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转弯面积计算公式
道路交通标线单个箭头面积定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

道路交通标线单个箭头面积定额-概述说明以及解释1.引言1.1 概述在道路交通规划与设计中,标线是起着引导、提示和警示等作用的重要交通设施之一。
而在道路标线中,箭头标线更是具有特殊的地位,它可以指示车辆行驶的方向,帮助司机正确地选择车道,从而提高道路通行效率和交通安全性。
道路交通标线单个箭头面积定额作为衡量标线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在道路标线设计和规划中有着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对道路交通标线单个箭头面积定额进行深入探讨,分析其重要性、影响因素以及相关研究和实践成果,旨在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和借鉴。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引言:介绍文章的背景和意义,概述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
2. 正文: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2.1 道路交通标线单个箭头面积的重要性:介绍道路交通标线单个箭头面积在道路交通安全中的重要性和作用。
2.2 确定道路交通标线单个箭头面积的因素:探讨影响道路交通标线单个箭头面积确定的因素,包括技术要求、交通流量、道路设计等方面。
2.3 相关研究和实践:回顾相关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为确定道路交通标线单个箭头面积提供参考。
3. 结论:总结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论,展望未来的研究方向和发展趋势。
1.3 目的本文的目的是探讨道路交通标线单个箭头面积定额的重要性,分析确定该面积的因素,以及总结相关研究和实践经验。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讨论,我们希望可以为道路交通标线设计和规划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指导,促进道路交通标线的安全性和效率性提升。
同时,通过本文的研究,也可以为未来更深入的研究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启示。
的内容2.正文2.1 道路交通标线单个箭头面积的重要性道路交通标线是道路交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元素,它可以有效引导车辆和行人,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和效率。
其中,单个箭头是标线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用于指示车辆行驶方向或警示注意事项。
单个箭头的面积大小直接影响着标线的可见性和清晰度,因此确定道路交通标线单个箭头面积是非常重要的。
道路工程量计算书

施工公路工程量计算书一、工程概况317国道至6#支洞施工为永久公路,设计标准为四级(山岭重丘区),路基宽度6m,行车道宽4.5m,平均纵坡8%,最大纵坡10%,最小转弯半径为9m ,拐弯数15个,拐角偏角45度,道路总长3km ; 10㎝泥结碎石路面;根据地形条件,在每个直线段设置一个错车道,共计16个。
由于6#支洞改为检修进人门,护坡采用钢筋石笼,钢筋石笼规格为2×1×1 m ,主筋为Φ14螺纹钢,箍筋为ф6.5,网格间距20㎝。
二、典型开挖示意图说明: 1.本图为6号支洞施工便道设计示例图。
2.图中尺寸均以米记。
.图中为行车路面宽度,为边坡石笼高度, 为行车路面宽度。
经测量,原自然边坡坡比约为1:1.2(坡角为40°)。
三、已完成总工程量自317国道至6#支洞施工公路工程开工以来,经过4个月(5月26日~9月20日)的紧张施工已完成施工公路1200m ,现将经现场实测已完成工程量综合为317国道至6#支洞施工公路已完成总工程量表如下:317国道至6#支洞施工公路工程总计量单注:四、钢筋石笼工程量计算截止2004年9月20日已完成钢筋石笼工程量1673个,剩余路长为1800m(最后两段公路采用浆砌石护坡,约150m),转弯段12个,错车道12处。
直线段边坡采用钢筋石笼支护,高度为3层。
则:S=(1800- ×4.5×12-150)÷2×3=2220(个)设计转弯半径为9m,采用两个钢筋石笼丁顺型式摆放支护边坡(长为3m),共4层;回填部分采用两个丁顺型式摆放(长为3m),共4层。
则(按1/4圆周计算):转弯段开挖部分钢筋石笼个数=2×π×9÷4×12÷1.5×4=452(个)转弯段回填部分钢筋石笼个数=2×π×9÷4×12÷1.5×4=452(个)转弯段钢筋石笼:S=452+452=904(个)错车道考虑为三层钢筋石笼,平均每层摆放6个,则:错车道钢筋石笼个数=6×12×3=216(个)综上,钢筋石笼共需5013(个)。
道路工程定额说明

册说明一、第二册《道路工程》(以下简称本定额)。
包括:路床(槽)整形、道路基层、道路面层、人行道侧缘石及其他和交通管理设施等。
共五章。
二、本定额适用于城镇范围以内按市政工程标准设计和验收的新建、扩建和大、中修道路工程。
三、本定额编制依据:1、《全国统一市政工程预算定额》1988道路分册及建设部关于定额的有关补充规定资料;2、新编《全国统一建筑工程基础定额》、《全国统一安装工程基础定额》及《全国统一市政工程劳动定额》;3、现行的市政工程设计、施工验收规范、安全操作规程、质量评定标准等;4、现行的市政工程标准图集和具有代表性工程的设计图纸;5、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现行的市政工程单位估价表及基础资料;6、已被广泛采用的市政工程新技术、新结构、新材料、新设备和已被检验确定成熟的资料;四、市政工程道路与建筑工程道路的划分: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设计的道路属于市政工程道路。
厂区、小区内幢与幢之间按《建筑工程标准图集》设计的道路属建筑工程道路;厂区、小区内按《城市道路工程设计规范》设计的道路仍属于市政工程道路。
五、道路工程中的排水项目,可按排水工程分册的有关项目执行。
六、本定额中的工序、人工、机械、材料等均系综合取定。
除另有规定者外,均不得调整。
七、本定额的多合土项目按现场拌合考虑,部分多合土项目考虑了厂拌。
八、本定额凡使用石灰的子目,均不包括消解石灰的工作内容。
编制预算中,应先计算出石灰总用量,然后套用消解石灰子目。
九、沥青砼材料按预算价格进入基价。
十、未尽事宜见各章节说明。
第一章土石方工程说明一、本章定额均适用于各类市政工程(除有关专业册说明了不适用本章定额外)。
二、干、湿土的划分首先以地质勘察资料为准,含水率≥25%为湿土;或以地下常水位为准,常水位以上为干土,以下为湿土。
挖湿土时,人工和机械乘系数1.18,干、湿土工程量分别计算。
采用井点降水的土方应按干土计算。
三、人工夯实土堤、机械夯实土堤执行本章人工填土夯实平地、机械填土夯实平地子目。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常用尺寸(满满的干货)

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常用尺寸(满满的干货)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经常用到的尺寸数据都有哪些?都给你整理好了,赶紧收藏吧!一、人行道人行道宽:不小于1m,并按照0.5的倍级递增。
小区路:6m-9m组团路:3m-5m宅间小路:>2.5m园路,人行道坡道宽:1.2m轮椅通过:W≥1.50m轮椅交错:W≥1.80m二、消防1.消防车道宽度不应小于4m。
转弯半径不应小于9~10m,重型消防车不应小于12m,穿过建筑物门洞时其净高不应小于4m,供消防车操作的场地坡度不宜大于3%。
2.高层建筑的周围应设有环形消防车道。
当设环形消防车道困难时,可沿高层建筑俩个长边设置消防车道。
3.消防车道距高层建筑外墙宜大于5m,消防车道上空4m范围内不应有障碍物。
4.小区内尽端式道路不宜大于120m,应设置不小于12m*12m消防回车场。
(考虑到车行方便,及景观效果一般尽端路超过35m,设回车场)。
回车场模式见下图(m)。
5.尽端式消防车道应设回车道或回车场。
多层建筑群回车场面积不应小于12m*12m,高层建筑回车场面积不宜小于15m*15m,供大型消防车的回车场不宜小于18m*18m。
“L”形“T”形“O”形注:图中下限值适用于小汽车(车长5m,最小转弯半径6m);上限值适用于大汽车(车长8~9m,最小转弯半径10m)三、车道1.道路宽度1.1居住区级道路:红线宽度不宜小于20m。
1.2 小区级道路:路面宽6.0~9.0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4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1.3 组团路:路面宽3m-5m;建筑控制线之间的宽度,需敷设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10m;无供热管线的不宜小于8m;1.4 宅间小路:路面宽不宜小于2.5m;1.5 双车道:W=6.0~9.0m(场地主干道双车道宽度,小型车双车道最小宽6米,大型车双车道最小宽7米)单车道:W=3.5~4m;(车道兼具回车通道作用,应按照停车场标准设计车道宽度)2.转弯半径机动车最小转弯半径:(道路内路牙最小半径)6.0m:车长不超过5米的三轮车、小型车。
城市道路与交通期末复习知识点

城市道路与交通期末复习知识点《城市道路与交通》复习知识点1、城市道路的定义:城市中组织⽣产、安排⽣活所必需的车辆⾏⼈交通往来的道路;是连接城市各个组成部分,并与郊区公路相贯通的交通纽带。
2、城市道路的组成:1)车⾏道;2)路侧带;3)分隔带;4)交叉⼝和道路⼴场;5)停车场和公交停靠站台;6)道路⾬⽔排⽔系统;7)其他设施。
3、城市道路系统定义:城市道路系统是城市辖区范围内各种不同功能道路,包括附属设施有机组成的道路体系。
4、城市道路⽹定义:城市道路⽹是指城市中各种道路在城市总平⾯图上的布局。
5、我国城市道路出现的问题:1)交通拥堵;2)停车难;3)公共交通满⾜不了客运交通的增长;4)盲⽬建⽴⽴体交叉;5)事故发⽣率⾼;6)路⾯反复维修率⾼,排⽔不畅。
6、我国的城市道路分类:快速路、主⼲路、次⼲路、城市⽀路。
7、城市交通定义:各种车辆(包括步⾏)在城市道路系统上⾏驶往来,以完成各种性质的客货运输任务,称为城市交通。
它包括动态交通(车辆、⾏⼈流动)和静态交通(车辆、⾏⼈停驻)。
8、城市交通对道路的要求:1)道路运输经济;2)交通流畅、安全、迅速;3)注意环境保护;4)注意造型协调。
9、影响城市道路系统规划布局的因素:1)⾃然条件⽔⽹城市道路⽹、⼭区城市道路⽹等;2)城市规模;3)城市⽤地布局和形状;4)对外交通设施;5)社会与⼈为因素。
10、城市道路交通的特征:1)城市中有⼤量的交通吸引点,吸引点的车辆和⾏⼈交通错综复杂;2)城市中⼤部分交通的流动路线和流量经常变化,不稳的;3)城市道路中的交通运输⼯具类型多,速度不⼀;4)⼈流和车流以及车流和车流交叉多,相互⼲扰⼤;5)城市道路交通需要⼤量的附属设施和交通管理设施。
11、影响汽车⾏驶速度的因素:汽车性能、道路技术标准、交通状况、司机驾驶技术、⾃然⽓候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等。
12、交通基础图:车速和车流密度关系、间距平均车速和车流量的关系、车流量和车流密度的关系13、交通量:道路上某⼀断⾯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车辆和⾏⼈的数量。
道路平面交叉设计

2.设计车辆
1)平面交叉口旳设计也采用小客车、载重汽车、鞍式列车 (或铰接车)作为设计车辆。
2)平面交叉转弯曲线旳线形和路幅宽度应以设计车辆转弯 时旳行迹作为设计控制,其转弯时旳行迹与行驶速度有关。
3) 各级公路旳平面交叉口应以16m总长旳鞍式列车进行控 制设计。
第一节 概述
四、交叉口旳设计根据
满足服务水平下旳通行能力
第二节 交叉口旳交通组织设计
一. 车辆交通组织
1. 任务
⑴.确保车流、行人安全 ⑵.提升通行能力
2. 措施
⑴.正确组织不同去向旳车流 ⑵.设置合适旳车道数 ⑶.合理布置交通岛、信号灯、交通标志 ⑷.渠化交通
3. 详细措施
⑴.设置专用车道 ⑵.组织左转车辆
着眼点:处理左转及直 行车辆旳交通组织
车辆一律按逆时针方向绕岛单向行驶,直至所要去旳路口离岛驶出旳
平面交叉,俗称转盘。
特点:驶入交叉口旳多种车辆可连续不 断地单向运营; 环道上行车只有分流与合流,消灭了 冲突点; 交通组织简便,不需信号管制; 缺陷是占地面积大,城区改建困难;增 长了车辆绕行距离,尤其是左转弯车辆; 一般造价高于其他平面交叉。
能看到相交道路上旳行车情况,以便能及时采用措施顺利驶过或安全停车。 这段必要旳距离应该不小于或等于停车视距。
视距三角形: 由相交道路上旳停车视距所构成旳三角形。在其范围内不能有任何阻挡 驾驶员视线旳障碍物。
第三节 交叉口旳视距与转弯设计
一、交叉口旳视距
(一)视距三角形
第三节 交叉口旳视距与转弯设计
2.设计车辆
4)公路左转弯曲线采用(5~15)km/h行驶速度旳鞍 式列车控制设计;
5)大型车百分比很小旳公路,可采用5km/h行驶速度旳 鞍式列车控制设计,条件受限制时,可采用载重汽车低速 行驶时旳行迹控制。
路基路面工程道路工程概论讲义PPT课件精选全文

路基的干湿类型
路基湿度的来源
大气降水、地面水、地下水、
水蒸气及其凝结水、给排水设施泄露
路基干湿类型的划分
标准:平均稠度Bm=(WL-Wm)/(WL-Wp) 类型:干燥、中湿、潮湿、过湿
路基临界高度
第38页/共94页
6.2路基设计 一. 路基横断面基本形式
路堤
路堑
半挖半填路基
3.1竖曲线设计
定义 分类 作用
第19页/共94页
竖曲线要素计算
变坡角 1 (2 “”为凸曲线、“”为凹曲线) 曲线长L R
切线长T
L 2
外矢距E T 2 2R
切高y x2 2R
竖曲线起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竖曲线终点桩号=变坡点桩号+T 某桩号在凸(凹)曲线上的设计标高
=该桩号在切线上的设计高-(+)y
拓宽路口式交叉口设计 拓宽车道数
拓宽位置的选择
拓宽车道长度的计算
环形交叉口设计
中心岛的形状和尺寸
环道的宽度
交织角
环岛进出口的转弯半径
第32页/共94页环 道 的 横 截 面
交叉口竖向设计
原则
基本形式
设计方法及步骤
O2
E2 A
E D3
E3
M3
O3 F3 F
第33页/共94页
计算图示
5.2立体交叉设计
路基土方施工
开挖
运输
填堆
压实
第45页/共94页
修整
路基压实
压实土基的意义
影响路基压实效果的因素:
干
内因: 含水量
容 重
土质
外因: 压实功能
压实机具
第46页/共94页
市政土方及管道计算规则

一、土方工程。
(一) 一般土方。
1.土方的挖、运均以天然密实体积(自然方)计算,回填土按碾压后的体积(实方)计算。
2.一般挖方包括道路土方,底面宽度超过7m、长度超过底宽3倍、基坑底面积在150m2以上的土方开挖。
3.土方分类为综合土和四类土,一般情况下,执行综合土定额。
土方中砾石含量超过10%时,可套用四类土;碎、砾石含量超过30%时,按地四类土乘以1.43系数。
4.人工挖土、运土定额系指工程量小、运距近和不适宜用机械施工的土方工程。
除以上情况外,均执行机械土方定额。
对于机械挖不到的方或需要人工配合修整挖土时,可套用人工挖土定额。
区分比例为机械挖土按90%计算,人工土方为10%,人工辅助挖土按相应定额乘以1.5系数。
5.机械土方分为推土机推土(最大推距不能超过80m)、铲运机铲运土方和挖掘机挖土。
6.机械土方现场运输指现场分段施工需回填时可利用的土方,不包括耕植土、流砂、淤泥、垃圾、杂填土和冻土。
(二) 沟槽土方。
1.沟槽土方,底宽小于7m,底长>底宽3倍以上按沟槽计算。
2.沟槽土方挖土深度步距分为2m、4m、6m、8m。
深度超过8m时,每增深1m,按上步定额乘以1.12系数。
3.沟槽底宽每侧工作面,按设计要求计算。
如无设计要求时,按下表规定执行。
管道结构宽(cm)混凝土管道基础90º混凝土管道基础>90º金属管道构筑物无防潮层有防潮层50以内40 40 3040 60100以内50 50 40250以内60 50 40250以上80 80 604.沟槽、支撑、放坡有设计要求时,按设计规定执行。
无设计要求时按以下规定参考计算:(1)沟槽深度在1m内,不放坡,不设撑。
(2)沟槽深度在2m以内时,放坡系数按1∶0.25;3m以内放坡系数按1∶0.33。
(3)沟槽深度在4m以内时,设置疏撑,放坡系数按1∶0.05。
(4)沟槽深度超度4m,可设密撑,放坡系数按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