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吸功能评估课件

合集下载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评估呼吸功能评估是一种通过对呼吸系统进行全面评估来确定呼吸功能状况的方法。

这种评估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是否正常,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呼吸功能评估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呼吸音、肺活量和血氧饱和度。

首先,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次数。

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通常在12-20次/分钟之间。

通过观察患者的胸部起伏来确定呼吸频率是否正常。

其次,呼吸深度是指每次呼吸的气体交换量。

正常的呼吸深度应该能够满足身体对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需求。

通过观察患者的胸部起伏和腹部运动来评估呼吸深度。

呼吸节律是指呼吸的规律性。

正常情况下,呼吸应该是有规律的,没有明显的间隔或突然停顿。

通过观察患者的呼吸动作和呼吸声音来评估呼吸节律是否正常。

呼吸音是指呼吸过程中产生的声音。

正常情况下,呼吸音应该是清晰而平稳的。

通过听诊器来检查患者的呼吸音,以确定是否存在异常。

肺活量是指在一次最大吸气或最大呼气后,肺部仍然能够排出的气体量。

通过使用肺活量计来测量患者的肺活量,以评估肺功能是否正常。

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的含量。

通过使用血氧饱和度仪来测量患者的血氧饱和度,以了解患者的氧气供应是否充足。

综上所述,呼吸功能评估是通过对呼吸系统的各个方面进行评估,来确定患者的呼吸功能状况的方法。

通过评估呼吸频率、呼吸深度、呼吸节律、呼吸音、肺活量和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可以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呼吸功能是否正常,以便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

在实际应用中,医生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选择适当的评估方法和工具,以确保评估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呼吸功能评估也可以作为一种监测手段,用于跟踪患者的病情变化和治疗效果。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评估呼吸功能评估是一种用于评估个体呼吸系统功能的方法。

通过对呼吸频率、呼吸深度、肺活量等指标的测量和分析,可以了解个体的呼吸状态和呼吸能力。

呼吸功能评估广泛应用于医疗、康复和体育等领域,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康复训练的制定和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呼吸功能评估的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包括肺活量测量、呼吸频率测量、呼气峰流量测量、血氧饱和度测量等。

其中,肺活量是评估呼吸系统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通过呼吸吸气和呼气的最大容量测量,可以了解个体肺部的容积和弹性特性。

呼吸频率是指每分钟呼吸的次数,正常成年人的呼吸频率普通在12-20次/分钟之间。

呼气峰流量是指个体在最大努力呼气时的最大呼气流速,常用于评估气道梗阻和肺功能损伤。

血氧饱和度是指血液中氧气的含量,普通通过脉搏血氧饱和度仪进行测量。

除了上述常见的呼吸功能评估指标外,还有一些更复杂的评估方法,如肺功能测试、呼吸力学测量、气体交换测量等。

肺功能测试是通过测量个体在不同呼气和吸气阶段的肺容积和流速,来评估肺部的弹性和通气功能。

呼吸力学测量是通过测量呼吸系统的压力和流速,来评估呼吸肌肉的力量和呼吸系统的机械特性。

气体交换测量是通过测量呼吸过程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浓度变化,来评估肺部的氧合功能和通气功能。

呼吸功能评估的结果可以匡助医生或者康复师判断个体是否存在呼吸系统疾病或者功能障碍,并制定相应的治疗或者康复计划。

例如,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呼吸功能评估可以匡助评估疾病的严重程度和预测预后,从而指导治疗方案的选择。

对于康复训练者,呼吸功能评估可以匡助评估训练效果,调整训练强度和方法,提高康复效果。

综上所述,呼吸功能评估是一种重要的评估方法,可以通过测量和分析多种呼吸指标,了解个体的呼吸状态和呼吸能力。

它在医疗、康复和体育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对于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康复训练的制定和效果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呼吸功能评估,可以匡助医生或者康复师做出准确的判断和决策,提高治疗和康复效果,改善个体的生活质量。

《呼吸功能评估》PPT课件

《呼吸功能评估》PPT课件
呼吸功能评估
为什么进行呼吸功能的评估
呼吸系统是言语产生的动力源 呼吸是决定正确发音的关键因素 制定言 评 估
呼吸的主观评估
呼吸的规律性 呼吸是否充分 说话时气息音是否过重 胸式/腹式呼吸
呼吸的客观评估
最长声时 最大数数能力 S/Z比值
最长声时的评估
反映最大发声能力,衡量言语呼吸能力
最大数数能力的评估
反映呼气和吸气之间的协调性、言语时呼 吸控制能力的大小和呼吸的稳定性,以及 呼出气流量与说话时间之间的一致性
清浊音比值的评估
有效的反映发声时声门调节的情况
再见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评估课件

呼吸系统疾病护理评估课件
力和摩擦力增加引起的皮肤损伤
三、咯血
概念
凡喉部以下的呼吸道和器官病变出血经口咳 出者称为咯血。 以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最常见。
【护理评估】
致病因素: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 肺癌、肺梗死
咯血颜色、量、速度: 咯血程度 ①痰中带血。 ②小量咯血:出血量﹤100ml /d ③中等量咯血:在100~500ml /d ④大量咯血:一次出血量﹥300ml或﹥500ml/d 鉴别咯血与呕血
呼吸频率、深度及节律异常。
引起胸痛的原因——心肌梗死、肺栓塞、主动脉 夹层 胸廓——支撑和保护肺脏
功能是进行气体交
要想做好评估:观察是进行科学工作的基本方法,护士与病人的初次见面就是观察的开始。
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神经官能症等。 终末呼吸单位——终末支气管、肺泡管、肺泡
换,并具有防御功
2、痰的颜色及性状
可能提示的疾病
【护理评估】
1、病史:
﹡胸壁疾病 皮肤、肌肉、肋骨及肋间神经的炎症 和损伤。
﹡呼吸系统疾病 胸膜炎、气胸、肺炎、肺癌、肺 梗梗死等。
﹡心血管疾病 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包炎、神经 官能症等。
【护理评估】
2、胸痛的时间、性质 以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最常见。
疾病
咳嗽是一种反射性防御动作,
面容与表情:表情痛苦、鼻翼煽动、点头 呼吸、口唇发绀 ——呼吸困难、缺氧
护理 评估
身体评估
2、痰的颜色及性状
可能提示的疾病
致病因素: 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脓肿
呼吸:频率、深度、节律 系肺泡弹性减弱、小支气管痉挛,如支气管哮喘、慢阻肺等;
夜间咳嗽明显
左心衰竭、肺结核
肺源性呼吸困难:
端坐呼吸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评估
深吸气量: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等于潮气容积+补吸气容积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等 于深吸气量+补呼气容积
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气量 ,等于补呼气容积+残气容积
肺总量: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总气量,等 于肺活量+残气容积
肺功能仪
肺容量
测定原理
功能残气量、残气容积和肺总量为静态肺容 量,其组成部分均含有无法用肺量计直接测 得的残气容积,目前用气体稀释法的原理进 行测定。不论密闭式或开放式气体稀释法均 来源于“质量守恒”定律。
男性 1380±631ml
肺功能仪
肺容量-临床意义
预计肺活量
男=2310*体表面积 女=1800*体表面积
肺活量百分比
实测肺活量/预计肺活量*100 一般降低20%以上为异常
肺活量指数
肺活量/体重 男性60以上,女性50以上
肺功能仪
肺容量-临床意义
残气容积占肺总量的百分比
高于35%,表示有阻塞性肺气肿存在 45%-55%为重度肺气肿 65%以上为严重肺气肿
肺功能仪
肺容量
质量控制
肺量计筒容量>7L 肺量计容量积聚至少达10S 肺量仪阻力<1.5cmH2O/L/S 肺量仪流量12L/S
肺功能仪
肺容量
潮气容积、深吸气量、补呼气容积和肺活量可用肺 量计直接测定
• 潮气容积为平静呼吸5次,呼吸基线平稳时,每次吸入或 呼出的平均气量
• 深吸气量为平静呼气位与最大吸气位之间的容量差,测定 时避免吸气不足,为肺活量的3/5-4/5
气体运输
指肺循环毛细血管与体循环毛细血管之 间气体运输过程
心脏是驱动血液循环的泵 血管是通道 血液是运输气体的载体
内呼吸

自主呼吸试验PPT课件

自主呼吸试验PPT课件

试验步骤二:开始自主呼吸试验
总结词
启动呼吸机,开始自主呼吸试验
详细描述
在设定好呼吸参数后,启动呼吸机,开始自主呼吸试验。在这一过程中,需要密 切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确保呼吸机与患者呼吸同步,避免出现人机对抗的情况 。
试验步骤三:观察与记录
总结词
观察患者呼吸情况,记录相关数据
详细描述
在自主呼吸试验过程中,需要持续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包括呼吸频率、潮气量、血氧饱和度等指标。同时,需 要记录试验过程中的任何异常情况,以便后续分析。观察和记录的数据将作为评估患者自主呼吸能力的依据。
如长期卧床、重症监护 等需要监测呼吸功能的
情况。
试验的原理
通过测量呼吸过程中的气流、氧气和二氧化碳浓度、呼吸频率、肺活量等生理参数, 分析呼吸系统的功能状态。
利用呼吸肌电图等手段检测呼吸肌的活动和功能,了解呼吸动力和呼吸中枢的调节 功能。
通过比较正常值和异常值,判断呼吸系统是否存在异常,并评估异常的程度和性质。
目的
自主呼吸试验主要用于诊断呼吸 系统疾病、评估治疗效果和监测 病情变化,为医生制定治疗方案 提供依据。
试验的适用范围
呼吸系统疾病
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哮喘、肺
纤维化等。
神经系统疾病
外科手术
其他情况
如脊髓损伤、脑卒中等 引起的呼吸功能障碍。
如肺切除、气管手术等, 评估手术对呼吸系统的
影响。
02
自主呼吸试验的准备
试验前的评估
01
02
03
评估患者病情
了解患者的病史、病情状 况、用药情况等,以便确 定是否适合进行自主呼吸 试验。
评估患者认知情况
确保患者理解试验的步骤 和要求,能够配合完成试 验。

健康评估课程呼吸困难课件

健康评估课程呼吸困难课件
保持室内湿度 适中,避免过 于干燥或潮湿
心理疏导和治疗
心理疏导:通过心理治疗师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缓解患者的焦虑和恐惧情 绪,提高患者的心理承受能力。
心理治疗:通过心理治疗技术,如认知行为疗法、心理动力学疗法等,帮助 患者调整心态,改善心理状态。
药物治疗: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使用抗焦虑、抗抑郁等药物进行治疗,缓 解患者的心理压力。
02
心理适应能力:评估患者在 呼吸困难时的心理适应能力, 如应对压力、自我调节等
心理压力:评估患者在呼吸 困难时的心理压力,如焦虑、 恐惧等
4
呼吸困难的应对策略
调整呼吸方式
深呼吸:缓慢吸气, 然后慢慢呼出,有助 于缓解紧张和焦虑
01
鼻吸口呼:用鼻子吸气, 用嘴巴呼气,有助于减 少空气对呼吸道的刺激
呼吸困难程度
轻度: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 度增加,但无明显呼吸困难
重度: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 度增加,有明显呼吸困难,有 明显缺氧症状,如嘴唇发绀、 呼吸急促等
中度: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 度增加,有明显呼吸困难,但 无明显缺氧症状
危重:呼吸频率加快,呼吸深 度增加,有明显呼吸困难,有 明显缺氧症状,如嘴唇发绀、 呼吸急促等,甚至出现意识障 碍、昏迷等症状。
03
02
04
腹式呼吸:将注意力集 中在腹部,吸气时腹部 鼓起,呼气时腹部收缩, 有助于放松身体
呼吸训练:通过练习深 呼吸、腹式呼吸等方法, 提高呼吸控制能力,缓 解呼吸困难
改善生活环境
保持室内空气 流通,避免空 气污染
01
保持室内温度 适中,避免过 冷或过热
02
04
保持室内安静, 避免噪音干扰
03
4 龄的关系年 龄越大,呼吸 频率越慢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呼吸的评估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生命体征的评估及护理—呼吸的评估与护理(基础护理课件)
脉搏的评估及 护理
CONTENTS
目录
01.正常呼吸的生理变化 02.异常呼吸的观察与护理 03.呼吸的测量
01
02
态度目标
操作严谨规范
知识目标
1.掌握呼吸的正常值 2.测量方法及注意事项
03
技能目标
能正确测量呼吸并记录
PART ONE
正常呼吸的 生理变化
(一)呼吸过程 1.外呼吸:指外界环境与血液之间在肺部进行的气体交换,交换 的方式是通过分压差扩散。交换的结果是使静脉血变成动脉血, 获得氧,排出二氧化碳。 2.气体运输:通过血液循环将氧由肺运送到组织细胞,同时将二 氧化碳从组织细胞运送到肺。 3. 内呼吸:即组织换气,是指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 交换方式是同肺换气,交换的结果是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获得 二氧化碳放出氧气。
(一)异常呼吸的观察
1、频率异常 (1)呼吸增快。 (2)呼吸减慢 2、节律异常 (1)潮式呼吸 (2)间断呼吸 3、深度异常 (1)深度呼吸 (2)浅快呼吸 4、呼吸音响的异常 (1)蝉鸣样(strident)呼吸 (2)鼾声(stertorous)呼吸 5、呼吸困难(dyspnea) (1)吸气性呼吸困难 (2)呼气性呼吸困难 (3)混合性呼吸困难
【评估】 1、病人年龄、病情、意识、治疗等情况。 2、影响呼吸测量的因素。 3、病人心理状态、合作程度。
【计划】 1、操作者准备 2、用物准备 3、病人准备 4、环境准备。
【实施】 1、操作步骤 2、注意事项 3、健康教育。
PART FOUR
维持呼吸功能的护 理技术
(一)有效咳嗽 (二)叩击 1、方法 (1)病人取坐位或侧卧位。 (2)护士拍打时,手固定成背隆掌空的杯状,五指并拢,自下而上,由外 向内地轻叩。 (3)拍打的同时,鼓励病人自行咳痰。 2、注意事项 (1)不可在裸露的皮肤上拍打,使病人感到疼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量 残气容积:补呼气后,肺内不能呼出的残留气

肺功能仪
肺容量
四种容量
深吸气量:平静呼气后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等于潮气容积+补吸气容积
肺活量:最大吸气后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等 于深吸气量+补呼气容积
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气量, 等于补呼气容积+残气容积
肺总量:深吸气后肺内所含有的总气量,等 于肺活量+残气容积
肺通气
腹式呼吸 胸式呼吸 平静呼吸 用力呼吸 呼吸困难
呼吸型式
肺通气
弹性阻力
肺的弹性阻力 胸廓的弹性阻力
非弹性阻力
气道阻力 惯性阻力 组织粘滞阻力
阻力
弹性阻力和顺应性
弹性阻力
物体对抗外力作用所引起的变形的力
顺应性
外力作用下弹性组织的可扩张性
顺应性与弹性阻力成反比关系
补呼气容积为平静呼气未与最大呼气位之间的容量差,为 肺活量的1/5-2/5
肺功能仪
肺容量
肺活量测定
受检者取立位,加鼻夹,含口片,与肺量计相联平
静呼气5次后测定肺活量 慢呼气肺活量
平静呼气未作最大吸气后进行最大缓慢呼气至残气容积位
吸气肺活量
平静呼气未作最大缓慢呼气至残气容积位后一次最大吸气 至肺总量位
肺功能仪
肺通气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
定义
在基础代谢情况下(或静息状态下)每分钟所呼 出的气量,也就是维持基础低谢所需要的每分钟 通气量
仪器设备
肺量计、CO2吸收器、自动供氧装置、呼吸曲线 记录仪、供氧记录笔
肺功能仪
肺通气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定方法
受检者卧床休息15分钟后加鼻夹含口片,平静 呼吸至呼吸平稳后,重复呼吸2分钟,同时记录 呼吸曲线与自动供氧量。
肺的弹性阻力与顺应性
肺的回缩力为肺扩张的弹性阻力
肺组织本身的弹性回缩力 肺泡内液-气界面的表面张力所产生的回缩力
肺的弹性阻力可用肺顺应性表示 肺顺应性
肺顺应性=肺容积的变化/跨肺压的变化
比顺应性
比顺应性=肺顺应性/肺总量
非弹性阻力
惯性阻力
气流在发动、变速、换向时因气流和组织惯性所产 生的阻止肺通气的力
肺量计筒容量>7L 肺量计容量积聚至少达10S 肺量仪阻力<1.5cmH2O/L/S 肺量仪流量12L/S
肺功能仪
肺容量
潮气容积、深吸气量、补呼气容积和肺活量可用肺 量计直接测定
潮气容积为平静呼吸5次,呼吸基线平稳时,每次吸入或 呼出的平均气量
深吸气量为平静呼气位与最大吸气位之间的容量差,测定 时避免吸气不足,为肺活量的3/5-4/5
用单位时间内压力变化乘容积变化来表示 平静呼吸时每分钟0.3-0.6kg.m
肺功能仪
肺容量
根据肺和胸廓扩张和回缩的程度, 肺内容纳的气量产生相应的改变
肺功能仪
肺容量
四种基础容积
潮气容积:平静呼吸时,每次吸入或呼出的气 量
补吸气容积:平静吸气后所能吸入的最大气量 补呼气容积:平静呼气后能继续呼出的最大气
每分钟静息通气量=潮气容积*呼吸频率
正常值为
男:9872ml 女:8116ml
肺功能仪
肺通气
肺泡通气量
定义
静息状态下每分钟吸入气量中能达到肺泡进行气体交换的 有效通气量
解剖死腔量 肺泡死腔量
测定原理
通过测定二氧化碳分压反映肺泡通气量足够与否
肺功能仪
肺容量-临床意义
预计肺活量
男=2310*体表面积 女=1800*体表面积
肺活量百分比
实测肺活量/预计肺活量*100 一般降低20%以上为异常
肺活量指数
肺活量/体重 男性60以上,女性50以上
肺功能仪
肺容量-临床意义
残气容积占肺总量的百分比
高于35%,表示有阻塞性肺气肿存在 45%-55%为重度肺气肿 65%以上为严重肺气肿
气体运输
指肺循环毛细血管与体循环毛细血管之 间气体运输过程
心脏是驱动血液循环的泵 血管是通道 血液是运输气体的载体
内呼吸
指血液通过组织液与细胞 间的气体交换,有时也将 细胞内的氧化过程包括在 内
肺通气
动力
呼吸肌收缩、舒张引起的呼吸运动是肺 通气的原动力
大气与肺泡气之间的压力差是肺通气的 直接动力
肺功能仪
肺容量
测定原理
功能残气量、残气容积和肺总量为静态肺容 量,其组成部分均含有无法用肺量计直接测 得的残气容积,目前用气体稀释法的原理进 行测定。不论密闭式或开放式气体稀释法均 来源于“质量守恒”定律。
某一已知数量的指示气体被另一未知容量的气体 所稀释,通过测定已被稀释的气体中指示气体的 浓度即可获得该未知的容量。公式:C1*V1= CF*VF
粘滞阻力
呼吸时组织相对位移所发生的摩擦
气道阻力
气体流经呼吸道时气体分子间和气体分子与气道壁 之间的摩擦,为非弹性阻力的主要部分
气道阻力
定义
维持单位时间内气体流量所需的压力差 气道阻力=大气压与肺内压之差/单位时间
内气体流量
影响因素
气流速度 气流型式 管径大小
呼吸功
定义
呼吸过程中,呼吸肌为克服弹性阻力和非弹 性阻力而实现肺通气所作的功
肺功能仪
肺容量
仪器设备
肺量仪
测定不同幅度的呼吸动作所产生的容量改变。常 用的为容量置换装置为主的如水封式、滚筒密封 式或楔形的肺活量计。
残气测定仪
肺量计、热导式氦气分析仪或氮气分析仪、自动 纯氧补偿装置、CO2吸收器、水蒸气吸收器、 Douglar 储气袋、肺泡气采样瓶
肺功能仪
肺容量
质量控制
肺功能仪
肺容量
功能残气量及残气容积的测定
密闭式氦稀释法-重复呼吸法
肺功能仪
正常值
潮气容积(成人)500ml
深吸气量
男性 2600ml
补呼气容积 男性 910ml
肺活量
男性 3470ml
功能残气量(FRC)
女性1858±552ml
残气容积(RV)
女性 1301±486ml
肺容量
女性 1900ml 女性 560ml 女性 2440ml 男性 2270±809m 男性 1380±631ml
呼吸功能评估
呼吸包括的环节
完整的呼吸包括以下三个环节
外呼吸
肺通气 肺换气
气体运输 内呼吸
外呼吸
肺通气
肺与外界空气间的气体交换过程,由呼吸 道、肺泡及胸廓完成
呼吸道是沟通肺泡与外界的管道 肺泡是气体交换场所 胸廓节律性运动是动力
肺换气
肺泡与肺毛细血管血液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在肺泡内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