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秦皇岛32-6油田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地球物理参数影响因素研究

秦皇岛32-6油田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地球物理参数影响因素研究井涌泉;余杰;范廷恩;陈开远;胡光义【期刊名称】《地球物理学进展》【年(卷),期】2012(27)4【摘要】秦皇岛32-6油田明化镇组储层为河流相沉积,单砂体规模小,砂体间接触关系复杂,受到地震分辨率限制,对叠置砂体储层地震响应规律认识不明确,导致基于地震信息的储层砂体解释错误.通过数值正演模拟,可以正确认识砂体储层的地震响应规律,提高砂体储层预测的准确率.所以,在进行地震响应正演模拟前,非常有必要对该区储层地球物理参数影响因素展开研究,通过分析研究区14口测井资料,建立了岩石物理参数(孔隙度、泥质含量、含流体性)与地球物理参数(速度、密度、波阻抗等)之间的相关关系,分析了不同沉积微相对地球物理参数的控制作用,并给出了相应的数学表达式,为正确认识河流相储层砂体地震响应规律奠定了准确的地球物理参数基础.【总页数】7页(P1541-1547)【关键词】明化镇组;河流相;地球物理参数;地震响应;正演模拟【作者】井涌泉;余杰;范廷恩;陈开远;胡光义【作者单位】中海油研究总院开发研究院地质室;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能源学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P631【相关文献】1.河流相流动单元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以黄骅坳陷羊二庄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为例 [J], 田盼盼;林承焰;张宪国;宋金鹏;王芮2.渤海海域L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与馆陶组储层沉积微相研究 [J], 徐中波;康凯;申春生;何滨;林国松;李林3.海上大井距条件下河流相窄薄储层预测——以渤中34-X油田北块1井区明化镇组下段Ⅴ油组为例 [J], 周连德;田晓平;时新磊;秦润森崔龙涛;李扬;杨宏飞4.河流相和三角洲相储层成岩作用及其对储层的影响——以青化砭油田长2油层组和长6油层组砂岩为例 [J], 冯娟萍;李文厚;欧阳征健;余芳;赵阳5.河流相流动单元渗流特征及剩余油分布——以黄骅坳陷羊二庄油田新近系明化镇组河流相储层为例 [J], 田盼盼;林承焰;张宪国;宋金鹏;王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渤海蓬莱19-3油田新近系明下段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

第35卷第5期2023年9月岩性油气藏LITHOLOGIC RESERVOIRSV ol.35No.5Sept.2023收稿日期:2022-09-05;修回日期:2022-10-15;网络发表日期:2023-02-07基金项目:中海油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稳产3000万吨,上产4000万吨关键技术研究”(编号:CNOOC-KJ135ZDXM36TJ01TJ )资助。
第一作者:徐中波(1984—),男,硕士,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油气田开发研究。
地址:(300452)天津市滨海新区海川路2121号渤海石油管理局大厦B 座。
Email :****************.cn 。
文章编号:1673-8926(2023)05-0100-08DOI :10.12108/yxyqc.20230510引用引用:徐中波,汪利兵,申春生,等.渤海蓬莱19-3油田新近系明下段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J ].岩性油气藏,2023,35(5):100-107.Cite :XU Zhongbo ,WANG Libing ,SHEN Chunsheng ,et al.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of meandering river reservoirs of lowerMinghuazhen Formation of Neogene in Penglai 19-3oilfield ,Bohai Sea [J ].Lithologic Reservoirs ,2023,35(5):100-107.渤海蓬莱19-3油田新近系明下段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徐中波,汪利兵,申春生,陈铭阳,甘立琴(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摘要:开展复合砂体内部不同级次储层构型单元的精细表征对渤海蓬莱19-3油田明下段开发方案的优化至关重要。
综合应用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并进行多地震属性的智能融合,实现了对蓬莱19-3油田三区明下段Ⅳ油组2小层曲流河储层五—三级构型单元的精细刻画。
复杂曲流河单砂体沉积微相刻画——以秦皇岛32-6油田南区Nm1(3)L砂体为例

复杂曲流河单砂体沉积微相刻画——以秦皇岛32-6油田南区Nm1(3)L砂体为例别旭伟;廖新武;甘立琴;苏进昌;何康;来又春【期刊名称】《石油天然气学报》【年(卷),期】2015(037)001【摘要】河流相储层是油气储集的重要载体,油田开发中后期,单砂体沉积微相刻画对储层分布及剩余油挖潜至关重要.传统"边滩外推河道边界"的沉积微相刻画方法受河道砂体侧向侵蚀、多次废弃影响,容易放大/缩小河道规模.以秦皇岛32-6油田南区新近系明化镇组下段1油组3小层(Nm1(3)L)砂体为例,在单砂体等厚图编绘的基础上,以沉积模式为指导,识别河道边界,进而追踪末期河道展布,在砂体格架基本确定之后预测废弃河道、刻画边滩,同时根据生产及综合调整资料修正沉积微相图.运用以上方法所得成果较好地指导了水平井着陆,提高砂岩钻遇率,同时挖掘了油田潜力.【总页数】4页(P9-12)【作者】别旭伟;廖新武;甘立琴;苏进昌;何康;来又春【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121.3【相关文献】1.复杂河流相地层单砂体级沉积微相精细研究——以喇嘛甸油田SⅡ油层组为例[J], 王一博;王明;马世忠;刘春慧;王濮2.高含水油田沉积微相至单砂体级精细研究——以大庆油田杏十三区太103井区PI油层组为例 [J], 王一博;马世忠;杜金玲;陈天顺3.曲流河与辫状河沉积砂体连通模式及开发特征——以渤海地区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J], 赵春明;胡景双;霍春亮;杨庆红;邵先杰4.大庆油田杏十二区单砂体级沉积微相精细研究——以葡萄花油层重点沉积时间单元为例 [J], 范广娟;马世忠5.沉积模式约束下复杂构造带砂体定量表征与沉积微相刻画——以沙南凹陷曹妃甸18-1油田围区为例 [J], 刘艺萌; 张藜; 王志萍; 刘睿; 马正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上稀井网条件下的曲流河储层构型研究及其应用——以渤海A油田为例

中图分类号:TE53 文献标识码:A
Mar.2018 Vol.33No.2
海上稀井网条件下的曲流河储层构型研究及其应用
———以渤海 A油田为例
侯东梅,张小龙
(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 渤海石油研究院,天津 300459)
摘要:针对渤海 A油田稀井网高效开发的现实条件,利用常规测井、地震等资料,综合小尺度的精细对比与 划分、多属性融合及水平井分析等手段开展稀井网条件下的曲流河储层构型精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稀井 网条件下精细的井震结合是河道小尺度沉积单元划分的关键,高分辨率地震资料下多属性融合是点坝、废弃 河道识别与刻画的重要手段,水平井资料的应用是成果检验及侧积层刻画的补充手段。研究区同时发育高 弯度和低弯度曲流河,侧积层以纯泥岩和砂质泥岩为主,自然伽马值大于 75API,电阻率小于 6Ω·m。研究 成果实现了稀井网条件下的曲流河储层构型刻画。 关键词:储层构型;曲流河;点砂坝;侧积层;属性融合;水平井;稀井网;渤海
收稿日期:20170829 基金项目:“十三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渤海油田加密调整及提高采收率油藏工程技术示范”(2016ZX05058-001) 作者简介:侯东梅(1973),女,硕士,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油气田开发地质。Email:houdm@cnoo河储层构型研究及其应用
Abstract:BohaiAoilfieldisdevelopedundersparsewellpattern,thearchitectureofthemeanderingriverreservoirunderthesparse wellpatternoftheoilfieldisstudiedbyfinestratigraphiccontrastanddivision,multipleattributefusionandhorizontalwelldataanalysis basedonconventionalwellloggingandseismicdata.Theresearchresultshowsthat,thefinewellloggingseism combinationunder sparsewellpatternisthekeytothedivisionofsmallscalechanneldepositionunits,themultipleattributefusionbasedonhighresolu tionseismicdataistheimportantmeansfortherecognitionandcharacterizationofpointdamandabandonedchanneldeposition,andthe applicationofhorizontalwelldataisasupplementarymeansfortheverificationofresearchresultsandthecharacterizationoflateralac cretionbodies.Inthestudyarea,bothlargecurvatureandsmallcurvaturemeanderingriveraredeveloped,lateralaccretionbodiesare mainlypuremudstoneandsandymudstone,theirGammavaluegenerallyislargerthan75API,resistivityislowerthan6Ω.m.The characterizationofmeanderingreservoirarchitectureundersparsewellpatternconditionisrealized. Keywords:reservoirarchitecture;meanderingriver;pointbar;lateralaccretionbodies;attributefusion;horizontalwell;sparsewellpat tern;Bohai
秦皇岛 32-6 稠油油田北区开发效果评价

秦皇岛 32-6 稠油油田北区开发效果评价邱晓娇;姚约东;刘同敬;宋健;石峻【期刊名称】《中国石油和化工》【年(卷),期】2010(000)005【摘要】秦皇岛32-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油田构造为大型披覆构造,储层为复杂河流相沉积,油藏埋深浅,油质稠.北区油藏受构造、断层、边(底)水、岩性综合控制,油水关系复杂,基本没有无水采油期.基于动静态资料(测井、地层压力测试和生产动态数据等),结合能量分析、多层动态剖面分析以及劈产方法等综合劈产,得到不同时期单井的产油剖面、产液剖面、分层产能等;运用油藏工程方法,从动用程度、驱动能量和采收率等指标对秦皇岛32-6北区油藏开发效果进行了系统评价,结果表明:本区主力砂体动用程度较高,能量补给充足,整体开发效果较好,但由于油藏自身条件的特殊性和海上作业的不灵活性,目前采收率较低,存在后期挖潜的潜力.【总页数】4页(P51-54)【作者】邱晓娇;姚约东;刘同敬;宋健;石峻【作者单位】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昌平,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昌平,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昌平,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昌平,102249;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工程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昌平,102249【正文语种】中文【相关文献】1.秦皇岛32-6油田北区三维相控地质统计建模与反演 [J], 闵小刚;康安;周守信2.分频段地震属性优选及砂体预测方法——秦皇岛32-6油田北区实例 [J], 李伟;岳大力;胡光义;范廷恩;方晓刚3.应用相控正演模拟方法精细描述河流相储层——秦皇岛32-6油田北区实例 [J], 梁宏伟;吴胜和;穆龙新;岳大力;印森林;喻宸4.秦皇岛32-6稠油油田见水特征及控水对策 [J], 葛丽珍;房立文;柴世超;张鹏;陈丹磬5.秦皇岛32-6稠油油田注水效果分析 [J], 柴世超;杨庆红;葛丽珍;张鹏;廖新武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皇岛32-6油田工程设计中有关进度控制的一些作法

秦皇岛32-6油田工程设计中有关进度控制的一些作法刘莉
【期刊名称】《中国海上油气》
【年(卷),期】2001(013)005
【摘要】制定一套科学、高效的项目实施计划并按计划进行进度控制是成功实施项目管理,使工程按期投产的主要因素.结合秦皇岛32-6油田开发项目的实际情况及特点,论述计划的编制、进度百分点的计算、计划的实施、跟踪和进度控制及其在项目管理中的作用.
【总页数】4页(P48-51)
【作者】刘莉
【作者单位】海洋石油工程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分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E5
【相关文献】
1.夹层对稠油底水油藏可布水平井油层厚度的影响——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J], 张运来;张吉磊;许亚南;缪飞飞;张弛
2.远源砂质辫状河储层构型及控制因素——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J], 乔雨朋;邵先杰;接敬涛;李士才;谢启红;张珉;梁武斌
3.海上稠油砂岩油藏启动压力梯度测定方法及应用——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J], 石立华;喻高明;袁芳政;薛颖
4.秦皇岛32-6油田开发工程进度与费用控制 [J], 朱亮
5.海上稠油砂岩油藏采出程度敏感性分析与评价——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J], 张光明;石立华;喻高明;芦超;王乔;章威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秦皇岛32-6油田南区产吸剖面分析

秦皇岛32-6油田南区产吸剖面分析徐玉霞;沈明;葛丽珍;张鹏;李廷礼【期刊名称】《断块油气田》【年(卷),期】2008(015)005【摘要】秦皇岛32-6油田南区的主力油组是Nm I油组,但是产液剖面和吸水剖面测试数据反映Nm 0油组的采液强度和吸水强度远远大于Nm I油组,与储层物性和储量基础相矛盾.将南区从投产到转注以前的产洼量精细劈分到各单砂体,得出在主力单砂体上,Nm 0 32砂体的相对采出百分数大于Nm I 39砂体,地层相对亏空较大,导致大部分水都注到了Nm 0油组,推断目前Nm 0油组存在水窜,形成注入水的无效循环.根据分析结果,对于单井,关闭C24井的Nm 0油组后,产油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对于南区注采层位的调整,在数模方案里考虑单注Nm I油组,得到较好的增油效果.【总页数】3页(P109-111)【作者】徐玉霞;沈明;葛丽珍;张鹏;李廷礼【作者单位】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中海石油,中国,有限公司天津分公司,天津,300452【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E33【相关文献】1.秦皇岛32-6油田上第三系砂岩储层物性分析 [J], 刘兰;陈恭洋2.BIPTCFU-Ⅲ型旋流气浮一体化采出水处理样机及其在秦皇岛32-6油田的试验分析 [J], 蔡小垒;王春升;陈家庆;尚超;姬宜朋;张明;郑晓鹏3.秦皇岛32-6稠油油田注水效果分析 [J], 柴世超;杨庆红;葛丽珍;张鹏;廖新武4.海上油田平台溢油风险分析*--以秦皇岛32-6油田工程为例 [J], 刘莉峰;曲良5.海上稠油砂岩油藏采出程度敏感性分析与评价——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 [J], 张光明;石立华;喻高明;芦超;王乔;章威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海上强底水驱油藏水平井合理开采速度研究——以秦皇岛32-6油田Ng_2砂体为例

临 界生产 压差 , 以水 平 井 出现底 水 突破 是 不 可 避 所 免 的 。因此 , 必须根 据油 藏特 征和 生产 条件 , 合理 优 化 水平井 的生 产压 差 , 既要 控 制含 水率 和 产 液 量 上
升 速度 , 又要提 高 采 油 速度 和经 济 采 收 率 。笔 者 突
第 2 2卷 第 4期 21 0 0年 8月
中 国 海 上 油 气
CH I A FFSH O RE l A N D ( A S N O Oi
V oI2 N O 4 -2 .
Au 2 0 g. 01
海 上 强 底 水 驱 油 藏 水 平 井 合 理 开 采 速 度 研 究
破 以往底水 油藏 水平 井开采 控 制生产 压差 以延 缓底
水 突破 的开 发思 路 , 利用油 藏数 值模拟 研 究方法 , 对 强底水 驱油 藏水 平 井 合理 的生 产 压 差进 行 了研 究 ,
并 在 实践 中取得 了好 的效果 度( ) %
1 低 速 与 高 速 开 采 模 式 对 比
— —
以秦 皇 岛 3 — 26油 田 Ng 砂 体 为例
张 迎 春 李 廷 礼
(中 海 硝 油 ( 罔 ) 限 公 司 天 津 分 公 刊 ) 中 有
摘 要 利 用水平 井 开采渤 海油 田强底 水驱 油藏存 在 2种 截然 不 同的开 采模 式 , 即秦 皇 岛 3 — 26油
秦 皇 岛3 - 油 田Ng 砂 体 和 曹 妃 甸 1 — 油 田 26 1 1
图 1 秦 皇 岛 3— 2 6油 田 N :砂 体 和 曹 妃 甸 1 g 卜l油 田 N 砂 体 含 水 率 与 采 出程 度 关 系 曲线 g
*中 国海 洋石 油 总公 司重 大 专 项 “ 流 相 老 油 田增 产 挖 潜 研 究 ” 分 研 究 成 果 。 河 部 第 一 作 者 简 介 : 迎 春 , , 级 工 程 师 ,9 9年 毕 业 于 石 油 大 学 ( 东 ) 获 油 气 田开 发 工 程 专业 硕 士学 位 , 要 从 事 油 气 田开 发 与研 究 工 张 男 高 19 华 , 主 作 。地 址 : 天津 市 塘 沽 区 闸北 路 6 9信 箱 ( 编 :0 4 2 。 0 邮 3 0 5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3〇卷第1期中国海上油气Vol. 30 No. 1 2018 年 2 月 C H I N A O F F S H O R E O I L A N D G A S Feb. 2018文章编号:1673-1506(2018)01-0099-11 D O I:10. 11935/j. issn. 1673-1506. 2018. 01. 012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以秦皇岛32-6油田为例岳大力1胡光义3李伟1范廷恩3胡嘉靖1乔慧丽1(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地球科学学院北京12249; 2.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2249;3.海洋石油髙效开发国家重点实验室北京1028;4.中海油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北京1028)岳大力,胡光义,李伟,等.井震结合的曲流河储层构型表征方法及其应用—以秦皇岛36油田为例[J].中国海上油气,2018,⑴:99-109. Y U E Dali,H U Guangyi,LI W e i,et a l. Meandering fluvia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by combining well logging and seismic data:a case study of QIID32-6 oilfield[J]. China Offshore Oil and Gas^ 2018,30(1) :99-109.摘要以曲流河定量构型模式为指导,采用地震正演、分频地震属性分析与分频反演相结合的方法,在海 上大丼距条件下,对渤海秦皇岛32-6油田明化镇组曲流河储层进行了多级次精细构型解剖。
首先,提出了 先优选地震数据频段,再优选地震属性的分频属性优选方法,精细刻画了复合曲流带的分布;次,采用“井震结合”“规模控制”“动态验证”的方法,在复合曲流带内部识别了单一曲流带和单一点坝。
研究结果表明:①三种河道边界砂体叠合方式均表现为在叠合部位振幅减弱的特征,正演响应规律为应用波形预测井间砂 体分布提供了可靠依据;分频地震属性优选方法明显提高了地震属性与砂体厚度的相关性,从而提高了复 合曲流带预测精度;在研究区目的层地震数据中心频率55H z的情况下,采用分频地震属性分析、分频反 演和正演相结合的方法,在大丼距条件下精确刻画了单一曲流带及内部点坝分布,在研究区识别出了 5个单 一曲流带与1个保存完整的点坝,将对秦皇岛32-6油田下一步高效开发与剩余油挖潜起到有效的指导作 用。
本文提出的方法对相似沉积特征和资料基础的油田构型分析具有借鉴意义。
关键词地震正演;震属性;分频反演;流带;坝;皇岛32-6油田中图分类号:T E11文献标识码:AMeandering fluvial reservoir architecture characteriz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by combining well logging and seismic d ata:a case study of QHD32-6 oilfield Y U E D a l i1'2H U G u a n g y i3,4L I W e i1,2F A N T i n g e n3,4H U J i a j i n g'2Q I A O H u i l i1'2(1. C ollege o f G eosciences,C hina U niv ersity o f P e tro le u m,102249, 2.o f P etro leu m Resources a n d P ro s p e c tin g,B e ijin g12249,C hina; 3. S tate K ey L ab o ra to ry o f O ffs h o re O ilE x p lo ita tio n,B e ijin g 100028, C h in a;4. C N O O C R esearch In stitu te Co. ,L t d.,B e ijin g 100028, C h in a) Abstract:M i n g h u a z h e nF o r m a t i o n in QHD32-6 oilfield is m e a n d e r i n g fluvial reservoir. W i t h t he g u i d a n c e of m e a ndering fluvial quantitati-ve architecture m o d e l,t he reservoir architecture is characterized finely b y c o m b i n i n g f o r w a r d seismic m o d e l i n g,s p e c t r a l-d e c o m p o s e d seismic attributes analysis a n d s p e c t r a l-d e c o m p o s e d inversion u n d e r the condition of relatively sparse well data. Firstly? this p a p e r p r o p o s e s a n effecti-ve m e t h o d of seismic attritjutes optim i z ation that optimizes the f r e q u e n c y in a d v a n c e of seismic attritjutes,a n d the distribution of c o m p o u n d m e a n d e r belt w a s depicted accurately w i t h th e o p t i m i z e d seismic attributes. S e c o n d l y,a p p l y i n g the m e t h o d s of well logs a n d seismic data c o m b i n a t i o n,architecture scale controlling, p r o d u c t i o n verification, m o s t single point bars a n d single m e a n d e r belts w e r e recognized finely in c o m p o u n d m e a n d e r i n g belt. T h e result s h o w s:©T h e positon at b o u n d aries of three t y pes of s t a c k e d c h a n n e l s is characterized b y the decrease of amplitude. T h e r e s ponse patterns of seis-$十二五”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海上开发地震关键技术及应用研究(编号:2011ZX05024-0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编 号:40902035) ”、教育部博士点新教师基金项目(编号:20090007120003) ”部分研究成果。
第-作者筒介:岳大力,男,博士,中国石油大学⑴京)副教授,从事油气田开发地质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地址:北京市昌平区府学路1 号(⑴编:102249)。
E-mail: yuedali@cup. edu. cn。
100中国海上油气2018年2月mic forward modeling provide a relia.ble basis for predicting interwell distritjution of sand bodies through seismic waveform responses.②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seismic attributes and sand thickness is improved significantly by this method,and the predication accuracy of meander belt is enhanced accordingly.③With the central frequency of55Hz for the target formation in the study area,single meander belt and internal point bar can be described accurately by the method of combining forward seismic modeling,spectral-decomposed seismic attritjutes and spectral-decomposed inversion.In the study area,fi-ve single meander belts and 19 completely preserved point bars were identified,which can guide the further effecti-ve development and remaining oil development of QHD32-6 oilfield.This method can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architecture analysis on the oilfield witli simila.r sedimentary characteristics and data conditions.K e y w o r d s:forward seismic modeling;seismic attributes;spectral-decomposed inversion;meander belt;point bar;QHD32-6 oilfield河流相储层是我国东部已发现陆相油田中最重 要的储层类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