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电刀操作规程

高频电刀操作规程
高频电刀操作规程

高频电刀操作规程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高频电刀的操作程序及维护保养注意事项。

本规程适用于高频电刀的日常使用。

2.引用文件:高频电刀使用说明书

3.操作程序

3.1插上电刀上各有关插头,如电源线、手控刀、电极板、脚控开关等,并检

查这些接头是否插紧。

3.2将电极板粘贴到病人身上,必须正确连接和安放,与病员皮肤接触面足够

大。贴极板的部位应事先进行备皮,并保持干燥,这样可有效增加导电性,防止烫伤事件的发生。(使用一次性的极板时,应在极板安置部位先用酒精蒸发后,再粘贴电极。一次性极板不能多人重复使用。)

3.3打开电源开关,电刀进行自检。

3.4极板监测系统人工确认单双回路,状态指示器在负极板未贴到患者身体前

闪烁经色,接触良好时闪烁绿色。

3.5设置电刀输出功率:单极功率80-300W可调,双极功率为70W。根据不同

手术需要选择相关的模式及功率。

4.注意事项及维护保养

4.1高频电刀的供电电源应带有可靠接地线的三眼插座,以保证电刀的金属外

壳、保护或功能的接地端点可靠接地,防止发生电击伤害。

4.2带有心脏起博器的病人一般不能使用高频电刀,高频电流会干扰心脏起博

器,使之工作不正常甚至停博。如一定要使用高频电刀,则必须按起博器的使用说明书规定,采取必要而有效的预防措施。

4.3电刀应用附件(手控刀、脚控刀、极板等)是易损品,使用前和使用中应

仔细检查和随时注意其工作性能,防止其误动作或不动作造成灼伤或妨碍手术。

4.4关机之前应将各输出功率设定在较低值,以防下次使用时因过大功率突然

加到病员身上导致伤害。。

4.5在手术结束后,应将电刀头、电极板、电凝线清洗干净,消毒后备用。

4.6电刀、电凝器、脚踏、电源插头及所有附件应保持清洁干燥,置于手术间

固定的位置。

4.7 如机器出现故障,及时与设备科联系。

桐妇保院设备科制

高频电刀的使用和注意事项

高频电刀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一.工作原理 利用高频电流,释放的热能和放电对组织进行切割、止血。电流在电刀的刀尖形成高温、热能和放电,使接触的组织快速脱水、分解、蒸发、血液凝固,实现分解组织和凝血作用,达到切割、止血的目的。 二.安全使用管理要点 1.环境要求 (1)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电弧,遇到易燃物时会燃烧或爆炸,所以避免在有挥发性、易燃、易爆气体的环境中使用。 (2)氧气管道和麻醉废气排出管道保持通畅,防止泄露。禁止开放给氧,避免在高浓度环境中使用电刀。在气道部位使用电刀时应暂时移开氧气。 2.设备常规管理 (1)制定操作指引,详细阅读操作指南及注意事项。 (2)定期检查设备性能。 (3)防止漏电或短路:a使用前检查线路、负极板夹头、电刀头、双极镊连接处有无断裂或裂隙,有无金属线外露。b手术床必须干燥,绝缘。c应在手术前先连接好电源线。d勿将电线缠绕在金属物品上。e使用过程中,不允许突然拔出电源插头或突然插上,尽可能不要另加插线板。 3.病人的安全 (1)使用前后检查病人皮肤的完好状况,并记录异常情况。 (2)防止使用电刀引起短路、燃烧或爆炸而导致病人灼伤。 (3)在使用碘酒、酒精消毒病人手术区域时,必须待酒精完全干燥、挥发后方可铺巾、贴手术膜和使用电外科设备,使用后的酒精纱球应及时撤离手术野。(4)肠道手术禁忌使用甘露醇灌肠,以免爆炸。 (5)注意保护皮肤,防止各种皮肤的潜在损伤:如表皮破损、皮内出血压伤等,正确揭除负极板,从边缘沿皮纹方向揭除,避免过快过猛导致皮肤损伤。 (6)不在电极附近使用电刀。 4.操作者注意事项 (1)戴绝缘手套,穿干燥、绝缘性好的鞋子和鞋套。 (2)不接触目标组织时,避免使用电刀,否则可能引起电弧灼伤。 (3)在常规使用功率下,不可盲目加大输出功率,应先检查负极板与病人的接触与连接情况,功率由小到大逐渐调试。 (4)产生的烟雾和颗粒对人体有害,应及时吸除。 (5)暂时不用电刀笔或双极电凝时,应将其置于绝缘容器内,勿放置在妨碍医生操作部位及病人暴露的体表,避免意外触发人员灼伤。 (6)保持手术切口布巾的干燥。 (7)及时清除电刀头上的焦痂组织,保持电刀清洁干燥,电刀笔使用完毕可用湿布将污血擦净,避免直接用水泡洗。 (8)选择合适的负极板规格及型号,放置位置合适。 (9)一次性负极板禁止反复使用。 (10)禁止将报警系统消声,有异常声音发出时,应及时停止使用,检查原因。(11)负极板保持平整,面积不少于64.5平方厘米,禁止切割和折叠,同时避免重复使用,以防交叉感染和灼伤。

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高频电刀是手术室最常用的医疗设备,是一种利用高频电流对人体组织直接进行切割、止血的电外科器械。具有手术创伤小、加快手术进程、减轻医护人员劳动强度、减少或避免手术出血、防止线结过多、无异物反应及能阻断肿瘤血行转移等诸多优点。目前不仅在直视手术而且在各种内窥镜手术中也越来越多地应用了高频电刀。但是由于电刀频率高、有效面积小、输出电流密度大,极易引起意外灼伤,因此安全性要求极为严格。认真执行操作规程,掌握正确的使用方法及注意事项,才能避免给患者及医护人员带来意外伤害,不影响医疗质量。 1 高频电刀的工作原理 电刀是利用高频电流的“集肤效应”原理而研制的,通过有效电极尖端产生的高频电流与机体接触并对组织进行加热,从而达到对机体组织的分离和凝固,实现切割和止血的目的。即高频电流只沿着人体皮肤表面流动,而不会流过人体内脏器官,并利用刀头处高密度电流产生的高能电火花,将组织表面快速汽化,使组织成分汽化或爆裂,从而达到凝固或切割等医疗手术的目的。根据医用物理学的原理,当高频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由于每次振荡的电脉冲时间极短,离子很难引起迁移,仅仅在富有黏滞性的体液中振荡,因摩擦而生热。电刀就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机体的这种热效应而制成的。高频电刀切割时,通常应用针形或刃形电极,有效面积很小,而电极下组织中的电流密度却很大,因而可以在瞬间产生大量的热,把电极下的组织爆发性蒸发,使其分裂成1个不出血、窄而平坦的、深几毫米的切口,而且还可以使血管中的血流凝固到一定的深度,代替结扎,完成切口止血工作。为了避免低频电流引起不必要的神经刺激和减少交流漏电,高频电刀一般使用0.3~5.0 MHz的振荡频率[1]。 2 高频电刀的灼伤的分类 高频电刀的灼伤分2类:一类发生在极板处,称之为极板灼伤。是因为各种原因导致极板处与患者皮肤的接触面积过小(<64.15 cm2[2]),局部的接触阻抗过大,造成电极处的电流密度过大、温度升高,极板灼伤的危险就会发生。另一类灼伤不是发生在极板处,称非极板灼伤。极板、刀头及其连接电缆和患者肌体构成了电刀外系统,当电刀的外系统使用不当时,手术中即使极板安放很好,患者仍有被灼伤的危险,且灼伤部位不在极板处。主要原因有3种:⑴手术中患者肌体相当于一个电阻,负载分布了无数个不同电位点,电位差特别大的两点或多点一旦发生短接,就会形成高频电流的异常通道,即所谓的“接地分流”现象[3]导致灼伤;⑵手术患者身体携带或接触金属体时,对于高频电刀输出的高频电压来说,这种金属体无异于一个“发射电线”,若辐射量大、接触点小,则高密度的高频电流就会因严重的“高频辐射”在接触点产生灼伤[4];⑶“火花低频”是由于高频电刀外系统连接电缆断线打火,产生低于100 KHz的低频手术电流引起的“法拉第效应”[5],危险极大,因为它引起的灼伤不是在体表部位,而是在神经系统和心脏。 3 安全使用高频电刀的要点 3.1 手术室有关人员应当接受适当的电外科技术知识的培训,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掌握各类高频电刀的使用方法,同时必须明白电刀灼伤产生的原理与防护知识。 3.2 高频电刀应由专业人员定期检测和维修保养(至少每年2次),以保证电刀的性能参数特别是安全指标始终符合国家标准。 3.3 术前准备。术前访视患者时,应详细查看病历,了解患者的既往史和各种检查报告。告知患者入手术室时不得携带金属首饰、活动假牙及手表,选择放置极板的位置必要时告知患者剃去过长的毛发。了解体内有无金属植入物及是否安装心脏起搏器,并确定患者体内金属植入物的位置。安置患者体位时,应注意避免肢体接触手术床金属部分,如手术床、输液架、体位架等。患者与金属床之间有至少4cm厚绝缘床垫,并且保持绝缘层干燥。手术床上套床罩,患者肢体应有布单包裹,特殊体位时肢体需垫海绵垫,保证肢体不接触金属物,并避免患者出汗,头发应安全套入手术帽内。 3.4 选用与高频电刀配套的高质量一次性软负极板,成人与小儿负极板不能混用。保持负极板平整,面积大于6 4.15cm2[2],禁止切割和折叠。护士在摆放好患者体位后再粘贴负极板,负极板粘贴尽可能靠近手术部位,以缩短

高频电刀的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高频电刀的使用流程和注意事项 使用流程: 1.首先评估病人是否适合使用电刀,检查电源、电极线路有无断裂和金属线外露。 2.选择并检查负极板:检查导线和夹头,选择大小合适的负极板,检查负极板胶的粘附力。 3.评估病人皮肤,选择合适的部位安装负极板,并将负极板插头连接至机器。 4.打开高频电刀机器前面绿色电源开关,等待30秒开机自检。 5.调节电切(按黄色区域中的键调节功率),成人调至20~40W,一般为35W,幼儿是15~25W,一般为20,。功率应由小到大逐渐调节。 6.调节电凝(按绿色区域中的键调节功率),成人调至20~40W, 一般为35W, 幼儿是18~28W,一般为20W。功率应由小到大逐渐调节。 7.连接电刀笔至机器。 8.检查电极板是否贴好,观察电极板插头左边的红灯是否亮,如果红灯亮表示电极板未贴好,应将其贴至红灯灭,电刀即可开始工作。 9.使用完毕,正确关机(先把电切、电凝调至0,再关电刀机器前面绿色电源开关,然后拔出电刀笔、电极板接头)整理并安置好。揭除负极板,检查负极板下方的皮肤有无灼伤。登记使用记录. 注意事项: 1.在使用中或暂停期间有异常声音发出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通知专业人员检查原因。 2.负极板应放置在肌肉血管丰富平坦且靠近手术区及易于观察的部位,如臀部、大腿、小腿。勿放在毛发、脂肪多及瘢痕、骨突处,避开受压,远离心电监护的电极。 3.保持负极板平整,禁止切割和折叠。避免重复使用负极板,以防造成可能的交叉感染和灼伤。 4.盘旋负极板导线时应避免成角,防止电线折断,使用前可用乙醇纱布擦拭胶面,保持干净。 5.做好手术台上刀笔的管理,把刀笔固定于安全位置,防止坠下而被污染,不使用时应撤到器械托盘上或插在专用的刀笔盒内,勿放置在妨碍医生操作的部位及患者暴露的体表,同时应保持手术切口布料的干燥,以避免手术医生非正常使用激活刀笔开关而灼伤患者的非手术部位。及时用电刀专用清洁片或干纱布清除刀头上的焦痂组织,以免影响使用效果。 6.注意防火安全,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电火花,遇到易燃物时会着火。因此,在使用的局部位置应避免有易燃物。在呼吸道部位手术使用时应暂时移开氧气;乙醇消毒皮肤后,需待乙醇挥发干后方可使用,手术台上使用后的乙醇纱球应立即弃去。 7.若体内有金属置入物的患者回路电流设计,应尽量避开金属置入体;装有心脏起搏器的患者禁止使用单极高频电刀,或请心脏科医生会诊,并需在严密监视下使用,必要时只用双极电凝做单一的止血使用。

手术中高频电刀使用的注意事项

手术中高频电刀使用的注意事项电刀在现代化手术中运用极为广泛,其具有切口整齐、止血彻底、节省时间等特点,可以进行多种外科手术,如在手术中进行单极切割、凝血和双极凝血。由于电刀频率高,有效面积小,电流密度大,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引起意外损伤,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1]。因此,正确掌握高频电刀在手术中的安全使用,对于提高手术水平,避免给患者造成意外伤害,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1 高频电刀的原理及电极板种类 1.1 高频刀的基本原理基于医用物理学的理论,由高频电刀产生的高频电流通过人体组织时的每一振荡的时间极短,离子很难引起迁移,仅仅是在富有黏滞性的液体中振动,产生热能[2]。高频电刀就是利用高频电流通过机体,使刀头下的组织在大电流密度下瞬间产生大量热能,使刀头下组织快速脱水分解蒸发,分裂出一个不出血的、窄而平整的、有一定深度的切口,切断的同时细血管同时被凝固;尽管高频电刀具有许多明显的优越性,但是,由于它是一种大功率、高频、高压直接作用于人体的电子设备,存在着安全使用问题。临床上仍有灼伤现象发生,须引起手术室护士和手术医生的高度重视。 1.2 电极板种类电极板的种类主要有:(1)金属电极板:极板硬、顺应性差,术中靠患者身体的重力压住极板,当患者移动时,难以保证极板有效接触面积而容易出现灼伤[3]。(2)导电胶电极板:使用时将极板涂上导电糊,放置合适部位。(3)一次性粘裹性电极板:顺应性好、粘贴性强的特点,能保证术中患者的接触面积,同时极板

的电阻为0,热效应低,灼伤危险性小[4]。各医院手术室使用较多。 2 讨论 2.1 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为了安全使用电刀,杜绝烧伤患者和操作者,避免发生医疗事故、差错,我们严格管理,工作中始终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并定期检查维修,经常保持清洁干燥,每台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将电刀功率输出调整归零,并登记使用情况,再次使用时根据手术需要设定调整输出功率。 2.2 术前准备患者不得携带金银首饰及手表,头发全部塞入帽内。放置极板前应将患者的皮肤处理干净,必要时剃去过长的毛发。安置患者体位时,应注意避免肢体接触手术床金属部分,如手术床、输液架、体位架等。患者与金属床之间有绝缘床垫,手术床上套床罩,患者肢体应有布单包裹,特殊体位时肢体需垫海绵垫,保证肢体不接触金属物[3]。患者躁动时应及时检查电极板是否移位、脱落等,如有应关机更换。 2.3 防止酒精燃烧电刀在手术中会产生火花,易燃液体遇火会发生燃烧。皮肤消毒时,巡回护士要监督、提醒医师酒精要适中,以防消毒部位有残余酒精。皮肤消毒后,待酒精完全挥发再铺无菌单或使用一次性无菌护创膜保护切口周围组织,防止无菌单被酒精浸湿。手术开始前,术者再次用酒精棉块消毒切口皮肤后,应稍停留2~3 min,待酒精挥发后再启用电刀,以免因电火花遇易燃液体而致烧伤。 2.4 正确使用负极板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关键是使电刀电极板安全工作,才能预防损伤。(1)选择理想的电刀软极板,极板的大小面积

使用高频电刀安全问题的探讨

使用高频电刀安全问题 的探讨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使用高频电刀安全问题的探讨高频电刀在手术中的运用极为广泛。它具有切口齐,止血彻底,节省时间 等优点1。由于电刀频率高,有效面积小,电流量密度大,如果使用不当,则会引起意外损伤,给患者带来痛苦2。作者将近十年收集到5例电刀致使 皮肤烧伤的患者,对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手术中使用高频电刀不当引起皮肤烧伤的患者5例;男2例,女3例;年龄14~65岁;其中阴囊合并右大腿内侧浅Ⅱ度烧伤1例,烧伤 面积为2cm×2cm和1cm×2cm。大腿深Ⅱ度烧伤1例,烧伤面积 1.5cm×1.5cm。Ⅰ度烧伤1例,烧伤面积1cm×1cm。小腿深Ⅱ度烧伤1例,烧伤面积为2cm×2cm。浅Ⅱ度烧伤1例,烧伤面积1cm×1.5cm。5例均经烧伤科常规治疗后痊愈。 1.2原因分析(1)皮肤消毒剂未干燥安尔碘是既含碘又含乙醇的消毒剂,经过试验发现燃烧力很强,电刀在手术中使用时本身就会发生火花、弧光, 易燃易爆物遇火花、弧光发生烧伤或爆炸。因此作者认为本组1例系因 阴囊皱褶的皮肤及大腿内侧的皮肤消毒剂积聚未干,启用电刀时产生的火花、弧光与安尔碘相遇发生燃烧,造成皮肤不同程度的烧伤。(2)电板有

效接触面积减少1例14岁女孩在手术过程中躁动,致使电极板移位导致有效接触面积减少;另外1例患者电极板放置的位置错误(电极板放在胫骨的下面)。一方面是电极的有效接触面积减少,另一方面是由于骨突出部位压迫较紧,通过的电流密度就较大,从而引起烧伤的危险性大。(3)接地分流患者身材魁梧,下肢皮肤触及到手术床的金属部位,高频电流在皮肤接触处产生热量,且随时间而增加,患者在全麻状态下不会感到疼痛,从而引起皮肤烧伤。(4)电刀手柄串连由于电刀头重复使用,手柄开关失灵,发生串连,在手术当中暂时不用的时候,由于放在患者的腿上,从而引起患者的皮肤烧伤。 2防护措施 (1)加强外科安全用电知识的普及手术室护士不仅要掌握各类高频电刀的使用方法,同时必须明白烧伤产生的原理与防护知识。尤其对于新分配来的护士,和因为各种原因长时间脱离岗位的中青年护士,应注意培训。(2)防止电火花遇易燃消毒剂燃烧目前安尔碘作为消毒剂已广泛应用于手术野皮肤消毒,在电刀启用时手术护士要注意督促提醒手术医生,必须待消毒液干以后启用,特别是发际、皮肤皱褶处(会阴、阴囊)等。(3)注意电刀头的安全使用电刀头尽量一次性使用,洗手护士在使用电刀时应思想集中,当电刀头暂不用时应妥善放置,可采用将托盘边缘手术巾折成一长袋,将电刀头存放于内达到安全保养的效果。

Force EZ高频电刀操作说明

美国威利 ——全球电外科领域的领导者!Force EZ-8C型高频电刀操作说明 z术前设置说明: 1.将电刀的电源线插入有接地端子的墙壁插座。 2.根据手术需要将脚踏开关及单极、双极电外科手术器械连接到相应插座。如果进行单极手术,则将REM 回路电极板与前面板上的病人回路电极板插座连接。 3.打开电刀电源开关,确认自检成功完成,此时病人回路电极板会报警,REM红灯闪亮;将病人回路电极板贴在病人身体适当位置,此时REM报警解除,绿灯闪亮。为了保证负极板要与病人的良好接触,负极板应贴于毛发少、肌肉丰富的非关节处和不易被液体污染的距离切口较近的位置。 4.前面板最左边的部分为标准双极模式;中间黄色部分为单极电切,两个模式分别为纯切、混切;右面蓝色部分为单极电凝,两个模式分别为干燥凝血、电灼凝血;干燥电凝提供三种输出设定值,分别为:干燥1、干燥2、干燥3; 电灼凝血有两种设定值,分别为:电凝1、电凝2。可根据手术需要选择相应的双极模式、切割模式和凝血模式。5.所有输出功率数字式显示,输出时伴有不同的声光指示。 该电刀有调用最近使用模式和功率设定值的功能,启动该功能,电刀在接通之后就会回到最近使用过的模式和设定值;该电刀还可以选择干燥或电凝作为默认凝血模式,每次接通时,电刀会自动选择默认凝血模式。 z术后维护电刀,供下次使用: 1.断开附件的连接 关掉电刀的电源,从病人身上拆除回路板。断开所有附件与前面板的连接,如果附件只能做一次性使用,根据使用说明处置使用后的附件。如果附件可重复使用,请根据生产商的说明对附件进行清洗、消毒。存放使用过的脚踏开关。2.清洗电刀 清洗前,请关闭电源,拔掉电源插头。 用温和的清洗剂或湿布擦拭电刀表面和电源线。防止液体流入机壳。禁止使用磨蚀剂、消毒液(如福尔马林)、溶剂或其它可能擦伤面板或损坏电刀的物质清洗电刀。 注:一般情况下电刀不需要消毒处理。 z典型功率设置 z一般故障处理指南: 如果电刀出现错误,请检查可能出现的问题: a) 检查所有的电线连接无误,刀笔、极板性能良好。 b) 如果开机后显示错误信号,请关掉电刀,更换新的刀 笔、极板然后再开机。 c) 如果错误不断持续,需要对电刀进行维修。请与你所 在机构的生物医疗工程部门联系。

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电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结构与配件由主机、电刀笔、脚控开关和回路电极(负极板)组成。 使用负极板的作用:可构成电流回路,同时降低极板处的电流密度,避免电流离开病人后返回高频电刀时继续对组织加热而灼伤病人。 2.工作原理利用475~480KHz高频电流在电刀的刀尖形成高温和放电,使组织快速脱水、分解蒸发,血液凝固,实现切割组织和凝血作用。 二使用电刀的禁忌症: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止使用高频单极电刀或咨询心内科医生。三电刀安全使用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一)首先评估病人是否适合使用电刀,根据手术选择合适品牌的电刀,检查电源、电极线路有无断裂和金属线外露。 (二)选择并检查负极板:检查导线和夹头;选择大小形状合适的负极板(15Kg以下的小儿应选用婴幼儿极板),检查导电胶的粘附力。 (三)评估病人皮肤,选择合适的部位安装负极板并将极板插头连接至机器。 合适的安装部位:尽量靠近手术部位(但不少于15cm)的平坦的血管丰富的肌肉区;局部皮肤剔除毛发并保持清洁干燥;与手术部位不可左右交叉;距ECG电极15cm;环路中不能有金属移植物、起搏器、心电图电极;极板的长边接近高频电流的来向。 不合适的安装部位:皮肤皱褶和骨性隆起、疤痕、脂肪较厚、身体负重部位、液体积聚部位。安装负极板时要注意:极板和皮肤要紧密连接;保持极板平整,不能切割和折叠;消毒和冲洗时避免浸湿极板。 (四)连接电刀笔与机器,开机自检,显示负极板安装正确无报警指示后,调节输出功率。(五)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方法。 1. 避免旁路灼伤:病人的肢体用布类包裹后妥善固定,避免皮肤对皮肤的接触(如患者手臂与身体间),不可与接地的金属接触,与金属床之间至少保持4cm厚度的干燥的绝缘层。 2. 避免设备漏电或短路:勿将电线缠绕在金属物品上;有地线装置者要连接,如威力电刀。 2. 输出功率尽可能小,使用小儿负极板输出功率要控制在常规输出功率的1/3以内。每次激励时间小于10秒,间隔应大于30秒。 3. 病人发生移动后再次检查负极板接触面积或有无移位。 4.预防环境火警:避免在有易燃易爆和挥发性气体、高氧环境环境中使用电刀(尤其是胸部或头部手术),在气道部位使用时应暂时移开氧气。 5.预防意外烧伤:尤其在使用碘酊、酒精消毒皮肤时;肠道手术禁忌使用甘露醇灌肠,肠梗阻的病人慎用电刀,以免爆炸。 6.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意外伤害 注意事项:①保持手术巾的干燥。 ②不接触目标组织时避免使用电刀。电刀笔应放于绝缘容器内。 ③尽量使用直接电凝止血法。如使用间接凝血法,应用美国威力电刀只能选CUT 键, ④在常规功率下,使用效果差时,不可盲目加大功率,而应首先检查负极板与病 人的接触及连情况;功率应由小到大逐渐调试。 ⑤禁止将报警系统消声,有异常声音发出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检查原因。(五)使用完毕,正确关机和揭除负极板,检查极板下方的皮肤,用擦拭法清洁电刀笔(禁用水泡洗)。 揭除负极板的技巧:固定皮肤,缓慢地、顺着皮肤长轴和纹理水平方向整片揭除,不可牵拉

高频电刀及临床安全使用

高频电刀是取代机械手术刀的电子外科器械。 1924年,电生理专家William Bovie和神经外科医生HarvevCushing共同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电刀,并合作创立了现代电外科。 1928年Harvey Cushing首次报道了500例使用Bovie进行的神经外科手术。 目前高性能电刀通过整机控制,提高了设备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简化了医生的操作过程,减少了并发症的发生。 但是,高频电刀是利用高频电流直接接触人体的一种高频、大功率电气设备,是“基于日常原理的最危险的设备”,“在手术室中比其他任何医电设备更易导致病人伤害”,其安全性要求极为严格。 1932年Grant E.Ward指出:“利用电外科进行手术前必须进行培训,这样有力的武器不应被新手拿在手里,那是极度危险的”。 2000年美国调查了121名外科医生,50%没有接受过培训,30%的医生培训l-2h,接受0.5- ld培训的医生仅占20%。在我国,高频电刀仞处于推广过程中,多数医护人员对其并不十分熟悉,安全问题更应引起重视。 1 高频电刀的基本原理 简单地说,高频电刀是一个变频变压器,利用高频电的热作用进行工作,其理论基础是焦耳定律。因此,组织吸收的热量和温度升高程度同电极与组织的接触面积有关。面积越小,单位面积组织的温度升高越快。因此,手术电极做得比负极板小很多倍,保证了手术电极工作时负极板处温升低。 I.I 频率 生活用电属低频交流电(<100kHz)与人体神经传导的频率极为相似,因而引起的刺激可以中断神经传导,并造成神经、肌肉刺激、疼痛感,严重时可致心脏停跳。高频电刀其电流频率> 100kHz,理论上讲由于其频率远远高于人体生物电频率,当电刀能量传递到人体组织时不会切断神经冲动的传导,也不造成电击伤而达到治疗目的。目前电刀的工作频率一般在200kHz至3.3MHz。但是当技术原因或使用不当而出现电火花增加及金属放电时,高频电将变频为低频而出现负损伤。 1.2工作方式及波形高频电刀工作时可分为切割(cut)和凝结( fulguration)两种状态。在纯切割时工作电压为作者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普外科( 100034)E-m.il:7jv7,2h揖。。dm.il。。。iTI.。。220V,使用的电流波形为连续的脉冲波,电流持续产热,功率输出为100%,组织没有冷却过程,持续高热使细胞膨胀、爆裂、气化而不凝结,起到切割作用。凝结状态时工作电压为高压电,所使用电流波形为间断的脉冲波,功率输出仅为6%,因而加热是间断的,组织有冷却过程,细胞内部的水分蒸发、蛋白变性、细胞壁破坏,细胞被T化而非气化收到单纯凝固的效果。电刀在使用时又可分为非接触凝结、切割和接触凝结、切割。前者为手术电极以一定的距离(接近但不接触组织)对组织进行操作,后者为手术电极与组织直接接触情况下,应用凝结及其切割技术。接触使电流通过的面积增加,同时电流无需击穿空气,使电阻下降,产热减少。 2高频电刀分类 2.1 电极 2.1.1 单极单极电刀的电极由手术电极和负极板组成。手术电极面积小,形成很高的电流密度。负极板面积大,将电能量很好地分散,电流密度较低,不会在极板处发生烫伤。 2.1.2双极双极电刀的电极通常为一个镊子形状的器械,电流由镊形双极器的一个尖端发出,通过人体组织到达另一个尖端,无需负极板。 2.2主机 2.2.1 接地式此种主机将负极接地,当负极板接触不良或手术电极电阻增大(焦痴形成)时,电流回到负极板的阻力增大,就会寻找电阻低处经病人流回大地,并可能产热灼伤病人,目前临床已不使用。 2.2.2隔离式隔离式主机电流不直接流回大地,而须回到主机。但是当负极板接触不良时仍可能产热灼伤病人。 2.2.3隔离式带接触质量监测隔离系统只会使电流通过极板构成循环回路,并实时监测病人极板的安全性,如果出现异常,电刀会自动报警并切断功率输出。这种隔离系统大大增强了高频电刀的安全性。目前临床使用多为此类电刀。 3 高频电刀在普通外科的应用 3.1皮肤切口中的应用 表皮切口应以传统锐性刀切开,直达真皮全层及脂肪全层。此两层有较丰富的血供,但血管口径较细,可利用低电能的凝固功能,用镊子夹住出血384点,电刀头接触镊子,点状止血。可以避免电刀直接切割真皮全层造成术后瘢痕过大,

高频电刀的使用

高频电刀的使用 一、操作步骤 1.连接电源线,接通电源,开机自检。 2.根据医生习惯及手术需要,选择合适的输出模式和功率。 3.连接负极板线路,将负极板粘贴于患者肌肉丰富的部位。 4.连接电刀笔线路,使用脚踏开关的,将开关置于医生方便之处。 5.术中根据手术需要及时调整模式及输出功率,并督促各级人员安全使用电刀。 6.使用完毕,先关主机电源,再拔电源插头。 7.拆除电刀线、极板线、揭除患者皮肤上的极板,并保持连线清洁。 8.检查极板处皮肤及全身皮肤情况,并在高频电刀使用本上登记,如遇异常,加以鉴 别,情节严重的需及时处理并上报护士长。 二、注意事项 1.负极板的安全使用 (1)负极板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会使接触电阻变大,增加电灼伤的机会。 (2)粘贴于距离手术切口近、易于观察、干燥、无瘢痕、肌肉丰富且无骨骼突出的部位,避免毛发、脂肪多及瘢痕、骨突处,避免受压,远离心电监护的电极。 (3)婴儿负极板的部位选择大腿、背部、腹部及平坦肌肉区,13kg以下小儿应选择婴幼儿极板,儿童极板的有效面积是65立方厘米,成年人有效导电面积是129 立方厘米,一日旦负极板接触面积减少,电阻增大而至不安全水平,就容易发 生电外科损伤。负极板接触面积为50立方厘米时,负极板温度为36摄氏度, 接触面积下降到13立方厘米,温度上升到40摄氏度,极板温度超过皮温6摄 氏度,可发生灼伤,因而电极板面积一般大于65立方厘米。 2.防止旁路灼伤 (1)尽量避免电流环路中金属移植物,防止高频漏流加热而烫伤患者的组织。 (2)防止患者直接与金属床接触,可致形成除电极以外的低电阻道路,易发生旁路性电灼伤,因此,患者与金属床之间要有4cm厚的绝缘层,肢体应有两层布包 裹,以保证患者的肢体不接触金属物。 (3)心电图电极离手术部位15cm以上。 3.电刀线的安全使用 (1)选择一次性使用和,手控电刀线易短路失灵,尤其是反复用一次性的手控刀笔,接触不良时勿使用。 (2)术中不使用时提醒医生置入电刀安全防护套内。 4.安全的环境高频电刀在使用时会形成电弧,遇到易燃物会燃烧或爆炸,所以应 避免在易燃、易爆的环境中使用。使用乙醇的患者,应待乙醇干后使用电刀笔。 5.健全管理制度建立高频电刀使用登记本,提高警惕,遵循操作规程,防止医疗事 故的发生。 6.做好自身防护 (1)正确固定电刀线,避免缠绕,使用电刀时,不要接触患者组织。 (2)产生的烟雾及时吸净。 7.正确调节输出量如果高频电刀有效输出量不足,应检查负极板、电刀线、机器的 完好程度,不能随意增大输出功率设定值。 8.严格掌握禁忌证安装起搏器的患者禁用,体内有金属植入物的患者慎用。

高频电刀使用注意事项

高频电刀使用注意事项 临床中常见的高频电刀安全事故一般表现在负极板接触病人的部位出现烫伤,手术医生接触病人某部位后出现烫伤,更严重的引发医疗事故,为了安全使用电刀,杜绝烧伤患者和操作者,避免发生医疗事故、差错,必须严格管理,工作中始终把安全问题放在首位,要求每位护士及医师熟练掌握电刀操作的各程序及电刀的使用方法和相关问题。 1 术前准备患者不得携带金银首饰及手表,头发全部塞入帽内;放置极板以前应将病患者的皮肤处理干净,必要时要剃去过长的毛发。安置患者体位时,应注意避免肢体接触手术床金属部分,患者与金属床之间至少有4cm厚绝缘层,患者肢体应有两层床单包裹,才能保证肢体不接触金属物。患者肢体见不要出现接触,例如大腿内侧,最好用干纱布隔绝,手臂和身体分开,必要时用干纱布隔绝,患者躁动时应及时检查电极板是否移位、脱落等,如有,应关机更换。 2 防止电火花遇酒精燃烧皮肤消毒时,巡回护士要监督、提醒医师酒精不可使用过多。皮肤消毒后,待酒精完全挥发再铺无菌单或使用一次性无菌护创膜保护切口周围组织,防止无菌单被酒精浸湿。手术开始前,术者再次用酒精棉块消毒切口皮肤后,应稍停留2~3min,待酒精挥发后再启用电刀,以免因电火花遇易燃液体而致烧伤。 3 安全放置电极板高频电刀的安全使用,关键是使电刀电极板安全工作,才能预防损伤。因此,正确地安放电极板和选择安放位置,尤为重要。(1)选择理想的电刀软极板,极板的大小面积要适中,要求导电胶粘性强并容易撕脱;(2)减小电阻,粘贴电极板前清洁粘贴部位皮肤,以减少电阻,与皮肤能粘贴紧密;电极板尽可能粘在血管丰富或肌肉丰满靠近手术部位处;要避开骨性突起、脂肪组织、疤痕及血管缺乏部位;(3)手术中使用心电监护的病人,电刀电极板应距离心脏监护电极15cm以上,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应慎用电刀,以防产生干扰,影响起搏器工作;(4)电极板尽量接近手术部位;(5)使用大号电极板应避免重叠缠绕,采用螺旋式粘贴。电极板放置后,要注意检查有无“帐篷”现象,确保电极板与皮肤有效的接触面积。安装电极板后尤其要注意酒精等消毒液体不要流入负极板部位,否则可能会引起烫伤。 4 术中器械护士及巡回护士的任务当手术医生要求加大电流时,巡回护士应检查和排除下列情况后,才能调大电流:(1)电极板和夹头连接情况;(2)夹头与导线连接情况;(3)一次性高频电刀笔电极头清洁情况(有无炭化物);(4)高频电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标准版)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 项(标准版) Safety management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production management. Safety and production are in the implementation process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标准版) 一电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结构与配件由主机、电刀笔、脚控开关和回路电极(负极板)组成。 使用负极板的作用:可构成电流回路,同时降低极板处的电流密度,避免电流离开病人后返回高频电刀时继续对组织加热而灼伤病人。 2.工作原理利用475~480KHz高频电流在电刀的刀尖形成高温和放电,使组织快速脱水、分解蒸发,血液凝固,实现切割组织和凝血作用。 二使用电刀的禁忌症: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止使用高频单极电刀或咨询心内科医生。三电刀安全使用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一)首先评估病人是否适合使用电刀,根据手术选择合适品牌的电刀,检查电源、电极线路有无断裂和金属线外露。

(二)选择并检查负极板:检查导线和夹头;选择大小形状合适的负极板(15Kg以下的小儿应选用婴幼儿极板),检查导电胶的粘附力。 (三)评估病人皮肤,选择合适的部位安装负极板并将极板插头连接至机器。 合适的安装部位:尽量靠近手术部位(但不少于15cm)的平坦的血管丰富的肌肉区;局部皮肤剔除毛发并保持清洁干燥;与手术部位不可左右交叉;距ECG电极15cm;环路中不能有金属移植物、起搏器、心电图电极;极板的长边接近高频电流的来向。 不合适的安装部位:皮肤皱褶和骨性隆起、疤痕、脂肪较厚、身体负重部位、液体积聚部位。 安装负极板时要注意:极板和皮肤要紧密连接;保持极板平整,不能切割和折叠;消毒和冲洗时避免浸湿极板。 (四)连接电刀笔与机器,开机自检,显示负极板安装正确无报警指示后,调节输出功率。 (五)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方法。

高频电刀使用说明书

SERVOTOME Classic 高频电刀使用说明书 法国赛特力公司

SERVOTOME CLASSIC高频电刀使用说明 目录 配置说明 -随机配件 2 -面板 2 -背板 2 -技术数据 3 安装 -连接 3 开机 3 保养 -更换保险 4 使用建议 4 故障的排除 5 售后服务 6

随机主要配件 ●1个脚闸开关及其连接线(2米长)(图1-①) ●1条可摘电源线(2米长) 220V +接地线(图1-②)●1个电极手柄+连接线(2米长)(图1-③) ●1个中性极板+连线(2米长)(图1 -④) ●1盒10支可消毒电极和使用调节表 结构介绍 SERVOTOME 面板: ①电源开关(I/o) ②绿色电源指示灯 ③功率调节旋钮 ④黄色工作指示灯,机器工作时伴有蜂鸣音 ⑤电凝调节旋钮* 切割模式 切割+中度电凝 切割+强电凝 ⑥电极柄连线插座 * 电凝效果与电极直径有关,请参阅临床手册:I 58703 SERVOTOME的背板(图4) ①中性极板插座 ②脚闸插座 ③主电源插座 ④保险丝座

技术特点: 高频电外科设备 电源电压:50/60 Hz,230V 保险丝:Type 5×20mm 220V 2×1AT 最大功率消耗:220VA 1级设备— BF型 工作间歇:工作10s/30s 输出功率:42W + 20% 输出频率:1.8MHz+0.7 外形体积:长:170mm 宽:140mm 高:65mm 安装 连接: 提示:如果与当地电源不匹配,请找专业电工帮助,连接至当地电源,然后进行以下连接。 SERVOTOME 面板的各项连接(图6) * 将电极柄连线接入插座① SERVOTOME 背板的各项连接(图7) * 将中性极板连线接入插座① * 将脚踏开关连线接入插座② * 将主电源线接入插座③。电源线必须插在接地线的电源插座上。机器上的电源插座内有两个保险 开机: - 机器必须连接于接地线的电源上 - 将电极固定在电极柄上 -中性极板放在病人后背与椅背之间。留意中性极板上印有“PATIENT SIDE”为朝向病人的一面 - 将开关键①置于“I”的位置,绿灯亮,显示已打开 - 调节功率③和凝血⑤ - 踩脚闸,黄灯亮伴随蜂音,此时处于切割状态,松开脚闸停止切割注意:间歇时间应为工作时间的3倍。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高频电刀的操作流程和注意事项 一、电刀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结构与配件。由主机、电刀笔、脚控开关和回路电极(负极板)组成。 使用负极板的作用:可构成电流回路,同时降低极板处的电流密度,避免电流离开病人后返回高频电刀时继续对组织加热而灼伤病人。 2.工作原理。利用475~480KHz高频电流在电刀的刀尖形成高温和放电,使组织快速脱水、分解蒸发,血液凝固,实现切割组织和凝血作用。 二、使用电刀的禁忌 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止使用高频单极电刀或咨询心内科医生。 三、电刀安全使用的操作程序和注意事项 (一)首先评估病人是否适合使用电刀,根据手术选择合适品牌的电刀,检查电源、电极线路有无断裂和金属线外露。 (二)选择并检查负极板:检查导线和夹头;选择大小形状合适的负极板(15Kg以下的小儿应选用婴幼儿极板),检查导电胶的粘附力。 (三)评估病人皮肤,选择合适的部位安装负极板并将极板插头连接至机器。 合适的安装部位:尽量靠近手术部位(但不少于15cm)的平坦的血管丰富的肌肉区;局部皮肤剔除毛发并保持清洁干燥;与手术部位不可左右交叉;距ECG电极15cm;环路中不能有金属移植物、起搏器、心电图电极;极板的长边接近高频电流的来向。 不合适的安装部位:皮肤皱褶和骨性隆起、疤痕、脂肪较厚、身体负重部位、液体积聚部位。安装负极板时要注意:极板和皮肤要紧密连接;保持极板平整,不能切割和折叠;消毒和冲洗时避免浸湿极板。 (四)连接电刀笔与机器,开机自检,显示负极板安装正确无报警指示后,调节输出功率。(五)使用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和故障排除方法。 1. 避免旁路灼伤:病人的肢体用布类包裹后妥善固定,避免皮肤对皮肤的接触(如患者手臂与身体间),不可与接地的金属接触,与金属床之间至少保持4cm厚度的干燥的绝缘层。 2. 避免设备漏电或短路:勿将电线缠绕在金属物品上;有地线装置者要连接,如威力电刀。 2. 输出功率尽可能小,使用小儿负极板输出功率要控制在常规输出功率的1/3以内。每次激励时间小于10秒,间隔应大于30秒。 3. 病人发生移动后再次检查负极板接触面积或有无移位。 4.预防环境火警:避免在有易燃易爆和挥发性气体、高氧环境环境中使用电刀(尤其是胸部或头部手术),在气道部位使用时应暂时移开氧气。 5.预防意外烧伤:尤其在使用碘酊、酒精消毒皮肤时;肠道手术禁忌使用甘露醇灌肠,肠梗阻的病人慎用电刀,以免爆炸。 6.避免操作不当导致意外伤害 注意事项: ①保持手术巾的干燥。 ②不接触目标组织时避免使用电刀。电刀笔应放于绝缘容器内。 ③尽量使用直接电凝止血法。如使用间接凝血法,应用美国威力电刀只能选CUT键, ④在常规功率下,使用效果差时,不可盲目加大功率,而应首先检查负极板与病人的接触及连情况;功率应由小到大逐渐调试。 ⑤禁止将报警系统消声,有异常声音发出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检查原因。 (五)使用完毕,正确关机和揭除负极板,检查极板下方的皮肤,用擦拭法清洁电刀笔(禁用水泡洗)。 揭除负极板的技巧:固定皮肤,缓慢地、顺着皮肤长轴和纹理水平方向整片揭除,不可牵拉

手术室电刀使用的安全管理措施

手术室电刀使用的安全管理措施 (一)病人的保护 1、使用绝缘、清洁和干燥的手术床布。 2、避免病人皮肤接触金属物品(皮肤暴露处用布巾包裹)及自身皮肤之间接触。 3、术中使用易燃性的麻醉剂、酒精类皮肤消毒剂或病人胃肠道在内存在生气体如沼气时使用电刀要慎重。 4、手术结束后将负极板整片水平自病人身体上揭除,揭除时一手固定皮肤、另一手慢慢揭除极片,负极片揭除后观察粘贴处皮肤情况。 5、避免在带电解质的液体内,如血液或生理盐水中使用高频电刀,因密集的电子束可传导其他处造成机体损伤。 (二)正确使用负极板 1、使用高质量的负极板:一次性使用,边缘完整,具有柔软度和较强的粘附力。 2、选择肌肉血管丰富的部位粘贴负极板,避免在骨隆突、瘢痕、皮肤缺损或受伤、脂肪较多的位置粘贴,并保证粘贴部位皮肤清洁、干燥、局部无毛发。 3、粘贴负极板时,其长轴应与身体的纵轴垂直,确保与粘贴部位皮肤完整而紧密接触。 4、负极板应尽量靠近手术区,避免越过身体的交叉线路,以便使电流通过的路径最短。 5、婴幼儿皮肤面积较小,注意负极板粘贴的位置,确保粘贴的效果。术中冲洗体腔时避免液体溢出浸湿极板处皮肤。 6、心电图电极片避免在电刀电流同路中,应远离活动电流至少15cm,安装心脏起搏器的病人,禁用高频电刀,以防心率失常的发生。 (三)正确使用电刀手柄 1、重复使用的电刀手柄开包前仔细检查包装的完整性、有效期、灭菌效果。 2、术前仔细检查电刀头、手柄及线的完整性,确保刀头无缺痕、弯曲,避免刀头段落体内。检查刀头、电线的橡胶外鞘是否缺损,以免漏电伤人。 3、使用过程中及时清除电刀头上的焦痂,以防止焦痂包裹电刀头,使绝缘性能增加,切割效果差,因此加大电流而造成切割部位组织烫伤。 4、停止使用电刀时,手柄放在安全的地方,不得将器械或其他物品压在手柄上,造成放电击伤病人。 5、电刀头未与组织完全接触前不要通电。 6、不可直接用水冲刷电刀线,可用湿纱布擦洗电刀头及导线,擦洗过程中不得用力拽拉导线。 (四)设备的使用及保养 1、正确连接相关组件并插牢,先连接好负极板线、电源线后,再开电源开关。 2、手术结束后控制面板上电切、电凝的功率应复零,先关电源开关,再撤电源线,整理好各组件后,电刀归位,注意保持设备的整洁、干净。 3、仪器应定期检测及保养,以免漏电伤及病人及医护人员。 (五)腔镜手术使用电刀注意事项 1、应定期检查电极有无绝缘不良,如有漏电禁止使用。使用前仔细检查腔镜器械与电极绝缘情况。 2、防止电传导引起热损伤:通电时间不可过长;电凝时电刀头不可接触金属器械及夹闭血管和管状组织上的钛夹;主要组织附近如大血管、胆管、神经等慎用或禁用电刀。 3、电凝损伤可波及5mm范围,在电凝时,注意保持与空腔脏器的间距应大于5mm,电凝离断时应尽量靠近需要切除的病变组织,如电凝胆囊动脉时应防止损伤胆管,电凝分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