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发展趋势

合集下载

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

数据中心的制冷系统

VS
发展
近年来,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得到了快速发 展。一些新技术如水冷、间接蒸发冷却、 液冷等不断涌现,使得数据中心的能效和 可靠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同时,一些新 的管理策略如预测维护、智能化管理等也 被应用于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管理中。
02
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核心构成
制冷主机
01 02
作用
制冷主机是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核心设备,负责将数据中心内部产生 的热量通过制冷剂和冷却水传递到室外,以保持数据中心内部的适宜 温度。
特点
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具有高可靠性、高效率、低能耗和环保性 等特点,以确保服务器和其他设备正常运行,延长设备使用 寿命。
数据中心制冷系统的重要性
保障服务器正常运行
数据中心内的服务器和其他设备需要在一个恒定的温度和湿度下才能正常工作。高效的制 冷系统能够保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服务器正常运行。
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特点
冷却塔具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能够有效地将数 据中心内部的热量传递到大气中。
冷却水泵
作用
冷却水泵是用于将冷却水在数据中心内部循环的装置,将制冷主 机产生的冷量通过管道输送到数据中心的各个角落。
类型
冷却水泵主要分为离心泵和轴流泵。离心泵依靠离心力将水送出 ,而轴流泵则依靠叶片的旋转将水推出。
需求。
热管技术
利用热管的高导热性能,将热 量快速传导到远处,提高制冷
效率。
智能化管理
01
02
03
自动化监控
实时监测数据中心的温度 、湿度等参数,确保设备 正常运行。
节能管理
根据数据中心的负载情况 ,自动调整制冷设备的运 行状态,实现节能。
预测维护
通过数据分析,预测设备 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进 行维护,减少故障率。

数据中心制冷和节能技术

数据中心制冷和节能技术

经济问题
建设成本高
建设一个新的数据中心需 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包括 购买服务器、网络设备、 冷却设备等。
运营成本高
数据中心需要耗费大量的 电力来维持运行,同时还 需要支付高额的冷却费用 和设备维护费用。
投资回报率低
由于数据中心的运营成本 高,导致投资回报率较低 ,这也是一个经济问题。
环境影响
要点一
为了提高冷却效率,一些改进的直接空调冷却系统采用了分 区冷却的概念,根据设备的位置和发热量来分配冷空气。此 外,一些系统还配备了温度传感器和控制器,以实现更精确 的冷却控制。
热管冷却
热管是一种高效的热传导器件,它可以将热量从一端传导 到另一端。在数据中心中,热管通常用于将服务器的热量 传导到散热器或冷凝器中。
03
数据中心制冷和节能技术的发展 趋势
高效化
提高制冷效率
采用高效制冷设备和技术,如冷凝器、 压缩机、冷却塔等,提高数据中心的制 冷效率。
VS
优化气流组织
通过合理设计机房布局和气流组织,减少 冷却死区和热量聚集,提高数据中心的冷 却效率。
绿色化
01
02
03
使用可再生能源
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 生能源为数据中心提供电 力,降低碳排放。
云计算中心的制冷需求与大型数据中 心类似。它们需要专业的数据中心冷 却设备来满足服务器的散热需求。这 些设备通常使用液体冷却、热管技术 等高效冷却技术来移除服务器产生的 热量。此外,云计算中心也使用高效 的服务器硬件和能源管理软件来降低 电力消耗。
云计算中心也积极采用各种节能技术 。例如,它们使用动态电压调节( DVR)技术来降低服务器的电压,从 而减少电力消耗。此外,云计算中心 也使用高效的服务器硬件、绿色能源 技术以及能源管理软件来降低电力消 耗。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数据中心已成为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基础设施。

然而,庞大的数据中心需要大量的能源供应,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对环境造成了巨大压力。

为了保证数据中心的正常运行,降低能源消耗,保持稳定的温度和湿度,数据中心制冷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不断的发展。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主要是通过控制和调节数据中心的温度和湿度,保持设备的正常运行。

常见的制冷技术包括传统的空调制冷和新兴的液冷技术。

空调制冷是目前广泛应用的技术,通过空调设备将热量排出到室外,保持数据中心的温度在合适的范围内。

然而,空调制冷存在能耗高、运行成本高等问题。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液冷技术逐渐兴起。

液冷技术通过在设备上直接喷洒或浸泡液体来吸收热量,再通过冷却系统将热量排出。

与空调制冷相比,液冷技术具有更高的能效和更低的能耗。

除了传统的制冷技术外,数据中心制冷技术还在不断发展创新。

其中,机械式制冷技术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之一。

这种技术利用机械设备进行制冷,例如压缩机、蒸发器等,通过压缩和膨胀的过程来实现热量的转移和排出。

机械式制冷技术具有高效、可靠的特点,能够有效控制数据中心的温度和湿度。

随着数据中心规模的扩大和设备密度的提高,数据中心制冷技术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和需求。

新一代的制冷技术如直接液冷技术和间接液冷技术逐渐崭露头角。

直接液冷技术是指直接将冷却液体引入设备内部,通过与设备直接接触来吸收热量。

间接液冷技术则是通过冷却液体与设备之间的热交换来实现热量的转移。

这些新技术具有更高的传热效率和更低的能耗,能够更好地应对数据中心的制冷需求。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发展还受到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影响。

为了降低能源消耗和减少对环境的影响,数据中心制冷技术正在朝着节能环保的方向发展。

一方面,通过优化设备布局、改进制冷系统设计等措施,降低能源消耗;另一方面,利用可再生能源和废热回收等技术,实现能源的有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和发展正不断推动着数据中心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

IDC数据中心空调制冷

通电前检查
确认电源线路连接正确,无短 路或断路现象。
功能测试
分别测试空调的制冷、制热、 送风等功能,确保各项功能正 常运行。
验收记录
详细记录调试过程中的各项数 据和结果,作为验收依据。
04
空调系统运行维护与保养
定期检查项目清单
检查冷却水系统压 力、温度、流量等 参数
检查空气处理机组 过滤器清洁度,及 时更换
冷却塔/冷却水系统
用于冷却制冷主机产生的热量,通过水循环 将热量带走。
控制系统
监测室内环境参数和制冷系统运行状态,实 现自动调节和远程控制。
制冷方式分类与特点
风冷式制冷
通过空气冷却制冷主机,适用于小型数据中心或室外环境。 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但制冷效率相对较低。
水冷式制冷
通过水冷却制冷主机,适用于中大型数据中心。具有制冷效 率高、噪音低等优点,但需要配备冷却塔或冷却水系统。
将数据中心产生的余热回收利用, 用于供暖、热水等,提高能源利用 效率。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智能化发展
模块化设计
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制冷系 统的自适应调节和智能运维。
制冷设备将趋向模块化设计,方便快速部署 和扩展。
高效能、低能耗
多元化能源利用
随着技术进步和环保要求提高,未来制冷系 统将更加高效、节能。
探讨智能化监控技术在提高空调系统性能、降低能耗等方面的应用前景和挑战。
06
空调制冷新技术发展趋势
新型制冷技术介绍及优缺点分析
自然冷却技术
利用自然环境条件(如低温空气 或水)进行数据中心的冷却。优 点是能效高、环保,缺点是受地
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限制。
液冷技术
使用液体(如矿物油、氟化液等) 作为冷却介质,直接或间接与IT 设备接触,带走热量。优点是散 热效率高、噪音低,缺点是系统

简述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发展趋势

简述数据中心冷却技术发展趋势
大,冷却系统的节能研究迫在眉睫。随着耐高温服务 器的出现, 越来越多的数据中心逐步尝试开发使用 free-cooling(自然冷却)。
自然冷源的利用主要有以下 2 种方向。 1)新风直接冷却 典型的 案 例 就 是 Facebook 在 美 国 俄 勒 冈 州 普 林维尔的数据中心。室外新风经过滤处理后,进行加 湿降温,然后通过风扇墙送入机架的进风口,室外新 风经服务器加热后排到室外。 数据中心冷却系统工 作原理如图 1 所示。 该数据中心当时号称是全球最 节 能 的 数 据 中 心 , 其 PUE ( 电 源 使 用 效 率 ) 值 达 到 1.07,远低于业界平均水平[2]。 这种方式对室外空气 质量的要求高, 目前宁夏中卫的一些数据中心尝试 应用了该技术。 2)利用深层湖水、江水冷却 典型的案例是湖南省资兴市东江湖数据中心。
1 IT 设备的发展趋势
近十年来,IT 设备的集成度 越 来 越 高 ,IT 设 备 容 量 从 500 GB 到 2 TB、10 TB、100 TB 甚 至 更 高 ; 单机架的功率密度也从原来的 10 A, 提高到 20 A、 40 A 甚至更高。 最近某互 联 网 企 业 布 置 的 核 心 机 柜,单机架功耗高达 24 kW,单机架的功耗较传统机 架提高了 10 倍。
以前数据中心机房普通采用房间级空调, 地板 下送风的冷却方式。该方式建设成本低,机房利用率 高, 用于解决 3~5 kW 的单机柜发热。 但随着机架 式、刀片式服务器在机房大量应用,单机柜内设备数 量、功率密度、发热密度都有显著提高。 传统的机房 级空调已经不能解决 IT 设备的散热问题, 行级空 调、背板空调应运而生。这种新型的空调末端更贴近 热源,能解决局部热点、高发热密度的问题,通过近 距离的冷量传输,减小风机功耗,达到节能。

2024年机房空调市场发展现状

2024年机房空调市场发展现状

机房空调市场发展现状概述机房空调是一种特殊的空调设备,用于维持机房内稳定的温度和湿度,确保服务器等设备的正常运行。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数据中心的广泛应用,机房空调市场也越来越重要。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研究机构的数据,机房空调市场在过去几年保持了稳定的增长。

预计到2025年,全球机房空调市场规模将达到X亿美元。

这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驱动。

驱动因素1.数据中心建设的增加: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大数据的发展,数据中心的建设正在快速增加。

数据中心作为托管和管理大量服务器和网络设备的地方,需要大量的机房空调设备来保持运行的稳定。

2.云计算的普及: 云计算是近年来的热门技术趋势,许多企业和个人都开始采用云计算服务。

云计算需要大型数据中心来提供计算和存储服务,这进一步推动了机房空调市场的增长。

3.智能建筑的崛起: 随着智能建筑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房开始采用智能化的空调设备。

这些智能空调设备能够根据机房内的温度和湿度变化进行自动调节,提高了机房的能效和运行稳定性。

市场趋势1.高效能耗比: 高效能耗比是机房空调市场的一个重要趋势。

由于机房需要长时间运行,因此能源效率非常重要。

市场上出现了更多节能型的机房空调设备,通过改进设计和采用先进的制冷技术,实现更高的能效。

2.环保意识增强: 随着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机房空调市场也开始注重环保性能。

许多厂商推出了符合环保标准的机房空调产品,例如采用无氟制冷剂和低噪音设计。

3.智能化管理: 智能化管理是机房空调市场的另一个发展趋势。

通过传感器和自动控制系统,机房空调设备可以实时监控温度、湿度和空气质量,并根据需要进行自动调节,提高机房的运行效率。

市场竞争机房空调市场竞争激烈,主要的竞争厂商包括XXX、YYY和ZZZ等。

这些厂商在产品创新、技术研发和售后服务等方面都有一定的优势。

市场挑战1.市场竞争激烈: 由于机房空调市场前景广阔,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厂商进入,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V2 1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V2 1

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及发展摘要:本文简要回顾了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发展历程,列举并分析了数据中心发展各个时期主流的制冷技术,例如:风冷直膨式系统、水冷系统、水侧自然冷却系统及风侧自然冷却系统等。

同时,分析了国内外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应用差别及未来数据中心制冷技术的发展趋势。

关键词:数据中心;制冷;能效;机房;服务器Abstract This paper briefly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data center cooling technology, enumerates and analyzes the cooling technologies in data center development period. The enumerated technologies includes direct expansionair-conditioning system, water side cooling system, water side free cooling system and air side free cooling system, etc. At the same time, the paper analyzes the difference of data center cooling technology application between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as well as the tendency of data center cooling technology in the future. Key words data center; cooling; efficiency; computer room; server1前言随着云计算为核心的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的迅猛发展,信息资源已成为与能源和材料并列的人类三大要素之一。

数据中心制冷与散热

数据中心制冷与散热

数据中心散热技术
02
散热系统设计
01
自然冷却系统
利用自然环境如空气、水等作为冷源,通过合理设计气 流组织、水循环等实现数据中心的散热。
02
强制冷却系统
利用机械制冷设备如空调、冷冻水等,通过循环冷却介 质带走数据中心产生的热量。
03
热管技术
利用热管高效传热特性,将热量从产生部位传输至远处 ,实现局部热点消散。
智能化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智能化监控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设备的温度、湿度等参数,实现数据中心的智能化监控和管理,提高数据中心的可靠性和稳定 性。
智能化节能系统
通过实时监测数据设备的能耗和散热需求,实现数据中心的智能化节能控制和管理,降低数据中心的能耗和运营 成本。
1.谢谢聆 听
热管与散热器的结合
将热管与鳍片、散热器等组合使用, 形成完整的散热系统。
热管阵列
将多个热管组合在一起,形成大面积 的散热面,提高散热效率。
热电制冷技术
热电效应
利用热电材料的塞贝克效 应和皮尔兹效应,将热量 从低温端传输至高温端。
热电堆
将多个热电元件串联或并 联在一起,形成大面积的 制冷面。
动态制冷
液冷技术
利用液体作为冷媒将数据设备的 热量带走,具有更高的散热效率 和可靠性,是未来数据中心散热 的重要技术之一。
高效散热技术的发展趋势
热管技术
利用热管高效传递热量的特性,将数据设备的热量快速导出并分散到环境中,具 有高效、节能、环保等优点。
热电制冷技术
利用热电效应进行制冷,具有无机械运动、无噪声、无污染等优点,是未来高效 散热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液冷散热系统
01
02
03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发展趋势
数据中心制冷设备就是为数据中心环境、数据中心主设备服务得、就是依托于数据中心设备、功能而存在得,所以从根本上讲,我们瞧数据中心制冷系统得发展趋势,应该结合数据中心本身得发展来瞧,比如应用得行业、规模、主设备等等因素得变化都可能会导致数据中心制冷设备变化,甚至国内外标准得升级、国家区域政策得变化也对数据中心制冷得形态产生直接或间接得影响。

一、2000年左右数据中心行业发展初期,web1、0时代
1、数据中心特点
(1)计算机、互联网尚未普及,数据中心概念尚未建立;
(2)小型计算机房、通信机房,设备少、面积小、单位发热低;
(3)相关标准刚刚建立,多为借鉴国外标准,实际应用经验少;
(4)对数据中心理解较少,主要解决安全性问题。

2、对制冷方案得主要诉求
(1)可靠、稳定、安全;
(2)基本功能实现,温湿度、洁净度.
3、制冷方案:以单元式风冷直膨设备为主
4、系统特点
(1)单元式分体机组,室外机占用空间;
(2)单机冷量小,通常不超过100kW;
(3)安装、运维简单;
(4)自带加除湿功能;
(5)能效受限,cop2、5左右;
(6)室外机场地受限,占地较多,不适合高层写字楼。

二、2000年-2008年,数据中心行业快速成长期,进入web2、0时代
1、数据中心特点
(1)信息化建设加速,数据服务业务增加,机房数量增多、行业增多;
(2)中大型机房开始出现,计算机房、通信机房开始转变为数据机房;
(3)IT设备、服务器单位功耗增加、密度增加,对电、冷、空间、环境要求提升;
(4)行业积累了一定经验,开始针对性定制或升级相关技术标准,规范更细致;
(5)机房建设、运营更加专业化、标准化。

2、对制冷方案得主要诉求
(1)可靠、稳定、安全;
(2)能适应不同机房特点、方案灵活;
(3)设备功能提升,如群组功能、智能运行功能等;
(4)设备性能提升,如COP不低于2、5、主器件能效等级等。

3、制冷方案
主要方案依然为分体单元式风冷直膨型空调设备,但由于场景增多,系统方案开始出现多样化发展,比较典型得如下几个场景:
(1)冬季低温地区,可搭配使用乙二醇溶液配置干冷器进行制冷;
(2)传统精密空调改为行间级空调,缩短空调到设备得送风距离;
(3)高层楼宇中,利用大楼冷冻水配置冷冻水型精密空调,不受室外机限制。

4、系统特点
(1)单元式风冷系统稳定、可靠优势依然在,且对单机组来说易于维护;
(2)开始关注能效,高能效风机、压缩机应用,cop3、0机组应用,但已经到了瓶颈;
(3)末端精密空调各种送风方式均存在(上送风、地板下送风),气流管理比较粗放;
(4)在大型数据中心应用数量多管理难度大。

三、2008年-2015年,数据中心大发展
1、数据中心特点
(1)互联网及4G移动通信技术发展带来信息大爆炸,超大型数据中心频频出现,数据中心趋于集中化、大型化;
(2)服务器功率密度逐年增加,数量规模庞大,电、水、空间等资源常常成为制约数据中心建设得瓶颈;
(3)因为能耗巨大,绿色节能成为数据中心仅次于安全得诉求,pue评估指标确立,各种节能方案纷纷涌现,节能不仅局限于设备、系统层级,跃升至一次能源利用率这一层面;
(4)行业成熟,标准覆盖全面。

2、对制冷方案得主要诉求
(1)安全可靠;
(2)节能,低PUE;
(3)低成本。

3、冷冻水方案逐渐成为主流制冷方案,制冷从分散逐步转为集中
4、这一时期,因为对数据中心理解更为深刻,同时节能逐渐受到关注,众多得节能方案开始涌现,数据中心制冷行业经历了明显得技术换代升级,新技术、新产品、新思路层出不穷,几个比较典型、影响比较大得技术如下: (1)创新氟泵技术
(2)高热密度方案
(3)全新风方案
(4)风扇墙或大型空气处理机(AHU)方案
(5)……
四、2015年后,匹配云数据中心得制冷方案
2015左右,云概念开始普及、大数据技术迅速发展,信息化建设升级为国家战略,业务上云成为共识,一时间云计算、大数据行业市场风生水起,国内外互联网巨头以及运营商等等都开始发力云计算抢占市场,数据中心不再完全就是自建
自用,更多就是要吸纳各行各业进驻,在这种情况下,用云成本就显得尤其重要。

小型得数据中心在建设成本、运营成本、性能等方面都无法跟超大型数据中心集群抗衡,因此数据中心就更加集中化、规模化,超过一万个机柜得超大型数据中心时时见诸报端.但如此巨大得数据中心规模,消耗得资源、运营成本也巨大,企业要面临着市场竞争得巨大压力,同时也势必要承担节能降耗得社会责任,因此低运营成本、节能节电,甚至节水就成了至关重要得事情。

1、数据中心特点
(1)超级数据中心增多,模块化建设思路清晰;
(2)市场竞争激烈,成本至关重要,制冷系统得能效成为节能得核心;
(3)交付周期极短,定制化程度高,设备产品化、标准化、预制化程度高;
(4)多在偏远地区,场地不再就是问题.
2、对制冷方案得主要诉求
(1)安全可靠;
(2)节能,低PUE;
(3)低成本;
(4)产品化、快速交付。

3、间接蒸发制冷技术走上舞台
2015年左右,在众多得节能方案中出现了一种利用自然冷得技术-—间接蒸发制冷技术,这个技术原理并不复杂,就就是通过一个换热器隔离机房内外得流动空气,通过换热器将外侧低温空气得冷量传递给内侧空气,完成自然冷却过程,同时,换热器室外一侧可以安装喷水装置,通过水得蒸发吸热进一步对室内侧空气冷却.这个技术具有很多优点,可以说就是特点鲜明.
随着国内超级数据中心园区得大量建设,我们发现模块化、产品化这些词在数据中心领域开始渐渐增多,原始得得条条框框被逐渐打破,匹配业务发展得、更为科学得创新规划建设思路逐渐成为业内得共识,数据中心不再局限于摊大饼式得多上人抢工期得建设方式,取而代之得就是按功能模块进行设计、工厂进行预制、产品化交付,这样可以有效降低现场工程施工量,提升建设速度与交付质量,但就是同时对各功能模块得边界切分、接口衔接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间接蒸发制冷方案得出现恰好也匹配了超级数据中心建设得特点,界面明确、与建筑及其她单元衔接极简单、基本上实现即插即用,虽然体积大但在偏远得超级数据中心中也不构成问题了.因为这些特点,间接蒸发制冷方案发展迅速,很
快就有了规模落地得案例,在行业中占据了一席之地,相信随着技术逐渐优化成熟,间接蒸发制冷方案应该未来还会大有可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