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置石

合集下载

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及类型

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及类型

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及类型石材置石是园林景观中常见的一种处理方式。

置石可以起到装饰、排水、隔离等多重作用。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待置石的位置、大小、形状都需要考虑周到。

下面我们就来简述几种置石的方法和类型。

一、悬挂式置石悬挂式置石是指将石头悬挂在空中,使其呈现垂直状态。

在悬挂式置石时,需要考虑石头大小和重量,确保安全稳定。

悬挂式置石通常用于花园、庭院等小型场景中。

二、嵌入式置石嵌入式置石是将石头嵌入到地面内部,使其与地面齐平,这种方式具有一定的美感和实用性。

它的适用范围很广,可以用于人行道、广场、花园等多种场景中。

三、山石式置石山石式置石是仿造山石构建的置石风格,以其原始、自然的风貌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这种风格的置石中,石头的样式和大小都非常关键。

山石置石可以用于公园、游乐场、庭院等大型场景。

四、波浪式置石波浪式置石是指将不同大小的石头堆叠起来,形成波浪形状的置石风格。

这种方式可以使用各种形状的石头,可以应用于公园、广场等多种场景中。

五、拼花式置石拼花式置石是将不同种类的石头在一起组成形态各异的花型。

这种置石方式适用于公园、广场、人行道等各种场景。

六、竖石式置石竖石式置石是指将长条形或扁平的石头直立放置。

这种方式通常用于公园、庭院等场景中。

竖石置石可以营造一个自然、神秘的氛围。

以上几种置石方式和类型,其实只是园林景观中的冰山一角。

在实际应用中,还有更多的置石方式和类型需要我们去探索和发掘。

丰富多样的置石方式使得园林景观更加生动,给人留下更深刻的印象。

景观置石种类

景观置石种类

景观置石种类景观置石种类是指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所使用的各种石材,包括花岗岩、大理石、砂岩、石灰石、石英岩等。

这些景观置石种类各有特点,可以用于不同的景观设计中,起到不同的作用。

以下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景观置石种类及其特点。

1. 花岗岩花岗岩是一种坚硬、耐磨、耐久的石材,是园林景观设计中常用的石材之一。

花岗岩种类繁多,花纹美观,色泽丰富,可以根据不同的景观设计需要选择不同的花岗岩种类。

花岗岩还具有不易褪色、抗污染、易清洁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广场、公园、园林设计中。

2. 大理石大理石是一种天然石材,颜色多为白色、灰色、黑色等,质地柔软,可以雕刻成各种形态,被广泛应用于建筑、雕塑、地面拼花、壁画等领域。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大理石可以用于建造花坛、墙面、步道等。

大理石具有优美的纹理和色彩,能够提升景观的艺术价值。

3. 砂岩砂岩是一种质地柔软、颜色多样的石材,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装饰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景观设计领域。

砂岩可以雕刻成各种形态,常用于建造石桥、石拱、水池等。

砂岩的颜色多样,可以根据不同的设计需要选择不同的颜色。

4. 石灰石石灰石是一种天然石材,颜色多为白色、灰色、黄色等,质地柔软,可以雕刻成各种形态。

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石灰石可以用于建造花坛、墙面、步道等,具有良好的装饰效果。

石灰石可以与其他材料搭配使用,形成独特的景观效果。

5. 石英岩石英岩是一种硬度极高的天然石材,具有极强的抗压性和耐腐蚀性,被广泛应用于建筑和景观设计领域。

石英岩可以雕刻成各种形态,常用于建造水池、岩洞等。

石英岩具有优美的纹理和色彩,能够提升景观的艺术价值。

总之,景观置石种类繁多,每一种石材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用途。

在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应根据设计风格和功能需要选择合适的景观置石种类,使其与园林景观相协调,营造出良好的视觉效果。

园林景观置石手册(高品质)

园林景观置石手册(高品质)

景观置石手册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

作为园林环境局部的主景乃至景观主题序列和构建地形骨架。

置石也在园林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石材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韵在环境中可起到点睛作用。

通常运用山石小品点缀园林空间,常见的有:驳岸、挡土墙、护坡、花台,既造景,又具实用功能;作为室外自然式的器设。

如石桌、石凳、石栏、蓄水器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又可结合造景,使园林空间充满自然气息置石与园林建筑相结合,陪衬建筑物,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建筑物的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

根据工作实践,为便于实践操作,我们将用于景观的置石分为如下三种类型,不包括人工塑石。

A类;面比较明显的石头。

如黄石,这类石头大多体态浑厚,有棱角,也有些边角比较模糊的,只要是可以明显分别其不同的面和方向,我们就将它列为此类。

景石的分类B类;圆形石头。

如巨硕石、卵石,石头难以分辨出面与边线,长、宽比例接近,棱角不明显。

凡是这种石头,我们列为B类。

C类;造型特异的石头。

像太湖石、灵壁石、石笋、英石、古植物化石等,造型奇特,可以单独成景的石头归于此类景石的选购置石的选石要点: 造景选石时无论石材的质量高低,种类必须统一,不然会使局布与整体不协调,导致总体效果杂乱不堪。

(设计师特别要求除外)要理解设计意图,准确把握置石的环境,如水体大小、建筑物的体量、植物配置等因素,必须从整体出发,这样才能使置石与环境相融洽。

大小控制1、大小的选择首先以设计方案中的要求为依据2、根据场地条件限制决定石头选择的大小3、依据工程中机械的条件决定石头的大小依照方案要求选择石头大小,如题铭石、独置的景石等,设计中常会明确标明石头的大小要求。

一般题铭石以入口空间、字数为参照,景石以场地大小为参照。

三分之一比例控制水景驳岸施工过程中,石头一般是群置,石头购买的时候注意一定的比例可以更加方便施工中效果的营造。

园林置石

园林置石

园林置石的方法和特点特置又称孤置山石、孤赏山石,也有称其为峰石的。

特置山石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独立性的石景,常在环境中作局部主题。

特置常在园林中作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或置于视线集中的廊间、天井中间、漏窗后面、水边、路口或园路转折的地方。

此外,还可与壁山、花台、草坪、广场、水池、花架、景门、岛屿、驳岸等结合来使用。

特置山石布置特点有:(1)特置选石宜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石最好具有透、瘦、漏、皱、清、丑、顽、拙特点的;(2)特置山石为突出主景并与环境相谐调,常石前“有框”(前置框景),石后有“背景”衬托,使山石最富变化的那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并利用植物或其他方法弥补山石的缺陷,使特置山石在环境中犹如一幅生动的画面;(3)特置山石作为视线焦点或局部构图中心,应与环境比例合宜。

对置把山石沿某一轴线或在门庭、路口、桥头、道路和建筑物入口两侧作对应的布置称为对置。

对置由于布局比较规整,给人严肃的感觉,常在规则式园林或入口处多用。

对置并非对称布置,作为对置的山石在数量、体量以及形态上无须对等,可挺可卧,可坐可偃,可仰可俯,只求在构图上的均衡和在形态上的呼应,这样既给人以稳定感,亦有情的感染。

散置散置即所谓的“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有常理而无定势”的作法。

常用奇数三、五、七、九、十一、十三来散置,最基本的单元是由三块山石构成的,每一组都有一个“3”在内。

散置对石材的要求相对比特置低一些,但要组合得好。

常用于园门两侧、廊间、粉墙前、竹林中、山坡上、小岛上、草坪和花坛边缘或其中、路侧、阶边、建筑角隅、水边、树下、池中、高速公路护坡、驳岸或与其他景物结合造景。

它的布置特点在于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顾盼呼应、一脉既毕、余脉又起、层次丰富、比例合宜、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小中见大。

此外,散置布置时要注意石组的平面形式与立面变化。

在处理两块或三块石头的平面组合时,应注意石组连线总不能平行或垂直于视线方向,三块以上的石组排列不能呈等腰、等边三角形和直线排列。

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分析

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分析

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分析园林景观设计在古今中外都有着重要的地位。

而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置石是一种十分独特的设计手法。

置石除了可以丰富园林景观的层次感,增添景观的韵味,更可以通过合理的布局起到营造景观的效果。

本文将从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布局原则、搭配效果和保养注意事项四个方面对置石进行分析。

一、置石在园林景观中的应用置石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广泛,可以用于园林的各个角落。

比如可以应用在日本的庭园中,营造出自然和谐的美景;可以应用在欧式的花园中,突显出园林的高雅和贵气;还可以应用在现代的城市景观设计中,营造出耐人寻味的空间气息。

正是因为置石可以广泛应用于园林景观中的各个角落,并且通过合理的布置、搭配和保养,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保持其美丽和独特的风采,所以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应用具有很大的优势。

二、置石的布局原则置石的布局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

首先,要注意石头的大小、形状和质地。

石头的大小、形状和质地对于整个景观的效果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需要根据设计风格和场景进行选择和搭配。

其次,要考虑石头的色彩、材质和纹路。

不同的石头具有不同的色彩、材质和纹路,其效果也会截然不同,需要根据设计需要进行选择和调整。

此外,还需要注意石头与植物、水景等元素的搭配,以达到整个景观的和谐统一。

三、置石的搭配效果置石的搭配效果需要根据不同的设计风格和场景进行选择和调整。

比如,当园林的设计呈现出浓郁的东方风情时,可以采用牛背石、水磨石等形态、颜色具有浓郁东方元素的石材,形成清雅、质朴的感觉;当园林的设计面向的是时尚、现代化,可以采用玄武岩、花岗岩等黑、白灰色的石材,形成简约、时尚、现代感;最后,还可以采用有毛石、水墨石等动态的石材,将番茄园的静态景观变成一个有生命力、有活力的景观。

不同的搭配效果都会营造出属于不同的风格和气息的景观。

四、置石的保养注意事项为了保持石材的整洁、美观和使用寿命,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定期进行清洗。

石材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容易出现污迹和歪曲烦扰,需要定期进行清洗,以保持其整洁、美观。

园林置石的作用

园林置石的作用

园林置石的作用一、引言园林置石是中国传统园林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之一。

在园林中,石头不仅是一种装饰材料,更是一种文化符号和精神象征。

园林置石具有多种作用,本文将从美学、文化、环境等方面进行探讨。

二、美学作用1. 点缀景观园林置石可以点缀景观,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美感。

不同形态、大小、颜色的石头可以构成各种形态的山水景观,如山峦、峡谷、溪流等。

这些景观与植物相互映衬,形成了自然而又富有艺术感的环境。

2. 增强空间感园林置石可以增强空间感和视觉效果。

在空旷的场地上设置大型岩石或奇形怪状的小型岩石群,可以使场地显得更加立体和丰富。

同时,在景区内设置透明玻璃桥或栈道等设施时,配以巨大奇石,则会使游客感到身处于一个神奇而又惊险的环境中。

3. 体现造园主题园林置石可以体现造园主题。

在不同的园林中,置石的数量、形态和布局都有所不同,这些差异反映了不同主题和意境。

例如,在山水园林中,设置大型岩石并配以假山、水池等景观,强调山水之美;而在庭院式园林中,则强调雅致和精致。

三、文化作用1. 传承传统文化园林置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中国古代,人们喜欢将自然景观与文化符号相结合,以表达对自然和人文的敬畏之情。

园林置石正是这种思想的体现。

通过对岩石形态、纹理和色彩的选择和搭配,构建出具有中国传统审美特征的景观。

2. 弘扬国粹艺术园林置石是中国古代艺术之一。

在古代,人们喜欢用岩石来表达自己对生命、自然和宇宙的理解和感悟。

这种艺术风格被称为“山水画”。

园林置石正是这种艺术风格的延续和发扬。

通过园林置石的设计和布局,可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艺术,让更多人了解和欣赏中国古代艺术的魅力。

四、环境作用1. 增加景区氧气含量园林置石可以增加景区的氧气含量。

岩石表面有许多小孔和裂隙,可以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并释放出新鲜的氧气。

因此,在景区内设置大型岩石或岩石群,可以增加景区的氧气含量,提高游客体验感。

2. 改善景区生态环境园林置石可以改善景区生态环境。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包括:
1. 位置选择:选择石头的位置要考虑整体园林布局,石头的形状和大小要与周围环境相协调,突出景观的重点。

2. 石块的布局:石块的摆放要有层次感,可根据石块的大小、形状和色彩来进行组合,形成有层次的景观效果。

3. 石块的安置方式:可以采用立石、切石、贴石、堆石等方式来安置石块,使之更加稳固和美观。

4. 石块与植物的搭配:石块与植物的搭配要考虑到彼此的比例、色彩、形态等方面的协调,使之相互衬托,形成和谐的园林景观。

5. 石块的雕刻和加工:根据设计需要,可以对石块进行雕刻和加工,使之更具艺术感和个性化。

6. 石块的植入和固定:石块要植入到地面,并通过固定设施如水泥、钢筋等固定,以保证其稳定性和安全性。

7. 石块的照明:可以利用照明设施来照亮石块,增强夜间的观赏效果,使园林在夜晚也具有艺术感。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技法在于选择合适的位置,合理布局,搭配植物,进行加工和固定,以及利用照明等手段,使石块成为园林景观的一部分,增加景观的层次和美感。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

园林设计中置石的主要技法

置石是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山石组合体的美。

置石体量较小,不具备完好的山形特征,主要以欣赏为主。

〔一〕置石的设计形式根据造景作用和欣赏效果方面的差异,置石可有特置、孤置、对置、群置、散置和作为器设小品等几种布置方式,如图为置石的四种方式〔a〕特置;〔b〕孤置;〔c〕对置;〔d〕、〔e〕山石器设1.特置:将形状玲珑剔透、古怪奇特而又比较罕见的大块山石珍品,特意设置在一定基座上供欣赏,这种置石方法就叫特置。

图为园林石的特置2.孤置:孤立独处地布置单个山石,并且山石是直接放置在或半埋在地面上,这种石景布置方式是孤置。

孤置石景与特置石景主要的不同,是没有基座承托石景,石形的罕见程度及山石的欣赏价值都没有后者高。

3.对置:两个石景布置在相对的位置上,呈对称或者对立、对应状态,这种置石方式即是对置。

两块景石的体量大小、姿态方向和布置位置,可以对称,也可以不对称。

前者就叫对称对置,而后者那么叫不对称对置。

图为园林石对置4.散置:以假设干块山石布置石景时“散漫理之〞的做法,即布置成为散兵石景观。

其布置方式的最大特点就是山石的分散、随意布置。

图为园林石散置5.群置:又称“大散点〞。

假设干山石以较大的密度有聚有散地布置成一群,石群内各山石互相联络,互相照应,关系协调,这样的置石方式就是群置。

在一群山石中可以包含假设干个石丛,每个石丛那么分别由3、5、7、9块山石构成。

一个石丛实际上就是一组子母石。

如北京北海琼华岛南山西路山坡上,用房山石“攒三聚五〞,疏密有致地构成群置的石景,创造出比较好的地面景观,可以算是成功之作。

不仅起到护坡固土,减轻水土流失用,而且增强了山地地面的崎岖不平感和嶙峋之势。

图为园林石群置6.山石器设:用自然山石作室外环境中的家具器设,如作为石桌凳、石几、石水钵、石屏风等等,既有实用价值,又有一定的造景效果。

这种石景布置的方式,即是山石器设。

作为一类休息用的小品设施,山石器设宜布置在其侧方或前方有树木遮荫之处,如在林中空地、树林边缘地带、行道树下等,以免因夏季日晒而游人无法使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引言中国传统园林崇尚自然,园林构图一般以山水为主,其它景物围绕山水来布局。

因而山石是不可缺少的造园要素,在园林中起着十分重要的构景作用。

置石组景不仅有其独特的观赏价值,而且能陶冶情操,给人们无穷的精神享受。

石玲珑剔透,有远古之意,石如抽象雕塑,有现代之感……千姿百态的置石,丰富了园林的内涵。

因而,置石在现代园林中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因此,研究置石在现代园林中的风格特色、发展趋势,探索现代园林中置石的新方法、原则和注意事项,对置石能够继续广泛的应用于现代园林有着现实的意义。

1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所谓置石,主要以观赏为主,结合一些功能方面的作用,以山石为材料,作独立性或附属性的造景布置。

主要表现山石的个体美或局部的组合而不具备完整的山形[1]。

置石一般体量较小而分散,园林中容易实现,它对单块山石的要求较高,通常以配景出现,或作局部的主景,是特殊性的独立景观。

置石在园林环境中的作用有如下几点:1.1 置石的人文作用我国人民对山石有着特殊的爱好,有“山令人古,水令人远,石令人静”的说法,给石赋予了拟人化的特征。

置石虽是一种静物,却具有一种动势,在动态中呈现出活力,生气勃勃,能勃发出一种审美的精神效果。

园林中常用置石创造意境,寓意人生哲理,使人们在环境中感受到积极向上的精神动力,具有积极的人文作用。

1.2 置石的使用作用1.2.1作为艺术造景,供人们观赏游憩。

现代社会人们想回到自然中去,由于条件限制或不想“苦其筋骨,劳其体肤”,故在城市绿地中叠山置石,通过艺术加工,营造山林景色,供人们观赏、游憩。

1.2.2作为园林环境局部的主景乃至景观主题序列和构建地形骨架。

例如苏州留园东花园的“冠云峰”以及上海豫园玉华堂前的“玉玲珑”,都是自然式园林中局部环境的主景,具有压倒群芳之势。

周围的配景置石起陪衬主题的作用,并营造局部环境地形骨架,使主景突出,主配相得益彰。

1.2.3置石在园林空间组合中起着重要的分隔、穿插、连接、导向及扩张空间的作用。

例如置石分隔水面空间,既不一览无余,又可丰富水面景观;置石还可障隔视线,组织空间,增加景深和层次。

1.2.4石材的纹理、轮廓、造型、色彩、意韵在环境中可起到点睛作用。

1.2.5园林绿地中为防止地表泾流冲刷地面,常用置石作“谷方”和“挡水石”,既可减缓水流冲力,防止水土流失,又可形成生动有趣的景观。

1.2.6运用山石小品点缀园林空间,常见的有:(1)作铭牌石(也叫指路石);(2)作驳岸、挡土墙、石矶、踏步、护坡、花台,既造景,又具实用功能;(3)利用山石能发声的特点,可作为石鼓、石琴、石钟等;(4)作为室外自然式的器设。

如石屏风、石榻、石桌、石凳、石栏、或掏空形成种植容器、蓄水器等,具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又可结合造景,使园林空间充满自然气息;(5)利用山石营建动物生活环境,如动物园用山石建造猴山,两栖动物生活环境;(6)作为名木古树的保护措施或树池。

1.2.7置石与园林建筑相结合,陪衬建筑物,可在某种程度上打破建筑物的呆板、僵硬,使其趋于自然、曲折,常见以下几种作用:(1)山石踏跺和蹲配;(2)抱角和镶隅;(3)粉壁置石;(4)花架、回廊转折处的廊间山石小品;(5)漏窗、门洞透景石;(6)云梯。

此外,山石还可作为园林建筑的台基、支墩、护栏和镶嵌门窗、装点建筑物入口。

1.2.8用山石营建岩石园、日式枯山水园或岩生植物园、水生植物园等专类园。

2 现代园林中置石的布局要点置石运用的山石材料少,结构简单,如果置石得法,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置石的布局要点有:造景目的明确、格局谨严、手法冼炼、寓浓于淡、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顾盼呼应、疏密有致、虚实相间、层次丰富、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小中见大、比例合宜、假中见真、片石多致、寸石生情。

3 园林置石常用的方法及其特点3.1特置又称孤置山石、孤赏山石,也有称其为峰石的。

特置山石大多由单块山石布置成独立性的石景,常在环境中作局部主题。

特置常在园林中作入口的障景和对景,或置于视线集中的廊间、天井中间、漏窗后面、水边、路口或园路转折的地方。

此外,还可与壁山、花台、草坪、广场、水池、花架、景门、岛屿、驳岸等结合来使用。

特置山石布置特点有:(1)特置选石宜体量大,轮廓线突出,姿态多变,色彩突出,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

石最好具有透、瘦、漏、皱、清、丑、顽、拙特点的;(2)特置山石为突出主景并与环境相谐调,常石前“有框”(前置框景),石后有“背景”衬托,使山石最富变化的那一面朝向主要观赏方向,并利用植物或其他方法弥补山石的缺陷,使特置山石在环境中犹如一幅生动的画面;(3)特置山石作为视线焦点或局部构图中心,应与环境比例合宜。

3.2对置把山石沿某一轴线或在门庭、路口、桥头、道路和建筑物入口两侧作对应的布置称为对置。

对置由于布局比较规整,给人严肃的感觉,常在规则式园林或入口处多用。

对置并非对称布置,作为对置的山石在数量、体量以及形态上无须对等,可挺可卧,可坐可偃,可仰可俯,只求在构图上的均衡和在形态上的呼应,这样既给人以稳定感,亦有情的感染。

3.3散置散置即所谓的“攒三聚五、散漫理之,有常理而无定势”的作法。

常用奇数三、五、七、九、十一、十三来散置,最基本的单元是由三块山石构成的,每一组都有一个“3”在内。

散置对石材的要求相对比特置低一些,但要组合得好。

常用于园门两侧、廊间、粉墙前、竹林中、山坡上、小岛上、草坪和花坛边缘或其中、路侧、阶边、建筑角隅、水边、树下、池中、高速公路护坡、驳岸或与其他景物结合造景。

它的布置特点在于有聚有散、有断有续、主次分明、高低起伏、顾盼呼应、一脉既毕、余脉又起、层次丰富、比例合宜、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小中见大。

此外,散置布置时要注意石组的平面形式与立面变化。

在处理两块或三块石头的平面组合时,应注意石组连线总不能平行或垂直于视线方向,三块以上的石组排列不能呈等腰、等边三角形和直线排列。

立面组合要力求石块组合多样化,不要把石块放置在同一高度,组合成同一形态或并排堆放,要赋予石块自然特性的自由。

3.4群置应用多数山石互相搭配布置称为群置或称聚点、大散点。

群置常布置在山顶、山麓、池畔、路边、交叉路口以及大树下、水草旁,还可与特置山石结合造景。

群置配石要有主有从,主次分明,组景时要求石之大小不等、高低不等、石的间距远近不等。

群置有墩配、剑配和卧配三种方式,不论采用何种配置方式,均要注意主从分明、层次清晰、疏密有致、虚实相间。

4 现代园林置石的风格与特点及发展趋势4.1 现代园林置石的风格与特点现代园林主要指首先在工业化国家发展起来的,与现代城市结构、功能相结合的新型城市园林。

它是对人类生活方式极端人工化所产生后果的一种平衡或补偿,是城市土地的一种利用方式,实现了创造者与使用者的同一。

例如美国纽约的中央公园。

现代园林是为大众服务的,具有公有性,且以自然、生态为主导的园林势必将代替以视觉景观为主的园林。

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使城市迅速扩大,大量人工环境的建成以及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等负面影响,已给人类带来了生存危机,制约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也对城市本身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人们不得不回过头来审视工业化带来的后果,反思如何控制环境污染,净化城市空气,减少人工环境,改善人居环境,以利于人类和城市的可持续发展。

进行园林建设可以缓解上述环境压力,因为园林建设可以优化环境质量,建立生态健全的环境,促进人类身心健康,陶冶人们的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历史发展到二十一世纪的今天,现代园林正大力提倡以生态为主的园林。

园林空间造景讲究生态效益,注意结合立地生态条件,提倡以植物造景为主,尽量少用硬质景观。

山石是没有生命的建材,在现代园林中它并不是必不可少的物质要素,但由于置石组景具有独特的观赏价值,给人以无穷的想象空间和精神享受。

因此,它在现代园林中也具有重要的构景作用。

所以,置石也应适应现代园林发展的趋势,以创造有生态效益的环境为目的,进行“生态”置石。

置石常结合植物、水体、建筑、道路与广场、地形组成各种园林景观。

常见的应用例如(1)置石作为主景,在环境中被赋予一定的目的和感情色彩,使置石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吸引人们观赏;(2)置石还可划分空间和组织空间,引导游览路线,丰富景观层次;例如用石做踏步、汀步,具有划分空间、丰富地面、水面景观和引导游览路线的双重功能;(13)置石与植物组景,用石来填充植物下部或围合根部,或用石衬托优美的树姿,二者互为补充,本来呆板、僵硬的山石线条在植物的点缀、映衬下,亦显得自然随意,富有野趣;(4)置石与水体组景,配以佳树,树木使石与环境融为一体,石块在植物的点缀下随意自然,水体在浑厚的石块衬托下更显轻盈、活泼、明澈,水石相依的幽静环境,令人流连忘返。

置石与园林各要素组景,其变化无穷,样式之多,不胜枚举。

从各地园林优秀的置石作品看来,现代园林置石存在一些共同的风格与特点,可试概括为以下几点:4.1.1山石的选用及布置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因形就势,目的明确,追求与环境谐调,注重表现自然野趣和朴实的审美效果。

山石是天然之物,有自然的纹理、轮廓、造型、质地纯净,朴实无华,巧布于环境中,可增添园林中质朴自然的气息。

4.1.2用石简洁,择要处而置,提倡以少胜多,以简胜繁,反对大堆大砌及“满铺”。

山石是自然环境与建筑空间的一种过渡,一种中间体,虽“无园不石”,但只能作局部景点点缀、提示、寄托、补充,切勿滥施,导致造价昂升,失去造园生态意义。

4.1.3置石形式“置”多于“叠”,石组配置多做水平方向的列、布,少做竖向的叠、垒。

4.1.4置石追求神似,也擅于拟形象物,增添情趣与活力。

4.1.5置石造景在空间上表现简洁、明朗,注重景观效果与使用功能的结合。

例如斜坡上做不规则排列的置石可打破规则的地平线,使地形有起有伏感,增加坡地景观,并有道路的功能和护坡作用。

4.1.6置石注重意韵和情调的表现。

常在大范围、大面积的植物造景或以植物造型为主的环境中点缀置石,创建“片石多致,寸石生情、小中见大”的自然景观。

4.1.7因地制宜的采石、置石,建造有地方特色的置石作品。

4.1.8置石常利用其名称、题刻,或与神话传说、历史故事、具有纪念意义的事件、活动相结合来造景,创造意境,使人们触景生情,情景交融,引人遐思。

4.2 现代园林置石的发展趋势现代园林置石缺乏像古典园林假山置石那样系统化、程式化的理论,但现代园林置石可以继承古典园林中一些优秀的掇山叠石理论。

但是在继承的同时,必须用分析的态度、批判的眼光予以考察、鉴别、挑选、剔除。

对于不适应于新时代、新世纪文化成分、审美习惯的理论、作品,应予以批判和抛弃。

新时代要建造符合现代精神风貌的新颖的园林。

在现代造园中,有一个时期出现了堆假山、置石的热潮,不论大小城市、平原、山区,也不管工厂、企业、学校、机关单位,只要进行园林建设,必堆山、点石,这些假山置石呈现出明显的人工痕迹,给人感觉是刻意生拼硬凑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