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煤矿开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浅析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

浅析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及对策摘要:当前,我国煤矿的开采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破坏了生态平衡。
因此,需要加强大煤矿开采的控制力度,有效保护环境。
关键词:煤矿开采;环境影响;评价;对策一、前言经济的发展对煤矿资源的需求不断扩大,这也加大了煤矿对环境的破坏程度,大气污染、水污染以及地表塌陷等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居民的正常生活。
二、煤矿开采对环境造成的影响随着我国现代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对煤矿的需求也不断增加,煤矿开采给环境带来影响更是不可估量的。
1、对大气环境的影响煤矿在开采过程中会对大气造成极为严重的污染。
煤矿开采过程中对大气污染主要有两个个方面:一是工人在地底矿坑中开采煤矿时,会有大量瓦斯气体冒出来。
据资料显示,每年在煤矿开采过程中瓦斯的排放量高达 5—7Gm。
瓦斯是一种极为危险的气体,不仅对煤矿开采的正常开展以及安全运作埋下了严重的安全隐患,还会严重破坏臭氧层,造成大气污染。
二是在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粉尘,在低空形成雾霾现象,对人的身体产生不利的影响。
2、对水资源的影响煤矿开采过程中会污染地表及地下水,并对地表与地下水系造成一定程度的破坏。
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工业废水,这些废水对地表与地下水系造成污染。
同时,大雨天的雨水对煤矸石与露天堆放的煤矿进行冲刷,产生的污水在地表与地下水系流动,严重污染矿区周围河流、积水池以及沼泽地的水源,形成大片黑色死水区。
煤矿开采工作一般在地下进行,这需要对地下水进行疏干与排泄,以保证煤矿开采工作的正常进行。
然而,长期对地下水进行疏干排泄致使地下水位大幅度下降,矿区的供水源便会渐渐枯竭,地表植被没有水的供养也渐渐干枯。
长此以往,自然景观被破坏,农业生产不能正常进行,甚至渐渐形成地表土壤沙化的现象。
我国虽然河流、湖泊众多,水资源极为丰富,但是因为人口众多,人均淡水资源并不客观,仅达到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4。
尤其在作为我国主要产煤区的山西省,因为煤矿的大量开采,给 18 个县共 28 万人带来饮水困难的问题,曾经300000hm 的水田现在全都成了旱地。
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

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随着现代工业的快速发展和能源需求的不断增长,煤炭作为主要能源资源之一被广泛开采和利用。
然而,露天开采煤矿作为一种传统的煤炭开采方式,却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本文将就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以期引起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首先,露天开采煤矿会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在露天开采过程中,大量的土地被开垦,植被被破坏,采矿区域成为一片荒凉的沙漠。
这种破坏性的开采方式使得土壤侵蚀严重,土壤贫瘠化,对当地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产生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同时,大规模的挖掘和运输导致水土流失,河道淤积,破坏水资源的自净能力,影响水质和水生生物。
其次,露天开采煤矿还会引发大气污染问题。
露天开采煤矿会产生大量的煤尘和废气排放,其中包括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
这些有害气体不仅会直接污染大气,还会参与大气化学反应,产生臭氧和细颗粒物等二次污染物,对空气质量和人体健康造成威胁。
煤尘还会因为风力和毛细作用进入土壤和水体,对陆地和水生生物造成间接污染。
此外,露天开采煤矿还存在水资源浪费和水环境污染的问题。
开采时需要大量水进行降尘、冲洗和运输,导致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采矿活动会使得地下水位下降,导致水源减少或干旱。
开采过程中,水与煤炭接触会产生酸性水,含有大量重金属和有害物质,污染地下水和附近河流,危害水生生物的生存和繁殖。
最后,露天开采煤矿还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由于露天开采煤矿需要大规模爆破、挖掘、运输等作业,会导致地表和地下结构不稳定,增加滑坡、塌陷和地震等灾害的风险。
这些地质灾害不仅对人们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还会对附近的建筑物、交通设施和生态环境造成严重破坏。
综上所述,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不良影响。
破坏性的开采方式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大气污染,水资源浪费和污染,以及地质灾害等问题。
面对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采取措施来减轻露天开采煤矿对环境的影响。
首先,应推广清洁能源的利用,减少对煤炭的依赖。
山西省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与治理

山西省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与治理煤矿开采是山西省重要的经济支柱,然而,随着煤炭需求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本文将深入探讨山西省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措施。
一、环境影响1. 土地破坏煤矿开采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导致土地破坏和失去。
挖掘煤矿所需的大型机械设备和人工操作,会对土壤结构造成破坏,导致地表塌陷、植被破坏等问题。
2. 水资源污染煤矿开采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造成污染。
在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尾矿,其中含有矿石中的有毒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硫化物等。
这些废水和尾矿如果不经过处理直接排入水体,会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影响周边生态系统的平衡。
3. 空气污染煤矿开采会释放大量的粉尘、烟雾和尾气,其中含有有害气体和颗粒物。
这些颗粒物和有害气体会对周围的空气质量造成明显的污染。
煤炭的燃烧也会释放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加剧全球气候变化。
二、治理措施1. 加强立法和监管要减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首先应加强相关的立法工作,并制定具体的煤矿环境保护政策和标准。
同时,加强对煤矿开采过程的监管,确保企业按照环境保护要求开展工作。
2. 推行绿色采矿推行绿色采矿,是解决煤矿开采环境问题的有效措施之一。
绿色采矿包括采用清洁煤炭技术、节能减排措施、资源循环利用等,以降低煤炭开采对环境的破坏程度。
3. 强化环境修复对已经进行开采的煤矿,应强制要求进行环境修复工作。
通过重新植被、土地整治等手段,恢复煤矿开采前的生态环境。
同时,监测煤矿开采区域的水质和土壤质量,确保修复工作的效果。
4. 提倡煤矿技术改造煤矿开采技术的改进也是治理环境影响的重要途径。
通过采用先进的采煤技术和设备,可以降低能源消耗、减少废弃物排放,并提高煤矿开采的效率和安全性。
综上所述,山西省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加强立法和监管,推行绿色采矿,强化环境修复,提倡技术改造。
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煤矿开采与环境保护的良性循环。
浅谈煤矿开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浅谈煤矿开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方面,煤炭开采量的增加表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和意识上的不足等因素,煤矿的开采其周围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例如对大气的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和对水资源的污染,如何处理这些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势必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一些治理措施。
【关键词】煤矿开采;环境;影响;措施1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1.1 对水资源的影响浅、中层地下水是人们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但是受到采矿的影响,使煤系地层与上覆松散岩类地层的裂缝不断的增大、增多,造成煤系地层的水和松散岩类地层的水均快速的向下渗透,逐渐形成区域性的水位降落漏斗。
浅、中层地下水由于逐年被疏干,使与煤矿开采相邻村庄的水井由于缺水而干枯,使村庄中的村民吃水难。
因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施工单位在哪里建矿,就要为那个地方的居民解决供水的问题。
1.2 煤矸石占地及风化污染问题由于煤矿开采中产生的煤矸石一般都堆放在矿区的周围,日复一日的堆存,使其占用的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大。
煤矸石堆存区一旦出现自燃的现象,势必产生的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而且煤矸石的堆存区在遇到下雨的天气,伴随雨水的冲刷,其表层的小颗粒物质会流入河道,同时还会将煤矸石伴生的硫铁矿中的硫离子和亚铁离子等浸取出来,污染水体环境。
1.3 煤矿开采产生的噪声污染因为煤矿开采所需的工程周期非常漫长,再加上开采所用设施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这就致使煤矿开采区域中的环境受到非常严重的噪声污染。
煤矿工人在工作的进程中会持续遭受连续性的高强度噪音污染,其不但会导致煤矿工作出现耳鸣、耳聋、听力下降等各类听力问题,并且会导致煤矿工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脑血管出现持续衰弱的症状。
而煤矿工人自身身体的健康情况不断下降会致使其工作效率的不断下降,并且会导致其工作状态低迷,从而增加了煤矿开采进程的安全事故几率与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分析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分析煤矿作为能源的重要来源,对我国经济发展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随着煤炭产量的不断增加,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
需要对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保护措施,以实现煤矿开采与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1. 土地资源破坏煤矿开采需要大量的土地资源,矿区开采后往往留下大量的废弃矿山和破碎的土地,导致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煤矿开采还会导致土地沉陷、地表塌陷等地质灾害,对周围的生态环境产生不利影响。
2. 水资源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和排放物,严重污染周围的水资源。
煤矿废水中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和有毒物质,直接排放会导致周围水体污染,影响水生生物的生存和水质的净化。
3. 大气污染煤矿开采、运输和燃烧都会排放大量的粉尘、煤尘和有害气体,污染大气环境。
这些污染物会影响空气质量,加剧酸雨、光化学烟雾等环境问题,对人体健康和植被生长造成危害。
4. 生物多样性破坏煤矿开采会破坏原生植被,损害植被覆盖,破坏生物多样性。
矿区附近人为活动增加和施工噪声、机械振动等都会导致野生动物迁移甚至死亡,对生态平衡造成打击。
二、煤矿开采生态环境的保护措施1. 加强生态补偿对于煤炭开采所带来的生态环境破坏,企业应承担相应的生态补偿责任,通过植树造林、绿化美化等方式进行环境恢复和修复,还原原有的生态环境。
2. 推进绿色开采煤矿企业应采用先进的煤炭开采技术,推进绿色、低碳、清洁的开采方式,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采取节约能源、减少排放的举措,降低对大气和水资源的污染。
3. 实施生态环境监测对煤矿开采的生态环境影响进行全面监测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监测环境问题,进行有效的预警和控制,保障生态环境的健康。
4. 加强环境治理煤矿企业应加强尾矿库、矿山水体和废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完善废水、废渣的处理和排放制度,最大限度地减少对水资源的污染。
5. 强化生态修复对于已经开采的矿区,应加强生态修复工作,通过植被恢复、土地重建、水体治理等措施,还原和改善原有的生态环境,促进植被生长和野生动物的栖息。
煤矿开采的环境保护措施

煤矿开采的环境保护措施1. 引言1.1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是一个长期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水资源污染:煤矿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其中含有各种有害物质,如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这些废水会直接排放到周围的水体中,导致水质污染,影响水生态系统的平衡。
2. 土地破坏:煤矿开采会破坏大片土地,导致土地的沟壑纵横,植被覆盖减少,土壤侵蚀加剧,严重影响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和农田的生产能力。
3. 大气污染:煤矿开采和运输过程中会释放大量的粉尘、硫化物等有害物质,造成大气污染,引发酸雨等环境问题,对周围地区的空气质量和人们的健康造成威胁。
4. 生物多样性破坏:煤矿开采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破坏植被、湿地等自然栖息地,导致许多野生动植物失去了生存的条件,对生物多样性造成严重破坏。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不容忽视,必须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来减少这些影响,保护好我们的地球家园。
1.2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是不可忽视的,其对大气、水源、土壤等环境资源造成了严重污染和破坏。
因此,环境保护在煤矿开采中显得尤为重要。
环境保护不仅关乎自然生态系统的健康和人类生存环境的质量,也影响到煤矿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采取有效的环境保护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保护生态环境,促进资源的合理利用。
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在于维护生态平衡和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
煤矿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水、废渣、废气等污染物排放对环境造成严重危害,加速自然资源的流失和环境的退化。
因此,只有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环保措施,才能实现煤矿开采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实现绿色矿山的建设目标。
只有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推动煤矿开采企业按照环保要求开展生产经营活动,才能实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三重效益。
2. 正文2.1 合理规划矿区布局合理规划矿区布局是煤矿开采环境保护的重要一环。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最大程度地减少对周边生态环境的破坏,降低环境风险。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分析

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分析煤矿开采是一项消耗大量资源、对生态环境影响严重的工业活动。
其开采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弃物和污染物,对周边的土地、水源和空气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煤矿开采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保护。
煤矿开采会破坏土地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加之煤矸石等废弃物的堆积,对土地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和破坏。
煤矿开采剥离地表覆盖层,露出矿床岩层,使地表裸露,使土地流失加剧。
同时,煤矿开采会带来大量的土石方和废弃物,堆积在矿区周围,影响周边的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
因此,应采取科学的煤矿开采方式,强化煤炭精细化利用,减少废弃物的产生和污染,保障土地的生态安全。
煤矿开采会对地下水和地表水产生影响。
煤炭开采后,破坏地下水水源,使地下水资源不能得到充分利用,大量的废弃物中的重金属元素污染地下水。
另外,采矿过程中也会产生大量的排水,进一步污染地表水,对周边的水生态系统造成严重的影响,例如:改变水流动速度和方向,破坏水生动物生长环境和繁殖基础等。
因此,应不断推进节水工程,加强对水资源的保护和利用。
并要求煤矿企业必须严格执行水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待采矿区对水资源的损害。
煤矿开采对大气环境的影响主要体现在矿井内部的烟尘、煤尘等物质的产生和矿井外的运输车辆排放的尾气等。
这些气体和颗粒物质都会加重大气污染,影响周边居民的健康、造成土壤酸化等。
要有效地控制煤炭开采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应加强煤炭开采工艺改造,采取环境友好型的开采方式,加强煤炭生产的环保监管,加强治理大气环境的污染物排放。
总之,煤炭开采对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十分严重的。
要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必须减少对土地、水、大气等方面的影响并积极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推行清洁能源的使用,尽可能的减少煤矿开采的不良影响,保护我国的生态环境,维护人民的健康和生命安全。
煤炭资源的开采与环境影响分析

煤炭资源的开采与环境影响分析煤炭资源是地球上最广泛的化石能源之一,其开采对环境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在这篇文章中,将探讨煤炭资源开采的环境影响,并分析与之相关的环境问题。
首先,煤炭资源的开采对地表和地下环境产生了巨大的破坏。
煤矿开采通常涉及大规模的地质爆破和采矿活动,这导致了大量土地、山脉和自然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煤矿的开采也会导致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影响了地表水质和生态平衡。
这些环境破坏对周边的生物多样性产生了负面影响,并可能导致灭绝濒危物种。
其次,煤炭资源的开采还引发了大气和水体污染问题。
煤炭燃烧释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硫化物和氮化物等有害气体,这些气体是全球变暖和酸雨的主要原因。
煤矿排出的废水也常常含有高浓度的重金属和有机物,对周围的水生生态系统造成了污染。
这些污染物进入到水源中,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影响。
此外,煤炭资源的开采还存在一些社会和人类影响。
煤矿工人面临着职业健康和安全风险,并且煤炭产业的就业机会有限。
煤矿开采也会导致生态移民,迫使当地居民迁徙,破坏了他们的生活和文化。
此外,煤炭的开采和使用也会导致能源安全和供应问题。
因此,需要找到合适的煤炭替代品和能源转型的途径。
为了减少煤炭开采对环境的影响,一些措施正在被采取。
例如,采取环境管理和监测措施,以减少对土壤和水体的污染。
另外,通过改善煤矿开采技术和减少废水排放来减少环境破坏。
同时,推进绿色能源的发展,以减少对煤炭的依赖,这是减少煤炭资源开采的最有效方式之一总结来说,煤炭资源的开采对环境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它破坏了地表和地下环境,引发了大气和水体污染,并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和人类影响。
为了减少这些影响,我们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如改善开采技术、推动绿色能源发展和能源转型。
只有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我们才能更好地利用煤炭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煤矿开采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摘要】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对煤炭资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一方面,煤炭开采量的增加表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升,另一方面,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和意识上的不足等因素,煤矿的开采其周围造成一定的环境污染,例如对大气的污染,对土壤的污染和对水资源的污染,如何处理这些环境污染问题直接影响到煤炭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势必也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发展。
本文主要介绍了开采煤矿的过程中对环境造成的危害以及一些治理措施。
【关键词】煤矿开采;环境;影响;措施
1 煤矿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1.1 对水资源的影响
浅、中层地下水是人们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来源,但是受到采矿的影响,使煤系地层与上覆松散岩类地层的裂缝不断的增大、增多,造成煤系地层的水和松散岩类地层的水均快速的向下渗透,逐渐形成区域性的水位降落漏斗。
浅、中层地下水由于逐年被疏干,使与煤矿开采相邻村庄的水井由于缺水而干枯,使村庄中的村民吃水难。
因此,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要求施工单位在哪里建矿,就要为那个地方的居民解决供水的问题。
1.2 煤矸石占地及风化污染问题
由于煤矿开采中产生的煤矸石一般都堆放在矿区的周围,日复一日的堆存,使其占用的土地的面积越来越大。
煤矸石堆存区一旦出现自燃的现象,势必产生的大量的烟尘和有害气体,严重污染大气环境。
而且煤矸石的堆存区在遇到下雨的天气,伴随雨水的冲刷,其表层的小颗粒物质会流入河道,同时还会将煤矸石伴生的硫铁矿中的硫离子和亚铁离子等浸取出来,污染水体环境。
1.3 煤矿开采产生的噪声污染
因为煤矿开采所需的工程周期非常漫长,再加上开采所用设施会产生巨大的噪音,这就致使煤矿开采区域中的环境受到非常严重的噪声污染。
煤矿工人在工作的进程中会持续遭受连续性的高强度噪音污染,其不但会导致煤矿工作出现耳鸣、耳聋、听力下降等各类听力问题,并且会导致煤矿工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脑血管出现持续衰弱的症状。
而煤矿工人自身身体的健康情况不断下降会致使其工作效率的不断下降,并且会导致其工作状态低迷,从而增加了煤矿开采进程的安全事故几率与安全隐患出现的几率。
此外,煤矿开采还会干扰矿区范围周边的居民的日常生活。
所以,解决煤矿开采所带来的噪声问题刻不容缓。
1.4 对森林植被的破坏
每一年的煤炭开采都会消耗大量的木材,一旦木材的供应不能满足煤矿开采的需求,煤矿商势必会想方设法多渠道地去收购木材,这样便会助长了一些人对树木乱砍滥伐,使育伐比例失调。
同时,由于煤矿开采造成地下水位下降,地表含水层含水量不断减少,也严重地影响了植被的生长。
2 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害的对策
2.1 贯彻国家法规,科学管理矿区
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煤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矿产资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土地复垦规定》等相关管理法规的颁布和实施,标志着我国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害防治工作已进入法制化轨道。
这就要求我国煤炭工业工作者从领导到基层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和法律意识,切实贯彻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坚持煤炭资源开发利用与生态环境保护并重、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方针。
同时,积极进行法制创新,根据本地区煤炭开采的特点和损害现状。
制定针对性强、行之有效的管理法规,保障矿区生态环境损害修复的实施,促进矿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2.2 加强矿井废水和区域环境综合治理
2.2.1 对现有废水治理设施进行改造
由于一些废水治理设备的老化、损害已经不能很好的进行工作,必须对这些设备进行定期的修复、改造,才能确保矿井废水排放的正常运作。
2.2.2 对部分废弃矿井外排的废水进行治理
一部分矿井已经不再进行煤矿的开采,但时有一些矿井废水在不断地外排。
主要是部分煤矿的采煤巷道之间相互接通,矿井废水全部从标高最低的井口外排,并将原有老巷道岩石断层和风化层中硫铁矿中的铁离子等浸取出来,这样便导致废水中铁离子和硫酸根离子的浓度很高,严重污染水体环境。
因此,对一些已经荒废的矿井要做好外排废水的治理工作,可以在废水外排处修建沉淀池,加入石灰等药剂,经过一段时间的自然处理后,再检测是否达标才可以进行外排。
2.2.3 对部分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严重的区域进行综合治理
煤矿开采产生的杂质、污泥由于日积月累,势必会阻塞河道,主要的治理措施是要定期进行污泥的清理和对河道的疏通;另外应在矿区污水排放的的地方建设沉淀处理池。
2.2.4 提高污水处理技术
在煤矿区要建立专门的污水排放系统,对酸性水要集中排放,在经过一段时间的蒸发、浓缩后,再进行其它方式的处理,最大限度减低其污染性。
而煤泥水
在经过分级脱水处理后,也可以用作循环利用。
2.3 搞好煤矸石的综合利用
当前,煤矸石的主要用来发电和制砖,但是年利用量仅占堆存量很小的比例,而且利用途径非常的单一。
那么必须要探索综合利用煤矸石的新途径,这样才能在相对短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减少煤矸石的堆存量。
可采取的以下的措施:
2.3.1 提高煤矸石发电的综合利用量
在利用煤矸石发电时,可以适量加入石灰石或白云石等脱硫剂,这样便可降低排放出的烟气中硫氧化物和氮氧化物的含量。
煤矸石燃烧时可以产生大量的热量,一方面可以用来发电,另一方面可以给居民生活采暖供热,而且煤矸石在燃烧后的剩余的灰渣是生产建材的良好原料。
这部分煤矸石以选煤厂排出的洗矸为主。
2.3.2 利用煤矸石代替粘土制砖
当前我国制砖的的原材料主要是粘土,如果采取用煤矸石代替粘土的方式,势必可以大大降低煤矸石的存放量,而且利用煤矸石制砖对比粘土制砖在能耗上有一定的优势,这个可作为大宗利用煤矸石的主要途径。
2.3.3 利用煤矸石回填处置
(1)煤矸石回填采矿区
煤矸石当中有部分是砂岩、石灰,可利用来回填采矿区,一方面可减少煤矸石占地的面积,另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煤矸石对环境的污染。
(2)煤矸石作工程填筑材料
在建筑工程和铁路、公路的建设工程中,充填沟谷、塌陷区、公路路基等都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这时煤矸石便可以发挥其用处,达到一举两得的效果。
3 结语
当前环境问题对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量带来重要的影响,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的问题,因此必须抛弃我国过去那种粗放型的发展模式。
应当根据煤矿环境污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采取必要措施,最大限度地降低煤矿开采对环境的污染以及提高其综合利用率。
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以人为本,本文阐述了煤矿开采对大气,水,土壤等的影响以及一些防护措施,介绍了中国采煤技术的发展方向,提高科技含量,提高开采效率,降低污染。
在煤矿开采过程中,要进行整体的布局,对其废杂物综合利用,才能从根本上减少煤矿开采对周
围环境的污染,才能有效的保证我国经济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武强,李全生,孙录科.煤矿区生态环境管理与可持续发展探讨[J].有色金属,2008(2).
[2]宋世杰.煤炭开采对煤矿区生态环境损害分析与防治对策[J].煤炭加工与综合利用,2007(3).
[3]薛全福.煤炭开采过程中环境保护的对策[J].能源与环境,2008(31).
注:身份证号码为452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