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审题立意
《审题立意》PPT课件

“那是个可怕的地方!他们自私,刻薄,没有一 个愿意帮助别人!”
“恐怕你会认为这里的人也是如此。”老人冷冷 地说。
你从这个小故事中感受到了什么?请选择你感受 最深的一点,写一篇作文。
【审题】读懂材料,抓关键句。关键句常常有暗示材 料中心的作用。材料中的关键性语句可以作为选择立 意角度的突破口。这则材料中的关键句“那太好了, 这个镇里的人也差不多” “恐怕你会认为这里的人也 是如此”“老人冷冷地说”,抓住老人变化的态度, 品味老人话中的两个“也”字。
点评:《舍》注意了多维立意。在一般的作文中, 很多考生容易将告别与伤感联系,而此文没有一丝儿 女情长,有舍必有得,给人积极向上的动力,催人奋 进,鼓舞人心。作者用诗意、凝练的语言,展示了舍 弃的内涵。
【写作训练】 以《翻过那座山》为题,写一篇记叙性文章。不
少于600字。
【满分作文】 翻过那座山
⑧
于是,带着好奇,我开始了艰难的旅程。那路异 常陡,一路上充满了荆棘丛。想到放弃,却又不愿半 途而废,便忍着疼痛和劳累,登上了顶峰,刹那间, 一束耀眼的光芒将我穿透……⑨
可想而知,在比赛中我成功夺魁。 从那以后,我便再也没有怕过“试”。
只有上路,才会知道结果;只有前进,才有机会 成功。每个人的心中都有一座难以逾越的高山。但我 深信,高山的背后定然是迷人的风景。要想看看山的 后面会是什么,就去翻越它吧!⑩
粽子包好了,那天晚上就我一个人。爸妈仍在忙, 我却陷入了深思。万物于传递中绵延不已,而我们呼 唤着我们的文化,在五月,渴求那文明传承。
点评:家庭中的小细节——吃粽子,但从这件小 事中表现了一个大主题——如何传承我们传统文化的 问题。小事表现了大主题,以小见大。
方法二 多维立意,纵向开掘求深刻 从多角度、多侧面、多空间思考,从而决定文章
2024届高考作文复习指导:如何审题立意+课件33张

开头句 结尾句 对话句 结语句
例1 巴西足球名将贝利在足坛上初露锋芒
时,一个记者问他:“你哪一个球踢得最 好?”他回答说:“下一个!”而当他在 足坛崭露头角,已成为世界著名球王,并 踢进一千多个球后,记者又问道:“你哪 一个球踢得最好?”他仍然回答:“下一 个!”
(一)一类卷:48~60分切合题意,能够从材料出发,概括提炼出“面对自身缺陷不 回避,直面不足”“运用智慧,灵活应变”“抓住关键,化解难题”“运用智慧,善于 思考”“思维开拓与创新”等紧扣材料中心的观点;能够立足自我,从“当今学子”这 一角度来写,考生身份特征明显,时代气息浓厚;结构严谨,材料丰富,论据充实,语 言表达有表现力。
结合上述材料,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 立意: • 1、因付出而重要(珍贵、不同寻常)|付出,
让你的收获更显珍贵 • 2、因为用心而美丽(独特、独一无二) • 3、美,只因自己用血汗浇灌过 • 4、有所倾注,才有所不同
多则材料作文如何审题立意
知识梳理
一、相同型
多则材料的内涵有相同之处。
对策:求同法
其方法是先逐则分析材料的内 涵,然后比较几则材料的内涵找出 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就是作文的立 意所在。
【材料】 1.有一种热带观赏鱼,在小
鱼缸里不管养多长时间,也只 能长到三寸来长。然而,将这 种鱼放到大水池中,两个月就 可以长到一尺长。
2.狼是一种有极强好奇心 的动物,它们对周围的环境总 是充满兴趣,不断体验,从而 躲避危险,发现食物,顽强地 生存下来。
(四)四类卷:25~35分偏离题意,如写心灵美、读史、选择、技术等。
审题立意

注重细节,赢得成功。
注重细节,是一种人生智慧 于细微之处见高度
阅读下面的文字,全面理解材料,自主审
题,确定立意。并说用的哪种方法审题立意。 独立思考3分钟,请同学分享思考结果。
(2017常德,23)苹果公司的创始人乔布斯为什么
不设计一个圆满的苹果,偏要用一个咬了一口、残缺 的苹果做公司的标志呢?这与乔布斯的人生经历有关。 乔布斯曾经历过三次人生变故:一次是“从贵族学校退 学”,乔布斯说,那是他人生中最棒的决定,他因退学 而转学,从此爱上了自己感兴趣的学科;另一次是“被 自己创办的公司开除”。乔布斯说,这是他人生中最棒 的遭遇,因为后来他重新创业,成就了更大的辉煌; 再一次是“被医生诊断为胰脏癌”,乔布斯说,那是他 人生中最棒的提醒,因为他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了解 与认识。原来,乔布斯本人就是一个被命运咬了一口 的苹果。
好奇,往往是科学发展的原动力。
好奇心,促进人类文明的发展。
审题立意七原则:
审题原则:整体性、筛选性
立意原则: 准确--紧扣材料 鲜明--爱憎分明 集中--突出重点 深刻--深入本质 独到--新颖独特
: 再次阅读材料二,结合妙立意三方法, 写出三种立意。小组交流,选派代表分享 讨论成果。
材料二: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 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 的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 结果整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立意:明确文章主题思想 直面挫折可以造就辉煌人生。 不经历磨难,就不会迎来人
生的蜕变。 迎难而上,绽放残缺的美。
阅读下面文字,全面理解材料,自主审题, 确定立意,并写明运用的审题技巧与立意方法。
乌鸦抓小羊 乌鸦因羡慕老鹰能从山上俯冲下来抓走小
小学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小学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1. 仔细阅读题目:审题是写好作文的首要步骤。
详细阅读题目,理解题意,并提取关键信息。
2. 理解题目要求:明确作文的要求,如写作形式、字数限制、
内容要求等。
这样可以避免偏离主题。
3. 分析关键词:在审题时,分析题目中的关键词,了解其含义
和作用。
关键词可以引导作文的写作方向。
4. 展开思维:审题后,进行大脑风暴,展开思维,找到多个角
度和思路进行立意。
5. 选择突破点:从多个角度中选择最能展示个人才华的突破点,这将使作文更具个性和独特性。
6. 确定立意:根据选择的突破点,确定作文的立意和核心思想。
立意明确,写作有目标。
7. 列出提纲:在开始写作之前,列出作文的提纲,将要表达的
观点和论据进行组织。
8. 合理安排结构:根据提纲,合理安排作文的结构,包括引言、主体段落和结论,使整篇作文条理清晰。
9. 丰富内容表达:写作时,通过丰富的词汇、生动的描写和恰
当的比喻等手法,使作文内容更加生动有趣。
以上是小学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通过遵循这些方法,可
以帮助学生写出更出色的作文。
【写作技巧】高考【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6方法(附3篇精析版模拟范文)

高考【思辨性作文】审题立意6方法(附3篇精析版模拟范文)概述带有思辨色彩的文章,总给人以深刻感、新颖感。
找到题目或材料中的"关系",是达成文章思辨性的逻辑基础。
思辨是一种对人和事物进行多角度思考的活动。
找到"关系"就可能多角度地思考问题,这是实现思辨的重要因素。
思辨在表达上往往是以相对、相反的形式出现。
找到"关系",才能在表达上实现思辨。
人和事物是具有复杂性的、多样性的、又是具有可能性的,这就为我们实现思辨性的目标提供了客观上的条件。
哲学告诉我们,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世界上一切事物和现象都是普遍联系的,这种联系是无处不在的。
联系就是"关系"。
可以这样毫不夸张地说任何题目或材料都可以找到"关系",从而写出思辨性作文,以获得青睐。
那么,怎样找到"关系"呢?技法指津1找出关键词例1:阅读下面材料,写一篇作文。
绿萝很好养,折上几枝,放进盛水的玻璃瓶里就行了。
摆在桌上,眼前一片绿意。
可让人遗憾的是,它在水里慢慢生了根之后,几乎就不在生长了,没精打采,枝蔫叶稀。
是缺少阳光吗?放到窗前晒些日子,不见起色。
是氧气不足吗?打开窗子常透透气,也没效果。
后来,试着往水里投了一把石子,原来在水中飘来飘去的根须似乎一下子有了依托,它们使劲往下扎,把石子紧紧缠住。
没过多久,绿萝就绿油油的,枝繁叶茂了。
这则材料有很强的对比性,这是材料的特征。
绿萝在没有水中石子的情形下,“枝蔫叶稀”,有了则“枝繁叶茂”。
分析一下原因,抓住材料的关键词“依托”,矛盾就迎刃而解了。
我们知道,材料无论是写动物,还是写植物,其实都是暗指人,要求我们写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
那么,人有依托和没有依托会怎样?题意豁然开朗。
2找到“角度”例1:在审题立意时,分析作文“材料”,找到矛盾的双方,分析事物之间的关系,分析破解矛盾,揭示其意义,从而达到准确立意的目的。
关系立意法就是从内在关系辨析题旨,挖掘材料的内在意义和实质。
审题步骤1.读题,找出“材料”中涉及到的人物、事物,即立意的角度。
高中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

高中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1. 仔细阅读题目作文题目是整篇作文的基石,必须仔细阅读并理解其含义。
注意关键词、主题和要求,确保理解清楚题目所要求的立意方向。
2. 分析题目类型不同类型的作文题目需要有不同的立意方法。
常见的作文类型有叙事、议论、说明等。
了解题目所属的类型,有助于选择合适的立意方法。
3. 审视关键词题目中的关键词通常是指导立意的重要线索。
仔细审视关键词,并思考它们的内涵和外延,以确定作文立意的方向。
4. 挖掘个人经验个人经验是作文立意的宝贵资源。
回想过去的经历、见闻和感受,寻找与题目相关的经验,可以为作文立意提供独到的视角和深刻的观点。
5. 进行思维导图使用思维导图来整理思路,可以帮助拓展立意的范围。
将题目作为中心节点,根据题目的不同方面构建相关的分支节点,逐步展开立意的内容。
6. 进行相关资料调研对于需要专业知识支持的题目,可以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来拓展立意的范围。
调研与题目相关的理论、实践和案例,可以为作文提供充实的内容和具体的论证。
7. 运用类比和象征手法类比和象征手法可以帮助扩大立意的视角,提供更多的思考角度。
将题目中的概念与其他领域的类似概念进行比较,或通过象征性的意象表达立意,可以使作文更具深度和表现力。
8. 培养批判思维批判思维可以帮助深入分析问题并寻找更深层次的立意。
对题目提出的观点、假设或问题进行批判性思考,挑战现有观点并提出新的见解。
9. 结合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自然环境和社会现实是丰富的立意资源。
关注当前社会热点、环境问题和人类命运,将其与作文题目进行关联,可以使作文具有现实意义和时代价值。
以上是高中作文审题立意的9种方法,通过运用这些方法,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审题并找到适合作文的立意方向。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审题立意总结(实用4篇)

审题立意总结第1篇(一)短语的审题方法1.偏正短语的审题从语法的角度分析,偏正短语的中心词应是后面的名词。
但从作文审题的角度分析,中心词往往规定了作文取材的对象或者范围。
这些词语,通常才是“题眼”所在。
只有抓住“题眼”来组织材料,才能做到中心明确。
这类题目有:吉林作文题《最美的时光》,烟台作文题《我们的节日》,杭州作文题《长大的感觉》,长沙作文题《凡人小事的背后》,漳州作文题《阅读的颜色》,呼和浩特作文题《我们班的故事》、聊城作文题《乡土情结》,内江作文题《寂寞的味道》,黄石作文题《亲切的怀恋》等。
2.动词性短语的审题作文题目中有动词或者是动词性的词语,换句话说,就是可以充当谓语的词语,那么,这个词往往就是“题眼”,选材和立意,都围绕这个“题眼”来确定。
这类题目有:泰州作文题《学着这样做》,扬州作文题《留香》,南充作文题《从生活中学会勇敢》,南宁作文题《学会做个“逗号”》,广安作文题《在青春的怀抱里撒野》,长春作文题《晒晒我的收获》,枣庄作文题《修炼“挫商”》,河池作文题《捕捉幸福》等。
短语的审题举例:作文题《共度好时光》。
这个题目是动宾短语。
审题立意总结第2篇一般来说,这种形式的作文题目较长,宜采用“切分法”。
就是根据题目中的“范围、题眼、数量、人称”等来分析题目中每个词的含义和要求。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世间万物,彼此分享,将生命千丝万缕地关联。
高山流水,春华秋实,我们分享自然的馈赠;诗书礼乐,衣食住行,我们分享人类文明、至爱亲情。
分享与成长一路相伴。
分享知识、见解、体验,激活思维,启迪了智慧;分享美食、雅趣、乐事,升华情谊,斑斓了岁月。
分享是爱的给予式,令幸福加倍,痛楚减半,还原了生命原本的亮丽。
请根据自己的生活经历和切身体验,以“分享,为成长添一抹亮色”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这个题目可切分为“分享”“为成长”和“添一抹亮色”等三部分。
精准审题,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审读提示语。
高考作文指导:十大审题立意法

高考作文指导:十大审题立意法高考作文是每位考生都必须面对的一项重要考试。
审题是作文成功的关键,只有准确理解并合理解读题目,才能写出令人满意的佳作。
下面我将为大家介绍十大审题立意法,希望能帮助大家在高考作文中取得好成绩。
一、明确题目意思。
作文题目可能包含一些关键词或短语,首先要了解这些词语的意思,确保自己对题目有准确理解。
二、分析题目结构。
理解题目的结构和组成部分有助于正确理解题意。
例如,题目中是否有转折词、询问词或者比较词语等,这些都可以帮助我们分析和解答题目。
三、明确文体要求。
高考作文可以是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的文体,了解并明确题目要求的文体,对于我们后续的写作有很大指导作用。
四、审视题目角度。
题目可能会涉及不同的角度或者层面,我们需要选择和理解一个或几个角度,并结合自己的知识和观点展开文章的写作。
五、理解题目情境。
有的作文题目会给出一定的背景情境,我们需要理解这个情境并合理运用在文章中,使文章更有针对性和连贯性。
六、把握关键词。
有些题目中会有一些关键词,要在写作中充分发挥,展开合理的论述,使文章更加丰富有力。
七、辨明提问方式。
题目的提问方式可能会影响我们的写作思路和方式,例如,是问叙述还是询问观点,我们需要明确题目的提问方式,并在文章中作出相应的回答。
八、考虑作者立场。
有时题目会要求我们表达作者的观点或立场,我们可以通过理解题目细节来推测出作者的态度,并以此为依据展开文章写作。
九、把握写作要求。
高考作文除了审题以外,还有一些具体的写作要求,例如字数限制、时间限制、文体等,我们要在写作之前充分了解这些要求,以免误操作。
十、思考个人观点。
高考作文中,我们也需要展示自己的独立思考和个人观点。
在审题的基础上,合理运用自己的观点,让文章更具说服力和个人特色。
总之,审题是高考作文取得好成绩的重要一环。
通过掌握上述十大审题立意法,我们可以准确理解题目,抓住重点,展开合理的写作,让作文更有针对性和说服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立意示范:成功必须经过艰辛和痛苦
成功的喜悦与创造过程的艰辛密不可分
2、以果溯因法(因果分析法)
——从分析原因入手
任何事物的产生、变化和发展,都 有其内在或外在的原因。因此,阅 读分析材料的因果联系,从原因切 入立意,是行之有效的方法。
审题立意之方法2
解题步骤-----三步走: • 第一步:整体概括(对象﹢事件﹢结果)
立意——做人要诚信,如果心怀不轨, 居心叵测,自己也必将被背叛和欺骗。
• 5、联系实际法—— • 现实生活的某些思想、观点往往通过一些数据、 比喻、寓言、漫画等形式反映出来,这就需要我 们善于从中联系我们的现实生活,挖掘其中的含 义。 • 例1、①(蚂蟥)多次吸你的血,它都用热烈的 亲吻。②(香烟)时时刻刻的亲热,从你口中吻 去多少健康。 • 分析:由蚂蟥、香烟联想到人类社会,我们 很容易想起“口蜜腹剑”这个成语,这一组合材 料的主旨也就容易把握了。“表里不一”。
小结方法:
2、逆向分析法
即从常人的思维出发思考,然后从它的 反面去分析 。 乌鸦被牧羊人抓住的原因且未认清自身 的位置。那么,我们可以这样做逆向分析: 乌鸦为什么来模仿她不该模仿吗?经过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大胆模仿的精神 可嘉,问题在于先确定自己的位置。果去推导原因,分析实质。给材 料作文所给的材料常常都是一些现象,是事 件发展的结果。我们如果从这个结果出发, 去探究原因,往往可以找出一些规律性的东 西。
如何
审题与立意
材料作文
是根据既定材料,对材料进行分析、提炼,从而得出一定的 看法和观点的一种作文形式。
材料 来源
寓言故事、历史事实
诗歌、漫画、名人名言 新发生的事件、报刊上的新闻 一段歌词、一组素材 一句格言、一个成语
材料形式
材料可分为单则材料和多则材料
什么是审题?
审题就是领悟题旨,是一种思维取向过程,也是写 好作文的第一步。如果是写提供文字材料的作文,那么 必须要正确全面地把握文字材料的意思。
6、多向辐射法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一只老鹰从鹫峰顶上俯冲下来,将一只小羊抓走了。 一只老鸦看见了,非常羡慕,心想:要是我也有这样的本 领该多好啊!于是乌鸦模仿老鹰的俯冲姿势拼命练习。 一天,乌鸦觉得自己练得很棒了,便哇哇地从树上猛冲下 来,扑到一只山羊的背上,想抓住山羊往上飞,可是它 的身子太轻,爪子又被羊毛缠住,无论怎样拍打翅膀也 飞不起来。结果被牧羊人抓住了。牧羊人的孩子见了, 问这是一只什么鸟,牧羊人说:“这是一只忘记自己叫 什么的鸟。”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它也很可爱 啊!” 要求全面理解材料,但可以选择一个侧面、一个 角度构思作文。自主确定立意,确定文体,确定标题; 不要脱离材料的含意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材料作文审题训练
五、查原因
追查原因是材料作文审题立意、拓展思路的重要手段。一则 材料,无论新闻事实或者寓言故事,总会有结果,有原因,有 时一个原因可能会有多种结果,有时一个结果可能缘于多个原 因,我们可以多角度分析这些原因和结果。一般说,有几个原 因就有几个写作的角度。
小结方法:
一、多角度分析法 即从材料内涵的各个侧面,去问为 什么、怎么样,归纳出几个不同的观 点,一般来说,材料中有几件事或几 个人物,就可以从几个角度去分析。
总结材料的分析方法:
1、多角度分析法 2、逆向分析法
3、因果推导分析法
1.抓关键词(句)法 • 善于抓住关键词语,关键词语往往是 “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因 此可以把它作为把握材料审题立意的 突破口。 • 关键句,一般是些评价议论性的总结观 • 点的句子,其多在材料的末尾。
审题立意之方法1
抓关键词句法
一只蚌跟它附近的另一只蚌说:“我身体里有个极大的痛 苦。它是沉重的、圆圆的,我遭难了。”另一只蚌怀着骄傲自 满的情绪答道:“我赞美上天,也赞美大海,我身体里毫无痛 苦,我里里外外都是健康的。”这时,有一只螃蟹经过,听到 了两只蚌的谈话。它对那只里里外外都很健康的蚌说:“是的, 你是健康的。然而,你的邻居所承受的痛苦却是一颗异常美丽 的珍珠。”
• 例1、一个面包师长期从他的邻居——一个 农民那儿购买黄油。有一天,他竟然发现 黄油的分量不足。以后,他定期称量,每 回都是这样。于是,面包师把农民告到了 法官那里。农民在法官面前辩解说:“面 包师向我购买黄油的同时,我也一直从他 那里购买同样重量的面包,并且以他的面 包作为称黄油的砝码。如果我的砝码不准, 那不是我的过错,而是他的过错。”面包 师听后哑口无言了。
三、抓关键
材料中往往有不同人物对事件评论的句子,如上例乌鸦刁羊中有“牧羊人 说”, “孩子摸着乌鸦的羽毛说”等等,我们要重点关注。另外,一些如 “某某认为”,“某某想”之类的议论句,一些暗示作者观点态度的词语等, 都很重要,抓住关键句立论将事半功倍。
四、辨是非
一则材料,总会或显或隐的包含作者或出 题者的观点态度,有肯定的,有否定的,或 是中性的,揣摸作者或出题者的观点态度, 关系到审题的正误和立意的方向。
怎么样审题?
虽然材料形式多样,但我 们 审题还是可从以下几方 面入手:抓材料涉及的的对 象;分清对象的主次;抓材 料中的关键词、关键句,比 如议论句等;揣摸材料的情 感倾向,辨析事件的是非曲 直;分析事件的结果和可能 的原因;辨析人、事、物等 诸方面的关系等。
一、抓对象
材料往往是一事多人,而且每个人都在故事中起着一定的作用, 那么,我们可以从材料中的人物对象入手,有几人就有几个角度。
抓关键 词句
• 第二步:追问原因(为什么做这样的事情?)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结果? • 第三步:确定中心(组织观点句) 立意组句:原因作主语﹢谓语﹢结果作宾语
3、辨证关系法
事物的关系主要有依存关系(如学与问)、主次关系 (如奉献与索取)、取舍关系(如自卑与自强)和条 件关系(如继承与创新)。辨明这些关系,有利于立 意构思作文。 例如:有人做了这样一个试验:用铁链拴住一 只狗,不一会儿,狗挣断铁链跑了。原来铁链上的 100个环扣中,99个都完好,只有1个锈坏了,结果整 条铁链连狗都拴不住。
如大家熟悉的滥竽充数故事,文中涉及到三个人,南郭先生、 齐宣王、齐愍王,我们抓住材料,从他们中任何一人的角度追问 立意都可以。
二、分主次
有的材料尽管一事多人,但 有的人物只是议论的对象,在 文中不起什么作用,审题时, 我们就要全面理解材料,分清 整体与局部,主要与次要的关 系,尽量从重要人物的角度入 手思考。
材料中的1个环扣和其他99个环扣之间,也是依 存关系。据此,我们可立意为:小小的过错或疏 忽往往会带来意想不到的后果。因为祸患常积于 忽微,而智勇多困于所溺;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细节决定成败,就此立意即可。
4、明确褒贬法 (从材料的情感倾向入手) 有些材料作文,材料中的语 句常常蕴含着命题者的褒贬情感, 审题时学生必须充分捕捉这些语 言信息,细致体会命题者的感情 色彩,这样才能根据命题者的感 情倾向确立最佳的立意角度。
6、多向辐射法
有些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散,常常会 出现许多人和事,好像根本就没有一个明 确的中心。对于这样的材料,审题时学生 可以采用多向辐射的思维方法围绕材料展 开多 角度立意。比如,既可以着眼于甲 事物立意,又可以着眼于乙事物立意,还 可以着眼于甲乙两事物的关系立意;既可 以联系事物(对象)的正面立意,还可以 联系其 侧面和反面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