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表类别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备注人文类中国

合集下载

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览表

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览表

开课学期
3 3 3 4 4 4 1 1 1 1 2 2 3 3 3 4 4 1 1 2 2 2 3 3 4 4 1 2 3 4 2 2 3 3 4 4
备注
管理、人力、市场、 会计、行政、国贸 专业不选
1200065 领导科学 1200066 现代执政党比较研究 1200067 伦理学 1200068 市场营销 1200069 1200070 1200071 1200072 1200073 1200074 1200075 1200076 1200077 1200078 1200079 1200080 1200081 1200082 1200083 1200084 1200085 1200086 1200087 1200088 1200089 1200090 1200091 1200092 1200093 1200094 1200095 1200096 1200097 1200098 1200099 1200100 社交礼仪 求职面试英语 百年诺贝尔 子午书简与文人百年 对话(1) 对话(2) 对话(3) 对话(4) 对话(5) 对话(6) 对话(7) 对话(8) 对话(9) 世纪大讲堂(1) 世纪大讲堂(2) 世纪大讲堂(3) 世纪大讲堂(4) 世纪大讲堂(5) 世纪大讲堂(6) 世纪大讲堂(7) 世纪大讲堂(8) 世纪大讲堂(9) 百家讲坛(1) 百家讲坛(2) 百家讲坛(3) 百家讲坛(4) 法律讲堂 现代科技 高端访问 中国经济大讲堂 华人纵横天下 大国崛起
公民与 社会类
印刷、药物、制药、 管理、人力、市场、 会计、行政、国贸 专业不选 人力专业不选
系列讲座
12
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览表
课程类别 课程编号
1200001 1200002 1200003 1200004 1200005 1200006 1200007 1200008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目录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目录
6
摄影艺术赏析知识。课程从风光、人像等主要摄影门类来全方位介绍摄影艺术的知识及古今摄影名家和他们的经典代表作品。
7
建筑艺术赏析
课程旨在陶冶学生情操,掌握建筑艺术赏析的基础知识。课程主要从时间、地域、建筑类型等三个维度来全方位介绍建筑艺术的知识及古今中外建筑史上的经典代表作。
8
茶文化赏析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了解茶,欣赏茶,选择适合自己的茶的能力。主要内容有茶的发展历程、茶的起源、茶的饮用、茶经茶典、茶文茶韵、茶人茶事、茶与儒释道以及茶的未来等。
9
瓷器艺术赏析
课程旨在使学生了解瓷器的发展历程,培养学生瓷器的鉴赏能力。课程沿着瓷器历史演变的脉络,总结了各阶段瓷器的特点和惊世之作,内容丰富多彩。
10
服装美学
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服装美学常识、服饰文化等。主要包括着装引导、美学深化等。
3
音乐赏析
课程旨在培养学生音乐艺术的鉴赏力,提高学生的音乐休养和文化素养。主要内容有西方音乐、民族音乐、传统音乐、现代音乐等。
4
中国美术赏析
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修养,了解中国美术的发展历程。主要内容有山水画、人物画、花鸟画等。
5
书法艺术赏析
课程旨在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感受到书法之美,掌握书法鉴赏基本知识。主要内容有书法艺术的知识及古今书法名家和他们的经典代表作品等。
通识教育网络课程目录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简介
1
利明书法教程(上、下)
课程旨在提升学生的审美意识,掌握书法艺术的基础知识。主要内容有真书、行书、隶书的临古;用笔、结体、章法、墨法等技巧;书法的幅式、落款、题识、用印等知识。
2
西方艺术赏析(上、下)
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给学生以美的享受。主要内容有艺术流派的辨别、产生、特点、画家的经历及作品的分析、来源等。

通识选修课程领域分类表

通识选修课程领域分类表
(以上专业必选一门)


开课学院、学科门类与专业
限选课的专业
学院
相关学门
相关学类
相关专业
自然科学领域
数学院
物理院
化学院
生物院
环境院
理学
物理学类
统计学类
数学类
生物科学类
环境科学类
化学类
应用物理学
统计学
数学与应用数学
信息与计算科学
生物技术
环境科学
应用化学
化学
理工门类以外的全部专业+建筑学类专业:
(2005人)
建筑环境与设备工程
给排水科学与工程
测控技术与仪器
理工门类以外的全部专业:
(1911人)
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工业工程、工程管理、运动训练、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日语、英语、广告学、新闻学、艺术设计
(以上专业在两领域中选一门)
材料院
环境院
工学(计算机类、电子信息类除外)
材料类
电气类
工程力学类
化工与制药类
环境与安全类
机械类
建筑学类
能源动力类
土木类
仪器仪表类
材料科学与工程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自动化
工程力学
化学工程与工艺
环境工程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
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
车辆工程
建筑学
城市规划
景观学
建筑节能技术与工程
热能与动力工程
土木工程
金融学、财政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保险学、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商管理、市场营销、会计学、财务管理、电子商务、行政管理、工业工程、工程管理、运动训练、历史学、汉语言文学、日语、英语、广告学、新闻学、艺术设计、工业设计、建筑学、城市规划、景观学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类别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备注人文类中国文明史

通识教育课程一览表类别课程名称课程内容备注人文类中国文明史
优先
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保持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一门具体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社会学》是社会学学科基础核心课程,也是国内诸多知名高校的通识课程。本课程从微观到宏观介绍了社会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对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并通过对各类社会问题及其社会控制的介绍,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整体的正确认知。
中国人文经典
本课程介绍中国文化经典,重点介绍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名著。通过对经典内容、思想文化背景的介绍,深入研读重点典籍或重点篇目,了解中国人文思想的发展脉络,领会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掌握重点典籍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并学会以现代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审视传统文化经典,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承文化,开拓未来。
西方人文经典
以西方哲学为主线,通贯历史、文学、政治、宗教、军事等内容,撷取西方思想巨匠的思想精华,点评影响西方文明进程的扛鼎之作。沿着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从启蒙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从德国古典哲学到现代西方思潮的时间轴,多维度展现西方人文经典的博大精深和高贵气质。研读与导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如理想国,形而上学,人性论,纯粹理性批判,旧制度和大革命,道德情操论,正义论等。
社会类
南京文化与历史
本课程主要讲授南京历史与文化,其时间跨度从距今50多万年前的汤山猿人直至1949年南京解放,内容涉及南京历史地理概况、城市名称更迭、境内文物古迹、历史名人、传统艺术等,并重点介绍六朝石刻、明代城墙和民国时期的城市与文化建设,从而展现出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
政治学
通过对政治理论、政治互动、政府机构、外交活动以及时事政治热点问题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政府的运作过程。
优先
古代汉语
课程内容包括文选、通论、常用词三部分,文选部分主要包括历代经典文言作品,通论部分包括常见的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古代姓氏、古代服饰、古代车马、古代器具、古代音律等知识,常用词部分包括古代常见的词语及其发展情况。

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览表

通识教育选修课一览表

管理 卢毅 蒋兴艳 讲师 讲师 2 32 2
李海英
讲师
生命
宋宏新
教授
1.5 24 3
电信 刘斌 程雪红 副教授 助教 2 32+8 3 网络、管理、国贸、包装专业不选
电信
冉崇善 杨云 教授 教授 刘斌 刘炜 副教授 讲师
2
32+24
3
电信
冉崇善 杨云 付菊 刘炜
李思辉 侯涛 吴华 赵晓
教授 教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讲师
1200019
中国精神暨《道德经》 解读
1200020 材料分析测试技术
承担 单位 外语 管理 生命 外语 化工
资环
机电
任课教师
刘宗元 李海英 薛海燕 杜以向 樊国栋 谢林花 丁绍兰 赵串串 杨勇强
职称
教授 `
讲师 讲师 教授 讲师 教授 副教授 讲师
学分
学时
开课 学期
1 16 1 所有专业必选
2 32 2
《百家讲坛》之《楹联故事》(1D)
《百家讲坛》之《探秘中国汉字》(1D)
讲座
1 12 2
讲座
1 12 2 《百家讲坛》之《孔子》(2D) 《百家讲坛》之《〈论语〉心得》(4D)
讲座
1 10 3
讲座
1 14 3 《百家讲坛》之《汉代风云人物:项羽》(5D) 《百家讲坛》之《汉代国策风云》(2D)
讲座
1 18 4
思政部
房海燕
副教授
2 32 3
材料
吴建鹏
副教授
2 32 4 材料、材物、材化专业不选
15
课程类别
课程 编号
课程名称
1200021 多媒体应用基础

全校通识课程选修设置一览表

全校通识课程选修设置一览表
1
16
16
珠宝文化与珠宝鉴赏
2
32
32
环境与健康
1
16
16
人类遗传学与现代生活
2
32
32
应用写作
2
32
32
实用英语写作
2
32
32
国际经济学
2
32
32
项目管理学
2
32
32
法学人生
1
16
16
计算机信息检索
1
16
16
广告艺术鉴赏
2
32
32
经济学百年
24
24
大众理财
1
16
16
第二外语(日语)
2
32
32
卓越之道:杰出人物领导艺术品析
通识拓展
2
32
32
科技论文写作
通识拓展
2
32
32
心智启迪
逻辑和批判性思维
通识核心
2
32
32
美学原理
通识拓展
2
32
32
艺术导论
通识拓展
2
32
32
音乐鉴赏
通识拓展
2
32
32
影视鉴赏
通识拓展
2
32
32
定量与定性分析
通识拓展
2
32
32
创新方法与创新思维
通识拓展
2
32
32
人文经典
中华诗词之美
通识拓展
2
2
32
西方文化名著导读
趣味电子产品设计与制作实践
2
32
32
特种加工及工艺品设计制作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修课计划表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修课计划表

经、管、法门类专业 可免修 文学门类专业可免修 外语类专业另选 计算机类专业另选 1、 三门课中至少 选一门; 2、 计算机类专业 可另选。 体育类专业另选
学 术 能 计 力 算
语 言
256 2 64 80 80 80
体育
体育 合计
(4)120 1 30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修课计划表课程类别规定学分最少课时第一学年第二学年第三学年第四学年入学教育大学入门与专业介绍讲座报告公民教育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实践在短学期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32讲座报告历史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历史类专业可免修哲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经管法门类专业可免修文学门类专业可免修大学英语计算机类专业另选程序设计基础三门课中至少选一门
实践在短学期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形势与政策
讲座、报告
历史类专业可免修
历史 哲学
经济学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上)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下) 中国语文 大学英语 计算机概论 程序设计基础 计算机应用基础(文) 数据结构与算法
2 2 2 2 8 2 3 3 3
32 32 32 32
2 2 2 2 2 3 3 3 1 9 1 5 1 5 2 9 2 2 2
通识教育必修课程修课计划表
课程 类别
入学 教育
课 程 名 称
大学入门与专业介绍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规定 最少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第四学年 学分 课时 上 √ 下Leabharlann 上 下 上 下 上 下说 明
讲座、报告
3+ (2) 2
64 48 32
公民 教育
3 2
√ √ √ √ √ √ √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

本科人才培养方案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

Modern World Economy and International Relations
2 36 春、秋 马教院
3701013 3740001 3091006
大学生学习方法概论 文献检索(理科) 房地产市场学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Learning Introduction 2 36 春/秋
Cultural Ideas Civilization in West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 (1) History and Culture of China (2) History and Culture of Beijing
学分 学时 开课时间 开课单位
2 36
12
备注 大二(限 50 人) 大三(限 30 人)
限 40 人 限 40 人 限 30 人 限 30 人
3241002 3231001
德国概况 法语入门
3231004
法国概况
3251002 3251003 3211003 3211004 3251001 3731001 3731002
3731003

文学院
2 36

文学院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2 36

文学院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2 36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文学院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写作与表达
本课程分为两部分:有效口头表达能力培养部分,采取实训加讲解的教学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重点解决“敢于表达”的问题;第二环节重点解决“表达清楚”的问题;第三环节重点解决“即兴表达问题”。有效文字表达能力培养部分,采取实训加讲解的教学方法,主要教学内容分为三个教学环节:第一环节重点训练写作的基础能力,重点解决“写的清晰”的问题;第二阶段重点培养各类应用文写作能力,重点解决“写的规范”的问题;第三阶段重点培养写作的高级能力,重点解决“写的精彩”的问题。
西方文明史
从不同国家、地区的不同历史时期中探寻西方历史的过程,对西方文明的起源、形成、发展、面貌特征进行概述。西方文明的源头主要是希腊的理性和艺术、罗马的法律,其流则是由中世纪文化、文艺复兴、科学革命、启蒙运动、美国独立战争、法国大革命、工业革命、现代哲学思潮、现代主义、后现代……共同汇合而成。
中国人文经典
社会类
南京文化与历史
本课程主要讲授南京历史与文化,其时间跨度从距今50多万年前的汤山猿人直至1949年南京解放,内容涉及南京历史地理概况、城市名称更迭、境内文物古迹、历史名人、传统艺术等,并重点介绍六朝石刻、明代城墙和民国时期的城市与文化建设,从而展现出南京这座历史文化名城的独特风貌。
政治学
通过对政治理论、政治互动、政府机构、外交活动以及时事政治热点问题的讲解,使学生能够掌握现代国家的活动、形式和关系及政府的运作过程。
社会类
社会调查与方法
本课程的教学主要侧重于社会调查方法概念体系、社会调查的逻辑与程序、如何选择调查课题,如何进行变量测量与操作化,如何进行抽样方法与问卷设计、如何进行资料收集、处理与分析,如何撰写调查报告等内容的介绍。本课程所涉及的理论、方法是大学生必备的基础性知识。
伦理学
介绍各种伦理学流派,展望伦理学的发展前景与未来,阐述伦理学研究的对象、任务和方法,以及道德及道德现象的各种范畴和理论体系,剖析道德与社会生活的关系,并将各种伦理思想的精华贯穿于其中,在省察和扬弃传统伦理思想的基础上,提出适应中国社会发展的伦理建构问题。
语言.文化.思维
语言的符号学本质;语言的结构及其类型;语言的社会功能;语义、语篇和语用理论(如礼貌原则和言语行为理论)、语言、种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如习语的文化透视);语言和思维的的关系,包括语言范畴与概念范畴之间的关系和语言相对论;语言的演变与语言接触。
古代汉语
课程内容包括文选、通论、常用词三部分,文选部分主要包括历代经典文言作品,通论部分包括常见的古今字、异体字、通假字、文言虚词、文言句式、古代姓氏、古代服饰、古代车马、古代器具、古代音律等知识,常用词部分包括古代常见的词语及其发展情况。
人文类
科学哲学
科学哲学主要是从哲学角度考察科学的一门学科。它以科学活动和科学理论为研究对象,主要探讨科学的本质、科学知识的获得和检验、科学的逻辑结构等有关科学认识论和科学方法论方面的基本问题如科学哲学流派,科学的本质,科学方法论。
西方人文经典
以西方哲学为主线,通贯历史、文学、政治、军事等内容,撷取西方思想巨匠的思想精华,点评影响西方文明进程的扛鼎之作。沿着从古希腊到中世纪、从启蒙运动到资产阶级革命、从德国古典哲学到现代西方思潮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时间轴,多维度展现西方人文经典的博大精深和高贵气质。研读与导读的主要经典著作如理想国,形而上学,人性论,纯粹理性批判,旧制度和大革命,道德情操论,正义论等。
心理学
心理学以普通心理学为主线,适当增加社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健康心理学等内容,既探讨心理的生理机制,又探讨心理的社会制约性,既包括心理学各分支学科的研究成果,总结出心理学的一般规律,又将心理学基础理论在实际生活中进行推广和应用。
法律文化与法治
本课程分为两部分:法律文化,本部分主要采取讲授加讨论的教学方法,从理论高度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法律信仰,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法的价值;2、法的历史;3、法的本质;4、法的作用;5、法的原则等。法治社会,本部分主要采取讲授加讨论的教学方法,从实践的角度出发,结合各部门法的具体制度,重点培养学生的法治思维,主要教学内容包括:1、宪法要义;2、民法要义;3、行政法要义;4、刑法要义;6、诉讼法要义;7、国际法要义等。
本课程介绍中国文化经典,重点介绍中国历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经典名著。通过对经典内容、思想文化背景的介绍,深入研读重点典籍或重点篇目,了解中国人文思想的发展脉络,领会中国人文精神的基本内涵,掌握重点典籍的基本内容和基本精神,并学会以现代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审视传统文化经典,取其精华,弃其糟粕,传承文化,开拓未来。
科学思想史
科学思想史并不专注于史料考证和故事的阐述,它更注重于历史上科学概念及其形而上学基础的诠释,注重于这些概念及其思想体系的演变,并挖掘随着历史的变迁,科学方法和科学人类学的思考。课程内容将按照历史的脉络展开,将涉及如下内容:1.不同历史时期的科学成就与思想;2.不同地域的科学成就及思维特色;3.不同领域的科学研究及方法;4.科学工作者研究的个性特色及思维精华;5.一些科学研究及成果引起的科学人类学案例探讨。
社会学
社会学是研究保持社会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的一门具体的综合性社会科学。《社会学》是社会学学科基础核心课程,也是国内诸多知名高校的通识课程。本课程从微观到宏观介绍了社会的主要构成要素及其对个体成长与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并通过对各类社会问题及其社会控制的介绍,开阔学生视野、引导学生形成对社会整体的正确认知。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本课程由源头探寻、内涵解读、价值重估三部分构成,源头探寻部分介绍马列经典作家对价值观的哲学思考、西方普世价值的由来与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时代升华,内涵解读部分主要从国家、社会和公民三个层面阐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目标、取向和准则,价值重估部分重点点评学生当下的价值困惑及价值观现状。
通识教育选修课程一览表
类别
课程名称
课程内容
备注
人文类
中国文明史
主要是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及中西文化基本差异入手,以思想文化的纵向发展为主线,简要介绍儒释道三家的历史流变、基本精神及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主要影响,并结合中西文化论争简要介绍文化交流及文化主体意识,介绍传统文化中对中华民族、甚至人类进步产生过重大影响的标志性文明成果,课程中亦会少量加入以旧体诗词为代表的传统文学的美学解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