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二导学案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东南亚导学案

7.2 东南亚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东南亚位置、范围、主要国家2.了解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3.了解东南亚的气候与农业特点4.了解东南亚地形与人口分布特点二、学习任务1、合作探究主题1——“十字路口”的位置【小组抢答】你能说出东南亚有有代表性的名胜古迹吗?【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十字路口”的位置——任务1中回答。
经过马六甲海峡的航线连接了哪些地区?2、合作探究主题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学生抢答】东南亚的气候类型以什么为主?【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任务2中回答①主要粮食作物:_______ 。
(人口稠密,耕地较少,高温多雨,历史悠久)②热带经济作物:是世界上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的最大产地。
3、合作探究主题3——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任务3中回答1.(1)找出以下中南半岛主要河流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2)这些河流流向的共同特点(3)这些河流的上游发源于什么地方2.(1)找出城市河内、万象、金边、曼谷、仰光。
(2)这些城市位于哪些河流沿岸(3)这些城市分别是哪些国家首都4、知识小结:城市分布: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合作探究主题4——东南亚的旅游业【小组讨论】请在【课中讨论】东南亚的旅游业——任务4中回答东南亚成为中国人出境游目的地的优势条件6.课堂小结三、课后自主应用完成《7.2东南亚自主检测》。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导学案设计

第二节东南亚一、选择题学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东南亚的地点、范围、主要国家及国都。
说出东南亚的地点特色及其重要性。
2.说出东南亚的天气特色,该天气特色对农业和生活的影响。
3.依据地形图说出中南半岛的地形和地势特色,城市散布特色,剖析河流对城市散布的影响。
4.东南亚的旅行资源主要有哪些,说出其发展旅行业的优势。
自主学习 11.阅读课本 22 页,东南亚的构成有和两大多数,马来群岛我们习惯上叫它。
2.阅读课本 23 页,东南亚位于洲和洲之间,洋与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被称为“”。
3.阅读课本 23 页,东南亚大多数位于带,主假如和天气。
这两种天气都拥有特色,因此东南亚的粮食作物是。
4.阅读课本 24 页,世界上最大的稻米出口国是,最大你的椰子生产国是,菲律宾是最大的国,最大的天然橡胶生产国是,马来西亚是世界上最大的国。
自主学习 21.阅读课本 26 页内容找出中南半岛的地形特色是,下游河流沿岸地域人口浓密的原由有哪些5条。
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散布在。
2.阅读课本 28 页,列举东南亚的旅行景点有哪些1.(2019 ·北京中考模拟)读以下图,对于东南亚地理地点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位于亚洲和大洋洲之间B.东、南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C.位于亚洲东南方D.位于三大板块交界处2.(2019 ·黑龙江中考模拟)位于东南亚地域,被誉为“海上生命线”的海峡是()A .英吉利海峡B .马六甲海峡C.台湾海峡D.直布罗陀海峡( 2019·四川初一期末)读图,完下边小题。
3.图中所示的海峡是:()A .直布罗陀海峡B .曼德海峡C.马六甲海峡 D .白令海峡4.对于该海峡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位于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之间B.位于中南半岛与加里曼丹岛之间C.是连结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D.是连结印度洋与大西洋的海上通道随堂训练( 2019·山东初一期末)读图,回答下边小题。
《我们邻近的地区——东南亚》导学案

《我们邻近的地区——东南亚》导学案1.识记东南亚的地理位置、马六甲海峡的位置、东南亚两种要紧的气候类型及特点、要紧的粮食作物、热带经济作物和要紧的旅行胜地。
2.明白得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其人文特点的阻碍。
东南亚1.十字路口的位置(1)位置和范畴:位于亚洲与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之间,由①和马来群岛等组成。
(2)马六甲海峡:处在马来半岛与苏门答腊岛、印度洋与太平洋的“十字路口”,是世界海洋运输和航空运输的重要枢纽。
2.热带气候与农业生产(1)气候:以热带季风和②气候为主,高温多雨。
(2)农业类型③农业,以水稻种植为主;热带种植园农业,是世界橡胶、棕油、椰子和蕉麻的最重要产区。
3.山河相间与都市分布(1)地势特点中南半岛:山脉、河流多南北走向,形成④的特点。
马来群岛:地势坎坷,多火山、地震,印度尼西亚有“火山国”之称。
(2)都市分布分布规律:多分布于⑤。
形成缘故:河流沿岸及河口三角洲地带土壤肥沃、地势平坦、易于灌溉,交通便利,水源充足,农业发达。
4.华人华侨集中的地区(1)人口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聚居地,东南亚也是世界上人口稠密的地区之一;集中分布在大河的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以及沿海平原,而山区和岛屿的热带雨林地区则人口稀少。
(2)旅行胜地:缅甸仰光的⑥,印度尼西亚的婆罗浮屠,柬埔寨的吴哥窟,⑦的水上市场,越南的下龙湾,花园都市新加坡。
1.中南半岛的地势有何特点?东南亚的大都市要紧分布在哪里?2.东南亚在人口构成上有何特点?近年来东南亚什么缘故成为中国居民出国游的一大热点地区之一?探究一东南亚的自然环境特点[互动探究] 1.读世界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①处是(海峡),北部是半岛,南部为岛,该图所示海峡往往风浪较小,因为该海峡位于带(气压带或风带全称),请说明该海峡地理位置的重要性。
(2)图中A半岛的地势特点是,其河流的上游剖面图为,中游剖面图为,下游剖面图为。
(3)比较A、B两地的气候类型及特点的要紧异同点。
七年级地理下册东南亚2导学案

教识链接
1、东南亚地处洲和洲与洋和洋交叉的十字路口。
2、马来半岛和苏门达腊岛之间的海峡,是重要的海上通道。
3、泰国是最大的 生产国。
教学
手段
二、独学预习
读课本26页完成以下题目:
1、中南半岛地形特点:_____相间、分布,河流自___向___流;
2、大城市主要分布在____沿岸及________。原因是:
4.下列有关东南亚居民的表述正确的是( )
A.世界上人口稀少的地区之一B.居民多信奉基督教
C.以白种人为主D.华人、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5.东南亚华人、华侨的祖先大多是来自我国( )
A.广西、广东B.河北、河南C.四川、云南D.福建、广东
7.下列属于缅甸仰光的旅游胜地是:
A.下龙湾B.婆罗浮屠C.大金塔D.吴哥窟
城市名称
附近大河名称
所在国家名称
河内
金边
万象
老挝
曼谷
仰光
读课本29页完成以下题目:
5、东南亚居民中和占有一定比重。
是华人和华侨分布最集中的地区,原籍主要为中国的和。
三、合作交流
完成课本27页第二题。
四、探究展示
阅读课本28页。(填出景点名称)
缅甸仰光
越南的
泰国曼谷的
花园城市
柬埔寨的
巴厘岛
四、反馈总结
8.填写图中数码表示的山脉、河流。
①______河②________河③_____河
④______江⑤__________江中南半岛上的山脉、河流的分布具有_______、的特性。
反思
课题:东南亚(二)学生姓名:
科目:地理 课 型:新 年级:七 班 级: 时 间:20140303
地理七下第二章导学案(湘教版)

5、上图中⑧是海峡,①岛,c②岛,③岛,⑦半岛。
【课后反思】:____【课后反思】:____预习质疑:【课后反思】:)大洲:A B C)海域:D E F G H(内陆湖))国家:①②③④⑤⑥)海峡、运河:K N【课后反思】:____写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理事物名称。
(湖泊)B__________(城市)____运河→ 海→海峡→大西洋→(国家或地区)欧洲西部的两大山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山脉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欧洲西部的盛行风向___________________风,它来自_________________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
气温年较差较大的是欧洲西部最主要的气候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第二章 了解地区 第五节两极地区预习学案第1课时(总第14课时)预习目标:1、在地图上找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读图说出该地区地理位置的特点。
2、说出南、北极地区自然环境的特殊性及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保护极地环境的重要性。
3、初步形成保护环境与资源和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的意识。
预习重难点:两极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资源和科学考察。
一、课前预习任务一:,在地图上找出两极地区的位置、范围,1、北极地区是指 以北的区域,包括 洋、 大陆和 大陆北部及一些岛屿。
原住居民主要是 人和拉普人。
2、南极地区包括 大陆及沿海岛屿,还包括南 洋、南 洋和南 洋的一部分。
目前,南极洲 (有或无)定居人口。
3、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 、 、 。
地球上68%的淡水以雪的形式储存在任务二:,说出南、北极地区独特的野生动物资源 。
1、北极地区主要分布着的动物有 、 、 、其中 是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2、南极地区主要分布着的动物有 、 、 、 其中 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
3、任务三:,认识开展极地科学考察和 1、中国在南极洲上先后建立 、 和 科学考察站。
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下册第七章第二节《东南亚》导学案(第2课时)

第二节东南亚导学案(第2课时)制作教师:付晓姓名班级一、自学内容:“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和“热带旅游胜地”(P26—29)二、学习目标:1、记住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2、记住了解东南亚人口分布的特征。
3、记住东南亚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三、重点:东南亚的地形特点及东南亚的地形、气候特点。
四、自学过程【合作探究】(一)自学“山河相间与城市分布”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参考课件P30-36页)1、读图7.28:完成27页活动。
2、河流与山脉的分布特征是。
3、这样的地形条件的好处是上游蕴藏丰富的,河流沿岸地区,已成为东南亚人口稠密、农业发达的重要地区。
中南半岛上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
(二)自学“热带旅游胜地”内容,完成下列问题。
(参考课件P37-53页)1、读29页阅读材料《东南亚的华人与华侨》回答:华人是;华侨是;他们对所在国和我国的经济建设都做出了重大贡献。
2、读图7.31,说出东南亚的旅游胜地【自学检测】一、填空题(参考课件P2-11页)1、东南亚在范围上包括______半岛和______群岛两大部分。
2、东南亚的内陆国是________,面积最大,岛屿最多的国家是______________。
3、东南亚位于_______洲与_______洲,_______洋与_______洋之间,处于“十字路口”的重要位置。
二、选择题:1.东南亚与中国陆上相邻的国家,自东向西依次为()A.缅甸、老挝、越南B.老挝、柬埔寨、越南C.泰国、老挝、越南D.越南、老挝、缅甸2.中南半岛的地形分布特点是()A.大山众多、平原少B.多高原,山地和盆地C.多平原、少山地D.山河相间分布、南北延伸3.马来群岛地形特点是()A.地形崎岖,山多B.火山地震多C.多长河,水资源丰富D.平原广土壤肥沃三:读图填空1、读“东南亚图”回答:(1)半岛、群岛:A、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2)洋、海峡:C、________ 洋D、________ 洋E、________ 海峡(3)河流: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七年级地理下册 东南亚二导学案

第二节东南亚(2)学习目标1.会描述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点。
2.知道中南半岛上主要国家首都的分布,分析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3.知道东南亚是华人、华侨聚集的地区,了解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学习重点东南亚的地形特点学习难点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自主学习1.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南北延伸,具有、的特点。
2.在中南半岛上众多河流都自向流,河流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
3.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和。
4.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种人,是世界和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5.近年来中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东南亚热点线路是游。
6.缅甸仰光的、柬埔寨的、越南的、印度尼西亚的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合作探究1.先自主后合作完成课本P27的活动。
2.先自主后合作完成课本P29活动。
课堂检测1.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点是()A.平原为主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C.山地为主D.高原为主2.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A.山区B.海岸C.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D.没有规律3.东南亚居民多是()A.白种人B.黄种人C.黑种人D.混血种人4.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是()A.黑人奴隶B.华人华侨C.殖民统治者D.英国移民5.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A.红河B.湄南河C.湄公河D.伊洛瓦底江6.大金塔是下列哪个国家的著名建筑()A.泰国B.印度尼西亚C.菲律宾D.马来西亚7.素有“花园城市”之称的是()A.曼谷B.河内C.新加坡D.仰光8.将下列国家与主要物产用线连接起来:A 菲律宾 a 棕油B 马来西亚 b 蕉麻C 泰国 c橡胶D 印度尼西亚 d 椰子课堂检测参考答案1.B2.C3.B4.B5.C6.A7.C8.A——b、d B——a C——c D——d【素材积累】1、走近一看,我立刻被这美丽的荷吸引住了,一片片绿油油的荷叶层层叠叠地挤摘水面上,是我不由得想起杨万里接天莲叶无穷碧这一句诗。
第七章第二节 东南亚 导学案

班级小组姓名第二节东南亚【学习目标】知道东南亚的地理位置及其意义;能说出东南亚地区的气候特征及对农业生产的影响、主要农作物和热带经济作物的分布; 初步学会利用地形图分析地形特征和位置特征;了解东南亚人口稠密及人口和城市分布特点;了解东南亚的旅游资源和社会风貌;知道东南亚地区是华人华侨的集中地。
【学习重点难点】1.重点:东南亚的地理位置的重要性;东南亚地区的地形特点;热带气候影响下的东南亚农业; 东南亚地区华人分布集中2.难点:东南亚地区的地形特点;东南亚热带雨林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的主要分布及气候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导学流程】一.导:1.导入:复习:亚洲的地形地势特点、气候特点,亚洲的范围和分区。
2.导学:在自读教材的过程中有意识地画出并识记你认为的重要的内容。
充分运用地图;要善于与同学交流,在互助互学中分析和解决问题。
二.学:(一)范围、位置、读课本p11页“东南亚地形图”、p13页马六甲海峡航线图和相关文字,归纳:1.东南亚范围:,包括和两大部分,中南半岛就是因为在_______的南部而得名。
2.东南亚海陆位置:亚洲的__________部,临太平洋、印度洋。
3.东南亚交通位置:地处亚洲与洲、洋与洋之间的“十字路口”。
位于马来半岛和苏门答腊岛之间的海峡是从、向东航行到太平洋西岸各港口最短航线的必经之地,是连接洋与洋的重要海上通道,被称为日本的海上生命线。
4..东南亚的纬度位置:东南亚主要位于30°N至10°S之间,因此大部分地区属于带。
(二)自然地理特征1.地形、河流在地图册p12页“东南亚图”上找出中南半岛上的红河、湄公河、湄南河、萨尔温江、伊洛瓦底江等河流,并用红笔描出,判断它们的流向和注入海洋;找到长山山脉、若开山脉并用黑笔在图上圈出,归纳中南半岛的地形地势特征及河流特征。
(1.)中南半岛的地势是北南,地形呈山河 __ 、 _______分布。
结合课本p11页图、文,归纳马来群岛的地形地势地质特征:(2.)马来群岛地形崎岖,多山地、丘陵,地势中间高、四周低,_______ ;_______和_______活动频繁,原因是地处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和____________板块的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东南亚(2)
长郡中学史李东
学习目标
1.会描述中南半岛山河相间、纵列分布的地形特点。
2.知道中南半岛上主要国家首都的分布,分析地形、河流等自然因素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3.知道东南亚是华人、华侨聚集的地区,了解当地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发达的旅游业。
学习重点
东南亚的地形特点
学习难点
东南亚的自然条件对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
自主学习
1.中南半岛上山脉、河流多南北延伸,具有、的特点。
2.在中南半岛上众多河流都自向流,河流下游河谷展宽,水流缓慢,泥沙沉积,河岸两侧形成冲积。
3.中南半岛的大城市主要分布在和。
4.东南亚居民绝大多数是种人,是世界和分布最集中的地区。
5.近年来中国人出国旅游的一大东南亚热点线路是游。
6.缅甸仰光的、柬埔寨的、越南的、印度尼西亚的都是著名的旅游胜地。
合作探究
1.先自主后合作完成课本P27的活动。
2.先自主后合作完成课本P29活动。
课堂检测
1.中南半岛地形分布特点是()
A.平原为主
B.山河相间、纵列分布
C.山地为主
D.高原为主
2.中南半岛的人口和城市主要分布在()
A.山区
B.海岸
C.河流沿岸和河口三角洲
D.没有规律
3.东南亚居民多是()
A.白种人
B.黄种人
C.黑种人
D.混血种人
4.对东南亚的开发和繁荣做出巨大贡献的是()
A.黑人奴隶
B.华人华侨
C.殖民统治者
D.英国移民
5.东南亚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
A.红河
B.湄南河
C.湄公河
D.伊洛瓦底江
6.大金塔是下列哪个国家的著名建筑()
A.泰国
B.印度尼西亚
C.菲律宾
D.马来西亚
7.素有“花园城市”之称的是()
A.曼谷
B.河内
C.新加坡
D.仰光
8.将下列国家与主要物产用连接起来:
A 菲律宾 a 棕油
B 马来西亚 b 蕉麻
C 泰国 c橡胶
D 印度尼西亚 d 椰子
课堂检测参考答案
1.B
2.C
3.B
4.B
5.C
6.A
7.C
8.A——b、d B——a C——c D——d
【素材积累】
1、人生只有创才能前进;只有适应才能生存。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我不知道将来会去何处但我知道我已经摘路上。
思想如钻子,必须集中摘一点钻下去才有力量。
失败也是我需要的,它和成功对我一样有价值。
2、为了做有效的生命潜能管理,从消极变为积极,你必须了解人生的最终目的。
你到底想要什么?一生中哪些对你而言是最重要的?什么是你一生当中最想完成的事?或许,你从来没有认真思量过生命潜能管理旧以有系统的方法管理自我及周边资源,达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