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种新型搅拌摩擦焊技术
搅拌摩擦焊镁铝异种材料研究现状

随着现代制造技术的不断进步,材料焊接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搅拌摩擦焊作为一种新型的焊接方法,因其低能耗、无污染、高效率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在工业界和学术界,对搅拌摩擦焊技术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
一、搅拌摩擦焊简介1. 搅拌摩擦焊的原理和特点搅拌摩擦焊是一种无熔金属的固态焊接方法,通过机械搅拌和摩擦加热的方式将材料焊接在一起。
与传统的熔化焊接方法相比,搅拌摩擦焊具有温度低、热影响区小、焊接变形小等优点。
2. 搅拌摩擦焊的应用领域搅拌摩擦焊技术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铁路交通等领域,尤其在焊接铝合金、镁合金等轻金属材料方面具有独特优势。
二、搅拌摩擦焊镁铝异种材料研究现状1. 镁铝异种材料的特点镁铝异种材料因其密度低、强度高、耐腐蚀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制造等领域。
然而,由于镁铝材料的化学性质和熔点差异较大,传统的焊接方法往往难以实现良好的焊接效果。
2. 搅拌摩擦焊镁铝异种材料的研究现状为解决镁铝异种材料的焊接难题,学术界和工业界进行了大量的研究。
目前,搅拌摩擦焊镁铝异种材料的研究已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3. 研究现状的主要问题(1)焊接接头的组织和性能不稳定,需要进一步优化工艺参数和焊接头形貌。
(2)搅拌摩擦焊镁铝材料的金属间化合物生成机理和影响因素尚不清楚,需要深入研究。
(3)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方面还需要进一步评估和提升。
三、未来研究方向1. 优化焊接工艺参数针对搅拌摩擦焊镁铝异种材料存在的问题,未来研究可以进一步优化焊接工艺参数,包括搅拌转速、下压力、焊接速度等,以获得更稳定的焊接接头组织和性能。
2. 深入研究金属间化合物形成机理金属间化合物的生成对搅拌摩擦焊接头的性能具有重要影响,未来的研究可以针对金属间化合物的形成机理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讨,为优化焊接工艺提供理论依据。
3. 综合评价焊接接头性能未来的研究还可以从焊接接头的力学性能、耐腐蚀性能等方面进行综合评价,探索提升镁铝异种材料搅拌摩擦焊接头综合性能的途径。
谈搅拌摩擦焊技术

成功案例介绍及经验总结
01
成功案例一
某航空制造企业成功应用搅拌摩擦焊技术,实现了铝合金材料的可靠连
接。通过合理的工艺参数设置和操作规范,获得了高质量的焊接接头,
提高了生产效率。
02
成功案例二
某轨道车辆制造企业采用搅拌摩擦焊技术,实现了不锈钢车体结构的快
速、高效连接。通过优化工艺参数,降低了焊接变形和应力,提高了焊
THANKS
谢谢您的观看
汽车制造领域
车身结构的连接
搅拌摩擦焊技术可用于汽车车身结构的连接,提高车身的强度和刚度。
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的焊接
搅拌摩擦焊技术还可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托盘的焊接,提高电池托盘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轨道交通领域
轨道车辆的制造
搅拌摩擦焊技术可用于轨道交通领域中轨道车辆的制造,提高车辆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地铁车辆车体的焊接
搅拌摩擦焊技术还可用于地铁车辆车体的焊接,提高车体的强度和刚度。
新能源领域
太阳能板的焊接
搅拌摩擦焊技术可用于新能源领域中太 阳能板的焊接,提高太阳能板的稳定性 和效率。
VS
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焊接
搅拌摩擦焊技术还可用于风力发电机叶片 的焊接,提高叶片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03
搅拌摩擦焊技术工艺流程与设 备
,能够产生摩擦热和塑性变形,实现材料的连接。
控制系统
02 用于控制搅拌头的旋转速度、压力和焊接时间等参数
,确保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可控性。
焊接夹具
03
用于固定待焊接的材料,确保焊接过程的稳定性和精
度。
设备选型与维护
设备选型
根据生产需求和预算等因素,选择适合的搅拌摩擦焊设备,包括搅拌头的类型、尺寸和 控制系统等。
搅拌摩擦点焊

新型绿色环保焊接技术——搅拌摩擦点焊摘要面对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要求,一种新型的绿色环保焊接技术——搅拌摩擦点焊技术应运而生,作为在搅拌摩擦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固相焊接技术,其接头质量高、变形小、焊接质量稳定,并且具有减轻结构重量、降低制造成本及节省能源等一系列优点。
本文介绍了搅拌摩擦点焊的固相连接机理,工艺流程,以及技术特点,并举例说明其在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的发展应用状况。
关键词:搅拌摩擦点焊;电阻点焊;铆接;熔焊;车身;航空铝材目录目录摘要 (I)目录 ........................................................................................................................................ I I1 绪论 (1)2 搅拌摩擦点焊的固相连接机理 (2)2.1 搅拌摩擦焊技术简介 (2)2.2搅拌摩擦点焊技术介绍 (2)3 搅拌摩擦点焊的工艺流程 (4)4 搅拌摩擦点焊的技术特点 (4)4.1 与电阻点焊(RSW)对比的优点 (4)4.1.1 生产成本与能源消耗 (4)4.1.2 接头质量 (5)4.2 与铆接对比的优点 (6)4.2.1 生产成本与能源消耗 (6)4.2.2 接头质量 (6)5搅拌摩擦点焊在汽车工业和航空工业的应用状况 (7)5.1 搅拌摩擦点焊在汽车工业的应用状况 (7)5.2 搅拌摩擦点焊在航空工业的应用状况 (8)6 全文结论 (9)参考文献 (9)1 绪论1 绪论1.1引言随着全球资源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日趋严峻,运载工具的轻量化设计成为汽车、航空航天等制造领域的发展方向。
一方面采用铝合金代替传统的钢材料,另一方面通过高效的新型工艺技术提高产品的可靠性并降低产品重量。
铝合金作为运载工具的主要制造材料,其主要连接方式是焊接和铆接。
在欧洲汽车车体生产中,常用的连接技术是YAG激光焊接方法,在日本车体制造中常用电阻点焊方法,运载火箭贮箱的制造过程中要大量应用电阻点焊和铆接技术,而航空飞行器的制造过程更需要广泛采用铆接技术。
高效_固相焊接新技术_搅拌摩擦焊

专 题 讨 论 — — 有 色 金 属 焊 接 工 艺 及 设 备
——678 #$%&’())(*+$,(, -./$0’1&2-( 3(4 4(/0$3% +(*&3./.%5—
5678 ,9:;<:=>", ,678 ?@A:% !"#1<@=A ()* 1B=CBD, EB@F@=> "$$$%&, 1<@=A; %#EB@F@=> 7DB:=A9C@GAH IA=9JAGC9DB@=> +BG<=:H:>K LBMBADG< N=M@C@C9CB, EB@F@=> "$$$%&, 1<@=A’ 7OMCDAGC : EAMBP := @=CD:P9G@=> CBG<=@G G<ADAGCBD@MC@G :J ()*, C<B @=P9MCD@AH@QBP ARRH@GAC@: :J ()* @= PBSBH:RBP G:9=CDK TAM
前言
英国焊接研究所!+<B *BHP@=> %$ 世纪 0$ 年代初, N=MC@C9CB , +*N’ 发 明 了 搅 拌 摩 擦 焊 接 技 术 !(D@GC@:= 简称 ()*’。 这是自激光焊发明以来颇 )C@D *BHP@=>, 具革命性的一项焊接技术。 该技术的产生大大改变 并 并简化了高强 !%\\\ 、 ]\\\’ 铝合金结构的 制 造 , 为镁合金、 铜合金、 钢及钛合金结构的焊接提供了 可选择的方案。 这项杰出的焊接技术发明正在为世 界制造技术的进步作出贡献。 在国外, 搅拌摩擦焊已经在诸多制造领域达 到规模化、 工业化的应用水平。 早在 "004 年, ^KRBD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

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是一种先进的焊接技术,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本文将详细介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工艺的各个环节,帮助读者更好地了解这一技术。
一、焊接准备在进行铝合金搅拌摩擦焊之前,需要进行充分的焊接准备。
这包括检查工件表面的油污、锈迹等杂质,确保工件表面干净整洁。
同时,需要准备好搅拌头、焊机、夹具等焊接工具,并对工具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调整。
二、装配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的装配过程需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
首先,要将工件放置在夹具中,确保工件的位置和角度正确。
然后,根据焊接工艺要求,选择合适的搅拌头,并将其插入到工件中。
在装配过程中,需要保证搅拌头的稳定性和准确性,避免出现偏移或倾斜现象。
三、搅拌头插入搅拌头的插入是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的关键步骤之一。
在插入过程中,需要控制好搅拌头的插入深度和角度,确保其与工件表面紧密贴合。
同时,要避免搅拌头与工件表面产生过大的摩擦力,以免造成工件表面损伤或搅拌头损坏。
四、搅拌摩擦在进行搅拌摩擦时,需要控制好搅拌头的旋转速度和压力,使焊缝处的材料充分流动和混合。
同时,要控制好焊接温度,避免出现过热或冷却不均匀现象。
在搅拌摩擦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搅拌头的磨损情况,及时更换磨损严重的搅拌头。
五、焊接过程控制铝合金搅拌摩擦焊的过程控制是保证焊接质量的关键。
在焊接过程中,需要实时监测焊接温度、压力、旋转速度等参数,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同时,要严格控制焊接时间,确保焊缝处的材料充分熔化和混合。
在焊接过程中,还需要注意防止外部因素对焊接质量的影响,如振动、污染等。
六、焊后处理铝合金搅拌摩擦焊完成后,需要进行必要的焊后处理。
这包括对焊缝进行冷却、去除焊渣、对焊缝进行修整等。
在冷却过程中,要控制好冷却时间和方式,避免出现裂纹等现象。
同时,需要去除焊缝表面的焊渣和氧化物,修整焊缝的形状和尺寸,使其符合工艺要求。
七、质量检测质量检测是保证铝合金搅拌摩擦焊接质量的必要环节。
检测内容包括外观检测、无损检测、力学性能检测等。
搅拌摩擦焊技术

搅拌摩擦焊技术
1. 搅拌摩擦焊是熔接金属材料的无焊接方法,它对厚度较厚的工件,尤其是对零件中
厚度变化较大的坡口连接,效果更佳,也比剪切连接更可靠。
搅拌摩擦焊技术通过将原料金
属摩擦加热而使之融合。
搅拌摩擦焊结合了摩擦焊的融合金属诱导和搅拌的大量焊接固
溶效果的优点,神始看到应用更加广泛,已经成功应用于航空航天、汽车、船舶等领域。
2. 搅拌摩擦焊技术可分为三大部分:物料准备与预处理、搅拌摩擦焊系统与参数控
制和处理后台检验等。
其中物料准备与预处理包括材料选择、清理、切割、锻造等;搅拌
摩擦焊系统与参数控制部分要根据不同材料来确定一系列熔接参数,控制摩擦焊系统;处
理后台检验部分需要进行超声波探伤、熔合区显微组织分析以及力学性能检测。
3. 搅拌摩擦焊技术有很多优点,其中最重要的是可以节省焊材,并且可以达到同种
金属材料熔接更佳的效果。
此外,搅拌摩擦焊技术还可以减少工件对焊接产生的受损,也
可以大大节约工序耗费的时间。
4. 搅拌摩擦焊技术在焊接应用中也有一些问题需要重视,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冷锤
在熔接区附近残留的块状熔接金属,这些块状熔接金属的残留会影响熔接的强度和密封性,从而增加故障率。
另外,在搅拌摩擦焊中摩擦力的控制也非常重要,过大的摩擦力会使焊
接的温度偏高,容易造成焊接变形或脆性断开。
5. 搅拌摩擦焊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熔接技术,在实际应用中要根据不同材料来制定适
当的焊接工艺参数,控制摩擦力等要素,从而获得高质量的焊接。
汽车制造新技术——搅拌摩擦焊

搅拌摩擦焊技术
搅拌摩擦焊是一 种连 续的 、纯
. 擦和塑性 变形作功的增加又会使接 头温度升高 ,实际搅拌摩擦焊是一
图 2 铸造铝合金和 6 mm铝合
机械的新型固相连接技术 , 如图l 所
金板材的搅拌摩擦焊 T WI
—
盖 26 o  ̄第5 0 期
M C 琨代零部件
维普资讯
应 用表 明 ,搅拌摩擦焊非常适合批量化产 品的制造 ,经过程序和参数优化 ,
图3 T 焊接的厚度为1 O WI O mm 的搅拌摩擦焊接头
基于机床和 自 动化实现的搅拌摩擦焊接头 质量具 有非常高的一致性 。 另外 , 搅拌摩擦焊汽车零件的接头性能非常优越 , 针对铝合金材料 , 一 般条件下搅拌摩擦焊接头机械性能指标都大于普通熔焊技术指标和达到与接 近母材性能指标 , 并且有些指标 ,如冲击韧性 ,还要高于母材指标 。 些特 这 点对于提高汽车的安全性非常重要 。 根据英 国焊接研究所资料分析 , 搅拌 摩擦焊对于汽车零部件的制造具有
不 同形式 的轴 肩和搅拌针 。
个温度动态 自 适应 平衡过程 ,被焊 接材料 始终 保持 热塑 化 固相 状态 , 由于整个焊接过程 中被焊接金属材 料 没有经过 “ 熔化一凝 固” 过程 , 所 以得到 的是优 异的 固相接 头连接 , 所以搅拌摩擦 焊接是一个 固态连接
过程 。
搅 拌摩擦 焊接技 术 (r t n Fi i co Sr li , t d g 简称 F W) 由位于 iWe n S 是 英国剑桥 的英 国焊接研 究所 ( h Te
Wed gIs tt,T )于 19 年 li tue wI n ni 91
部向后部转移过渡,过渡后的热塑
化金属在搅拌轴肩的作用下 ,受 到 了挤压和锻造 ,最终得到 了由精细 的锻 造组织构成的焊缝 接头。如果
轻量化-搅拌摩擦焊技术

四、搅拌摩擦焊在汽车上的应用
在汽车上的应用:汽车空调、轮毂、车门、电动汽车电池托盘、电机壳体等
14/15
本田2013款雅阁
电动汽车电池托盘
沃尔沃XC90 轮毂
BMW 5 门窗直立边柱 Mazda RX-8 后门
四、搅拌摩擦焊在汽车上的应用
15/15
供应商:北京赛福斯特 该公司2002年成立, 与TWI(英国焊接研究 所)合作开展全方面的 搅拌摩擦焊研究
二、搅拌摩擦焊的基本原理
FSW焊接工具
6/15
搅拌摩擦点焊(Friction Stir Spot Welding,FSSW)
搅拌摩擦点焊(Friction Stir Spot Welding,FSSW)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固相焊接技 术,它是由搅拌摩擦焊技术发展起来的。 它的连接机理是点焊工具周围高温摩擦热和材料塑性流动相互作用的结果。 冶金连接产生在点焊工具周围形成的一种圆环状搅拌区域与材料发生重结晶的区域中, 这一区域在点焊工具旋转、挤压、粉碎等机械力作用下,形成致密组织结构,赋予搅拌摩 擦点焊接头优异的力学性能。 一般分为以下几类: 基本型搅拌摩擦点焊技术(Basic FSSW) 填充式搅拌摩擦点焊技术(Refill FSSW) 摆动式搅拌摩擦点焊技术(Swing FSSW)
1/1
搅拌摩擦焊技术(FSW)
2019.07.06
2/15
3/15
一、搅拌摩擦焊技术背景
铝及铝合金的焊接中,存在许多问题: 膨胀系数大而在焊接时产生较大的变形。为了防止变形,在施工现场,必须采用胎卡具固定,和 由培训过的熟练工人操作。 铝及铝合金容易氧化,表面存在一层致密、坚固难熔的氧化膜,所以焊前要求对其表面进行去膜 处理,因此焊接时,要用氩等惰性气体进行保护。 铝及铝合金焊接时易产生气孔、热裂纹等缺陷。 对于热处理型铝合金来说,必须避免在焊接时热影响区产生软化,强度降低的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8航空制造技术·2008 年第21 期搅拌摩擦焊技术自1991年问世以来就倍受业界瞩目,特别是1996年搅拌摩擦焊被成功应用于宇航结构件的焊接以后,在制造业掀起了技术研究、发展和推广应用的热潮[1-3]。
双轴肩自适应搅拌摩擦焊技术搅拌摩擦焊作为一种先进的固几种新型搅拌摩擦焊技术New Types of Friction Stir Welding Technology大连交通大学 韩文妥 许鸿吉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 李 光 董春林 栾国红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实践,新型的搅拌摩擦焊技术层出不穷,涉及领域广泛,其中最具代表性和创新性的新型搅拌摩擦焊技术有:双轴肩自适应搅拌摩擦焊技术、复合热源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搅拌摩擦焊技术和双头搅拌摩擦焊技术。
韩文妥大连交通大学与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
从事搅拌摩擦焊方面的研究。
参与项目:“十一五”重点项目“新型精密焊接技术与装备研究”;航空基金重点项目“搅拌摩擦焊应力与变形规律研究”、“飞机整体结构件搅拌摩擦焊综合强度性能基础研究” 等。
相连接技术,已经在造船、航空航天、轨道交通等领域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但是在一些特殊的加工过程中需要搅拌摩擦焊设备提供较大的焊接力,同时要求在焊接过程中对待焊零件进行严格装夹(包括背部的刚性支撑),这给某些特殊结构形式下实施F S W 造成了困难,如大直径火箭贮箱环缝结构的焊接等。
而双轴肩自适应搅拌摩擦焊(Self-ReactingPin Tool,SRPT)技术成功地解决了上述问题。
1 原理双轴肩自适应搅拌摩擦焊是通过上下轴肩夹持作用加紧工件,下轴肩代替了常规搅拌摩擦焊的垫板装置。
搅拌针与驱动装置及下轴肩相连,这样既可调节加载载荷又可调整下轴肩的位置。
且上轴肩与单独的驱动轴相连,这种上下轴肩单独控制的方式使得自适应系统得以实现,并且使上下轴肩的顶锻力反向相等,整个工件在垂直板件方向所受合力为零。
由于S R P T 采用了两个轴肩的模式,提高了焊缝背部的热输入,可以预防和降低焊缝背部缺陷。
与常规F S W 相比,S R P T 有两个独立控制的轴肩;常规F S W 焊件背面需要配套的刚性支撑垫板,而S R P T 焊件背面则不需要;常规F S W 被焊工件需要严格的装夹,焊件需要被垂直及侧向压紧,而S R P T 大大简化了装夹机构;常规F S W 焊缝背部常常是整个焊件的薄弱环节,S R P T 由于下轴肩的产热减小了从焊缝表面到背部的温度梯度,降低了焊缝的热损耗,提高了热效率,因此可以很好地消除焊缝背部未焊透等缺陷。
2 试验验证与工程应用Edwards 等[4]成功地应用双轴肩自适应搅拌摩擦焊技术对薄板铝合金进行了焊接,试验表明:在薄板焊接领域此技术可以实现1.8m m 及更薄的铝合金型材的焊接;焊接速度可以达到1m/m i n以上;对2m m 厚A l6061铝合金的试验表明,焊缝强度系数可达88%,而且强度系数还可以进一步提高。
T W I的研究表明[5]:双轴肩技术可以在较低的轴向顶锻力下焊接25m m厚的铝板;此项技术可以提供完全焊透的焊缝,不会出现未焊透和其他根部缺陷。
复合热源搅拌摩擦焊技术复合焊接是指为了满足材料加工的要求,将2种或2种以上单一焊接方法集于一体,取长补短,从而形成新的、更为先进的焊接方法。
由于搅拌摩擦焊过程中,焊接热能主要是搅拌头与工件间的摩擦产热及塑性变形产热,其特殊的产热方式决定了在焊接高熔点、大厚度合金时焊接速度往往较低。
为克服上述不足,焊接工作者们不断研究开发出多种F S W 复合技术,如以感应热、电阻热、电弧、激光、等离子弧等做为辅助热源的复合搅拌摩擦焊接技术[6-7]。
但这些方法在实际应用中总存在这样或那样的缺点,如以感应热为辅助热源的复合搅拌摩擦焊接技术,无法利用感应线圈在特定位置上精确加热,只适用于导磁性材料。
并且感应电流可能会横越焊接路径形成不良的放电火花等。
而以电阻热为辅助热源的复合搅拌摩擦焊接技术只适用于导电材料,需要对搅拌头进行特殊处理以避免其导电等。
目前国际上在此领域的研发工作主要是以激光为辅助热源的复合搅拌摩擦焊技术(Laser Assisted Friction Stir Welding,LAFSW)和以等离子弧为辅助热源的复合搅拌摩擦焊技术(Plasma Arc Assisted Friction Stir Welding,PAFSW)[6-8] 。
1 以激光为辅助热源的复合搅拌摩擦焊技术以激光为辅助热源的复合搅拌摩擦焊技术在焊接过程中采用高能激光束预热搅拌头前方待焊接试件。
试件在激光的作用下受热变软,在随激光跟进的搅拌头旋转、摩擦、锻压作用下最终形成牢固的接头。
G.K o h n等人发现通过对激光能量及作用区域的控制,可以准确控制焊接热输入的大小和工件预热区域的范围,避免了搅拌头和夹持装置受到激光热能的影响。
由于L A F S W采用激光预热搅拌摩擦焊跟进焊接的新型模式,使搅拌头前方工件在搅拌头到达要焊部位前事先软化,减少了搅拌工具进给和旋转的阻力,减小了工件的受力,同时可以提高焊接速度。
所以这种模式不但可以减小搅拌头的损耗,也可以简化工件夹持机构或降低工件夹持所需的装卡力,提高焊接效率。
G. K o h n等人[8]对4m m厚的A Z91镁合金板进行了L A F S W焊接试验。
搅拌头轴肩尺寸20m m,圆柱搅拌针直径9m m,针长4m m。
激光束在旋转工具前方被完全聚焦成直径1c m的光点。
采用点焊将热电隅接至试验试片表面以校正焊件温度。
激光功率设定为200W,利用此能量将实验试片加热至320℃左右。
而焊件只用4个螺栓固定在试验台上。
搅拌头转速为1700r/min,焊接速度50m m/m i n。
从试验件焊后宏观照片看,采用L A F S W技术可以焊接出表面成型良好,且无缺陷的焊缝。
L A F S W存在的问题是激光在某些反射率高的材料表面会产生反射,激光能的利用率低,造成能源浪费。
如果在这些材料表面涂覆防反射材料,会造成工艺上的复杂。
为了减少激光能的反射率,采用在焊缝处开坡口的方法,此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激光的反射,但是用来填充焊缝的金属减少了,易形成塌陷。
L A F S W的研究还有待深入,后续工作主要集中在针对不同材料找出激光与摩擦焊接参数的组合参数;对L A F S W的焊接变形进行测量和控制等。
2 以等离子弧为辅助热源的复合搅拌摩擦焊技术以等离子弧为辅助热源的复合搅拌摩擦焊原理与L A F S W原理类似,只是预热能量的来源不同。
焊接时,搅拌头在电机驱动下高速旋转并沿待焊工件的对接面压入待焊工件,当搅拌头的轴肩与待焊工件紧密接触后,搅拌头沿对接面向前移动实现焊接,焊接区域在搅拌头产生的摩擦热与等离子弧产生的辅助热量共同作用下发生塑化,最终在搅拌头后部形成焊缝。
此项技术由于采用了高能辅助热源等离子弧与搅拌摩擦焊复合的方式,大大拓宽了搅拌摩擦焊的适用范围,减少了搅拌头的顶锻力和焊接时向前运动的阻力,大大降低搅拌头的磨损,提高了搅拌头的寿命;同时提高了焊接效率,并且为以后航空航天领域对其它高熔点和高硬度材料的焊接打下基础。
刘会杰等人[6,9]在国内率先开展了以等离子弧为辅助热源的搅拌摩擦研究。
试验材料为航天工业中常用来做为燃料贮箱材料的2219-T6铝合金。
试验所用的焊接设备为F S W-3L M-003型搅拌摩擦焊机和Plasma fine 15等离子弧焊机。
采用机械方法将等离子枪与搅拌摩擦焊机相连,等离子枪与搅拌头的距离为 25mm。
对常规F S W研究表明[6],当转速为800r/m i n时,形成无焊接缺陷接头的最高焊接速度为260m m/m i n。
最高抗拉强度可以达到341M P a,是母材强度的82%,接头全部断在热影响区内,断裂形式为混合断裂。
通过对接头沉淀相及焊接热循环的研究发现,热影响区内的θ′相粗化是造成其软化的主要原因,并且焊速过低会导致θ′相2008年第21 期·航空制造技术49粗化的时间变长,导致力学性能的降低。
因此,为了提高焊接接头力学性能,应该采用焊接时间较短的焊接规范。
对以等离子弧为辅助热源的搅拌摩擦焊的研究表明[6,9],当转速为 800r/m i n时,形成无焊接缺陷接头的最高焊接速度为600m m/m i n,接头最高抗拉强度达到360M P a,是母材强度的86%,接头全部断在焊核区内,断口为混合型断口。
通过对焊接热循环的研究表明,热影响区的高温保持时间很短,θ′相粗化程度减小。
而焊核区内形成粗大的θ相所造成的接头软化,并没有由于晶粒的细化所弥补,形成了接头中最薄弱的区域。
可见此项技术能够实现常用航空航天材料2219-T6铝合金的可靠连接,在保证了接头力学性能的前提下,将焊接速度提高了1倍,这充分说明这一新技术的可行性,且工艺简单,易于实现。
随着此项技术的不断完善发展,必将为我国航空航天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搅拌摩擦焊技术搅拌摩擦焊热输入低,较熔焊相比构件焊后残余应力低、变形相对较小。
但薄壁铝合金结构搅拌摩擦焊的焊接应力与变形问题还是表现得很突出,与工程实际的要求有一定差距。
有学者认为F S W焊接残余应力与其他焊接方法得到的接头残余应力大小类似,纵向残余应力的最大值接近材料的屈服应力[10-12]。
北京航空制造工程研究所中国搅拌摩擦焊中心,基于关桥院士发明的动态控制低应力无变形(Dynamically Controlled Low Stress No Distortion, DC-LSND)焊接法,设计开发了新型的阵列式射流冲击热沉装置,将D C-L S N D技术应用于搅拌摩擦焊过程,达到了控制F S W焊接残余应力和失稳变形的目的[13]。
1 原理D C-L S N D F S W技术成功地将低应力无变形焊接法应用于搅拌摩擦焊中,在焊接热源的适当部位,设置一个能对焊缝局部产生急冷作用的热沉,与焊接热源构成热源—热沉系统,在焊接过程中形成一个畸变的温度场。
虽然此项技术在开始施焊时同常规F S W一样会在焊缝区产生缩短的不协调应变,但热沉的存在使高温焊缝的热量向热沉方向传导,减少了热量积累,使高温区范围变窄。
同时,由于焊缝受冷急剧收缩,减少了焊缝及其附近区域金属在焊接过程中产生的压缩塑性应变。
因此,残余拉应力区域和残余拉应力大小都得到控制,相应的焊缝两侧的残余压应力也降到较低的水平,从而可以使薄壁构件不发生翘曲失稳变形。
D C-L S N D F S W设备主要由压缩空气系统、冷却水系统、控制系统和阵列式射流冲击热沉组成。
热沉对搅拌头形成半包围状态,同时焊接前方采用压缩空气将多余的冷却水吹向后方,防止水及杂质进入未焊合的焊缝,影响接头性能[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