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

合集下载

(完整版)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完整版)安全工程本科毕业设计

太原理工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毕业生姓名:专业:学号:指导教师:所属系(部):二〇一五年十月前言毕业设计是采矿工程专业最后一个教学环节,其目的是使本专业学生运用大学阶段所学的知识联系矿井生产实际进行矿井开采设计,并就本专业范围的某一课题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进行的一次综合性能力训练,也是对一个采矿工程技术人员的基本训练。

本次设计的内容是麦地掌煤矿通风系统设计。

是在麦地掌煤矿井田概况和地质特征的基础上,结合搜集到的其它相关原始资料、运用所学知识、参考《煤矿开采学》、《煤炭工业矿井设计规范》、《煤矿矿井开采设计手册》等参考资料,在辅导老师深入浅出的精心指导下独立完成。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受益非浅。

此次毕业设计是根据国家煤炭建设的有关方针、政策,结合设计矿井的实际情况,遵照采矿专业毕业设计大纲的要求,在收集、整理、查阅大量资料的前提下,运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独立完成设计的。

通过本次设计,我看到了许多以往自己欠缺的地方,提高了综合能力,知识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由于本人的初次设计,错误难免,恳请各位老师指正。

本次设计的指导老师为老师,同时还得到了田取珍、曲民强、丰建荣、王开等老师的悉心指导,他们在许多方面给予了宝贵意见,为了帮助我们顺利、正确地完成毕业设计,经常加班加点,牺牲了大量的工作时间和业余时间,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和深深的敬意!!由于本人水平有限,设计中难免存在错误和不足,恳请各位老师不吝指正。

学生:摘要本次设计是开采麦地掌煤矿02、6、8#煤层,煤层厚度分别为 3.3m、1.86m、2.14m,煤层间距分别为60m、40m。

据井田外围资料调查该井田为高瓦斯矿井,上组煤瓦斯涌出量平均为14.24m3/t,下组煤为35.22 m3/t。

煤层均有爆炸危险性。

煤的自然倾向等级为不易自燃。

根据矿井涌水量预测,该矿井正常涌水量为1255m3/d,涌水量最大时为1600 m3/d。

安全工程应急预案毕业设计

安全工程应急预案毕业设计

一、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类事故频发,给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了严重威胁。

安全工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其核心任务之一就是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

本毕业设计旨在针对某企业可能面临的安全风险,制定一套科学、合理、有效的应急预案,以保障企业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企业的正常生产经营秩序。

二、项目背景某企业是一家集生产、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企业,员工人数众多,生产设备先进。

然而,由于生产过程中的各种不确定因素,企业面临一定的安全风险。

为了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降低事故发生的概率,企业决定开展安全工程应急预案的编制工作。

三、应急预案编制原则1.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原则:在制定应急预案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发生的安全风险,采取预防措施,同时注重事故发生后的应急救援工作。

2. 科学合理原则:应急预案应结合企业实际情况,科学评估安全风险,制定合理的应急救援措施。

3. 可操作性原则:应急预案应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便于员工在实际工作中遵循。

4. 及时性原则:在事故发生时,能够迅速启动应急预案,降低事故损失。

四、应急预案编制内容1. 事故风险识别与评估(1)识别企业内部可能存在的安全风险,如火灾、爆炸、中毒、触电等。

(2)评估各风险发生概率及可能造成的损失。

2. 应急组织机构与职责(1)成立应急指挥部,负责应急工作的全面领导。

(2)设立应急小组,负责具体应急救援工作的实施。

(3)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确保应急救援工作有序进行。

3. 应急响应程序(1)事故报警:事故发生后,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报告。

(2)启动应急预案:应急指挥部根据事故情况,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

(3)应急救援:应急小组按照预案要求,组织开展救援工作。

(4)事故处理:事故处理后,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完善应急预案。

4. 应急物资与装备(1)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物资,如灭火器、急救箱等。

(2)确保应急救援装备的正常运行。

5.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应急演练,提高员工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指导书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指导书

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贵州大学矿业学院安全工程教研室二〇〇九年十二月前言《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指导书》是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搞好安全工程专业(矿山通风与安全方向)毕业设计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

本《指导书》是根据《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大纲》和参考有关资料编写的,详细说明设计的具体内容。

在编写过程中,力求层次分明,条理清楚,以利同学们参考。

本《指导书》按设计说明书的编制内容进行编写,设计说明书可以参考本《指导书》进行编写,同时要求实事求是,资料来源准确可靠。

由于水平有限,难免有不妥之处,希望读者指出,以便今后修改补充。

编者二〇〇九年十二月1、前言说明本设计的目的、意义、范围及应达到的技术要求;本设计的指导思想;阐述本设计应解决的问题。

简述本设计存在的问题及未解决的问题。

2、概况2.1 项目设计依据。

设计编制的主要原则和指导思想,国家有关安全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等。

2.2地理概况。

矿区、矿井所在地理位置、交通情况、地形地貌、水系河流、气象与地震、环境状况等情况。

2.3主要自然灾害。

井田所在区域洪水、泥石流、滑坡、岩崩、不良工程地质、灾害性天气等方面。

2.4 井田开拓与开采。

井田境界、储量、设计能力及服务年限;井田开拓方式、采区布置、采煤工艺及主要设备,建设工期等。

2.5 提升、排水、压缩空气系统。

主要设备型号和主要技术参数。

2.6 井上下主要运输设备。

井下主要、辅助运输方式及设备。

2.7供电及通讯。

供电电源、电压、地面供配电、井下供配电、安全监控与计算机管理,通讯及信号等。

2.8 技术经济。

劳动定员汇总表,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3、矿井开拓与开采3.1 煤层埋藏及开采条件3.1.1地质构造及特征。

地层、煤系地层及含煤性。

煤系地层走向、倾向、倾角及其变化规律;断层、褶曲、陷落柱、剥蚀带发育情况及其分布规律;构造类型。

附表:主要断层特征表3.1.2 煤层及煤质。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任务书一、任务背景与目的为了提高安全工程专业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本次毕业设计要求学生围绕安全工程领域的某一具体问题展开研究与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二、任务要求与内容1. 研究课题选取:学生自行选择安全工程领域的一个具体问题作为研究课题,包括但不限于安全管理、危险物品处理、职业安全与健康等方面。

2. 需求分析与问题描述:对所选课题进行需求调研与问题描述,明确课题的研究目标和解决的具体问题。

3. 理论研究与综述:对所选课题进行深入的理论研究与综述,包括相关理论知识、研究背景和相关文献的分析。

4. 设计方案与实施计划:根据问题描述和理论研究,提出解决该问题的具体方案,并制定实施计划,包括材料准备、数据采集与处理、实验设计等。

5. 实施与分析:根据实施计划,进行实施与数据采集,并对数据进行分析与统计,探讨研究假设的验证与结论的得出。

6. 结果展示与总结:编写论文或报告,对研究结果进行详细描述与总结,并设计合适的展示形式,如海报、演示等。

三、任务计划与进度安排1. 任务计划:学生需要根据任务要求与内容制定详细的任务计划,包括每个阶段的具体工作内容和计划完成时间。

2. 进度安排:学生需要根据任务计划,合理安排每个阶段的时间,并进行及时的进度跟踪与调整。

四、任务评定与考核方式1. 毕业设计答辩:学生需要按要求撰写毕业论文或报告,并进行答辩。

评审小组将根据论文质量、答辩表现等方面对学生进行评定。

2. 实施与分析报告:学生需要提交实施与分析报告,评审小组将对报告的内容、结论等进行评定。

五、任务完成时间本次毕业设计的总工作时间为一个学期,具体起止时间按学校安排为准。

六、其他事项学生在毕业设计过程中应严格遵守学校的学术规范与道德规范,不得抄袭、剽窃他人成果。

如发现学术不端行为,将按学校相关规定进行处理。

所有研究过程中的数据、资料均应准确记录并妥善保存,相关材料应按时提交。

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资料

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资料

安全工程专业毕业设计(论文)选题资料安全工程专业研究方向主要包括风险辨识与评价、安全管理技术研究、安全技术研究与安全工程设计等。

本专业本科学生选题可以参考所列研究方向结合自己工作实际合理选题,开展论文写作。

方向一:风险辨识与评价
风险辨识与评价方向论文主要围绕各种风险辨识方法原理及应用,风险评价方法及应用展开,风险辨识对象包括各种生产设备、操作、工艺过程、人因失误等,针对这些对象开展风险辨识方法应用研究和风险评价。

写作过程中可结合自身工作经验,题目不易过空过大,尽量结合具体对象,科学、系统进行风险辨识和评价。

方向二: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
安全管理体系建设与实践可针对所在单位实际安全管理体系建设情况,通过
分析、查找、辨识体系建设与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缺点,吸收目前国内外先进安全管理体系的优点,如HSE,利用多种管理系统实施辅助技术手段,如安全信息化技术,就现有体系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提升企业安全管理体系的完整性和有效性,促进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开展。

方向三:安全技术研究
安全技术专题可结合企业安全生产实际,以企业安全生产中需解决的实际情况为背景,开展安全技术研究。

内容可包括如下领域:安全监测与监控技术、安全评价技术、本质安全设计技术、隐患排查治理技术、安全信息化技术、事故后果预测技术等。

注:以上题目作为学生选题的参考,可选择作为论文题目,也可就自己感兴趣或平时关注的其他问题与指导教师交流另行选题,但选题应在专业范围之内。

另外需要注意部分选题并不是一个完整题目,需补充完整。

2002级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题目

2002级安全工程专业学生毕业设计题目
胡卫萱
讲师
15
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的安全管理措施研究
李莹
20021054
王晓丽
讲师
16
道路交通事故模式分析
冯春锋
20021033
王晓丽
讲师
17
企业职工的三级安全教育管理体系设计与研究
齐蕊
20021059
陈全
教授
18
计算机在安全信息管理中的应用与研究
石媛丽
20021022
陈全
教授
19
现代安全管理与传统安全管理之比较研究
刘硕
20021057
崔辉
讲师
40
建筑行业安全系统研究
刘晨曦
20021036
崔辉
讲师
41
城市高层建筑防火安全设计研究
李鑫
2021053
宋文华
教授
42
安全管理措施在预防煤矿事故中的作用
孙妍
20021023
张玉福
高工
43
高瓦斯矿井煤与瓦斯突出防治技术研究
张亚琼
20021029
宋文华
教授
44
高层工业厂房消防技术研究
周永佳
20021030
张玉福
高工
45
高层民用建筑自动喷水灭火系统设计
王喆
20021026
胡卫萱
讲师
46
中小型水泥厂通风除尘系统设计
刘彦富
20021006
宋文华
教授
47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检验技术研究
于玥
20021062
张玉福
高工
48
高层住宅室外消火栓给水系统设计
倪娜
20021021

安全工程毕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安全工程毕毕业设计开题报告
上海应用技术学院
城市建设与安全工程学院
毕业设计(论文)开题报告
课题名称:地铁隧道工程盾构掘进机上下井
吊装施工的安全控制
专业:安全工程
班级:
学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月日
一、选题依据
隧道是修建在地下或水下并铺设铁路供机动车辆通行的建筑物。按隧道用途的不同分为:交通类隧道、水工隧道、市政隧道、矿山隧道和人防隧道。隧道工程遍布在全国各地,他充斥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每年我国都在进行非常多的隧道工程。以城市地铁为例,目前有北京、天津、上海、广州等城市运营地铁。
机械切削式:指与盾构直径相仿的全断面旋转切削刀盘开挖方式。根据地质条件的好坏,大刀盘可分为刀架间无封板及有封板两种。刀架间无封板适用于土质较好的条件。大刀盘开挖方式,在弯道施工或纠偏是不如敞开式开挖便于超挖。此外,清除障碍物也不如敞开式开挖。使用大刀盘的盾构,机械构造复杂,消耗动力较大。目前国内外较先进的泥水加压盾构、土压平衡盾构,均采用这种开挖方式。
(7)大型吊装在吊装前全面检查不细,不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而引发事故[8]。
5吊装作业的安全控制措施
5.1施工前安全技术准备
按施工方案选用吊机及相关附件,如吊钩、配重、路基箱、桁架臂、缆绳、连接销等。平衡梁、卸扣、吊索具事先认真检查,不得有缺陷和损伤。
落实现场施工人员上岗安全技术措施、现场作业环境、本次作业任务和工作分工交底,进行针对性安全教育。落实现场施工的有关人员和必要的劳动防护用品。
(4)检修作止时无安全监护人员或无警示牌。如相邻设备运行未监护,地面供电开关未挂警示牌等。
(5)使用维修等作业人员未按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定穿戴防护劳保用品。
(6)塔式起重机安装或拆卸未按规定程序进行。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任务书一、设计题目基于安全工程的某特定领域系统设计与实施二、设计背景在当前社会中,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各行各业都在追求更高的安全性。

特定领域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是保障人们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然而在实践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需要通过合理的安全工程手段来解决。

三、设计目的本设计的目的在于通过安全工程的理论和方法,针对某特定领域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设计与实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保障人们在该特定领域的生命和财产安全。

四、设计内容1. 系统安全分析:对某特定领域系统进行彻底的安全分析,确定目前存在的安全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风险,包括但不限于系统架构、安全策略、用户权限管理等方面。

2. 安全需求分析:基于系统安全分析结果,确定系统的安全需求,即系统所要满足的安全功能和性能要求,包括但不限于对数据的保护、访问控制、身份认证等方面。

3. 安全设计与实施:针对系统安全需求,设计并实施相应的安全措施,包括但不限于防火墙配置、入侵检测和响应、日志审计等方面,保障系统在设计和实施过程中的安全性。

4. 安全测试与验证:对设计与实施的安全措施进行测试和验证,包括但不限于功能测试、性能测试、安全性测试等方面,确保系统在实际运行中的安全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五、设计方法本设计将采用以下方法:1. 调研和分析现有的安全工程理论与方法,了解相关领域内的最新发展。

2. 基于案例研究的方式,分析该特定领域系统中存在的安全问题和潜在的安全风险,并找出解决方案。

3. 设计并实施安全措施,根据系统安全需求和安全设计原则,选择合适的安全技术和工具进行应用。

4. 进行实验和测试,验证设计与实施的安全措施的有效性和可靠性。

5. 分析实验和测试结果,总结经验教训,提出改进措施和意见。

六、进度安排1. 第1周-第2周:调研相关领域的安全工程理论和方法。

2. 第3周-第4周:对该特定领域系统进行安全分析和需求分析。

3. 第5周-第6周:设计安全措施并进行实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全工程毕业设计目录前言摘要1.1概述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1地理位置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2交通条件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1.3矿区的自然地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井田地质特征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1 地质简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2 矿区范围内的地层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3 煤层与煤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2.4水文地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储量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1储量等级的圈定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2矿井地质储量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3矿井工业储量的计算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3.4 矿井可采储量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煤尘及自然发火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1矿井瓦斯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2煤尘爆炸性及地温情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4.3煤层自燃倾向性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 井田开拓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工作制度、服务年限及合理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1工作制度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2矿井服务年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3合理性分析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井田内再划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1井田划分阶段 ...................................................................... 错误!未定义书签。

XX煤矿通风安全设计2.2.2阶段内的再划分..................................................................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开拓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1开采顺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2井田开拓方式......................................................................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确定井硐形式、数目及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1井硐形式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2.4.2确定工业广场及井口位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矿井基本巷道................................................................................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1井筒......................................................................................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2 井底车场............................................................................. 错误!未定义书签。

2.5.3主要开拓巷道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

3采煤方法和采区巷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采煤方法........................................................................................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1采煤方法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2采煤设备的选择..................................................................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3 回采工艺.............................................................................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采区巷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1采区走向长度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2煤柱尺寸的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3采区上山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5联络巷的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6综采采区巷道布置..............................................................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7采区运输及通风生产系统确定.......................................... 错误!未定义书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