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矿床类型总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产于钙质、炭质沉积岩中的,金呈次显微-超显微的浸染状赋存于含金黄铁矿中的一类金矿床,因20世纪60年代初最早发现于美国内达华州卡林地区而得名。典型矿例:美国:Carlin,Getchell,Gold Quarry等;中国:东北寨、桥桥上、马脑壳、阳山、板其、牙他等。(小区域中的大资源)

矿床特征:

1.陆缘地壳减薄拉张区。

2.矿床常呈群呈带出现,构成巨大的矿集区。

3.含矿主岩为各种不纯的(泥质、粉砂质、炭质)碳酸盐岩、细碎屑岩(钙质、炭质粉砂岩、页岩)和硅质岩。

4.成矿受构造控制明显,尤其是高角度正断层与有利岩性层位交切部位是成矿的有利场所。

5.常发育不同的围岩蚀变,蚀变带较宽,但蚀变较弱,矿体与围岩渐变过渡。

6.矿体多呈似层状、透镜状和脉状,形态产状受高角度断层及其旁侧褶皱构造控制。

7.中低温热液矿物组合:矿石矿物主要为黄铁矿、含砷黄铁矿、毒砂,次为辉锑矿、雄黄、雌黄、辰砂、白铁矿、磁黄铁矿等;脉石矿物为石英、玉髓、方解石、铁白云石、绢云母、重晶石、钠长石。矿石构造以浸染状、细脉状、网脉状、角砾状构造为主。金以次显微-超显微形式出现(含砷硫化物中-不可见次显微金,中晚期硫化物与石英等脉石矿物中-显微金和明金)。

8.矿石中金品位一般低而分散,矿石储量一般在100万-1亿吨,品位1-15g/t。金储量一般为几吨至几十吨,个别达100t以上。

9.成矿流体具中低温、低盐度特征,含较高的CO2和一定量的H2S。成矿深度一般在1-3Km。

成因:

1.含矿流体的来源:水主要来自下渗的大气降水,部分来自沉积物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的同生水;金属组分和硫主要来自沉积地层。

2.含矿流体的迁移:含矿热液主要在重力(密度差)和构造应力等驱动下发生对流循环,并沿高角度断层向上运移,到达浅部后沿孔隙度和渗透率高的有利岩性层位渗透交代-充填成矿;金主要以硫氢化物络合物的形式搬运。

3.矿质沉淀机制:成矿流体由于温度降低、流体成分改变以及与近地表含氧酸性溶液的混合而使金络合物分解,导致金沉淀富集。

MVT型铅锌矿(碳酸盐岩层中的脉状铅锌矿床/密西西比河谷型铅锌矿)

产于碳酸盐岩中的受地层层位控制,并具有显着的后生特征的,已铅锌为主要矿产的一类矿床。早期发现于美国中部密西西比河流域,得名。

品位:铅+锌:2-6%,很少超过15%。一般锌多于铅,银很少。

地质特征:1.大多数矿床产于相对稳定的地台或浅水碳酸盐岩中,尤其产在白云岩中。2.矿床常位于一些特大型盆地的边缘或其附近,或在盆地之间隆起处。3.成矿区域内缺少火成岩,成矿区域面积大,矿床规模大。4.矿床显示后生特征,硫化物渗透交代于碳酸盐岩先存的孔隙内。5.矿石成分简单,金属矿物主要是方铅矿、闪锌矿,其次是黄铁矿、白铁矿及少量黄铜矿;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白云石、重晶石、萤石、方解石。矿石多具浸染状、细脉状构造。6.围岩蚀变不明显,只有白云岩化较普遍。7.成矿温度较低,含矿流体高盐度,流体包裹体中常见有石油。成矿流体与盆地卤水有密切联系。

成矿模式:沉积物压实产生并驱动流体,卤水淋滤从地层中获得金属,并以氯化物或有机络合物形式迁移→成矿卤水随地层厚度增加盐度增高→从盆地深处排出,在碳酸盐岩中遇硫化氢沉淀硫化物成矿。

热液矿床

是指含矿热水溶液在一定物理化学条件下,在各种有利的构造和岩石中,由充填和交代等成矿方式形成的有用矿物堆积体。

矿床特征:1.含矿热液来源多样。2.含矿热液成分复杂。3.形成温度和深度较其他内生矿床低和浅(一般400以下,深-中深4.5-1.5Km,浅-超浅1.5Km-近地表)。4.构造控制作用极为显着。5.成矿时间一般晚于围岩,属后生矿床。6.成矿方式:充填作用、交代作用。矿石多呈脉状、网脉状、似层状、凸镜状等形态;矿石构造多呈栉状、对称带状、皮壳状、角砾状、晶洞状、浸染状及块状。7.矿石物质成分复杂,多数热压矿床矿石的物质成分与围岩的基本成分有明显差异。金属矿物:硫化物、氧化物、砷化物、含氧酸盐等为主;非金属矿物:碳酸盐、硫酸盐、含水硅酸盐、石英等。8.矿床形成过程具多期多阶段性。9、通常伴随各种热液蚀变作用。10。常出现矿化蚀变的分带现象。

影响因素:1.温度2.构造3.围岩4.元素浓度5.氧化还原条件6.元素渗透或迁移性

矿产类型:1.大部分有色金属矿产(铜、铅、锌、汞、锑、钨、锡、钼、铋)2.贵金属矿产(金、银)3.稀有和分散金属矿产以及放射性元素矿产 4.黑色金属(铁、镍、钴)5.许多非金属矿产(硫、石棉、重晶石、萤石、水晶、明矾石、菱镁矿、冰洲石等)

基本形成条件:1.充足的成矿物质来源2.热液流体及其萃取成矿物质的能力3.构造通道、容矿空间与围岩4.成矿物理化学条件变化

矽卡岩矿床(接触交代矿床)

指在中酸性-中基性侵入岩与碳酸盐类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由含矿气水热液交代作用而形成的矿床。在这类矿藏中,发育有由石榴子石(钙铝榴石-钙铁榴石)、辉石(透辉石-钙铁辉石)及其他钙、镁、铁、铝的硅酸盐矿物组成的矽卡岩,矿体与矽卡岩在空间、时间、成因上有密切联系,故又称矽卡岩矿床。

矿床特点:1.矿体的产状、形状和规模:矿体分布在侵入岩及其周围岩石的接触带上或其附近,一般产于外接触带的蚀变碳酸盐岩中。矿体的形状、产状均比较复杂,常呈似层状、透镜状、巢状、柱状、脉状等。规模大小不一,一般为中等规模。2.矿石的物质成分及其结构构造:物质成分复杂,脉石矿物主要有石榴子石、辉石及其他钙、镁、铁、铝的硅酸盐矿物,金属矿物以金属氧化物和硫化物为主,硼及铍矿物次之。矿石的结构构造多样,有块状、浸染状、条带状、晶洞构造等。矿石一般为粗粒结构。3.矿床分带性:

形成条件:1.岩浆岩条件:有利于形成接触交代矿床的岩浆岩,主要是中酸性岩浆岩,分为钙碱性系列和碱性系列,我国相关岩石钾钠含量明显偏高,镁、铁、钙含量偏低。从岩体产状来看,一般是侵位于中深到浅成环境的岩体最有利于矿床形成。与接触交代矿床有关的侵入体多为中小型,呈岩株、岩瘤、岩钟、岩脉产出。2.围岩条件:有利成矿围岩主要是各种碳酸盐岩石,其次是火山岩。威严的节理、裂隙及孔隙度对矿化富集及矿体的形状、产状也有重要影响。3.构造条件:a.侵入体与围岩的接触带构造b.围岩层理、层间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