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原因
宋朝的经济发展

宋朝的经济发展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高峰之一。
在这个时期,宋朝通过一系列政策和改革,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本文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金融等方面来探讨宋朝的经济发展。
一、农业的发展宋朝时期,农业是经济的基础。
为了提高农业生产力,宋朝实施了一系列的农业改革政策。
首先,社会稳定和农田水利的建设成为发展农业的重点。
通过修筑水利灌溉系统,提供了充足的水源,有效解决了灌溉问题。
其次,对种植业进行了精耕细作,使用了新的农具和种植技术。
这些措施有效地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并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二、手工业的兴盛宋朝时期,手工业得到了极大的发展。
特别是丝织、陶瓷和造船业。
丝织业是宋朝最重要的产业之一,白色细腻的绸缎成为受欢迎的商品。
陶瓷业也在宋朝达到了顶峰,青瓷和哥窑瓷器成为宋代经济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此外,造船业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宋朝的内河航运和海上贸易得到了很大的改善。
三、商业的繁荣宋朝经济的繁荣得益于商业的发展。
在这个时期,商业活动蓬勃发展,市场繁荣。
宋朝实行了“放牧行市”的政策,鼓励商业交易和贸易的自由化。
这使得商品流通更加便捷,商人的利润也得到了保障。
同时,繁荣的市场为城市的发展提供了动力,许多大城市如东京(今北京)和临安(今杭州)迅速崛起。
四、金融的发展宋朝的金融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人民银行的成立,铸造铜钱的发行,为宋朝的金融体系奠定了基础。
此外,宋朝还发行了纸币,成为世界上第一个使用纸币的国家之一。
这使得货币的流通更加方便,促进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总结:宋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繁荣的时期,其经济发展主要体现在农业、手工业、商业和金融等方面。
通过农业改革、手工业的兴盛、商业的繁荣和金融的发展,宋朝的经济得以迅速发展。
这不仅提高了人民的生活水平,也为文化和科技的进步提供了支持。
宋朝的经济繁荣不仅在当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经验和启示。
宋代的经济发展与商业繁荣

宋代的经济发展与商业繁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与商业繁荣的一个重要时期。
该时期的经济和商业活动在国内外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本文将从农业、手工业、商业和交通四个方面来探讨宋代的经济发展和商业繁荣。
一、农业的发展宋代的农业是该时期经济发展的基础。
宋代的农业生产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得益于一系列农业技术的改进和推广。
首先,在农业生产方面,宋代农民普遍采用了深耕细作的方式,使土地的利用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其次,宋代农民开始大规模种植水稻,并通过灌溉系统的改进,使水稻的产量大幅度增加。
此外,宋代农民还广泛使用化肥和农药,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这些农业技术的进步促使了农业生产的发展,使粮食供应充足,进一步推动了其他行业的发展。
二、手工业的繁荣宋代的手工业发展迅猛,尤其以纺织业和制瓷业最为著名。
在纺织业方面,宋代的丝绸和棉布制造技术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成为当时世界纺织业的中心。
宋代的织造技术一度引起了欧洲等地的关注,丝绸和棉布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此外,宋代的制瓷业也取得了重大突破,宋代的青瓷被誉为瓷器中的瑰宝,其技术在世界范围内享有盛誉。
手工业的繁荣极大地促进了宋代经济的增长,也为商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三、商业的繁荣宋代是中国历史上商业发展最为繁荣的时期之一。
该时期商业活动的范围和规模大大扩展,不仅在国内,也涉及到与世界各地的贸易往来。
首先,宋代建立了完善的商品交易市场,如南京的清凉山集市和杭州的天一阁集市等,这些市场吸引了许多商人前来交易,推动了商品流通和经济的发展。
其次,宋代推行了充裕铜钱政策,增加了货币的流通量,促进了商业的发展。
同时,宋代实行了多元化的税收政策,降低了商业税收,进一步激发了商业活动的热情。
通过这些措施,宋代商业蓬勃发展,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具活力的商业中心之一。
四、交通的便利与发达宋代交通的发达也是经济发展与商业繁荣的重要因素之一。
宋代时期,重要的交通网络包括海上交通和陆上交通。
宋朝的历史经济

宋朝的历史经济宋朝(960年-1279年)是中国历史上一段重要的时期,不仅仅在政治、文化方面有很多突破和进展,同时也在历史经济上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本文将重点探讨宋朝的历史经济,包括农业、手工业、商业和货币流通等方面的发展与特点。
一. 农业发展宋朝时期,农业是经济的基础和支柱。
通过对土地的整治和灌溉系统的建设,宋朝政府大力推动农田水利的发展,有效地提高了土地的产能。
此外,宋朝还采取了多种措施,如发展精耕细作、推广新的耕种技术,使粮食产量得到显著提升。
在农业生产中,创新性地引入了新的作物品种,如转基因作物,促进了农业的发展。
这其中最重要的是水稻,具有较高的产量和营养价值,成为当时主要的农作物,并且在宋朝之后也成为中国仍然广泛种植的主要粮食作物。
二. 手工业兴盛宋朝时期,手工业也取得了重要的进展。
这是由于农业发展带动了商品生产和城市化进程。
许多手工业工场和作坊出现在各个地区,如陶瓷、纺织、造纸等,产品出口量不断增加。
陶瓷业在宋朝达到了巅峰,被誉为中国陶瓷史上的黄金时期。
宋朝的青瓷、白瓷等精美瓷器不仅在国内市场畅销,而且远销海外,并对后来的世界陶瓷制作有着深远的影响。
纺织业也是宋朝手工业中的重要部分。
通过引进新的纺织技术,并采用更高效的机械化工艺,提高了纺织品的产量和质量,尤其是丝绸产业在当时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造纸术在宋朝得到了广泛应用和进一步发展。
宋朝的造纸技术进步使纸张成为一种广泛使用的书写材料,并为后来印刷术的发明提供了基础。
三. 商业繁荣宋朝的商业经济也非常兴盛。
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生产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商业的繁荣。
在农村,定期的集市和交易会成为商品流通的重要场所。
在城市,出现了繁忙的商业街区和市场,各地商人云集交易。
这一时期,宋朝政府也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来促进商业的发展。
例如,推行市易法以降低商业税收、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设立钱局以保障货币流通等。
这些措施为商人创造了更好的经营环境和机会,进一步推动了商业的繁荣。
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

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也是中国经济得到显著繁荣与发展的时期之一。
在这个时期,宋朝政府的稳定统治、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商业贸易的繁荣以及手工业与制造业的振兴,都为宋代经济的繁荣与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农业生产的繁荣宋代的农业生产经历了一系列的改革与创新,促进了农业生产的繁荣。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农田水利的改进与推广。
宋代政府在这方面下了很大的功夫,修建水利工程、疏浚河道、建造水车等措施不仅提高了农田的利用率,也增加了农民的产出。
农田水利的改进不仅改善了江南地区的农田水利条件,也为南宋的经济繁荣提供了坚实的农产品基础。
此外,人们对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探索与改进也是农业繁荣的重要原因之一。
宋代农民利用水力、畜力等动力手段,发展了水稻种植、棉花种植等农业生产技术。
通过改良农具、引进新的农作物品种等举措,提高了农产品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推动了农业的繁荣与发展。
二、商业贸易的繁荣宋代是中国商业贸易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商品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商业贸易日益繁荣。
一方面,宋代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的商业政策,鼓励商人开展商业活动。
政府鼓励商人组织商会,为商人提供便利,简化税收制度等,吸引了大量的商业资本进入市场,推动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另一方面,宋代政府还实行了许多措施,保护商人的财产安全和交易权益,维护了良好的商业秩序。
同时,宋代交通运输的发展也为商业贸易的繁荣提供了便利条件。
宋代对交通运输的重视程度堪称中国历史上的一大壮举。
修筑了大量的道路、运河以及港口,使商品的流通更加便捷。
这极大地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提高了商业贸易的效率,推动了宋代经济的发展。
三、手工业与制造业的振兴宋代手工业与制造业的振兴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工业革命。
宋代政府高度重视手工业与制造业的发展,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措施来促进相关行业的发展。
手工业与制造业的振兴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方面,宋代政府鼓励手工业工匠进行技术创新,推动了手工业的发展。
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原因

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原因
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原因如下:
表现:
1. 市场经济的发展:宋代逐渐形成了以城市为中心的市场经济体系,商业活动相当活跃。
城市商人、乡村商人和行会等商业组织逐渐兴起,商业网络日益扩大。
2. 货币经济的发展:宋代货币经济逐渐发展成熟,货币流通量大增。
宋代出现了纸币,极大地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3. 交通运输的改善:宋代交通运输逐渐得到改善,河道、运河和海运等交通网络日益完善,交通运输成本大幅降低,加速了商品流通和商业发展。
4. 商业文化的繁荣:宋代商业文化繁荣,出现了一批商业文化名流,如著名商人汪元量等。
这些商人通过商业活动和文化交流促进了商业发展和文化繁荣。
原因:
1. 农业生产的发展:宋代农业生产逐渐得到发展,农民生产力得到提高,农产品大量涌向市场,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2.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宋代城市化进程加速,城市人口增加,城市商业活动得到推动和发展。
3. 政策的支持:宋代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支持商业活动的发展,如出台了保护商人的法律法规,提出了对商业活动的税收和监管政策,以及支持商业组织和商业文化的发展等。
4. 外部环境的变化:宋代与西域、南洋等地区的贸易日益增加,加速了商品流通和商业发展。
同时,蒙古族的崛起和南方少数民族的起义等事件,也促进了商业活动的发展。
总的来说,宋代商业发展的表现和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农业生产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政策的支持、外部环境的变化等是重要的原因。
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促进了宋代商业的繁荣和发展。
宋代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原因

宋代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原因宋代是中国历史上经济发展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在宋代,中国经历了繁荣的贸易和商业活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也推动了经济的繁荣。
以下是宋代经济发展的概况及其原因的详细介绍。
一、概况:1.贸易与商业繁荣:宋代是中国古代贸易与商业的黄金时期。
随着海运和陆路交通的便利,贸易活动得到了极大发展。
江南地区成为了繁华的商业中心,各种商品和文化交流在这里繁荣起来。
同时,宋代还开始使用纸币,推动了货币经济的发展。
2.农业生产的发展:宋代农业生产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
农具的改进、水利设施的兴修以及农作物品种的引进推动了农业生产的现代化。
高产稳定的农业生产为社会增加了大量的财富和粮食供应。
3.手工业的兴起:宋代手工业的繁荣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手工业的兴起推动了农村经济和城市经济的发展,促进了技术的进步和工艺的改进。
丝绸、陶瓷、纺织品等手工业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上都非常有竞争力。
4.城市发展的兴起:宋代城市的发展也是经济繁荣的重要标志。
随着经济的繁荣和商业的发展,许多城市开始崛起。
南方的杭州、苏州、汴京(今河南开封)等城市成为了商业和文化的中心,人口不断增加,城市规模日益扩大。
二、原因:1.富庶的农业资源:宋代江南地区拥有富庶的土地和丰富的水资源,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江南地区的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各种粮食和经济作物,为农民创造了丰富的农产品。
2.贸易与商业的繁荣:宋代贸易与商业繁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开放。
宋代与南洋诸国和中东、印度等国家进行了广泛的贸易往来,进口了大量的丝绸、茶叶、瓷器等商品。
同时,通过陆路与北方各地的贸易也得到了发展。
3.政府的支持和推动:宋代政府对经济发展给予了很大的关注和支持。
政府在农田水利、交通运输、纸币发行等方面进行了积极的投资和。
政府还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业生产和商业发展的政策,鼓励人民参与商业活动,提供保护和支持。
4.科技和技术的进步:宋代科技和技术的进步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宋朝经济总结

宋朝经济总结一、宋朝的经济基础1. 农业经济的昌盛宋朝是中国历史上农业经济发展最为昌盛的时期之一。
在土地制度上,宋朝实行了属地原则,增加了农民的土地使用权和保护农业生产的稳定性。
此外,宋朝还采取了一系列的农田开垦和水利建设措施,提高了农业生产力。
这使得农业产量大幅提升,食品供给充足,农民生活水平有了较大的改善。
2. 商业经济的繁荣宋朝商业经济的繁荣是其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之一。
宋朝的商业经济主要集中在城市,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商业活动日益繁荣。
这与宋朝社会的经济结构有着密切的联系。
商业贸易的发展带动了手工业和城市手工工场的兴起,从而推动了城市经济的发展。
3. 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宋朝的手工业和工商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在手工业方面,制陶、制瓷、制织等行业取得了重大突破,生产出了许多高品质的手工产品。
在工商业方面,出现了许多以家庭为单位的小型工厂,加工和生产了大量的商品。
这些手工业和工商业的发展不仅充实了商品经济,也为宋朝的社会经济发展注入了强大的动力。
二、宋朝的贸易与海运1.内外贸易的繁荣宋朝积极开展内外贸易,为经济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内贸以长江为主要交通线,南北贸易逐渐繁荣。
外贸方面,宋朝与临近国家和地区的贸易往来非常活跃,出口商品以丝绸、瓷器等为主要产品。
同时,外国商品也通过丝绸之路等渠道进入中国,极大地丰富了宋朝的物质生活。
2.海运的发展宋朝的海运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
南方的港口城市如广州、泉州等成为重要的商业港口,海上贸易日益繁荣。
随着海运技术和航海技术的进步,宋朝的航海活动越来越频繁,对海外的贸易和交流产生了重要影响。
海运的发展使得宋朝与东南亚、南亚、日本等地区的贸易更加紧密。
三、税收制度与财政状况1.税收制度的改革在税收制度方面,宋朝实行了徭役制和赋役制相结合的税收制度。
这些税收主要由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征收,涵盖了农业、手工业、商业等各个领域。
税收征收的方式主要是货币和实物,并且税收征收和分配有一定的灵活性。
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分析

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分析宋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繁荣的时期,经济繁荣是其中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分析宋代经济繁荣的原因。
一、农业生产的发展宋代时期,农业生产技术和生产力水平有了很大的发展。
首先,引进了以苏州为中心的江南水乡水稻种植技术,推广了早稻、晚稻双季种植,使得江南地区粮食产量大大提高;其次,细化土地的使用,以土地“分而治之”的方法增加了生产效率,让每块土地都能有效利用;再者,农业工具的改良使得劳动力和时间成本大大降低,促进了农业生产的发展。
二、商业贸易的繁荣宋代以商贸兴盛而著称,商业贸易的繁荣是宋代经济繁荣的重要原因。
宋代在贸易中受益于地理上的优势,它位于陆上、海上及内河运输系统的交汇处。
随着西方世界的经济繁荣,宋代与西方世界的贸易也日益增加。
汴京的市场规模达到了空前的辉煌,在丝绸、陶瓷、纺织品、食品、药材等方面均十分发达。
三、手工业的发展宋代时期,手工业生产加工技术有了很大的进步,专业技能人才逐渐得到重视。
由于技术的进步,宋代工艺品如瓷器、瓦、木雕、金属器、漆器等在世界商贸中占有着重要的地位。
同时,由于宋代国家采用了制造专精商品的方法,生产规模扩大,使得商品的价格得到更广泛的推广以及便利流通从而推动了经济发展。
四、政策的促进宋代的经济繁荣和政策有很大的关系。
一方面,“开发土地”政策和“育才政策”激发了百姓的生产热情,并增加了农业产出和智力人才,从而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另一方面,宋代还推出了深受商家欢迎的钞票与交子,改变了以往的钱银交易习惯,降低了流通成本,提高了贸易活动的效率。
综上所述,宋代的经济繁荣是由农业生产、商业贸易、手工业生产、政策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从不同的角度推动了宋代经济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宋代经济发展概况及其原因2011级财税学院注册资产评估师2班王轩一、选题原因宋代在我国古代历史中作为一个饱受非议的朝代,政治腐败、军事羸弱,自然而然的被扣上“弱宋”之名。
如果但从经济层面看待宋朝,那么宋朝则是中国古代历史上一空空前繁荣的朝代,宋朝的经济繁荣程度可谓前所未有,农业、印刷业、造纸业、丝织业、制瓷业均有重大发展。
航海业、造船业成绩突出,海外贸易发达,和南太平洋、中东、非洲、欧洲等地区50多个国家通商。
南宋时期对南方的开发,促成江南地区成为经济文化中心。
因此,提出研究宋朝经济这一问题。
二、前人研究成果1、宋朝经济概况(参见百度百科,词条“宋朝”经济科技)农业宋代大兴水利,大面积开荒,又注重农具改进,农业发展迅速。
许多新形田地在宋朝出现,例如梯田(在山区出现)、淤田(利用河水冲刷形成的淤泥所利用的田地)、沙田(海边的沙淤地)、架田(在湖上做木排,上面铺泥成地)等。
这大幅增加了宋朝的耕地面积。
至道二年(996年),全国耕地面积为三百一十二万五千两百余顷,到天禧五年(1021年)增加到五百廿四万七千五百余顷。
各种新的农具在宋朝出现,代替牛耕的踏犁,用于插秧的鞅马。
新工具的出现也让农作物产量大幅成长。
一般农田每年可亩收一石,江浙地区一年可达到二至三石。
北宋时宋真宗从占城引进耐旱、早熟的稻种,分给江淮两浙,就是后来南方的早稻尖米,又叫占城米、黄籼米[1]。
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农业发展迅速。
一些北方农作物粟、麦、黍、豆来到南方。
棉花盛行种植于闽、广地区。
茶叶遍及今苏、浙、皖、闽、赣、鄂、湘、川等地。
种桑养蚕和麻的地区也在增加。
手工业北宋的主要矿产包括金、银、铜、铁、铅、锡、煤等。
北宋时期金属矿藏达到两百七十余处,较唐朝增加一百余处。
仁宗时期,每年得金一万五千多两、银廿一万九千多两、铜五百多万斤、铁七百廿四万斤,铅九万多斤、锡卅三万斤。
宋朝的丝、麻、毛纺织业都非常发达。
西北地方流行毛织业,四川、山西、广西、湖北、湖南、河南等地麻织业非常发达。
到了南宋时期,广东雷州半岛地区和广西南部成为棉纺织业的中心。
两浙和川蜀地区丝织业最发达。
宋朝政府还在丝织业最发达的地区设立织锦院,也就是官办的丝织作坊。
而相关的印染业也因此发达起来。
宋朝官窑、民窑遍布全国。
在瓷器上雕画花纹是北宋时的新创,划花用刀刻,绣花用针刺,印花用板印,宋瓷还有锥花用锥尖凿成花纹,堆花用笔蘸粉堆成凸形,再施白釉。
宋瓷不仅是生活日用品,而且是精美的工艺美术品。
北宋瓷器大量运销国外,近年来在亚非各地都有大量出土,证明瓷器是当时的重要输出品。
时至今日,宋瓷已成为中国古代著名的艺术品,而享誉海内外。
宋朝时期,主要的造纸材料包括丝、竹、藤、麻、麦秆等。
四川、安徽、浙江是主要的造纸产地。
四川的布头笺、冷金笺、麻纸、竹纸,安徽的凝霜、澄心纸、粟纸,浙江的藤纸等都闻名于世。
甚至还有纸被、纸衣、纸甲等。
纸张的大量生产与活字印刷术为印刷业的繁荣提供了基础。
宋朝的印刷业分三大系统,官刻系统的国子监所刻的书被称为监本,而民间书坊所刻的书被称为坊本,士绅家庭自己刻印的书籍属于私刻系统。
东京、临安、眉山、建阳、广都等都是当时的印刷业中心。
当时坊刻书中以浙江最好,称浙本,四川次之,称蜀本。
福建的刻书以量取胜,称建本,其中尤以建阳麻沙镇最多,世称麻沙本。
社会上流行刻书的风气。
其中以临安国子监所刻的书品质最好。
宋朝的刻书以纸墨精良、版式疏朗、字体圆润、做工考究、传世稀少、价值连城而闻名于后世。
宋朝造船技术水平是当时世界之冠。
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年),明州造出两艘万料(约600吨)神舟。
1974年福建泉州出土一艘宋代古船,有13个隔水仓,一两个隔水仓漏水,船也不会沉。
隔水仓技术,经马可·波罗介绍,传入欧洲。
宋朝的主要造船厂分布在江西、浙江、湖南、陕西等地区。
虔州、吉州、温州、明州都是重要的造船基地。
太宗时期,全国每年造船达到三千三百余艘。
到了南宋,由于南方多水加上海上贸易日益发达,造船业发展更快。
临安府(今杭州)、建康府(江宁府,今南京)、平江府(苏州)、扬州、湖州、泉州、广州、潭州、衡州等成为新的造船中心。
金融商业宋朝商业繁盛,通行的货币有铜钱、白银。
太宗时期,每年铸币八十万贯。
到神宗熙宁六年,已达六百余万贯。
由于商品入口,宋朝大量铜钱、白银外流,造成硬通货短缺。
真宗时期,成都十六家富户主持印造一种纸币,代替铁钱在四川使用,是为交子。
这是世界上最早的纸币。
仁宗后改归官办,并定期限额发行。
海外贸易由于西夏阻隔了西北的丝绸之路,加上经济中心的南移,从宋朝开始,东南沿海的港口成为新的贸易中心。
宋朝先后在广州、临安府(杭州)、庆元府(明州,今宁波)、泉州、密州板桥镇、嘉兴府(秀州)华亭县(今松江)、镇江府、平江府(苏州)、温州、江阴军(今江阴)、嘉兴府(秀州)澉浦镇(今海盐)和嘉兴府(秀州)上海镇(今上海市区)等地设立市舶司专门管理海外贸易。
泉州在南宋晚期更一跃成为世界第一大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
2、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前人研究成果)总括:宋朝虽然仍以农业立国,但在高度发达的农业经济之基础上,已经生长出城市、货币、商业、信用、海外贸易等诸多工商业文明因子,雇佣劳动、包买商惯例、商业信用、集资合伙等新生事物均有踪迹可觅,已然处在迈向近代社会的前夜。
宋代经济最引人注目的特点就是,商品经济成分在传统社会母胎中的急速成长。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粮食剩余率的提高,煤铁革命的出现,手工业生产的扩大,以及运输工具(如漕船、海船)的进步和交通条件(如汴河和沿海海运)的改善,商品经济继战国秦汉之后迎来了它的第二个高涨时期。
(以上引自《中国经济史研究》2005/1, 葛金芳)人口原因:人口增长(北宋徽宗时人口达到1亿,较汉唐增加1倍)的压力下,耕制革命的发生,粮食剩余率的提高和商品性农业的成长,为原始工业化进程提供了经济基础。
由于人口增长速率超过耕地面积的扩大速率,产生了大批无地或少地农民,他们被迫另谋生计,大量进入城市和工商业领域。
而农业生产率的提高,则为这些非农人口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粮食供应。
根据我的计算,宋代一个农业劳动力每年生产粮食大致在4000斤上下。
比汉代提高1倍,比唐代提高30%,与1984年每劳生产4379斤大致相当(引自《中国经济通史》(第5卷),第223—225页)煤铁革命:煤铁革命的推动和海内外市场的扩大,导致手工业内部技术革新的兴起。
诸如炼钢工艺中灌钢法的推广,冶铜工艺中胆铜法的发明,金属加工工艺中“旋作”(即简易车床)的使用,掘井工艺中以“卓筒井”为代表的小口深井技术,纺织工艺中脚踏纺车的推广和轴架整经法的使用,造船工艺中水密舱的发明,还有航海罗盘的使用,造纸业中竹茎等硬纤维软化技术的成熟,以及印刷工艺中雕版的推广和铜版、活字版的发明等,都是其时之茕茕大者。
其详情细节笔者曾有专文论及,此处不赘(葛金芳:《两宋工艺革命述论》,《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1年第3期)。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两宋时期是我国古代史上成果最丰、成就最大、进展最速、对后世影响最大的一个技术进步时期,不仅超过汉唐盛世,而且为此后的明清所不及。
如此巨大的科技进步和工艺革新,显然是原始工业化进程赖以启动的内在动力。
从中不难看到宋代工匠从手工劳动逐步走向机器生产的精巧构思与卓绝努力人身关系:人身依附关系的松弛、都市化进程的加速导致城市性质嬗变和市民阶层初兴。
自中唐均田制崩溃以后,土地转移率的提高导致累世相承的主仆名份趋于瓦解,乡村主户经济性大土地所有制的成长导致行政统辖权与土地所有权基本分离,而地权集中与地块分散的背离则迫使部曲庄园制经营方式日趋衰落⑤。
在这样一些经济变革趋势的推动下,宋代农民之主体确已挣脱了昔日部曲、宾客、徒附、私属、奴婢、佃仆之类的农奴地位,并日趋普遍地获得了迁徙和退佃等权利。
他们一旦脱离土地,流人城市或矿区,就有可能以出卖劳动力为生,正如我们前面在矿冶、井盐业中所看到的那样。
城市发展与变迁:宋朝都市化进程也在加速。
宋代不仅城市数量激增,城市人口膨胀,而且随着城市商业意义的增加,城市性质发生嬗变。
汴京、临安作为首都已是百万人口的世界性大城市,虽然仍是政治、军事中心,但其工商业依然极为繁盛。
(参阅周宝珠《宋代东京研究》第六章第一节“坊市合一型新市容面貌的形成”,(河南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
) 城市的增多及其商业意义的增长加速了农村人口向城镇地区的流动,加快了城郊农民向小商品生产者转化的步伐)。
金融革命:宋代,由于工商业的高度繁荣,促使国家发行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交子。
纸币的产生和推行,标志着中国的货币从金属铸币时期开始演进到信用货币时期。
对此,有学者把宋代纸币的产生称为“金融革命”。
交子的出现。
发达的造船业:宋朝,我国的造船技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其造船规模、船只质量、造船数量都领先于其他国家。
当时,中国拥有世界上最庞大的帆船舰队和商船队,频繁远航至日本、朝鲜、印度、东南亚,以及阿拉伯、东非等地区,蔚蓝的海面上常年行驶着庞大的中国远洋船队。
一条海中丝绸之路,连通了中国和世界,把中国出产的陶瓷、丝绸和其他物资运往世界各地,也把灿烂的中华文明运往世界各地。
宋朝国家财富的相当一部分得益于海外贸易,中国成为当时的海上贸易大国,而广州、泉州等中国港口城市,成为当时的国际贸易中心。
三、我的观点1、我对前人研究成果的总结:总的来说前人对于宋代经济研究成果大部分认为宋朝经济是中国历史上空前绝后的大繁荣时代,在多个领域出现革命性变化,例如农业领域平均亩产量的提高、耕地面积的扩大,土地利用率的空前提高;煤铁资源领域,位美国学者在对北宋生铁的产量做了计量研究后指出,到1078年,生铁年产已达7.5-15万吨之数,这一产量为1640年英国工业革命时期产量的两倍半至五倍;金融领域,出现交子等等,这些革命性的变革充分反映出了宋代经济的空前大繁荣。
关于宋代经济空前发展的原因,前人的研究成果大致有以下几个主要原因:①人口的快速增长为手工业、农业提供了大量劳动力;②生产工具的改进与生产工艺的改善极大的提高了生产力与生产率,纺织业中秦观的著作《蚕书》中有对缫车的详细记载。
南宋绍兴年间画家楼俦所作的《耕织图》采用绘图的形式详实记录耕作与蚕织;农业生产中秧马等先进工具的应用和占城稻等优良作物品种的推广,促进了农业的迅速发展等;③繁荣的海外贸易:宋代贸易港的区域大致可以分为广南、福建、两浙三个自成体系的区域。
在各区域内,贸易港的数量、繁荣程度和管理水平都超过前代。
海外贸易带来的财政收入成为宋代财政收入重要组成部分;④城市的发展变迁促进了城市经济的发展,极高的提高了城市经济在宋代经济中的比重;⑤印刷术的改进,交子出现促进了宋代长途贸易的发展;⑥人生关系的松弛,加速了人口向城市流动,加快了农民向小生产者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