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略管理学讲义
战略管理讲义 PPT

一 组织存在的三个必要条件
1. 共同目标 2. 合作意愿 3. 相互沟通
4. 结论:在相互沟通基础上;达成共识;确 立共同的事业目标;并为此做出努力
二 组织存在的两个充分条件
1 效果 2 效率能率
◎ 经营人才人才主权人力资 源是 营销〕构建智力资本优势
◎ 经营客户深化关系为顾客创造价 值;接触点与沟通〕;做市场与职业 化
结论:缺乏思考;从而缺乏理念;使IBM无法 适应变化了的环境
六 通用汽车公司的得与失
1 从1920年起;通用对汽车市场环境的认识是: 汽车市场是同质的;且价格导向 只要维持二手市场 的价格;就能不断诱惑消费者以旧换新
2 与此相适应;减少新车推出与变型设计;谋求规模经 济的效益;谋求生产的边际利润
3 这一正确的理念;在通用代代相传了70年之久;市场 开始逆转;趋向个性化与时尚化
八 确立企业的使命
1 使命就是企业的自身定义;以选择并适应环境; 2 在产业价值链中确立自身存在的价值; 3 确立起共同的追求;
结论:企业生命力源于对环境的认识;以 及由此确立的使命或追求
九 动产信贷银行的使命
1 圣西门解释资产集聚与集中的力量; 2 圣西门的同胞兄弟萨伊提出企业家的概念;创立
7 有意思的是;通用自80年代起在轿车主业上每况 日下;且忽略了具有真正市场成长机会的轻 小型 卡车业务;却在收购业务上屡创佳绩
结论:即使有实力改变自身市场竞争地位 的GM公司;也难以根本上放弃或改变原有 的理念与成规
七 我们缺少的是接受新理念的愿望
1 未来是不可知的;且未来不会是今天的延续; 2 企业需要的不是创造未来;而是改变现实; 3 在现实变化中我们能做些什么 4 推动这种有目的的现实行为是观念; 5 我们需要的是具有未来意义的现实新观念; 6 现实变化中不乏新观念;缺乏的是意愿;
战略管理讲义

举例:
麦当劳用来界定公司业务的理念是:一张有限的菜谱,质量一致的美味快餐食品,快速到位的服务, 超值定价,卓越的顾客关怀,便利的定位和选址,全球的市场覆盖。
麦当劳的业务使命确立的中心是:在全球范围内向一个广泛的快餐食品顾客群“在气氛友好卫生清洁 的饭店里以很好的价值提供有限系列的、美味的快餐食品 11
7
战略管理五大任务
任务5
业绩评估, 监测新的发 展态势,实 施矫正性调 整措施
在必要时循 环到任务1, 2,3或任务4
战略实施和执行的某些一切可能不会如预计的那样进行,公司的管理者必须驾驭公司的整 个局势,从而判断公司内部事情的进展程度,同时密切关注外部的发展情况。往往不得不 采取下列一些行动:
修订预算,改变政策,组织重建,人事变动,重新制定的活动和工作过程,改造公司的文 化,变革公司的工薪制度。
5
企业家精神
采取行动使公司的收入源 泉呈现多元化的态势,以 及进入全新的行业或业务 采取行动加强公司的资 源基础和竞争能力
采取行动对变化的行业环境作出反 应(顾客偏好的转换、闻新实施的 管理条例、竞争的合理化、汇率的 动荡、新竞争厂商的进入或退出)
采取一定的行动和策略来界定公 司管理研究与开发、生产制造、 市场营销、财务以及其他关键活 动的方式 采取防卫性行动反击竞 争对手的行业,抵御外 部威胁 采取行动充分利用新的机会 (新技术,产品革新,以及 能够打开国外市场的新贸易 协定)
财务目标体系
战略目标体系
举例:
美国第一银行:在所有我们所服务的主要市场上,在市场占有率方面,成为最优秀的三家银行公司之一。 通用电气公司:在公司进入的每一项业务上,占有第一或第二的市场份额,成为便于最具竞争力的公司, 在1998年之前,达到存货周围率10倍、营业利润率16%的目标。 4
战略管理-企业职能战略讲义(PPT 52页)

一、研究与开发工作的类型
• 1、基础研究:旨在发现新知识、探求新事物、探索 自然现象的内在联系及其发展变化的规律,为开创 新技术、开发新产品等提供理论依据。
• 2、应用研究:旨在对科学知识和科学理论进行实际 应用。但它所要解决的是具有方向性的或带有普遍 性的工业技术问题,不考虑产品的具体型号及规格。
培训?
一、目标市场营销
• 目标市场是企业计划进入的细分市场,或计划满足的具有某一特 定需求的顾客群体。目标市场营销包括:市场细分、选择和营销 战略制定
• 市场细分以消费需求的某些特征为依据,区分具有不同需求的顾 客群体。市场细分以后所形成的具有相同需求的顾客群体称为细 分市场。
• 市场细分对企业的市场营销活动的成功有着重要意义,企业应明 确细分市场的数量及各自的主要特征。
• 投资战略决策方法主要有: 投资回收期法、净现值法、投资报酬率法。
• 固定资产投资策略:市场导向投资策略、最低标准收益率法。 • 流动资产投资策略:合理存货策略、应收款策略。
3、利润分配战略
• 实际上就是股利政策,即确定公司税后利润有多少作为股利发给 股东,有多少应留在公司进行再投资,处理企业眼前利益和长远 利益的关系。
• 5.市场全面化
• 生产多种产品去满足各种顾客群体的需要。
M1 M2 M3 P1 P2 P3
市场集中化
M1 M2 M3 P1 P2 P3
产品专业化
M1 M2 M3 P1 P2 P3
市场专业化
M1 M2 M3 P1 P2 P3
选择专业化
M1 M2 M3 P1 P2 P3
市场全面化
注:P=产品 M =市场
目标市场营销战略
• 1、无差异营销战略:是指经过市场细分后企业虽然认识到各个 目标市场存在差异,但权衡利弊得失,认为共性胜于个性,决定 以统一的产品、同样的销售渠道、统一的促销措施和价格向整个 目标市场进行销售。
企业战略管理MBA讲义

3.1.1企业生命周期企业生命周期的四阶段:创业阶段集体化阶段规范化阶段精细化阶段
3.1.2企业当前的战略思路
战略与文化的柔和企业与其他利益相关者企业不同生命周期中的战略思路
3.2企业资源与能力
3.2.1企业资源分析资源评估:有形资源无形资源人力资源资源使用与控制:财务分析效率和有效性分析
4.1战略的基本形式
4.1.1公司战略的基本形式发展型战略密集型一体化多元化稳定型战略紧缩型战略出售战略剥离战略清算战略
4.1.2竞争战略的基本形式
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经营战略集中经营战略
4.2战略选择的工具与方法
4.2.1SWOT分析
4.2.2业务组合模式分析工具
波士顿矩阵分析
内部-外部因素评价(IE)矩阵
4.3.2战略定位与目标体系
企业战略选择的影响因素:战略的继承性管理者对待风险的态度企业对外部环境的依赖性文化及利益群体的影响竞争者的反应时间因素的制约
目标体系战略目标是多元的,包括经济性目标和非经济性目标,构成了具有自身结构和层次的战略目标体系。
4.3.3战略选择的基本原则
经济性可行性共识性动态性
案例:微软的辉煌
问题1:微软公司的战略柔性在发展过程中是如何体现的?2:微软公司柔性战略模式的各个层面及模块化结构是什么样的?3:你认为微软战略的哪些方面可以做得更好?
7企业国际化战略
学习要点1、掌握企业跨国经营战略环境的重要构成要素2、了解企业进入及融入国际市场的基本战略3、掌握支持国际化战略实施的职能管理的主要内容
6企业柔性战略
学习要点:1、了解柔性战略的定义2、理解并掌握柔性战略的支持要素3、掌握企业柔性战略模式的构成部分4、掌握柔性战略的模块化结构和应用
战略管理讲义(PPT 41页)

一、外部环境分析
社会 科技
文化
行业、地理
供应者同盟者竞争者顾客
公众
法律
政治 经济
宏观环境
中观环境
微观环境
1、宏观环境
对组织产生影响的政治、经济、法律、技术、社会、 文化等因素的集合。包括: • (1)政治环境——政党、政府的方针、政策、社会 政治气氛。(政治反作用于经济) • (2)法律环境——与组织相关的社会法制系统及运 行状态。组织既要受法律的保护,又要接受法律的 限制,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开展活动。(了解行业 基本法规)
SWOT 分析六问
• (1)如何发挥优势来减少劣势(SW) • 如何防止劣势会削弱优势(SW) • (2)如何利用机会减少威胁(OT) • (3)如何发挥优势来利用机会(SO) • (4)如何利用机会来减少劣势(WO) • 如何防止劣势妨碍利用机会(WO) • (5)如何利用优势来减少威胁(ST) • 如何防止威胁削弱优势(ST) • (6)如何克服劣势避开威胁(WT) • 如何防止威胁加大劣势(WT)
• (5)战略是一种观念(perspective)——战略表达了组织对 客观世界固有的认知方式,体现了组织对环境的价值取向和组织 成员对客观世界固有的看法,进而反映了组织战略决策者的价值 观念。
3.战略的基本特征
(1)企业战略具有全局性——根本特征; (2)企业战略具有长远性——具有长效的稳 定性; (3)企业战略具有纲领性——有重点、有指 导作用; (4)企业战略具有竞争性——有特色。
第5章 战略管理(2学时)
战略问题是研究战争全局的规律性的东西。 ---毛泽东
主要内容
• 战略及战略管理的内涵; • SWOT分析法; • 企业战略的层次与类型; • 战略管理的基本过程。
企业战略管理讲义4

一体化战略
一体化的概念 从组织形式上看,人们习惯于把一体化简单地理解为 联合化,即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原本分散的企业联合 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经济组织。这种统一的经济组 织可以称之为联合企业或工业中心。 需要指出的是,一体化并不是企业之间的简单联合, 这些企业在生产过程或市场上应该有一定的联系。 一体化战略的概念 是企业充分利用自身产品(业务)在生产、技术和市 场等方面的优势,沿着其产品(业务)生产经营链条 的纵向或横向,不断通过扩大其业务经营的深度和广 度来扩大经营规模,是企业得到发展壮大。 一体化战略的类型 包括纵向一体化和水平一体化(横向一体化)
第四章 公司战略
稳定战略 紧缩战略 增长(发展)战略
4.1稳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型)战略 稳定(
稳定( 稳定(型)战略 是在企业的内外环境约束下,企业在战略规 划期内使企业的资源分配和经营状况基本保 持在目前状态和水平上的战略。 按照这种战略,企业目前的经营方向、业务 领域、市场规模、竞争地位及生产规模大致 不变,继续以基本相同的产品/服务来满足顾 客。
4.3增长型战略 增长型战略
概念 增长型战略是一种使企业在现有战略基础上向更 高一级目标发展的战略。 特征 A.它以发展作为自己的核心内容,追求产品/服 务和规模的不断发展。 B.不断地开发新产品、开拓新市场。 C.采用新的生产方式和管理方式以便扩大企业的 产销规模,提高竞争地位。 D.获得高于行业平均利润率的利润水平
多元化的优点 ⒈增强公司创造价值的能力(在更多的产业中建 立更多的竞争优势) ⒉拓宽发展空间 ⒊减少经营风险(这是一种可能误导决策者的说 法。) 缺点 分散企业资源;加大管理难度;组织成本上升; 加剧人才缺口
多元化战略的选择过程
企业多元化经营的两个时机选择: 1)集中发展 or 多元化发展? 该行业是否进入后期增长或成熟阶段 本企业是否已经积累足够的财力、技术和管 理人才 是否出现了具有潜力和适合的新行业 本企业是否在原行业建立了明显的优势和十 分巩固的地位
战略管理思想史讲义

生产力的破坏;
商战
1. 竞争双方不一定是敌人,也可能是 朋友;
2. 遵守竞争规则与国际惯例,反对不 正当竞争;
3. 对抗形式是科技、智慧、投入的较 量;
4. 竞争的结果有利于经济、社会、科 技与生产力的发展;
战略的本质 战略管理流派的演进 企业成长与竞争理论的变革 企业组织与领导角色的转换 中外战略思想家的学术思想
第一篇:战略的本质
战略研究历程
战略的本质 理论体系的基本构架
战略研究历程
1960年代
战略规划理论诞生
系统战略理论的诞生
战略管理的三部开创性著作问世
钱德勒: 《战略与结构》 安索夫: 《公司战略》 安德鲁斯:《商业政策》
1960s— 1970s
1970s
BCG,1968 Hasspeslagh,19
82
1980s
Jensen,1985 Copeland, 1990 Schmalensee, 1985 Rumelt,1991
Porter,1987 Goold&Camp bell,1987 McKinsey, 1989
资源基础论与核心能力说流行
资源基础理论与核心能力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即使一个企业在缺乏吸引力、缺乏好机遇也有较
大经营风险的行业经营,它也可以依赖其内部独特资源与能力赢得竞争优 势。
核心能力理论则强调,选择一个有吸引力的行业进入,并同时培养别 人无法模仿的核心能力。
战略创新 由于经济全球化、技术信息化与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企业界出出了
市场结构与经营业绩关系的研究 波特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战略研究将重点放在行业特征分析上,强调
战略管理讲义-1.1

26
高瞻遠矚、百年長青的公司都能
• 造鐘,而非報時 • 保存核心 • 刺激進步
2015/3/17
27
造钟还是报时?
• 拥有一个伟大的构想,好比是”报时”;建立一家公司, 使公司在任何一位领袖身后很久、经历许多次产品生命周 期仍然欣欣向荣,好比是”造钟”。 • 一家会“报时”的公司可能可以在一个时代里一批管理人 员的带领里将一种产品做得很好很出色,但是它并不能长 久; • 一家会“造钟”的公司则不同,无论市场,人员,时代如 何变化,它总可以做出调整来适应,从而立于不败之地, 经久不衰。 • 建立一个基业,就应该像造钟一样,不能只想到当前怎么 2015/3/17 28 报准时间,还要想着如何把钟做得更完美。
世界500强企业的平均寿命是44年。 中国企业的平均寿命才3.5岁,中国的集团公 司平均寿命是不到10年。
2015/3/17 11
为什么企业短命?
• 缺乏战略?
– 流浪?追星?个人意志?
• 有战略,但缺乏执行力?
2015/3/17
12
以衰敗為師,是企業從A到A+的關鍵
2015/3/17
13
2015/3/17
公司名称 通用汽车公司 住友集团 国际商用机器公司 波音公司 盖蒂石油公司 松下电器公司 西方石油公司 时代华纳公司 迪斯尼公司 希尔顿旅馆有限公司 西武企业集团 雅普公司 克莱斯勒汽车公司 肯德基 三星集团 休利特·帕卡德公司 麦当劳公司
创立时间 1908年 1912年 1912年 1916年 1916年 1917年 1917年 1918年 1919年 1919年 1920年 1920年 1923年 1930年 1938年 1939年 1954年
– (No:诺思通、迪士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战略管理学讲义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战略管理学讲义(电子版)前言战略决策在管理决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每项战略决策对企业的长期生存与发展都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日益深化,企业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结构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复杂,企业领导仅凭过去的经验或是他们的胆识,已经难以为企业制定出正确的战略,战略决策也日益演变成为一种严密的科学分析与创造性的构想相结合的过程。
而了解有关的理论知识,就成为参与这类决策的前提条件。
本讲义以MBA学员为授课对象,讲述了与战略决策有关的一些战略管理理论知识。
这些内容被分为以下几个部分:第一章介绍了战略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战略决策的内容,以及成功的战略所具有的特征;这一部分还提供了一个非营利组织制定战略规划的实例,为得是说明战略管理的一般理论也可以解决非营利组织的发展问题。
第二章介绍了外部环境分析所涉及的几个层面。
第三章讲述了企业内部分析中产用的方法和一些理论观点。
第四章介绍了竞争战略的主要类型,主要观点取自波特的理论,但个别地方仍有需要讨论的内容。
第五、六两章介绍了多样化和纵向联合两种公司战略。
讲义中仍有不少错字和不成熟的观点,请原谅。
第一章战略决策的内容与特点任何一个企业的运行与发展都离不开一系列决策,无论是开发一种新产品,改造一条生产线,或者仅仅是增设一个新工作岗位,都需要管理人员在各种可行的方案中选择出最适宜的方案,并把选定的方案付诸实现。
在实际工作中,人们总是要不断提出问题,不断寻求解决问题的答案。
然而稍有经验的人就知道,企业中形形色色的决策会由不同层次的人员作出,它们涉及的范围和可能产生的后果也相差甚远。
在这些决策中,有一类占有非常特殊的地位,它们会左右企业的发展方针,改变企业的内部结构,对企业的未来产生深远影响,这就是如今人们所称的战略决策。
在60年代以前,尽管许多西方企业的领导已经明显地感受到一些重大决策正在越来越多地占据着他们的时间和精力,他们却没能清楚地认识到这些决策的特点,也没有找到一个统一的称谓来形容这些决策。
只是在战略这个军事概念被引入管理领域后,特别是在60年代中期美国学者安索夫所着的《企业战略》一书出版并广为流传后,人们才开始认识到这些决策有着种种特殊的性质,如果不注意这些性质而仅凭直觉和经验作出抉择,就难免铸成大错。
于是人们开始从军事科学理论中,从系统科学理论中,从无数企业的成功经验及失败教训中,发掘所有那些有助于提高决策成功率的思想和方法。
正是这种积极的探索,最终促动了管理科学的一个新分支--战略管理理论的迅速发展。
1.两种类型的决策如果对一个企业在一年中作出的各种决策进行一次完整统计,统计的内容一定会十分丰富。
在成百上千条的记录中,或许将包括以下一些事项,如财务部门购买了一套办公设备,采购部门更换了一个零件供应商,企业领导决定表彰某位工作出色的员工,重新调整了产品价格,与另一家企业签定了联合开发产品协议,即将兼并某个亏损企业,等等。
实际上,这些需要有人作出决定的活动涉及到了每个管理人员的工作。
企业是一个复杂的权责系统,每个管理人员承担着相应的权利与责任,都要作出一些决策。
美国着名经济学家H·西蒙曾声称,管理就是决策。
⑴管理决策的类型管理决策的内容十分丰富,其性质各不相同。
无须借助于复杂的理论分析,便不难将这些决策分为两类,即战略决策和业务决策。
管理决策中的绝大部分属于业务决策,这些决策是针对企业日常工作中出现的大量问题而作出的决断,内容广及生产、销售、技术开发、财务以及人员与行政事务管理的方方面面,其直接目的是保证企业的正常运行。
业务决策具有重复性、经常性,所处理的也只是企业的局部问题,但不能因此而推断这类决策是无关紧要的。
实际上,业务决策的质量直接决定着企业的管理水平。
许多业绩出众的企业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恰恰在于它们在业务决策中表现出的良好素质。
明确的决策目标、结构化的决策流程、科学的决策分析工具和规范的决策实施步骤,这些都已成为现代化管理不可或缺的条件。
然而,一个企业要生产出能够满足顾客需求的产品或服务,必须拥有一定的资源与能力。
从某种意义上讲,企业是一组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的集合体,这些资源包括资金、设备、技术、商誉和人力资源等,共同决定着企业如何履行它的经营职能,以及它可能达到的经济效益水平。
当企业的外部环境相对稳定时,正确的业务决策可以保证这些资源的有效运用;但在竞争与发展的环境中,企业的任何一种资源如果得不到补充与更新,都将被消耗殆尽。
正如人们所熟知的那样,成功的产品设计终将变得陈旧过时,先进的技术终会成为落后技术,在时间这个变数面前,惟有不断开发、扩充和更新所需的资源,企业才可能实现长期生存与发展。
战略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基本区别也正在于此,如果说业务决策的目的是保证企业高效运行的话,那么战略决策的目的就是要通过对企业的产品、技术、资产、组织等结构的深刻变革,使企业的资源得到扩充和更新,更好地迎接环境变化的挑战。
图1对资源扩充与运用能力与企业风险的关系给出了一个直观的说明。
图中的横轴代表扩充资源的能力,纵轴代表运用资源的能力,每个企业都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在图中找到相应的位置,虚线划出的四个区域则对应着四种典型的情况。
运用↑Ⅰ.有较大的∶Ⅱ.有持久的资源强│长期风险∶竞争力的│………………………………………能力│Ⅳ.危机状态∶Ⅲ.有较大的弱│∶短期风险└───────────────→弱强扩充资源的能力图-1资源扩充与运用能力对企业的影响区域Ⅰ中的企业属于那种经营效益较好,可是发展潜力不足的企业。
这些企业的产品可能深受顾客欢迎,订单源源不断,生产设备满负荷运行,严格的成本控制保证了企业的超额收益;同时它的一些资源却日见枯竭,技术开发投入不足,缺乏创新的设想,工作士气中充满着单调、枯燥的气氛。
对这类企业来说,一旦外部环境发生变化,譬如出现了新技术、新品牌或新产品,它的生存将经受严峻考验。
区域Ⅱ代表了资源扩充与运用能力的一种平衡状态,位于这一区域的企业不仅能够很好地运用现有的资源,把这些资源有效地转化为畅销的产品,而且能够持续地扩充资源,员工的工作经验不断得到积累和升华,技术开发不断取得突破,品牌形象不断得到加强,企业因而可以更好地捕捉住环境变化中隐含的机遇。
区域Ⅲ中的企业与区域Ⅰ刚好相反,它们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但内部管理却存在着明显的问题,这是资源扩充与运用能力相脱节的另一种情况。
在一些创业不久或是过分追求高速成长的企业中,类似的情况时有发生,比如先进的技术成果不能被很好地应用到生产之中,工作效率低下,等等。
这些企业的管理漏洞正在吞噬着它经营收入,其当务之急是加强基础管理,否则它的发展潜力也会逐渐消失。
区域Ⅳ中的企业已经处在十分困难的境地,它们既缺少足够的资源去把握新的转机,又不能有效地运用现有资源。
毫无疑问,如何使它们走出困境将是一个异常复杂的问题。
以上分析说明了一个简明的道理,即战略决策和业务决策有着同等重要的意义,忽视了其中任何一方都可能铸成大错。
那种把企业的一切问题归结为业务决策失误,或是完全相反的看法,其实都会导致管理决策陷入误区。
⑵两类决策的区别战略决策与业务决策的区别不只是表现在决策目的上,表一中列举了两类决策在许多方面的不同性质。
认真对比一下这些性质,对于认识战略决策的特殊性,提高决策水平无疑会有所帮助。
战略决策和业务决策在以下几方面有着十分明显的区别:①影响范围不同。
业务决策所解决的只是局部性的问题,通常只会影响企业的一个或少数几个部门;战略决策则是对全局性、整体性问题作出的安排,会影响到企业的各个部门。
例如,一个企业兼并了另一个企业以后,它的产品结构、资产结构、组织结构乃至企业形象都会发生变化。
②时效不同。
业务决策需要的时间短,而且决策周期往往受到企业管理制度的严格限定,即在规定的时间内必须解决发生的问题;它们对企业经营活动的影响也是短期的,管理人员一旦发现决策失误,可以及时修改乃至撤消原来的决策。
战略决策从策划到实施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对企业有着长远的影响,撤消或更改这类决策可能要付出重大的代价。
③分析工具不同。
业务决策在循环往复的工作过程中,已经形成了一系列十分完善的分析方法和决策模型,如工作业绩考核方法、生产计划编制方法、库存管理方法、资金成本计算模型、短期市场预测模型等等,决策者可以运用这些分析工具从诸多方案中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
战略决策虽然也有一些分析工具可供使用,但这些工具只是探索性、启发性的方法,只能帮助决策者澄清对一些复杂问题的认识,丰富其战略思路,却不能直接用来生成或选择战略方案。
④环境条件不同。
对业务决策而言,环境条件基本上是已知的、不变的,决策者的任务是在确定条件下需求解决问题的最优方案;而战略决策面对的是动态多变的环境,决策者必须考虑到各种风险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⑤信息完备程度不同。
业务决策一般以丰富、详实的信息为依据,其中包含的不确定因素较少;战略决策则以反映环境变化趋势的综合性信息为依据,决策者很难掌握充份的信息,经常需要凭借个人的洞察力、预见力作出判断。
⑥目标体系不同。
业务决策通常是单目标的,即使有几个不同的目标,其优先顺序也很清楚;战略决策则是多目标的决策,其中一些目标甚至是相互矛盾的,如成本和质量、生产规模和生产系统的灵活性、短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等等。
战略决策需要根据企业的长远方针和内外环境的变化来权衡每个目标的重要性,确定目标的优先顺序,并就此达成组织内部的共识。
⑦决策主体不同。
在企业的权责体系中,业务决策通常被授权给各级管理人员,企业领导通常只负责审核某些决策的内容,或是评价决策的结果。
在战略决策中,企业领导是主要的策划者,其他层次的管理人员也会不同程度地参与决策过程,而决策内容将由企业的最高权利机构(如董事会)负责审定并作出最终决定。
战略决策与业务决策的以上区别决定了战略决策的特殊性。
战略的形成需要经历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在广泛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认识和判断环境的变化趋势,在激烈的思想碰撞中达成组织成员的共识。
战略决策也无固定的方法可谈,企业领导必须客观地认识形势,缜密地策划方案,而他们的预见力、洞察力和感召力也是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
⑶企业战略与军事战略战略本来是一个军事术语,其原意是指为实现战争目的而对军事力量进行的全局性部署和指挥。
这一概念之所以被众多的企业管理人员所接受,说明了战争与竞争这两种人类社会的对抗行为有许多相似之处。
特别是军事理论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已经成为人类思想的巨大宝库,不仅对于指导战争,而且对于各种经济社会活动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如今有越来越多的理论界和企业界人士热衷于从经典的军事着作中发掘有价值的管理思想,并且收到了显着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