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共21张PPT)

A.4个
B.5个
C.6个
D.7个
3.什么战略的实施使我国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发展的
新气象 ( )
A.科教兴国
B.西部大开发
C. 人才强国
D.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拓展目标:
为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中央派出大 量干部到少数民族地区加强当地的建设, 孔繁森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请搜集有关资 料,了解他为当地发展作出的贡献。
想一想: 历代中央政府是如何管辖少数民族地区的?
汉代:设立西域都护 元朝:设立宣政院,西藏正式成为
中央行政区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和驻藏大臣等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各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发展存在较大的
差异等 2.含义:
(1)是在国家统一领导下的,(前提条件) (2)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3)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作主,管理本 民族地方性的内部事务。
❖ You have to believe in yourself. That's the secret of success. 人必须相信自己,这是成功的秘诀。
❖
3. 确立和实施
(1) 1949年,通过《共同纲领》确定 (2)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可分离的部分
——教材64页 课后活动2
再见
“一五”计划时期
2006年,青藏铁路全 线通车,大大加强了祖国 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 经济社会发展。
云南独龙族新居
新疆大巴扎
(3)重视少数西部大开发战略
小结:
1. 背景
民族区域自治 2. 含义
民 (基本政策和
3. 确立和实施(5个自治区)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课件)八年级历史下册课件(部编版)

西藏地区农奴占人口 95%,完全没有人身自 由,保留着断手、剁足、 剜目、割耳等极为野蛮的 刑罚。 没有一所现代意 义上的学校,青壮年文盲 率高达95%。
2.措施 阅读课本,概括政府采取了哪些措施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2.措施
2.措施
(2)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物资 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 共同繁荣发展。
青藏铁路世界之最 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1142公里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达550公里 海拔最高的火车站:唐古拉站海拔达5068米
青藏铁路世界之 最
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 全线总里程达1142公里。
穿越冻土里程最长: 穿越连续冻土里程达550公里。
创高原铁路最高时速: 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100公里。
最高的高原冻土隧道: 风火山隧道海拔5010米
佤族
朝鲜族
瑶族
彝族
维吾尔族
藏族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1.背景:
结合以下图文材料,分析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原因。
1.历史依据: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符合中国国情和历史传统。
西域都 护府
安西都护府 北庭都护府
新疆:伊犁将军
西藏:宣政院
西藏:驻藏大臣
台湾:澎湖巡检司 台湾:台湾(府)省
颁布实施:1984年《中华人民共 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建立:5个自治区
政策:西部大开发
发展表现:2006年,青藏铁路全 线通车
检测提升
1.1945年10月23日,中央在关于内蒙古工作方针的指示中指出:“对内蒙(古)的
基本方针,在目前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但又明确指出:“根据和平建国纲领要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4单元 第12课民族大团结课件 (共26张PPT)

(1)地理范围:包括重庆、四川、西藏、云南、贵州、陕西、 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内蒙古、广西,以及湖南的湘西土 家族苗族自治州、湖北的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 (2)原因 ①西部地区由于受历史发展,自然环境和地理区位等诸多因素 的影响,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东部地区,实施西部大开发 战略,对于逐步缩小地区间的发展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 区、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和人民的共同富裕,保持社会稳定,将 发挥重要作用。 ②多年来,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西部民族和宗教问题搞颠覆和 分裂活动。为了维护和保持民族地区的稳定,我国必须不断加 快这些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平等、 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增强整个中华民族的凝聚力 和向心力,从根本上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宁的大好局面。
----江泽民《不失时机地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思考: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意义。
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①巩固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定; ②促进民族团结; ③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发展; ④缩小东西部差距,加速实现全国各地区的 共同繁荣。
学有所思
中学生的你应该怎么维护民族团 结?
课堂小结
原因 ★▲民族
含义
“211”高校西藏大学
文化卫生事业
西部地区最早的公共图书馆 陕西省图书馆
各地派出多支援藏、援疆医疗队
实施旨在推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的兴边富民行动,进一步促 进了少数民族地区的发展。
全国135个边境县(旗、市、市辖区)和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56个边境团场,有民 族自治地方107个;
系列 1, 2015, 23.36
2015年边境地区生产总值比2010年增
系列 1,
长了66.6%; “十二五”以来,边境
2000, 0.15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课件 (共28张PPT)

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实施的意义
这是党和政府解决国内民族问题的一项 基本国策。 这一政策的实施,实现了民族平等,满 足了少数民族自己当家作主的愿望,从 而保证了祖国的统一和民族团结。 由于党的民族政策的正确和伟大, 各族人民充分享有各种权利,过着 幸福的生活,我们的祖国大家庭 充满了欢乐。
参加人大会议的 少数民族代表在北京 人民大会堂前合影
新疆的克拉玛依油田
高 原 交 通 干 线
新疆 学生 在上课
少数民族地区的科 教文等方面也加速发展
大 代 表一 、九 全五 国六 政年 协, 常汪 委宗 载猷 涛爷 合爷 影与 全 国 人
广 州 市 满 族 小 学 名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誉 校 长
广 州 市 满 族 历 史 文 化 研 究 会 会 长
维吾尔族代表 在投票
建国初期,我国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 化发展很不平衡,少数民族发展非常缓慢。
刀耕火种
原始渔猎 依靠汉族输入 铁农具
广种薄收
文化生活极度贫乏, 水平低下
存在封建制度、 农奴制度甚至 原始社会制度 的残余
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 文化建设是党和政府实行 的一项根本性的方针
一、 鼓励和引导少数民族充分发 挥自身的活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加 速发展本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建设; 二、国家在财政、人力、物力上大 力帮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
目前西部大开发战略是 以生态、电力、交通运输、 旅游和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为 重点 ,取得重大突破。
顾全大局、无私奉献的坚强党性
热爱人民、服务人民的满腔热忱
艰苦奋斗、廉洁奉公的高尚品质
开拓进取、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
如果祖国需要你到 西部支援建设,你愿意 去吗?如果你愿意去, 你会选择哪种工作呢?
人教部编版 八年级 历史 下册 第四单元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共28张PPT)

练习巩固
• 1、李克强在2017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加大对民族地区 发展支持力度。少数民族的发展基于我国实行的一项基本的政 治制度是( ) • A.民族区域自治制度B.政治协商制度 • C.人民代表大会制度D.社会保障制度
A
• 2.民族区域自治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受到 各民族的热烈欢迎。我国现有省级民族自治区 ( ) • A.5个 B.6个 C.7个 D.8个
云南景颇族· 原始社会
自学指导二:发展成就 · 共同繁荣
• 请阅读课本P62-63页,完成表格:
主要措施 进行民主改革和社会 主义改造
促进经济发展
具体表现
废除了剥削和压迫
结果
翻身做主人,迈入社 会主义社会
经济发展,人民生活 水平日益提高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 发展有重要意义
给予政策、人力、技术、 资金、物资等支持 创制文字、尊重宗教信仰和 风俗习惯,保护历史文化遗 产
爱我中华!!!
我国有多少个民族? 56个 有多少个少数民族? 55个
2.民族名称 猜一猜
蒙古族 壮族
回族
我国古代有两个由少数民族建立 的统一的政权,分别是哪个少数民族 建立的什么王朝?
维吾尔族
朝鲜族
以上是分别是哪个民族的服饰?
傣族
泼水节
这是我国哪个少数民族在欢度什么节日?
D
爱我中华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只花, 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爱我中华、爱我中华、爱我中华。 爱我中华,健儿奋起的步伐, 爱我中华,建设我们的国家。 爱我中华,中华雄姿英发, 爱我中华,五十六族兄弟姐妹, 五十六种语言汇成一句话:
中华民族由56个勇敢、勤劳、 智慧的兄弟姐妹组成,只要我们团 结起来,同舟共济,万众一心,我 们一定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我们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共24张PPT)

历史背景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展很不平 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新中国成立时,少数民族有四种不同的社会经济形态, 封建地主经济占统治地位的有30多个民族,当时有3000多万 人口;处于封建农奴制的约400万人口;处于奴隶制的,当 时有100万人口。保留原始公社制度残余的,当时有60万人 口。后经过民主改革,各民族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旧制度下的西藏农奴
改造和扶持
1.政治上: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列的民主改 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翻身做主人,迈进 了社会主义社会。
受压迫奴役的西藏农奴
西藏农奴得解放
2.经济上:采取许多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
促进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
3.文化上: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对少数民族文化的
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课堂小结
民 族 大 团 结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背景 含义 提出 5个自治区 意义
共同繁 荣发展
1.在少数民族地区进行民主改革 和社会主义改造 2.采取优惠政策,加强少数民族地 区的经济建设 3.重视少数民族的文化与发展 4.进行西部大开发
课堂小结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 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上 形成了相互依存、不可分离的 关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 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为实现 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 础。国家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和共同繁荣的政策合乎国情, 顺乎民心,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中国各民族平等、团结、互助 的关系必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再见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我国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制度的基本前提是( D) A.设立民族自治机关 B.少数民族人民当家做主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下册教学课件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D.②③④
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规定“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区域自治,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不可分离的部分”。
B 下列对此解读不正确的是(
)
A.我国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B.各少数民族自治区的所有事务都完全由本民族做主
C.体现了国家尊重和保障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权利
保护民族文化 西部大开发战略
创制文字、尊重宗教信仰和 风俗习惯,保护历史文化遗
产
建设大批项目,如青藏铁 路
对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有重要意义
极大地带动了民族地区经 济社会发展
发展成就·共同繁荣
在全国脱贫攻坚战中,28个 人口较少民族全部整族脱贫,一些 少数民族实现了从贫穷落后到全面 小康的历史性跨越。
D.民族自治区域是我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 识,加强各民族交往交流 交融,促进各民族像石榴 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 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 展。
——习近平中共十 九大报告
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D)
A.政治协商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一国两制”
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已建立五个省级民族自治区和许多自治
州、自治县等,对这一基本国策和基本政治制度较早作出明确规定的
A 是(
)
A.195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B.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
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
焉耆回族自治县
民族自治区
《大唐西域记》记载:“阿
耆尼国(今焉耆)引水为田, 土宜糜、麦、香枣、葡萄、
自治州
梨、奈诸果”。
自治县(旗)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12课《民族大团结》ppt课件

新课讲解
意义: (1)保障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 (2)维护了国家的统一; (3)民族区域自治对维护民族团结、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 展具有重大意义,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基础。
新课讲解 二、共同繁荣发展
背景:新中国成立前,由 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 民族发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 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第四单元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新课导入
五十六个星座,五十六枝花,五十六族兄弟姐妹是一家。
新课讲解 一、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因:
大杂居、小聚居,各民族相互 依存、不可分割。
新课讲解
回族抗 日英雄 马本斋
近代革命斗争,各民族共御外敌,休戚与共。
蒙古族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 颁布实施。
新课讲解
民族区域自治地区的行政设置。
5个
自治区
30 个
自治州
117 个
自治县
新课讲解
宁夏回族自治区 1959 年
新疆维吾尔自治 区 1955 年
内蒙古自治区 1947 年
西藏自治区 1965 年
广西壮族自治区 1958 年
新课讲解
1954 年
《宪法》
取得重大进展的标志
1984 年 《民族区域自治法》 成为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法律
新课讲解
(1)1949 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作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 各民族一律平等。”“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应实行民族的区域自治, 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分别建立各种民族自治机关。”
新课讲解
主要措施
具体表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原因
1.现实情况:秦汉以来,逐渐形成 了以汉族为主体的各民族大杂居、 小聚居的分布格局 2.历史特点:中国是由56个民族组 成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地位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
项
。
含义
前提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 域自治,按照民族聚居的人口多少和区域大小,设
立不同级别的民族自治区域和自治机关。 在自治区域内,由当地民族当家做主,管理本民族 地方性的内部事务,行使自治权。
新中国成立前,由于历史和地理的原因,我国各民族发 展很不平衡,很多少数民族的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
云南地区的佤族、景颇族等 少数民族仍保留着原始时代 的生活方式
凉山彝族
藏族人民生活在农奴制的压 迫之下
被戴上锁链的奴隶, 防止其逃跑
举措
政治 经济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在少数民族地区因地制宜进行一系 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废除了剥削和压迫,各族人民 翻身做主人,迈进了社会主义社会。
作用
为少数民族地区的加速发展创造了巨大的历史机遇, 极大地带动了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西部大开发
2006年,青藏铁路全线通车
意义
大大加强了祖国内地与边疆地区的联系, 促进了青海、西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合作探究
(1)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和安定。 (2)有利于从少数民族实际情况出发, 促进各民族共同发展。 (3)能够在实现国家富强的同时促进 民族繁荣。 (4)有利于激发各民族热爱祖国和本 民族的感情。
1 4
3
意义
意义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体现了国家充分 尊重和保障各少数民族管理本民族内部事 务权利的精神 (2)对维护民族团结、巩固祖国统一和 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3)为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奠定了 基础。
随堂小练
歌曲《爱我中华》谱写了56个民族交融相 处,生生不息,共同铸造中华民族辉煌的历史 篇章。下列哪一项政治制度的实行体现了中华
学习目标
基本目标
1.了解民族大团结的概念; 2.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我国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的原因、内容、概况和意义; 3.知道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措施,西部大 开发。
重难点
重点
掌握我国的民族政策,我国实行民族区域 自治的原因、内容、概况和意义
难点
认识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的原因和意义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D 民族大家庭的团结和兴盛( )
A. 政治协商制度 B.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 “一国两制” D.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 “56个民族”; 2、由题干材料结合 所学可知,我国的民 族政策是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故选D 3、题干选择注意干 扰项和问题的关键词。
共同繁荣发展
原因
第12课
民族大团结
情景导入
两千年来,我国经历了四次 民族大融合,统一时间长达1300多 年,政权割据、民族纷争时期仅有 600多年。即使在政权割据、民族 纷争时期,各个地方政权和民族政 权也都主张和争取国家统一。这表 明,统一是历史发展的趋势和必然 结果,分裂从来不得人心。
--杨圣敏《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保障国 家统一和民族进步》
法律依据
基本政治制度
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 议共同纲领》,将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作 为一项基本政治制度确定下来。
载入宪法
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 各民族自治地方都是中华人民共和国 不可分离的部分。
——1954《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专项法律
198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 治法》颁布实施。
2、结合所学基础知 识即可得出。
总结
民族区 域自治 制度
民族大团结
共同繁 荣发展
原 因
含 义
法 律
意 义
原
举
因
措
再见
国家采取许多优惠政策,派出大批人员,还通过技术、资金、 物资等多种方式,加强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建设,促进各民 族共同繁荣发展。
文化
重视少数民族文化的保护与发展, 对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具有重要
意义
举措
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1999年提出)
开始 范围
20世纪末
覆盖了5个民族自治区、27个民族自治州 和83个民族自治县,还有3个民族自治州 参照享受西部大开发优惠政策。
高原制氧机企业
随堂小练
这是一项意在实现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 保持社会稳定和边疆安全的战略举措。实施以来, 少数民族人口较多的西部地区出现了大开发、大
D 发展的新气象。这项战略举措是指( )
A. 东部大开发D. 西部大开发战略
线索提示
1、抓取题干关键词 “少数民族较多的西 部地区出现大开发”;
实施
三级机构:
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5个自治区
2
(1)1947年,内蒙古自治区
(2)1955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5
(3)1958年,广西壮族自治区
(4)1958年,宁夏回族自治区
(5)1965年,西藏自治区
我国建立的第一个省级 少数民族自治区,为新 中国成立后民族区域自 治制度的推行积累了宝 贵的实践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