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重点

合集下载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考研重点复习题库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考研重点复习题库

《⼟⼒学与基础⼯程》考研重点复习题库考试复习重点资料(最新版)资料见第⼆页封⾯第1页复习试题⼀⼀、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的回弹曲线2.次固结沉降3.地基的短期承载⼒4.柱侧负摩阻⼒5.灵敏度⼆、简答题(每⼩题13分,共40分)1.简述K0线所具有的三⽅⾯含义。

2.《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推荐的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法与分层总和法相⽐主要有哪些不同之处?3.将地基极限承载⼒pu除以安全系数K,即可得到设计所需的地基承载⼒。

试说明K的选择与哪些主要因素有关。

三、(20分)某⼟层剖⾯为:1.5m厚的粉砂表⼟层,γ=18kN/m3;其下是3m厚的粘⼟层,γsat=20kN/m3;再下⾯是4m厚的砾砂层,γsat=18.5kN/m3。

地下⽔位在粘⼟层顶⾯处。

试计算并绘出:(1)总应⼒σ、孔隙⽔压⼒u和有效应⼒σ'沿深度的分布图;(2)若在地⾯上快速施加了80kPa的⼤⾯积荷载,试作出加载后瞬时的上述各图。

四、(25分)某饱和粘性⼟试样的⼟粒相对密度为2.68,试样的初始⾼度为2cm,⾯积为30cm2。

在压缩仪上做完试验后,取出试样称重为109.44g,烘⼲后重88.44g。

试求:(1)试样的压缩量是多少?(2)压缩前后试样的孔隙⽐改变了多少?(3)压缩前后试样的重度改变了多少?五、(20分)某饱和软⼟地基,γsat=16kN/m3,cu=10kPa,φu=0°,c'=2kPa,φ'=20°,地下⽔位在地基表⾯处。

今在地基上⼤⾯积堆载50kPa,试求地基中距地⾯5m 深处、与⽔平⾯成55°⾓的平⾯上且当⼟的固结度达到90%时,⼟的抗剪强度是多少?强度的净增长值为多少?六、(25分)⾼度为8m的挡⼟墙,墙背直⽴、光滑,墙后填⼟⾯⽔平,填⼟⾯上有均布荷载q=20kPa。

填⼟分为两层,地表下3.5m范围内⼟层γ1=18.5kN/m3,c1=15kPa,φ1=22°;3.5~8m内⼟层γsat=20.0kN/m3,c2=10kPa,φ2=25°,地下⽔位在⼟层分界⾯处。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题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题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题1. 土力学的基本概念- 土力学是研究土体在各种力的作用下,其应力、应变、强度和稳定性等问题的学科。

- 土力学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土的物理性质、土的力学性质、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土的强度理论、土的压缩性、土的渗透性、土的固结理论等。

2. 土的物理性质- 土的颗粒组成、密度、孔隙比、含水量、饱和度、渗透性等物理性质对土力学性质有重要影响。

- 土的颗粒组成包括粘土、粉土、砂土和砾石等不同粒径的土粒。

3. 土的力学性质- 土的力学性质包括土的压缩性、剪切强度、弹性模量、塑性指数、液限、塑性指数等。

- 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在荷载作用下体积减小的性质,与土的孔隙比、含水量、颗粒组成等因素有关。

4.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是描述土体在外力作用下应力与应变之间关系的曲线。

- 土的应力-应变关系可以分为弹性阶段、塑性阶段和破坏阶段。

5. 土的强度理论- 土的强度理论是研究土体在外力作用下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的应力条件。

- 常见的土的强度理论有摩尔-库仑强度理论、特雷斯卡强度理论等。

6. 土的压缩性- 土的压缩性是指土在荷载作用下体积减小的性质,与土的孔隙比、含水量、颗粒组成等因素有关。

- 土的压缩性可以通过压缩试验来测定,包括一维压缩试验和三维压缩试验。

7. 土的渗透性- 土的渗透性是指土体允许流体通过的能力,与土的孔隙结构、颗粒大小和形状有关。

- 土的渗透性可以通过渗透试验来测定,包括恒水头渗透试验和变水头渗透试验。

8. 土的固结理论- 土的固结理论是研究土体在荷载作用下,由于孔隙水压力的消散而导致体积减小的过程。

- 土的固结过程可以分为主固结和次固结两个阶段。

9. 地基基础的类型和设计原则- 地基基础的类型包括浅基础、深基础、桩基础等。

- 地基基础的设计原则包括均匀分布荷载、防止不均匀沉降、确保结构安全等。

10.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 地基承载力是指地基土在建筑物荷载作用下能够承受的最大应力。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资料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资料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资料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名词解释与简答题1.界限含水量:粘性土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称为界限含水量2.土的液化:是指饱和状态砂土或粉土在一定强度的动荷载作用下表现出类似液体性质而完全丧失承载力的现象3.基桩:群桩基础中的单桩称为基桩4.深基础:埋置深度大于五米的基础5.浅基础:埋置深度不大(3-5)的基础6.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离开土体方向偏移至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7.被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在外力作用下,向土体方向偏移至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被动土压力8.静止土压力:当挡土墙静止不动,墙后土体出于弹性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9.灵敏度:原状土和重塑土试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之比10.软土: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孔隙比大,天然含水量高,压缩性高,强度低和具有灵敏度,结构性的土层11.湿限性黄土:在一定压力下受水浸湿,图结构迅速破坏并发生显著附加下沉的黄土称为湿限性黄土12.区域性地基:是指特殊土地基,山区地基以及地震区地基13.负摩阻力:当桩周相对于桩侧向下位移时,桩侧摩阻力方向向下,称为负摩阻力14.单桩承载力:是指单桩在外荷作用下,不丧失稳定性,不产生过大变形时的承载力15.单桩竖向极限承载力:是指单桩在竖向何在作用下达到破坏状态前或出现不适于继续承载的变形所对应的最大荷载16.刚性基础:本身刚度较大,受荷后基础不出现挠曲变形的基础17.隔年冻土:冬季结冰,一两年内不融化的土称为隔年冻土18.土洞:是岩溶地区可溶性岩层的上覆土层在地表水冲蚀或地下水潜蚀作用下所形成的洞穴19.冻胀力土在冻结时由于体积膨胀对基础产生的作用力称为土的冻胀力20.季节性冻土是指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冻土21.土力学是利用力学的一般原理,研究土的物理化学和力学性质及土体在荷载,水,温度等外界因素作用下工程性状的应用科学22.冻结力冻土与基础表面通过冰结晶胶结在一起,这种胶结力称为冻结力23.墩基础是一种利用机械或人工在地基中开挖成孔后灌注混凝土形成的长径比较小的大直径桩基础24.盐渍土是指易溶盐含量大于0.5%,且具有吸湿,松胀等特性的土25.沉井是一种利用人工或机械方法清楚井内土石,并借助自重或添加压重等措施克服井壁摩阻力逐节下沉至设计标高,再浇筑混凝土封底并填塞井孔,成为建筑物基础的井筒状构造物26.建筑基坑是指为进行建筑物基础或地下室的施工所开挖的地面一下空间27.复合地基是指天然地基和部分杂填土地基在地基处理过程中部分土体得到增强或被置换,或在这些地基中设置加筋材料而形成增强体,由增强体和其周围地基土共同承担上部荷载并协调变形的人工地基28.浅基础指基础埋置深度不大(3-5米)的地基29.膨胀土:是指土中黏粒成分主要由亲水性矿物组成,同时具有显著的吸水膨胀和失水收缩特性,其自由膨胀率大于或等于40%的黏性土30.简单土坡:指土坡的坡度不变顶面和底面水平且土质均匀,无地下水31.土的结构:指土颗粒或集合体的大小与形状表面特征排列形式以及他们之间的连接32.计算宽度:33.红粘土地基:地基作用的环境是在具有高塑红粘土地区的地基1土由哪几部分组成?土中水分为哪几类?其特征如何?对土的工程性质影响如何?土体一般由固相、液相和气相三部分组成(即土的三相)。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重点概念总结范本(二篇)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重点概念总结范本(二篇)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重点概念总结范本土力学与基础工程是土木工程领域中的核心学科,涉及地基工程、基础工程和土木结构等方面。

以下是一份关于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的重点概念总结范本。

1. 土力学基本原理:- 土体力学性质:包括土体的体积重、孔隙比、含水量、固结性、塑性指数等。

- 土体力学行为:弹性、塑性、黏塑性、强度、变形等。

- 静力平衡原理:土体在受力下达到平衡的条件。

- 应力应变关系:弹性模量、剪切模量、泊松比等。

2. 地基工程:- 地基基础分类:浅基础(如承台、基础板等)和深基础(如桩基、墙体基础等)。

- 地基改良:包括土体固结、振实、排水、加固等。

- 基础设计:根据土体力学性质和工程要求,确定合理的基础尺寸和承载力。

- 地基沉降:预测和控制地基沉降,避免建筑物沉降过大导致损坏。

3. 基础工程:- 地基承载力:地基承载能力能够支撑建筑物荷载的能力。

- 地基沉降:建筑物施工后,地基由于荷载作用而产生的沉降。

- 地基基础类型:表层基础、悬臂基础、连续基础、单桩基础等。

- 基础稳定性:基础稳定性分析和设计,避免因土体不稳定而导致的倒塌。

4. 土木结构:- 结构荷载:设计建筑物承受的荷载,包括自重、人员荷载、雪荷载、风荷载等。

- 结构分析:使用力学和结构力学方法,计算和模拟结构的行为和性能。

- 建筑物抗震设计:设计建筑物能够抵御地震力的作用,确保结构的安全。

- 结构材料:混凝土、钢材、木材等材料在土木结构中的应用和性能。

5. 地震工程:- 地震力作用:地震引起的水平地震力和垂直地震力对建筑物的作用。

- 结构抗震设计:地震力作用下,建筑物能够抵御倒塌的能力和安全性。

- 地震灾害评估:根据地震参数和结构特点,评估地震对结构的破坏程度和安全性。

6. 岩土工程:- 岩土工程参数:包括土体和岩石的强度、抗剪强度、膨胀力、渗透系数等。

- 地下开挖:岩土工程中挖掘地下空间(如隧道、地铁等)的方法和技术。

- 边坡工程:边坡的稳定性分析和设计,防止边坡滑坡和坍塌。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重点(一篇)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重点(一篇)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重点(一篇)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重点 1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重点土力学与地基基础重点第1章工程地质概述一、重点:掌握土的渗透规律。

土的生成。

重点掌握渗流力及流沙、管涌的基本概念。

掌握土的透水性、流砂、潜蚀、地下水升降等对建筑工程的影响。

了解主要造岩矿物的物理性质,岩石的分类和主要特征;第四纪沉积物的类型、分布规律及特征;第四纪沉积物类型及其工程特点。

了解地下水的埋藏条件。

二、难点:褶皱构造、断裂构造,地下水的埋藏条件,土的渗透性、地下水的腐蚀性、动水力、流砂和潜蚀。

第2章土的物理性质及分类一、重点:土的三项指标。

无粘性土的密实度。

土的压实原理。

土的物理特征和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必须掌握土的物理性质指标的定义、测定、换算和应用。

掌握粘性土的物理特征和液塑限试验。

粘性土的界限含水量,粘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粘性土的灵敏度和触变性。

掌握土的颗粒级配的含义及颗粒级配累积曲线的做法、用途,区分开三大类矿物成分(高岭石、伊里石、蒙脱石)不同性质,土中水的主要形态类型。

熟悉地基土的工程分类方法。

了解粒径级配对无粘性土性质的影响。

一般了解粘土矿物、水和离子的相互作用。

了解砂类土的物理性质。

了解土的压实特性在分层压实处理地基中的应用意义。

二、难点:土的压实原理。

土的物理特征和地基土的工程分类。

粘性土的物理特征和液塑限试验。

粒径级配及其对无粘性土性质的影响。

第3章地基的应力和变形一、重点:矩形和条形荷载面积下的附加应力计算。

土的压缩性及其指标的确定。

最终沉降量的计算。

熟练掌握土的自重应力计算,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

记住中心荷载作用下和偏心荷载作用下基底压力及基底附加压力的计算公式。

运用角点法计算地基中附加应力。

要求建立地基弹性体内应力扩散概念、掌握几种典型规则的分布荷载下附加应力计算、会利用学过知识求不规则荷载作用下的附加应力;要求记住几个主要公式、条形均布荷载下应力分布规律、非均质和各向异性地基对附加应力有何影响。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总结

《土力学与地基基础》复习总结

《⼟⼒学与地基基础》复习总结第1章绪论1、基本概念⼟⼒学:是⽤⼒学的观点研究⼟各种性能⼀门科学地基:直接承受建筑物荷载的那⼀部分⼟层基础:将上部结构的荷载传递到地基中的结构的⼀部分,通常称为下部结构持⼒层:直接与基础地⾯接触的⼟层下卧层:地基内持⼒层下⾯的⼟层软弱下卧层:地基承载⼒低于持⼒层的下卧层天然地基:未经⼈⼯处理就可满⾜设计要求的地基⼈⼯地基:地层承载⼒不能满⾜设计要求,需进⾏加固处理的地基基础埋深:从设计地⾯(⼀般从室外地⾯)到基础底⾯的垂直距离浅基础:埋深⼩于5m,只需挖槽、排⽔等普通施⼯程序即可建造的基础深基础:借助于特殊施⼯⽅法建造的基础。

如桩基、墩基、沉井和地下连续墙 2、地基与基础设计的基本条件(1)作⽤于地基上的荷载效应不得超过地基容许承载⼒值。

(2)基础沉降不得超过地基变形容许值。

(3)具有⾜够防⽌失稳破坏的安全储备。

第2章⼟的物理性质和⼯程分类1、⼟的结构:(1)单粒结构;(2)蜂窝结构;(3)絮状结构 2、⼟的构造(1)层状构造;(2)分散构造;(3)裂隙构造(4)结核状构造 3、⼟的⼯程特性(1)压缩性⾼;(2)强度低;(3)透⽔性⼤ 4、⼟的颗粒级配(1)⼟的粒径: d60 —控制粒径d10 —有效粒径d30 —中值粒径(3)连续程度:Cc = d302 / (d60 ×d10 ) — 曲率系数 5、⼟的物理性质(1)⼟的物理性质指标1)⼟的密度、有效密度、饱和密度、⼲密度⼟的重度、有效重度、饱和重度、⼲重度 2)⼟粒的⽐重 3)⼟的饱和度 4)⼟的含⽔量5)⼟的孔隙⽐和空隙率(2)⽆粘性⼟的密实度:minmax max e e e e D r --=(2)不均匀程度: Cu = d60 / d10 — 不均匀系数 Cu ≥5,级配不均匀(3)粘性⼟的物理性质:(4)液性指数和塑性指数p L p I ωω-=pL pL I ωωωω--=(5)粘性⼟的灵敏度(6)粘性⼟的触变性饱和粘性⼟受到扰动后,结构产⽣破坏,⼟的强度降低。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知识点考点整理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知识点考点整理

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知识点考点整理
一、土的基本性质
1.土的成分和颗粒分布
2.土的颗粒间隙和容重
3.土的孔隙水和饱和度
4.土的压缩性和压缩变形
5.土的渗透性和渗流
二、土的力学性质
1.土的物理性质与力学性质的关系
2.土的应力状态和应力分布
3.土的应变状态和应变分布
4.土的弹性与塑性特性
5.土的强度与变形性能
三、固结与沉降
1.土的固结与压缩
2.土的沉降计算与预测
3.土的固结与沉降控制方法
四、土的稳定性
1.土的剪切强度和剪切参数
2.基于剪切强度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3.土体的剪切破坏与应力路径
五、基础工程
1.地基基础的不同类型与选择
2.地基基础的承载力计算与设计
3.基础的稳定性与下沉分析
4.基础的防滑措施与加固方法
5.基础的施工与检测要求
六、边坡和挡墙
1.边坡和挡墙的稳定性分析与设计
2.边坡和挡墙的稳定性改善与加固
3.边坡和挡墙的施工与监测
七、地下工程
1.地下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方法
2.地下结构的稳定性与安全性评估
3.地下结构的变形控制与沉降分析
八、地震与土的动力学特性
1.土的应力与应变的动态响应
2.土的动力特性与地震反应分析
3.基础工程的地震设计与抗震措施
以上仅为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的部分常见知识点和考点。

在学习和应用过程中,还需要结合实际工程案例进行分析和实践,以深入理解土力学及基础工程的理论和实践应用。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资料和答案--名词解释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资料和答案--名词解释

36.界限含水量——粘性土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

37.流网——是由流线和等势线所组成的曲线一些正交网格。

38. 土的压缩模量——是指土体在完全侧限条件下单轴受压时的应力与应变之比。

39. 主动土压力——当挡土墙向离开土体偏移至墙后土体达到极限平衡状态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主动土压力。

40. 无筋扩展基础——系指用砖、毛石、混凝土、灰土和三合土等材料组成的墙下条形基础或柱下独立基础。

36. 最优含水量——在一定的压实能下使土最容易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实度时的含水量称为最优(或最佳)含水量。

37.季节性冻土——是指冬季冻结,夏季全部融化的冻土。

38. 静止土压力——挡土墙静止不动,墙后土体处于弹性平衡状态,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为静止土压力。

39. 自然休止角——无粘性土土坡稳定的极限坡角等于内摩擦角,此坡角称为自然休止角。

40.复合桩基——桩基在荷载作用下,由桩和承台底地基土共同承担荷载,构成复合桩基。

复合桩基中基桩的承载力含有承台底的土阻力,故称为复合桩基。

36.有效应力——通过土颗粒骨架传递的力,称有效应力。

37.渗透力——水在土中渗流时,单位体积土骨架所受到的推力称渗透力。

38. 固结度——在某一荷载压力作用下,历时t的土层体积压缩量与主固结完成时的体积压缩量之比,称固结度。

39. 静止土压力——墙体在墙后土体作用下,不产生任何移动和转动时,作用在墙背上的土压力,称静止土压力。

40. 扩展基础——系指墙下钢筋混凝土条形基础或柱下钢筋混凝土独立基础。

36. 颗粒级配曲线图——由以颗粒累计百分比为纵坐标,以粒径大小的对数为横坐标组成半对数坐标曲线数。

37.临塑荷载——地基土中将要而尚未出现塑性变形区时的基底压力。

e 曲线上任两点割线的斜率。

38. 土的压缩系数——土的压缩曲线p39. 地基承载力——为满足地基强度和稳定性要求,设计时必须控制基础底面的最大压力不得大于某一界限值,这一以安全控制为准则的界限值就是地基承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复习重点第一章 绪论(1)地基:支承基础的土体或岩体。

(2)天然地基:未经人工处理就可以满足设计要求的地基。

(3)人工地基:若地基软弱、承载力不能满足设计要求,则需对地基进行加固处理。

(4)基础:将结构承受的各重作用传递到地基上的结构组成部分。

第二章 土的性质及工程分类(1)土体的三相体系:土体一般由固相(固体颗粒)、液相(土中水)和气相(气体)三部分组成。

(2)粒度:土粒的大小。

(3)界限粒径:划分粒组的分界尺寸。

(4)颗粒级配:土中所含各粒组的相对量,以土粒总重的百分数表示。

(5)土的颗粒级配曲线。

(6)土中的水和气(p9)(7)工程中常用不均匀系数u C 和曲率系数c C 来反映土颗粒级配的不均匀程度。

不均匀系数u C 反映了大小不同粒组的分布情况,曲率系数c C 描述了级配曲线分布整体形态。

工程上对土的级配是否良好可按如下规定判断:1.对于级配连续的土:5>u C ,级配良好:5<u C ,级配良好。

2.对于级配不连续的土,级配曲线上呈台阶状(见图曲线C ),采用单一指标u C 难以全面有效地判断土的级配好坏,同时需满足5>u C 和3~1=c C 两个条件时,才为级配良好,反之则级配不良。

颗粒分析实验:确定土中各个粒组相对含量的方法称为土的颗粒分析实验。

对于粒径大于的粗粒土,可用筛分法。

对于粒径小于的细粒土,则可用沉降分析法(水分法)。

(7)土的物理性质指标 三个基本实验指标 1.土的天然密度ρ土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土的密度(单位为33//m t cm g 或),即Vm=ρ。

() 2.土的含水量w土中的水的质量与土粒质量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含水量, 即%100⨯=swm m w 。

() 3.土粒相对密度s d土的固体颗粒质量与同体积4℃时纯水的质量之比,称为土粒相对密度,即111w s w S s s V m d ρρρ==()反映土单位体积质量(或重力)的指标 1.土的干密度d ρ土单位体积中固体颗粒部分的质量,称为土的干密度,并以d ρ表示:Vm sd =ρ。

() 2.土的饱和密度sat ρ土孔隙中充满水的单位体积质量,称为土的饱和密度sat ρ, 即VV m wV s sat ρρ+=, ()式中w ρ为水的密度,近似取3/1cm g w =ρ3.土的有效密度(或浮密度)ρ'在地下水位以下,单位体积中土粒的质量扣除同体积水的质量后,即为单位土体积中土粒的有效质量,称为土的有效密度ρ',即VV m ws s ρρ-='. () 反映土的空隙特征、含水程度的指标 1.土的孔隙比e土中空隙体积与土粒体积之比称为土的孔隙比e ,即sVV V e =。

()2.土的孔隙率n土中孔隙体积与总体积之比(用百分数表示)称为土的孔隙率,即%100⨯=VV n V。

() 3.土的饱和度r S土中水的体积与孔隙体积之比称为土的饱和度,以百分率计,即%100⨯=Vwr V V S 。

() 指标的换算令1=s V ,w w ρρ=1,则e V e V V +==1,,再由式()和()得w s s d m ρ=,w s w s w w d m wd m ρρ)1(,+==。

则:或ed V V m w s w s s +-=-='1)1(ρρρ e eV V n V +==1 e wd V m V V S s w V w V w r ===ρ 土的三相组成比例指标换算公式(9)若将砂土处于最松撒状态的e 称为最大孔隙比m ax e ,砂土处于最紧密状态时的e 称为最小孔隙比m in e 。

而当土粒粒径较均匀时,其min max e e -差值较小,而当土粒粒径不均匀时,其差值较大,因此利用砂土的最大最小孔隙比与所处状态的天然孔隙比e 进行比较,能综合反映土粒级配、土粒形状和结构等因素,该指标称为相对密实度r D ,即:r D 一般一百分数表示。

显然,当0=r D ,即max e e =时,表示砂土处于最疏松状态;1=r D ,即min e e =时,表示砂土处于最紧密状态。

因此,根据r D 值可把砂土的密实度状态分为下列三种:67.01>≥r D 密实 33.067.0>≥r D 中密 033.0>≥r D 松散(10)界限含水量:黏性土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分界含水量 (11)黏性土的塑性指数和液性指数 液限与塑限之差定义为塑性指数p I ,即p L p w w I -= (L w :液限; p w :塑限)塑性指数习惯上用不带“%”的百分数表示。

I p 越大,表明土的颗粒越细,比比表面积愈大,土的黏粒或亲水矿物(如蒙脱石)含量越高,土处在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就越大。

塑性指数能综合反映土的矿物成分和颗粒大小的影响,因此,塑性指数常作为工程上对黏性土进行分类的依据。

液性指数:天然含水量与分界含水量之间相对关系的指标。

即液性指数一般用小数表示。

当土的天然含水量w 小于p w 时,L I 小于0,土体处于坚硬状态,当w 大于L w 时,L I 大于1,土体处于流动状态;当w 在p w 和L w 之间时,1~0=L I ,土体处于可塑状态。

(12)黏性土的灵敏度天然状态下的黏性土,由于地质历史作用常具有一定的结构性。

工程上常用灵敏度S t 来衡量黏性土结构性对强度的影响。

u q 、'u q ——分别为原状土和重塑土式样的无侧限抗压强度。

土的灵敏度越高,其结构性越强,受扰动后土的强度降低就越明显。

(13)土的渗透及渗流水透过土空隙流动的现象,称为渗透或渗流,而土被水透过的的性质,称为土的渗透性。

(14)土的渗透系数 (15)土的压实原理在一定的压实功(能)下使土最容易压实,并能达到最大密实度的含水量称为土的最优(或最佳)含水量,用op w 表示。

与其相对应的干密度则成为最大干密度,以max ρ表示。

(16)粗粒土的压实曲线 (17)击实曲线(p33)① 峰值。

只有当土的含水量达到最优含水量时,才能达到这个峰值max ρ ② 击实曲线位于理论饱和曲线左边。

③ 击实曲线的形态。

(18)压实系数λ:工地压实时要求达到最大干密度'max ρ与室内击实试验所得到的最大干密度max ρ之比值,即maxmax ρρλ'=。

λ>1 超密(1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把土(岩)作为建筑物地基的工程分类,即把土分为岩石、碎石、碎石土、砂土、粉土、黏性土、人工填土六大类。

(20)碎石土: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含量超过全重50%的土。

(21)砂土:粒径大于2mm 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而粒径大于的颗粒超过全重50%的土。

(22)粉土:粒径大于的颗粒含量不超过全重50%,且塑性指数小于或等于10的土。

(23)黏性土:塑性指数p I 大于10的土。

(24)人工填土;指由于人类活动而堆填形成的各类土,其物质成分杂乱,均匀性较差。

根据其物质组成和成因可分为素填土(压实填土)、杂填土和冲填土三类。

复习题一、是非题1、 若土的颗粒级配曲线较平缓,则表示粒径相差悬殊,土粒级配良好。

√2、 土的相对密实度越大,表示该土越密实。

√3、 当某土样的含水量在缩限和塑限之间时,土处于可塑状态。

×4、 黏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说明黏性土处于可塑状态的含水量变化范围越大。

√5、 液性指数是指无黏性土的天然含水量和塑限的差值与塑性指数之比。

×6、 甲土的饱和度大于乙土的饱和度,则甲土的含水量就一定高于乙土的含水量。

×7、 颗粒级配曲线平缓,表明粒径大小相差较多,土粒不均匀;曲线较陡,表明土粒大小相差不多,土粒较均匀。

√8、 土的灵敏度越高,其结构性越强,工程性质就越好。

×9、 土的灵敏度定义为:原状土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经重塑后的土体无侧线抗压强度之比。

√10、 天然孔隙比大于或等于的黏性土称为淤泥质土。

× 二、选择题(填空题形式)1、 若甲乙两种图的不均匀系数相同,则两种土限定粒径与有效粒径之比值相同。

2、 黏性土的塑性指数越大,表示土的黏粒含量越高。

3、 下列黏土矿物中,亲水性最强的是蒙脱石。

4、 土的三个基本试验指标是天然密度、含水量和土粒相对密度。

5、 若土的颗粒级配曲线很陡,则表示土粒较均匀。

6、 不同状态下同一种土的重度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γγγγ'>>>d sat .7、 某砂土的天然孔隙比与其所能达到的最大空隙比相等,则该土处于最松散状态。

8、 对无黏性土的工程性质影响最大的因素是密实度。

9、 无黏性土,随着孔隙比的增大,它的物理状态是趋向松散。

10、黏性土以塑限指数p I 的大小来进行分类时,当p I 大于17为黏土。

(超了,应该不会考,书上没有,百度知道,10到17之间为粉质黏土)11、 对黏性土进行分类定名的依据是塑性指数。

第三章 土中应力计算(1)土的自重应力:土体因自身重力产生的竖向应力cz σ,即为自重应。

(2)均质土的自重应力:对于均质土(土的重度为常数),在地表以下深度z 处自重应力为z cz γσ=(3)成层土的自重应力:各土层厚度为i h ,重度为i γ,则深处z 处土的自重应力可通过对各土层自重应力求和得到,即:∑==+++=ni i i cz h h h h 1332211γλγγσΛ例题(4)柔性基础:柔性基础是指用抗拉、抗压、抗弯、抗剪均较好的钢筋混凝土材料做基础。

刚度小,就像放在地上的柔软薄膜,在垂直荷载作用下没有抵抗弯曲变形的能力,基础随地基一起变形。

(5)刚性基础:基础底部扩展部分不超过基础材料的天然地基基础。

本身刚度较大,受荷后基础不出现挠曲变形。

(6)中兴荷载作用时 (7)偏心荷载作用时⎪⎭⎫⎝⎛±+=±+=l e A G F W M A G F P 61max min (a )式中 。

对矩形基础)基础底面的抵抗矩(荷载偏心距;)矩值(作用在基底形心上的力6,;)(,23blW m W e e G F M m kN M =----+=•--1、当6/l e <时,由(a )式知0min >P ,基底压力呈梯形分布;2、当06/min ==P l e 时,,基底压力呈三角形分布;3、当06/min <>P l e 时,,也即产生拉应力,图形见书上P49。

(8)基底附加压力基底附加压力为建筑物建造后的基底压力与基底标高处原有的自重应力之差,即d p p p cd 00γσ-=-=式中 cd σ——基底处土的自重应力标准值,d cd 0γσ=;0γ——基底标高以上天然土层的加权平均重度,其中地下水位以下取有效重度;d ——基础埋置深度(m ),必须从天然地面算起,.Λ+++=321h h h d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