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风家教作文1200字润物细无声传承好家风
家风家训家规作文4篇

家风家训家规作文4篇家风家训家规作文篇一:家风家训俗话说的好“没有法规,不成方圆”,任何事物都有条不紊地进行,中国又素有“文明礼仪之邦”的美称,这都归功于中国人民的素养,中国人民讲究风光,每个人都诞生于一个有素养,有讲究的家庭,不论穷与富,每一个纯朴的家庭,都会有那么几条不变的家训,教育后人怎样做人,人生在世的责任。
每个人的家里都有几条好家训,塑造好家风,我家也不例外,我爸总是会告知我,长大后肯定要做一个像爷爷一样的人,奶奶说,爷爷长得一表人才,是村里的干部,为人一生正直廉洁,而且又聪慧,写得一手好字,村里的事,他都会亲力亲为,他总是乐于关心别人,所以我始终都很傲慢我有一个了不起的爷爷。
我始终都很崇拜我的爷爷,我要学习爷爷乐于助人的精神,像他一样做一个正直的人。
爸爸也常常跟我说起爷爷的事,爸爸说,爷爷表面上很严厉,其实在姑姑和爸爸之间,爷爷最疼的便是爸爸,爷爷表面上若无其事,其实始终都很关怀爸爸,爸爸小时候上学的路非常遥远,又没有公交车,爷爷装作不在意,结果偷偷地给爸爸买了一辆自行车,虽然只是一辆一般的自行车,却包含了爷爷对爸爸无声的爱,爷爷自己勤俭节省,把好的东西都留给身边的人,就像蜡烛一样,燃烧自己,照亮别人,于是乐于助人便成了我们家的传统,好的东西也要和别人共享。
我始终都很崇拜我的爷爷,可是我却从来没有见过我的爷爷,由于在很早的时候,我爷爷就去世了,那个时候我还不存在于这个世界上,我爸妈都还没有结婚,所以从小到大,对于我的爷爷,我都只是听闻,虽然对于爷爷,我仅仅只是听闻,可是爷爷已经成了我心中的№1。
爷爷在世时盼望爸爸能好好读书,可爸爸只读到高中就没读了,现在也成了爸爸心里的一个圆满,所以爷爷那些好的品质全被保留下来,作为我们的家训。
从我懂事起,爸爸每年都会带我去给爷爷上香,但是那时候小,不懂,后来随着年龄的增长,我知道,一个人虽然走了,但他照旧活在我们心中,爷爷便就是这样,而且爷爷为人的精神也从今影响我们这些后辈人,培育我们做一个正直、无私奉献、不卑不亢的人。
传承好家风优秀作文(通用55篇)

传承好家风优秀作文传承好家风优秀作文(通用5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作文吧,作文是人们把记忆中所存储的有关知识、经验和思想用书面形式表达出来的记叙方式。
那么问题来了,到底应如何写一篇优秀的作文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传承好家风优秀作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传承好家风优秀作文篇1俗话说:“百善孝为先。
”我家就存在着:尊老爱幼、团结友爱、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宽容。
我们家尊老爱幼的事情有很多,比如:“上次在公交车,我坐在座位上,慢慢变得拥挤起来。
在鑫隆这站,上了一位老人,大约有七十多岁,我便把座位让给了那位老人。
但老人说:“不用了,你坐吧。
”我用了很多办法说服这位老奶奶,她才肯坐下,老人还夸我是个懂事的好孩子呢!”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管在家里还是外面,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外公、外婆都会让着我们,而我们也要听他们的话,所以,尊老爱幼是每个人都不可缺少的。
记得有一次,在滑沙场的时候,有两位外国阿姨在问我爸爸什么,爸爸听不懂她们说的话,就把我叫去了,爸爸让我去帮助她们,我说:“不,我不想去。
”但说完,我还是鼓起勇气说了出来:“Hello,canIhelpyour。
”意思是:“你好,我能帮助你们吗?”她们说:“Hello,why?”意思是:“你好,你说什么?”我就又大声的重复了一遍。
可她们还是这句话:“Why?”我在想,他们听不懂我说话吗?难道她们不是英国或美国人,可是她们会说英文啊!我没能帮助到她们,但我也很高兴。
爸爸说:“你已经很勇敢了,你有勇气去帮助她们,跟她们对话,就代表你有着一颗乐于助人的心,你今天好棒啊!”通过这件事,我明白了要有一颗善良、帮助他人的心,用多少钱都买不回来的,那就是金子般的心。
每个家,每个人,都是不同的,如果你多一份爱心,多一份宽容,多一份善良,多一份尊敬、谦让、团结。
世界将会变得更美好!尊老爱幼、团结友爱、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宽容。
我的家风家教主题征文

我的家风家教主题征文《我的家风家教》家,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风,是每个家庭传承的精神基因;家教,是父母给予子女的人生第一课。
在我的成长过程中,家风家教如同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道路,塑造着我的性格和价值观。
我的家庭虽然平凡,但却有着一套独特的行为准则和价值观念。
父母以身作则,用他们的言行向我传递着做人的道理。
诚实,是我们家最为重视的品质。
记得小时候,有一次我不小心打破了邻居家的窗户,心中充满了恐惧和不安。
当邻居找上门来询问时,我因为害怕而矢口否认。
父亲发现了我的谎言后,他的脸色变得十分严肃。
他没有打骂我,而是把我拉到一旁,语重心长地说:“孩子,做错事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敢承认错误。
诚实是做人的根本,只有诚实的人才能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
”那一刻,我看着父亲坚定的眼神,明白了诚实的重要性。
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撒过谎,无论面对怎样的困难和错误,我都勇敢地承认并承担责任。
勤劳,也是我们家一直秉持的传统。
每天清晨,父母总是早早地起床,开始一天的忙碌。
他们用勤劳的双手操持着家务,为家庭创造一个整洁、温馨的环境。
在他们的影响下,我从小就学会了主动分担家务,洗碗、扫地、整理房间,这些看似简单的劳动,却让我明白了付出才有收获的道理。
父母常说:“勤劳的人不会饿死,只有通过自己的努力,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
”正是这份勤劳,让我们家的生活虽然平淡,却充满了温暖和希望。
善良,是父母教给我的另一个重要品质。
他们总是乐于助人,对邻里朋友都十分友善。
每当有人遇到困难,他们都会伸出援手,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有一次,一位老人在街头迷路了,母亲不仅耐心地为他指路,还亲自把他送到了目的地。
看着老人感激的笑容,我心中充满了敬佩。
父母用行动告诉我,善良是一种力量,它能温暖他人的心灵,也能让自己的内心变得更加充实和美好。
在教育方面,父母也有着自己的原则。
他们注重培养我的自主学习能力,而不是一味地督促和逼迫。
他们鼓励我多读书、多思考,遇到问题时先自己尝试解决。
传承好家风作文(通用26篇)

传承好家风作文(通用26篇)传承好家风作文(通用26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说到作文,大家肯定都不陌生吧,写作文是培养人们的观察力、联想力、想象力、思考力和记忆力的重要手段。
写起作文来就毫无头绪?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传承好家风作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传承好家风作文篇1国有国法,家有家规。
家风是什么?有的人说家风就是勤俭持家,有的人说做人不忘本,也有的人说尊敬老人,爱小朋友之类的······我家的家风是最简单的——爱之风,诚信之风。
爸爸妈妈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育我要尊敬长辈,要勤劳,要有一颗爱心。
当然,他们也会以身作则。
一次,奶奶生病了。
爸爸妈妈每天守候在奶奶身边,直到奶奶好了为止。
受到爸爸妈妈的影响,我也跟他们一样尊敬老人。
妈妈每次教会我要有善心,要有爱心。
听说现在不能扶起摔倒在地下的老人,你一扶起老人就说是你让他摔倒的。
一次,我跟妈妈出去逛街。
看见有一位老奶奶摔倒了,妈妈正准备去扶。
我把妈妈的手拉住,说:“妈妈,现在好多老人见到你扶他起来,你一扶起老人就说是你让他摔倒的。
”妈妈说:“别人说什么就是什么吗?做人要有一颗爱心,见到摔倒的老奶奶怎么能不帮助她一下呢?如果老奶奶说是我把她摔倒的,那就付一点医药费呗。
”我说:“可是···”妈妈打断了我,说:“做人要有爱心。
”说完妈妈就去扶了一下老奶奶,没想到老奶奶却说:“谢谢你啊,年轻人。
”妈妈走过来跟我说:“看到没,做人要有善心,要有爱!”妈妈的举动感染了我,我以后见到摔倒的老奶奶就扶起来,因为做人要有善心嘛。
爸爸每次都嘱咐我做人要有诚信。
一次,我去帮爸爸买东西。
买完过后,由于我买完东西后十分匆忙,没有看找了多少钱。
回去后,直接把钱交给了爸爸。
爸爸看后,多出了5元。
爸爸把我叫过来,说:“老板给你多找出了5元,你把钱送过去。
”我说:“爸爸,我不想跑了。
我的家风家教作文(精选45篇)

我的家风家教作文(精选45篇)我的家风家教作文(精选45篇)在现实生活或工作学习中,大家都跟作文打过交道吧,借助作文人们可以反映客观事物、表达思想感情、传递知识信息。
你知道作文怎样写才规范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我的家风家教作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我的家风家教作文篇1家庭是组成社会的一分子,而家长对孩子的教育小则影响家庭,大则影响社会。
家庭文明是社会文明的缩影,良好的社会风尚是由千千万万个文明家庭所组成的。
我们家是一个普通的家庭,但对孩子的教育也有一套标准,也对孩子划了一些底线,那些可为那些不可为,越过了这些线就要对其批评惩戒。
这些标准和底线就是所说的家风家训吧,归纳起来就几个字:“孝、诚、礼、勤、俭”。
孝,即教育孩子孝敬长辈,孝敬师长。
我们家有高龄的外公和外婆,平时就以两位老人为例对孩子进行教育,我的感触是,教育孩子要以身作则,这样才更易接受,易信服。
孩子他妈做了什么好吃的总是教育孩子让老人先吃,同时让孩子亲手给邻居老人送去一份,这样久而久之,在孩子心里种下了要“孝敬长辈”的观念;诚,即教育孩子为人要诚实、诚信。
每当孩子撒谎时,我总是以孩子易于接受的方式耐心地引导他说说事情的真相,并告诉他做人要诚实,诚信即守信,家长以自己为榜样,对答应孩子的承诺要实现,反之也要求孩子要守信。
礼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有礼貌的人。
关于这一点,我孩子做得还不错,每遇到我们街上的人无论老少,总是恭敬地问声好,以致于全街的人都说他真是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
勤就是教育孩子要勤奋努力,不能好逸恶劳。
俭即要求孩子节约,不要铺张浪费。
另外,我还经常谆教孩子,要学会拥有一颗“爱心”,爱生活,爱环境,爱他人,爱社会……总之,只要我们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有一个正确的方向,相信孩子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材。
我的家风家教作文篇2家是花根,孩子是鲜花,家如阳光,鲜花只有在阳光的照射下才能清香宜人;家庭是种子,孩子是小树,家风如雨露,小树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茁壮成长。
好家教好家风主题征文

好家教好家风主题征文家风与家教的形成都会经历一代甚至几代人的积淀和努力,它总结了前世中无数家庭的得与失以及经验,结晶成为独一无二,下面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好家教好家风主题征文8篇,希望大家喜欢!好家教好家风主题征文1家庭是圃,孩子是苗。
家风如雨点,它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小苗只有在雨露的滋润下,才能健康成长。
孩子只有在优良家风的熏陶下,才能出类拔萃。
家风是一个家庭在世代传承中形成的一种较为稳定的道德规范、传统习惯、为人之道、生活作风和生活方式的总和,它首先体现的是道德的力量。
注重家风建设是我国历众多志士仁人的立家之本。
从古至今,颜之推《颜氏家训》、诸葛亮《诫子书》、周怡《勉谕儿辈》、朱子《治家格言》、《曾国藩家书》、《傅雷家书》等等都在民间广为流传,闪烁着良好家风的思想光芒。
历的“孟母三迁”“岳母刺字”等等,同样展现着良好的家风。
“非淡澹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常将有日思无日、莫待无时思有时”“莫贪意外之财、莫饮过量之酒”等教子中的古训至今为世人尊崇。
好的家风不但对自己有利、对子女和家人有利,也逐步影响着大众的道德水平与社会的风气。
家风作为一种无形的力量一直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
每一个人都生活在一个原生家庭中。
原生家庭家风好,这个人就会茁壮成长;原生家庭不重视家风建设,这个人在成长中就会走弯路。
好的家风会有一些共同的特点,如:良好的道德氛围、健康的思想氛围、积极的情感氛围、认真的学习氛围、节俭的生活氛围等等。
正是这种氛围,造就了一个个身心健康的人、有作为的人乃至对社会有突出贡献的人。
可以说,好家风打造了儿童成长的好摇篮。
市场经济条件下,我国婚姻家庭领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恋爱观上的拜金主义、婚姻中的草结草离、家教中的过分溺爱、孝亲中的漠视老人,甚至一些有名望和社会地位的人由于不重视家风建设致使自己尤其是子女走上了犯罪道路,教训是沉痛的。
它从反面证实了家风建设的重要性。
“国有国法,校有校规,家有家风。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10篇)

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10篇)当千千万万个家庭都能以良好的家风营造一个优质的家庭课堂,以良好的家教当好孩子的老师,整个国家国民素质必然提升。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希望大家喜欢!“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篇1)爸爸妈妈时常教育我要助人为乐,要有礼有节,这样才是好孩子。
过年的时候,我们一家子去了老家。
有一天,我和爸爸妈妈在村头散步,看见前面有一位年迈的老爷爷吃力地背着一筐水果,妈妈叫我去帮老爷爷把果背回家,爸爸悄悄地对我说:“我们要乐于助人,帮助有困难的人。
”我立马跑过去,对老爷爷说:“老爷爷,我来帮您背吧!”老爷爷很乐意地接受了。
刚开始我很轻松就能背着水果往前走,可是越走越累。
老爷爷家可真远呀!“继续坚持吧!不能半途而废!”我心想。
终于到老爷爷家了,我已经累得不行了。
老爷爷表扬我是个好孩子,我心里像吃蜂蜜一样甜,完全忘记了之前的累,帮助别人可真开心呀!有一次,客人来我们家吃饭。
妈妈做好了一道我最喜欢的菜——可乐鸡翅。
菜做好了,我像饿狼扑食似地想抓一个过来吃,妈妈马上制止了我,把我的手按住,说:“要等客人入座了才能吃,不要用手去抓,要用筷子。
”并教我吃饭时,一手拿碗、一手拿筷子,不能把手放在桌子下;吃饭的声音不要太大,说话的声音也不能太大;夹菜时,不要到人家面前去夹。
吃完饭要对别人说声“慢吃”……妈妈告诉我,从一个人的吃饭就可以看出这个人有没有教养。
这些事情要学到老,做到老。
妈妈教给我的我都会牢牢记住,因为没有了家风家教,怎会有幸福美好的家庭呢?“我的家风家教故事”优秀征文(篇2)我是一个在美好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幸福孩子,欢乐的笑声,优美的音乐声,琅琅的读书声一直萦绕在我的幸福小屋,伴随着我成长。
爸妈总是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引导我努力学习,积极锻炼,从而让我对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养成了良好的生活习惯。
当然,这还少不了爸爸制订的家训的功劳。
我的家训是“五为”准则,即是:为人、为学、为用、为体、为生。
我的家风家教主题征文5篇

我的家风家教主题征文5篇我的家风家教主题征文(精选篇1)很多名人都有家风家训,我们家不是名人家庭,如果要说也有什么家风家训,那一定是爸爸经常挂在嘴边得那句话:百孝顺为先。
从小爸爸妈妈就教我要有孝心,要尊老爱幼,他们自己也在身体力行我们中华民族得传统美德——孝道。
我们家是个大家庭,外公外婆和小阿姨一家与我们合住,十多年来一直其乐融融,在小区里传为佳话。
爸爸是山东人,不喜欢甜食,但对外婆做得菜从来不挑剔,总是装作很爱吃得样子。
妈妈现在还经常讲起外婆给爸爸吃桂圆肉得故事,那是爸爸第一次见丈母娘,外婆按绍兴习俗给爸爸做了一大碗桂圆肉,放了很多糖,爸爸咬着牙吃下,外婆以为爸爸喜欢吃,以后经常给他做,一吃就是两年多,直吃得爸爸哭笑不得。
每次家里有重大事项需要讨论,开始大家叽叽喳喳发表意见,实在不能统一,最后大多是听外公外婆得,用爸爸得话说,这就叫百孝顺为先。
外公外婆年纪大了,有时会因为小事争吵起来,爸爸妈妈总是耐心劝说,从不顶撞他们,即使有时外公外婆看上去很没有道理,爸爸妈妈也没有丝毫责怪他们得意思。
爸爸总是说,孝顺孝敬,没有顺没有敬,哪来孝?对长辈首先是顺从,要让他们顺心,感觉到被人尊重,只要不是原则性得大问题,尽可以由着他们来。
爸爸还常说,孝敬无底线,就是说对大人尽孝道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没有终点,只有起点。
“百孝顺为先”,“孝敬无底线”,我要牢牢记住这几句话,把它作为我们得家风家训,从小做一个孝敬父母,懂得感恩得人。
我还要把这几句话告诉其他小朋友,让他们和我一样,大家共同做新时期得优秀少年。
我的家风家教主题征文(精选篇2)爸爸妈妈常常跟我说:“在家里,尊重父母就是尊重自己,父母的今天就是你的明天。
在外面,要善待别人,帮助别人,为别人办事时要有公平心。
”在我很小的时候,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他让我重点读第二条:尊老爱幼,平等待人。
爸爸妈妈让我以“和睦相处、善待他人、尊老爱幼。
”作为做人的目标,他们对我的教育都融进了生活的点点滴滴,伴随着我健康成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家风家教作文1200字润物细无声传承好家风我的家风家教作文1200字润物细无声传承好家风说到“家庭教育”,谈不上有经验,更谈不上权威。
自女儿王萌出生后,作为家长我们也买过不少家教类书籍,听过几次讲座,也拜读过虎猫狼爸的自传书,曾经模仿过,也曾经苦恼过,总觉得与“家情”不符,与孩子性格不合,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孩子的教育几乎是“散养”。
但这种“散养”现如今来看,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说实话,我和她爸爸都是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和大多数70后一样,属于“自由成长”的一群,但父母榜样在前,因此成长得还算周正。
我们也一直秉承这样的教育方式,即“生活式的教育”。
“走到哪里教到哪里,人到哪里示范到哪里”。
生活中有很多教育的良机。
比如,家人亲友聚会,父母先示范待人接物的礼仪;外出开车或游玩,父母先示范公共场合的美德;在家尊敬老人,举止文明,生活节俭有度,穿着大方整洁。
这些“生活常识”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规章制度,是良好家风的传承,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这种家庭文化会自然而然渗透到她的言行举止中,成为她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反,虽然通过说教,甚至是呵斥也能短期有效,但若孩子脱离了大人的掌控范围,谁能保证他的这种“接收”是心悦诚服的接纳?妈妈们聚在一起经常会谈论“小孩上电脑打游戏”、“不肯做作业”、“电视机一抱就是半天”这样的话题。
这时我就惊讶,因为这些事在我家没有作为教育难题被提出来,我们也没有就这些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过,有时我想难道是我的孩子天生内向不喜欢这些新玩意。
当然,事实不是这样的。
相反,这些电脑、手机、电视这类新兴媒体我们从没禁止过,家中电脑、手机都不设密码,她作业需要或者是放松需求时,可以自行玩耍,但从没沉溺于此。
因为,我和她爸爸除了工作需要是不用电脑的,家里也没有人会打游戏。
时间一长,她可能觉得电脑就打打字,这不就是学校微机课么?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我们不可能随时随地陪伴在孩子身边,作为父母不仅要教会他们生活的技巧,还要教给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通过身边的事例,让孩子“自我教育”也是一种有效地教育方式。
举几个例子来说。
新闻上报道有小孩在家门口玩着玩着,没和父母说一声就跑开了,结果被人诱骗了。
这时我就会问她:怎么能避免这个事情呢?她想了一会,说:“孩子不能一声不响,没有大人的允许就随意乱跑。
”我说,我小时候也到处疯玩呢?她又说:“现在的小孩太没安全意识了,难道不知道在路上不能和陌生人讲话吗?”之后,我就顺着她的话谈到了安全意识,包括交通安全,水电安全,防盗防溺水,甚至是防性侵害。
又如,在看到很多学生受不了学习压力,而选择跳楼结束生命的新闻时,我都会庆幸我们没有给她太大的课业负担。
她看到这类事件说的想法是“太高了,想想都害怕”。
这当然不是我要谈的核心,所以我会引导她自己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去思考面对挫折的态度。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作为父母,一定要有这种敏感,发生在其他孩子身上的不幸,也有可能会降临到自己孩子身上。
父母要学会从事件中吸取教训,及时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用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她。
这远比空洞的教育来得震撼。
当然,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百发百中的。
我们也走过弯路。
比如,孩子内向,不擅言辞,不喜和外界沟通。
我试着与她沟通,她总是爱理不理。
我甚为恼火,发过几次脾气,结果当然是使得她跟内向,甚至都不和大人说话了。
后来,我想想,也许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阶段,作父母要耐心陪伴,适时引导,静待她打开心房的那一刻。
走进孩子心灵,静待花开的那一刻,不是一蹴而就,没有万能钥匙。
作为父母,要低下身子,设身处地,平等对话。
愿所有父母都能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岁月里,收获惊喜。
我的家风家教作文1200字润物细无声传承好家风说到“家庭教育”,谈不上有经验,更谈不上权威。
自女儿王萌出生后,作为家长我们也买过不少家教类书籍,听过几次讲座,也拜读过虎猫狼爸的自传书,曾经模仿过,也曾经苦恼过,总觉得与“家情”不符,与孩子性格不合,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孩子的教育几乎是“散养”。
但这种“散养”现如今来看,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说实话,我和她爸爸都是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和大多数70后一样,属于“自由成长”的一群,但父母榜样在前,因此成长得还算周正。
我们也一直秉承这样的教育方式,即“生活式的教育”。
“走到哪里教到哪里,人到哪里示范到哪里”。
生活中有很多教育的良机。
比如,家人亲友聚会,父母先示范待人接物的礼仪;外出开车或游玩,父母先示范公共场合的美德;在家尊敬老人,举止文明,生活节俭有度,穿着大方整洁。
这些“生活常识”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规章制度,是良好家风的传承,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这种家庭文化会自然而然渗透到她的言行举止中,成为她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反,虽然通过说教,甚至是呵斥也能短期有效,但若孩子脱离了大人的掌控范围,谁能保证他的这种“接收”是心悦诚服的接纳?妈妈们聚在一起经常会谈论“小孩上电脑打游戏”、“不肯做作业”、“电视机一抱就是半天”这样的话题。
这时我就惊讶,因为这些事在我家没有作为教育难题被提出来,我们也没有就这些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过,有时我想难道是我的孩子天生内向不喜欢这些新玩意。
当然,事实不是这样的。
相反,这些电脑、手机、电视这类新兴媒体我们从没禁止过,家中电脑、手机都不设密码,她作业需要或者是放松需求时,可以自行玩耍,但从没沉溺于此。
因为,我和她爸爸除了工作需要是不用电脑的,家里也没有人会打游戏。
时间一长,她可能觉得电脑就打打字,这不就是学校微机课么?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我们不可能随时随地陪伴在孩子身边,作为父母不仅要教会他们生活的技巧,还要教给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通过身边的事例,让孩子“自我教育”也是一种有效地教育方式。
举几个例子来说。
新闻上报道有小孩在家门口玩着玩着,没和父母说一声就跑开了,结果被人诱骗了。
这时我就会问她:怎么能避免这个事情呢?她想了一会,说:“孩子不能一声不响,没有大人的允许就随意乱跑。
”我说,我小时候也到处疯玩呢?她又说:“现在的小孩太没安全意识了,难道不知道在路上不能和陌生人讲话吗?”之后,我就顺着她的话谈到了安全意识,包括交通安全,水电安全,防盗防溺水,甚至是防性侵害。
又如,在看到很多学生受不了学习压力,而选择跳楼结束生命的新闻时,我都会庆幸我们没有给她太大的课业负担。
她看到这类事件说的想法是“太高了,想想都害怕”。
这当然不是我要谈的核心,所以我会引导她自己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去思考面对挫折的态度。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作为父母,一定要有这种敏感,发生在其他孩子身上的不幸,也有可能会降临到自己孩子身上。
父母要学会从事件中吸取教训,及时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用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她。
这远比空洞的教育来得震撼。
当然,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百发百中的。
我们也走过弯路。
比如,孩子内向,不擅言辞,不喜和外界沟通。
我试着与她沟通,她总是爱理不理。
我甚为恼火,发过几次脾气,结果当然是使得她跟内向,甚至都不和大人说话了。
后来,我想想,也许这是孩子成长中的一个阶段,作父母要耐心陪伴,适时引导,静待她打开心房的那一刻。
走进孩子心灵,静待花开的那一刻,不是一蹴而就,没有万能钥匙。
作为父母,要低下身子,设身处地,平等对话。
愿所有父母都能在陪伴孩子成长的岁月里,收获惊喜。
我的家风家教作文1200字润物细无声传承好家风说到“家庭教育”,谈不上有经验,更谈不上权威。
自女儿王萌出生后,作为家长我们也买过不少家教类书籍,听过几次讲座,也拜读过虎猫狼爸的自传书,曾经模仿过,也曾经苦恼过,总觉得与“家情”不符,与孩子性格不合,所以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对孩子的教育几乎是“散养”。
但这种“散养”现如今来看,却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教育。
说实话,我和她爸爸都是出生在普通的农民家庭,和大多数70后一样,属于“自由成长”的一群,但父母榜样在前,因此成长得还算周正。
我们也一直秉承这样的教育方式,即“生活式的教育”。
“走到哪里教到哪里,人到哪里示范到哪里”。
生活中有很多教育的良机。
比如,家人亲友聚会,父母先示范待人接物的礼仪;外出开车或游玩,父母先示范公共场合的美德;在家尊敬老人,举止文明,生活节俭有度,穿着大方整洁。
这些“生活常识”既是一种生活态度,也是一种规章制度,是良好家风的传承,孩子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这种家庭文化会自然而然渗透到她的言行举止中,成为她身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相反,虽然通过说教,甚至是呵斥也能短期有效,但若孩子脱离了大人的掌控范围,谁能保证他的这种“接收”是心悦诚服的接纳?妈妈们聚在一起经常会谈论“小孩上电脑打游戏”、“不肯做作业”、“电视机一抱就是半天”这样的话题。
这时我就惊讶,因为这些事在我家没有作为教育难题被提出来,我们也没有就这些热点问题进行研究过,有时我想难道是我的孩子天生内向不喜欢这些新玩意。
当然,事实不是这样的。
相反,这些电脑、手机、电视这类新兴媒体我们从没禁止过,家中电脑、手机都不设密码,她作业需要或者是放松需求时,可以自行玩耍,但从没沉溺于此。
因为,我和她爸爸除了工作需要是不用电脑的,家里也没有人会打游戏。
时间一长,她可能觉得电脑就打打字,这不就是学校微机课么?父母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我们不可能随时随地陪伴在孩子身边,作为父母不仅要教会他们生活的技巧,还要教给他们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通过身边的事例,让孩子“自我教育”也是一种有效地教育方式。
举几个例子来说。
新闻上报道有小孩在家门口玩着玩着,没和父母说一声就跑开了,结果被人诱骗了。
这时我就会问她:怎么能避免这个事情呢?她想了一会,说:“孩子不能一声不响,没有大人的允许就随意乱跑。
”我说,我小时候也到处疯玩呢?她又说:“现在的小孩太没安全意识了,难道不知道在路上不能和陌生人讲话吗?”之后,我就顺着她的话谈到了安全意识,包括交通安全,水电安全,防盗防溺水,甚至是防性侵害。
又如,在看到很多学生受不了学习压力,而选择跳楼结束生命的新闻时,我都会庆幸我们没有给她太大的课业负担。
她看到这类事件说的想法是“太高了,想想都害怕”。
这当然不是我要谈的核心,所以我会引导她自己去思考生命的价值,去思考面对挫折的态度。
现实中这样的例子有很多,作为父母,一定要有这种敏感,发生在其他孩子身上的不幸,也有可能会降临到自己孩子身上。
父母要学会从事件中吸取教训,及时引导孩子换位思考,用活生生的事例教育她。
这远比空洞的教育来得震撼。
当然,父母与孩子的沟通不可能都是一帆风顺,百发百中的。
我们也走过弯路。
比如,孩子内向,不擅言辞,不喜和外界沟通。
我试着与她沟通,她百度文库-让每个人平等地提升自我总是爱理不理。
我甚为恼火,发过几次脾气,结果当然是使得她跟内向,甚至都不和大人说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