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八年级下册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说课稿

《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说课稿各位领导、老师,大家好。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八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一、教材分析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包括“自然地理概况”、“自然灾害和环境问题”、“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和“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四部分内容。
“自然地理概况”主要介绍了贵州的地理位置及地形地势、气候、资源特征。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这部分内容,介绍了贵州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和自然灾害,重点讲述了石漠化现象及其产生原因,简要说明了影响贵州的主要地质灾害和气象灾害。
“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这部分内容,介绍了贵州正在实施的生态环境恢复、生态工程和区域发展方式转变等措施。
引导学生了解贵州石漠化地区促进生态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效措施,有助于学生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成功经验。
“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这部分内容,教材从水资源、煤炭资源、水能资源、旅游资源等方面,介绍了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
在“自然地理概况”中“贵州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暗河众多,给水资源利用带来困难”,在“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这部分知识中“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增强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贵州建设了一大批水利基础设施”,这两部分内容遥相呼应,学生通过分析贵州水资源短缺的原因,了解贵州合理利用水资源的成功经验。
学生通过了解贵州探索立体农业开发模式的成功经验,让学生知道立体农业的“五子登科”既很好地保护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了土地资源,也有效地促进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发展;通过了解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积极渗透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革命传统教育。
二、课标要求及教学目标:本节课对应课标内容:根据资料,分析某区域内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了解区域环境保护与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1、运用所学知识和地图,了解贵州省的自然地理特征。
2、根据资料,分析贵州省存在的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3、根据资料,了解贵州省环境保护的有效措施和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第三节 “壮美高原”——贵州省

第三节 “壮美高原”——贵州省一、学习目标1、了解贵州气候特征2、了解贵州的地形特点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3、了解贵州的交通发展状况和特色产品4、了解贵州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地方文化特色5、通过对本节知识的学习,使学生对贵州有较全面的了解,认识到实施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重要意义。
二、知识概览图地理位置:地处云贵高原东部 气候特点: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 地形特点: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地形崎岖 人口和城镇的分布特点:大多集中于山间平原、盆地 主要铁路干线:湘黔、贵昆、川黔、黔桂等特色产品:焦煤、茅台酒、中药材、传统手工艺品等主要少数民族:布依族、苗族、侗族等 三、新课导引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的省级行政区。
贵州省有亚洲最大的黄果树瀑布,有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
贵州省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山清水秀,石奇洞美,有“壮美高原”之称。
〔思考讨论〕 贵州省的气候特点是什么?贵州省的地形有什么特点?贵州省的人口和城镇分布特点是什么?贵州省的主要铁路干线有哪些?贵州省的特色农产品有哪些?四、教材精华知识详解知识点1 贵州省的自然环境√贵州省的地理位置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是我国西南地区的一个重要省级行政区。
√贵州省的气候特点贵州省气候温和湿润,冬无严冬,夏无酷暑,阴雨天多,四季不甚分明。
说明 贵阳、遵义一带,年平均阴雨日数在200天以上,有“天无三日晴”之说。
√贵州省的地形特点贵州是我国石灰岩大面积分布、喀斯特地貌广泛发育的地区。
省内山脉绵延,河谷深切,地形崎岖,交通不便。
学思园地 请简介一下亚洲最大的瀑布黄果树瀑布。
答案 黄果树瀑布,位于黔西南打帮河上源白水河上,瀑布以上共有9级跌水,夏季洪峰时汇成巨瀑,宽8l 米,落差74米。
巨大的水幕直捣犀牛潭,其势如万马奔腾,汹涌澎湃,蔚为壮观,是我国乃至亚洲最大的瀑布。
探究交流 〔活动〕 1.在贵州省地形图上找出贵州省的主要山脉,说一说,贵州省为什么具有“地无三里平”的地形特征?(课本第99页)答案 贵州省地处云贵高原东部,占据了云贵高原的大部分地区。
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教学案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和资源利用》教学案学习目标:1、掌握贵州的地形和河流特点2、认识贵州的气候、环境、灾害以及保护措施3、了解贵州资源类型和利用情况重点:贵州的气候、环境、灾害以及保护措施难点:贵州资源类型和利用情况导学过程:一、回顾已知,引入新课1、新疆深居腹地,高山环绕,海洋水汽不易到达,,气温的年较差和日较差都,属于典型的。
2、塔里木河是中国最长的河,为中国唯一注入北冰洋的外流河。
二、自主学习,探究新知(一)自读课文,结合地图8-57,完成下列各题:解决目标一之地形与河流特点1、贵州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2、根据高度表和河流流向,判断贵州的地势特征。
3、贵州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一山有四季,十里不同天”之说,这些说法反映了贵州地理环境的哪些特点?说一说你的理解。
4、贵州省石灰岩广布,形成了一种特殊的地貌,这种地貌名称是什么?5、在图8-57中找出乌江、北盘江、赤水河、清水江等,观察它们的大致流向。
(1)贵州河流大多水能资源丰富,请你解释其主要原因。
(2)贵州河流常常出现“无头河”、“无尾河”,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3)贵州降水丰富,但是许多地方水资源非常短缺,这是为什么?()(二)自读课文,整理下列知识点:完成目标二之气候、灾害与环境保护1、贵州属,冬暖夏凉,湿润多雨,降水量主要集中在夏季。
2、灾害性天气有、、等。
3、贵州崎岖的地势特点的形成与岩层有关。
这种地貌会导致现象?4、暴雨会引起这种地貌发生、、等地质灾害。
5、治理水土流失和石漠化现象,具体措施有、、等。
(三)自读课文,划下重点,完成目标三:资源利用1、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有哪些?贵州是江南最大的。
有“江南煤海”之称的是哪里?2、水力资源:为什么有丰富的水力资源?3、旅游资源(1)自然资源:黄果树瀑布,织金洞的形成与什么有关?(2)红色文化:遵义会议,四渡赤水,强渡乌江等。
三、精讲点拨,精炼提升课本P93、94、96、98活动题。
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课件PPT

贵州:石漠贵化州省现的环象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滑坡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泥石流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干旱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冰冻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冰雹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境的哪些特点?说一说你的理解。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答: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形崎岖。
合作探究:省城贵阳夏贵季州省气的环候境保凉护与爽资源,利用明显低 于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贵阳地处云贵高原,海拔高,夏季气温相对较低。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有人说,“纬度较低”和“海拔较高”的共同影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生态农业,果树下养鸡。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生态移民 原来民居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搬迁之后:种植早熟蔬菜贵州等省的,环境脱保护贫与资致源利富用 。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贵州人民探索出立体农业的开发模式------
“五子登科”
①山上 植树造林 戴帽子, ②山腰 坡改梯田 拴带子, ③山麓 种绿植肥 铺毯子, ④山下 兴办工厂 抓票子 ⑤农田 集约种粮 收谷子。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一、生态恢复措施:
封山育林、人工种草、草地改良、 坡耕地改梯田。
二、生态工程措施:
石漠化综合治理、水土保持等生 态工程。
《贵州省环境保护条贵例州省》的环通境保过护与资2源0利用09年6 月起施行
实施珠江禁渔,保贵州护省的生环境态保护环与资境源利用
(完整版)新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下册知识点归纳(最新整理)

仅供个人学习参考八年级下册地理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一、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一)秦岭—淮河线1.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确定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 青藏地区和其他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二.北方地区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西安、兰州等。
16:着名古都:西安、北京、洛阳、开封。
三.南方地区1.位置: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地区。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5﹪.人口约占全国的55﹪.3.民族:本区拥有30多个民族,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
4.地形区:云贵高原、四川盆地、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
5.气候:亚热带和热带季风气候6.年降水量:800毫米以上。
7.作物熟制:一年两熟到三熟。
8.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成都平原素称“天府之国”、“鱼米之剑麻、矿产资湾日月潭等四.西北地区1.位置:长城--祁连山--阿尔金山--昆仑山一线以北,大兴安岭以西。
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30﹪,人口约占全国的4﹪.3.民族:汉族约占全国的2/3,少数民族主要有蒙古族、回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
4.地形:高原和盆地为主。
5.自然环境特征:干旱6.干旱原因:地处内陆,又有山岭阻隔,来自海洋的湿润气流难以到达,降水稀少。
7.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并呈现出由东向西逐渐减少的趋势。
8.地面植被:东部为肥美草原,中部为荒漠草原,西北为荒漠。
9.10.古草原、11.矿,12.短缺。
14.1.金山—西部。
2.的25左右。
八年级地理下册 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 湘教版(2)(2021年整理)

八年级地理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新版)湘教版(2) 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八年级地理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新版)湘教版(2))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八年级地理下册8.4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教案(新版)湘教版(2)的全部内容。
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课件展示:探究活动一:贵州省的自然地理概况教师:读图,概括贵州省的地理位置.课件展示: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贵州位于中国西南部,东靠湖南,南邻广西,西毗云南,北连四川和重庆。
教师:读贵州省地形图,回答问题:1.贵州的主要地形类型是什么?贵州所在地形区的名称是什么?2.根据高度表和河流流向,判断贵州的地势特征。
课件展示:结合地图,解答地理问题,培养学生读图的能力.通过图例及地形图,概括贵州地形、地势特征,从而清楚地势特征决定河流流向。
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总结。
教师:1.贵州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地表崎岖,有“地无三里平”的说法。
平均海拔1100米左右。
地形区有云贵高原等。
2。
地势特征:西高东低教师:读贵阳的多年平均气候资料表,分析贵阳的气候类型及特点.进而概括贵州省的气候特征。
课件展示:学生:小组讨论,汇报讨论结果。
教师: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温变化小,四季如春,冬暖夏凉,气候宜人.贵州阴雨天多,有“天无三日晴”之说.通过气温和降水图表,概括贵州的气候类型及特征.表,完成下列问题:(1)在中国地图上找出表中5个城市,比较它们所处纬度的高低。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8.4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 课后训练(教师版)

第四节贵州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我国建造的世界最大球面射电望远镜在贵州省平塘县的“大窝凼”落成启用。
“大窝凼”洼地是喀斯特地貌所独有的一大片漏斗天坑群,附近5千米半径内没有乡镇,25千米半径内只有一个县城。
据此回答1~2题:1.望远镜选址该地的原因,叙述错误的是( B )A.喀斯特地貌,雨水下渗顺畅B.海拔高、云雾多,利于观测C.天然的天坑,工程量较小D.人烟稀少,无线电干扰较少2.贵阳旅游“名片”——“爽爽贵阳,避暑天堂”的得来源于( A )A.地处低纬,海拔较高B.秦岭阻隔,长夏无冬C.海拔较高,纬度较高D.年温差大,冬无严寒3.读我国农村水贫困测度空间格局示意图,造成贵州省成为高水贫困地区的最主要因素是( C )A.气候B.植被C.地貌D.土壤【核心素养·区域认知】读贵州示意图,回答4~5题:4.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自然灾害和主要生态问题是( A )A.泥石流、滑坡、石漠化B.洪涝灾害、土地荒漠化C.冰冻、冰雹、土地荒漠化D.地震、火山、石漠化5.针对山区易引发的自然灾害和主要生态问题,下列治理措施中,不正确的是( C )A.人工种草B.封山育林C.跨流域调水D.发展特色产业,如绿色食品、旅游观光等读“贵州某山地景观素描图”,回答6~8题:6.图示村寨位于海拔较高的山坡,最主要的原因是( A )A.气候凉爽,且免受洪水威胁B.降水较多,取水方便C.靠近梯田,生产方便D.免受战乱和盗贼侵扰7.该地梯田( C )A.主要种植玉米和小麦B.位于山地的北坡C.主要种植水稻D.机械化生产方便8.若山上森林被大面积砍伐,带来的影响有( B )①造成水土流失②引发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③引发冰雹等灾害性天气④河流含沙量增大⑤诱发地震A.①②⑤B.①②④C.②③④D.③④⑤9.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 D )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10.下图中瀑布一般水量最大、最为壮观的季节是( B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11.读贵州省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由图可知,贵州省境内广泛发育了喀斯特地貌。
2019-2020年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 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四节 贵州省得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湘教版拔高训练

2019-2020年地理八年级下册第八章认识区域:环境与发展第四节贵州省得环境保护与资源利用湘教版拔高训练第七篇第1题【单选题】每逢暴雨,贵州山区容易引发的地质灾害是( )A、泥石流、滑坡B、洪涝灾害C、冰冻、冰雹D、地震、火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贵州省是我国西南重要的省份,地处云贵高原东部,近年来,贵州石漠化严重,主要自然原因是( )①土层较薄,植被根系浅②降水集中于夏季③石灰岩广布,成土缓慢④陡坡开荒⑤过度樵采(连根挖掘)A、①②③B、②③④C、③④⑤D、①②⑤【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说法属于贵州省气候特点的是( )A、全年高温多雨B、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C、冬暖夏凉,湿润多雨D、终年炎热少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下列措施属于贵州省资源利用的成功经验的有( )①为合理利用水资源,建设大批水利基础设施②依托大型煤炭基地,建设一批大型煤电基地③充分发挥“水火互济”优势,优先发展火电,深度开发水电④充分利用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旅游业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贵州是我国国家级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刻不容缓。
贵州省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A、沙漠化和水土流失B、水污染和草场退化C、石漠化和水土流失D、盐碱化和水土流失【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流经贵州省的河流是( )A、长江B、嘉陵江C、岷江D、北盘江【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贵州省的主要地形类型是( )A、平原、丘陵B、盆地,丘陵C、山地,盆地D、高原,山地【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贵州省最丰富的矿产资源是( )A、石油B、天然气C、煤炭D、铁矿【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旅游景点位于贵州省的是( )A、九寨沟B、武夷山C、张家界D、黄果树瀑布【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有关贵州省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位于云贵高原西部B、煤炭和水能资源丰富C、冬季温和多雨,夏季炎热干燥D、高原多,地形平坦【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对贵州地形特点的描述,最为准确的是( )A、雪峰连绵,冰川广布B、地形崎岖,支离破碎C、远看成山,近看成川D、八山一水一分田【答案】:【解析】:第12题【综合题】贵州省的简称是______;云南省的主要支柱产业是______业;据图判断,西双版纳的气候类型是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两 岸 古 树 名 木 千 姿
竹 倒 挂 , 溶 洞 相 连
黎平侗乡
2020年9月22日
黎平的神奇 之处,是以 丰富的生态 资源、旅游 资源、民间 文学艺术资 源和区位优 势,成为侗 乡腹地,被 称为"侗族文 化发祥地", "艺术原生地 ","歌的海 洋、诗的家 乡"。
斗篷山
“绝顶天池 “高山巨石”、 “密林古遗址” 、“高山古栈道
2020年9月22日
091200071 肖芸
重点景区
▪ 黄果树瀑布 ▪ 赤水 ▪ 织金洞 ▪ 舞阳河 ▪ 红枫湖 ▪ 凤凰山国家级森林公园 ▪ 大阪水国家级森林公园 ▪ 龙宫 ▪ 樟江风景 ▪ 马岭河峡谷 ▪ 黎平
2020年9月22日
黄果树瀑布
黄果202树0年瀑9月布22日是中国最大的瀑布、中国最美六大瀑布之一
漠化治理与退耕还林、长江和珠 重点应放在轻度和中度的石漠化
江防护林、水土保持、人畜饮水、 上。
扶贫开发等生态工程有机地结合
起来加以综合防治• 退耕还林 • 转变群众生产生活方式 • 加强基本农田和配套小型水利建
设 • 改善农村人畜饮水条件 • 实施生态移民 • 同时要制定优惠扶持政策
2020年9月22日
贵阳是低纬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区,市中心 位于东经106度27分,北纬26度44分附 近,海拔高度为1100米左右,属于亚热 带湿润温和型气候,兼有高原性和季风性 气候特点。贵阳市年平均气温为15.3℃ ,年极端最高温度为35.1℃,年极端最 低温度为-7.3℃,其中,最热的七月下 旬,平均气温为24℃,最冷的一月上旬 ,平均气温是4.6℃。年平均相对湿度为 77%,年平均总降水量为1129.5毫米, 年平均阴天日数为235.1天,年平均日照 时数为1148.3小时,年降雪日数少,平 均仅为11.3天,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空气 不干燥,四季无风沙,宜人的气候是贵 阳的骄傲,博得了“上有天堂,下有苏 杭,气候宜人数贵阳”之美誉。
◎地质背景 ◎土壤系统 ◎植被系统 ◎地表水文系统 ◎人类活动(人口超载、社会经济文化背景)
自然因素:1、地质条件(岩性、构造、地貌) 2、气候影响(气候降水)
人为因素:1、生存(开垦、伐木、放牧、人口) 2、发展(国家政策、地方建设)
人增→耕进→林退、草毁→土壤侵蚀→耕地减少→石山 、半石山裸露→土壤侵蚀→完全石漠化(石漠)的递进链 条
建 筑 、 民 族 建 筑 于 一 炉 , 堪 称
化 于 一 体 , 融 宗 教 建 筑 、 徽 派
该 建 筑 群 集 儒 、 释 、 道 多 种 文
石阡万寿宫
2020年9月22日
物较 价大石 值、阡 较装万 高修寿 的工宫 一艺是 座较始 。精建
、年 民代 族较 特早 点、 较建 浓筑 、规 文模
石漠化的防治与治理
• 治理原则:以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 首先要立足保护好岩溶地貌地区
为核心
尚未发生石漠化的地方,防止其
• 石漠化治理应遵循水土保持的原 则,因地制宜;要坚持以水土流
发生石漠化,下大力气预防潜在 石漠化的继续恶化演变;
失综合治理为核心,以提高水土 • 对于已发生石漠化的地区要实行
资源的永续利用率为目的,把石 综合治理,使其逐步向良性发展,
P93页活动第2题
自然灾害与环境问题
山洪、滑坡、泥石流 水旱灾频发 水土流失 下游河道淤泥(长江、珠江) 耕地面积减少——贫困加剧 生态退化——乔木、灌木、草本、苔
藓,生物多样性破坏、物种灭绝
2020年9月22日
我国西南地区喀斯特石漠化的成因
单从孕灾环境来说,石漠化是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 物圈和人为环境综合作用的产物,其中:水是焦点,土 是关键,植被是触发点,人是驱动力。
云山屯古建筑群
2020年9月22日
秀古 丽树
成 荫 , 山 势 峻 峭 , 风 景
• 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个人及非 公有制经济组织参与石漠化治理;
• 尤其是要重视调整石漠化地区能 源结构,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 减少森林资源的能源性消耗。
中国西南岩溶山区石漠化 治理的优化模式
西南岩溶山区人地矛盾突出,普遍面临着经济贫困(缺粮少钱), 生存环境条件恶劣(植被覆盖率低、人畜饮水困难、岩溶旱涝灾害频发 等),区域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农村产业结构单一、缺乏替代产业和新 的经济增长点)等三大难题。因此石漠化治理模式应在遵循前述原则基 础上,从缓解人地矛盾、解决上述三大问题来选择 • 高效合理利用石漠化地区有限的水土资源,解决基本生存问题。 • 以生态经济型林(果、药)草为主的石漠化地区植被恢复。 • 石漠化地区替代产业的培植及其产业化经营。
湘教版八年级下册贵州 省的环境保护与资源利
用
2020/9/22
贵州的经纬度位置 北纬:24°37′--29°13 东经:103°36′--109°35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境内地势西高东低,自中部向北、东、南三面 倾斜,
贵州河流处在长江和珠江两大水系上游交错地带,有69个县属长江防护林保护区 范围,是长江、珠江上游地区的重要生态屏障。
➢贵州的气候温暖湿润,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 温变化小,冬暖夏凉, 气候宜人。
喀斯特地形的地表崎岖、土壤十分贫瘠,不利农 业发展,因此在云贵高原有“地无三里平,天无 三日晴,人无三两银”的俗谚。但其千沟万壑的 特色却十分受到观光客青睐。巴尔干半岛及中国 广西、贵州、云南一带均有喀斯特地形的存在
贵州地貌属于中国西部高原山地,通称贵州高原,境 内地势西高东低,向北、东、南三面倾斜,平均海拔 1100米左右贵州高原山地居多,素有“八山一水一分 田”之说。全省地貌可概括分为高原山地、丘陵和盆 地三种基本类型,其中92.5%的面积为山地和丘陵。 境内岩溶地貌发育非常典型,分布范围广泛,喀斯特 (出露)面积10.91万平方千米,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 61.9 %,且形态类型齐全,地域分异明显,构成一种 特殊的岩溶生态系统 ,是世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典型 的地区之一。
2020年9月22日
侗 族 毛 难 族
2020年9月22日
苗 族
2020年9月22日
土 家 族 布 依 族
2020年9月22日
名胜古迹
❖遵义会议会址 ❖云山屯古建筑群 ❖地坪风雨桥 ❖石阡万寿宫 ❖平坝天台山伍龙寺 ❖安顺府文庙 ❖青龙洞
2020年9月22日
镇远青龙洞
2020年9月22日
山 地 建 筑 博 物 馆
”
2020年9月22日
民族风情
侗家鼓楼和风雨桥、苗族吊脚楼、布依石 头寨,精湛的银饰花带、绮丽的挑花蜡染、多 彩的民族服装,侗族大歌、傩戏歌舞、芦笙铜 鼓,壮观的斗牛大赛,惊险的上刀梯、下火海, 都令人啧啧称赞,心仪不已。 世居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布依族、侗族、 彝族、仡佬族、水族、回族、白族、瑶族、壮 族、毛南族、蒙古族、仫佬族、羌族、满族等16 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37.9%。
“绿色明珠” 凤凰山
鸟凤 语凰 花山 香国 ,家 山级 回森 路林 转公 ,园 泉林 水木 清苍 洌翠
,
2020年9月22日
赤水
赤水风景名胜是国务院唯一以行政区名称命名的国家级风景名胜区 2020年9月22日
马岭河峡谷
2020年9月22日
其百,群
间态钙瀑
。化飞
东奇流
西观,
峰,翠
林 层 峦 叠 嶂 、 点 缀
贵州是迷人的“天然公园”。境内自然风光 神奇秀美,山水景色千姿百态,溶洞景观绚丽 多彩,野生动物奇妙无穷,文化和革命遗迹闻 名遐迩;山、水、洞、林、石交相辉映,浑然 一体。闻名世界的黄果树大瀑布、龙宫、织金 洞、马岭河峡谷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和铜仁梵 净山,茂兰喀斯特森林、赤水桫椤、威宁草海 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犹如一串串璀璨的宝石, 五光十色,令人目不暇接、流连忘返。以遵义 会址和红军四渡赤水遗迹为代表的举世闻名的 红军长征文化,更让人驻足凭吊,追思缅怀。 多民族悠久灿烂的历史文化,浓郁神秘的民 族 风情2020,年9月以22日及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宜人气候,
石漠化的演变
•
喀斯特石漠化的治理
岩溶山区也有以下优势 : • 环境质量较好,在较小的范围内具有多变的独特的小环境,有利于物种丰富、
珍稀种多的生物群落生存发育,形成了土特产较多的优势; • 小气候类型多,适宜发展多种生物; • 水资源丰富,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完全可以满足需要的能源和水量。
这些条件为生产绿色食品提供了优异的条件,因而岩溶 山区有发展特产型生态农业的基础。
贵州是我国的能源大省,犹以水力和煤最为突出。 “黔电东送”是南方电网中“西电东送”的主力。
水、电、煤多种能源兼备,水能与煤炭优势并存, 水火互济。
贵州素以“江南煤海”著称,煤炭资源储量达497.28 亿吨,居全国第五位,超过南方12省(区、市)煤炭 资源储量的总和。
2020年9月22日
17
旅游资源
➢国家政策:近年来,国家在西南喀斯特地区实施了多
种生态建设工程,如长江防护林工程、珠江防护林工 程、水土保持工程、扶贫工程,以及一些国际援助项 目。
➢ 贵州石漠化研究项目已列入国家863计划,该项目主要 研究中国西南地区石漠化遥感调查监测关键技术及预 警预报,试图通过遥感技术,监测石漠化的现状、类 型、动态状况,并探索其变化规律以寻找对策。该项 目在贵州省大部地区、广西、云南部分地区实施, 2005年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