计 算 控 制 指 标
建筑周边场地为坡 地 , 地 面最低点 标高 平负二 层楼 面 , 自此 标 高处算 至结 构大屋面共 5 7层 。塔 楼结 构高度 2 0 8 . 8 m, 为 B级高度 。负二层至地上二层层高分别为 4 . 8 m、 5 . 7 m、 5 . 6
某超限高层结构性能设计与分析
胡 恩 , 施法科
( 1 . 中铁二 局集 团勘测 设计 院有 限责任 公 司 , 四川 成都 6 1 0 0 3 1 ; 2 . 成 都博 城建 筑师事 务所 有 限公 司 , 四川 成都 6 1 0 0 0 0 )
【 摘 要】 本工程为 B级高度的框 架 一 核 心 筒结构 , 介 绍 了工程的特 点和结构 体 系的选择 , 并针对 结
筑工程抗 震设 防分类标 准》 第6 . 0 . 1 1 条款 , 抗 震设 防类别 应 为重点设 防类 ( 即乙类 ) , 应按 高于本地 区抗震设 防烈度提 高
1 度 的要求加强其抗震措施 , 因此本工程 的框架及 核心筒 的 抗震 等级均为一级。
范为 0 . 4( 0 5 0年重现期 ) 和0 . 3 5 。通过安评报告和规范 的反
广州某高层住宅超限高层结构设计

广州某高层住宅超限高层结构设计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土地资源的日益紧张,高层住宅成为解决居住问题的重要选择。
然而,当建筑高度超过一定限度时,结构设计就面临着诸多难题和挑战。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该项目的基本情况。
这是一座位于广州市中心的高层住宅,总高度超过了规范规定的限值,属于超限高层结构。
建筑主体采用了框架剪力墙结构体系,以确保结构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
在结构设计过程中,抗震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广州地处地震多发区,因此必须充分考虑地震作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通过对场地地震安全性的评估,确定了合理的地震动参数。
同时,采用了多种抗震分析方法,如反应谱分析、时程分析等,对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响应进行了详细的计算和评估。
为了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剪力墙的布置经过了精心优化,不仅保证了结构的整体刚度,还有效地控制了结构的扭转效应。
框架柱和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也经过了严格的计算和设计,以满足承载能力和变形要求。
除了抗震设计,风荷载也是不可忽视的因素。
广州地区常年受到季风的影响,风荷载较大。
通过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确定了建筑表面的风压力分布,并据此进行了结构的抗风设计。
在设计中,加强了建筑的外围结构,提高了其抗风能力,确保在大风天气下结构的安全和稳定。
在基础设计方面,由于建筑高度较高,上部结构传递给基础的荷载较大。
经过对地质条件的详细勘察和分析,选用了合适的基础形式,如桩基础或筏板基础,以保证基础能够承受上部结构的荷载,并有效地控制基础的沉降。
在材料的选择上,使用了高强度的钢材和高性能的混凝土,以提高结构的强度和耐久性。
同时,对钢材和混凝土的质量进行了严格的控制和检测,确保材料的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在结构计算和分析中,采用了先进的计算机软件和技术。
这些软件能够准确地模拟结构在各种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为设计提供可靠的依据。
然而,软件计算结果并不是唯一的依据,还需要结合工程经验和规范要求进行综合判断和分析。
某超限复杂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

结构超限的类型:包括高度超限、体型超限、抗震超限等
判定标准:根据国家相关规范和标准,如《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等
超限高层办公楼的特点:结构复杂、荷载大、抗震要求高、施工难度大等
设计要点:加强结构整体性、提高抗震性能、优化结构布置、采用先进施工技术等
04
构件设计:根据结构布置、荷载等因素进行构件截面设计、材料选择等
结构分析:对设计好的结构体系进行计算分析,验证其安全性和可靠性
06
结构分析和优化
结构类型:框架-剪力墙结构
抗震设计:采用抗震设计规范,提高结构抗震性能
荷载分析:考虑重力、风、地震等荷载
结构分析软件:采用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结构分析和优化
汇报人:
某超限复杂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
目录
01
添加目录标题
02
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概述
03
超限复杂高层办公楼的特点
04
某超限复杂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案例分析
05
超限复杂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的关键技术
06
超限复杂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的审查与评估
添加章节标题
高层办公楼结构设计概述
结构设计的重要性
保证建筑安全:合理的结构设计可以确保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防止倒塌、断裂等事故发生。
安全性:保证建筑物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防止倒塌、破坏等事故发生。
01
02
经济性:在满足安全性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工程造价,提高经济效益。
可行性:根据施工现场的条件和施工技术水平,选择合适的结构形式和施工方法。
03
04
美观性:在满足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尽量使建筑物的外观美观,符合城市规划的要求。
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

某超限高层住宅结构设计一、项目概况本项目位于城市中心繁华地段,总建筑面积约为_____平方米,地上_____层,地下_____层。
建筑高度为_____米,属于超限高层住宅。
该建筑主要功能为住宅,同时配备有商业、物业管理等附属设施。
二、结构选型1、结构体系综合考虑建筑的使用功能、高度、抗震设防要求等因素,本项目采用了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体系。
剪力墙作为主要的抗侧力构件,能够提供较大的侧向刚度,有效地抵抗水平地震作用和风荷载。
2、基础形式根据地质勘察报告,采用桩筏基础。
桩型选择为钻孔灌注桩,以确保基础具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三、计算分析1、地震作用分析按照现行的抗震设计规范,采用反应谱法进行地震作用分析。
考虑了多遇地震和罕遇地震两种工况,计算结构在地震作用下的内力和变形。
2、风荷载作用分析根据当地的气象资料,确定基本风压值。
采用风洞试验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分析结构在风荷载作用下的响应。
3、结构整体性能分析通过计算分析,评估结构的自振周期、振型、位移比、剪重比等整体性能指标,确保结构满足规范要求。
四、超限情况及应对措施1、高度超限本项目建筑高度超过了规范规定的限值。
为解决这一问题,采取了以下措施:提高剪力墙的抗震等级,增加剪力墙的配筋。
加强底部加强区的设计,增大墙厚和配筋率。
2、扭转不规则由于建筑平面布置的不规则性,导致结构存在扭转不规则的情况。
采取的措施包括:调整剪力墙的布置,使结构的质心和刚心尽量重合,减小扭转效应。
对周边构件进行加强,提高其抗扭能力。
3、楼板不连续在建筑的某些部位,楼板存在大开洞或局部缺失的情况,造成楼板不连续。
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以下处理方法:对开洞周边的楼板进行加厚,并提高配筋率。
采用弹性楼板假定进行计算分析,准确考虑楼板变形对结构内力的影响。
五、构造加强措施1、剪力墙边缘构件按照规范要求,严格控制剪力墙边缘构件的配筋,确保其具有足够的延性和承载能力。
2、连梁设计合理设计连梁的截面尺寸和配筋,使其在地震作用下能够有效地耗能,同时保证连梁的承载能力。
某超限高层结构的抗震性能分析与设计

均 不满 足 《 限 高 层 建 筑 工 程 抗 震 设 防 专 项 审 查 技 术 要 点 》 超 的
相 关 规 定 , 于 平 面 不 规 则超 限I 户 位 置 。工 程 场 地 大 部 分 地 段 基 岩 出 B ] 露 , 地 类 别 为I 计 特 征 周 期 为02 s抗 震 设 防 烈度 为6 , 场 设 . , 5 度
由于 建 筑 需 要 , 央 大厅 2 ̄ 层 ( ) 中 4 图3 局部 开洞 , 板 不 连 楼
1工 程 概 况
重庆 银 行 大 厦 工 程 位 于 重庆 江 北 城 片 区A 4 1 3 块 . 0 ./ 地 0 处
续 , 致Y向楼 板 基 本 断 开 , 开 洞面 积大 于楼 层 面 积 的 3% , 导 且 5
a d e a tc p a t a y i, n o d c s as e i la ay i f rt a o r T e ul h w t em an p r m ee s o e s u t r a e h n ls i . l si a l ss a d c n u t p ca n l s s o we k f o . her s t s o t i a a t r ft t c u e c n me tt e cn he l s ha t h h r
为建筑抗震有利地段。本工程地上3 层 , 3 地下4 , 层 房屋总高度
174 , 下 室 深 度 1. , 构形 式 为 框 架 一 核 心 筒 结 构 , 4. 地 m 94 结 m 其
中 基 顶 至2 层 塔 楼 范 围 内 的 框 架 柱 采 用 型 钢 混 凝 土 柱 .裙 房 1
部 分 、 楼 2 层 及 以 上 采 用普 通 混 凝 土 柱 。建 筑平 面 以双 框 筒 塔 1
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

某超限高层结构设计与分析赵广叶【摘要】杭州湾新区创业大厦、双创论坛联合体属于超限高层建筑,存在扭转不规则、凹凸不规则和楼板不连续等问题,给结构设计带来了一定困难.结合抗震规范要求,采用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方法,对主体结构进行了小震弹性抗震分析,对构件配筋进行了中震弹性、中震不屈服和大震弹塑性抗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主体结构具有较好的承载和变形能力,对同类工程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期刊名称】《低温建筑技术》【年(卷),期】2018(040)007【总页数】6页(P65-69,80)【关键词】超限高层建筑;抗震性能化设计;静力弹塑性【作者】赵广叶【作者单位】同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上海20009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U248.11 工程简况宁波杭州湾新区创业创新大厦项目位于宁波杭州湾新区滨海新城,总建筑面积约187630m2,其中地上建筑面积131530m2,地下建筑面积56100m2。
地上部分共有七栋单体,除创业展示区以外,其他6栋单体均通过地上设置的七条抗震缝分隔并嵌固在地下室顶板。
各单体平面位置详如图1所示,建筑效果图详如图2所示。
图1 建筑结构单体在地块中的位置创业大厦、双创论坛联合体地上建筑面积为69655m2,结构体系为框架-剪力墙,主楼为15层,结构高度67.45m,局部为3或4层,结构高度21.25m。
1~3层层高分别为6.0、5.4、5.4m,4~15层层高均为4.2m,地下设两层地下室,地下室底板结构标高约-10.100。
主楼平面尺寸128.8m×30.8m,裙房平面尺寸78.5m×77.5m,主楼高宽比为2.19。
结构设计使用年限为50年,双创论坛上下楼层合计的座位数大于1200座同时有一个500座以上的会议室,所以创业大厦、双创论坛联合体5层及以下抗震设防类别为重点设防类,安全等级一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1;5层以上抗震设防类别为标准设防类,安全等级二级,结构重要性系数1.0。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筑 装 建 与 修
积 足 足 荫
28 0生 0
某超限高层结构分析与设计
陈小健
( 长沙有 色冶金设 计研 究院, 湖南 长 沙 4 00) 1 00
摘 要
详 细介 绍其转换框支 剪力墙及 工程 结构体 系、 震加 强措 施 、 抗 风荷载反应 和
某 市 中心 的 一座 多功 能 标 志 性 建 筑 。建 筑 总 高 度
28 , 总建 筑 面 积 194 3 2 2m 0 4m,其 中地 上 8 8 m,地 下 2 4932 4 4 02 6 m。地 上 1 、 2层 为 银 行 办 公 , 3 l 层 为 低 区办 公 层 ~ 2
1 d疆r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盛尊 I甚,●一 B | t | R J
母
8 e母
母
固 I 爿 J 旨 彤 鸯 § 』口 1 ●薯耸 肇, ¥留 ●
变化 ,在 2 5层设置 一个结构转换层 ,其顶部标 高为 9 .m 91, 为严重超高位。此转换层支撑着上部剪力墙,将上部结构的 荷载传递到下部 筒体和框支柱 。转换层上承托的钢筋混凝土 楼层数 为 4 ,高度达到 10 3m 2层 2 5 。由于上 部结构 平面不 规则 ,侧 向刚度较弱 ,存在较 明显 的扭转 效应 ,如 图 3所
建 装 筑与 修●
从结构抗 震概念 设计上工 程采取 了一定 的加 强措 施 。 为提高结构 的延性,减小柱截面尺寸和改善柱的轴压 比,2 5
结构 的侧 向刚度 比如表 2所 示 。规范 [] 1 附录 E 0 2 . . 中规 定转 换层上 部与下部 结构的等 效侧 向刚度 比不应大 于
为满 足 建 筑 立 面 的 要 求 ,3层 、 l 建 筑 立 面 局 部 收 3层 进 ,如 图 1 图 2所 示 , 相 应 在 2层 顶 和 l 顶 设 置 了转 、 3层 换 梁来 转 换 竖 向 不连 续 的 构件 。 由于 上 下 建筑 功 能及 立 面 的
图 2 转 换 层 结 构 平 面 图
刁 o
综上所述 ,工 程在建筑 高度 ,高位转换 和体型 不规则
上 均超 过 规 范 限制 … ,属 于超 限高 层 建筑 。
3 抗震加 强措施
图 3 酒 店 结 构 平 面 图
・
4 ・ 0
维普资讯
第1 (第1 期 期总 0 ) 2
翘 是 建 板
为人防,人防的抗力等级为 6级。该工程为高度超限 ,体型
复 杂 ,高 位 转换 的高 层 建筑 。
图 1 3层 ~ 1 结构 平面 图 2层
2 结构体系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钢筋 混凝土高位转换框支剪 力墙结 构 。抗侧力系统主要有两种结构形式 。转换层下部结构基本 为一个长方形钢筋混凝土框架核心筒结构,核心筒 由楼梯间 和电梯井组成,外框 由框架加部分剪力墙组成 。转换层上部 为纯钢筋混凝土剪力墙结构。
地震作用分析,并介绍 了高位箱形转换层 的受力分析及型钢混凝土组合转换梁的设计.分 析表 明:工程的抗震性 能指标 和抗风 性能指标均 满足相应规 范的要 求,采用型钢 混凝 土 组合梁可以有效减小断面提 高抗剪承 载力。
关键词 工程 实例; 分析设计; 高位转换层; 型钢混凝土组合 梁
1 工程概况
加 腋 措施 。
1 3转换层楼层侧 向刚度 尚不应小于相 邻上部楼层侧向刚度 .,
的 6% 0 。从表 中可以看 出两种 软件 计算所得 刚度 比均满足规 范的要求 。 表 2 两种软件结构侧 向刚度 比
STE AW
剪弯刚度
4 2 风 荷 载 分析 .
本工程 为对风荷载比较敏感 的超高层建筑, 且位子沿海 地区 ,其 lO Oa一 遇的基本 风压 值为 0 7k / ̄地 面粗糙度 .0 N m, 类 别取为 B类。根据规范【 3 28条房屋高度大于 2 0 ¨ .. 0 m时 易采用风洞试验来确定建筑物的风荷载 。同济大学土木工程 防灾 国家重点实验室为本工程进行风洞试验,模型的几何缩 尺 比为 1 20 :0 ,并考虑 周围建筑物的影响 。该工程 表面分成
层 以下框支柱 采用型钢混凝 土组合结构柱 … 。柱 内纵筋 的 配筋率提 高,并沿柱全高箍筋 加密 。2层以上因建筑立 面收
进,在轴交轴、位置设 2个异形柱 ,其它框支柱均 为宽扁形 矩形截面柱,有利于平衡 X 方 向的刚度差异 。 ,Y 2 层转换层采用空间作用效果 明显的箱形转换层 ,箱 5 体高度为 34 ,上 、下盖板厚 2 0m .m 0 r 。为减小转换梁截面增 a 加转换梁抗剪能力 ,2 层 主要转 换梁采用型钢混凝 土组合 5 构件 。 通过加强楼板增加结构的空间工作性 能。2 5层转换层 以下各层楼板为井字梁楼盖体系,板厚为 lO m O m ;转换层及 上 下各一层相 应加 强为 1 0m 5 r ;上部纯剪 力墙部 分 8 r 、1 0m a a 楼板厚为 10m 3r ,左上角部为 10m a 4r 。并且楼 板配筋均采用 a 双层双向。加强混凝土简体:在简体的四角 以及框架梁 与简 体连接处的暗柱 内加型钢:简体在各楼层均设暗梁 ,并加大 其配筋率 ;加强 简体 内楼 板,简 体 内楼板 厚度 取 为 1 0m 5r a ( 周围板厚大于 1 0m 时同周围板厚) 5r a 。 为增加转换层上部 结构侧 向刚度,尽量减小 结构刚心 与质心差距,轴交轴处异型柱贯通上下 ,且转 换层 以上轴⑥ 以左剪力墙厚度增加为 50m 0r 。外框架与核心 筒相连 的框架 a 梁均为矩形梁 ,框架梁与大截面柱交接处梁端部位采取水平
1 研
层 ,1  ̄2 4 2层为高区办公层 ,2 层 为结 构转换层 ,l 、 5 3层
2 和 2 层 夹 层 为避 难 层 或 设备 层 ,2 层 和 2 层 为 会 所 , 3层 6 4 6
2 7层到 4 6层为复式酒店 (O层) 4 ,屋顶为 8 5 m高的钢结构 .5
屋 架 。地 下 5 ,负 1 层 层至 负 4 功 能 为 车库 ,负 5层 功 能 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