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优质通识教育课程

合集下载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关于印发《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及推荐使用课程资源目录》的通知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关于印发《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及推荐使用课程资源目录》的通知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关于印发《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及推荐使用课程资源目录》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教育部
•【公布日期】2007.04.16
•【文号】教师司[2007]12号
•【施行日期】2007.04.16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教师队伍建设
正文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关于印发《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及
推荐使用课程资源目录》的通知
(教师司[2007]1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
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关于2006年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征集、遴选、推荐活动有关事宜的通知》(教师厅函[2006]2号)要求,全国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专家委员会本着“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经过资格审查、初审、复审、结果公示四个阶段的工作,对各地申报的1204件教师教育课程资源进行了评审,最后认定“优秀课程资源”115件,“推荐使用课程资源”385件,“推荐中小学教师培训网站”6个。

经审核,现予以公布(见附件),供各地开展教师培养培训工作选用。

加强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建设,促进优质资源共建共享是实施全国教师教育网络联盟计划,提高教师教育质量的重要举措。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要严格把关,建立健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开发、评审、遴选机制,今后未经全国或省级教师教育课程资
源专家委员会评审通过的教师教育课程资源不能推荐使用。

各地教育行政部门和教师教育机构在中小学教师培养培训中,应采取有力措施,促进优质教师教育课程资源推广与应用,推动教师教育质量不断提高。

附件:全国教师教育优秀课程资源及推荐使用课程资源目录
教育部师范教育司
二○○七年四月十六日。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办公室(已更名),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国家知识产权局•【公布日期】2019.09.19•【文号】教发〔2019〕11号•【施行日期】2019.09.19•【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信息化正文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关于促进在线教育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教发〔2019〕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在线教育是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等现代信息技术进行教与学互动的新型教育方式,是教育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在线教育,有利于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教育体系,有利于建设“人人皆学、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学习型社会。

为促进在线教育健康、规范、有序发展,经国务院同意,现提出以下意见。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供在线教育服务,增加教育资源有效供给,创新教育组织形态,丰富现代学习方式,加快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基本原则坚持育人为本。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导向,遵循教育规律和受教育者身心发展规律,加速推广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以技术进步支撑人才培养,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

坚持改革创新。

精准把握和对接教育新需求,完善共建共享、开放灵活的在线教育模式,变革教育服务供给方式,解决教育传统模式难以有效处理的难点堵点问题,拓展教育发展新空间。

坚持融合融通。

加快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推动线上教育与线下教育良性互动、校内教育与校外教育有机衔接,培育教育服务新业态,全面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试行)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试行)

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试行)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3年)》(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国家教育事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实施“高等学校本科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的意见》(教高(2011)6号)和《教育部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教高(2011)8号)精神,为保证学校精品课程建设工作顺利实施,特制定《学院精品课程建设工作实施意见(试行)》。

一、目标与任务精品课程建设,旨在促进教育教学观念转变,引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推动学校优质课程教学资源、紧缺课程教学资源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共建共享,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服务学校转型发展总需求。

为适应学校发展的新需求,结合高等教育发展趋势和教学改革成果,拟采取招标建设和遴选准入两种方式建设一批精品课程。

精品课程建设包括通识教育课程、专业教育课程、实践教育课程。

经过校院两级建设,形成多层次、多类型的优质课程教学资源共建共享体系,为学校师生提供优质的课程教学资源。

二、组织与实施(一)组织与建设教务处负责精品课程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制订校级精品课程建设计划,并按照学校制定实施人才培养方案的特点和要求。

建立精品课程“准入”与“退出”机制,由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制订课程建设计划和遴选、评价标准,分类指导和组织精品课程建设和使用,确保课程教学的高质量。

教师团队是精品课程建设的主体,建立和实行主讲教师负责制,按照精品课程建设要求,根据办学特色和学科专业优势做好精品课程的建设计划,组织好教师团队建设精品课程,确保课程质量。

鼓励开课单位采取院际联合、学校与社会联合等方式,报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核通过后建设精品课程,实现课程共建共享。

(二)申报与评审采取遴选准入方式的精品课程,由各二级学院统一向教学指导分委员会推荐,教学指导分委员会审核通过后,推荐到校级教学指导委员会审批通过后报教务处审定备案。

创造优质通识课程 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创造优质通识课程  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

创造优质通识课程培养学生科学文化素质作者:王宏斌王金发来源:《中国大学教学》2013年第03期摘要:为发挥精品课程的辐射效应,从2008年起,先后创建了“现代生命科学导论”、“细胞科学与社会”、“基因、疾病与健康”、“如何上大学”等四门通识课程,围绕细胞与基因,组成了微型生命科学通识课程群。

为提高课程的质量,激发非生命科学专业学生的兴趣,确立课程群以“敬畏生命、珍爱生命”为主线、以“生命源于父母、安于社会、强于自身”为内涵,以此提高学生对生命的理解与认识,铸造人生的价值与辉煌。

关键词:通识课程;基因;细胞;文化素质中山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细胞生物学与遗传学研究性教学团队”是国家级教学团队,承担“细胞生物学”、“现代生命科学”、“细胞与遗传学实验”等三门国家级精品课程。

如何利用精品课程资源创建优质通识课程、更好地发挥国家级教学团队的作用,是我们近几年着力进行通识课程建设的重点。

一、通识教育与育人2011年胡锦涛主席在庆祝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大会上对青年学生提出了三点希望:要把文化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紧密结合起来,刻苦学习科学文化知识,积极加强自身思想品德修养,立为国奉献之志,立为民服务之志,以实际行动创造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时代的业绩;要把创新思维和社会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做到勤于学习、善于思考、勇于探索、敏于创新,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切实掌握建设国家、服务人民的过硬本领;要把全面发展和个性发展紧密结合起来,实现思想成长、学业进步、身心健康有机结合,努力成为可堪大用、能负重任的栋梁之材。

这三点希望可以概括为:立大志、练本领、堪重任。

这三点希望也赋予高等教育新的使命:创新文化素质教育和通识教育,培养完整的人。

提高通识教育的质量与效果,首要的是从事通识教育教师的认识高、境界高。

教育的根本是“育人”。

“育人”的主要内容是既要教“做人”又要教“做事”。

首先要教会“做人”,并使人全面发展。

教育的对象是“人”而非“物”,因此,教育的目的是“育人”而非“制器”。

通识教育核心课《航空概论》课程教学探索

通识教育核心课《航空概论》课程教学探索

Course Education Research课程教育研究2021年第16期一、前言2016年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关于促进通用航空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38号)[1],随着该意见的实施,全国各地通用航空产业蓬勃发展,湖北省也随之颁布了通用航空中长期发展规划。

湖北荆门市是全国通用航空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之一[2],建设有爱飞客镇和民航科普基地。

由于拥有通用航空制造得天独厚的优势,目前通用航空产业是荆门市一道靓丽的城市名片。

为了促进地方产业发展,加快产教融合,荆楚理工学院作为荆门市唯一本科高校提出建立通用航空学院,2016年飞行器制造工程本科专业获批招生,2018年航空概论作为通识教育核心选修课开设,目前已开设3年,主要授课对象是外专业学生。

近年来,多所高校针对航空概论类的课程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改革和探索。

代君、王秀丽等[3]将航空概论建设成在线课程———慕课(MOOC),提出了课程内容的科普性,并利用翻转课堂教学理念大大提高了学生上课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尹莉萍等提出了线上线下混合教育模式下的航空概论课程的教学探索,改革了考核机制,增加了线上讨论、作业的考核,将成绩占比提高至50%;熊威等[4]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将航空航天概论课程建设成通识课程,通过视频公开课,将案例部分教学内容提高至80%,并根据航天特色编写了相应的教材;樊玲玲等探索了民航概论课程的翻转课堂、参观考察、请一线专家作报告等多种教学方式。

基于上述的探索,本文根据不同专业的学生,基于通识课程航空概论课程,在授课内容方面增加了通用航空特色;结合传播航空精神,增加了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建立慕课,增加了考核方式,使得该课程科普性更强,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二、课程特点(一)技术理论强的知识点简化、科普化、案例化将航空概论这门课作为通识教育课程,归属于数学与自然科学模块,课程面向对象专业大多数为非航空类专业,例如食品加工、植物科学与技术、化学工程与工艺、电气自动化、物联网技术、制药工程、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英语、学前教育、市场营销、物流管理、艺术设计、传媒等专业,这些专业有些学生本身数学物理基础较弱,如果按以往直接讲述授课形式,内容按照技术理论授课,特别是流体理论、机载设备原理、发动机等容易使学生学习情绪不高,对知识难以理解。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推出“出国留学培训项目院校联展”

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推出“出国留学培训项目院校联展”

Info 14资讯2020年07月05日·第13期中国(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联合近50所国内高校在新浪网教育频道推出“出国留学培训项目院校联展”。

本次联展分两期展示,第一期于2020年6月28日至7月4日在新浪网教育频道各条新闻中展出,并于2020年6月28至7月2日在教育频道高考栏目“全国高校招生会2020网络咨询会”页面呈现。

第二期将于7月19日至25日在新浪网教育频道高考栏目以焦点图形式上线。

近200所合作院校培养高素质人才中国留学服务中心成立于1989年,是教育部直属事业单位,为留学人员和国内外机构提供出国留学、留学回国、来华留学、国际教育交流与合作和教育外事服务等多领域、全方位、一站式服务。

中国留学服务中心的业务涉及公派留学、留学行前培训、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宣传保障和网站管理、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留学人员档案管理、留学人员集体户口管理、留学人员回国就业安置、中国留学人才市场、回国创业政策咨询、“春晖杯”中国留学人员创新创业大赛、中美青年创客大赛、中国国际教育巡回展、新加坡硕博连读奖学金项目、新加坡护理医科奖学金项目、出国留学培训项目、全面战略合作项目、英国高等教育文凭项目、国际通识教育课程项目、留学中国教育展、在华留学生服务工作及留华校友联络联谊工作等。

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对外开放的步伐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学生有能力、有意愿出国留学,希望接受优质的国际教育资源,体验不同的文化和教育方式。

但国内的留学项目纷繁复杂,各种留学机构业务水平参差不齐。

为协助教育主管部门规范出国留学市场秩序,梳理和引导有关院校的跨境教育项目,建立出国留学示范样板,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于优质教育资源的需求,主动服务国家高素质人才培养战略,自2007年起,中心与国内知名高校和特色院校合作,共同建立了出国留学培训项目,旨在依托国内大学优质的教学资源和一流的外语培训师资,为我国学生顺利出国留学提供系统的培训和全方位的服务,为广大有留学意愿的学生提供一条安全、可靠的留学渠道,实现“平安留学、健康留学、文明留学、成功留学”。

回到原点:高职高专通识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回到原点:高职高专通识教育精品课程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辽 宁公安 司法管理 干部 学院 学报
“ 组织与社会交 往”课 程的构 建依 据
1 于组织 、社会的基 、关
本知 识 : 2 、独立工作的能 力 ;
3 、组织协调能 力 ;
4 、语言表 达能力 :
5 、综合分析能力; 7 、团结协作能力 :
8 、人际沟通能 力……
学 习

沈 阳 10 6 ) 1 1 1
回到原点 : 高职 高专通识教育 精 品课 程 建 设 的实践 与探 索 ※
摘 要: 在通识教育理念 向课 程艰难转换的实践 中, 在缺乏明确评价体 系指导的情况下 , 们将 建设 高职高专通识教 育精 品课程 我 的经验总结 为: 归教育 的原 点, 回 即在课程定位上 , 追问教 育的终极 目标 ; 在课 程 内容构建上 , 融合 多元 的价值取 向; 在课程 实施 中, 引领学生进行有效 学习。
实践中的高职高 专专业教育改革 也 的 、 整体 的 、 好奇 的 、 有学 习激 情和能 力 生 需求与学“ 以工作任务 引 的人才。 领 以工 作情境引领 ”专业课程的培 到“ , 养 目标 已经不满足于增长 知识、提高技 能, 还要追求培养素质。正如孟翔 飞教授
2世纪高 1 职高 划教材 ・ I 朗 专规 。j 通j 明
辽I 0啊LI 司法 管理干部皇ZH TR 一0 ∽ 0L 0唧 0喇 0 L n唧 ’ T 一H 0C ZA 宁公安 0ZH , Zo AD 学 院学报 ∞ 1 I N甘 U∽ cE
囫 辽晖安 法 理 部 院辽宁 戢宁 司 管 干 学 (公 迎
关键 词 : 通识 教 育 ; 育原 点 ; 品课 程 教 精
【 中图分类号 : 7 2 G 1
【 献 标识 码 : 文 A

2024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2024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2024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____年7月,教育部发布了《高等教育课程方案建设指南》,要求各高校依照指南的要求进行课程建设。

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我校制定了2023年的课程建设规划实施方案。

一、规划目标1.适应时代需求:按照现代化、国际化的要求,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的人才。

2.优化结构布局:合理配置各类课程的数量和质量,平衡专业课程和通识教育课程的比例。

3.提升教学质量: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开展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评价方式。

4.引领学科发展:关注前沿科技和学科领域的最新发展,更新和拓展学科课程。

二、建设原则及重点1.需求导向:根据市场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制定课程建设规划,确保所设计的课程能够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2.着眼于学生发展:创设有利于学生发展的学习环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实践动手能力和综合素质。

3.优质高效:构建优质的课程体系和高效的教学运行机制,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

4.多元化设置:结合专业需求和学生兴趣特长,设置多元化的选修课程,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三、主要任务1.深化通识教育:扩大通识教育课程的设置范围和数量,加强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2.强化专业课程建设:结合学科特点和发展需求,修订完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引进国内外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方法,提高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实用性。

3.推进选修课程体系建设:针对不同学生群体的需求,建立多样化的选修课程体系,包括学科拓展课程、实践技能课程等。

4.加强课程教学改革:探索教学内容和方式的创新,深化教学方法改革,推广问题导向、案例教学、小组合作等教学模式,改善教学效果。

5.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加强教师培训和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学能力,激发教师的创新意识。

四、实施策略1.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市场需求和学生兴趣特长,精简一些过时的课程,增加新兴学科和实用课程的设置。

2.拓展教学资源:加大对师资团队的支持力度,增加外聘教师、工程师、企业家等专业人士的授课比例,增加校外实践实习机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he End
• Thank you for your listening!
(六) 課程網站設計~3
•2.多元教材,內容豐富:
• 結合多元教材,豐富課程主題,並扣住時代脈動作 延伸教學:如各單元設置 • 「講義下載」:可將授課資料下載,作課後閱讀。 • 「問題討論」:設計延伸問題討論。 • 「進階教材」:深化主題之資料。
(六) 課程網站設計~4
•3.多管互動
•口頭報告並與班上同學就議題分享與討論。 •可利用E-mail互動,針對個別狀況傳遞訊息。
2.在學生試聽多 2.多媒體簡 次對話內容 報 學會蒐集資料並 撰寫英文報刊
應 文化專刊製作 用
小組報告
(五) 課程內容~1
• 除了基礎、核心、應用課程以外,在每 一單元開始之前,教師會先播放自製的 相關短片引起學生動機,讓學生對該主 題有初步的概念。影片內容如下:
(五) 課程內容~2
• 萬聖節 Halloween
→因此,我們認為精通語言最好的方式就是融合 語言與文化,讓學生在學習該語言文化的過程 中,學習真正有用的語言。
(二) 課程目標~1
•在國際化的世代,除了培育學生具備相當的英 語文能力,藉由語文學習本國與他國文化的異 同,是相當重要的。在文化學習中,就屬節慶 與文化的學習,最能讓學生感受到本國與他國 文化上之異同。 •本課程會以『節慶與文化』為主題,設計一系 列的課程幫助學生認識台灣與美國節慶及文化, 加強同學對美國文化、社會、價值觀的了解, 提昇對美國多元文化探索的興趣。
(四) 課程發展流程
課程名稱 教學內容 呈現方式 評量
基 節慶文化面面觀 1.介紹美國節慶 多媒體結合 小組討論及報 投影片導覽 告:比較相關的 礎 萬聖節-中元節 由來和習俗 台灣節慶及文
感恩節-中秋節 聖誕節-新年 2.英語大補帖 化之不同
核 六人行影集相關 1.進行影集主要 1.播放影集 課堂填空練習 英語能力訓練 單字片語教學 相關片段 角色對話練習 心
(三) 課程設計模式~1
•本課程設計之主題在於介紹學生中、美 不同的節慶與文化,因此,在美國的節 慶方面,就會介紹萬聖節、感恩節、聖 誕節; 台灣則是中元節、中秋節、新年 與之對應。
(三) 課程設計模式~2
基礎課程 (節慶與文化)
核心課程 (六人行影集相 關英語能力訓練) 應用課程 (文化專刊製作)
•學習單:讓學生於課後作學習成果之自我考核, 亦有助於教師對學生學習態度與深度之了解。
(七) 作業設計
• (ㄧ) 節慶與文化單元主題書面報告 • 本課程共含括三個「節慶文化」 單元, 包含萬聖節、 感恩節、聖誕節 。必須繳交書面報告電子檔書面報告 必須含括以下二方面之內容: • 分組討論之紀錄。 • 投影片觀賞心得之分享。 • (二) 六人行影集相關英語能力填空對話訓練 • 本課程共含括三次與「節慶文化」 單元「六人行 影集相關英語能力訓練」的小組對話練習, • (三) 文化專刊製作 • 學生能應用在基礎和核心課程所學的先備知識, 撰寫、編輯、製作一份節慶文化特刊。學生能使用英 文向他人介紹台灣、美國相關節慶活動、旅遊景點、 飲食特色、服裝擺設等等相關文化知識。
(六) 課程網站設計~2
•1.組織完備,畫面精美:
• 配合課程主題,設計畫面精美之網頁,以吸引學生上 網瀏覽。本課程網頁設計更力求「統整性」與「方便 性」,以協助學習者易於使用為原則。
◎「課程專區」:
• 協助學習者隨時查看課程之要求,與記錄課程相關資 訊:有「授課教師」、「課程目標」、「教學進度」、 「作業設計」、「成績考核」四項設置
(二) 課程目標~2
•美國長青影集「六人行」(Friends),是一部 由美國NBC拍攝的情景喜劇,因為本課程教學希 望學生藉由體會生活英語的趣味進而容易落實, 而「六人行」附合上述需求, 所以選擇「六人行」 中有關美國節慶及文化的部份為本課程之主要教 材。主要目標如下:
•1.增進學生基本英文能力: •2.培養學生對不同文化之積極態度: •3.培養國際觀,提升學生適應不同社會之能 力
(一) 課程設計動機及重要性~2
相輔相承
語言
文化
English Master (精s between culture and language(引自於Cortazzi & Jin, 1995)
(一) 課程設計動機及重要性~3
• 文化教學之所以重要,關鍵在於在: 1.由文法和單字學習無法真正獲得溝通能力。 2.真實情境中,能與外國人溝通的能力需具備當 地人民的生活習俗、社會價值的相關知識。
教育部優質通識教育課程
課程名稱:大一英文:英文溝通訓練
計畫主持人:國立嘉義大學 劉沛琳博士
(一) 課程設計動機及重要性~1
• 學習一種外語即是學習一種文化,故要 達到英語學習的成功境界,英美文化素 養的培植十分重要。學生藉由另一種語 言進而了解另一國的文化,或是藉由對 外國文化的深厚興趣進而激發學習外語 的動機,兩者之間的連結的關係如下圖 所示:
(五) 課程內容~3
• 感恩節 Thanksgiving
(五) 課程內容~4
• 聖誕節 Christmas
(六) 課程網站設計~1
• 網址: .tw/~s0943757/
• 課程之網頁規劃有以下三項特色:
1.組織完備,畫面精美 2.多元教材,內容豐富: 3.多管互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