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漫衍生产品调查报告
动漫衍生品实训报告

一、实训背景随着我国动漫产业的蓬勃发展,动漫衍生品市场日益壮大。
为了更好地了解动漫衍生品的设计、制作和营销过程,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我参加了本次动漫衍生品实训。
实训期间,我深入了解了动漫衍生品行业的现状、发展趋势及市场前景,并亲身体验了从设计到生产的各个环节。
二、实训内容1. 动漫衍生品市场调研实训伊始,我们首先对动漫衍生品市场进行了调研。
通过查阅资料、实地考察等方式,了解了国内外动漫衍生品市场的发展状况、消费群体、市场规模等。
调研结果显示,动漫衍生品市场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尤其是以我国庞大的动漫爱好者群体为基础,市场前景广阔。
2. 动漫衍生品设计在动漫衍生品设计环节,我们学习了如何将动漫角色形象转化为具有市场价值的衍生品。
首先,我们分析了动漫角色的特点、性格、故事背景等,提炼出其核心元素。
然后,根据目标消费群体的喜好,设计出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在设计过程中,我们运用了色彩、造型、材质等多种手法,力求使产品具有独特的美感和吸引力。
3. 动漫衍生品制作在制作环节,我们了解了动漫衍生品的生产流程,包括模具制作、注塑、涂装、组装等。
通过实际操作,我们掌握了制作动漫衍生品的技巧,并熟悉了相关设备的使用。
4. 动漫衍生品营销在营销环节,我们学习了如何制定有效的营销策略,包括线上线下推广、渠道拓展、品牌建设等。
通过案例分析,我们了解了不同类型的动漫衍生品营销模式,为今后的工作积累了宝贵经验。
三、实训成果1. 提高专业素养通过本次实训,我对动漫衍生品行业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动漫衍生品设计、制作和营销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提高了自身的专业素养。
2. 拓宽视野实训过程中,我接触到了国内外优秀的动漫衍生品案例,拓宽了视野,为今后的创作提供了灵感。
3. 增强团队协作能力实训期间,我们分组合作,共同完成设计、制作和营销等任务。
通过团队协作,我们学会了如何与他人沟通、协调,提高了团队协作能力。
四、实训体会1. 动漫衍生品市场前景广阔随着动漫产业的不断发展,动漫衍生品市场逐渐成为产业链中的重要环节。
动漫衍生品调查报告

动漫衍生品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动漫衍生品是指基于动画、漫画等相关作品衍生出的各种周边产品,例如玩偶、手办、T恤、海报等。
随着动漫产业的飞速发展,动漫衍生品市场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本文旨在调查动漫衍生品市场的现状和趋势。
2. 调查方法为了获取准确的数据和信息,我们采用了以下调查方法:2.1 网络调查在网络上进行了针对动漫衍生品市场的调查问卷,通过各种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收集了来自不同地区和年龄段的用户的反馈意见。
2.2 实地访谈我们还进行了一些实地访谈,选择了几家专营动漫衍生品的实体店铺,与店主和顾客进行了交流,了解他们的购买心理和消费习惯。
3. 动漫衍生品市场现状根据我们的调查,动漫衍生品市场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3.1 市场规模持续扩大动漫衍生品市场在过去几年持续增长,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越来越多的人对动漫作品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成为动漫衍生品的潜在消费者。
3.2 品类丰富多样动漫衍生品的品类越来越丰富多样化。
除了传统的玩偶、手办等产品外,还涌现出了更多创新的产品,如卫生用品、家居饰品等。
3.3 品质要求提升随着消费者对动漫衍生品需求的提升,他们对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消费者更加关注产品的原材料、工艺和设计等方面,对于质量上乘的产品更有购买意愿。
4. 动漫衍生品市场趋势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我们认为动漫衍生品市场将呈现以下趋势:4.1 IP衍生品的热度持续高涨随着动漫作品的热度不断提升,与之相关的IP衍生品也变得越来越受欢迎。
消费者希望通过购买IP衍生品来表达对作品的喜爱和支持。
4.2 个性化定制需求增加消费者对于个性化定制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他们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定制专属的动漫衍生品,这为定制服务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
4.3 联名合作推动市场发展动漫衍生品与其他领域的联名合作也成为了市场的一大趋势。
通过与知名品牌、艺术家、设计师等的合作,动漫衍生品得到了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认可。
5. 结论与建议综上所述,动漫衍生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并且已经成为了一个多元化、创新性很强的市场。
动漫调研报告(3篇)

动漫调研报告(3篇)动漫调研报告(精选3篇)动漫调研报告篇120__年8月中旬,“首届中国沈阳东北亚acg动漫游戏展”在沈阳市辽宁省工业展览馆成功举行。
我有幸前往沈阳,作为本次动漫游戏展大会工作人员,参与并工作将近一周的时间,进行了丰富实际的社会实践,并最终完成了我关于辽宁省动漫产业的调研报告。
在建国六十周年到来之际,我国的动漫产业作为新兴产业中发展较为迅速,成绩较为领先的佼佼者,已经是国家重点扶持并大力发展的重点创意产业。
在本次报告中,内容多方面、多角度的涉及到了辽宁省动漫产业由平稳起步到快速发展的历程、“首届中国沈阳东北亚acg动漫游戏展”为辽宁省动漫产业带来的巨大推动和影响,并切合实际地结合调研所得,大胆提出我省动漫产业今后发展的新思路和新趋向。
一、辽宁动漫产业:逆势中孕育生机,发展中播种希望(一)最具活力的新兴产业随着世界范围内网络和数字技术高速发展,动漫产业越来越表现出超强产业竞争力。
去年下半年至今,金融海啸波及全世界各个国家,促使人才与资本等要素向文化产业转移,这为提升我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提供了一次难得的机遇。
如此的发展契机摆在面前,已经有很好基础的我省动漫产业,势必将会加快建设步伐,抢先成为全国动漫领域的佼佼者。
动漫行业的巨大发展潜能与广阔的市场使之成为即将崛起的产业巨人。
(1)国际现状:美日韩“动漫三国”美国:动漫的帝国。
动漫成为美国六大支柱产业之一,出口超过了汽车和航空业。
产业链从小说、动画片、游戏、漫画形成一个循环。
日本:动漫的王国。
目前全球播放的动画片、动画节目60%以上是日本做的。
产业链从故事到动漫,到影视等等,比较完整。
韩国:新兴的动漫第三大国。
动漫产业超过汽车工业,成为韩国第三大支柱产业。
产业链是从网络入手,先开发网络游戏,再推出相关衍生品,甚至根据游戏的角色来创作漫画和动画。
(2)国内动态:群雄逐鹿之势已成近年来,北京、上海、深圳、杭州、成都、无锡等众多城市纷纷将动漫产业列入经济发展规划,投入巨资建设动漫产业基地。
2024年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2024年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调研报告背景介绍动漫是指以漫画和动画片为代表的一种娱乐形式,它通过精美的画面和生动的故事情节吸引了无数的观众。
随着动漫产业的发展,动漫衍生产品逐渐成为一个独立的市场。
本文旨在对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进行调研,并分析市场规模、消费者需求和竞争格局。
市场规模分析根据行业调查数据显示,过去几年动漫衍生产品市场呈现稳步增长的态势。
根据我们的调研数据,在过去一年,动漫衍生产品的市场规模达到了XX亿美元。
预计在未来几年,这一市场规模还将持续扩大。
消费者需求分析通过对消费者的调查和采访,我们了解到消费者对于动漫衍生产品的需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多样化的产品种类:消费者对于动漫衍生产品的需求呈现多样化的趋势,包括漫画、卡通人物周边、服装、玩具等。
因此,动漫衍生产品制造商需要根据市场需求推出具有差异化的产品。
2.高品质的产品质量:消费者对于动漫衍生产品的质量要求较高,包括产品的制作工艺、材料选择等方面。
因此,制造商需要注重产品的品质控制,提升产品的竞争力。
3.注重购买体验:消费者在购买动漫衍生产品时,注重购物体验。
他们希望购物过程顺利,并能够获得个性化的服务。
因此,销售渠道需要提供便捷的购物方式,同时提供一定程度的个性化定制服务。
竞争格局分析目前,动漫衍生产品市场存在着多家竞争激烈的企业。
根据我们的调研,目前市场上的主要竞争者包括:1.企业A:企业A是市场上的领先企业,其产品种类齐全,品质有保证。
其通过与动漫品牌进行合作,推出了多款热门角色周边产品,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2.企业B:企业B是一家新兴企业,通过创新的产品设计和多样化的销售渠道吸引了一定数量的消费者。
虽然市场占有率相对较低,但其具有较大的市场潜力。
3.企业C:企业C是一家专注于高端动漫衍生产品的企业,其产品以高品质制作和高售价为特点。
虽然目标消费群体较为狭窄,但其始终保持着一定的市场份额。
市场发展趋势预测根据我们对市场发展的观察,我们认为动漫衍生产品市场在未来几年将会继续保持快速发展的势头。
2023年动漫衍生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

2023年动漫衍生品行业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情况动漫,是现代社会公认的代表日本文化的重要元素之一,因其艺术、文化等众多因素的融合,使得动漫行业得到了世界各国人民的热爱和关注。
从最早期的漫画、动画到现在的游戏、小说、配音等,动漫文化已经深入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动漫衍生品业更是因其超大的市场需求和潜力,成为了近年来极具发展前景的一个细分市场。
据统计,中国动漫产业的市场规模已达到1500亿元左右,是一个具有相当巨大的市场空间的行业。
其中,游戏衍生品、玩具模型、漫画图书、音像制品等行业的市场规模都占据了动漫衍生品市场的主要份额。
受众年龄层次也比较广泛,从小学生到中老年人皆可享受动漫带来的乐趣,这也是动漫衍生品市场能够蓬勃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市场现状1. 衍生品品质不断提升随着消费者对于动漫衍生品的需求日益增长,动漫衍生品以及其所对应的品质也不断得到了提升。
从之前黑色产业链的问题已经得到了解决,到如今不少动漫衍生品企业在强化原创、提高品质上下足了功夫,动漫衍生品的设计、生产、加工等环节都得到了很好的落实,一大批高质量的动漫衍生品涌现出来,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2. 衍生品多种多样动漫衍生品正在向多元化方向发展,从传统的漫画、动画、周边商品,到现在的游戏、音乐、文学等,动漫产业的种类越来越多,市场也随之变得更加广阔。
例如,漫画和动画的改编成为了游戏的基础,这种互联互通的衍生品形式增加了用户的选择余地;而在音乐和文学方面,很多动漫粉丝都会购买与其喜欢的作品相关的原声带、同人小说等产品。
3. 新兴市场日趋开放随着消费者对于动漫产业的兴趣日益增长,市场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往不为人知的市场也渐渐开始开放。
例如,小动漫、独立动漫、国漫等非传统动漫被加强开发,也吸引了更多的用户。
正因为如此,动漫衍生品市场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机遇,不同类型的产品、不同市场的推广和营销都将成为很重要的发展策略。
三、市场前景1. 消费升级加速动漫衍生品市场发展近年来,消费者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对于个性化、多元化的消费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也加速了动漫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动漫衍生品调查报告

动漫衍生品调查报告1. 背景介绍动漫衍生品是指以动漫作品为素材制作的各类衍生产品,包括但不限于漫画、动画、游戏、周边商品等。
动漫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在近年来逐渐得到了全球范围内的关注和喜爱。
动漫衍生品作为动漫产业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在不断发展壮大。
2. 市场规模近年来,动漫衍生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根据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全球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从2016年的500亿美元增长到了2020年的800亿美元。
其中,亚洲地区是动漫衍生品市场的主要消费地,占据了市场总额的40%以上。
3. 消费群体特征在动漫衍生品市场中,消费群体主要以年轻人为主。
他们热爱动漫文化,对动漫角色和情节有着深入的了解和热情。
此外,随着动漫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动漫衍生品的消费群体也逐渐扩大,不仅包括了青少年,还吸引了一部分成年人的兴趣。
4. 消费趋势与需求分析4.1 消费趋势 - 多元化:消费者对于动漫衍生品的需求已经不再局限于传统的漫画和动画作品,还包括游戏、周边商品等多种形式。
- 个性化定制:消费者希望能够根据自己的喜好定制独一无二的动漫衍生品,以彰显个人特色和个性品味。
- 跨界合作:动漫衍生品与其他行业的跨界合作有助于拓宽市场,吸引更多消费者的关注和购买。
4.2 需求分析 - 角色商品:消费者喜欢购买自己喜爱的动漫角色的周边商品,如印有角色图案的T恤、公仔等。
- 游戏产品:动漫衍生品中的游戏产品是消费者的热门选择之一。
他们希望能够通过游戏与自己喜欢的动漫角色进行互动。
- 吸引收藏家:一些消费者对于动漫衍生品的收藏价值非常重视,他们愿意购买稀缺的限量版或者有纪念意义的商品。
5. 衍生品市场发展趋势5.1 国内市场 - 国内动漫产业的发展势头迅猛,各类动漫展会和活动层出不穷,推动了动漫衍生品市场的发展。
- 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保持高速增长,消费潜力巨大。
5.2 国际市场 - 日本是全球动漫产业的重要中心,其动漫衍生品市场规模居于全球领先地位。
动漫衍生产品调研报告全篇

消费动机
The analysis of the research
求名动机
求实动机
求廉动机
求新动机
求美动机
模仿动机
购买动机
总结起来动漫消费者购买动机主要有六种类型
内涵性
什么样的动漫产品才是消费群体喜欢的,我们发现了四点:
第二部分
The second part
性别
不同性别对不同类型动漫衍生产品的喜爱比例
掌握动漫消费市场状况
研究消费者动漫消费需求
动漫消费者消费习惯
第一部分
proposal and summary
消费需求
人们常言“消费者就是上帝”,没有消费者就没有消费市场,有了消费者,还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背景等区分受众群体,围绕不同的受众群体,了解他们的消费动机和消费偏好、倾向等。正如日本之所以成为动漫强国,其中主要原因就是对消费者的定位清晰,能够了解不同年龄段、不同性别消费者的消费需求。
第一部分
the introduction of the report
介绍
动漫衍生产品分类a、动漫服饰:有的是T恤上有动 漫人物, 有的则是cosplay专用的和动漫人物一模一样的衣服。
b、动漫手办:纯属动漫人物的模型c、海报d、动漫主题是产品:动漫主题公园、餐饮、休闲娱乐区等 ………… ……
第三部分
proposal and summary
第三部分
proposal and summary
存在问题
欧美动画企业和日本动画企业不仅仅夺去了中国收视市场,更是在动漫衍生品授权开发方面虎视眈眈!
从全球来看,迪斯尼是全球最大的授权商,每年授权产品的销售总额约为300亿美元,单单2010年迪士尼公司的授权商品业务收入都达26.78亿美元。而迪士尼旗下的米老鼠、小熊维尼、汽车总动员,华纳旗下的猫和老鼠,尼克罗顿旗下的海绵宝宝一级美系的变形金刚芭比娃娃,甚至是日系的多啦A梦、海贼王等动漫衍生品,在中国动漫衍生品市场上都大受欢迎!
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调研报告

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调研报告一、市场背景动漫衍生产品是指根据动漫作品中的角色、故事情节等元素衍生出的各种商品,如玩偶、文具、服饰、游戏等。
随着动漫产业的兴起,动漫衍生产品市场也逐渐兴盛起来。
本报告旨在对中国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进行调研,分析市场规模、市场特点以及市场前景,为企业制定市场策略提供参考。
二、市场规模根据数据统计,中国动漫衍生产品市场规模逐年扩大。
目前,市场规模已经超过2000亿元人民币,并且还呈现出逐年增长的趋势。
其中,玩具和模型类产品占据市场份额最大,其次是服饰和文具类产品。
此外,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兴起,虚拟动漫衍生产品市场也在逐渐崛起。
三、市场特点1.受众群体广泛:动漫衍生产品市场的消费群体包括儿童、青少年以及成年人,市场潜力巨大。
2.品牌效应明显:一些知名的动漫品牌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粉丝群体,这些粉丝对于相关衍生产品的消费热情非常高涨。
3.消费者多元化需求:不同消费者对于动漫衍生产品有着各种不同的需求,如收藏、使用、送礼等。
因此,市场上的动漫衍生产品也需要具备多样性和创新性,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线上线下共同发展:动漫衍生产品市场既有线上渠道销售,如电商平台,也有线下渠道销售,如实体店面和展会。
线上线下渠道相辅相成,共同促进市场的发展。
四、市场前景根据市场分析,中国动漫衍生产品市场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首先,动漫产业的持续发展为市场提供了丰富的衍生产品资源,为企业开发出更多优质的产品提供了保障。
其次,消费者的消费意识和消费水平提高,促使动漫衍生产品市场稳步增长。
另外,随着技术的发展,虚拟动漫衍生产品市场也有望迎来快速增长。
在市场拓展方面,企业可以通过线上线下渠道的整合和市场营销策略的优化,提高市场占有率。
综上所述,中国动漫衍生产品市场具有巨大的市场规模和潜力,市场特点明显,市场前景广阔。
企业在制定市场策略时,应该充分考虑消费者的多元化需求,并不断创新和提高产品质量,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并通过线上线下渠道共同发展,抓住市场机遇,实现自身的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漫衍生产品调查报告篇一:XX-4-30 动漫产业及衍生品市场调查报告(定稿) 动漫产品及衍生品市场调研报告目录前言................................................. ...........................02 第一部分漫画出版行业发展情况一、漫画期刊杂志销售情况...........................................03 二、动漫产业链价值分布情况........................................05 三、动漫产业传播情况分析...........................................06 第二部分动漫形象授权发展情况一、动漫形象授权市场规模...........................................14 二、动漫形象授权市场优势...........................................15 三、动漫形象授权购买方式...........................................16 第三部分动漫衍生品市场发展情况一、动漫衍生品概况................................................. ....17 二、动漫衍生品经营模式. (18)三、各国动漫产业链及衍生品市场.................................21 总结................................................. ............................24 附件一:动漫产业相关企业和公司 (25)动漫产业及衍生品市场调研报告前言一个成熟的动漫产业市场必须有一条完整紧密的产业价值链,这条产业链基本包括这样一系列环节:动漫影视片的创作生产→电视台和电影院等媒体的播出和放映→动漫图书出版发行→音像制品的发行→形成版权与商标权的授权代理→衍生产品内容开发、渠道传播和策划营销。
在这些环节中,内容为根本,创意为核心,市场化为导向,制作是龙头,衍生品开发,销售渠道和策划营销是收入的保障。
越来越多的动漫衍生产品出现在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其中就包括与动漫相关的游戏、服装、玩具、小家电、食品、文具用品、主题公园、游乐场、日用品、装饰品,产品种类丰富。
动漫产业的核心是创意内容,而动漫产业70%的利润是通过衍生品实现的,而授权衍生品的开发又是动漫产业成本回收的主要途径。
第一部分漫画出版行业发展情况一、漫画期刊杂志销售情况漫画是整个动漫产业链的源头,而期刊在漫画产业链中担任最前沿的角色。
新的出版集团尝试进入杂志出版领域,例如现代出版社推出的《现代派?中国成人漫画志》等,广西出版传媒集团有限公司也联合日本的讲谈社,共同推出《劲漫画》杂志。
在纸质媒体整体下滑的今天,漫画类型杂志却吸引了更多投资者目光。
北京、上海、广州和杭州四大城市漫画杂志销售指数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而在漫画杂志占所有市场化杂志(以广告为主和以发行为主)的比例方面,除了广州与去年持平之外,其他三大城市该数值同比也都在走低。
以上两个数据的小幅下降都属于正常范围之内的起伏,与当地市场所有市场化杂志销指变化基本成正比,因此不能将数据的下降等同于漫画杂志的销售遇阻。
动漫品牌效应进一步显现,其漫画杂志销售指数反超去年的榜眼北京位居次席,成为仅次于广州的全国第二大漫画市场。
在漫画杂志运营方面,《知音漫客》、《幽默大师》和《漫画世界》逐渐与其他漫画杂志拉开距离,形成了漫画杂志的第一集团,在XX年,这种趋势则更加明显。
表1:XX年中国四大城市漫画杂志销售情况(注:红色字为比去年数值增长)表2:四大城市漫画杂志综合市场成长价值指数在北、上、广、杭四大城市杂志总体零售市场中,共有2种漫画杂志入围所有市场化杂志销售指数排名前三十,分别是排在18位的《知音漫客》和排在第29位的《漫画世界》,其中去年位第三的《知音漫客》更是以8.7的销售指数一跃成为漫画类杂志状元;在十五地杂志总体零售市场中,《知音漫客》继承了去年的发展态势,高居所有市场化杂志销售指数的第7位,将众多时尚大刊甩在身后。
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幽默漫画类杂志已经成为漫画市场的主流,其在覆盖率上已经可以媲美《故事会》等众多通俗大刊,但在零售价格和广告收入方面却依然相差甚远,如果在未来能向产业链其他方面加强辐射,其综合竞争力仍有较大提升空间。
二、动漫产业链价值点分布情况动漫产业一系列的产业链的建立对于满足国内动漫市场需求非常的重要。
像美国迪斯尼,依靠产业链。
年销售额可以达到220亿美元。
但是国内动漫企业在这些方面差距依然很大。
XX年,动漫产业总产值达到470.84亿元,相比XX年增长27.8%,其中广东省以168.67亿元排名第一,上海、湖南分别以50.90亿元、46.55亿元名列二、三位。
从细分市场来看:XX年,全国制作完成的国产电视动画片共385部220530分钟,同比增长19.57%和28.35%。
XX年,网络动漫市场规模已从XX年的1000万元增长到7900万元,增长率由25%攀升至93%。
以动漫衍生品作为动漫经济发展的动力,带动了动漫的发展,可以使我们看到更多的动漫新作品,另外还可以看到更多的动漫玩具出现。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全国有20几个省市将动漫作为新兴产业大力扶持,北京、上海、苏州、广州、深圳、大连等地相继出台优惠政策,建立了动漫产业基地;动画节、动漫展、动漫论坛、动漫培训班也层出不穷。
目前我国有大约30个动漫产业基地,大多数正在搭建框架。
在美国、日本等动画制作强国,漫画、动画、电影、图书、音篇二:动漫调查报告关于中国大学生动漫观的调查报告一、前言动漫,顾名思义,就是动画和漫画的简称。
无可否认,中国动漫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
首先,中国动漫的起步早,国际影响大。
如果将漫画创作视为动漫艺术发端的话,中国大陆的漫画创作最早可推至清朝末年。
当时,陈师曾在上海的《太平洋报》上发表过一些即兴随意之作。
1925年,丰子恺在《文学周报》上发表作品,编者将他的作品称为“漫画”,中国开始有了自己的漫画艺术。
如果将动画片制作视为动漫起点的话,1926年,万氏兄弟(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万涤寰)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动画片《大闹画室》。
1940年,万氏兄弟又完成了中国的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仅比世界上第一部长篇动画片《白雪公主》晚一年时间。
可以说中国动漫和世界动漫的发展几乎是同时起步的。
《铁扇公主》不仅在国内引起巨大反响,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日本也广受欢迎。
日本动漫大师手冢治虫就是因为童年时看过这部影片,后来才走上动漫创作的道路,并创作出如《铁臂阿童木》、《怪医秦博士》、《火鸟》这样的经典作品。
其次,中国美术片的品种多、品质优。
世界上很少有哪个国家的美术片品种可以和中国美术片的品种相匹敌。
中国美术片除了动画片以外,还有木偶片(如《阿凡提》)、真人和木偶合成的木偶片(如《小梅的梦》)、折纸片(如《聪明的鸭子》)、剪纸片(如《猪八戒吃西瓜》)、水墨动画片(如《小蝌蚪找妈妈》)等等。
这些动画片的作者,都是在影视和文学领域造诣都相当高的著名艺术家,如万籁鸣、万古蟾、万超尘、钱家骏、虞哲光、章超群、雷雨、金近、马国良、包蕾??这些作品无论在形式上,还是美感上,其品质都在动画的各个领域达到了顶尖水平。
另外,中国动画形成了独步天下的“中国动画学派”。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动画形成了举世曙目、独具风格的“中国动画学派”。
1961年至1964年,由万籁鸣导演、美影厂拍摄的大型动画片《大闹天宫》(上、下集)创造了中国美术片一个时代的辉煌。
该作品取材神话小说《西游记》,想象力丰富,在造型艺术和动画技巧都达到很高水平,并在世界上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全世界因此而知道中国有一个"Mongkey King"。
1979年,为庆祝建国30周年而摄制的宽银幕动画长片《哪吒闹海》以浓重壮美的表现形式焕发出民族风格的光彩;动画片《三个和尚》的篇幅虽短,但寓意深刻,它既继承了传统的艺术形式,又吸收了外国现代的表现手法,是发展民族风格的一次新尝试。
木偶片《阿凡提的故事》的造型夸张、语言幽默,生动地刻画了新疆维吾尔民族的传奇智慧人物阿凡提。
剪纸片在美术形式上也丰富多彩:《南郭先生》表现了汉代的艺术风格、格调古雅;《猴子捞月》使剪纸片造型产生毛茸茸的质感。
水墨画风格的剪纸片《鹬蚌相争》,形式优美、内容诙谐,动作细腻生动,丰富了剪纸片的艺术风格;水墨动画《鹿铃》抒发了友爱之情。
另外,中国美术片在中国各类影片中占有绝对的优势,它是中国影片在国际上获奖最多的一个片种。
至1986年止,有29部影片在国内获奖37次;31部影片在各种国际电影节上获奖46次。
国外舆论界曾经赞扬中国美术片在艺术上“已达到世界第一流水平”可以说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的许多中国动画片在艺术上都达到了相当的高度,是难得的文化瑰宝,也是我们用来教育后代最佳的精神食粮。
二、中国动漫现状中国原创动漫曲曲折折地走过了10年的发展道路,迎来了飞速发展的春天。
政策大力支持,动漫制作公司和动漫创作人不断涌现,动漫节此起彼伏,动漫作品纷纷面世,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
但目前中国的原创动漫依然存在着几个误区。
误区一:重技术,轻人文。
由于现在很多动漫画面都是由电脑程序写出来的,所以很多动漫人,尤其是年轻的动漫人,认为中国的原创动漫要赶上日本、欧美的动漫,必须有先进的动漫技术,要在技术上达到与其同等的水平。
其实,动漫技术与动漫艺术是并行的,动漫发展离开技术发展是不可能的,但没有艺术的动漫是没有灵魂的动漫,也不具有生命力。
技术只是一种工具,就像不同的人拿着同样的相机,但由于文化背景、素质不同,拍出来的东西就可能完全不一样。
比如美国人拍的《花木兰》,美国人有他们自己对“花木兰”的理解和创作,相信如果是中国人来创作,从造型、音乐,到对人性的理解等都会不一样,这就是文化背景的差别。
误区二:重画面,轻情节。
现在不论翻开漫画书,登录动漫网站,还是参加动漫节,你都可以看到很多炫目的贴图,画面绚丽多彩,画工精细完美。
大家争相炫耀画一幅漂亮的画,这是对动漫的一种误解。
作为真正严格意义上的动漫,画面只是动漫的肌肤表象,情节才是动漫的骨骼灵魂。
目前很多国内动漫作品都存在着剧情薄弱的问题,很多人误以为动漫就是给孩子们看的,甚至包括一些儿童心理学家,都认为孩子是一块白板,给什么学什么,不存在特别的欣赏兴趣,这使得中国原创动漫的创作走入了另一个误区——对情节的忽视。
而日本、欧美的动漫,尤其是有长久生命力的,如《猫和老鼠》、《机器猫》、《米老鼠》等,其构成故事主角的线条都非常简单,画面也非常朴实,但无不是以生动有趣的情节吸引观众,历经数十年依然经久不衰,这是非常值得我们中国动漫人学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