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节能的几种途径
建筑节能十类举措

建筑节能十类举措标签: 建筑节能能源之星暖通空调能源审计区域能源随着低碳经济时代的到来,节能减排对于企业而言不再是口号,而是占领未来市场先机的机会和经济发展的方向。
展望2010年,全球经济复苏的形势仍不明朗,企业仍面临着如何增加经济效益的问题。
企业通常通过调整规模、削减开支以及提高投资使用效率等方式节流增效,其实,采用有效的建筑节能措施降低能耗支出,也是增加经济效益的有效的途径,但这种做法通常被忽略。
通过分享资源,希望为建筑节能减排提供参考,达到绿色环保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十类建筑节能举措分别是:1.能源审计:第一个步骤且最有效的方式,是聘请专业的国际企业进行能源审计,评估可节省的能源类型和范围,分析能源已得到高效利用之处,更重要的是找出可以提高能效之处。
快速缩小投资组合范围,缩小办公场所,有效地利用空间比简单地降低可变成本更有效。
2.照明升级:商业大楼中照明系统占近35%的电费开销。
升级到更高能效的节能灯和镇流器后可降低20%-50%的电力消耗量。
改善照明的工作包括将电感镇流器改成电子镇流器,将T-12灯换成T-8灯。
白炽灯泡应换成使用寿命长且节能的紧凑型荧光灯。
荧光灯不仅节能,发热低,且光线柔和,可令工作环境更舒适。
3.收集并有效利用能源信息:审查能源消费清单上的历史记录、计费错误和价格信息。
公用事业单位往往根据企业类型和能源使用用途,实行不同的能源定价,企业应确定得到最优惠的能源价格。
此外,企业管理人员应负责收集和分析数据,并根据定期报告采取相应的措施。
4.控制暖通空调和照明:控制暖通空调和照明是最简单有效的节能途径。
在所有地方安装可编程恒温器和灯光传感器,通过自动化系统管理大厦。
暖通空调系统要按照建筑设施的规模来设计,并应具有较高的季节性能源效率比(SEER)等级,提高系统整个生命周期的投资回报率。
5.建筑围护结构的泄漏评估:通过在门窗和密封裂缝等室外空气可以进入的地方采取保护措施,即可得到立竿见影的节能回报,在屋顶和天花板加上棉絮绝热层也可以节约能源。
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

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随着全球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建筑节能成为了众多工程师、设计师、开发商和政府部门都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
在建筑行业,节能不仅能够减少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降低能源费用开支,还可为社会创造更加舒适、健康,智能化的办公和居住环境。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一些建筑节能的技术途径。
1. 采用节能建材建筑节能从选择材料开始。
建筑业是重性耗能行业之一,而建筑材料的生产和运输也需要耗费相应的能源。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建筑业需采用更加环保、节能的建材,如利用可回收的材料和建筑废弃物的资源,或运用具备更加优越节能性能的新型材料。
2. 加强建筑隔热建筑材料的隔热性能对节能来说尤为重要。
优良的隔热性材料能够减少房屋损耗的能量,节省使用的电能。
常见的隔热材料有岩棉、硅藻泥和泡沫玻璃等,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温度稳定性和保温效果,并且在实用性及耐腐蚀性方面更加可靠。
3. 设计高效建筑系统在策划及设计建筑系统时,需要在保证建筑品质的前提下,减少消耗的能源。
可以采用一些现代技术,如热泵和太阳能,以利用太阳能热量,为建筑提供更加节能高效的照明和制冷系统。
4. 应用智能化系统智能化技术可实现能源的管控和精准调控。
比如,通过应用自适应照明系统,可以控制照明亮度和颜色,以减少闲置或浪费的耗电。
同时,智能化的监测系统还可以实时监测楼宇的能耗,并对可能出现的能源浪费行为进行预警和预防。
5. 优化建筑结构与布局建筑物的结构和布局与其能源消耗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
设计师可以考虑在选择建筑平面结构、朝向和建筑高度等方面作出优化调整,以达到降低能源消耗、最大限度利用自然资源的目的。
在可持续发展的时代条件下,节能成为了建筑业所面临的重要任务之一。
借助现代技术和创新,我们有信心实现根据各种条件最大化实现节能的目标。
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建筑节能方式也将更加多元化和高效化,在保持办公和居住环境舒适,同时减少能源消耗、实现节能效果的同时,未来建筑趋势将更加智能化和环保。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理念的实现途径

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理念的实现途径
随着人们对环境保护和节能方面认识程度的提高,房屋建筑设计中也越来越注重采用
节能环保的理念,从而达到环保节能、降低能耗、提高建筑品质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等目标。
那么,房屋建筑设计中节能环保的实现途径有哪些呢?
1. 建筑本体设计
在房屋建筑的设计中,需要考虑建筑本体的设计,如何更好地利用自然光线、通风、
采光等要素,减少建筑的能量消耗。
在建筑设计中应用绿色建筑技术,采用太阳能电池板、热泵、地源热泵等新能源技术,将建筑体系与自然环境进行有机结合。
2. 节能建材的选择
房屋建筑设计中,需要选择能够节约能源的建筑材料,如岩棉、玻璃棉、植物纤维等
环保节能材料,这些材料不仅能减少建筑能耗,同时对于人体健康也有着较好的保障作
用。
3. 智能化控制系统的应用
对于大型建筑,如商业广场、会议中心等,可以采用智能化控制系统,对于建筑内的
能耗、气温等进行预测和控制,从而减少能源的浪费和能耗。
智能化控制系统在对节能环
保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4. 建筑节能服务的引入
在房屋建筑设计中,可以引入建筑节能服务,对于建筑内的能耗、耗能系统进行分析
和评估,制定相应的能源管理方案,从而实现节能环保的目标。
综上所述,房屋建筑设计中采用节能环保的理念,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考虑和落实,
从建筑本体设计、节能建材选择、智能化控制系统应用以及建筑节能服务的引入等方面进
行全方位的提升和改进,从而实现更为环保、节能的房屋建筑。
建筑节能的几个途径与措施

建筑设计节能实例
某住宅小区
该小区在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了自然条件和资源利用效率 ,采用了高效节能材料和合理的窗户设计,实现了较高的节 能效果。
某办公楼
该办公楼在建筑设计时,注重创造舒适的环境,采用了先进 的空调设备和智能控制系统,实现了较低的能耗和较高的室 内舒适度。
03
建筑节能途径二:建筑材料选 择
建筑设备系统节能实例分析
某商业综合体
通过采用高效空调系统和能源管理系统,实现了建筑设备系统的整体节能。经过 实际运行数据对比,该商业综合体在夏季和冬季的能耗分别降低了30%和20%。
某办公大楼
通过采用高效照明系统和合理的照明布局,实现了照明系统的节能。经过实际运 行数据对比,该办公大楼的照明能耗降低了25%。
建立评估体系
建立科学的评估体系,对建筑运营管理节能效果 进行定期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改进措施。
数据分析和挖掘
通过对能源消耗数据的分析和挖掘,找出节能潜 力,为进一步优化能源管理提供依据。
经验总结和分享
总结建筑运营管理节能的经验和成果,与同行进 行分享和交流,促进节能技术的推广和应用。
06
总结与展望
能源消耗监测
对建筑物的能源消耗进行实时监测,掌握能源消 耗情况,为采取节能措施提供依据。
能源管理措施
采取有效的能源管理措施,如定期维护设备、优 化设备运行方式、推广节能设备等,降低能源消 耗。
节能技术应用
积极推广和应用先进的节能技术,如太阳能利用 、地源热泵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建筑运营管理节能效果评估
环保性
优先选择可再生、可循环利用的 环保材料,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节能建筑材料应用实例
真空绝热板在建筑保温中的应用
建筑节能七大方式

建筑节能七大方式
建筑节能七大方式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能源被无限制的使用,建筑节能将放在国家的重点发展日程上。
这里简单整理了一下现在社会上通用的建筑节能方法:
一:建筑外墙外窗保温(如:双层真空玻璃,保温涂料,保温层的铺设等)
二:广泛的太阳能利用(包括光电玻璃的铺设,太阳能热水器的使用等等)
三:空气能(有空气就有能源,环保低耗)
四:地热能(充分利用地表深层的能量节能环保)五:冰蓄冷(储层冷量错峰使用缓解用电高峰压力节能降耗)
六:无负压供水(充分利用市政管网的压力进行叠加,减少二次加压的损耗,大大降低电量的损失)七:变频供水(变频技术的革命既取得了节能降耗的伟大效果更减少了噪音对环境的污染,对系统电网的冲击也得以缓解)。
实用的建筑节能方式

一些实用的建筑节能方式建筑节能,对于不同人群,需求也不一样,普通的民用建筑,主要还是要将室温和湿度控制在一定范围内,近年来,很多办公楼的开发也开始注重室内空气质量,要求将室内空气品质也做好。
我们一起来看看一些实用的建筑节能方式。
1.被动式建筑建筑的节能工作一定要从前期的建筑设计开始。
如果一栋办公楼四面都是玻璃幕墙,且没有任何遮挡措施,这栋楼运行起来肯定不节能啊。
主要的被动式技术有加强建筑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设计合理的遮阳措施,考虑建筑所在地最多风向和采光,加强建筑密封性能等等。
2.冷热源优化空调冷热源在建筑机电系统中能耗占比很大,(50%以上),现在市场上出现的很多新的技术,其实都是在这个方面来做节能。
主要包括水地源热泵,空调过渡季全新风运行,磁悬浮冷机,光热,冷热电三联供提高能源梯级利用,、蓄能空调(其实不节能,但是节费),温湿度独立控制、采用热回收装置。
3.水系统优化优化空调水系统设计,采用大温差供冷系统,根据末端调节水系统流量。
水泵变频,冷却塔风机变频等。
4.风系统优化优化空调风系统设计,采用VAV代替定风量系统(其实说起来风盘挺节能的,但是风盘有卫生问题,这也是前面说的要在满足用户需求的前提下来考虑节能的事),冷辐射吊顶,排风热回收。
5.BA自控优化和运行优化我国的机电系统控制有一个发展的过程,从开始控的目标是能不能满足用户要求到现在控的目标变成了如何经济运行,现在正在朝这个目标努力。
设计再好的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没有按照设计的节能运行策略来走,最终也是不经济的,这个方面其实很考验我们国家物业运维人员的业务能力。
我也一直坚信,机电运行是整个建筑机电节能行业中非常重要的一块,现在也出现市场上也出现了类似节能改造和合同能源管理。
6.行为节能最后的最后,我要说的是,建筑节能,最终还是要靠人来节能。
南方人因为冬天不供暖,所以冬季在室内都穿的厚厚的,我来北京的第一个冬天,发现大家在室内都只穿一件单衣,有些还会打开窗户。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分析

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分析建筑设计中的建筑节能措施是指在建筑设计中采取一系列措施来减少能源消耗、降低碳排放、提高建筑的能源利用效率的方法和技术。
建筑节能是一种可持续发展的设计理念,能够降低建筑运营成本,减少环境污染,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室内舒适度。
建筑节能措施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建筑外观设计:建筑外墙的选材和设计能够影响建筑的保温性能和隔热性能。
使用保温性能好的材料,增加外墙的保温层厚度,减少热量传递,降低能源消耗。
2. 高效节能建筑设备:建筑设备是建筑能耗的主要来源,采用高效节能的建筑设备能够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选用高效节能照明系统、空调系统和水暖系统等,使用节能型电机和变频器,加装换热器和余热回收装置等。
3. 充分利用自然能源:充分利用太阳能、风能和地热能等自然能源,通过设计建筑的朝向、窗户大小和位置、遮阳装置等来最大化地利用自然能源。
在南北朝向的建筑中增加多个朝南的窗户,使室内能够得到充足的日照和太阳能。
4. 智能节能控制系统:采用智能节能控制系统来控制建筑设备的运行,实时监测和调整能源的使用。
通过自动控制室内照明、空调、通风等设备的开启和关闭,达到最优的节能效果。
5. 建筑物外部绿化:在建筑外部增加绿化植被,可以起到调节温度、保护墙面、增加室外空气质量的作用。
植被覆盖可以降低环境温度,减少建筑物的冷、热负荷,起到节能的效果。
6. 废弃物利用和资源再利用: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废弃物的利用和资源的再利用,通过循环利用废弃物和再生资源,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建筑节能设计不仅可以降低建筑运营成本,节约能源和资源,还可以保护环境,提高建筑的可持续发展性。
建筑节能是建筑设计中必须考虑的重要内容,对于促进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作用。
这几种方式可以助力建筑节能!

编者按:用清洁能源代替传统化石能源已经成为发展的必然趋势。
节能需要科学的供热规划,逐步以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等高污染能源,利用工业废热、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实现冬季采暖。
利用管网直埋技术和接口防腐保温大幅降低热网输送热损失;室外供热管网分为区域热网和小区热网,区域热网通过换热站将热量输送至小区热网。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也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集中供热,减少分散的小型供热锅炉房,而且逐步以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等高污染能源,利用工业废热、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实现冬季采暖,极大的降低了能源消耗,有效的保护了自然环境。
1)要有科学的供热规划。
随着我国经济不断发展,城市规划也进一步完善,逐步实现集中供热,减少分散的小型供热锅炉房,而且逐步以清洁能源代替煤炭等高污染能源,利用工业废热、天然气、水力、风力、太阳能等实现冬季采暖,极大的降低了能源消耗,有效的保护了自然环境。
2)室外供热管网分为区域热网和小区热网,区域热网通过换热站将热量输送至小区热网。
热网的水力失调经常出现,产生冷热不均现象,造成严重的能源浪费,必须通过调节水力平衡来达到节能的目的,同时应进行“大温差”改造,舍弃目前的“流量大、温差小”的系统运行方式,实现供水温度和输送效率双提高。
3)利用管网直埋技术和接口防腐保温大幅降低热网输送热损失。
直埋敷设具有节省用地、方便施工、减少工程投资和维护工作量小等优点,直埋管网通过聚氨酯保温层的覆盖,使管网的热损失大大降低,同时防腐效果明显,适合长期使用,达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4)分户计量的推广。
建筑供热计量收费由过去按面积收费改为按热量收费可以达到节约能源、提高舒适度、保护环境的目的。
我们既要保证新建住宅的节能达标,又要对既有建筑进行大规模的节能改造,随着建筑节能带来的经济效益逐渐凸显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法规越来越严苛,建筑节能产业发展前景非常乐观,希望政府在政策导向和经济扶持上更进一步,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能源,保护环境的良好氛围,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 谈建 筑节 能 的几种 途径
吴 展 大地建 筑事 务所 ( 国际 ) 西安 分公 司 中 国西安 71 0 0 00
【 摘
要 】 筑 节能 包括 了两个 系统 工 程 , 建 即建 筑 本 身工 程 节 能和 建 筑供 能 系统 的 节能 ; 筑 不 仅应 具 有 良好 的 围护 结 构 热 工性 能 , 建 还
能够保护主体结构 , 延长建筑物的寿命 ; 有效减少了建筑结构的热桥 , 同时 消除了冷凝 , 提高了居住的舒适度。 外墙外保温技术性能分析 : 1适 用范 围广 : 温不仅适 用于 北方 需冬季 采暖 的建筑 , . 外保 也适用于 南方 需夏季隔热的空调建筑。 即适用于砖混结构建筑砌体外墙的保温, 也适用于剪 力墙结构砼外墙的保温 。 既适用于新建建筑 , 也适用于既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2保温效果好 : . 因为保温材料置于建筑物外墙的外侧 , 基本上可以消除 建筑物各 个部位的 “ 热桥” 冷、 影响。 能充分发挥轻新型质高效保温材料 的 保温效能, 相对于外墙内保温和夹心保温墙体, 在使用相同保温材料情况 下, 需要保温材料 的厚度较小 , 达到较高的节 能效果。 3保护主体结构: . 置于建筑物J N的保温层 , ' t , 大大减少了自然界温度、 湿度、 紫外线等对主体结 构的影响。 特别是由于温度对结构的影响 , 建筑物 外围的热胀冷缩可能引起建筑物部分非结构构件的开裂, 外墙采用外保温技 术 可 以降 低温 度在 结 构 内部产 生 的应 力 。 4 改善 室 内环 境 : . 外保 温提 高 了墙 体 的保 温 隔热 性能 , 减少 室 内热能 的 传 导损 失 , 加 了室 内的 热 稳定 性 。 外还 在 一定 程度 上 阻止 了 风霜雨 雪 等 增 另 对 外 围墙 体 的 浸湿 , 高 了墙 体 的 防潮 性 能 , 免 了室 内的 霉斑 , 露 、 提 避 结 透 寒等现象。 进而创造了舒适的室 内居住环境。 另外因保温材料铺贴于墙体外 侧 , 免 了保 温材 料 中 的挥 发性 有害 物 质 对室 内环境 的污 染 。 避 5 由于 外保温隔热体系置于外墙外侧 , . 直接承受自然界的各种因素影 响。 仅就太阳辐射及环境温度变化对其影响来说 , 由于保温层之上的抗裂防 护层较薄只有3 mm~1rm, 0 a 且保温材料具有较大 的热阻, 因此在的热量相 同的情况 下 , 温抗 裂保 护层 的温度 变化 速度 比无 保 温主体 外墙 外侧 温度 外保 变化速度提高约 l ~3倍 。 0 0 因此考虑其它环境 因素对抗裂防护层的柔韧性 和耐 候性 等 抗 裂性 能提 出 了更 高 的要 求 。 目前 较为 成 熟 的 外保 温 技 术有 E S P 薄抹 灰 外 墙外 保 温 系统 、 胶粉 E S P 颗粒保温浆料外墙 外保温系统 、 P 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 温系统 、P 钢 ES ES 丝 网架 板 观 浇混 凝 土 外墙 外 保 温 系统 、 械 固定 E S 丝 网架 板 。 机 P钢 外墙外保温体系材料的选择 主要有以下3 点: 1 保温材料的选择。 . 在现阶段施工的建筑 中, 外墙外保温材料的使用 以挤塑板、 聚苯板为主。 挤塑板具有密度大 , 热系数小等优点, 导 它的导热 系数 为 00 9 /(S. , 抗裂 砂 浆 ( 热系 数 为 0 9W /( . ) .2 W 1!K) 是 T 导 .3 m K) 的 3倍 。 2 聚苯板 的导热系数为0 0 2 .4 W/( . , m K) 是抗裂砂浆的2 倍。 2 因此 挤塑 板 与 聚苯 板 相 比 , 抗裂 能 力 弱于 聚 苯 板 。 2增强网的选择。 . 玻纤网格布作为抗裂保护层的关键增强材料在外墙 外保 温 技术 中得 到广 泛 的应 用 。 一方 面它 能 有效 的 增加保 护 层 的拉 伸强 度 另一方面有效分散应力 , 将原本可 以产生的裂缝分散成许多较细裂缝, 从而 形成抗裂作用。 再则由于保温层 的外保护开裂砂浆为碱性 , 而玻纤网格布 的 长期 耐碱 性能 就决 定 了其 在 对抗 裂缝 中的广 泛应 用 。 3
一
.外Biblioteka 采用外 保温 : 外 保温 是 目前 大力 推广 的 一 种建 筑 保 温节 能 技术 。 外保 温 与 内保 温相 比, 术合 理 , 技 有其 明 显 的优 越 性 , 用 同 样规 格 、 使 同样 尺 寸和 性 能 的保 温 材料 , 保温 比内保 温 的 效果 好 。 保温 技 术 不仅 适 用于 新 建 的结 构 工 程 , 外 外 也适 用于 旧楼改 造 , 用范 围 广 , 术含 量 高 ;} 温 包 在主 体结 构 的 外侧 , 适 技 夕保
2地 热 的综合 利 用 .
空气源热泵是在供热工况下将室外空气作为低温热源, 从室外空气中吸 收热量, 经热泵提高温度送人室内供暖 。 空气源热泵系统简单, 初投资较低。 空气源热泵的主要缺点是在夏季高温和冬季寒冷天气时热泵的效率大大降 低, 其不适用于寒冷地区, 在冬季气候较温和的地区, 已得到相当广泛的应用 地源热泵系统是利用较深地层 中 末受干扰常年保持的恒温, 其远高于冬 季的室外温度, 又低于夏季的室外温度 , 可以克服空气源热泵的技术障碍, 且 效率大大提高。 在地源热泵系统中 , 冬季通过热泵把大地中的热量升高温度 后对建筑供热, 时使大地中的温度降低, 同 储存了冷量, 可供夏季使用, 夏季通 过热泵把建筑中的热量传输给大地, 对建筑物降温, 同时在大地 中蓄存热量以 供冬 季 使用 。 地表水热泵系统是在靠近江河湖海等大量自然水体的地方, 利用这些自 然水体作为热泵的低温热源而设计的一种空调热泵的形型式。 但是, 这种地 表水热泵系统也受到 自然条件的限制, 同时这种热泵的换热对水体中生态环 境也 会造成 一 定程度 的 影 响。 地下耦合热泵系统是利用地下岩土中热量的闭路循环的地源热泵系统。 它通过循环液( 水或以水为主要成分的防冻液) 在封闭的地下埋管中的流动 , 实 现系统与大地之间的传热。 在冬季供热过程中, 流体从地下收集热量, 再通过 系统把热量带到室内; 夏季制冷时逆向 运行 。 即从室内带走热量, 再通过系统 将热量送到地下岩土中。 地下耦台热泵系统保持了地下水热泵利用大地作为 冷热源的优点, 同时又不需要抽取地下水作为传热的介质, 是一种可持续发展 的建筑节能新技术。
要 有 优 化 的 供 能 系 统 ,两 者 结 合 组 成 一 个 有 机 系 统 工 程 。 结 合 建 筑 节 能 的 发 展 现 状 , 针 对 建 筑 节 能 发 展 中 的 问 题 , 提 出 了相 应 的 措
施及技术构造 。
【 关键词 】建 筑 节 能 新 能 源 的 综 合 开 发利 用 建 筑 本 身工 程 节能 中图分类号 :Tu1 +2 文献标 识码 :A文章编 号 :l 0 . 0 ( 0 0 0 — 9 ・ 2 l 1 3 0 94 6 2 l ) 8 3 90 7
1 .太 阳 能 的 开 发 利 用
太阳能作为一种热辐射能源, 是一种无污染 的清洁能源 . 对于太阳能 的开发利用 已经成为世界各国索取和利用新能源 , 进行节能 、 环保的重要研 究项目之一 , 了较大的进展并 已进入实用阶段。 取得 近几年随着我国经济的 快速发展和对环境保护的重视 , 特别是在提出的建设节约型社会的方针后 , 太阳能作为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新型环保新能源 , 一种较为简单 经 济, 环保、 可靠的改善建筑环境的方法, 一种很适合我国经济现状 的采暖及 供 热方 式 , 我 国得 到 了大 力的 推 广 和广 泛 的使 用 。 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