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北改片区总体规划暨成都市城市总体规划中心城区北改片区优化方案

合集下载

成都旧城改造模式研究

成都旧城改造模式研究
对上代表居 民向政府和企业表达合理诉
( 2 ) 强 调公众参 与。从推 行 “ 模拟 拆迁” 到 “ 自改委”这一公众参 与平台
的搭建,成都 旧城改造改变 了由政府和
开发商完全主导 、民众被 告知的旧城改
2 0 2 0 )中心城 区 “ 北改”片区优化方案 [ Z ] .
2 0 1 2 .
造工作 中,以人为本的发 展理念贯 彻始
终。
的模式,将居住 品质 、配套服务、城市
形象 、实施可行性 、经济测算及拆迁安
认为 旧城改造是政府 “ 单方”的意愿 , 造成少数被拆迁人在补偿安置 问题上提 出无理 要求或者 以激 烈方式 ( 如上访 ) 的被动局面,而 “ 模 拟拆迁”按照 “ 成 熟一块拆迁一块”的原则,将城市建设 需要与群众意愿紧密结合,群众从 以往 的消极被动乃至排斥抵 触转变为了主动 参与 、积 极促成 。②建 立退 出机 制,遵 循价值规律。在 以往的拆迁 中,一些 民 众往往 因追求 自身更大的经济利益 而提 出了过高 的要求,使拆迁受阻。而 “ 模 拟拆迁” 中退 出机制的提 出,有利于 民 众理性思考拆迁补偿安置问题 ,权衡利 弊,提 出合理的补偿安置要求,从而加
4结语
“ 北改”是成都 市委、市政府为 民 办实事最大的民生工程。在短短一年 多 时间里,包括道路交通 、产业及棚 户区 改造等在 内的多个 旧城改造项 目已在稳 步推进 中。本文对成都 “ 北改”中的模 式进行研究,以期能对我国大规模 旧城 改造起到实际指导意义。n
[ 参考文献 ]
改委”民主管理模 式既能减少政府人力 、 物 力的投入,减小政府协调沟通工作 的
难度,又能使基层群众意愿得到反映,
群众 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体现,真正实现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我市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我市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

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我市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成都市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7.11.14•【字号】成办发[2007]102号•【施行日期】2007.11.14•【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机关工作正文成都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统筹推进我市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的实施意见(成办发〔2007〕102号)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人民政府,市政府有关部门:近年来,我市积极推进“城中村”改造,改变了中心城区“城中村”居民的生活环境,促进了中心城区城市建设发展。

据初步统计,目前锦江区、青羊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以下统称五城区)内还有待改造的“城中村”12个,待改造范围12.95平方公里,待改造建筑面积约546万平方米,需拆迁居民11290余户。

为进一步加快我市“城中村”改造步伐,推进全市城乡统筹发展,现就统筹推进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指导思想、基本原则、总体目标及实施主体和实施步骤(一)指导思想。

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以促进城市土地科学合理利用、优化城市空间布局和增强城市功能、改善“城中村”区域居民生活居住环境、推进统筹城乡和谐发展为目的,解放思想,创新思路,因地制宜,统筹推进“城中村”改造。

(二)基本原则。

1.切实保护“城中村”居民合法权益。

通过“城中村”改造,切实改善“城中村”居住生活环境,促进居民就业和社会保障,提升“城中村”居民生活质量。

2.政府主导,市场化运作。

以政府为主导推进“城中村”改造,走以市场化为主的道路,积极吸引社会资金参与“城中村”改造。

3.结合实际,“一村一策”。

“城中村”改造难度高,各“城中村”情况差别大,在土地、规划、报建、拆迁管理等方面除予以统一的政策支持措施外,还需要结合各“城中村”具体情况,按照“一村一策”的原则分别确定改造方式和政策支持措施,确保全市各“城中村”改造的顺利推进。

成都北改详细解读及趋势预测

成都北改详细解读及趋势预测
关键词:两廊两带三片区 一主四廊三轨 交通 产业
规模 建设模 式 约79.32平方公里,规划人口约80万人 建新区(北部商城、翠微湖片区)、更新区(宝光 桂 湖、大丰旧城、三河旧城、龙桥等区域)、改旧区 (斑竹园、南丰工业园)。 成德大道走廊、蜀龙路走廊、“198”生态带、毗河 生 态带、大丰片区、北部商城片区、新都“198”片区 新都老城、新城、北部商城和“198”四大片区为依 托建立成彭“品牌提升”发展走廊、北新“现代商 贸” 发展走廊等“四廊”及地铁1号、3号、5号线 站点的 “三轨”。 川陕路(新都到三河场段)将拓宽至双向8车道,并 将 限制货车通行;货运大道——绕城高速互通式立 交桥的建成;新都将推进建设蜀龙路五期,建设蓉 北商贸大道连接金牛区,地铁3号线2期、1号线、5 号线规划迁入新都。 建千亿产业园区;形成高端展贸性市场示范区、知 识商贸经济实践区、商会总部经济集聚区、产城一 体优质生态区;全球家居CBD将加快建成国内规模 最大、辐射力最强的家居集散平台、采贩平台和商 务平台。
关键词:北改项目 投资
北改涉及人群:近2万家个体商户,400多家企业,从业人员10多万人,居民逾百万。
2012年“北改” 启动项目投资情况: 项目类型 交通项目 旧城改造项目 城中村项目 棚户区项目 公建配套项目 新建项目 数量(个) 43 14 4 1 50 6 投资(亿元) 138.34 472.07 138.4 40 104.34 134.2
关键词: “北改”2012年时间表
完成“北改”区域规划 完成详规、城市设计、交通、 生态、产业等专题规划 川陕路改造启动 “北改”动员大会 1月 2月 启动建设项目34个 交大路改造完成 6月 10月 12月
3月
“北改”工程启动大会 “北改”规划方案征集 昭觉寺绿水青龙项目、区域

成都北改方案

成都北改方案

成都北改方案1. 引言成都北改方案是指对成都市北部地区进行改造和发展的规划方案。

成都市北部地区是成都市的重要发展区域,也是成都市与其他城市交通联系的重要节点。

为了推动北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和提升城市形象,成都市政府制定了成都北改方案。

本文将详细介绍成都北改方案的背景、目标、主要内容和实施计划。

2. 背景成都市北部地区是成都市的重要发展区域,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人文景观。

然而,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和缺乏规划,该地区的发展存在诸多问题。

例如,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实现北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成都市政府决定制定成都北改方案。

3. 目标成都北改方案的目标是实现北部地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居民生活品质,提高城市形象。

具体目标如下:•改善交通状况,提升交通网络的质量和效率;•完善基础设施,提供更优质的公共服务;•促进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提升环境质量,实施生态保护和治理。

4. 主要内容成都北改方案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4.1. 交通改善为了解决北部地区交通拥堵问题,成都北改方案将重点改善交通网络。

具体措施包括:•扩建和改造主要道路,提高道路容量;•新建轨道交通线路,并完善轨道交通站点布局;•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公交服务质量;•发展自行车道网络,鼓励绿色出行。

4.2. 基础设施建设成都北改方案将加大对北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具体措施包括:•新建和扩建学校、医院、商业中心等公共服务设施;•完善水、电、气等公共设施供应;•改建和提升住宅区的环境和设施。

4.3. 产业发展成都北改方案将通过推动北部地区产业发展,吸引更多的投资和人才。

具体措施包括:•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建设科技园区,吸引创新型企业和科研机构;•培育特色产业,提升区域竞争力。

4.4. 环境保护成都北改方案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治理。

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水质和大气污染治理,改善环境质量;•保护和修复自然生态,建设生态公园和绿化带;•推广清洁能源和节能减排措施。

成都北改方案

成都北改方案

成都北改方案成都北改方案一、项目背景成都北是成都市北部地区的一个重要片区,位于成都市锦江区。

目前,成都北地区的交通拥堵问题较为突出,的解决这些问题,市政府制定了成都北改方案。

二、方案概述成都北改方案旨在通过改善交通设施、增设公共交通线路等措施,提高成都北地区的交通状况,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三、具体措施1. 改善道路设施方案中提出了改善道路设施的措施,包括扩建道路、提升道路质量等。

扩建道路将增加通行能力,缓解道路拥堵情况。

同时,提升道路质量将提高道路的通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2. 增设公共交通线路为了方便市民出行,成都北改方案还提出了增设公共交通线路的措施。

通过增加公共交通线路的覆盖范围,方便市民出行,减少私家车出行,从而缓解交通流量过大的问题。

3. 完善停车设施成都北改方案还提出了完善停车设施的措施。

通过增加停车位数量,合理布局停车场,提高停车设施的便利性和效率,方便市民停车。

4. 优化交通信号控制为了提高交通的运行效率,成都北改方案还提出了优化交通信号控制的措施。

通过合理设置信号灯,调整信号灯的时长,减少交通等待时间,提高交通的通行能力。

5. 推广绿色出行为了减少车辆污染,成都北改方案提出了推广绿色出行的措施。

通过鼓励市民骑行、步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方式出行,减少私家车的使用,降低空气污染。

四、实施计划成都北改方案的实施将分为多个阶段进行。

首先,将进行详细的规划设计,确定各项措施的具体实施方案。

随后,将进行施工工程,包括道路扩建、公共交通线路的修建等。

最后,将对成都北地区的交通状况进行监测和评估,及时进行调整和优化。

五、预计效果预计成都北改方案的实施将带来以下效果:1. 交通拥堵问题大幅度缓解,交通状况明显改善。

2. 市民出行更加便利,交通出行时间缩短。

3. 私家车使用率下降,绿色出行意识提高。

4. 交通事故发生率下降,交通安全得到提升。

六、总结成都北改方案旨在通过改善交通设施、增设公共交通线路等措施,提高成都北地区的交通状况,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

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4.09.27•【文号】国函〔2024〕146号•【施行日期】2024.09.27•【效力等级】国务院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务院关于《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批复国函〔2024〕146号四川省人民政府、自然资源部:你们关于报请批准《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的请示收悉。

现批复如下:一、原则同意自然资源部审查通过的《成都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

《规划》是成都市各类开发保护建设活动的基本依据,请认真组织实施。

成都是四川省省会,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际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

《规划》实施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发展和安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挥西部经济中心、西部科技创新中心、西部对外交往中心、全国先进制造业基地等功能,建设成为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

二、筑牢安全发展的空间基础。

到2035年,成都市耕地保有量不低于453.99万亩,其中永久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低于416.64万亩;生态保护红线面积不低于1496.61平方千米;城镇开发边界面积控制在2361.20平方千米以内;单位国内生产总值建设用地使用面积下降不少于40%;用水总量不超过上级下达指标,其中2025年不超过56.8亿立方米。

明确自然灾害风险重点防控区域,划定洪涝、地震等风险控制线以及绿地系统线、水体保护线、历史文化保护线和基础设施建设控制线,落实战略性矿产资源等安全保障空间。

三、构建支撑新发展格局的国土空间体系。

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加强成都都市圈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利用的区域协同,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加强对青海、西藏等地区的战略保障。

成都中心城区规划方案

成都中心城区规划方案
2.改善交通条件:构建高效、便捷、安全的综合交通体系,缓解交通压力。
3.提升环境质量:加强生态建设,提高环境治理水平,营造宜居城市环境。
4.增强城市功能:完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城市服务能力和居民生活质量。
5.促进经济发展:优化产业结构,增强经济发展动力,提升城市竞争力。
四、规划内容
1.空间布局规划
-细化城市功能区,合理配置各类用地,确保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
(2)提高城市绿化水平,增加公共绿地,提高人均绿地面积。
(3)加强水环境治理,保障水系连通,提升水环境质量。
(4)推动低碳城市建设,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减少污染物排放。
4.基础设施规划
(1)加强供水、供电、供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保障能力。
(2)完善排水防涝设施,提高城市防洪排涝能力。
-强化城市设计,提升建筑风貌,塑造城市特色。
-增加公共空间和绿地,构建生态网络,提高城市生态品质。
2.交通规划
-发展公共交通,优化公交线路,提高公共交通覆盖率和服务水平。
-构建慢行系统,改善步行和自行车出行环境,提倡绿色出行。
-完善交通基础设施,提升道路通行能力和交通组织效率。
-推广智能交通技术,提高交通管理的科学性和精细化水平。
2.政策支持:制定相关政策措施,引导和保障规划的实施。
3.资金保障:多渠道筹集资金,确保规划项目顺利实施。
4.社会参与:广泛听取公众意见,增强规划的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
5.监督评估:建立规划实施评估机制,定期检查规划执行情况,确保规划目标的实现。
六、结语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成都中心城区的未来发展提供科学、系统和全面的规划指导。通过实施本方案,将有效推动中心城区的可持续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为市民创造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希望各级政府和相关部门共同努力,确保规划方案的有效实施,共同书写成都中心城区发展的新篇章。

成都城市规划简析

成都城市规划简析

2 成都近期城市规划梳理
“北改”城市规划概述 “天府新区”城市规划概述
成都城市发展脉络
2003年 三个集中
2007年 城乡统筹 试验区
2008年 灾后重建
2009年 世界现代 田园城市
2010年 东村文化 创意城
2011年 “天府新 区”和 “北改”
“北改”是什么 ?
■北改:成都最大的民生工程,惠及万人
■范围:包括位于金 牛、成华的城市北部区 域,幅员约120平方公 里。东起新成华大道,西 至西大街-金牛大道(老 成灌路),南抵一环路 (局部至府河),北至绕 城高速金牛、成华北边 界
北改工程建设范围示意图
“北改”对成都楼市的影响?
从北改时间计划来看:
2012
2012北改进度:以道路基础设施改造为主
800
700
人口密度(人/平方公里)
600
500 400
20000
300
15000
200
近期(2010年)
10000
100 0
中期(2015年)
5000 0
人口密度(人/平方
远期(2020年)
公里)
主城区城市人口与用地规模
成都各区县人口密度情况
成都——科技事业
成都科技实力雄厚,已成为 中国中西部地区综合实力最强 市,国家四大科教城市之一。
◆重点实验室152个(其中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0个)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11家(其中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家)
◆科技企业孵化器33个
在电子、生物、新技术、新材料、光学、光纤通讯、核技术应用、激光等高新技术
领域中,具有极强的综合优势和技术能力。
成都,下一步?
对成都未来发展的三大认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