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册 第三章 第一节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中图版(北京)七年级上册 地理 教案 3.1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义务教育教科书《地理》(中图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第1课时)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
二、教学目标1.阅读中国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点。
2.学会阅读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基本方法,并通过图像的阅读,掌握概括某地地形、地势特征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3.结合相关资料简要分析我国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初步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三、教学重难点1、应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势特征。
2、结合相关资料,评价我国的地形、地势特征,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3、学会概括某地地形、地势特征的一般方法。
四、教学资源教材、多媒体设备、教学课件、学案五、教学方法教学方法:启发式讲授法教学方式:学案导学七、板书设计八、教学反思本节课的设计亮点主要有:1.淡化知识,注重方法指导与能力培养。
做到切实结合地理程标准“运用中国地形图概括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的要求,教学过程中落实地形图和地形剖面图的阅读方法的指导,通过读图概括出我国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并学会描述某一地区地形特征的一般方法。
强化方法的指导与能力的培养,淡化具体知识。
2.注重概念教学。
对于本节课涉及到的一些基本地理学概念进行明确的界定,例如地形、地势、地形区、山区的概念等。
3.培养人地协调观,做到自然、人文不分家。
虽然本节课的重点是讲解中国的地形特征,但不能拔离人类活动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
因此,加入了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帮助学生树立自然地理环境各要素相互影响、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相互影响的人地协调观念。
4.注重课堂教学实效。
通过课后练习,读北京市地形图,概括北京市地形特征的练习题,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成果。
不足之处:1.在地形地势特征对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影响上,知识之间的逻辑关系没有理得特别清晰,只是追求知识的更全面而忽略了知识之间的相系,容易对学生的认识产生误导。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与地形第1课时

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与地形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①明白得地形、地形、山脉等概念,熟悉并明白不同走向的要紧山脉。
②能够运用中国地形图,说出我国地形、地形的要紧特点。
二、能力目标:①培育学生读图析图能力、观看判定能力和主动探讨的能力。
②使学生初步把握评判地理事物的大体方式。
3、德育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初步培育学生树立人与自然环境要和谐相处、和谐进展的大体地理观念,从而使学生加倍酷爱祖国的大好河山。
教学重点:我国的地形、地形大体特点。
教学难点:1.运用地图观看判定我国地形、地形的大体特点。
2.结合地图,使学生形成地理事物的空间概念。
教学方式:读图观看、对照联想、探讨讨论等方式。
教具预备:《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投影仪、有关图片。
课时安排:3课时教学进程:第三章第一节中国的地形与地形第一课时导入新课:展现《中国分层设色地形图》,提问学生,这是一幅什么图?(生:《中国地形图》)。
顾名思义,地形是指地球表面各类各样的______。
(学生:形态);地形是指地球表面高低起伏的______?(生:总趋势)师:那么,我国的地形地形有什么特点呢?这确实是本节课咱们要学习和探讨的问题。
(板书)第一节地形和地形教学新课:读图:再次展现分层设色的《中国地形图》,引导学生观看地图后,启发学生:从这幅色彩斑斓的高低起伏的地形图面上,咱们能够发觉深色集中在哪里,而浅色又集中在哪里?(学生:图中的深色集中在西部地域,浅色集中在东部地域)从分层设色中国地形图上,咱们还能够发觉什么呢?(学生:我国西部多山地、高原,东部以平原和丘陵为主)读图:《我国东西向(北纬36°)地形剖面图》,引导学生观看地形剖面图的东西海拔高度。
提问:从我国地形剖面图上,能够发觉我国的地形总特点是什么?(学生:西部高、东部低)板书:西高东低活动:在阅读中国地形图后,各自画出的我国地形自西向东转变的示用意。
让学生再认真观看一遍示用意,联想一下,中国的地形自西向东大致呈什么状散布?(学生:阶梯状)读图:读地图册《中国地形三级阶梯示用意》并引导学生认真阅读观看地图。
中图钟版初中地理七上3.1《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中国的地形特征-地形区》经典课件(共42张PPT)

千沟万壑、支离 一望无际
破碎、
平坦开阔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地面崎岖 喀斯特地貌
准噶尔盆地
最大的内陆盆地 沙漠广布
”聚宝盆“之称 ”紫色盆地“ 地势最高的盆地 ”天府之国“
戈壁沙漠 纬度位置最高 我国第二大盆地
名称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特征
面积最大、黑土肥沃
地势平坦、黄土 ”水乡“ ,河网密布,湖泊众多
祝同学们学有所成!
1 2
6 3
4 5
17
12
7
13
11
8 10
9 14
16
15
、
位
置
青藏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8
青藏高原
在我国西南部,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 被称为“世界屋脊”。高原地表特征:雪 山连绵,冰川纵横。冰川消融后,成为长 江,黄河等大江大河的重要水源。
17
内蒙古高内原蒙古高原
位于我国北部,高原地表特征: 广阔坦荡,一望无际,牛羊成群。西北 部多荒漠,戈壁,东部和中部多肥美。
2.判断下列编号代表的山脉?
1 天2山
6 3
4
横
5断
想一想
山
12
7
13
11
秦8岭 10
9 14 15
2.图中哪些山脉是三级阶梯的界线?
33..填它出们下分列别代位号于所我表国示的的哪地一形级区阶的梯名上称?:
准噶尔
盆地J 塔里木K 盆地
I
青藏A 高原
E B
黄土C高原 F
四H川盆地
G
D
答案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位于第一阶梯;准格尔盆地、塔里木盆 地、四川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位于第二阶梯; 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位于第三阶梯。
【七年级上册地理】3.1 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 同步练习

第三章中国的自然环境第一节地形特征和主要地形区基础过关全练知识点1地形特征读我国地形类型构成比例饼状图,回答1—2题。
1.图中甲代表的地形类型是()A.山地B.盆地C.高原D.平原2.下列关于我国地形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形多种多样,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多种经营B.平原面积广大,在种植业方面优势明显C.山区面积广大,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D.山地、高原面积广阔,平原和丘陵面积较小知识点2地势特征3.(2023甘肃酒泉东苑学校期末)下列关于我国地形地势的相关描述正确的是()A.地势西高东低,缓缓向东倾斜B.地形复杂多样,以平原为主C.河流经过地势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十分丰富D.山区有利于各种农业类型的发展读我国沿36°N地形剖面图,回答4—5题。
4.下列关于我国地势的叙述,错误的是()A.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B.我国地势可分为三级阶梯C.划分三级阶梯的依据是平均海拔D.第一级阶梯平均海拔在6000米以上5.下列对我国地势产生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是()A.沟通了南北向的水上交通B.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深入内陆C.在地势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D.使得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联系知识点3主要地形区的分布6.下列山脉不在地势阶梯分界线上的是()A.B.C.D.7.纵横交错的山脉就像大地隆起的脊梁,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其他地形镶嵌在山脉构成的网格中。
图中地形区的描述正确的是()A.①是柴达木盆地,位于地势第三级阶梯B.②是长江中下游平原,被称为“鱼米之乡”C.③是黄土高原,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D.④是云贵高原,分布有我国最大的沙漠8.读我国主要山脉分布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①是大兴安岭,大兴安岭东侧是东北平原,西侧是内蒙古高原B.图中②太行山脉是东北—西南走向C.图中⑥是南北走向的横断山脉,位于地势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上D.图中⑤祁连山是甘肃省和青海省的界山能力提升全练9.(2022湖南衡阳中考)我国是一个多山的国家,山脉纵横交错,高原、平原、盆地、丘陵镶嵌其中,构成了一幅美丽的画卷。
中图版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复杂度样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中图版地理上册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知识点一、中国的地势1.地势: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
(高or低)地形:地表形态。
→五种基本地形类型:山地、丘陵、高原、平原、盆地(山区2/3 VS山地1/3)2.我国地势、地形各有什么特征?答:地势特征: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划分依据:平均海拔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答:(1)气候: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形成丰沛的降水,对农作物、森林、牧草的生长极为有利。
(2)河运和航运:西高东低的地势,也使我国的许多大江大河自西向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陆的经济联系。
(3)水能资源:而当河流从高一级阶梯流向低一级阶梯时,落差增大,水流湍急,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阶梯交界处建水电站)二、中国的地形5.纵横交织的山脉构成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因此成了地形区之间的分界线。
北回归线穿过的山脉:横断山脉、台湾山脉主要山脉阶梯②东南丘陵中的江南丘陵竹子种类繁多,是我国著名的竹区之一【“三山夹两盆”描绘的是新疆的地形。
】7.填表:四大高原、四大盆地、三大平原填表(P64)沿36°N 地形剖面图,此类型题目多加注意。
1.气温:大气的冷暖程度。
(时刻变化且有规律)2.(2)年变化:如4季。
(气温年较差)3、1月0℃等温线:大致沿淮河——秦岭——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分布,早穿棉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日温差大、年温差大)藏袍一日三穿:西藏自治区(日温差大,年温差小)青藏高原高寒区。
(区分地球五带)划分依据:各地热量状况的总体差异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中温带与暖温带的分界线:天山山脉青藏高寒区与暖温带、亚热带的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北京:暖温带 河南:大部分位于暖温带 、半湿润区5、降水:从大气中降落到地面的固态或液态的水。
降水也存在明显的时间、空间的变化。
6.我国年降水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是什么?(P76)※※※答:规律大致是:东部多西部少;由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逐渐减少。
中图地理七年级上册第三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和地形(共34张PPT)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青藏高原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课堂练习
1.我国海拔最高的盆地是 ( B )
A.四川盆地
B.柴达木盆地
C.准噶尔盆地 D.塔里木盆地
2.黄土高原的地形特点是 ( C ) A.地势平坦 B.地面崎岖 C.千沟万壑 D.雪山连绵
课堂练习
3.我国面积最大的平原是( A )
A .东北平原
新课学习
地形区
纵横交织的山脉, 构成了我国地形 的骨架
山脉之间镶嵌 着高原、盆地和平 原,山脉也是这些 地形区之间的地理 分界线。
新课学习
四大高原
位
黄土
置
高原
青藏高原
云贵高原
新课学习
特征
青藏高原
“世界屋脊”
雪山连绵、 冰川广布
广阔坦荡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云贵高原
水土流失 严重,沟 壑纵横
崎岖不平, 石灰岩广布
课堂小结
我们学了什么?
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主要山脉的分布及走向 主要地形区
板书设计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2课时)
(二)中国的地形特征 地形 山脉 地形区
B.华北平原
C. 长江中下游平原 D.成都平原
4.我国最西面的一列东北—西南走向的山脉是(A )
A.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B.祁连山—横断山
C.台湾山脉
D.长白山—武夷山
课堂练习
5.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B ) A.地形类型齐全,比例合理 B.地形复杂多样,高原山地面积广大 C.地形多样,平原为主 D.山地占比例最大,平原占比例最小
要 地
第二阶梯
塔里木盆地
七年级上册地理 第三章第一节 中国的地势与地形 第1课时 中国的地势特征

第一节中国的地势与地形第1课时中国的地势特征知识点1中国的地势特征图3-1-11.将图中的图例补充完整。
2.在图中用红笔描出第一、二级阶梯和第二、三级阶梯的分界线。
完成1~3题。
1.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下列能正确反映我国河流流向的地势是()图3-1-22.我国地势呈三级阶梯分布,其中第三级阶梯上的主要地形类型是()A.高原、盆地B.高原、丘陵C.高原、平原D.平原、丘陵3.央视热播栏目《中国诗词大会》让我们在感受诗词之美的同时,也体会到诗词中蕴藏着丰富的地理知识。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反映的我国地势特征是()A.西高东低,大致呈阶梯状B.东高西低,大致呈阶梯状C.中部高,四周低D.四周高,中部低知识点2我国地势特征的优越性图3-1-31.河流从第一级阶梯流向第二级阶梯,落差,水能资源丰富。
2.顺着地势,我国许多大江大河滚滚流,便利东西交通。
3.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海洋上气流深入内陆,形成降水。
完成4~5题。
如图是某校学生在地理实践活动课上,正用泡沫板制作我国地形的简易立体模型。
他们参照沿36°N地形剖面图,巧妙利用不同层数的泡沫板来表示我国阶梯状的地势特征。
读图,完成4~5题。
图3-1-44.位于地势第二级阶梯的地形是 ()A.华北平原B.黄土高原C.东北平原D.青藏高原5.同学们在地形模型中特别描画了主要山脉和河流,可以表现出地势()A.对山脉走向的影响B.对河流流向的影响C.阶梯内部水能丰富D.阻挡季风进入内陆1.地形剖面图中表示我国地势第一级阶梯的是()图3-1-5A.甲B.乙C.丙D.丁2.某班级地理兴趣小组同学,想通过诗词说明中国的地势特征,其中不能反映中国地势特点的是()A.小刚: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B.小米:黄河流向东,弱水流向西C.小亮: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D.小雅: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3.以下A、B、C、D四幅图分别表示我国地势阶梯示意图,“”表示河北、山东所在的阶梯位置,正确的是()图3-1-64.就中国地势的影响,同学们在地理课上展开了讨论,其中说法不正确的是()A.贝贝说:“许多大江大河向东流入太平洋”B.欢欢说:“第三级阶梯内,河流水量丰富,水能资源不丰富”C.晶晶说:“河流自东向西的流向有利于加强沿海与内陆的联系”D.迎迎说:“阶梯交界处高大的山脉不利于交通的发展”读“我国主要大型水电站分布示意图”,完成5~6题。
中图版七年级上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知识点

第三章复杂多样的自然环境第一节中国的地形地势1.我国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我国地势阶梯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分界山脉昆仑山脉、祁连山脉、横断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1000~2000米500米以下主要地形类型高原、盆地高原、盆地平原、丘陵主要地形区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3.我国地势特点的优越性:A、地势西高东低,有利于来自海洋的暖湿气流深入内陆,带来丰沛的降水。
B、地势西高东低,使河流自西流向东,而且,当河流从一级地势阶梯流向另一级地势阶梯时,落差增大,水流湍急,这些地区往往蕴涵着极为丰富的水能资源。
用来修建水利工程。
4.中国的地形特征:地形类型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
5.山地VS山区:山区定义大于山地,山区包括了山地、丘陵、崎岖的高原。
在我国,山地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1/3,山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6.我国主要的山脉及其走向:课本P64 读图2重点看东西走向:最北:天山山脉-阴山山脉、中间:昆仑山脉-秦岭、最南:南岭;东北-西南走向:最西: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中间:长白山脉-武夷山脉、最东:台湾山脉。
南北走向:横断山区。
西北-东南走向:阿尔泰山、祁连山;弧形山脉: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43米,为世界最高峰,位于中国与尼泊尔交界处。
7.许多山脉是我国主要地形区的分界线,如太行山是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分界线(2)山脉是许多河流的分水岭,如秦岭是长江、黄河的分水岭(分界线),巴颜喀拉山是长江和黄河上游的分水岭(3)山脉是我国许多省区的分界线:太行山是河北和山西的分界线;山西与陕西之间是黄河;内蒙古与黑龙江之间是大兴安岭;新疆与西藏之间是昆仑山;新疆与青海之间是阿尔金山;甘肃与青海之间是祁连山;福建与江西之间是武夷山;湖北与重庆之间是巫山;广东与湖南之间是南岭;四川与西藏之间是横断山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00米
如何阅读地形剖面图?
地势中间高,两侧低
地形剖面图读图指导: 1.了解所读剖面图是沿哪个方向和哪条剖面线绘制的。 2.仔细观察地形剖面图的纵坐标和横坐标。纵坐标表示 海拔;横坐标表示剖面线上的水平距离。 3.认真观察地表起伏的总趋势、起伏的大小、坡度的陡 缓以及地形变化的特点,用简明的语言总结出地形剖面图 所表示的地表起伏状况。
塔里木盆地
黄土高原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云贵高原 华 北 平 原
东南丘陵
完成教科书51页做一做。
小结
三大平原: 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四大高原: 青藏高原 内蒙古高原 黄土高原 云贵高原 四大盆地: 塔里木盆地 准噶尔盆地 柴达木盆地 四川盆地 主要丘陵: 东南丘陵
练习
山脉
横断山 巫山 太行山 大兴安岭
我国地势特征与图B相符
大 致 呈 阶 梯 状 ( 三 级 阶 梯 )
图1
图2
图B 沿某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图1、图2展示的景观可能位于图B的什么地点?
第一级阶梯
在教科书47 页图3-1中描绘 出阶梯界线。
1000~2000米
4000米以上 500米以下
根据陆高表,读出图中三级阶梯大致的海拔高度。
地势特征
1.地势西高东低 (三级阶梯)
2.大致呈阶梯状
图1
图2
结合所学知识并 运用图中的信息,分 析、说明两张照片展 示的景观可能位于长 江的哪个河段?两地 海拔大约多少?
图A 沿某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我国地势 特征与图 A 、图 B 哪种相符?请 图B 沿某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概括说明我国 地势特征。
阅读教科 书48页图 3-2 此剖面图 沿哪条纬 线绘制? 自西向东 依次穿过 我国哪些 地形区?
完成教科书52页巩固练习2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长江中下游平原
一
二
三
读图例说出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东西走向 南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弧形山系 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
秦岭
横 断 山 脉
在教科书50页图3-4中找出这些山脉。
小结 主要山脉
东北—西南走 台湾山脉 东西走向: 天山山脉—阴山山脉 昆仑山脉—秦岭 南岭 南北走向: 横断山脉 西北—东南走向: 阿尔泰山脉 祁连山脉 弧形山系: 喜马拉雅山脉
下划线 有链接
在图中找出我国主要的平原、高原、盆地、丘陵。
准噶尔盆地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主要内容
地 形 特 征
地形类型
地形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西高东低 大致呈阶梯状
地势特征
主要地形区及分布
山地
平原
盆地
丘陵
高原
这几幅图片分别显示的是哪种地形?
一、地形特征
1.地形多种多样
2.山区面积广大
小结
地形特征
地形多种多样
山区面积广大
二、地势特征
图1
图2
两张都是我国最 大河流——长江的景 观照片,请观察地势 上有什么不同?
地势对海洋气流的影响
地势利于海 洋气流的深入。
风向
图A 中国沿某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风向
图B 澳大利亚沿某纬线地形剖面示意图
比较在不同地势条件下,来自海洋的气流对陆地影响 范围的大小。
丰富的水能资源
小浪底水电站 刘家峡水电站
二滩水电站
三峡水电站
三、地形剖面图
地形剖面 图能够直 接地反映 出地表高 低起伏的 状况。
④
昆仑山脉
①
②
⑤
⑥
③
⑦
请在教科书47页图3-1中找到三级阶梯的分界山脉, 并完成教科书52页巩固练习1。
小结
地势特征
西高东低
大致呈阶梯状
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
这样的地势特征给我国带来哪些影响?
地势的影响
我国的地势特 征有利于海洋气流 向陆地深入,形成 降水;而且许多大 江大河向东奔流入 海,沟通东西,同 时形成巨大落差, 蕴藏着丰富的水能 资源。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青藏高原 四川盆地 黄土高原 内蒙古高原
东侧
四川盆地、云贵高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 华北平原 东北平原
山脉
天山 昆仑山
两侧的地形区
北侧
准噶尔盆地
塔里木盆地
南侧
塔里木盆地、柴达木盆地
青藏高原
拓展延伸
从利和弊两方面说明地形对我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