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合集下载

水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引水系统

水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引水系统

水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引水式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供水工专业用)水利工程系2019.05.01设计任务书一目的和作用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学生在校期间一个较为全面性、总结性、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它是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某一工程问题的一项尝试。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学生巩固、联系、充实、加深、扩大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知识,并使之系统化;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初步掌握工程设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在设计、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等方面得到一定的锻炼和提高。

二基本资料梯级开发的红旗引水式水电站,电站的主要任务是发电,并结合水库特性、地区要求可发挥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

电站建成后投入东北主网,担任系统调峰、调相及少量的事故备用容量,同时兼向周边地区供电。

该电站水库库容较小,不担任下游防洪任务,工程按二等Ⅱ级标准设计。

经比较分析,该电站坝型采用混凝土重力坝,厂房型式为引水式,安装4台水轮发电机组。

引水系统的布置应考虑地形、地址、水力及施工条件,考虑到常规施工技术条件,引水隧洞洞泾不宜超过12m。

因此,引水系统采用两条引水隧洞,在隧洞末端各设置一个调压室,从每个调压室又各伸出两条压力管道,分别给4台机组供水。

供水方式为单元供水,管道轴线与厂房轴线相垂直,水流平顺,水头损失小。

经水能分析,该电站有关动能指标为:水库调节性能年调节装机容量 16万kw (4台×4万kw)水轮机型号HL240 额定转速107.1r/min校核洪水位(0.1%)194.7m 设计洪水位(1%)191.7m正常蓄水位191.5m 死水位190m最大工作水头38.1 m 加权平均水头36.2 m设计水头36.2 m 最小工作水头34.6 m平均尾水位152.0 m 设计尾水位150.0 m发电机效率 96%-98%单机最大引用流量 Q max=124.91m3/s引水系统长度约800m三试根据上述资料,对该电站进行引水系统的设计,具体包括进水口、引水隧洞、调压室及压力管道等建筑物的布置设计与水电站的调节保证计算等内容。

设计任务书(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设计任务书(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设计任务书(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设计任务书是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的重要文件,它规定了施工组织设计的目标、任务、范围、内容、要求和方法。

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对于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的顺利进行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设计任务书的概念、编制要求、内容要点、编制流程和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一、设计任务书的概念1.1 设计任务书是什么设计任务书是指在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过程中,为明确设计的目的、任务、范围、内容、要求和方法等,编制的规范性文件。

1.2 设计任务书的作用设计任务书是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的依据和指导文件,是保证设计工作顺利进行的重要文件。

1.3 设计任务书的特点设计任务书具有明确性、规范性、指导性和可操作性等特点,是设计工作的基础和纲领。

二、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要求2.1 编制依据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应当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和技术要求进行,确保设计任务书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2.2 编制原则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应当遵循科学性、系统性、全面性、可操作性和实用性等原则,确保设计任务书的质量和效果。

2.3 编制流程设计任务书的编制应当按照确定编制范围、明确编制目的、细化编制内容、制定编制计划、审查修改完善等流程进行,确保设计任务书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三、设计任务书的内容要点3.1 任务目标明确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的任务目标,包括设计的目的、任务和要求等,确保设计任务的实现和达成。

3.2 设计范围确定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的范围和内容,包括设计的工程量、工作内容和设计要求等,确保设计任务的全面性和细致性。

3.3 设计方法确定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的方法和步骤,包括设计的流程、技术要求和实施方案等,确保设计任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四、设计任务书的编制流程4.1 确定编制范围根据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的具体要求和条件,确定设计任务书的编制范围和内容,明确编制的目的和任务。

4.2 制定编制计划根据设计任务书的要求和内容,制定详细的编制计划和时间表,明确编制的步骤和流程。

第一组水电站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油压装置)

第一组水电站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油压装置)

南昌工程学院《水电站自动化》课程设计任务书适用专业:热能与动力工程班级:08级指导教师:刘恩喆、徐建辉李燕、曾雨露设计时间:2011年12月19日~12月31日(共2周)一、设计目的1、使学生将所学专业知识及实习过程中所获得的生产知识进行一次综合应用,从而巩固、加深、扩大学生专业知识面,以便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一次较全面的考核。

2、进一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独立工作的能力。

学习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一般方法。

掌握水电站辅助设备自动控制系统设计工作,训练学生阅读和绘制二次回路、使用专业技术资料及编写工程说明书等高级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必备的基本技能。

3、培养学生正确的设计思想,使学生能正确执行各项技术规程。

二、原始资料油压装置是为水电设备运行操作提供动力的重要辅助设备,它产生并储存高压油,为机组启动、停机和调整负荷提供操作的动力。

油压装置的自动控制应满足下列要求:(1)机组在正常运行或事故情况下,均应保证有足够的压力油来操作机组和主阀,特别是在厂用电消失的情况下应有一定的能源储备;(2)无论机组是处于运行状态还是处于停机状态,油压装置都应经常处于准备工作状态;(3)在机组的操作过程中,油压装置的投入或切除应自动地进行;(4)油压装置应设置备用油泵电动机组,当工作油泵故障或油压过低时,自动投入备用泵,并报警;(5)油压装置发生故障,油压下降至事故低油压时,应能迫使机组事故停机;(6)油压装置应采用自动和手动补气。

当油位上升至上限值(对应于35%Vr的油位),且油压低于额定值Pr时补气;当油压上升至额定值以上或油位下降至下限值(对应于30%Vr的油位)时停止补气。

三、设计内容油压装置PLC控制系统1.I/O测点数量统计2.设备选型3.压力油罐压力测量与换算4.控制程序流程5.油压装置自动操作控制程序五、设计进度安排六、设计要求与成果1、油压装置PLC控制系统设计说明书一份。

分章、节编排,具有标题、目录和页次;应对设计方案依据、分析、计算方法、工作情况等作简要说明。

水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水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

水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引水式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供水工专业用)水利工程系2022.05.01设计任务书- 目的和作用课程设计是工科院校同学在校期间一个较为全面性、总结性、实践性的教学环节。

它是同学运用所学学问和技能,解决某一工程问题的一项尝试。

通过本次课程设计使同学巩固、联系、充实、深入、扩大所学基本理论和专业学问,并使之系统化;培育同学综合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量和创新精神;培育同学初步把握工程设计工作的流程和方法,在设计、计算、绘图、编写设计文件等方面得到肯定的熬炼和提高。

二基本资料梯级开发的红旗引水式水电站,电站的主要任务是发电,并结合水库特性、地区要求可发挥水产养殖等综合效益。

电站建成后投入东北主网,担当系统调峰、调相及少量的事故备用容量,同时兼向周边地区供电。

该电站水库库容较小,不担当下游防洪任务,工程按二等∏级标准设计。

经比较分析,该电站坝型采纳混凝土重力坝,厂房型式为引水式,安装4台水轮发电机组。

引水系统的布置应考虑地形、地址、水力及施工条件,考虑到常规施工技术条件,引水隧洞洞泾不宜超过12m。

因此,引水系统采纳两条引水隧洞,在隧洞末端各设置一个调压室,从每个调压室又各伸出两条压力管道,分别给4台机组供水。

供水方式为单元供水,管道轴线与厂房轴线相垂直,水流平顺, 水头损失小。

经水能分析,该电站有关动能指标为:三 试依据上述资料,对该电站进行引水系统的设计,详细包括进水 口、引水隧洞、调压室及压力管道等建筑物的布置设计与水电站的调 整保证计算等内容。

四设计成果:计算说明书一份;全部绘图汇编入计算说明书。

五设计时间3.0周。

六设计参考书目:1 .相关设计法律规范及设计手册;2 .水电站教材 徐国宾 主编。

七附图3 枢纽地形图;2.引水发电系统纵剖面图。

水库调整性能 装机容量 水轮机型号HL240校核洪水位(0. 1%) 194. 7m 正常蓄水位191. 5m 最大工作水头38. 1 m 设计水头36. 2 m平均尾水位152. 0 m 发电机效率 单机最大引用流量年调整16 万 kw (4 台X4 万 kw) 额定转速107. lr∕min设计洪水位(1%) 191.7m 死水位190m加权平均水头36. 2 m最小工作水头34. 6 m设计尾水位150. 0 m96%-98%Q lllax = 124. 91m 3∕s指导书建议设计者按如下内容及挨次编写计算说明书:引水式水电站引水系统设计第一章基本资料其次章进水口设计L进水口型式的选择2.进水口高程的确定3.进水口尺寸的拟定(1)进口段(2)闸门段(3)渐变段(4)通气孔4.进口设施(进行简洁的布置设计)(1)拦污栅设计(2)闸门设计一事故闸门与检修闸门第三章引水隧洞L引水隧洞线路与坡度的确定2.隧洞断面形式与断面尺寸3.洞身衬砌(选择衬砌形式及按阅历确定衬砌厚度)第四章调压室设计L调压室设置的判别2.调压室位置的选择1号隧洞长675m,压力管道长125m; 2号隧洞长625m压力管道长175m o3.调压室的布置方式与型式选择(选择简洁圆筒式)4.调压室水力计算(1)调压室稳定断面的计算(2)调压室最高涌波水位计算(3)调压室最低涌波水位计算第五章水击及调整保证计算只计算在设计水头下丢弃全负荷和最大水头下丢弃全负荷两种状况。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

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水电站课程设计计算书一、设计任务本次课程设计的任务是设计一个水电站,要求该水电站能够充分利用水能资源,提高水力发电效率,同时满足经济性和环保性要求。

二、设计计算水轮机选择根据设计任务,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水轮机。

考虑到水头高度和流量等因素,我们选择了混流式水轮机。

水轮机的型号为HL200-LJ-250,额定功率为200MW,额定转速为250r/min。

水轮机效率计算水轮机的效率是衡量水力发电效率的重要指标。

根据所选水轮机的技术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水轮机的效率。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η = (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 × 100%其中,输出功率为水轮机产生的电能,输入功率为水轮机受到的水能。

根据所选水轮机的技术参数,输入功率为26393900 W,输出功率为20000000 W,因此水轮机的效率为:η = (20000000 / 26393900) × 100% = 75.78%3. 水头高度和流量计算水头高度和流量是影响水力发电效率的关键因素。

根据所选水轮机的技术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水头高度和流量。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水头高度 H = (输出功率 / 流量) × 9.81 m流量 Q = (输出功率 / 水头高度) × 1/效率根据计算结果,水头高度为31.5 m,流量为325 m³/s。

4. 水泵选择考虑到抽水蓄能电站的特点,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水泵。

根据水泵的技术参数,我们选择了离心式水泵,型号为150CDL-32-250,额定功率为150kW,额定转速为2950r/min。

水泵效率计算水泵的效率同样是衡量抽水蓄能电站效率的重要指标。

根据所选水泵的技术参数,我们可以计算出水泵的效率。

具体计算公式如下:η = (输出功率 / 输入功率) × 100%其中,输出功率为水泵产生的扬水量,输入功率为水泵受到的电能。

根据所选水泵的技术参数,输入功率为167440 W,输出功率为78669 W,因此水泵的效率为:η = (78669 / 167440) × 100% = 47.17%6. 蓄电池选择考虑到抽水蓄能电站的特点,我们需要选择适合的蓄电池。

毕业设计任务2-风江水电站

毕业设计任务2-风江水电站

电气工程基础课程设计任务书(B)一、设计内容1、据待建水电站在系统中的地位、作用、运行方式和输送功率、距离,选择技术上满足要求的水电站与系统连接输电线路的回路数、电压等级、导线规格。

1.确定待建水电站技术上满足要求的地方用户供电方案:供电线路回路数、电压等级、导线规格。

2.根据待建水电站电压等级、机组台数、功率输送情况,拟订满足供电可靠性和水电站各种运行方式要求的主变压器可选用方案(主变类型、台数、容量、型号)。

3.根据所确定的主变方案和进出线回路数,通过分析、论证,确定待建水电站各电压等级的主接线型式。

4.设计待建水电站自用电接线,选用自用电变压器台数、容量、型号。

5.通过对选用方案经济比较,选定综合经济指标最优的水电站主变主接线方案。

6.根据选择、校验电气设备的需要,计算三相短路电源。

7.选择水电站发电机电压和高压电气设备:断路器、隔离开关、母线、TV、TA等。

二、设计成果要求1、设计说明、计算书一份。

要求文字说明简明扼要,书写工整,内容包括:(1)水电站与系统连接方案。

需通过文字说明和数据表明方案技术上的合理性。

(2)水电站主变和电气主接线方案的确定。

需通过文字说明和数据,表明所选方案技术、经济上的合理性。

(3)地区负荷供电和电站自用电设计。

(4).短路电流计算。

要求过程明了、计算正确,并将计算结果列表汇总。

(5)选择水电站主要电气设备。

最终需将所选设备的技术数据与该设备运行工况列表对照。

2、绘制水电站电气接线图一张。

要求布置均匀、整洁,用标准符号绘制。

三、进度要求1、接入系统设计:¾了解整体要求设计要求¾接入系统设计,包括确定接入系统输电线回路数及导线截面;2、主接线设计:¾主接线设计;¾主变选择;¾厂用电设计;¾主接线(包括主变)经济比较;3、设备选择:¾短路计算及设备选择;¾潮流计算及其校核;4、继电保护配置¾ 确定变电所各元件需要的继电保护配置 5、成果提交¾ 电气主接线的绘图(采用1号图纸手绘或者CAD 图A3号图纸打印); ¾ 计算说明书一份。

3x50MW水电站设计任务书

3x50MW水电站设计任务书

毕业设计任务书设计题目:3×50MW水电站电气一次设计一、设计目的1、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理论和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学习专业工程设计的方法,进行设计技能、设计方法的初步训练,进行科学研究方法的初步训练,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

二、技术指标系统及原始数据见附图。

某南方山区建设一座装机容量为3×50MW的水电站,附近30km处某国防厂及邻近小镇用电负荷为25MW,其余功率经200km的220kV线路送入系统。

站内空气清洁,最高日平均气温32℃,最低0℃,海拔1700m,非地震区,6、7、8月有雷雨,由于山势陡峭,建设场地十分狭窄。

厂区最大负荷同时系数0.85,最小负荷系数0.7,60%Ⅰ类负荷,20%Ⅱ类负荷,Tmax=4500h。

三、工作要求1. 电站电气一次部分的接线设计(至高压厂用母线):(1)主接线部分包括互感器的配置,保护通讯设备配置和防雷设备的配置;(2)厂用电接线设计至380/220V母线;(3)绘制电气主接线图。

2. 电气设备的选择与配电装置的设计:(1)电气设备选择:正常工作电流与短路电流计算;发电机、变压器、开关电器、互感器、限流电器、导体的定型定量计算选择、防雷设备的配置选择;列出电气设备选择总表。

(2)配电装置:全站配电装置形式、户内(或户外)配电装置的布置;绘制总平面布置图与典型间隔断面图(含道路与电缆沟道);3. 编写说明书与计算书:(1)说明书:选择的依据,计算与选择结果。

(约25页)(2)计算书:主要的计算公式及计算过程。

(约30页)4. 书面翻译外文资料四、主要参考书目:1、《发电厂电气部分》,熊信银,中国电力出版社,2004;2、《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设计参考资料》,黄纯华,水利电力出版社,1972;3、《电力系统及课程设计毕业设计参考资料》,曹绳敏,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4、《水电站机电设计手册-电气一次》,水利电力出版社,1990;5、《电力工程设计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6、《电力工程设备手册》,中国电力出版社,1998;7、《高压配电装置设计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中国电力出版社,8、《变电所设计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中国电力出版社,9、《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设计技术规程》,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电力部,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10、《小型水力发电站设计规范》(GB50071-2002),中国计划出版社,2003;11、《110~500kV架空送电线路设计技术规程》,中国电力出版社,1999;附录∶系统接线图(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水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水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
1900
2457
1694
930
4、厂房附属设备
(l)水轮机前的蝴蝶阀
型号
直径
(cm)
承受水头(m)
装置方式
阀重
(吨)
阀体长
(m)
吊孔尺寸
(m)
DF340-85
340
85
立轴
20
1.2
1。8×4。3
(2)桥式吊车
详见附表1,选定吊车型号,选用有关尺寸.
5、电气设备
(l)三相三线圈主变二台
型号:SFSL1—50000/110/35/10
(-)布置课程设计任务,熟悉资料及确定厂房枢纽布置1.0天
(二)估算设备尺寸0。5天
(三)确定主厂房各项主要高程,并绘制厂房横剖面图2.0天
(四)确定厂房平面尺寸,并绘制厂房各层平面图(包括同层的副厂房),同时修改厂房横剖面图3.0天
(五)绘制厂区布置简图0。5天
(六)编写说明书1.5天
(七)机动0。5天
二、电站枢纽
电站厂房位于右岸坝下游几十米处,由引水隧洞供水,主洞内径5。5米,支洞内径3.4米,厂内装置4台混流式立式机组,出线方向为下游,永久公路通至左岸.
三、设计依据及参数
(一)水库及水电站特征参数
1、水库水位
水库校核洪水位140。00 m
水库设计洪水位137。00 m
水库正常高水位125.00 m
1、水轮机:型号HL220—LJ-225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额定出力15。6 MW
额定转速214.3 r/min
单机额定(最大)流量36.2m3/s
2、水轮发电机:型号SF15—28/550
额定功率
(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电站课程设计任务书及指导书兰州交通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2012年7月一、原始资料及设计条件1 概述1.1 工程概况某水电站位于沅水一级支流巫水下游峡谷河段,下距会同县若水乡镇2km,距洪江市15km。

坝址下游2km有洪江~绥宁省级公路从若水乡镇经过,交通较为便利。

该工程初拟正常蓄水位191m,迥水至高椅坝址,库容0.0708亿m3,装机16MW,是一座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的水电工程,枢纽建筑物由溢流闸坝、重力式挡水坝、右岸引水发电隧洞和引水式厂房组成。

1.2. 工程等别和建筑物级别本工程以发电为主,兼有防洪、旅游等综合效益。

水库正常蓄水位191m时库容为0.0708亿m3,电站装机容量为16MW。

2 水文气象资料2.1 洪水各频率洪峰流量详见下表1。

2.2 水位~流量关系曲线(1)下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详见下表2。

表2 下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表(高程系统:85黄海)(2)上坝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详见下表3。

(3)厂址水位~流量关系曲线详见下表4。

多年平均含沙量: 0.0893kg/m多年平均输沙量: 22.05万t设计淤沙高程: 169.0m淤沙内摩擦角: 100淤沙浮容重: 0.93t/m2.4 气象多年平均气温:16.6℃极端最高气温:39.1℃极端最低气温: -8.6℃多年平均水温:18.2℃历年最高气温:34.1℃历年最低气温: 2.1℃多年平均风速: 1.40sm/历年最大风速: 13.00sm/,风向:NE 水库吹程: 3.0km最大积雪厚度: 21cm基本雪压: 0.252KN/m3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3.1 工程地质资料(1)该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小于Ⅵ度,不考虑地震荷载。

(2)基岩物理力学指标如下上坝址饱和抗压强度:20~30MPa抗剪指标: f=0.6~0.65砼/岩=0.8~0.9 抗剪断指标:f′砼/岩c′=0.7~0.8MPa下坝址饱和抗压强度:15~25MPa=0.6~0.62抗剪指标: f砼/岩抗剪断指标:f′=0.7~0.8砼/岩c′=0.70MPa3.2 坝址工程地质条件(1)上坝址工程地形、地质条件上坝址位于河流弯曲段下游,流向2790,基本为“U”型横向河谷。

河床基岩裸露,高程181~184m,河床宽136m,水深0.5~3.0m。

坝轴线上游100~350m,河床深槽较发育,一般槽宽20~40m,槽深11~14.5。

当蓄水位192m时,河谷宽161m,左岸冲沟较发育,坝轴线上、下游分别分布2#及3#冲沟,边坡具下陡上缓特征,高程227m以下坡角450,以上坡角250,山顶高程271m;右岸地形较平顺,上游有一小冲沟分布,边坡较陡峻,坡角350~450,山顶高程292m。

坝址区除两岸均分布有宽度较窄,厚3~4m冲积阶地堆积及左岸分布厚1~3m残积堆积外,基岩大部分裸露,出露的主要岩性为砂质板岩、绢云母板岩夹长石砂岩、厚层长石砂岩、含砾砂岩、含砾砂质板岩。

坝区岩层走向与河流交角700~800,倾上游偏左岸,坝址区构造较简单,仅上游见F1断层及物探探测的F3断层,破碎带宽0.1~0.6m,延伸长度均小于50m。

主要节理有四组。

坝区岩石风化受岩性与地形等因素影响,长石砂岩抗风化能力较强,风化较浅;板岩、绢云母板岩抗风化能力较弱,风化深度较大,两岸山顶受地形切割呈弧立小山包,则强风化深达25~36m。

据钻孔压水试验和地下水观测资料,坝区岩体透水性较差,地下水位坡降陡达40~50%,埋藏较浅,远高于设计正常蓄水位。

坝基岩体透水率小于5lu占96.8%,基本属弱透水岩体;防渗帷幕下限(q<5lu)埋深,左岸5.2~20m,河床5~7m,右岸2.5~12m。

(2)下坝址工程地形、地质条件下坝址位于上坝址下游660m,基本为“U”型横向谷,河流流向2650,河床大部分为冲积砂砾石覆盖,河床高程182~183.5m,河床宽202m,右河床为浅滩,水深0.5~1.0m, 左河床为人工改造河槽,水深1.5~2.0m。

当正常蓄水位192m时,河谷宽232m。

两岸地形对称,边坡较陡峻。

左岸坡角400~430,为崩坡积物所覆盖,山顶高程324.74m;右岸坡角420~450,基岩裸露,山顶高程315.25m。

坝区除少部分为第四系松散堆积物覆盖外,基岩大部分裸露,出露的主要岩性有绢云母板岩夹中薄层长石砂岩。

坝区地质构造较简单,断层未见。

岩层产状N200~250E,SE<600~700,其走向与河流交角600~650,倾向上游偏左岸。

坝区岩石风化主要受岩性所控制,坝基及坝肩大部分为绢云母板岩,其抗风化能力较弱,两岸肩强风化相对较深。

据钻孔地下水位观测资料,左坝肩地下水位埋深9.5~40m(高程225m以上),右坝肩地下水位埋深3 ~23m(高程226m以上),远高于蓄水位。

据钻孔压水试验资料表明,基岩的透水性与岩体风化程度密切相关,强风化带及弱风化带上部岩体节理裂隙较发育,岩体完整性较差,透水性较强,为中等透水带,弱风化带中下部和微风化岩体透水性较差,基本为弱透水或微透水带。

坝基防渗帷幕下限(q<5lu)埋深,左岸10~28m ,河床2~10m ,右岸6~20m 。

(3)坝基岩石物理力学指标坝基岩石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在下表1-5中列出。

3.3 引水发电隧洞及厂房工程地质条件 (1)引水发电隧洞下坝址引水隧洞进口位于坝线右岸上游,洞段穿越河间地块,出口位于河湾下游9#冲沟口附近。

洞轴向N16°W。

进口段(0~40m ):地形坡角28°~60°,上覆岩体厚6~18m ,围岩为Z aj 2-4岩组灰绿色绢云母板岩,劈理发育,岩层产状N20°E,SE∠65°,倾向洞外偏右侧,与洞轴线交角36°,主要发育产状N70°W,SE∠78°,N50°W,SW∠87°及N10°E ,SE∠85°三组节理,面多闭合平直,延伸长0.5~1.0m 。

强风化带下限埋深8~12m ,岩体因节理裂隙发育较破碎,成洞条件差,建议采取明挖。

开挖坡比5.0:1=永久i ,75.0:1=永久i 。

洞脸边坡由于受层面与多组节理组合切割稳定性较差,建议采取加固处理措施。

洞身段(40~110m ):上覆岩体厚18~66m ,围岩为Z aj 2-3岩组上部灰白色厚层状长石砂岩,围岩呈弱~微风化状态。

岩层产状N22°E,SE∠64°,与洞轴线交角38°。

主要发育N50°~60°W,SW∠85°~87°及N10°E,SE∠80°~85°两组节理,面紧密闭合,延伸长0.5~1.0m 。

该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岩体完整性较好,基本稳定,成洞条件较好。

其中平距40~70m 段属Ⅲ类围岩,f=4~5,K 0=35~40cm MPa /;平距70~110m 段属Ⅱ类围岩,f=6~7,K 0=50~55cm MPa /。

洞身段(110~350m ):上覆岩体厚24~107m ,围岩为Z aj 2-3、Z aj 2-2岩组灰绿色绢云母板岩夹中厚层长石砂岩,围岩呈弱~微风化状态,岩层产状N22°E,SE ∠64°,与洞轴线交角38°,板岩内产状N15°E,NW∠75°劈理较发育。

主要发育N50°~60°W 及N10°E 两组高倾角节理,面平直闭合,延伸长0.5~1.0m 。

该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岩体完整至较完整,大部分洞段基本稳定,成洞条件较好,但局部洞段(310~350m )劈理、节理较发育,稳定性较差。

其中平距110~310m 段属Ⅲ类围岩,f=4~5,K 0=30~35cm MPa /;平距310~350m 段属Ⅳ类围岩,f=3~4,K 0=15~20cm MPa /。

出口段(350m 以后):地形坡角15°~45°,上覆岩体厚2~24m 。

围岩为Z aj 2-2岩组灰绿色绢云母板岩夹长石砂岩,板岩内劈理发育。

岩层产状N15°E,SE ∠65°~70°,倾向洞内偏右侧,与洞轴线交角31°。

主要发育N30°E,NW∠35°,N85°W,SW∠86°,N15°W,SW∠79°及N80°E ,NW∠36°四组节理,面多闭合,延伸长1~5m 。

强风化带下限埋深5~16m 。

该段位于地下水位以下,岩体因节理、劈理发育完整性差,成洞条件差,建议采取明挖,开挖坡比,5.0:1=永久i ,75.0:1=永久i 。

由于N10°E 及N80°E,倾向洞外的两组缓倾角节理较发育,加上与NWW 向、NNW 向高倾角节理组合形成不稳定块体,对洞脸边坡与开挖边坡稳定不利,建议采取锚固处理措施。

(2)厂房下坝址厂房位于河弯下游9#冲沟出口的冲积堆积Ⅰ级阶地一带,阶地宽10~12m ,阶面高程183~184m ,后山坡坡角45°,基岩裸露。

阶地上部为灰褐色粉质粘土,下部为砂砾石,厚1.0~1.8m ,基岩为Z aj 2-3、 Z aj 2-2岩组灰绿色绢云母板岩夹灰白色长石砂岩。

岩层产状,N15°~20°E,SE∠65°~70°,板岩劈理发育,主要发育NE 向、NEE 向、NNW 向及NWW 向四组节理,面多闭合,延伸长1~5m 。

强风化带下限埋深2~5m ,厂房基础持力层为弱风化岩体,其强度满足建筑物地基应力要求。

但NE 及NEE 向两组缓倾角(35°~36°)节理较发育,且倾向坡外,对厂房开挖边坡稳定不利,建议采取加固处理措施。

推荐的岩体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弱风化长石砂岩MPa R g 5045-=,65.06.0/-=岩砼f ;弱风化绢云母板岩Rg=15~20MPa ,55.05.0/-=岩砼f ;开挖坡比5.0:13.0:1-=单i ,75.05.0:1-=永久i 。

3.4 天然建筑材料本阶段勘察按普查精度要求进行,除对原规划料场进行复核外,重点对石料进行了勘测,共勘查储量:砂砾料180.85×104 m 3,土料77.5×104 m 3,石料988.22×104 m 3,储量基本能满足要求。

(1)土料共调查了7个料场,总储量77.5×104 m 3,均分布在团河Ⅱ级阶地,为黄褐色、红棕色粘土、土层较密实,呈可塑~硬塑状,中~ 低压缩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