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蚕丝
柞蚕丝纺织品的抗皱整理技术

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柞蚕丝纺织品的抗皱整理技术柞蚕丝织物具有坚牢、耐晒、富有弹性、滑爽挺括等优点,在我国丝绸产品中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但柞蚕丝绸与真丝绸相比手感粗糙,缺乏悬垂飘逸感,而且受印染、整理等方面的制约,使其在推广和应用方面受到限制。
柞蚕丝是由两根丝素合并而成的,丝素周围附有很多丝胶颗粒。
丝素内含有色素,这些杂质较难除去。
与羊毛的角蛋白不同,丝素没有胱氨酸残基,因此在蛋白质聚合物之间不存在化学交联,而当丝纤维吸水膨胀时,聚合物间赋予纤维高干态折皱回复性的盐键发生断裂,因而丝织物的抗折皱性很差。
研究发现,采用多元羧酸作交联剂,含亚磷酸的碱金属盐作催化剂,代替传统的N-羟基整理剂进行无甲醛抗皱整理,可以获得很好耐久压烫(DP)性能,并具有优良的耐洗性。
在这些整理剂和催化剂中,具有三个或四个羧基的化合物是最有效的交联剂,次磷酸钠是最好的催化剂。
由于四羧酸如1,2,3,4-丁烷羧酸和环戊四羧酸价格较高,它们的普及受到了限制,因此用价格低的柠檬酸(CA)代替四羧酸。
1柠檬酸整理1.1实验仪器及药品实验仪器:YG(B)541-H型全自动数字式织物折皱弹性仪、YG065型电子织物强力试验仪、702-2型电热鼓风箱、Y801A型恒温烘箱、JA1203型电子秤。
实验药品:柠檬酸C6H8O7·H2O、次亚磷酸钠NaH2PO2·H2O、硼酸H3BO3、三乙醇胺(HOCH2XH2)3N。
1.2整理工艺二浸二轧(浸渍25min,轧液率80%)→水洗→烘干(80℃,2min)→焙烘(140℃~180℃,1.5min~3.5min)→热水洗(50℃)→冷水洗→烘干(70℃)。
1.3实验结果及分析1.3.1柠檬酸(CA)的浓度改变柠檬酸的浓度,测定整理后的织物的折皱回复角。
CA用量对折皱回复角的影响是明显的。
随着C专注下一代成长,为了孩子。
柞蚕丝绸

柞蚕和桑蚕 有什么不同
• 桑蚕,即“家蚕”,是指以桑叶为主食的家养蚕种,其蚕 茧和体肤一样的洁白,犹如润玉,一般产自江苏和浙江一 带,为南方特有,也是制作丝绸制品的高级原料。桑蚕的 成熟周期大致为30天左右,而且农户一年可以多次养殖, 每日暖房呵护,精心饲养,犹如宝宝般的呵护,因此我们 常冠以“蚕宝宝”的亲切称呼。桑蚕的丝质细腻洁白,光 洁度高,柔顺且弹性十足,尤其是纤维伸长率方面,要远 远优于柞蚕丝,因此用桑蚕丝制作的蚕丝被子,相对于柞 蚕丝,更蓬松、轻逸和保暖,是手工拉制蚕丝被的首选原 料,这一点已无需辩驳,几乎是人们公认的。因受成本价 格因素,柞蚕丝也经常被不法商家用来漂白,以期冒充桑 蚕丝。但由于区别大,稍有经验的顾客都能分辨
• 区别四、纤维直径不同 区别四、 • “纤维直径”不同,通俗话说,就是纤维的粗细不同,作为被子,除 了保暖、柔顺和透气之外,重量也是考核指数之一,同样的质量,同 样的效果,当然是越轻盈越好,否则跟盖厚厚的棉花毯无异,压得人 都透不过气。博蕾秀发现,而同样体积的桑蚕丝,重量要小于柞蚕丝, 这就是其丝棉 纤维不同所决定的。桑蚕丝纤维的直径为8微米,而柞 蚕丝的直径达到70微米以上,将近是桑蚕丝的9倍。 • 区别五、纤维长度和韧性不同 区别五、 • 纤维的韧性和长度,决定了该纤维以后加工成型被子的方式。目前有 手工与机制两种。桑蚕丝属于长纤维,就好比弹性十足的橡皮筋,具 有更优越的弹力和韧性,10倍延伸也不断,一只小小的蚕茧丝绵,即 使被拉至整床被子的面积,也不会出现折断裂,因此更适合手工拉制 丝被。而柞蚕丝纤维较短,弹力韧性较差,所以“机制丝绵被”多采 用柞蚕丝。 • 区别六、触摸手感不同 区别六、 • 被芯如果没盖多久,就结块,一团团集结成硬块的被子当然不保温舒 适,而桑蚕丝就能很好的解决这个问题,其优质的超细纤维,决定了 其柔顺的本质,纤维分布有规律,用手触摸明显感觉丝滑,无硬块。 而柞蚕丝摸上去却感觉干涩、粗硬,纤维分布不均。由国家质监总局 最新发布的蚕丝被行业标准(GBT24242-2009)中,也对手感和硬块 等作了明确的指示,因此桑蚕丝做的被子,更细腻、耐用,更不易结 块。
柞蚕丝的利用

巾、 裤 , 短 丝绸 袜 子 预 防脚 癣 。还 可 用 丝 素 制 造 人 造 皮
肤 , 溶性 手 术缝 线 、 可 隐形 眼镜 、 产 化 妆 品 如 防 哂 霜 , 生
淋 浴露 、 膏 等产 品 , 内市 场 已 常见 。 牙 国 柞 蚕 丝蛋 白含 有 丰 富 的 氨 基 酸 , 别 适 于 作 为 化 特 妆 品功 能性 原 料 , 添加 于化 妆 品 中 , 可显 著 提 高 化 妆 品 的 质量 及使 用 性 能 , 产 品 在 吸 湿 保 湿 , 缓 衰 老 , 使 延 美 白肌 肤 , 防止 紫外 线 损 伤 方 面 独具 特 色 。
体必 需 的 1 8种 氨 基 酸 , 中 甘 氨 酸 占 4 、 氨 酸 占 其 5 丙
2 、 氨酸 占 1 、 氨 酸 占 6 、 氨 酸 、 氨 酸 、 9 丝 2 酪 缬 亮
异 氨 酸 、 氨 酸 、 氨 酸 、 氨 酸 、 丙 氨 酸 、 氨 酸 这 苏 赖 蛋 苯 色
酒 的作 用 。 日本 学 者 平林 洁 通 通 过 对 大 白 鼠 的 实 验 也 证 明 丝 素 能 降 低 大 白 鼠 血 液 中 的 酒 精 浓 度 , 此 特 性 用 可 做 成 “ 酒 丸 ” 解 。 1 4 促 进 胰 岛 素 的 分 泌 作 用 。我 国 古 代 就 有 把 蚕 茧 . 煎 食 治 疗 糖 尿 病 的 中 药 处 方 “ 丝 汤 ” 日本 对 大 白 鼠 缫 。 的 实 验 也 证 明 了蚕 丝 肽 具 有 促 进 胰 岛 素 的 分 泌 , 以 可
性 , 绸 易 吸 湿性 是 棉 花 的 1 3倍 , 天 穿 丝 绸 内 衣 比 丝 . 夏 穿棉 花 衣 服 可 降 低 1 2 。丝 绸 还 具 有 抗 静 电性 , ~ ℃ 不
丝的特点: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

第二节天然丝一、丝的特点:蚕丝是高级的纺织原料,,有较好的强伸度,纤维细而柔软,平滑、富有弹性、光泽好、吸湿性好。
柞蚕丝具有坚牢、耐晒、富有弹性、滑挺等优点,在我国丝绸产品中占有相当的地位。
二、蚕丝的分子结构:蚕丝纤维主要由丝素和丝胶两种蛋白质组成,此外还有一些非蛋白性物质如脂蜡物质、碳水化合物、色素、矿物质等。
其化学组成和各种α氨基酸含量见表2-2与2-3。
柞蚕丝与桑蚕丝略有差异,桑蚕丝中乙氨酸含量多于丙氨酸,而柞蚕丝中丙氨酸含量多于乙氨酸。
此外,柞蚕丝含有较多支链的二氨基酸,如天门冬酸、精氨酸等,使分子结构轨整性差,结晶性也较差。
三、蚕丝的形成和形态结构(一)桑蚕丝1.蚕丝的形成:桑蚕丝是由蚕体内绢丝腺分泌出的丝液凝固而成。
绢丝腺是透明的管状器管,左右各一条,分别位于食管下面蚕体两侧,呈细而弯曲状,在蚕的头部内,两管合并为一根吐丝管。
2.蚕茧的构成:蚕到老熟后停止吃叶,开始上簇吐丝结茧。
茧的表面包围着不规则的茧丝,丝细而脆弱,称为茧衣。
茧衣里面是茧层,茧层结构紧密,茧丝排列重叠规则,粗细均匀,形成10多层重叠密接的薄丝层,是组成茧层的主要部分,约占全部丝量的70~80%。
薄丝层由丝胶胶着,其间存在有许多微小的空隙,使茧层具有一定的通气性与透水性。
最里面的茧丝纤度最细,结构松散,叫蛹衬。
茧层可剿丝,茧衣和蛹衬因丝细而脆弱不能剿丝,只能作绢纺材料。
茧层主要成分是丝素和丝胶,一般丝素占72~81%,丝胶占19~28%。
由于茧层内外部位不同,丝素与丝胶的比例也不同,外层丝胶比例较大,特别是茧衣的丝胶含量更高,而中层丝胶含量较少。
其它物质有蜡类物质、醣类物质、色素及矿物质等,约占3%。
3.蚕丝的结构形态:茧丝是由两根单丝平行粘合而成。
中心是色素,外围为丝胶。
茧丝的横截面形状呈半椭圆形或略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高度从茧的外层到内层逐渐降低。
即从外到内渐趋扁平。
茧丝的粗细,用纤度(又称条份、即旦数)表示。
纤度因蚕的品种、饲养条件不同而有差异。
桑蚕丝和柞蚕丝的区别

桑蚕丝和柞蚕丝的区别目前时常上做蚕丝被的原料主要有桑蚕丝和柞蚕丝两种。
如何区别桑蚕丝和柞蚕丝呢?两者虽然都是纯天然蚕丝,但有很大的不同:一、特性:桑蚕丝又细又长,白里微微带点黄,手感细腻光滑,有一股淡淡的动物纤维特有的气味。
用这种蚕丝制作出来的被子特别柔软、贴身,是蚕丝被中的上等品。
但是有一个缺点,使用时间较长之后,蚕丝容易收紧,导致被子变薄,降低保暖效果。
不过可以通过经常的晾晒和拍打保持其蓬松感。
柞蚕丝比桑蚕丝要短、粗,其原始颜色为灰黑色,往往要用酸缄性的化学药剂进行褪色才能为消费者所接受,因而它对人体的健康具有一定的危害性。
柞蚕丝中所含的“丝胶”较多,因此手感比较粗糙,光泽也比较暗淡,同时柞蚕丝的刚性也比较强,做成的蚕丝被与桑蚕丝相比不是很贴身。
二、来源:一般来说是这样:桑蚕丝由南方的家蚕产出的蚕丝柞蚕丝由北方的野蚕产出的蚕丝三、识别:购买蚕丝被时候桑蚕丝被子都会很清楚地标明“100%桑蚕丝”的字样。
柞蚕丝被子:一些商家标100%榨蚕丝,这样的蚕丝还是能达到一级的标准,而一般标明“100%蚕丝”或“纯天然蚕丝”,。
我们知道,很多柞蚕丝的卖家都吹嘘柞蚕丝比桑蚕丝好,有些人说桑蚕丝比榨蚕丝好,这个都有理由,如果一个产品都不好是不可能在市场生存的,只能从两面来分析1、柞蚕丝的成本相对较低,现在只有桑蚕丝成本的40-60%;不过成本就是榨蚕丝的优势2、柞蚕丝本身是灰黑色的,须经过化学漂白处理才能出售;不过现在的些技术还是可以把处理的效果达到标准,不能说榨蚕丝就是不好的,这方面桑蚕丝的优势很明显了3、蚕丝被的等级:达到标准的的100%柞蚕丝的等级可以是一级,100%的桑蚕丝也有特级和一级的分别,不能说桑蚕丝就是很好的,因为还要关系到使用,短丝容易板结,这也比不上榨蚕丝,但是长丝当然是桑蚕丝更大的优势。
希望在购买时候,首先注意标的是桑蚕丝和榨蚕丝,而且注意是不是100%的桑蚕丝或者100%榨蚕丝,而不能相信100%蚕丝被或者100%蚕丝,这样的说法有些欺骗消费者,这样的商家做出的产品不能相信.怎样鉴定蚕丝被的真假怎样鉴定蚕丝被的真假?主要是看1、静电情况,2、燃烧情况。
柞蚕丝在棉纺织领域的系列产品开发创新

林-道夫隔距0.13 ~ 0.15 mm,道夫-剥棉罗拉0.12 ~0.14 mm,生条定重15 ~ 20 g/5 m,加装双皮圈导条装置以利于成条。
并条是关键工序,原则是低速度、紧隔距、重加压。
主要工艺参数(FA306并条机):并合数 6 ~ 8 根,总牵伸倍数 6 ~ 9 倍;罗拉直径40 mm×35 mm×35 mm;罗拉中心距:前中50 mm,中后55 mm;练条定量10 ~ 15 g/5 m;胶辊以刷碳黑涂料为佳;车间温度20 ~ 30 ℃,相对湿度70%~ 85%;粗纱罗拉中心距38 mm×58 mm,细纱罗拉中心距53 mm×60 mm。
2.3 牵断成条纺纱柞绢纤维牵断成条后可直接在并条机上与其它纤维条按比例混并,即俗称的条混。
但由于存在超长纤维,因此与中长纤维混纺最为合适。
前纺的工艺原则和切断条混纺基本一致,但粗纱和细纱须采用滑溜牵伸。
粗纱中皮辊槽深0.75 mm,宽26 mm;细纱中皮辊槽深1.25 mm,槽宽18 mm,同时细纱机牵伸机构改装为纺中长纤维的设置。
柞绢丝纤维线密度在1.8 ~ 2.5 D之间。
要保证纱线的强力和条干水平,保证细纱的断头正常,要求单纱截面纤维达到一定的根数。
长纤维单纱截面纤维根数要达到40根以上;切断纤维(38 mm)和牵断纤维(平均长度40 mm)纺纱,一般要求单纱截面纤维达到55根以上。
2.4 圆梳落绵纺纱圆梳落绵纤维长度较短、整合度差、含绵粒杂质较多,可使用粗梳毛纺的纺纱系统或转杯纺加工成䌷丝纱或䌷丝混纺纱,一般纱支为Nm(10 ~ 20),其质地疏松,外表毛羽多。
织物外观粗犷,手感柔软丰满,保暖性好,风格独特,是良好的内衣及外套衣料。
3 结束语柞蚕丝属于天然蛋白质纤维,含有18种氨基酸,具有优良的保暖性和抑菌性,与人体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和性。
绢纺产品轻盈柔软、光泽柔美、吸湿性好、穿着舒适,中国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环境和辛勤劳作的蚕农,提供了柞蚕丝这种宝贵的资源,未来发展前景将非常广阔。
蚕丝的分类

(1) 柞蚕丝柞蚕有国外又称中国柞蚕,有中国种、印度种和日本种3个品系。
柞蚕生长在野外的柞树(即栎树)上,我国的柞蚕品种很多,目前放养的品种主要有一化性和二化性两种。
前者一年放养一次,所结的茧既作种茧,双是缫丝原料;后者为一年放养2次,春茧只作秋茧的种茧,秋茧为缫丝原料。
柞蚕茧的茧型比桑蚕茧大,其结茧时留在茧上的茧柄给缫丝带来一定的困难。
柞蚕丝是织造柞蚕茧绸、装饰绸以及一些工业、国防用丝织品的原料,一般用于织造中厚型丝织品。
柞蚕茧丝的平均细度为6.16dtex (5.6旦),内外层细度也不一样,一般外层平均细度为6.82dtex (6.2旦),中层平均为6.05dtex (5.5旦),内层平均细度为4.95dtex (4.5旦),都比桑蚕茧粗。
柞蚕茧的春茧为淡黄褐色,秋茧为黄褐色,而且外层较内层颜色深。
柞蚕丝的丝胶含量比桑蚕丝约少12%-15%,柞蚕丝的横截面为钝三角形。
与桑蚕丝基本相同,但较扁平些,长径约为65um,短径约为12um,越向茧的内部,长短径的差异越大,形态越扁平。
单丝是由许多细纤维集聚构成,各根纤维之间有一定的空隙,位于中心的空隙较大,*近表面的纤维较细,有利于通气和吸湿。
柞蚕丝中含有微量的单宁,它与丝胶或丝朊呈化学结合。
丝朊内外还含有色素,这些杂质在加工中很以难去除。
(2)天蚕丝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常以"物以稀为贵"来形容珍稀的物品,用此成语来形容天蚕丝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天蚕丝珍稀,价格昂贵,在国际市场上每公斤售价高达3000~5000美元,高于桑蚕丝、柞蚕丝近百倍,经济效益令人咋舌。
天蚕又名"日本柞蚕"、"山蚕"。
它是一种生活在天然柞林中吐丝作茧的一化生四眠五龄完全变态的昆虫,以卵越冬。
幼虫的形态与柞蚕酷似,只能从柞蚕幼虫头部有黑斑,而天蚕没有黑斑这一点来加以区别。
天蚕的幼虫体呈绿色,多瘤状突起,被刚毛,食山毛榉科栎属树叶上的野蚕,属于蚕的家族中一个成员,它适于生长在气温较温暖而半湿润的地区,但也能适应寒冷气候,能在北纬44度以北寒冷地带自然生息。
桑蚕丝与柞蚕丝的区别

桑蚕丝被与柞蚕丝被的区别现在南边出售桑蚕丝被的卖家说桑蚕丝比柞蚕丝好,北方出售柞蚕丝被的卖家说柞蚕丝比桑蚕丝好。
两边互相争论,使不少消费者越发含混。
南边卖家:在我国主要出产有两种蚕丝。
一种就是通常所说的桑蚕丝,就是桑蚕结的茧里抽出的蚕丝,这类蚕丝光彩白皙,手抚摸时的感觉细腻光滑,有一股淡淡的动物纤维特有的气味。
用这类蚕丝制作出来的被子出格柔软、贴身;同时也有一个缺点,就是施用一段时间然后,蚕丝之间的空隙容易收紧,导致被子变薄,饱暖的效果没有之前好。
另外一种蚕丝就是柞蚕丝(我们家的被子哦),它是用柞蚕茧出产出来的。
柞蚕属野蚕,主要生活在北方,它由人工放养在野外大山柞林之中,它以柞叶为食,与桑蚕丝相比柞蚕丝体中所含的"丝胶"比力多,导致手感比桑蚕丝手感稍差,没那么细腻,但是据生物科学家考证,柞蚕茧在层层丝的包裹中能够在零下十五度至二十五度安全越冬,而桑蚕茧只能承受零下五度到零下十五度。
所以保暖性柞蚕丝优越于桑蚕丝。
桑蚕的成熟期为28天,一年可养屡次。
柞蚕的成熟期为100天,而受天气的影响一年只能熟一次到两次。
因为生长环境以及生持久的差别,蚕丝的内部组织以及营养身分也有区分。
柞蚕丝的长度约莫在1500米摆布,而且丝的纤维较粗广,丝容空间隙大,透气性以及韧性好。
它的生持久长,采光充分,使其营养身分更丰富。
桑蚕丝明净、细腻、光滑、染色率以及缩水率好,所以桑蚕丝主要用来制作绢纺及针织成品。
这一点桑蚕丝要好于柞蚕丝。
自古就有"苏杭丝绸天下秀"的美誉。
而柞蚕丝在颠末高温脱胶杀菌然后,它的韧性强、透气性以及蓬松度好,在制作蚕丝被以及地毯方面榨蚕丝要优越于桑蚕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真丝纤维是一种天然蛋白质纤维,由于蚕品种的不同,纤维的结构与性能也具有明显的差异家蚕与柞蚕由于其种群及其生长环境的根本差别,使其产生的真丝纤维的物理性状也具有显著的差别。
许多研究人员在研究中发现。
家蚕丝与柞蚕丝的微观形态明显不同家蚕丝与柞蚕丝在同一物理或化学作用条件下.也具有不同的反应举动,这种特征也反映了纤维原纤构造上存在差异。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采用电镜扫描的办法了解两种纤维形态的差别,用离子刻蚀的办法分析家蚕丝与柞蚕丝的原纤构造特征。
采用同条件钙盐处理的办法,分析两种纤维溶胀、剥离后的形态差别性。
并进一步分析其耐离子侵蚀的差异性,以揭示两种纤维形态与特性的差别化特征。
桑蚕丝与柞蚕丝的外观形态具有明显的区别,桑蚕丝截面呈近似三角形特征,柞蚕丝截面呈扁平的椭圆形态。
桑蚕丝纤维纵向表面较光滑,柞蚕丝纤维表面存在纵向线状条纹,同时柞蚕丝纤维表面具有较为明显的不规则形态特征。
桑蚕丝纤维细腻,柞蚕丝纤维粗矿。
桑蚕丝在Ca(NO3) 溶液处理l5train时,纤维受剥离作用影响.原纤直径变小,而柞蚕丝纤维在Ca(NO3 ),溶液处理30rain时,原纤直径变小,说明二种真丝纤维材料在同种钙盐处理下,具有耐浸蚀差异性桑蚕丝纤维纵向经过离子刻蚀后,其形态与柞蚕丝有显著区别.桑蚕丝显示出了较深的被刻蚀特征,并呈现出串状形态。
而柞蚕丝的刻蚀纹主要以纤维的纵向排列为主.且刻蚀深度浅、细,纤维表面刻纹分布均匀。
这一特征显示了桑蚕丝与柞蚕丝二种纤维材料在纵向上具有明显的耐刻蚀差异性,桑蚕丝纤维表面抗离子侵蚀的能力比柞蚕丝差。
桑
蚕丝与柞蚕丝虽属同一类纤维材料,但由于种群、生长环境不同,纤维的形态与抗侵蚀性均具有显著的区别,这一差别与纤维本身的内部结构有密切关系。
蚕丝是历史最悠久的纤维,被称为最长、最结实、最细、和价格最昂贵的纤维,称之为织物的皇后。
它是一种特殊纤维,可在其未处理状态下用于织造和湿处理。
从科学、技术和审美观点来看,蚕丝纤维始终受到了人们的关注。
蚕丝的光泽、手感和悬垂性都比许多其它纺织品为好。
因为蚕丝不但能显示出酸性,而且还能显示出碱性,所以它能应用几乎所有类型的染料染色,如不溶性偶氮染料却用得不多。
还原和不溶性偶氮染料和活性染料用碱性染浴,通常可以染任何一种形状的棉纺品,然而,已知蛋白质纤维,如蚕丝,受到碱的损害比棉较为敏感。
不溶性偶氮染料染纺织品的摩擦牢度以及活性染料染色纺织品的漂白牢度均较差外,不溶性偶氮染料和活性染料都有良好或杰出的牢度性质。
这两类染料在可得到的任何色泽深度下,都能产生出鲜艳的色泽,而且比还原染料价廉。
直接、酸性、金属络合和活性染料。
桑蚕和柞蚕丝织物以及桑蚕丝都能用活性染料染色9用Procion和Remazo|染料时在染浴稍呈酸性的pH 下;用Drimalan染料时pH 为8.0。
因此,染浴pH 是活性染料染蚕丝时的重要因素。
染色的纤维基质的撕破强力稍受影响。
活性染料染色的丝织物对光和洗涤都
显示有良好的牢度性能。
为了鲜艳的色泽,丝织物可以用不溶性偶氮染料染色或印花,为在撕破强力方面保护好基本纤维基质物,可将强碱用到最低限度。
在用这些染料印花时,色酚,即偶合组分可用于印花,而并不用于浸轧,以便使织物强力损失最少。
柞蚕是野生蚕,因缺少人工管理,再加上自然环境等多方面的影响,其丝手感生硬,具有天然的黄褐色.柞蚕丝属于蛋白质纤维,除含有主要成分丝素外,还含有丝胶、脂蜡及天然色素等;另一方面,苎麻属于纤维素纤维,其成分除含有纤维素外,还含有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脂蜡及天然色素;
柞蚕茧丝由两根平行的扁平单丝并成,其主要成分为丝素和丝胶。
丝素白色半透明,有光泽,约占85%;丝胶淡褐色,约占 13%;此外还有灰分、色素等约占2%。
丝胶分层附着在丝素外围,有保护作用,能溶于沸水、热皂液和碱性溶液;丝素则不溶。
丝素由18种氨基酸组成,主要为丙氨酸、甘氨酸、丝氨酸和酪氨酸;丝胶由15种氨基酸组成,主要为天冬氨酸、丝氨酸、苏氨酸和精氨酸(见蚕丝)。
缫丝时把几粒柞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而成柞蚕丝。
柞蚕丝手感柔软而具弹性。
耐热性能良好,丝胶分层附着在丝素外围,温度高达140℃时强力才开始减弱。
耐湿性能亦强,约占85%;丝胶淡褐色,
在湿润条件下,强力能增加4%。
绝缘、强力、伸度、抗脆化以及耐酸、耐碱等性能均优于桑蚕丝。
但织物缩水率大。
生丝不易染色。
柞蚕丝纺织制品,刚性强、耐酸碱性强、色泽天然,纤维粗,保暖性好,是蚕丝被、蚕丝毯的首选。
有些厂家会用白碱等对其漂洗,但实际化学残留很低,对人没有伤害。
与桑蚕丝区别
价格上,由于桑蚕需要人工放养,占人力多,而且南方多用桑蚕丝做纱线和服装,价格高些。
柞蚕野生,且主要产地在北方,北方纺织业不发达,所以使用量小,价格自然要低。
二者各有所长,都是和人体肌肤蛋白近源的动物蛋白。
都有透气性好、防紫外线、吸湿性好的优点,所以真丝制品都是高贵的纺织商品。
价格自然要贵。
用柞蚕结茧时吐出的丝缕加工成的纤维称柞蚕丝,是织造柞丝绸的原料,在工业和国防上也有重要用途。
柞蚕茧丝由两根平行的扁平单丝并成,其主要成分为丝素和丝胶。
丝素白色半透明,有光泽,约占85%;丝胶淡褐色,约占13%;此外还有灰分、色素等,约占2% 。
缫丝时把几个柞蚕茧的茧丝抽出,借丝胶粘合而成柞蚕丝。
柞蚕丝手感柔软有弹性,耐热性良好,温度高达 140℃时强力才减弱,耐湿性亦强。
绝缘、强力、伸度、抗脆化、耐酸、耐碱等性能均优于桑蚕丝。
但织物缩水率大,生丝不易染色。
柞蚕丝染色的第一阶段是染料分子在纤维上的吸附过程,染料上染时受到二种作用力的影响[1]:一是染料负离子与真丝纤维负离子问的静电排斥力;二是染料负离子和真丝纤维负离子之间的范德华吸引力。
当染料负离子开始游离至纤维素表面时,首先受到负电荷之间的斥力,由于分子间的不断碰撞,使某些分子瞬时获得比平均更高的动能足以克服斥力时,便进一步接近纤维表面,此时纤维负离子和染料负离子间范德华吸引力和氢键引力开始处于主
导地位,吸附发生了。
为了增大染料分子在纤维表面上的吸附能力,通常使用的方法是加入某些电解质如:硫酸钠等,使纤维上的负离子得到更多的中和,使得染料负离子向纤维移动所受的静电斥力大大降低,从而降低了染料吸附时的能阻。
染料从表面向纤维内部扩散分子都是在不断地运动着,吸附在真丝纤维表面上的染料分子也不例外,借助分子运动,通过“微隙”向纤维内部扩散,并附在纤维上。
真丝纤维分子的链节上发生吸附而把纤维上色。
另外,由于在染浴中水分子进入天然茶染料染色工艺,一般可以采用两条工艺路线,一是真丝织物只染浅色的,就不用媒染发色的工艺,可采用以下工艺过程:前处理一染色一水洗一脱水一干燥;二是需要染深色或者固着的媒染发色工艺,则就采以此工艺:前处理一染色一水洗一媒染一水洗一皂洗一水洗一脱水一干燥。
同时,金属媒染有两种方法,一是先经媒染剂媒染后染色,二是先染色后经媒染剂媒染。
先媒染后染色的织物在染色过程中不易掌握,容易染花,摩擦牢度也较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