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我们认识的数》教案

合集下载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3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2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3课时)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同步教案-第3单元 认识100以内的数-2 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3课时)

2100以内数的顺序和大小第1课时数的顺序课时目标导航教学内容100以内数的顺序。

(教材第29页例4)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完成对“百数表”的整理,进一步理解100以内数的顺序和排列规律,巩固数的读写。

2.使学生运用操作活动,结合现实背景,了解“单数”“双数”并进行简单应用。

3.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探索规律,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并进一步发展数感。

重点难点重点:对100以内的数按顺序进行整理,并寻找规律。

难点:了解百数表中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娃娃是怎么排队的?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2.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学习新课100以内数的排列顺序。

(1)问题:按顺序在方格里填数。

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5051525354555657585960616263646566676869707172737475767778798081828384858687888990919293949596979899100(2)观察百数表中的排列规律。

规律:①横行观察:每一横行中都有10个数,除了第一行以外,每行前9个数的十位上的数都相同。

个位从左到右依次增加1。

最右边的一个数是整十数(最后一行是一百),同一横行的数后面的数都比前一个数多1。

②竖列观察:每一列也都有10个数,在同一竖列中,个位上的数都相同,十位上的数从上到下依次增加1,即同一列中下面一个数比上面一个数多10。

③从左上方到右下方观察:除了最后一个数外,个位和十位分别依次增加1。

常州某学校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区级公开课教案(定稿)

常州某学校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认识100以内的数》区级公开课教案(定稿)

认识100以内的数教学内容:苏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21~23页例题及“想想做做”。

教学目标: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认识计数单位“一”“十”和“百”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知道100以内的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初步认识一百,知道99添上1是一百,进一步明确“满十进一”这一计数原理。

2、能够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个数,并会用不同的单位来计数;在活动中培养与同学相互合作交流的意识。

3、在认识100以内数的认识,探索100以内数的组成的过程中,逐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并感受数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重点:理解两位数的组成教学难点:满十进一教学过程:课前交流:师:听说,咱们班有许多小朋友是属小猪的,是吗?师:真巧,老师今天请了位小客人跟咱们一块儿上课,想知道是谁吗?(出示猪猪侠歌曲)瞧,它来啦!(出示录音):小朋友们,你们好,很高兴和你们一起来上数学课,听说,你们已经认识了0到20这些数,咦,能告诉我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个数吗?师:谁想来说说?能说说你喜欢的理由吗?(生自由答)师:想知道老师最喜欢的数字是谁吗?(出示数字1)师:老师最喜欢数字1,因为我喜欢1个人静静的思考,我还喜欢当第一名。

1还可以说是一切的开始,很久以前,就有一位叫做科威尔的思想家说:1不仅是数字,也是所有数字的父母。

1虽然很小很小,但无数个1叠加起来就会变得很大很大。

瞧,这些都是1(出示1、一、Ⅰ)阿拉伯数字1,汉字一,还有罗马数字1.我们今天的数学课上也有1,(出示1根小棒)这一根小棒就代表1个一。

今天的课就从这一根小棒开始,好吗?一、复习导入1、谈话:小朋友们,你能用小棒来表示3吗?(生板演)师述:一根小棒表示1个一(板书:一),3个一就是3.2、谈话:怎样表示10?你想怎样摆?师:你是怎样想的?当数满10根时,可以像这样捆成1捆,表示1个十(板书:十)10个一就是1个十。

(板书)3、谈话:12又该怎样表示呢?(屏显左边1捆,右边2根)提问:你是怎样想的?(1个十和2个一合起来是12)师述:在数学上,用小棒表示十几时,我们会在左边摆上1捆,表示1个十,右边摆上几根,表示几个一,1个十和几个一合起来就是十几。

苏教版1下第3单元《我们认识的数》教学设计

苏教版1下第3单元《我们认识的数》教学设计

第10课时我们认识的数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第40-41页。

教学目标:1.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教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学会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事情,培养数感。

2.在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提高估计能力。

3.与他人交流,培养同学之间相互合作、交流的态度;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增强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事物和看日常生活的意识。

教学重点:用100以内的数描述生活中的数。

教学难点:学会简单的估计,发展数感,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蚕豆、花生米、黄豆。

教学过程:一、课前调查,生活引入。

谈话:在课前调查中,我们了解到日常生活中存在着很多很多的数,这些都是我们认识的数,(板书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和这些数交朋友,做游戏,你们愿意吗?[设计意图: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又使学生产生亲切感,并且可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二、活动探究,解决问题。

活动(一) :我们知道的数。

1、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44页场景图1师提出听的任务:这几个小朋友在说话时用了哪几个数?这几个数中谁最大?谁最小?谈话:这些同学可真是有心人,你觚在生活中找到这些数吗?跟你同组的小朋友说一说.2、小组交流,把自己想说的话说给同伴听,比比谁说得好、说得多3、汇报与展示。

4、谈话:同学们说得真好,只要细心观察,你还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

活动(二) :年龄中的数。

1、提问:谁来告诉我,你今年几岁了?2、谈话:自己的年-龄都记得很清楚,我看谁能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要求先说出家中有几口人,再分别说出他们的年龄。

)先指定两名学生说,当每个人都很想说的时候,再让他们说给同桌听。

3、谈话:同学们说的都很好,可见你们平时对自己,家里人都很关心。

下面我们进行一个智力小测试,比比谁最聪明。

(出示场景图2。

) 提问1:你们看,这是小明一家,他们家有一个人,今年64岁,你们门猜这个人可能是谁?还可能是谁呢?提问2 :小明家有一个人,年龄比爷爷小,这个人可能是谁?提问3 :小明家有一个人,年龄和你们差不多,这个人是谁?谈话:你们都猜对了!在你们的家庭里,爷爷奶奶或者是外公外婆的岁数比较大,一般在60岁左右;爸爸妈妈的年龄中等,大约三十几岁;而你们的年-龄是最小的,今年还没有超过10岁。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认数总复习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认数总复习 苏教版

一年级下册数学说课稿-认数总复习苏教版一、教材分析《苏教版》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认识数字、认识数量是该学年数学教学重点。

认数是数学教学的基础,它是理解计数的梦想和实践,也是数学学科的入门。

认识数字是指幼儿能正确地读出0~100以内的数字,能够用自然语言描述并理解小于、等于、大于的意思。

认识数量是指幼儿能用数字表达一个数量的大小,并具有简单的加减法运算能力。

二、教学目标1.让学生重视认数的重要性,全面理解与掌握数字0-100的读法、认识及表达。

2.通过各种方式培养学生数学思维,加强学生数学知识的综合掌握。

3.提升学生的口算计算速度,并且让学生从活动中体验到口算的乐趣。

4.通过较多的数学游戏与实际生活的结合,让学生兴趣盎然的学习数学。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是学生对数字0-100的读法、认识及表达的理解与掌握,运算符号的认识与应用,数字加减法的运用。

教学难点是运算符号及加减法的认知与应用。

另外,该知识点难度适中,既包含教学新内容,又需要复习已有知识。

四、教学方法1.游戏式教学法2.合作探究法3.广播操类口算练习4.教师引导式教学法五、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各种有趣的教具、卡片,并放在桌子上。

•确定教师区、学生区并根据学生当前的学习水平安排座位。

•教师准备一个收音机,每当广播中念到题目的时候,教师便可放开录音。

2. 导入新内容教师在黑板上画出数轴,上面标出一些数字。

教师引导学生,一起用黄色的卡片指出数字30,红色的卡片指出40,同时帮助学生理解大于和小于的概念。

教师采用设计一个话题的方式,让学生通过话题了解到今天的认识数学的内容,例如:“如果老师给你100元钱,你会怎么花呢?”3. 认识和认读数字教师以班级为单位,分组进行游戏:幼儿自己拍出数幅被纸头遮挡住的数字,其他队友看数字部分猜数。

4. 认识和认读数量及口算学生分组进行游戏,每组一张骰子和一盒小球。

每位学生轮流投骰子,将摇到的点数的球放入袋子里,然后读出口算题并互相检查答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1一、教学内容:九年义务教学课本一年级第二学期12页《路(前后,左右)》二、设计意图:根据二期课改的精神,在设计时以启发学生在学习中主动探究知识,重视和强调学生学的过程为重点,教师主要起点拨引导作用。

在学习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并在教学中突出教学和实际相结合的特点:不但能在图上找到最近的路,在生活中也同样如此。

三、教学目标:1.能在图中按要求描绘出所走的路径。

2.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

3.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4.在多次的分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和小组相互协作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

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

五、教学难点:能尽可能地多找出不同的行走路线。

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精神。

六、教学准备:电脑、多媒体、实物投影仪、6小组的示意格子图七、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依次出示:小胖,小亚和小巧)今天他们是和我们一起来学本领的,你们愿意吗?看看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起来读读看。

(依次出示:前、后、左、右)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前后左右。

(出示课题:前后左右)齐读课题。

苏教版小学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教学目标:1.能在图中按要求描绘出所走的路径。

2.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

3.在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

4.在多次的分组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和小组相互协作的精神。

教学重点:能通过数格子的方法正确找到最近的路线。

培养学生的自学探究意识。

教学难点:能尽可能地多找出不同的行走路线。

能培养学生的小组协作精神。

教学准备:电脑、多媒体、实物投影仪、6小组的示意格子图。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同学们,你们看,谁来了?(依次出示:小胖,小亚和小巧)今天他们是和我们一起来学本领的,你们愿意吗?看看他们为我们带来了什么?一起来读读看。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认识100以内的数教案
(2)交流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的。
三、总结反思
今天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本领?
板书:
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
30+4=3434-30=4
↓↓↓ ↓↓↓
加数 加数和 被减数 减数差
第4课时练习五
【教学内容】练习五
【教学要求】
1、复习认数方面的基础知识,进一步理解百以内各数的含义,强化数数能力以及运用数进行交流的能力。
(5)一起十根十根地数:十、二十、三十……九十、一百(多媒体)
师指出:10个十是一百(板书)
追问:我们把10捆小棒摆成一大捆,一大捆就是100根,那么,一百里面有几个十?
过渡:小朋友们帮助小狗解决了问题,小狗很高兴。不过小狗想起来它的好朋友小猫有几道问题不会解答,小朋友们愿意帮一帮小猫吗?
(6)组织练习
①“想想做做”第1题
让学生数一数每串珠子有几颗,有几串,想想一共有多少颗,再指名回答。
②“想想做做”第2题
出示木块图,让学生看清图中的一条木块是几个小木块,然后独自填写,填好后组织学生交流。
③“想想做做”第3题
过渡:小猫小狗在小朋友们的帮助下顺利解决了问题,它们邀请小朋友们继续参观。咦,小青蛙是不是也遇上难题了?我们赶快来看一看。
【教学过程】
一、自主探索,整理百数表
1、激趣导入:数学王国开运动会啦!数娃娃们排成了整齐的方队(出示百数表),请小朋友仔细观察一下,这些娃娃是怎么排队的?
要求同桌学生相互说一说。
追问:咦,方队里还有不少位置是空着的,你知道是哪些数娃娃还没来吗?
2、小组活动:边数数边填写,在书上完成百数表。
二、小组合作,探索规律
1、师:今天我们又认识了一些数,小朋友想想,今天我们认识的数有什么特点?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整十数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整十数

苏教版数学一年级下册教案认识整十数一、教学目标1.能够理解整十数的概念。

2.能够认识和掌握0-100的整十数。

3.能够进行相关计算和应用。

二、教学重点1.整十数的概念和认识。

2.0-100的整十数的掌握。

3.相关计算和应用的能力提升。

三、教学内容1.整十数的概念和认识。

整十数是指个位数为0的数字,它在数轴上可以用一个点表示。

整十数的特点是每个数与上一个数相差10。

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出现整十数的应用,如我们常常说:10、20、30……等等。

2.0-100的整十数的掌握。

在数学中,0-100的整十数是我们必须要掌握的。

在这个范围内的整十数有10、20、30、40、50、60、70、80、90和100,它们之间的差都为10,可以用下列方法来记忆:10 = 1 × 1020 = 2 × 1030 = 3 × 1040 = 4 × 1050 = 5 × 1060 = 6 × 1070 = 7 × 1080 = 8 × 1090 = 9 × 10100 = 10 × 103.相关计算和应用的能力提升。

通过对整十数的认识和掌握,使学生能够在计算时更加快速、准确地完成计算。

例如,在进行加减法计算时,可以利用整十数的特点简化计算过程。

同时,在购物、零钱找零等实际生活中,也可以运用整十数来完成计算。

四、教学方法1.课堂教学法:通过讲解、演示等方式向学生传授知识,让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整十数的概念和应用。

2.情景教学法:结合实际生活场景,让学生感受整十数的应用价值,从而更好地掌握整十数。

3.组织活动法:通过游戏等互动方式,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竞赛,提高对整十数的掌握程度。

五、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介绍整十数应用的实例,引导学生认识整十数,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认识整十数1.通过数轴、数码等方式展示0-100的整十数,让学生感受整十数的特点和规律。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100以内的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100以内的数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认识100以内的数(总14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数数数的基本含义总课时:10 上课时间:月日课型:新授教学内容:第21--23页教学目标1、通过经历数数的过程,体会数的产生与发展。

2、要求学生在掌握20以内数的读写和初步知道计数单位“一”和“十”的基础上,进一步认识计数单位“百”。

能够正确地地数出数量是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会读写,理解一个数在在个位、十位、百位的意义。

3、通过提供给学生的材料能联系学生生活,对学生有吸引力、有挑战性,以促进数学教学方式的改革。

重点:能数出100以内的物体的个数,能按照一定顺序数出100以内的数。

难点:感受“百”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口算14-516-913-412-811-615-712-516-8二、教学例题11、导入。

新学期来了,爸爸、妈妈一定为小朋友准备了好多新的学习用品,那么,爸爸、妈妈为你买了哪些学习用品呢当然,铅笔是不能少的,谁愿意来说一说妈妈给你买了多少枝铅笔2、出示全景图数出23根小棒,把它摆在桌子上。

思考:怎样摆能看得出很清楚学生讨论在讨论中明确:因为23可看出2个十和3个一合起来的数,所以摆成2捆带3根能看得出清楚。

进一步明确:二十几的直观表示方法。

3、你会摆一摆,数一数吗24 294、教师提问:29添上1是多少学生讨论重点突出:因为原来的9根与添上的1根合起来是1捆。

而1捆和2捆合起来是3捆。

所以29添上1是30.提问:(1)39添上1是多少(2)49添上1是多少(3)59添上1是多少…………让学生体会“满十进一”的计算方法。

5、追问: 99添上1是多少十根十根地数,从十数到一百。

6、板书:10个十是一百三、想想做做1.第一题数一数教室里有多少张桌子,多少把椅子。

教师及时纠正出现的错误第二题根5根的数,一共有多少根香蕉。

指导学生:从0开始五个五个地数到1003、第四题学生仔细看图,明白题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认识的数
我们认识的数
教材第40、第41页的内容。

1.结合学生的实际生活,让学生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切身体验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2.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花生米,糖,黄豆。

1.口算。

84-4= 60+2= 50+4= 79-70= 83-80=
53-50= 83-3= 96-6= 74-4= 56-6=
以上这些口算,都是数的运算。

2.说一说。

在生活中我们有很多地方会用到或听到100以内的数。

例如咱们班有
45名学生;我国有56个民族;在北京举行了第29届奥林匹克运动会等。

想一想,请你也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好吗?(在小组内完成)
老师提问:你能说出家中每个人的年龄吗?小明家有一个人今年是64岁,这个人会是谁呢?说说你的理由。

3.猜一猜。

出示花生米和糖。

请学生先抓一把糖,数一数是多少块。

然后再抓一把花生米,先让学生猜一猜,大概是多少粒,再数一数。

(可以多叫几个学生做这个实验) 你发现什么了?为什么一把花生米比一把糖的数量多呢?请你想一想。

老师引导学生得出结论:一块糖比一粒花生米大许多,因此同样是一把,花生米的数量要比糖多。

请学生抓一把黄豆,估计一下数量。

4.数一数。

数学就在我们的生活中,下面老师就和你们一起到校园里寻找我们学过的知识——100以内的数。

从桶里摸一个球,会是怎样的结果呢?(用线连一连)
课堂作业新设计
1. 80 62 54 9 3 3 80 90 70 50
2~4.略
思维训练

说一说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

猜一猜一把花生米多,还是一把糖多?
数一数数数周围不同物体的个数。

本节课是一节实践活动课,是在学生认识了100以内的数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课主要通过一系列的活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并通过合作交流,使学生体会数学活动的乐趣,并养成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能力。

1.让学生联系生活实际,用100以内的数说一句话,相互交流信
息,培养学生应用数的意识和习惯。

2.“抓一把糖,数数有几块”能为后面猜一把花生米的粒数提供一个参考,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3.教材最后的提问,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