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课程设计实验报告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任务书学生姓名:专业班级:指导教师:工作单位:题目: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设计课程设计目的:①巩固和运用在《高频电子线路》课程中所学的理论知识和实验技能;②基本掌握常用高频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③提高设计能力和实验技能,通过动脑、动手解决实际问题;④为以后从事通信电路设计、研制电子产品打下基础。
课程设计内容和要求1.掌握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工作原理;2. 熟悉谐振回路的调谐方法及放大器动态工作状态的测试方法;2. 掌握谐振放大器电压增益、通频带、选择性的定义、测试及计算方法。
初始条件:①电路板及元件,参数;②高频,电路等基础知识;③EWB仿真软件。
时间安排:1、理论讲解,老师布置课程设计题目,学生根据选题开始查找资料;2、课程设计时间为1周。
(1)确定技术方案、电路,并进行分析计算,时间1天;(2)选择元器件、安装与调试,或仿真设计与分析,时间2天;(3)总结结果,写出课程设计报告,时间2天。
指导教师签名:年月日系主任(或责任教师)签名:年月日目录摘要 (I)Abstract .................................................... 错误!未定义书签。
1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原理分析.. (1)1.1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主要特点 (1)1.2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主要质量指标 (1)1.2.1谐振频率 (1)1.2.2谐振增益(Av) (1)1.2.3通频带 (2)1.2.4增益带宽积 (3)1.2.5选择性 (3)1.2.6噪声系数 (4)1.3 晶体管高频小信号等效电路与分析方法 (4)1.3.1单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电路原理 (5)1.3.2多级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6)1.4 自激 (7)1.5 多级放大器的设计原则 (8)1.6 集成宽带放大电路 (9)2高频小信号调谐放大器的设计与制作 (10)2.1主要技术指标 (10)2.2给定条件 (10)2.3设计过程 (10)2.3.1选定电路形式 (10)2.3.2设置静态工作点 (11)2.3.3谐振回路参数计算 (12)2.3.4确定耦合电容与高频滤波电容 (13)3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电路仿真实验 (14)3.1仿真电路图 (14)3.2测量并调整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14)3.3谐振频率的调测与技术指标的测量 (15)4 总结(心得体会) (17)参考文献 (18)摘要放大高频小信号(中心频率在几百KHZ到几百MHZ,频谱宽度在几KHZ到几十MHZ的范围内)的放大器,称为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实验报告

基于Multisim的通信电路仿真实验实验一高频小信号放大器1.1 实验目的1、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电压放大器的电路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
2、熟悉谐振回路的调谐方法及测试方法。
3、掌握高频谐振放大器处于谐振时各项主要技术指标意义及测试技能。
1.2 实验容1.2.1 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仿真图1.1 单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1、根据电路中选频网络参数值,计算该电路的谐振频率ωp。
ωp=1/(L1*C3)^2=2936KHz fp=ωp/(2*pi)=467KHz2、通过仿真,观察示波器中的输入输出波形,计算电压增益Av0。
下图中绿色为输入波形,蓝色为输出波形Avo=Vo/Vi=1.06/0.252=4.2063、利用软件中的波特图仪观察通频带,并计算矩形系数。
通频带BW=2Δf0.7=7.121MHz-28.631KHz=7.092MHz矩形系数Kr0.1=(2Δf0.1)/( 2Δf0.7)=(14.278GHz-9.359KHz)/7.092MHz=2013.2544、改变信号源的频率(信号源幅值不变),通过示波器或着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的有效值,计算出输出电压的振幅值,完成下列表,并汇出f~Av相应的图,根据图粗略计算出通频带。
Fo(KHz) 65 75 165 265 365 465 1065 1665 2265 2865 3465 4065 Uo(mV) 0.669 0.765 1 1.05 1.06 1.06 0.977 0.816 0.749 0.653 0.574 0.511 Av 2.655 3.036 3.968 4.167 4.206 4.206 3.877 3.238 2.972 2.591 2.278 2.0285、在电路的输入端加入谐振频率的2、4、6次谐波,通过示波器观察图形,体会该电路的选频作用。
2次谐波4次谐波6次谐波1.2.2 双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图1.2 双调谐高频小信号放大器1、通过示波器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并计算出电压增益Av0。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 实验报告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实验报告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了解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电路组成、工作原理。
2、进一步理解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与低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不同。
3、掌握用Multisim8分析、测试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基本性能。
4、掌握谐振放大器的调试方法。
5、掌握用示波器测试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基本性能。
6、学会用扫频仪测试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
二、实验仪器双踪示波器 数字频率计 高频毫伏表频率特性测试仪BT —3 直流稳压电源 万用表高频信号发生器三、实验原理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最典型的单元电路如图4.2.1所示,由LC 单调谐回路作为负载构成晶体管调谐放大器。
晶体管基极为正偏,工作在甲类状态,负载回路调谐在输入信号的频率10.7MHz 上。
该放大电路能够对输入的高频小信号进行反相放大。
LC 调谐回路的作用主要有两个:一是选频滤波,选择放大o f f =的工作信号频率,抑制其它频率的信号。
二是提供晶体管集电极所需的负载电阻,同时进行阻抗匹配变换。
高频小信号频带放大器的主要性能指标有:(1)中心频率o f :指放大器的工作频率。
它是设计放大电路时,选择有源器件、计算谐振回路元件参数的依据。
(2)增益:指放大器对有用信号的放大能力。
通常表示为在中心频率上的电压增益和功率增益。
电压增益 o o i A V V υ= (4.2.1)功率增益 po o i A P P = ( 4.2.2)图4.2.1 晶体管单调谐回路调谐放大器式中o V 、i V 分别为放大器中心频率上的输出、输入电压,o P 、i P 分别为放大器中心频率上的输出、输入功率。
增益通常用分贝表示为()20lg o o i A dB V V υ= ( 4.2.3) ()10lg po o i A dB P P = ( 4.2.4)(3)通频带:指放大电路增益由最大值下降3db 时所对应的频带宽度,用BW 0,7表示。
它相当于输入不变时,输出电压由最大值下降到0.707倍或功率下降到一半时对应的频带宽度,如图4.2.2所示。
实训1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高频书后实验报告)

实训1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
1.实训目的
(1)EWB常用菜单的使用;
(2)搭接实训电路及各种测量仪器设备;
(3)估算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宽频和矩形系数。
2.实训内容及步骤
(1)利用软件绘制出如图1所示的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实训电路
图1
(2)当接上信号源U S(50Mv/6MHz/0)时,开启仿真实训电源开关,双击示波器,调整适当的时基及A、B通道的灵敏度,即可看到如图所示的输入、输出波形
图2
(3)观察并对比输入与输出波形,估算此电路的电压增益。
Au=25.04
(4)双击波特图仪,适当选择垂直坐标与水平坐标的起点与终点值,即可看到如图所示的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从波特图仪上的幅频特性曲线分析此电路的带宽与矩形系数。
f=6.439MHz
(5)改变电阻R4的阻值,观察频带宽度的变化。
结论:由图上可以知道,它的输入波形没有什么变化但是它的频带宽度并不是一直增加的,而是有一个峰值。
一般在实际电路中通常采用在LC回路两端并联电阻的办法,来降
低调谐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Qe的值,以达到展宽放大器的通频带的目的。
实验报告范本_3

实验课程名称:_高频电子线路实验项目名称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实验成绩实验者专业班级组别同组者XXX 实验日期xx年x月x日一.实验目的1.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电路组成与基本工作原理。
2.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谐振回路的调谐方法及回路参数对谐振曲线的影响。
3.掌握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主要技术指标的意义及测试方法。
(电压增益、通频带、矩型系数等)实验基本原理实验用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电路如图1所示:图中,R1、R2、RE用以保证晶体管工作于放大区域,从而使放大器工作于甲类。
C5是RE的旁路电容,C1是输入耦合电容,L2、C2、Ct是谐振回路,Ct用来调谐,SW1用以改变集电极回路的阻尼电阻R,以观察集电极负载变化对谐振回路(包括电压增益、带宽、Q值)的影响。
SW2用以改变射极偏置电阻Re,以观察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变化对谐振回路(包括电压增益)的影响。
为了减轻负载对回路Q值的影响,输出端采用变压器耦合输出方式。
三、主要仪器设备高频实验箱GP-4 一台双踪示波器TDS-1002 一台高频信号发生器WY-1052 一台万用表一块四、实验内容,实验数据等记录1、放大器静态测量与工作状态判断基本条件:R=10K Vcc=12V按表要求分别改变RE时,测试数据记录于表中:实际测量值(V) 计算值根据VCE 判断BG1是否工作在放大区REVb Ve Vc Vce Ic(mA) 是否原因2、谐振频率fo与谐振增益Avo的测定与计算基本条件:当阻尼电阻R=10K条件1数据(Re=2K)条件2数据(Re=500Ω)fo=? Avo= ? fo=? Avo= ?输入/输出信号波形输入/输出信号波形说明1:放大器的AVo表征的是:说明2:放大器射极电阻Re变化对AVO的影响。
3.谐振放大器通频带Bw的测定基本条件:Re=1K条件1数据(R=10K)条件2数据(R=470Ω) Bw 0.7=fH-FL= ? Bw 0.7=fH-FL= ?通带特性曲线通带特性曲线说明1:什么是通频带?说明2:放大器阻尼电阻R变化对AVO与Bw的影响。
高频电子线路_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和高频功放_实验报告

1-3 小信号调谐放大器一 .实验目的1.熟悉电子元器件和高频电子线路实验系统;2.掌握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的基本工作原理;3.掌握测量放大器幅频特性的方法;4.熟悉放大器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5.了解放大器动态范围的概念和测量方法。
二 . 实验内容1.采用点测法测量单调谐和双调谐放大器的幅频特性;2.用示波器测量输入、输出信号幅度,并计算放大器的放大倍数;3.用示波器观察耦合电容对双调谐回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4.用示波器观察放大器的动态范围;5.观察集电极负载对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
三 .实验步骤1.实验准备在实验箱主板上插装好无线接收与小信号放大模块,插好鼠标接通实验箱上电源开关,此时模块上电源指示灯和运行指示灯闪亮。
2.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测量幅频特性通常有两种方法,即扫频法和点测法。
扫频法简单直观,可直接观察到单调谐放大特性曲线,但需要扫频仪。
点测法采用示波器进行测试,即保持输入信号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输出电压幅度,然后画出频率与幅度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即为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1)扫频法,即用扫频仪直接测量放大器的幅频特性曲线。
利用本实验箱上的扫频仪测试的方法是:用鼠标点击显示屏,选择扫频仪,将显示屏下方的高频信号源(此时为扫频信号源)接入小信号放大的输入端(1P1), 将显示屏下方的“扫频仪”与小信号放大的输出(1P8) 相连。
按动无线接收与小信号放大模块上的编码器(1SS1),选择1K2指示灯闪亮,并旋转编码器(1SS1) 使1K2指示灯长亮,此时小信号放大为单调谐。
显示屏上显示的曲线即为单调谐幅频特性曲线,调整1W1、1W2曲线会有变化。
用扫频仪测出的单调谐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如下图:图1-5 扫频仪测量的幅频特性(2)点测法,其步骤如下:① 通过鼠标点击显示屏,选择实验项目中“高频原理实验”,然后再选择“小信号调谐放大电路实验”,通过选择“小信号调谐放大”后,显示屏上显示小信号调谐放大器原理电路图。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实验报告

实验1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幅频特性曲线为:带宽:8.0*0.7=5.6Bw1=6.6-6.1=0.5MHz2、观察集电极负载对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的影响当放大器工作于放大状态下,运用上步点测法测出接通与不接通1R3的幅频特性曲线。
既令2K1置“on”,重复测量并与上步图表中数据作比较。
f/MHz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U/mV 1.7 1.9 2.0 2.4 2.6 3.2 3.6 4.0 5.2 5.6 5.6 5.2 4.4 3.8 3.2 2.6 2.4 2.0幅频特性曲线为:5.6*0.7=3.92;Bw2=6.65-6.1=0.55MHz3、双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幅频特性测量(保持输入幅度不变,改变输入信号的频率,测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出幅度,然后画出频率与幅度的关系曲线,该曲线即为双调谐回路放大器的幅频特性。
)2K2往上拨,接通2C6(80P),2K1置off。
高频信号源输出频率6.3MHZ(用频率计测量),幅度300mv,然后用铆孔线接入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入端(IN)。
2K03往下拨,使高频信号送入放大器输入端。
示波器CH1接2TP01,示波器CH2接放大器的输出(2TP02)端。
反复调整2C04、2C11使双调谐放大器输出为最大值,此时回路谐振于6.3MHZ。
按照下表改变高频信号源的频率(用频率计测量),保持高频信号源输出幅度峰——峰值为300mv(示波器CH1监视),从示波器CH2上读出与频率相对应的双调谐放大器的幅度值,并把数据填入下表中。
f/MHz 4.8 5.0 5.2 5.4 5.7 5.8 5.9 6.0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U/mV 0.8 1.4 2.6 4.2 8.0 8.8 8.0 8.0 8.0 8.2 8.4 6.4 4.8 3.2 2.0 1.8 1.4 1.2 幅频特性曲线:8*0.7=5.6V;Bw3=6.55-5.5-1.05MHz4、放大器动态范围测量2K1置off,2K2置单调谐,接通2C6.高频信号源输出接双调谐放大器的输入端(IN),调整高频信号源频率为6.3MHz,幅度为100mV。
通信电子电路高频实验报告

实验一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一、实验目的1.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构成和电路元器件的作用。
2.了解高频小信号的质量指标和谐振放大器的性能。
3.掌握L,C参数对谐振频率的影响。
4.分析单调谐回路放大器的质量指标,测量电压增益,测量功率增益;测量放大器的频率。
二、预习要求1.复习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用。
答:高频小信号放大器主要用于放大高频小信号, 属于窄带放大器。
由于采用谐振回路作负载,解决了放大倍数、通频带宽、阻抗匹配等问题,高频小信号放大器又称为小信号放谐振放大器。
就放大过程而言,电路中的晶体管工作在小信号放大区域中,非线性失真很小。
一方面可以对窄带信号实现不失真放大,另一方面又对带外信号滤除, 有选频作用。
2.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按有源器件分可分为:_以分立元件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大器__,_以集成元件为主的集中选频放大器_;按频带宽度可分为:_窄带放大器_,宽带放大器。
三、实验内容1.参照电路原理图1-1连线。
,计算回路电容和回路2.图1-1为一单调谐回路中频放大器,已知工作频率f电感。
图1-1 小信号谐振放大器1.在选用三极管时要查晶体管手册,使参数合理。
2.观察瞬态分析的波形输出及频谱分析是否合理。
3.在pspice中设定:参数,AC=100mV、V OFF =0V,Vampl=300mV,freq=10MegHz。
V2参数CD=12V。
V1在AC Sweep中设定参数:①在AC Sweep Type中选 Decade。
②在Sweep Parameters 中选pts/Decade为20、Stort Fred为10k、End Fred为500MEG。
、Lntervat为10。
③AC Sweep Type中选 Output Voltoge为V(A)、1/V为V1四、实验报告1.根据输入信号的幅度和频率,测出输出信号的幅度和频率,完成表1-12.画出输入信号和输出信号的波形;(根据图形输出)仿真图如下:3.分析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的质量指标:(1)测量电压增益;=60Au=UoUi(2)测量放大器的通频带;谐振回路的通频带:BW=fH-fL =0.02MHz实验二三点式振荡器一、实验目的1.熟悉三点式振荡器的工作原理及电路构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xx工程学院
课程设计
课程名称
课题名称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指导教师
年月日
目录
第一章设计总体思路及其计算 (1)
1.1 电路的功能 (1)
1.2 电路的基本原理 (1)
1.3 设计思路及测量方法 (3)
(1)谐振频率 (3)
(2) 电压增益 (4)
(3)通频带 (4)
(4)矩形系数 (4)
第二章仿真结果及其说明 (5)
2.1 设置静态工作点 (5)
2.2计算谐振回路参数 (5)
2.3 利用Multisim 对电路的仿真图 (6)
2.4 设计结果与分析 (7)
第三章设计体会 (8)
第四章参考文献 (9)
高频小信号谐振放大器设计
第一章 设计总体思路及其计算
1.1 电路的功能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作用是无失真的放大某一频率范围内的信号。
按其频带宽度可以分为窄带和宽带放大器。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是通信电子设备中常用的功能电路,它所放大的信号频率在数百千赫。
高频小信号放大器的功能是实现对微弱的高频信号进行不失真的放大,从信号所含频谱来看,输入信号频谱与放大后输出信号的频谱是相同的。
1.2 电路的基本原理
图1晶体管高频小信号单极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图1所示电路为共发射极接法的晶体管高频小信号单极单调谐回路谐振放大器。
它不仅放可以大高频信号,而且还有一定的选频作用,因此,晶体管的集电极负载为LC 并联谐振回路,在高频情况下,晶体管本身的极间电容及连接导线的分布参数等会影响放大器射出信号的频率或相位。
放大器在谐振时的等效电路如图2所示,晶体管的4个y 参数分别为: 输入导纳:b
b e b e b b b e
b c b m
b b
c b ce oe r C j g r C j g g r C j g y ''''''''+++++≈ωωω)1(
输出导纳:b
b e b e b b b e
b e b ie r C j g r C j g y ''''''+++≈
ωω)1(
正向传输导纳:b b e b e b b b m
fe r C j g r g y ''''++≈
ω)1(
反向传输导纳:b
b e b e b b b c
b c b re r C j g r C j g y ''''''+++-
≈ωω)1(
式中m g 为晶体管的跨导,与发射极电流的关系为:
{}6
*
S m i g A e m =
图2谐振放大器的高频等效电路
晶体管在高频情况下的分布参数除了与静态工作电流e i 、电流放大系数有关外,还与工作角频率有关。
晶体管手册中给出的分布参数一般是在测试条件一定的情况下测得的。
如在条件下测的2SC945的y 参数:
ms rie g ie 21==
ms roe
g oe 2501
== 40=fe y pF c ie 12= pF c oe 4= 350=fe y
如图所示等效电路中,1p 为晶体管的集电极接入系数,即:
2
1
1N N p =
式中,2n 为电感L 线圈的总匝数;2p 为输出变压器ro T 的副边与原边的 匝数
比,即:
2
3
2N N p =
式中,3n 为副边的总匝数;L g 为谐振放大器输出负载的电导,11G g L =。
通常小信号谐振放大器的下一级仍为晶体管谐振放大器,则L g 将是下一级晶体管的输出电导2ie g 。
可见并联谐振回路的总电导:
o
ie oe g l
j c j g p g p g ++++=∑ωω1
22
221
1.3 设计思路及测量方法
图中输入信号S V 由高频信号发生器提供,高频电压表1V 、2V 分别用于测量放大器是 输入电压i V 与输出电压O V 的值。
直流毫安表mA 用于测量放大器的集电极电流c i 的值,示波器监测负载L R 两端的输出波形。
谐振放大器的各项性能指标 及测量方法如下。
(1)谐振频率
放大器的谐振回路谐振是所对应的频率0f 称为谐振频率。
对于图所示电, 0f 的表达式为:LC
f π210=
式中,L 为谐振回路电感线圈的电感量;C 为谐振回路的总电容, C 的表达式为
ie oe C P C P C C 2
221--=∑
式中,oe C 为晶体管的输出电容;ie C 为晶体管的输入电容。
LC 并联回路谐振时,直流毫安表mA 的 指示值为最小,电压表2V 的指示值达到最大,且输出波形无明显失真。
这是回路的谐振频率就等于信号发生器的 输出频率。
由于分布参数的 影响,有时谐振回路的 输出电流的最小值与输出电压的最大值不一定同时出现,这时视电压表的指示值达到最大时的状态为谐振回路处于谐振状态。
(2)电压增益
谐振回路谐振时所对应的电压放大倍数VO A 称为谐振放大器的电压增益。
VO A 的测量电路如图所示,测量条件是放大器的谐振回路处于谐振状态,当回路谐振时分别记下输出端电压表2V 的读数O V 及输入端电压表1V 的读数1V ,则电压放大倍数VO A 由下式计算:i
o
VO V V A =
(3)通频带
由于谐振回路的选频作用,当工作频率偏离谐振频率时,放大器的电压放大倍数下降,习惯上称电压放大倍数V A 下降到谐振电压放大倍数VO A 的0.707倍时所对应的 频率范围称为放大通频带BW ,其表达式为: L
O
Q f BW =。
式中,L Q 为谐振回路的有载品质因数。
通频带BW 的测量电路如图所示。
可通过测量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来求通频带。
测量方法有扫频法和逐点法。
21f f BW -=
图3频率特性曲线
(4)矩形系数
谐振放大器的 选择性可用谐曲线的矩形系数1.0r K 来表示,如图所示 ,矩形系数1.0r K 为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VO A 1.0时对应的频率范围与电压放大倍数下降到VO A 707.0时对应的频率偏移之比,即
7
.01
.01.022f f K r ∆∆=
可以通过测量谐振放大器的频率特性曲线来求得矩形系数1.0r K 。
第二章 仿真结果及其说明
2.1 设置静态工作点
1b R 可用30ΩK 电阻和100ΩK 电位器串联,以便调整静态工作点。
2.2计算谐振回路参数
{}{}(){}
ms j ms C j g r C g y ms
S mA I g ms S
mA I g e b e b b b e b e b ie E m E e b 5.196.0)(1382677.026
''''''+=+++==*==*ωωβ
因为 ie ie ie C j g y ω+=,所以
{}ms
j ms C j C j g r g r C j y pF
ms C K g r ms g e b e b e b b b m b b c b oe ie ie
ie ie 5.006.0)(1235.111
96.0''''''+=+++===Ω
===ωωωω
因为 oe oe oe C j g y ω+=,所以
{}
ms
j ms C j g r g y pF
ms C ms y e b e b b b m
fe oe oe 1.437)(175.006.0'''-=+
+=
===ωω
故模ms y fe 37)4137(5.022=+= 总电容为: pF L f C o 2.55)2(1
2
=⋅=∑πC ∑=1/(2πf0)^2L=55.2pF
回路电容pF C P C P C C ie oe 3.532
22
1=--=∑ 取标称值51p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