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学特色教案

合集下载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国学教案

四年级上册国学经典教案一、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国学经典,让学生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提高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3. 通过对国学经典的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道德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弟子规》:学习孝道、弟子规等内容,让学生了解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

2. 《三字经》:学习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历史、地理、文化等知识。

3. 《百家姓》:学习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 《千字文》:学习中国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

5. 《论语》:学习孔子的思想,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学习国学经典,使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和文学素养。

2. 教学难点:对国学经典中的伦理道德、哲学思想等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和意义。

2. 讨论法:引导学生就国学经典中的某一问题进行讨论,提高他们的思考和分析能力。

3.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国学经典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道理。

4. 实践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提高他们的道德修养。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了解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阅读理解能力:通过课后作业、测试等形式,检查学生对国学经典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道德行为:观察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的道德行为,评价他们践行国学经典的实际情况。

4. 学期末考试:全面测试学生对本学期国学经典的学习成果。

六、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周:《弟子规》的学习,了解孝道和弟子规的基本内容。

2. 第3-4周:《三字经》的学习,掌握中国传统的教育观念、历史、地理等知识。

3. 第5-6周:《百家姓》的学习,认识中国传统的姓氏文化。

4. 第7-8周:《千字文》的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的文学、历史、哲学等知识。

国学教案(共5篇)

国学教案(共5篇)

国学教案(共5篇)第一篇:国学教案教学内容节选《论语》【原文】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理解并掌握本节内容。

2、通过学习使学生受到古典文化的熏陶,在生活中践行。

3、背诵本节内容。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教时安排一课时教学过程一、故事引入1、古代孝子的孝敬事例子路,春秋末鲁国人。

在孔子的弟子中以政事著称。

尤其以勇敢闻名。

但子路小的时候家里很穷,长年靠吃粗粮野菜等度日。

有一次,年老的父母想吃米饭,可是家里一点米也没有,怎么办?子路想到要是翻过几道山到亲戚家借点米,不就可以满足父母的这点要求了吗?于是,小小的子路翻山越岭走了十几里路,从亲戚家背回了一小袋米,看到父母吃上了香喷喷的米饭,子路忘记了疲劳。

邻居们都夸子路是一个勇敢孝顺的好孩子。

过渡:二、出示原文(一)熟读: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1、生试读(要求:读准音,读通顺)2、师范读(要求:停顿有节奏有感情)3、生练读(要求:准确、通顺、有节奏、有感情)过渡:(二)理解:子游请教什么是孝。

孔子说:“如今所说的孝,只说能够赡养父母就是孝了。

可是,犬马都能够得到饲养。

如果对父母没有敬爱之心,那么赡养父母和饲养犬马又有什么区别呢?”1、熟读成诵(自由读,集体背)过渡:2、请你当判官(出示课件)过渡:3、今天的榜样:感动中国人物陈斌强(视频)三、联系实际、拓展升华1、你在生活中是怎样孝敬父母呢?(背景音乐:《念亲恩》)(1)小组讨论(2)小组汇报小结:(出示课件)2、你们还知道哪些有关孝敬父母的名言名句或典故吗?出示:“君礼臣忠、父慈子孝。

”“圣人以孝治天下”“求忠臣必至孝子之门” “百善孝为先”“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会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

” “只有爱妈妈,才会爱祖国。

” “百善孝为先”“弃官寻母”“埋儿奉母”3、总结:古人云:“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国学经典教案

国学经典教案

国学经典教案国学经典教案一、教学内容教学经典:《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

教学目标:1. 了解国学经典的内容和思想。

2. 引导学生学习国学经典的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

教学重点:1. 掌握国学经典的核心思想和要点。

2. 学会阅读和理解国学经典的原文。

教学难点:1. 解读国学经典中的深层思想。

2. 结合实际生活,理解并应用国学经典的观点和原则。

二、教学方法1. 讲授法:通过讲解国学经典的背景、内容和思想,引导学生掌握国学经典的核心要点。

2. 引导法:通过对经典文本的导读和解读,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自主学习。

3. 互动法:通过课堂讨论、小组合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国学经典的名句和思想,引发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国学经典的背景、内容和思想,并解读其中的关键概念和观点。

3. 分组讨论:分成小组,讨论国学经典的一些经典问题和争议点。

4. 思考问题:提出一些与国学经典相关的现实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交流。

5. 课堂演练:安排学生上台演绎国学经典中的经典场景或对话,加深对经典的理解和感悟。

6. 总结与反思: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总结和反思,进一步加深对国学经典的理解和认识。

四、教学评价:1. 书面评价:布置一份关于国学经典的问答题,检验学生对国学经典的掌握程度。

2. 口头评价:通过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的方式,评价学生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

3. 实际评价:观察学生是否能将国学经典的思想和原则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评价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观念的培养情况。

五、教学资源:1. 电子教学板:用于展示国学经典的名句和思想。

2. 文本教材:提供国学经典的原文和注解,帮助学生理解和阅读。

3. 图书馆资源:提供相关的国学经典书籍,供学生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学习。

六、教学反思:1. 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了解国学经典的内容和思想,并学会阅读和理解国学经典的原文。

国学经典万能教案设计模板

国学经典万能教案设计模板

1. 让学生了解国学经典的基本内容和价值。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和热爱。

3. 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

4. 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国学经典概述:介绍国学经典的定义、分类、历史渊源等。

2. 国学经典选读: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进行阅读与讲解。

3. 国学经典文化内涵:探讨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审美情趣等。

4. 国学经典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将国学经典中的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使学生掌握国学经典的基本知识;(2)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3)引导学生将国学经典中的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2. 教学难点:(1)国学经典中深奥的哲学思想和道德观念;(2)如何将国学经典中的智慧与现实生活相结合。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教师讲解国学经典的基本知识和文化内涵;2. 讨论法:引导学生对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进行讨论;3. 案例分析法: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学经典中的智慧;4.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回答、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1. 导入(1)介绍国学经典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2)引导学生关注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和人生哲理。

2. 讲解国学经典概述(1)国学经典的定义、分类、历史渊源等;(2)我国古代著名的国学经典及其代表人物。

3. 国学经典选读(1)选取具有代表性的国学经典进行阅读与讲解;(2)引导学生分析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哲学思想等。

4. 国学经典文化内涵探讨(1)探讨国学经典中的道德观念、哲学思想、审美情趣等;(2)引导学生将这些智慧运用到现实生活中。

5. 案例分析法(1)结合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国学经典中的智慧;(2)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和人生观。

6. 互动式教学(1)通过提问、回答、辩论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人文素养。

7. 总结(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2)强调国学经典在现实生活中的重要性。

国学经典教案初中

国学经典教案初中

国学经典教案初中年级:初中学科:语文教学目标:1. 通过学习《论语》选段,让学生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2. 培养学生对国学经典的兴趣,提高阅读文言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运用《论语》中的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教学内容:1. 《论语》选段:学而、为政、八佾舞、里仁、公冶长等。

2. 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

3.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教学重点:1. 《论语》选段的内容理解。

2. 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教学难点:1. 文言文的阅读理解。

2. 儒家思想的现代意义。

教学准备:1. 《论语》原著或选读本。

2. 相关背景资料。

3. PPT课件。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向学生介绍《论语》的地位和影响。

2. 引导学生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生平。

二、自主学习(15分钟)1. 让学生自主阅读《论语》选段,理解内容。

2. 学生分享阅读心得,讨论难点问题。

三、课堂讲解(20分钟)1. 对《论语》选段进行逐条讲解,解释关键词语和句式。

2. 分析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阐述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3. 举例说明儒家思想在现代生活中的应用。

四、小组讨论(10分钟)1. 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儒家思想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2. 各小组汇报讨论成果,分享心得。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儒家思想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践行儒家思想。

六、课后作业(课后自主完成)1. 阅读《论语》选段,深入理解内容。

2. 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思考如何运用儒家思想解决实际问题。

3. 撰写读后感或心得体会,字数不限。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论语》选段,让学生了解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理解儒家思想的基本内涵。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儒家智慧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文言文阅读能力,提高他们的文学素养。

在课后,鼓励学生深入阅读《论语》,将儒家思想融入自己的生活,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幼儿园国学经典《三字经》教案

幼儿园国学经典《三字经》教案

幼儿园国学经典《三字经》教案教案标题:《三字经》国学经典教学活动一、教学目标:1. 了解《三字经》的作者、创作背景和意义。

2. 掌握《三字经》的内容和朗朗上口的韵律。

3. 增强幼儿的国学积极情感,培养爱国、尊敬师长的价值观念。

4. 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记忆力。

二、教学准备:1. 《三字经》的教材2. 彩色图片或卡片,展示《三字经》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3. 音乐播放器,准备与《三字经》相配的音乐或朗读录音。

4. 幼儿参与的游戏和活动道具。

5. 感恩小礼物,如贴纸、小糖果等。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安排:活动一:导入(20分钟)1. 教师向幼儿介绍《三字经》,告诉他们这是一本古代的国学经典,帮助人们学习做人的道理。

2. 准备一些彩色图片或卡片,展示《三字经》中的人物和故事情节。

让幼儿看图猜猜这些人物和故事在《三字经》中的出处。

活动二:学唱《三字经》(30分钟)1. 教师播放《三字经》的朗读录音或背诵,《三字经》的音乐。

2. 教师分段教给幼儿每一句的歌词,并反复跟读,帮助幼儿掌握韵律和节奏。

3. 提醒幼儿要注意发音准确、节奏感明确。

活动三:游戏串讲《三字经》故事(40分钟)1. 教师利用幼儿熟悉的游戏形式进行串讲。

例如,选择两位幼儿扮演《三字经》中的人物,通过幼儿的表演和问答来讲述故事情节。

2. 将《三字经》的故事情节拆分成多个小片段,分发给幼儿,让他们自己进行组织和串讲。

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进来。

3. 教师辅助指导幼儿串讲,提问引导幼儿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和价值观。

活动四:分组朗读比赛(30分钟)1. 将幼儿分成若干个小组,并给每个小组发放《三字经》的文本。

2. 每个小组选择一段《三字经》文本进行朗读比赛,根据发音准确、节奏感和表现力等方面进行评分。

3. 评选出最佳小组,并给予感恩小礼物作为奖励。

活动五:总结回顾(10分钟)1. 教师带领幼儿回顾学习过程,询问幼儿对《三字经》的感受和收获。

2. 结合幼儿的经验和理解,与幼儿一起总结《三字经》所传递的道理和价值观。

国学特色课程设计

国学特色课程设计

国学特色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国学的深入学习,让学生掌握一定的国学基础知识,提高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的国学阅读和思考能力。

具体的教学目标如下: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国学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知识点,了解国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熟悉至少5位国学大师的主要思想和贡献。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国学阅读和理解能力,能够分析、评价国学经典著作和思想,提高学生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国学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认同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国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国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国学大师的主要思想和贡献、国学经典著作的分析与评价等。

具体的教学大纲如下:第1-2课时:国学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如“仁、义、礼、智、信”等。

第3-4课时:国学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国学与西方文化的比较。

第5-6课时:国学大师的主要思想和贡献,如孔子、孟子、庄子、墨子、荀子等。

第7-8课时:国学经典著作的分析与评价,如《论语》、《道德经》、《庄子》、《墨子》、《荀子》等。

第9-10课时:综合练习和讨论,包括学生的阅读感悟、观点阐述和问题探讨。

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和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讲授法:教师对国学的基本概念、知识点、大师思想和经典著作进行系统的讲解和阐述。

讨论法:学生就某一国学话题或观点进行分组讨论,促进学生的思考和表达能力的提升。

案例分析法:分析具体的国学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国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和价值。

实验法:学生参观国学相关的展览、文化场所等,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和体验。

四、教学资源教学资源包括教材、参考书、多媒体资料和实验设备等。

教材:选择权威、实用的国学教材,如《国学大师》、《国学经典著作选读》等。

参考书:提供相关的国学参考书籍,如《论语译注》、《道德经译注》等。

国学教案(5篇)

国学教案(5篇)

国学教案(5篇)第一篇:国学教案首孝弟,次见闻,知某数,识某文。

一而十,十而百,百而千,千而万。

教学目标:1.懂得孝和悌,懂得向善路上应该怎么做。

2、让学生懂得感恩,学会感恩。

3、能流利地朗读和背诵2句三字经。

教学过程一、复习已学语句1、两人为一组,以相对拍手游戏方式,自由边拍手边诵读已学《三字经》语句。

二、新授感悟1.自读《三字经》中从“首孝弟,……千而万。

”2句。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不认识的字词,并将这2句话读正确、流利、通顺。

2、老师朗读《三字经》,请学生一起读。

3、同桌读、小组读、全班齐读。

4、教师讲解解释这2句三字经的含义。

〘解释〙一个人必须懂得做人做事的道理,首先要学的是孝敬父母和兄弟友爱的道理,接下来是学习看到和听到的知识。

并且要知道基本的算术和数学,以及认识文字,阅读文学。

(问:从这句话中我们懂得了什么呢?)〖师〗孝敬父母,友爱兄弟是做人的基础;能文会算是做人的本钱。

要做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就必须这从两点做起。

〘解释〙天的万物得计算,都是从一开始,一到十是最基本的数字,接着还有十到百,百到千,千到万,一直变化下去,没有止尽的时候。

(问:这一句话是怎么理解的呢?请说一说。

)〖师〗一到十看来很简单,但变化起来却无穷尽,算术这门学问越来越深奥了。

几乎各个科学门类都离不开数学,所以必须认真地从简单的数目学起,为将来学习其他知识打好基础。

5、大家大概理解了这些句子的含义了吗?多读书吧,正所谓: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三、巩固:小组比赛读,看哪组读得又准确又流利。

三才者,天地人。

三光者,日月星。

三纲者,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

教学目标1.熟练诵读《三字经》原文。

2.初步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天人合一”思想。

3.了解一些古代星象知识, 感受我国古代天文学的博大精深,以及浩瀚星空带给人们的无穷想象。

教学过程一、导入:通过前面的内容,《三字经》告诉我们学习的重要性,教和学贵在专一和坚持,并且劝大家要从小开始学,从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姐妹学起,接下来我们再看看古时候的孩子具体要学哪些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观看课件
欣赏朗读
学习朗读
结束部分
四、巩固学习
师幼一起朗读学过的《弟子规》。
活动
效果
光彩幼儿园中三班四月国学教案
活动内容
《望庐山瀑布》
1课时
活动目标
认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情感
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教学备注
开始部分
一、复习导入
幼儿复习朗读已学过的李白的古诗,看谁记得多。
三、幼儿学念“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
3.打节奏读。
4.男女分组赛读。
观看课件,欣赏朗读。
学习朗读。
结束部分
四、巩固学习
师幼一起朗读学过的《弟子规》。
活动
效果
光彩幼儿园中三班五月国学教案
活动内容
《独坐敬亭山》
1课时
活动目标
认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学习朗读。
结束部分
四、巩固学习
师幼一起朗读学过的《弟子规》。
活动
效果
光彩幼儿园中三班五月国学教案
活动内容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课时
活动目标
认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
情感
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教学备注
开始部分
一、复习导入
幼儿朗读王维的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观看课件
欣赏朗读
学习朗读
结束部分
四、巩固学习
师幼一起朗读。
活动
效果
光彩幼儿园中三班四月国学教案
活动内容
《弟子规》
1课时
活动目标
认知
复习《弟子规》中学过内容,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情感
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教育幼儿孝敬长辈。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教学备注
开始部分
一、故事引题
课件播放音乐,引起幼儿的学习兴趣。
活动内容
《望庐山瀑布》
1课时
活动目标
认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理解古诗的内容。
情感
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教学备注
开始部分
一、复习导入
幼儿朗读李白的古诗《望庐山瀑布》。
幼儿朗读。
基本部分
二、学习古诗《望庐山瀑布》
1.教师示范朗读。
2.请幼儿轮来朗读读
3.简单理解古诗含义。
[三、幼儿学习诵读
1.打节奏读。
2.分组赛读。
幼儿观看课件。
学习朗读。
结束部分
四、接龙游戏Biblioteka 让幼儿自愿排成一排,每人念一句,看谁念得准、接得牢。
活动
效果
光彩幼儿园34月国学教案
活动内容
《弟子规》
1课时
活动目标
认知
学习《弟子规》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两句,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情感
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教学备注
开始部分
一、复习导入
幼儿复习朗读已经学过的《弟子规》内容。
幼儿朗读
基本部分
二、学习“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香炉峰在阳光的照射下生起紫色烟霞,远远望见瀑布似白色绢绸悬挂在山前。高崖上飞腾直落的瀑布好像有三千尺,让人恍惚以为银河从天上泻落到人间。[
三、幼儿学习诵读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男女小朋友分组朗读。
3.男女分组赛读。
观看课件,欣赏朗读。
学习朗读。
结束部分
四、巩固学习
师幼一起朗读。
活动
效果
光彩幼儿园中三班五月国学教案
2.幼儿欣赏。
3.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本小节内容。
走路时遇见长辈,要赶紧走上前去行礼问候,如果长辈没和我们说话时,就先退在一旁恭恭敬敬的站着,让长辈先走过去。
三、幼儿学念“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
3.打节奏读。
4.男女分组赛读。
观看课件,欣赏朗读。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男女小朋友分组朗读。
3.男女分组赛读。
观看课件,欣赏朗读。
学习朗读。
结束部分
四、巩固学习
师幼一起朗读。
活动
效果
光彩幼儿园中三班五月国学教案
活动内容
《弟子规》
1课时
活动目标
认知
学习《三字经》中“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两句,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情感
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1.播放课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幼儿欣赏。
3.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本小节内容。
称呼长辈时,不可以直呼长辈的名字,那是不礼貌的行为;在长辈面前,不要表现自己很有才能,藐视长辈。
三、幼儿学念“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见能。”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
3.打节奏读。
4.分组赛读。
基本部分
二、学习古诗《夜宿山寺》
1.教师示范朗读。
2.请幼儿轮来朗读读
3.简单理解古诗含义。
山上寺院的高楼真高啊,好像有一百尺的样子,人在楼上一伸手就可以摘下天上的星星。在这里我不敢大声说话,恐怕(害怕)惊动天上的神仙。[
三、幼儿学习诵读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男女小朋友分组朗读。
3.男女分组赛读。
《弟子规》
1课时
活动目标
认知
学习《三字经》中“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两句,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感。
情感
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教学备注
开始部分
一、复习导入
幼儿复习朗读已经学过的《弟子规》内容。
幼儿朗读。
基本部分
二、学习“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
1.播放课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幼儿朗读。
基本部分
二、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1.教师示范朗读。
2.请幼儿轮来朗读读
3.简单理解古诗含义。
“我”独自一人在他乡游居漂泊,每每一到好节日,我对家乡,对亲人,对老友那浓浓的思念之情更加深了。遥想,兄弟们一定正在登高山吧!一定都插上了茱萸,唯一可惜的就是少了“我”一人。
三、幼儿学习诵读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教学备注
开始部分
一、复习导入
幼儿复习朗读已经学过的《弟子规》内容。
幼儿朗读。
基本部分
二、学习“骑下马,乘下车。过犹待,百步馀。”
1.播放课件,激发幼儿学习兴趣。
2.幼儿欣赏。
3.教师帮助幼儿理解本小节内容。
如果自己是骑马的,遇到长辈就应该下马,如果乘坐车辆就应该下车,让长辈先过去,等待大约离我们百步的距离以后,自己才上马或上车。
情感
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教学备注
开始部分
一、导入激趣
介绍《独坐敬亭山》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五言绝句。
基本部分
二、幼儿学念古诗《独坐敬亭山》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1.教师示范读。
2.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3.简单理解古诗含义。
鸟儿们飞得没有了踪迹,天上飘浮的孤云也不愿意留下,慢慢向远处飘去。只有我看着高高的敬亭山,敬亭山也默默无语地注视着我,我们谁也不会觉得满足。谁能理解我此时寂寞的心情,只有这高大的敬亭山了。
一、导入激趣
小朋友,你们喜欢听故事吗?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个有趣的成语故事《拔苗助长》。
基本部分
二、揭示课题《拔苗助长》
把禾苗拔起一点,来帮助他成长。
三、成语典故
宋国有个人担忧他的禾苗不长高,就拔高了禾苗,一天下来十分疲劳,回到家对他的家人说:“今天可把我累坏了,我帮助禾苗长高了!”他儿子听说后急忙到地里去看苗,然而苗都枯萎了。
幼儿观看课件。
学习朗读。
结束部分
四、接龙游戏
让幼儿自愿排成一排,每人念一句,看谁念得准、接得牢。
活动
效果
光彩幼儿园中三班五月国学教案
活动内容
《拔苗助长》
1课时
活动目标
认知
了解成语故事的内容,在老师的引导下能初步感受成语故事所蕴含的道理。
情感
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教学备注
开始部分
活动内容
《夜宿山寺》
1课时
活动目标
认知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背诵古诗,感受其语言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情感
激发幼儿对经典诵读的兴趣。
活动准备
课件。
活动过程
教学备注
开始部分
一、导入激趣
《夜宿山寺》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的作品。这首诗运用了极其夸张的手法,描写了寺中楼宇的高,抒发和表达了诗人向往神仙般生活的追求。
幼儿朗读
基本部分
二、揭示课题《望庐山瀑布》
今天我们学习一首古诗─-《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诗人李白出游金陵途中初游庐山时所作的两首诗中的一首。
三、幼儿学念古诗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1.教师和幼儿一起读。
2.请幼儿轮流当小老师来领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